计算机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计算机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二十一世纪就是网络的世纪,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网络了,所以在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已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特点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为以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 应用分析

在原始时代,人们用图画等抽象的字符来传递信息,后来又渐渐的发展为文字、信件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计算机通信技术将计算机与通信两种技术相结合,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后,计算机通信技术还将会不断的发展,不断地进步。

一、概述

1、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概念。计算机通信技术是指一种利用计算机或者其他数字设备等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一种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的传递和间接的传递,前者是指计算机直接传递而后者是指双方互为交换传递信息的方式。

2、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一是具有传输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在古代传递信息都是靠人力或者是马来传送,而现在通过网络传递只需要用秒来计算。例如,无论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发送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完成。二是安全性高。现在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均是采用二进制的方式来处理庞大的数据,在整个传输的过程中能有效的避免各种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在古代送信件就很容易受到天气、地质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影响。而且二进制还可以将信息进行加密化的处理方式更加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三是多样化。计算机通信技术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借助于计算机不仅可以传递文字还可以对图像、音频、视频等其他的形式进行快速的传递。这是以前信息传递方式均不具备的特质。

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在社交通信中。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和社交软件也快速发展起来,例如,现今人们生活已经离不开QQ、微博、微信、陌陌等聊天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实现人们随时的交流与通信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以前人们只能通过电脑的社交软件进行交流,而现在科技发达手机、MP4等等移动设备也已经具备了使用社交软件的能力。

2、在多媒体中。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也就出现和发展了起来,以前只有电视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现在多媒体的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宽,电脑、手机、MP4、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数不胜数,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的处理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对于图像、音频、视频都可以进行处理的软件应运而生,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从一方面带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另一方面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在处理信息中。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但是企业中需要有极大数量信息进行处理,所以急需把信息处理的功能也纳入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去。因为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的特性非常适合处理大量繁复的数据而且还不容易出错。另外,计算机通信技术不仅在处理信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些年来还不断的拓宽其适用的领域,例如公司各项内部事务的处理、企业的管理的各项制度的制定以及各种考试的系统都存在有计算机通信技术。

4、在新领域的应用。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在远程控制领域的运用。远程控制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异地拨号的方式将需要被控制的电脑联接入自己的网络中,这样就可以对对方的计算机实行操作和控制。简单地说,就是可以不需要再设备的面前就可以对其进行控制,这种方式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属于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新领域的发展,也被广泛的运用到工作、沟通交流和教学工作中去。这将是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突破。

三、未来的发展

我国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我国目前对于4G网络业务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但是对于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来说早已经发展了成熟的4G业务。这对于我国的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取长补短不断借鉴发展成熟国家的有益经验来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另外,在其他的领域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地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上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领域还只是很少的一些方面,对于未来还有更广阔的新功能需要人们不断地去开发和探索。虽然,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我国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参 考 文 献

[1] 黄春雷.浅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 苏炯新.浅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2011

[3] 卜宪宪.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中关于数据加密技术的运用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

计算机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的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是引得大家的思考,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分析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思考与实践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网络安全协议;计算机通信技术;思考与实践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十分大的虚拟性,网络会有很多的常见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会导致电脑系统暴露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之下,会有很大的危险,导信息等出现泄漏,甚至还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营。所以应该尽最大的可能让网络发挥它正常安全功能。

一、网络安全协议的概述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的不断运用,人们和社会更是加大了对电子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因此就出现了网络安全协议。所谓的网络安全协议,实际上就是将某一个大体程序分解成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程序,然后再将这些分解好的程序进行重新的组合。所以网络安全协议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协议的操作程序,也就是说,在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制定的规章和程序。一旦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或者是失误,相关的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规定的修正方式进行修正。进行修正结束后,再继续之前的操作。第二方面就是,网络安全协议一定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程序进行参与,不同的程序有着各自的任务和目标,二者互相不影响。第三个方面就是,安全协议的最终目标就是完成涉及它所涉及到的目标。因此,在网络的安全协议之中,是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一个明确的标准[1]。

其实,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协议就是围绕着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递进行的一个安全性的一个特定的程序。利用加强网络环境的安全级别在进行信息以及数据的安全保证。

二、网络安全协议与密码协议

协议也就是说,两个或者两者以上的个体为了同一个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的统一的意见,然而,网络安全协议跟上述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网络安全协议需要满足三点要求,第一点就是协议是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的顺序是不能够进行调整的。第二点就是,进行协议的参与人员必须要达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最后一个就是,进行协议的参与者要一起进行目标的设置,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其实换一个角度来说,密码协议进行分类还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可以对密码进行不同角度的定义。这样一来,协议密码的分类标准就多了,在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容易。总的来说,安全协议的表现形式一共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两方的参与者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协议的制定。但是在进行通信的过程中要对协议双方的实体身份进行相应的确定。第二个就是进行参与的人员要将密钥进行共享。第三个就是在参与者互相进行身份证实的条件下,参与者创建共享密钥。以此进行信息的互相交换[2]。

三、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当中的作用

(一)提高安全水平

进行安全协议创建的实际目的就是维护网络的安全环境,因此,安全协议最大的作用就是进行通信技术安全性的保障。并且考虑网络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且制定相应的更加具有科学性的防护措施。从而能够进一步将使用环节的安全水平进行相应的提高[3]。

以此来达到安全协议防护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更是要加强进行漏洞的检查工作,从而能够找出影响了协议效果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对已经制定完善的安全协议进行攻击,是验证安全协议性能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安全测试,第一个方面就是对加密算法进行攻击,第二个方面那就是对安全协议的加密技术进行相应的攻击,第三个就是对网络安全协议进行攻击。在设计人员进行安全协议程序的制定过程中,要保证所设计的安全协议有一定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将它的适用范围进行拓展,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强化对边界的设置。在降低安全协议的成本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协议的安全性能。但是操作还要简单可行,要满足实际上的使用需求。现今社会中,威胁计算通信环境的主要威胁之一就是网络黑客,他们的主要恶劣性就是他们可以主动的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漏洞进行相应的攻击,从而破解安全协议的程序,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形,在对安全协议进行压力的测试的时候,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黑客的手段对其进行测试以及完善。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系统的自身防御能力。与此同时,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放置黑客或者是病毒的入侵。

(二)降低维护成本

网络安全协议能够有在很程度上能够对通信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障,同时网络安全协议还能够进一步的降低维护的成本。在设计人员,通过安全协议的性能对通信的安全隐患隐形相应的降低时候,首先就是要对协议的可靠性以及协议的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的确保。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的安全等级。从而降低文件的泄露。系统的破损率也会随着降低。从而进一步的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将风险降到了最低。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协议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在进行计算机的安全防控的时候,更是应该科学的进行补丁的安装。要严防黑客的进入,同时相关的设计或者是工作人员要对系统进行相应的维护和加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协议能够涵盖的范围是十分广大的,应该针对性的其中的多个程序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要进行相应的完善。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计算机的程序的安全级别。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黑客恶意侵入的现象。为系统内的文件以及系统的完善提供极大的安全保障。在计算机通信技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普遍的今天,更是加大了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视以及要求。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协议的重视。并且,为社会提供一个更加优良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晓翠,韦娜. 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作用和对策[J]. 山东工业技术,2019,292(14):148-148.

[2]杨啸. 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2020,37(3):203-204.

[3]张铭,王小岩. 谈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当中的作用[J]. 数字通信世界,2020,No.183(3):128-128.

[4]洪浩. 网络安全協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作用与意义[J]. 科技传播,2019,11(4):182-183.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由于电子信息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磁场的影响,导致电子信息传输质量不高,可靠性较低,信息传输控制技术是为了保障信息在计算机通信传输过程中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信息的传输质量更高的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信息传输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对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传输;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有效应用

1传输控制技术介绍

1.1MAC技术

MAC技术即MediaAccessContronl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它主要是定义数据信息如何在传输介质中进行传输。MAC技术位于OSI中数据链路层下层子层,访问原则遵循“先来先服务”,数据链接层处于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MAC技术负责控制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首先MAC技术对需要发生的数据进行检测,检测没有问题后对这些数据施加控制信息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融合将控制新型和数据信息作为一个整体传输到物理层。同样的,MAC技术接收数据时首先也是需要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检测,确认准确无误后再将施加在数据上的控制信息去掉,将数据信息传输到控制层。MAC层数据传输技术主要有主导技术和辅助技术,其中,主导技术包括令牌技术和总线争用技术,辅助技术通常用于与主导技术配合应用。

1.2令牌技术

令牌技术包括集中式令牌技术和分布式令牌技术两种类型,令牌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作用是为了保证数据在信道上面的顺利传输,但是令牌技术的应用需要在确定调度权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出其作用。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两种令牌技术应用的范畴并不相同。其中,分布式令牌技术能够在系统总站中循环,并且所用的令牌较为独立,因此,在系统总站中被经常采用,并且这种技术利用令牌的独立性将其作为系统总站唯一的令牌,同时分布式令牌技术集合调度权有关算法,使得总站拥有了分布式令牌技术的使用权限,在此基础上完成对通信系统中各个网站的管控;相比分布式令牌技术,集中式令牌技术更具优势,它能够对数据周期影响进行更加精确的判断,判断出具体的网络延迟时间。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系统内部的任务调度表确定总线节点调度权,接下来获取节点信道使用前,然后将信息传输到总线,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旦系统发生紧急情况,分布式令牌技术要比集中式令牌技术处理效果要好。

2传输控制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的具体应用

2.1传输控制技术在跨平台设计中的应用

跨平台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不同操作系统所开发出来的软件可以相互兼容,不受操作系统的影响在另一操作系统性能够有效运行。传输控制技术的应用是将不同的通信接口进行封装,在此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其他接口,使得通信接口实现统一,降低了软件跨平台移植,也使得代码结构更为清晰,有利于后期平台的升级和完善。此外,通信信息跨平台传输也十分重要,由于平台的不同对数据字节类型解释也存在着不同,这就导致通信信息跨平台传输存在一定障碍,因此可以应用传输控制技术在进行信息传输之前将多字节数据统一转换成标准格式,使得后期的信息跨平台传输更加便捷,也保证了数据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2.2传输控制技术在松散耦合设计软件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通信中,信息传输控制分为四个步骤:信道状态检测、协议封装、传输信息以及信息接收,在每一过程中都需要做好衔接工作,两个子程序之间的紧密程度为耦合性。在进行耦合性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首先,耦合规模标准。一般来说,两个子程序之间联系的数量越多则说明连接其他子程序时需要做的工作量越多,反之亦然,因此,对于耦合来说子程序接口越少越好;其次,密切性标准。所谓密切性是指两个子程序之间联系的直接程度,联系程度越直接越好;再次,可见性标准。可见性指的是两个子程序之间联系的显著程度,显著程度越高数据传递越明显,其效果也越好;最后,灵活性。灵活性指的是改变两个子程序之间联系的容易程度,通过增加两个子程序之间的灵活性可以降低其耦合程度,在建立系统结构时需要按照耦合程度最低线将两个子程序分。

2.3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在计算机通信中,传输速率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信息类型的不同其侧重点也存在很大不同,例如,對于指令类信息更加重视其可靠性,而有些信息则侧重于其传输的实时性。但是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类型的信息所遇到的问题也不相同,计算机通信需要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及时性和稳定性,以为人们提供可靠的信息,方便人们的实际应用。其中,无线信息传递通道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质量,它利用三级缓冲机制提升了信息传输的质量,一级缓冲区为发送缓冲区,当发送的信息经过处理后直接存入缓冲区,发送到相应的信道,同时存入二级缓冲区,即等待区,在等到对方回复后这一区域的信息开始进行数据发送,否则信息进行自动备份保持待发送状态,最后的回执等待区为三级缓冲区,在进行信息发送前需要人工确认工作,将信息从二级缓冲区发送至三级缓冲区,充分保证了信息发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信息传递系统的高度统一。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通信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面临着信息数据更多、传递速率变慢等问题,这对计算机通信技术来说既是未来发展的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计算机通信技术不断改革完善,以满足信息时代社会人们对信息传输的需求。其中,传输控制技术是提升通信传输质量的关键性技术,可以对传输的信息进行检测、修复和传输,因此需要不断提高传输控制技术,针对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肖炳坤,崔珺. 计算机通信中的信息传输控制技术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02):33-34.

[2]史昊臻. 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技术的相关分析[J]. 数码世界,2019,(04):34.

[3]武海丽. 传输控制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05-207.

[4]钱垚. 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分析[J]. 通讯世界,2017,(20):79-80.

[5]李琳. 传输控制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39.

计算机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在近10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中,计算机的教育技术有着无比飞快的速度先前发展,在教育教学的领域中,也在不断的适应着社会的发展,高中阶段的教学科目由《计算机技术》更改为了《信息技术》。由此可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当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而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一部分,之间既存在差别又相互联系。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起来,不仅能够更好的方便人们生活,在技术革新方面更是一项创新。特别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联用,从普通消费者到企业等都能够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诠释

计算机技术是由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组合而成。其中的器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真空电子器件到晶体管,再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其不断的进步提高了计算机技术运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在整个的计算机系统中,各种部件技术多而繁琐,其中主要的是信息存储、信息输入输出技术和运算与控制技术等;计算机系统技术则包含了系统结构、系统应用、系统管理、系統维护等技术;而计算机技术的组装技术是否良好与整个的计算机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整个计算机系统中与信息相关的技术都可以成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具有信息性与技术性的特点。信息技术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已经成为了支撑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并且在传统产业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其产业的升级,其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信息技术不仅只作用于经济方面,对社会的文明的进步也有着推动作用。从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思想文化的传播方面利用信息技术都在使这些方面做出了改变。

二、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计算机技术不能等同于信息技术。首先从应用方面进行区分,计算机技术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才能够进行运作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对技术的处理、开发与运用等,而信息技术则是利用各种设备和软件再结合各项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输等工作。另外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中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不仅包含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还包含电视、广播、录音、通信与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两者之间之所以经常容易混淆,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中最核心的功能。

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分析

在信息技术刚刚起步的阶段,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用并没有被挖掘出来,因为当时各项技术即使是在不联用的状态下也能够较好运作。但是时代的进步要求各项技术之前做出改变,因此就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的结果。

1.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用

利用传感技术制造的传感器从获取信息到对信息进行处理、识别的一个过程。而传感技术则包含了传感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其中的信息处理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后置处理、特征提取等活动,其中识别则主要是进行对已经进行过处理的信息进行辨识与分类。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技术联用在一起,主要是在信息产业中较为多见。利用两种技术的联用,将所需的信息从采集到处理的过程变的更加简单。例如,在实际的某个现场,根据用户的需求,先利用传感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之后再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做好存储工作。这样一来就方便了对信息的提取,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2.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用

通信技术包含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由于无线通信技术比有线通信技术在某些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方面更加安全。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联用,其产物就是计算机通信技术。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

所谓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简单讲就是实现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相关终端或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数据,一般情况下各类文本文件、表格等都是采用二进制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其中数据进行转换就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通信。其实现的方法十分简单,如果是较短距离内的通信只需要将终端设备串行口或并行口串联起来就能够实现通信。如果的远距离通信则是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起来,通过电话线、卫星信道等达到通信目的。在这种多形式的结合之间计算机的作用将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保证了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准确性。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蓝牙技术,能够实现在10M之内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的传输,它的使用范围包括打印机、移动电话、传真机、键盘、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等质检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技术简化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复杂程度,将整个的数据传输变得快捷高效。并且蓝牙技术功耗低、体积小,所承载的芯片成本低这些都提高了蓝牙技术的使用范围。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用,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搜索,还能够保证信息传输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总而言之,科技的进步带动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两者的作用又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不管是从企业还是从个人都从这些技术中获得了便利。在当今的社会,简单而单一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将各种技术联用便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用,通信技术与传感技术的联用不仅预示着技术联用是今后发展的主流,而且两者必将成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主体。

计算机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轨道交通列车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和信息服务离不开列车与地面之间的无线通信条件。当前轨交车地通信普遍采用的方案之一为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基于应用需求、现场条件的独特性,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方案也有覆盖、网络、系统接入等方面的独特设计。本文针对轨交车地通信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应用的特点、技术方案设计特色进行分析归纳,以期反映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的这一特定应用的特点。

关键词:车地通信、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

1车地通信需求分析

1.1业务分析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需要承担GOA2下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乘客信息服务、列车信息业务、车载视频监视、集群调度等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车自动控制系统、紧急文本业务、列车信息业务、集群调度业务属于生产安全信息网业务;其他业务可属于非生产安全信息网业务。

由于本工程车地无线需要承载生产安全类业务,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应建设冗余的A/B网络,并按照單小区同时6列车考虑LTE容量设计。

1)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需要传输列车控制报文等,控制列车安全牵引,根据调度意图进行车站作业,调节运行图时间。

2)司机呼叫集群语音业务具有现有成熟技术,基于LTE宽带可视集群业务也在推广使用。

3)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可以为列车内的乘客提供各类服务信息,通过稳定无线带宽可以实时组播视频,以及单播信息报文。以每列车接收一路以图像信息为主的下发信息计算,保证D1(720*576)的图像质量,采用MPEG-2的编码方式,下传数据应达到6Mbps带宽。

4)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列车内情况的实时监控,并将列车车厢内的视频监控图像信息上传至车站和中心。车载监控图像采用MPEG-4或H.264的编码方式,按每路约1M,每列车向地面上传多路客室监控图像信息。

新规范提出监控视频保存90天要求,需要将视频传输到地面存储的需求。要实现车载视频转存,提出更高的带宽要求。

5)车辆信息等其他需求。根据需要,可以将车辆运行状态信息等上传至相关的监控系统,暂按0.48Mb/s的带宽计算。

1.2业务带宽需求

业务带宽需求满足单小区6列车(视频按4列车)的保证带宽值(表1 ):

表1 业务带宽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在GOA2模式下,LTE-M系统A网承载CBTC业务时,上下行业务带宽各为1.5Mbps; B网进行综合业务承载时,上行业务需要带宽14.98Mbps、下行业务需要带宽8.56Mbps,此时上行业务带宽需求高于下行业务。

1.3频率需求

考虑安全业务的系统冗余要求,建设A/B双网,CBTC业务业务由两个网络同时传输,其他业务可由单网传输。

根据LTE-M相关规范,GOA2模式下LTE一张网络承载CBTC业务信息时就需要5MHz频宽;当另一张网络进行综合承载时,根据表1可以看出LTE网络上行业务需要带宽16.98Mbps、下行业务需要带宽8.56Mbps。由南京地铁前期工程测试数据来看,当LTE系统频率配置15MHz宽带SA0时隙配比下,上行平均吞吐率达到25Mbps, 下行平均吞吐率达到14Mbps,但小区边缘区域的吞吐率约为平均吞吐率的60%,LTE网络进行综合业务承载时需要15MHz频谱宽带才能满足CBTC模式下车地业务的传输需求。

因此,将1785-1805MHz频段内的5MHz用于LTE A网,15MHz用于LTE B网,LTE系统A/B网络共需要20MHz频谱。两个网络独立运行,可以共享资源包括漏缆和工程材料等。每个网络采用同频组网技术,使用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确保相邻小区在小区边缘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避免小区间干扰,提升小区边缘吞吐率。

2网络规划方案

2.1网络方案

LTE网络按照A、B双网设计。在控制中心设置两套LTE无线核心网设备(EPC)包括MME、S-GW、P-GW、HSS等网元和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存储服务器;在车站、停车场、车辆基地设置BBU+RRU设备,线路区间根据需要设置RRU设备,所有A网BBU+RRU设备和B网BBU+RRU设备按照同址设置;在列车上设置TAU设备,每列车的车头和车尾同时设置A网+B网TAU设备。

1)控制中心子系统:在控制中心设置2套LTE无线核心网及网管,各类应用业务的接口服务器等;核心网通过专用传输网与车站子系统的基站BBU设备连接,通过接口服务器与各应用业务系统连接。

2)车站、车辆基地子系统:主要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在每个车站设置2套无线基站(BBU+RRU)设备,并根据覆盖需要在区间轨旁设置RRU设备,线路区间采用漏泄电缆覆盖,站内采用室内分布系统进行覆盖;在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各设置2套无线基站(BBU+RRU)设备实现场段内覆盖。

3)车载子系统:主要实现各类业务。在每列车的首尾司机室内设置各业务子系统的通信单元及接口应用部分,在车体顶部设置通信天线。

2.2网络优先级和服务质量

LTE-M系统以IP方式承载所有业务,对不同业务,分别定义不同的QCI的值来保障各个业务的应用。

将列控CBTC信号承载业务和集群调度业务的QCI设置为1,即系统中的最高等级;由于TCMS信息、紧急信息也要求有较高的优先级,其QCI设置为2;车厢监视视频上传、PIS视频业务的QCI也在业务优先级和服务质量划分为中级。

2.3覆盖方案

2.3.1场强覆盖指标要求

按照95%时间及地点概率下,无线覆盖指标RSRP≥-95dBm 且SINR≥3dBm考虑。

2.3.2覆盖方式

(1) 行车线路区间(含站属区间及出入段线)覆盖

LTE 系统A+B网在行车线路区间(含岛式车站站属区间及出入段线)采用左右隧道各新敷设1根漏缆进行场强覆盖,同时接入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漏缆来提高场强覆盖的冗余性。在较长区间轨旁设置RRU,以保证覆盖质量。

(2)车辆基地/停车场内场强覆盖

车辆基地/停车场内敞开部分室外空旷区域采用漏泄电缆+小天线的覆盖方式,场内封闭单体,包括列检库、检修库采用室分小天线覆盖;

试车线采用采用漏泄电缆覆盖方式;

2.3.3覆盖设备

本工程新设的RRU设备主要设置在沿线车站通信设备室内。同一个RRU经合路配置后需覆盖4个不同区域线路方向。

根据漏缆及RRU无线技术指标及系统覆盖要求,每一个RRU支持漏缆覆盖的有效长度约为0.6km(最终的覆盖距离需要根据所采用的漏缆计算)。即设置在相邻通信设备室内的两个RRU只能覆盖1200米的隧道区间,超过1200米的区间需要配置轨旁RRU单元。

3、干扰分析

3.1系统内干扰

1)A/B双网间干扰分析

A/B双网异频组网,可能存在邻频间干扰。

当两个网络频段相邻,如果两个网络发射和接收不同步,则会由于杂散和阻塞的原因互相产生干扰,导致网络性能下降。为了避免该类干扰的发生,A/B双网必须采取严格保证时隙配比一致,保证时钟同步。

2)小区间同频干扰

由于每个单频网采用同频组网,小区边缘存在同频干扰。

列车处于小区边缘,头尾移动端天线先后经过小区边缘的重叠覆盖区域,由于受到邻区导频和业务的干扰导致信噪比较低,从而影响下行吞吐量。為了缓解同频干扰的影响,应考虑进行优化:

通过工作参数优化,提升业务信道的功率,使处于边缘用户的信噪比得到改善;

通过修改切换参数,使用户及早切换的目标小区,避免头尾移动端同时处于切换进程;

通过无线管理算法,使互为邻区的两个小区下行频带错开。

3.2系统间干扰

1)LTE与运营商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干扰分析

行业应用LTE系统使用的频段为1785-1805 MHz,与运营商的频段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频段关系可以看出主要是LTE系统的频段下边缘与电信4G-FDD系统上行频率1755-1785MHz邻频,频段上边缘与移动DCS系统下行频率1755-1785MHz邻频,因此主要考虑邻频之间的干扰。解决系统间的邻频干扰措施包括:

考虑协议所要求的ACIR,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得到两个系统共存所需要的天线隔离距离。在网络规划和工程实施中保证两者漏缆之间的距离避免干扰。

如果工程现场无法满足天线隔离距离时,则考虑额外的隔离度,比如提高滤波器的性能;在两个系统之间增加保护带宽等。

建议4G-FDD系统、DCS系统引入地铁空间时,考虑分别与LTE系统的边缘频率间隔5MHz,以增加系统之间的保护带宽。

2)其他行业同频段LTE网络间的干扰

采取场强限制空间隔离措施,规定在地铁沿线1800MHz频段无线场强标准。

本工程LTE系统采用1-5/8英寸漏泄电缆覆盖,距离20米处耦合损耗增加,无线信号强度≤-105dBm,不会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

对于其他1800MHz LTE系统在地铁地面线路附近设站时,可以要求该站址LTE基站信号强度在地铁轨道上方时RSRP≤-105dBm(地铁LTE的 RSRP≥-95dBm)。

3.3干扰测试

由于1785-1805 MHz频段非城市轨道交通单一业务专用频段,且该频段与运营商移动通信频段相邻。为解决邻频干扰问题,应与邻频段运营商沟通协商,聘请国家权威无线检测部门进行干扰和被干扰测试,争取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最大支持。

4总结及建议

南京地铁宁高线车地通信采用LTE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无线通信质量和稳定性有所提升,满足乘客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等一些业务的综合承载应用。

本工程车地无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建设LTE系统进行车地综合业务承载十分必要。在 GOA2模式下LTE车地无线网络进行综合业务承载时,需要在1785-1805MHz频段内申请20MHz频率。

沿线采用漏缆覆盖,不会干扰其他系统,其他系统对本系统的干扰可采取相关措施规避。针对工程存在的地面高架线路,进行LTE系统设计时提高无线信号RSRP值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抗干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岩,陈序.地铁行业车地无线(TD-LTE) 技术应用[J].河南科技,2014(21).38-40

[2] 沈嘉,索士强,全海洋,等.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 尹福康.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3(3):1-5.

作者简介:谢红霞、女、出生年月1972.01,1988年毕业于天津铁路工程技术学校,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现就职于中移铁通江苏分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岗位,联系电话025-85836466。

计算机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计算机通信网和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论述了通信网的概念、网络通信的主要内容、光纤通信技术介绍、通信信号的衰弱和再生等方面。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通信技术;光纤通信

一、通信网概念

通信网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用户终端设备通过交换、传输设备连接起来,以达到可以通信和信息交换的一种系统形式;通信和通信网的概念有区别,通信最基本的形式只是点与点之间的对接建立通信系统,而只有将众多的通信传输系统通过交换设备的中间介质,组合成拓扑结构才能把它称作通信。换而言之,必须要产生交换系统这个中间介质,把不同区域的任意终端客户相互连接,这才能组成有效的通信网。通信网的基本组成就是由三个部分,一是用户终端设备;二是交换设备;三是传输设备,三者缺一不可。

二、网络通信的主要内容

1.网络通信形式

网络通信的形式目前有三种,一是单工通信,数据只能单向传输,有固定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如:遥控器;二是半双工通信,数据可双向交替传输,但不能同时作用,如:对讲机;三是全双工通信,数据可同时双向传输,双向作用;如移动电话等。

2.网络通信内容

(1)数据通信。数据通信的主要功能是借助可靠手段来实现传输信号;数据通信的发展,不仅使得包括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也使得全球技术综合体有了进一步的飞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航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资源探测开发、遥感技术、甚至是军事技术方面;其数据通信是软硬件的结合,包含内容有信号传输、传输媒体、信号编码、接口、数据链路控制以及复用等项目。 (2)网络连接。网络连接是指将各种通信设备技术,通过某种方式和连接介质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相互关联、相互组成、相互影响,具有协调统一性和分类多功能性;连接介质通常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连接介质在功能上要具有独立的特点,能够保证网络连接的可靠性;目前连接介质的发展相当受局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找到更好的连接介质。

(3)协议。这里所说的协议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文字合同;它是在通信过程中,对不同体系总体结构以及各不同层次分体结构的一种具体分析和解析,通过解析的“密码”来实现结构的开放性和融合性;计算机网络通常就是按照网络协议,将不同个体、不同位置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的一个分散集合体。 三、光纤通信技术

1.光纤通信技术介绍

科学发展使人们对光纤技术有了进一步认识,基于通信领域,光纤本身具有比一般金属或其他电缆较强的传输性能,进而能产生数据较大的传输宽带,如散波长窗口,单模光纤具有几十GHz km的宽带;光纤通信系统利用的是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这里存在一些问题,在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终端设备不能发挥光纤带宽大的优势,借助其他技术扩大传输容量;据现代科学证实,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是目前最实用的技术之一,从效果和数据来看,传输容量可达单波长光纤通信的数十倍,可将单波长光纤通信的2.5Gbps到10Gbps的数据最高增加至100Gbps。

2.光纤通讯的优点

(1)抗磁干扰性强。光纤通信主要应用的材料是石英,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超强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对于外界的电磁干扰有着更有效的抗性,可以让信息在经过通信传输时有着更稳定的数据流,光纤通信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更不会受人为架起电缆等外界的干扰。(2)通信容量大。光纤的通信容量可以达到微波通信容量的几十倍甚至更高,而且光纤的带宽却要比电缆或者铜线大很多。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具有通信传输距离远、容量大、速度快等特点,是其他的通信传输媒介无法比拟的。(3)良好的保密性。电磁波传播很容易被泄露,而光纤传输过程中绝对不会出现串扰情况,也不会因为光信号的泄露而丢失或者被盗信息,更不会被人窃听,这方面可以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这也为个人或者国家的机密信息提供了保障。

四、通信信号的衰弱和再生

1.通讯信号的衰弱

通讯信号在“长途跋涉”的路途上,不免产生光波能耗的损失,因此信号放大器成为组成光纤系统的必要组成元件。光波能耗损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吸收、瑞立散射、米氏散射以及连接器造成的损失等。即便是石英的性能的优越,也不免内在杂质会让吸收的可比系数加大。光纤变形、光纤密度不均衡,接合技术也是通讯信号衰退的其他原因。

2.通讯信号的再生

通讯信号的衰退使得通讯传输受到阻滞,可能会造成恶劣的后果;为了避免此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光纤技术采用众多技术来弥补通讯信号的衰退,由此产生了通讯信号的再生技术,再生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纤通讯系统成本大幅降低;体现出最优越的就是海底光纤,老式海底光纤传输借助中继器,而中继器维护成本高,再生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

计算机通信网及光纤通信的发展依附于高科技,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计算机通信网及光纤通信将会更紧密融合在一起;推动通信事业不断发展,给人类文明谱写更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段爱军.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甘肃科技,2011(07).

[2]孙建国.光纤通信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

[3]李永斌.谈FTTX各种建设模式与网络架构的特点与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3).

上一篇:预防职务犯罪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