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21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1 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 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 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 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因此,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越来越被广大教师重视, 并形成共识和认可。但是对待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认为教学大纲已经确定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指出了重点难点, 似乎再搞教学目标没有必要。实际上这些认识没有弄清教学目标与大纲规定的要求的区别。我们必须端正教学思想, 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急学生之急, 想学生之想, 自觉地依据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水平, 制定贴近学生, 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 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教师在上课开始时,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内容简短地提出来, 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 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 刺激学生的大脑, 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 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2 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的启示:必须改变单纯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即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学习;不仅要强调获得知识, 还要强调学会如何获得知识及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增强交往能力及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建立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建立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 教师要发挥其主动性。

4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师生互动, 有适当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在这方面,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精心设计问题。容易的问题让差生回答, 较难的问题让好学生回答, 好、中、差生都调动起来。

5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处理好例题, 多做课堂练习, 让学生多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能承上启下, 引入新概念, 又能加深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 举反例还能证明假命题, 揭示错误根源。所以, 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作用, 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激发求知欲望,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每堂数学课堂中, 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 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或解答学生的提问, 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 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提出适当的要求, 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6 要善于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对教师来说,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 其显著的特点, 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 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 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以提高教学效果。

7 要重视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

人所共知,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巧妙地运用语言, 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学习情境打下基础。因此, 教师应该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但是, 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语言方面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为此, 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语言问题做了课题研究, 指出我们的任务至少有以下几条:

第一, 注意数学中某些词句的规范化。比如中学数学课里的“或”、“和”、“当”等字的使用, 还有一些符号的读法。

第二, 要掌握带有数学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有定论的, 但是有些数学教师语言修养膛高, 用错了词, 说错了话, 使意思正巧相反, 或者引起歧义, 或者文不对题, 词不达意。

第三, 研究小学生在数学课中产生语言障碍的表现和原因, 研究帮助小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的方法和途径。因为规范数学语言, 提高数学教师的语言水平, 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 当然要研究怎样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的问题。

8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社会环境的变化, 家庭的娇宠, 使现在的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那种盲目惧怕, 绝对俯首帖耳的学生已不多见。在绝不迁就姑息的基础上, 教师也调整自身, 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去面对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 面带微笑, 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学生喜欢教师, 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 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大大提高。因为厌烦而形成的冷漠的师生关系, 是不适应现代化教育, 也无从谈保证上课效果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还普遍存在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学习方式相适的教学方法, 要注意师生互动, 有适当的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处理好例题, 多做课堂练习, 让学生多实践, 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 要重视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的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备课我们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课本只是讲课的主要参考依据,而非唯一标准。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基础,接受能力,思维方式都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课堂。

2 教学要体现艺术性

2.1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内容过于简单,就达不到启发的目的,如果过难,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因此要设计一些适合的问题,问题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体验发现的过程,可以把简单的问题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慢慢找回自信,难题留给好生回答,让他们不会感到问题过于简单而骄傲自满。

2.2 随 机应变 ,言语幽默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技巧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尽管课前已做了周全的计划,但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往往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慧眼识别,巧妙转化,使其变为可贵的教学资源。

2.3 构建民主 、平等的课堂

教师只有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2.4 利用答错的时机 ,及 时纠正

当一些关键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被教师及时捕捉并变成全班学习的新资源时,就可能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使他们的认识更深刻,因此,利用好错误,使其变成学习资源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2.5 要做好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新授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不能把课堂小结变成一种形式。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不懂? ”等等泛泛而谈,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回答,毫无方向性。教师小结要细致、深入、具体,不但要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本课学习的科学方法。

3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

华罗庚先生谈及数学研究时,提到了三种境界:(1)依葫芦画瓢的模仿;(2)利用现成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3)提出新的思路,创造新的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是很有启发的。笔者认为数学学习也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数学的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要想真正领悟其中奥妙,首先要把书上的每一条定义、定理、公式等领会深透,绝不仅仅是一个结论,细究起来,那都是开悟一种解题方法的点金之石啊。所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建议先把书的内涵吃透,也就是考试一定要考察的基本概念,这样就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第二阶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数学的学习,听懂了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是很多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数学仅限于完成老师的作业,满足于跟在老师的后面,亦步亦趋,拣老师丢弃的东西而自己不做任何的提高,慢慢地就会把自己封闭在自己圈定的圆里,思维难以活跃,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样是难以学好数学的。只有走在老师的前面,时时为自己的提高留足充分空间的学生才能凭借自己的实力跃上一个新层次!

第三阶段: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在数学上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了那么多的题,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呢? ”原因何在?这也是困惑很多人的一个问题。首先,问题出在做题上。一本好的习题集都有它自己的知识结构,都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单一知识点向多个知识点综合的渐变过程,也就是梯度变化。做题做得太杂,难以成系统,难以形成梯度,难以形成覆盖。所以在做题时首先要对练习册进行认真选择,质量不高的书宁愿舍弃。一旦选定一种练习册,就应该狠抓落实。其次,问题出在思维上。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但仍然有学生、家长热衷于此。所以,能学好数学的人不仅擅于做题,更擅于思考,懂得在做过题之后的反思,这反思的重点之一就是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类。

4要注重课后反思

有位教育家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费登塔尔教授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为了发展、为了提高、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为给教学积累经验教训。本人在新课程数学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数学课中教学反思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既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又能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保障。

5要 及时检测 ,讲评到位

数学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数学实践活动, 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因此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实践证明,试卷的讲评应放在测试后未上新课之前为宜。首先,就学生而言,考试知识点是非常熟悉的而测试后他们不仅急于知道分数, 更急于知道正确的答案,求知欲极强,其次,对教师来说,刚阅完试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 因而此时讲评试卷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打造有效数学课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使初中教学课堂教学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

摘要:数学课堂上的高效,一直是所有老师追求的梦想,本文试图从课前、课中、课后几个方面来阐述促进数学课堂高效的几种做法。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通过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的情绪较为低落的时候, 其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一半, 有时候甚至还不到一半, 所以对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 让学生处于一种相对轻松、放松的情绪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释放激情,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做学生学习思考的引导者, 但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固话或者说是不能重视围绕教师的思维圈去进行。当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同的看法时, 即使学生的看法是错的, 教师也不能给予严格地批评, 要适时的给予鼓励, 对其认真思考加以表扬, 然后在帮助其改变错误的思维。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反之给予其严格地批评将会严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知识探求, 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胆地说出算法、原理以及概念等。同时对于有不同想法尤其是不同算法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表扬, 鼓励学生想出不同,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利用好课堂提问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明确课堂提问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 传统的一问一答形式是很多教师都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 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对于全体学生的学习来说效果并不理想。首先, 教师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预先设计出合理的问题, 同样也要求教师要清楚地掌握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深入挖掘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问的问题难度不宜过大, 因为难度过大的问题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信心, 反之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又不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提问中, 问题难易程度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要做到环环紧扣教学知识点, 对那些易错点、易混点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其次还要注重提问语言的准确性, 表达清楚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教师要掌握好提问语言, 保证提问语言的简短、准确以及清晰, 不要过于啰唆和烦琐, 更不要提出容易让学生产生异议的问题。同时教师不要为了帮助理解问题而过度重复问题, 更不要加以过度解读, 因为当教师重复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 也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例如教师可以用“我提出一个问题请你思考”或者“下面我将提问, 看谁回答的好”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以及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三、利用好现代化教学工具

现代化教学工具主要是指多媒体设备, 现代教学设备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 也就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一些几何图形知识的讲授来说, 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展示知识内容, 这样能够通过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举个例子, 在讲授轴对称图形的时候, 教师可以设计一组轴对称图形并将其设计成动画形式让它们动起来, 并让其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轴对称的关系,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另外利用好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简单化, 同样也举个例子, 在讲授平行线的时候教师可以找一些具有平行关系的图形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然后在将平行的部分用两条直线所代替,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将较为抽象的平行关系理解的更轻松。

四、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鼓励教学是当前比较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 其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所以在教学中运用的适当的鼓励教学将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出现错误不要马上进行错误地批评, 首先要对其勇敢发言、积极思考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 然后在引导其改正错误。第二对那些积极思考、有自己想法的同学可以当众表扬, 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其开拓思维、不断思考。另外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 俗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将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帮助的。让学生学会听课是首先要做到的, 因为很多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和不会听课有关系, 这时候教师要学会掌握学生听课的效果, 当教师讲授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 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 要随时了解学生是否听懂了。当出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认真听课、怎样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以及哪些是重点知识内容需要认真思考,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要对听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 这样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更好地让其他人知道。除了“听”, 还要培养学生“想”的能力, 也可以说是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圆的性质”的时候, 可以向学生提问: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呢?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了,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所以对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 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针对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我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希望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祝雪茹, 浅议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 (1) :140-140.

[2] 高俊红, 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5 (6) :129-129.

[3] 张文东, 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7) :36-36.

[4] 张永胜, 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5 (18) :10-10.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 教师要整体把握高等数学知识体系,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必修课, 是现代数学的基础。该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数学本身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性很强的知识, 教师要深刻地理解知识系统, 精通业务, 对教材融会贯通。发送的信息不仅是科学原理的论证, 更重要的是“方法”, “思路”以及知识的运用等。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炼内容的精髓, 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提出问题, 启发思维,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 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紧紧抓住教材重点难点, 尽力挖掘知识的内涵和综合知识的内在联系, 创设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 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新冲突。它的产生和解决, 成为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诱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例如:在讲无穷级数概念时, 先提出Zeno悖论:一个人走1米的路程, 从起点沿直线走向终点, 必先经过中点, 若到达中点后, 再到达下一个中点, 一直下去, 似乎很难到达终点。但从实际可知, 是完全可以到达终点的, 这就产生悖论。悖论归纳为:

是否等于1。

这时学生当然很感兴趣。然后说明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引入新的知识体系——无穷级数。

3 学生主题作用,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讲是为学生服务的, 讲是为深化知识、启迪思维, 发展能力, 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学切不可变成教师的一言堂, 教师应该大胆放手, 留给学生去讲、去练习、去讨论、去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

3.1 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上课前, 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自学整理该次课的内容。上课时花5分钟请同学到讲台讲述整理的内容, 并回答提出的问题。该方法花费时间较少, 不会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 又达到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目的。

例如:在讲微分中值定理之前, 要求学生预习, 并提出问题:Roll定理、Lagrange中值定理和Cauchy中值定理之间的关系如何?要回答并讲解这个问题, 学生就必须好好预习这三个中值定理内容及其证明, 然后去找出它们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3.2 在讲课过程中设置问题, 让学生参与讨论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景,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设置问题, 并让学生质疑问题, 启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洛必达法则后, 举出例子:求属于采用两次洛必达法则得到,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3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出现的给学生强烈感染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活跃程度。课堂气氛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激情。教师在课堂上的娴熟、精练的讲解, 简洁、优美、风趣、生动的语言, 规范、流利、漂亮的板书, 准确、利落的示范动作都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有效地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圆柱面的母线概念时, 先说圆柱面的概念:圆柱面是由一条平行于定直线的动直线l沿一条固定的曲线移动产生的轨迹。说明圆柱面是由l生下来的, 直线l就是圆柱面的妈妈 (学生哄堂大笑) , 所以称l是母线。活跃了课堂气氛, 加深了学生对母线概念的理解, 优化了教学效果。

4 教学过程中实现最优控制, 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 表现在:教师、知识、学生三个子系统的匹配上, 即三者要协调一致, 讲课时应该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修正步长, 讲课内容要有粗有细。如果不突出重点、难点, 主次不分, 学生就掌握不到重点、难点, 如果只讲重点、难点, 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效果也并不是最佳的, 粗与细要以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来取舍。

为了使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要科学地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知识的深度和难度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时就应该讲细一些, 如果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学生容易接受, 就应该讲粗一些。

在实现教学动态平衡中, 教师还要根据需要发送一些试探信息, 比如发问;公式有意写错等等, 看看有无反馈响应, 如果没有, 说明教学过程失去平衡, 反之说明学生在积极思维, 跟上讲课速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 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 要因课程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师水平而异。

(2)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 教师、知识、学生三个子系统应协调一致, 讲课时应该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修正步长, 讲课内容的粗与细要以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来取舍。

(3) 为了使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要科学地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

(4) 在实现教学动态平衡中, 教师可根据需要发送一些试探信息, 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

摘要: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 表现在教师、知识、学生三个子系统的匹配上, 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就是把握高等数学的知识体系, 选择最优的教学方式, 在知识的灌输中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优化,高等数学

参考文献

[1] 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提出有关思维的问题, 培养学生善思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的基础, 有了好的思维才有问题的结果。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消除课堂上学生们的紧张感, 鼓足质疑和发言的勇气。为了创设这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应该以伙伴的身份走进学生中间, 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共同研究者, 让课堂形成一种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热烈的气氛, 使学生感受到充分的心理自由, 从而把自己心中的问题倾吐出来。

孔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教师除了创设这种教学氛围, 还要主动提问, 学生在提问中, 往往会产生“我的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 我提的问题是否有意义和价值”。教师应该用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能提出问题是多么勇敢的行为, 让学生质疑困难的勇气、自信心和兴趣得到增强, 逐步形成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各种意见和观点, 不要立即做出判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

二、老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方法,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整体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好问好说, 这是培养学习思维训练方法的有利条件。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因势利导, 加强思维训练指导。

一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教材的自学。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建立在对教材的理解的基础上, 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学生是无法进行质疑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自学时要用笔勾、画教材中的难点, 重点, 数学定义等, 多问一些“为什么”。同学们带着问题去上课,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提出自己不懂的疑难之处。

二是教师还应注意“言传身教”。巧设矛盾, 寻找质疑的重点。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 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 从而培养提问的针对性。比如, 我们在教学“10”的认识时, 出示了一条数轴:0 1 2 34 () () 6 7 8 () 10先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巩固数的顺序, 在学生顺利填出所空数字后, 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3的后边是几?”学生们马上作出了回答。我紧接着把质疑的权力转交给了学生, 提出了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你能结合这条数轴, 试着提一个问题吗?”学生们的小手迅速的举了起来。“4的前面是几?”“9的后面是几?”……他们一个个的照着样子说了起来。这时有个学生换了一个问法:“5的前面是几?”这一问不要紧, 那些刚刚放下的小手又举了起来。“7的后面都有谁?”“6的前面有几个数字, 后面又有几个数字?”……看着同学们那样认真的样子, 一个是灵动的课堂起来了, 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三、将数学教学联系现实生活, 扩大视野, 为学生创造质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 开阔学生的视野, 扩大思维训练的范围很重要。那就是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为学生创造质疑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数学源于生活, 扎根于现实”, 这是荷兰数学家费赖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教育原则。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 提出跟自己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无疑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拆线统计图》时, 班有个孩子家里是卖建材的, 我就让这个学生将家里一年内12个月每个月的销售情况制成统计表带来, 制作成折线统计图。利用这个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根据这些建筑材料折线统计图提出自己的问题, “哪个月的销量最高”?哪些材料市场销售好, 哪些材料销售得不好, 具体数字是多少, 在教师的引导下, 不断有新的问题提出, ……大家滔滔不绝, 学生们提问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学生创造出了质疑的契机, 学生敢想敢问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在教学中得到了迅速提升。

总之,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成绩,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 让学生不断思考, 不断质疑, 不断进步。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

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思维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敢想、敢问、善思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本文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帮助学生善解数学难题,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思考, 不断质疑, 不断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成绩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学校教育研究方法》2003年1月第一版。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音乐;提高;教学效果;电子琴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是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小学中段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需求。

音乐课程属于小学科体系,学校一般都缺乏对小学科的重视度,对音乐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分析,中小学音乐教学主要内容为唱歌、音乐鉴赏、乐器演奏以及识谱等方面。目前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够按照这一要求开展音乐教学,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主要是以唱歌以及音乐鉴赏为主,几乎没有乐器演奏以及识谱方面的内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现象,有些边远学校甚至由语文或数学老师代为授课,通常只有唱歌,其他方面的内容更是没有提到。

一直以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局限于靠听磁带、老师范唱、老师反复的示范和学生机械的模仿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这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音乐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培养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音乐是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结合体。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可以直通人的心灵,可以激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音乐教育则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的途径。小学的音乐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是最基本的環节,在这个环节我们要从身心训练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有让电子琴进入小学音乐课课堂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个别学生或特长生教学,才能全面促进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体现出音乐课的核心素养

音乐教学是生动活泼的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生音乐课堂的具体情况,发现到学生在歌唱中存在的“走调”“喊唱”“节奏不稳”“情趣不高”等现象,客观分析了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利用电子琴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一、利用电子琴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被誉为音乐的生命。音乐教学活动中十分注重节奏感的训练,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依靠嘴来念“哒哒”或用手拍“啪啪”的节奏拍打法来训练.这种方法脱离了音乐环境,形式单调,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而电子琴是功能丰富的乐器,它储存了几十种节奏音型,可以通过速度快慢的调节,高、中、低音区的变化和丰富的节奏识辨能力,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有效工具。利用电子琴教学时,学生能用手亲自演奏节拍强弱音,融概念、视觉、触觉与听觉为一体。所感受和记住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有声音的形象。这种节奏训练扎根在听、奏、说、唱、动的音乐实践中,使学生获得整体的、敏锐的节奏感,利用电子琴还可以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如给某个单音用电子琴节奏型创作不同的节奏谱,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节奏型所产生不同的音乐感受。学生不仅音乐知识掌握得牢固,同时也体会到了鲜活的节奏美,学习兴趣盎然。

二、利用电子琴进行音准训练

音准堪称音乐的灵魂,人们常用“五音不全”来形容没有表现力的音乐。在以往音高训练中,老师通常要求学生把音阶从上行唱到下行,比较枯燥,收效甚微。通过电子琴教音,学生可以利用固定的音高,优美的音色,模唱和弹奏来校正音准,是容易走调的学生通过比较和提高,可以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在《闪烁的小星》时,通过电子琴演奏,可以消除学生对偏音“fa”的畏难心理,从而为顺利的掌握整个乐曲创造了条件。

三、利用电子琴的音乐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感受音乐

电子琴有上百种可变的独奏、合奏音色,几十种自动伴奏音型,多种模拟大自然的音响和打击乐音响,演奏的创造性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中学生需要仔细体会多种音色的表现特征,学习变换各种音色、节奏等手段来刻画不同的音乐形象,使得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充分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电子琴以其特有的功能,强大的表现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的喜爱,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随着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美的不断追求,电子琴教学必将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篇: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水利工程档案科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