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2024-07-21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城市湿地生态景观展开讨论,分析湿地生态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华的重要价值。基于城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的相关原则,明确其设计要点,合理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湿地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功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

前言:

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发展,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共同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工进行规划、组织,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具有美观性和艺术性,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进而增加城市的魅力,给予人们更加优美的城市空间。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理念,从经济、实用、生态保护与恢复等多个层面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1.城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其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功能。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其目的是保护湿地,避免其受到破坏,防止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1.1生态保护与修复

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建设,突出生态主题,应该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主要目标,相关设计均是围绕着生态保护进行,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湿地保护和管理能力。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全面的调查,了解城市湿地的现状,掌握湿地的生态条件、生态种类,关注湿地的退化情况。建设城市湿地生态景观,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天然湿地的保护,防止湿地受到破坏或发生退化,对于符合建设湿地条件的荒地进行改造。湿地生态景观的建设,为各类湿地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而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可以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恢复和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则应该拓展人工湿地,因地制宜,模拟天然湿地的生态结构、组成进行建造。城市湿地生态景观可以成为人与自然沟通的重要途径,人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当中,从中获得生态系统的服务,对于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塑造宜居城市环境[1]。

1.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功能包括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湿地的多功能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人与湿地生态景观之间相互协调,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能够和谐共处。将人性化的设计融入到湿地生态景观中,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归属感,激发其感官上的美好体验。人们在欣赏湿地生态景观的同时,能够深入进行思考,感受湿地生态景观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同时进一步了解湿地的功能和价值,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突出城市特色

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具有美化城市形象、弘扬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中,发挥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景观功能,展示出城市的地理地质风貌、气候环境。结合该地区的历史背景,进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并在湿地生态景观中充分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提高其整体艺术性,将社会文化、城市特色融合其中,可以应用于文化科普、生态观光以及运动休闲等多个方面,提供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在人与自然角度,能够让更多人投身自然、感受自然,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站在社会经济角度,具有城市特色的湿地生态景观,对于发展就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

2.城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的要点

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展开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建设工作。在设计环节,应该强调尊重自然,避免生态系统形成干扰和破坏。同时能够顺应自然,合理进行规划和设计。明确设计要点,针对水体、建筑、植物等设计要素,合理进行规划。水体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的相关设计,对于环境氛围营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可以加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利用流动的水,活跃环境氛围,可以增加湿地景观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放松心情,从中获得舒适的心理体验。建筑则是为人们提供休息、放松、娱乐的场所,对于湿地景观起到点缀的作用,其风格、特色与湿地景观相互协调。水体、建筑和植物的相互融合,能够呈现出优美的湿地景观,给人带来一种亲切感、柔和感。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水生植物,并对植物面积进行合理控制,形成具有空间层次的景观。

2.1功能分区

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应该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展现出湿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并在生态保护、文化科普、生态观光以及娱乐休闲等多个方面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通过建设规模化的湿地生态景观,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湿地公园,功能分区是其中的工作重点。在功能分区方面,主要分为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等。在生态体验区,拥有大量特色水生植物、湿地制备,同时有多种鸟类栖息于此,呈现出原始濕地风貌。人们可以在此游览湿地景观,欣赏各种水生花卉与植物以及振翅翩飞的鸟儿,从中感受自然之美。在文化科普区,主要对湿地景观进行全面的介绍,让游客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全面的了解,从中学习和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建设空中栈桥,形成空中体验廊道,能够为湿地观景提供更多合适的地点和场所,方便进行科普游览,同时有助于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避免湿地中的动物、植物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在休闲娱乐区,则是为游客提供各类娱乐、休息的服务,让湿地生态景观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2]。

2.2植物设计

植物是湿地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植物的合理设计与搭配,影响着景观的功能性、美观性,应该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主要倾向于植物的耐旱湿特性,从湿地的环境条件出发,选择能够良好适应该环境的水生植物。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选择多种类型的水生植物,合理进行搭配,展现出湿地生态景观的多样性特點。考虑到各种植物搭配、组合的合理性,尽可能营造出和谐、自然的环境,展现出美观、协调的景观,同时为各种动物的栖息提供良好的场所。在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具体了解植被的演替规律,选择更为理想的植物群落结构,能够长期、稳定的生长。考虑到植物的生态功能(阻挡水流、沉降泥沙等),尽量选择茎叶发达的植物。根据不同种类湿地植物在叶色、花色上的差异性,合理进行搭配,进而塑造具有特色的湿地生态景观。打造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湿地系统的外环境,补充具有强烈秩序性的人工景观。人工景观与自然性景观交相辉映,使湿地生态景观更具层次感。

由于水生植物的持续生长,植物的密度逐渐增加,而水体面积会随之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与水体之间的协调性,湿地生态景观的表达效果也会显著削弱。另外,水上植物生长过密时,会影响部分植物对于阳光的吸收,进而出现植株枯萎、残败的情况,容易对湿地环境形成污染。因此,在植物设计中,应考虑到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特点,了解其增长趋势,进而合理控制其用量。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及时清理发生枯萎的植物,避免造成污染。

2.3水系设计

在湿地生态景观的水系设计中,为了呈现出理想的景观效果,应该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加强对湿地周围水环境的保护,严格检查水污染问题,并进行水质检验。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好驳岸规划工作,结合显示情况,合理进行设计,一般选择自然生态驳岸。在驳岸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防洪、调蓄、护坡、固土等多方面的需求,外形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2.4栖息地设计

生态保护是湿地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各类生物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景观设计中,需要将湿地打造成为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在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构建理想的栖息地。在栖息地设计中,选择岸线曲折的浅水水域,形成不规则的“小岛”,开辟裸地滩涂和建造砂石,周围栽植湿地水生植物。

2.5融入科技元素

在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中,可以将科技元素融入其中。在重点保护区域,由于采取封闭式管理,游客无法进入该区域进行游览。但是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应用VR技术、AR技术,以特殊的方式走近湿地生态景观,可以从中学习湿地生态景观的相关知识。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需要着重突出城市特色。针对水体、建筑、植物等设计要素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城市湿地生态景观凸显风格、特色。通过功能分区,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景观的多功能,达到生态保护效果的同时,融入科技元素,呈现出有特色的湿地生态景观游览方式为文化科普、生态观光以及娱乐休闲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龚嘉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展望[J].城市建筑,2021,18(20):170-172.

[2]宋俊锋,刘璐,陈希,等.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湖南郴州秧溪河湿地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9,15(03):12-15.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1.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当前, 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湿地的保护在手段与措施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在城市当中各种类型的湿地都被称为城市湿地。在城市湿地当中, 包括了天然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半人工湿地等等。而城市湿地公园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公园类型, 指的是在城市绿地系统当中的具有湿地生态功能的、经过系统规划的以及特征典型的, 以休闲游览与自然有趣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1.2 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

城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与城市水景公园之间是不一样的。相比于水景公园, 其区别主要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特征的展示与保护进行强调, 重在对科普教育内容的突出;而相比于自然保护区来说, 其主要的区别是对湿地的文化属性与景观价值加以充分的利用, 从而使得生态旅游活动得到有效地开展, 使得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更加的丰富。

在城市湿地公园当中,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湿地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作为重要的基础, 对湿地生态学原理以及湿地恢复技术加以有效地应用, 对自然湿地系统的结构、经过以及特征等进行借鉴, 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的设计规划, 使其建设成为具有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主题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当是由具有特色的湿地休闲娱乐、多样的湿地景观以及多样化的湿地生态建筑等组成的。通过相关教育培训活动以及旅游观光活动的开展, 将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其生物多样性展示给人们。

2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 可以对湿地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 从而促使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能够实现和谐的发展。在城市的交接区域当中设置了人工净化湿地, 将城市当中的中水、雨水在净化之后再将其引入到湿地当中。在对湿地公园进行规划的过程中, 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不能只考虑到经济利益。可以在城市与湿地的边缘区域进行生态缓冲区的建立, 将人类活动与城市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有效地削弱, 从而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对于已经退化的湿地应当利用有效地生态技术来对其进行修复, 从而使得原生湿地与湿地公园能够逐步的融合, 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设计的过程当中, 应当遵循最小干预的重要原则, 采用边缘利用、整体保护的重要开发模式, 对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缓冲区集中力量加以建设。

2.2 适用性原则

当前, 在我国的湿地当中, 其类型多种多样, 而且在不同的湿地中, 其形成原因也是有所差异的。例如, 由于海洋的潮汐作用使得周期泛滥从而使得沿海湿地得以形成, 泥土滩地、沿海沼泽等都属于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由于冬季与春季河水的泛滥问题所导致的高纬度内陆湿地等等。正是由于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 而且湿地的具体所处的气候条件、位置以及地质环境等都有所不同, 这样就需要在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 不能单纯的采用一种模式来进行, 而是应当依据实际的地区条件, 采用合理的措施, 从而保证湿地的设计效果。

2.3 综合性原则

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当中, 其涉及到的学科内容比较多, 例如环境保护学、生态学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等等。在进行湿地景观的设计的时候, 结合湿地公园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深入分析, 从总体和全局上进行湿地景观的设计。

2.4 景观美学原则

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对其中的美学以及旅游功能等进行发掘, 并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在设计中, 应当兼顾湿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景观美学的应用, 同时应该兼顾环境的使用功能与体验者的审美需求。从而能够建造出宜人的环境, 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魅力。

3 湿地景观设计的应用

3.1 植物的选择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植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自然条件或者是地域环境等都会对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当然城市湿地景观也是城市园林的一部分, 植物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对水生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应当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进行充分的重视, 保证植物与景观能够相互协调。比如, 在对水景进行设计的时候, 可以选择千屈菜、燕子花、荷花或者是睡莲等浮叶比较多的植物, 这些植物观赏价值高。同事在进行植物的选择的过程中, 所选植物不仅能够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而且要保证这一物种不会对水体造成负面的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达情况以及生长情况, 对污水的吸附、富集以及吸收等作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不同的植物其在污水的净化效果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使得污水处理的效果得以提升, 在进行植物的选择的时候, 要对以下几点进行充分的考虑:气候与纬度;最大水深;预期的水质;平均水深。在当前阶段中, 比较常用的有芦苇与香蒲。再者, 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的植物选择的过程中, 对于乡土植物应当重点考虑。但是在当前的湿地景观设计中, 外来植物的引入比较多, 部分外来植物具有很强的侵略性, 从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景观带来不利的影响。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该以乡土植物为主, 外来植物的引入需谨慎, 以确保所选植物不会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综合性硬质景观设计

了解整个湿地景观的环境特征, 从整体着眼, 对整个湿地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对功能区域进行划分的过程中, 本着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重要原则。将整个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缓冲区、生态修复区、生态保护区、科学教育区、休闲娱乐区等区域。人类活动在介入的过程当中, 应当与场地的自然特点相遵循,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特点来设计硬质景观, 从而实现对人的活动的引导。此外在硬质景观的设计中, 应该选择环保性好的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选择生态的建造方法, 从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达到对整个湿地有效、合理的进行保护和开发的目的。硬质景观的设计应与场地功能紧密结合, 能够从设计上主导湿地景观的营造。

4 增强城市湿地园林建设的策略

4.1 结合实际的环境

对于城市湿地景观的建设而言, 地理基础与自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 对自然环境不加以重视的话, 就会使得建设作用大大削弱, 从而使其原本的价值就不能达到, 因此, 在对湿地园林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 相关人员应当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考察, 对城市的气候特征、地理条件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对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明确, 在湿地与城市之间进行过渡与缓冲地带的建设。

4.2 合理设置不同的功能区

在不同环境的湿地园林景观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由于基地的具体情况, 在湿地的形成过程当中, 其规划与定位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实际的功能区划分的过程当中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彼此之间的功能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因此, 在对湿地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 应当对湿地的水系分布、地形地势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对该地区的相关资料详尽的查阅, 最大程度上对该地区的动植物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保护, 结合实际情况, 设计出最符合该地区的植物群体、地形地貌, 从而将该区域的特点进行突出。

4.3 重视植物的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 植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维持其生态作用来说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湿地园林当中的植物进行合理的设计, 能够达到湿地保护的目的。在对植物进行栽植设计的过程当中, 需要对植物特性、环境影响以及观赏性等进行综合的考虑。

总的来说, 在城市的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 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虽然当前我国在湿地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还不是很完善, 但是只要加以改善, 就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摘要:当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园林的建设越来越多。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 将湿地设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对园林设计当中的结构方式加以利用, 并且与该地区的自然属性进行有效地结合, 重视湿地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从而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品质。基于此, 文章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华娇, 王凤丽, 徐晓芳.华北地区湿地公园园林植物景观构建刍议[J].现代园艺, 2016, (23) :91-92.

[2] 宋海龙.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功能

居住区湿地景观是在保持原有天然湿地系统或者新建模拟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基础上, 通过艺术手法再现或模拟天然的湿地景观, 由一系列特定要素组成的景观复合体。居住区湿地景观是融合诸多造景要素的居住区绿色空间, 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湿地水体景观, 采用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自然水底、驳岸, 构造自然的水生动植物群落结构, 增强了居住区水景的生态性。

湿地景观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水生植物, 品种和高低植物搭配, 丰富了水体植物景观层次。在水里放养各种水生动物, 如鱼类和贝壳类, 也会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和生物多样性。

提高项目运营的经济性。运用模拟湿地景观手法处理的居住区水景, 由于水生植物和基质的作用,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和去污能力, 减少了后期的管理和维护。

2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注重整体布局和生态理念

居住区湿地景观无论是采用自然水体还是将人工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都应与所处地域的生态、文化等环境相融合, 在充分尊重原地形地貌的基础上, 加以开发利用, 尽可能保持原有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

2.2 注重景观的“可参与性”和“安全性”

居住区湿地景观除满足其传统的生态功能及观赏价值外, 还必须满足居住区居民所需的娱乐、游憩、休闲等功能。在不破坏湿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辟亲水空间, 但同时应保障景观的安全性。

2.3 注重与居住区整体景观的统一性

湿地景观整体上是一种自然野趣景观。引入居住区应充分考虑到与居住区整体建筑和景观风格的统一性。从地形、驳岸处理、护坡、植物景观营造等多个方面考虑, 因地制宜, 利用多种水景的组织手法, 寓湿地景观特性于整体环境景观共性之中, 使二者和谐统一。

3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设计

3.1 水系平面设计

在进行湿地景观规划时, 应以满足功能为出发点, 从宏观上把握水体的形状与分布。根据场地的地势及功能分区, 因地制宜的规划水体的形式, 点线面相结合, 水体形式要多样化。

营造湿地景观时应按照自然的水理, 使水系循环起来, 确保水体的流动性。防止水景中出现大面积停滞水域, 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滋生大量的细菌和藻类, 变质、发臭等。因此, 在湿地景观营造中, 水系统的循环补给就成为一个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也成为了决定水体形式的先决条件。从目前居住区常用的补充水源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然地表水、处理后的中水和雨水, 自来水等。循环方式可根据景观水体与周边自然水系的关系来确定。在进行水系平面设计时, 需要根据补充水源的情况综合考虑水系的形状和大小等。

从整体上看, 水系平面设计要与居住区的总体相结合, 格调一致。在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动静结合。要处理好水体与其他造景要素的关系, 同时处理好水体与人的关系。

3.2 护岸设计

湿地的护岸的主要功能是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的场所, 以及提供水体与陆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媒介。同时居住区内的湿地护岸还需要满足不同的景观、使用需求。因此, 护岸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根据功能选择不同的水岸空间处理方式。

湿地景观营造中常见的护岸形式有抛石护岸、自然式草坡护岸、木桩护岸、阶梯型护岸、鹅卵石驳岸、植栽护岸等。具体的选择一般根据驳岸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确定。湿地水位变化不大其无防洪要求时, 一般采用模拟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种植植物的方式, 即植栽护岸, 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固土护坡, 同时能够利用根系净化水质, 又能够丰富岸边的景观层次, 美化环境。而对于亲水的驳岸, 需要一定空间的岸边环境中, 通常采用如自然式草坡护岸、阶梯型护岸以及鹅卵石驳岸等。抛石护岸和自然式草坡护岸一般用于营造一些自然景观。同一水体的护岸如采用多种护岸形式, 应考虑不同护岸间采取一些过渡元素, 如亭台等, 避免各种驳岸的过渡过于僵化。无论采用哪种驳岸形式, 都应力求自然。因此, 水景岸线常常被设计成曲线, 以流水和绿化为基调, 充分运用土石、树木、植被等自然素材构建湿地景观。

3.3 湿地景观植物设计

湿地植物在提供多层次景观效果的同时在净化空气、净化水质、保持水土、为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湿地植物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土壤、水质特征,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生植物。参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充分考虑各种植物的习性, 合理搭配植物, 营造和谐的植物群落。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 形成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 充分发挥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在水面上, 控制合理的植物覆盖面积与水面空间的比例, 根据需要选择种植密度和范围。根据湿地不同的水深, 合理选择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 从保证净化效果和景观上进行合理搭配, 既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良性循环, 又能在构图上刻画出一定的美感。植物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软化硬质的岸线, 在岸线及岸边一定范围内的植物种植要注重和驳岸形式的结合, 如在石质或木桩的驳岸边种植垂枝和攀援型植物, 搭配一些不同高度的乔灌木, 形成丰富有趣的岸边景观。

在进行各种植物的搭配时, 还应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彩的搭配。同一区域的水面植物盛花期应该有所不同。同一花期的植物, 其色彩也应该不同。这样, 植物景观才能保持四季景象、层次丰富多样的特点。

4 结语

居住区湿地景观营造中, 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在保证景观优美的同时满足水体自净的需要, 再者还有如何解决水景的多样性、亲水性和安全性。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 把湿地概念引入居住区是一个较新的理念, 对于湿地生态和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尤其在居住区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还需进一步的努力研究和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亲水房地产项目存在的水环境问题, 提供了一些建议。将湿地概念融入到水景建设中, 为水体景观的建设运营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并为居住区的景观增添生态色彩。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1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指建立在城市及其周边, 具有一定自然特性、科学研究和美学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 能够发挥一定的科普与教育功能, 并兼有游憩休闲作用的特定地域。它在改善生态状况, 为人们提供游憩、康乐的场所, 涵养城市水源, 维持区域水平衡, 调节区域气候, 降解污染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2 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是伴随着人类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新思潮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 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 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 可通过人为措施, 重建或修复水陆生态结构, 岸栖生物丰富, 景观较自然, 形成自然岸线的景观和生态功能[2]。

目前使用较多的生态驳岸有三种做法: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和多种人工自然驳岸[3]。

2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总体规划

2.1 规划区概况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望城县格塘乡, 属长沙市管辖, 距长沙市区40公里, 距望城县城12公里。公园规划区总面积13800亩 (含千龙湖度假村10000亩) 。在国内许多大小河流及湖泊的驳岸主要以硬质直立驳岸为主, 这种驳岸破坏了原生态斜坡驳岸的生态群落结构, 只有合理加以修正才能满足不同工程实际的需要[4]。因此,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的设计应尽量在保持自然原貌的基础上适当加以人工改造, 采取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生态驳岸建设模式。

2.2 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建设的全局, 以国家关于湿地保护、湿地合理利用、生态旅游等法律法规为依据, 认真贯彻执行“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总方针, 充分保留千龙湖湿地的原有自然风貌,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同时积极挖掘、展示、利用源于湖湘湿地的人文资源, 使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景观成为公众领略湖泊湿地风光、认识湿地、了解湿地、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的教育窗口。

2.3 规划原则

(1) 生态保护优先,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湿地资源, 是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建设中必须予以优先考虑的。这包括保护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连贯性;保护千龙湖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以及保护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2) 保护千龙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在千龙湖湿地驳岸景观建设中, 有计划的引进外来物种, 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 (3) 与周边环境融洽, 与整体景观协调;在进行千龙湖驳岸带设计时, 应该倡导“原生态、纯自然”的规划理念, 在保护并美化原有环境的同时, 也让人们感受到和谐的自然气息。 (4) 突出地域特色, 注重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驳岸建设突出湖泊湿地的生态特征, 尤其是湘江下游的独特湖湘地域景观特色注重挖掘、展示、利用源于湿地的人文资源, 让游客在领略湖泊湿地风光、认识湿地的同时, 了解湖湘文化、民俗及其在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景观设计

3.1 千龙湖生态驳岸宽度研究

千龙湖生态驳岸宽度的确定遵循了3个步骤: (1) 弄清千龙湖生态驳岸廊道的关键生态过程及功能; (2) 基于现有驳岸的空间结构, 将河流从千龙湖水库到团头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3) 将最敏感的生态过程与空间结构相联系, 确定每种河流类型所需的廊道宽度。当河岸植被宽度大于30m时, 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增加河流生物食物供应、有效过滤污染物。当宽度大于80m~100m时, 能较好地控制沉积物及土壤元素流失。根据千龙湖湿地公园驳岸的现状和不同地段的功能要求, 从而确定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的宽度为10m~100m不等。

3.2 千龙湖湿地公园水岸带类型

(1) 大湖区驳岸类。

(1) 自然溪沟驳岸:主要位于团头湖区该区由于人为活动较少, 人为活动对湿地破坏程度较轻, 在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中作为湿地景观恢复和野生鸟类救护中心的主要区域。该湖岸带岸边侧较为平缓, 全靠植物根系稳固岸堤, 驳岸不需要人为改造即可达到抗洪功能, 这样的湖岸称为自然溪沟河岸。 (2) 自然山石湖岸:位于千龙湖与团头湖相连的区域, 水流湍急, 对湖岸的冲刷较为严重, 地形也较其他地段徒陡。

(2) 小湖区湖岸带类型。

(1) 垂直型湖岸:垂直型湖岸对缓冲带可以进行保护, 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是千龙湖渡假村小湖区最主要的驳岸形式。 (2) 滩涂型湖岸:千龙湖渡假村湖区部分地段经改造后较为平缓, 浅水区为斜坡地形, 并且设置了种植池, 增加了水生植物种植范围, 增宽了湖岸消落带。

3.3 千龙湖区生态驳岸建设模式

(1) 码头驳岸;采用了浆砌石立式驳岸, 与台阶式驳岸的结合, 方便游船靠岸停泊, 增加亲水性。码头驳岸也成为小湖区的主景。 (2) 退式台阶驳岸;退式台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具有浓厚的时代艺术气息, 虽然它不具生态驳岸的诸多优点, 但它可以很好地体现园林造景的效果。 (3) 缓坡型湖岸;千龙湖区与团头湖之间的部分驳岸带, 周边有较多区域为缓坡型地形, 在这些区域构建梯田式湿地, 增大湖水水质净化效果。 (4) 树桩驳岸;对于土堤容易塌滑的沙土型驳岸, 为达到防洪抗洪要求, 在湖岸边用防腐树桩做驳岸处理。 (5) 垂直型驳岸;垂直型湖岸对缓冲带可以进行保护, 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是千龙湖渡假村小湖区最主要的驳岸建设模式。

4 结语

驳岸在湿地公园中是连接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典型的生态过渡带, 是湿地公园中展现湿地风貌、体现湿地文化的重要窗口。驳岸带的建设理应与人们当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新思潮紧密结合起来, 即驳岸带在结构和功能上不仅要达到固岸的作用, 还应具有相应的生态净化功能, 可以兼顾自然和人类的共同需求, 使人类和自然真正达到和谐、统一。

摘要:在湿地公园中, 驳岸环境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空间, 是湿地系统与其它环境的过渡地带, 由于“边缘效应”其生物种类异常丰富。本文以湖南望城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设计为例, 阐述了结合实际提出生态、新颖的城郊湿地公园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和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的方案, 希望能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城郊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驳岸,湿地公园,千龙湖

参考文献

[1] 严军.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8:13~16.

[2] 汤学虎, 赵小艳.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J].2008, 3.

[3] (英) 西蒙·贝尔[著], 王文彤[译].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2012年06月07日07:10西安晚报[微博]我要评论(4)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集城市防洪、景观、旅游观光为一体。 记者 魏影 摄

昨日,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正式建成免费向市民开放。 记者 魏影 摄

自驾游路线图 本报讯 (记者 程慧) 昨日,我市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正式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市长董军宣布开园。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王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金学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启文、市政协副主席郭若为、市政府秘书长王德安等出席开园仪式。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省文联副主席翟志荣,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王西京,著名画家崔振宽为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开园纪念石揭幕。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我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公园位于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

在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进展,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对项目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孙清云,市长董军多次深入建设一线检查和指导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顺利建设。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弘扬,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3000亩水面碧波荡漾 体验湿地旅游的乐趣

生态湿地公园 市民可免费游

本报讯 (记者 程慧) 3000亩水面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芦苇、香蒲、河柳等植物郁郁葱葱,白鹭悠然栖息,构成一幅美丽、灵动的湿地生态画图。昨日,西安生态建设的又一样板工程——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正式建成免费向市民开放,上万名市民来到这里,目睹令人向往的城市湿地公园的芳容,体验湿地旅游的乐趣。

生态治理

大美城市生态湿地现城东

“不敢想啊,以前这里河道都是大沙坑,现在风景竟然这样美。”十里流动水面、十里绿色长廊、十里绮丽花海。昨日,来自洪庆街办燎原村70多岁的唐大爷和同伴在公园里游览,灞河流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分。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2012年6月,投资近5亿元的一期工程完工。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

如今,在灞河华清桥至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约2.45平方公里区域内,3000亩水面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波摇石动,各种植物郁郁葱葱,野生水禽悠然栖息,徜徉在这样的天然氧吧里,真叫人心旷神怡。

美景怡人

市民尽享自然野趣时尚

碧波荡漾、水鸟飞翔,百花争艳、柳树依依。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最大限度保持灞河湿地、灌草、林木等独有的自然肌理和环境特征。景观结构包括一河两岸三段,一河是指灞河河道景观,两岸是指左右岸绿化景观,三段为指以花荡为主体的湿草景观区、以河心岛为主体的亲水体验区、以柳园飞雪、生态荷塘为主体的湿地景观区,从而形成一幅重塑灞柳风雪胜景的自然画卷。

昨日,前来游园的市民络绎不绝,堤顶路上修有自行车道,两边遍植柳树,不时有游客骑着自行车而过。漫步园中,小广场上、灞柳深处不时传来悠扬的音乐声,以及厚重的秦腔声,一湖清波,满目葱笼,无不散发着城市山水的诗意,处处呈现出优美和谐、天人合一的惬意景象。

公园看点颇多,园区由“原生态湿地公园”、“亲水休闲乐园”、“绿动灞水运动公园”、“灞桥柳河展示园”、“百花千树植物园”五大园组成。园内有植物213种,原生态鸟类33种,原生态柳树20000余株。

九大区域

打造绿色生态湿地长廊

记者获悉,公园二期目前已正式开工,工程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规划面积约4.3平方公里。延续一期的设计理念,将建成休闲娱乐区、户外运动区、湿地体验区、田园风情景观区、湿地教育区、“桥”文化区、生态农家体验区、原生态自然景观区和“灞上人家”休闲度假区等九大区域,集河道防洪、生态保护、休闲游览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湿地长廊。

到2013年整个工程完工后,一个全长15公里,水清、岸绿、自然、野趣、时尚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将完全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将成为既具有原生态魅力又具有历史人文魅力的独特“古城绿道”。

原生态湿地、“亲水线”乐园、百花千树植物园„„ 美哉 五大园 乐哉 亲水游

碧波荡漾、水鸟飞翔,百花争艳、柳树依依,昨日起免费向市民开放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到底有多“迷人”,只有亲身去体验一番,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绿、它的美„„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看点颇多,园区由“原生态湿地公园”、“亲水休闲乐园”、“绿动灞水运动公园”、“灞桥柳河展示园”、“百花千树植物园”五大园组成,无论是欣赏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还是带小朋友来这里“亲水游”,或是在这个天然氧吧里打球、骑车,不同的园区让每个游客都能尽兴游览。

●原生态湿地公园

公园建设以原生态为基础,利用原有生态环境,以保护、治理为主,重构为辅,对环境进行科学保护和修整,形成了一个由2000亩湿地、33种鸟类、87种乔木、39种灌木、68种花卉、8种地被、11种水生植物、4478.5平方米芦苇荡组成的绿色原生态湿地公园。让游客避离城市喧嚣,畅游原生态大湿地。

●“灞桥柳河”文化展示园

自古以来,灞桥一直以“灞桥、灞柳、灞河”闻名,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体现自然乡土风情,集中展现桥文化、柳文化、河文化。这里融合了各种桥文化,有木桥、石桥,有平桥、拱桥;有早期已建成的桥,有已经规划准备修建的桥。这里有14种、近20000棵柳树将重现“灞柳风雪”的人文胜景。灞河,西安的母亲河,古称滋水,是滋养帝都长安的八条水脉之一。灞河公园段平均宽度为400米,最宽处达500米,颇为壮观。

●“亲水线”休闲娱乐园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沿河有7公里的水岸线,可以近距离接触灞水、大湿地,观赏水生植物,与鱼儿私语,看水禽嬉戏,尽情呼吸久违的新鲜空气。漫步亲水石滩,卵石或高或低错落排布而成,行走其间感受别样风情。公园里还有20余处休闲娱乐设施,生态商业街、风土博物馆、民俗观演广场、儿童乐园,还有规划中的红酒庄、茶馆等项目。

● 绿动灞水运动公园

21公里的沿河小径、环河堤顶路是散步的绝佳之地,堤顶路两边遍植柳树,徐徐清风扑面而来。堤顶路上特别修建了自行车道。右岸的集中运动广场更是闲暇的好去处,可以打篮球、羽毛球。

●百花千树植物园 这里是花的海洋,植物的王国,这里有大片的池塘,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这里保留了原有乡土植物,增添了适合在灞河生长的植物,形成了1765亩的植物园。柳树、大叶女贞、青桐、连翘、德国鸢尾、玉簪、长春藤、风铃草„„ 87种乔木,39种灌木,68种花卉,8种地被,11种水生植物所组成的植物园让人目不暇接。

“开园活动周” 10项活动让您饱眼福

6月6日至6月10日将在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内举办“开园活动周”。 “开园活动周”包括举办生态影展、民俗展演、放流活动等10项系列活动。包括风土博物馆里的秦腔老腔表演、民间杂耍;亲水码头的放流活动;公园堤顶路的东城新一家运动会等,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以前来参观。

公交、自驾 怎么走? 7条公交线可到达

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华清桥至祥云桥(战略桥)之间,市民可乘坐

213、30

1、7

18、530、90

7、2

33、237路公交车至西安市第34中学站下车。 :

由北向南游 给您推荐这些景点 ●花 荡

花荡,从华清桥到西临高速,绿化面积10.7亩,水域面积约9000平方米,共由15个植物园组成,分别为:红枫园、常夏石竹园、红花继木园、大花金鸡菊园、隶棠园、天人菊园、黄金菊园、红王子锦带园、红帽子月季园、美女樱园、红叶石楠园、紫穗槐园、金叶女贞园、红叶石楠球园、海桐球园。置身花海之中,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静地。

●湖心鸢尾岛

湖心鸢尾岛由两桥一亭组成,拱桥名为念柳桥,全长21.2米,宽3.3米;平桥名为紫鸢桥,长17.46米,宽5.5米;木质景观亭名为柳心亭。通过平桥和拱桥将河道内的岛屿连接,并配以木质景观亭和鸢尾绿植,小桥流水,亭影玲珑。婉转莺声常醉客,婆娑柳浪欲迷鸿。这一处水面从千年古城变迁而来,亲近的不仅仅是水,更是这块土地流淌的文化根脉。

●秀水廊桥 灞桥,因水得名,以桥闻名。秀水廊桥全长424米,桥面净宽3.5米,每跨长度为20米,桥面略呈拱形,采用塑胶铺设,并配有3个彩色钢构廊亭,方便游人来往灞河两岸,以最佳视觉观赏灞河湿地景色。

●柳园飞雪

早在明清时期,“灞柳风雪”便是“关中八景”之一。公园里共有14种柳树,分别为:垂柳、龙爪柳、馒头柳、桎柳、银芽柳、旱柳、金丝垂柳、水曲柳、绦柳、杠柳、大柳树、雪柳、杞柳、龙柳。柳园飞雪处面积约为7.7亩。近20000棵柳树将为您重新呈现“灞柳风雪”的壮景,重温古人折柳送别、十里相送的一抹温情。

●生态荷塘

生态荷塘总面积为46.2亩,共由10个园组成:分别为月季园、荷花园、睡莲园、香蒲园、菖蒲园、石榴园、石竹园、漏斗花园、金光菊园、火把莲园。欲滴莲花送月香,抚琴弄笛醉荷塘。10个花园荷塘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集中体现了生态之美。

●亲水石滩

亲水石滩面积约为3.6亩,此处景观充分利用灞河卵石,以不规则的形状,对滩涂进行铺装,便于游人在枯水期直接进入河道,近距离观赏灞河湿地植物景观。千年的河水流觞,优越的地理位置,亲水石滩是改造滩涂的杰作,让游人近距离亲水,充分体验原生态之美。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1年10月25日08:09西安晚报我要评论(0)

本报讯 (记者 史佳) 10月24日,西安生态建设的又一样板工程——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整个工程完工后,一个全长15公里、水清、岸绿、自然、野趣、时尚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西安最令人向往的湿地公园。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项目是灞桥区和西安市纺织城综合发展办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东部生态新城的重要举措。项目位于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全长15公里,规划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实施。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项目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公园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已建成,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并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园建设最大限度保持了灞河湿地、灌草、林木等独有的自然肌理和环境特征,彻底改变了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的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原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创造出一个拥有生态丰富,适于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的绿色河流廊道。

10月24日开工建设的公园二期工程,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在灞河西路与灞河东路之间,规划面积约4.3平方公里,工程概算投资5.5亿元。公园二期延续一期的设计理念,将建成休闲娱乐区、户外运动区、湿地体验区、田园风情景观区、湿地教育区、“桥”文化区、生态农家体验区、原生态自然景观区和“灞上人家”休闲度假区等九大区域,集河道防洪、生态保护、休闲浏览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湿地长廊。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水景设计;设计方法

1园林景观设计和水景设计的内涵

在通常情况下,在特定的范围或者区域内部,利用工程技术以及园林艺术等形式,改造现有的地形与地貌,并且科学合理地配置一定数量的植物,从而创造出更加自然、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是园林景观的内涵。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环境质量,而且为现有的环境赋予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很多园林景观都是沿着水系的流向而发展,因此,水景设计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作为园林的主要轴线,对园林景观的分布方向有深远的影响。

2水景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2.1衬托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之中的水景设计,如果能够凸显出自身科学合理的特性,必然能够充分发挥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衬托作用。水与石头相结合,能够给人以“刚柔并济”的直观感受;水景能够有效延伸现有的空间,使观赏者的视野变得开阔,从而衬托出原有的自然景观的优美。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水景设计的过程中,设置观景台或者临水台,营造出“水天一色”的高雅意境。水景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其原因是水景可以有机衔接不同的景观结构,从而使整个园林景观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呈现出极强的美观性。

2.2成为园林景观的焦点

水景在园林景观之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衬托,还能够成为整个园林景观的焦点。例如在园林景观中,设计不同形态的喷泉或者瀑布,能够使水景的动态与活泼的性质呈现于观赏者面前。水景本身也拥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设计相应的园林景观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水景所具备的优势,从而使水景成为焦点。

3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

3.1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

在园林景观的水景设计中,环保理念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为避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就需要采用天然材料进行设计,如天然的石材和木材等,通过采用这些天然材料,能够为水景中的动植物提供天然的生存环境。而如果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则无法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为此,在水景的设计和构建中,要注重保留原有的自然形态,其与园林外部的景观之间,也要有较为和谐的过渡。

3.2保护水景中的水质

在园林水景中,最关键的部分则是水,景观的水质是确保园林水景中各种动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为此,在水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选用的材料和设计方法是否会对水体造成影响,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产生。与此同时,在水景设计上还要确保其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时化解一些自然界不确定污染因素。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要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严格禁止向园林水景中排放可能造成污染的各种物质的行为,将发生污染的概率降到最低,以确保园林水景的生态性。

4园林景观之中水景设计的相关策略

4.1明确设计内容

在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保证所有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明确水景的设计内容。在我国当前的水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设计方式主要为喷涌水景、静态水景、垂落水景,还有流动水景。水景系统利用自上而下的喷涌方式,让水喷涌而出,从而打造出水景自然流动的效果,就是喷涌水景。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在实际环境中拥有地下水的时候,才会运用喷涌水景的设计方式,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喷泉也逐渐成为喷涌水景的主体。充分利用水体所具备的映射功能,构成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的意境,使观赏者获得“宁静致远”的感受,就是静态水景。通常会使用人工的方式来构建流动水体,从而使水体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从而充分展现出水景的柔美和幽静。

4.2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动静结合

在通常情况下,水景被分为两种主要形态,也就是动态和静态。不同形态的水景,能夠为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当前,我国园林景观之中的水景设计,通常采取动静结合的形式,从而给予观赏者更好的视觉体验。例如人工湖的湖面十分平静,如果在湖面上放置鸭子或者鸳鸯等禽类,会使得整个水景看上去更加自然,也更符合自然的生态环境。在静态的水景之中,可以利用阶梯的方式来建造人造瀑布,从而使静态与动态的水景能够有机结合。静态水景可以被动态水景带动起来,从而使整个水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甚至是颜色的变化,赋予水景一定的生命力。

4.3合理进行水景设计的给水工作

水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水,因此水是否清澈和透明,能够对观赏者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园林水景的颜色、透明度、清澈度等条件,需要在实际的水景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水景的给水方式。在这一过程之中,必须有效利用各种客观因素,以及园林景观的实际地质条件。例如在设计悬挂式瀑布水景的时候,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山体和地面之间存在的高度落差,通过循环高位给水方式,帮助瀑布始终拥有充足的水体,而不至于干涸。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铺设相应的给水管道,将当地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保证给水方式的科学与合理,从而保证水景能够获得充足的水源,为观赏者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4.4为园林水景合理搭配动植物

在设计园林景观之中的水景景观的时候,必须保证合理的动物与植物相互搭配,其原因是水景景观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在水景之中必然包含其他的元素,而动物与植物就是重要的元素。合理地利用动物与植物,能够丰富水景景观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有效改善水景自身的水体质量。因此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动植物的搭配,并且根据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水景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在选择水生物种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其观赏性,还要注重完善水景自身所具备的生态链,尽量选择能够净化水体的动植物,从而降低整体的设计成本,否则会有很大一部分成本用于水体清理。

4.5为水景设计搭配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由于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园林景观的水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因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而出现一定的污染问题,对于这些污染问题,最适宜的解决措施则是生态修复的方式,其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也有利于节约成本,为园林景区营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来看,首先,园林景区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捕捞船方面的作业,确保不溶于水的污染物或是垃圾等得到有效清理;其次,对于一些距离干流水系较近的园林景区,为避免干流水系中的一些成分渗入而造成富营养化等现象,可在过渡区域设计一些诸如过滤设施或沙袋等措施,避免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的物质渗入到水景当中;最后,园林景区的管理人员可根据水景的实际情况,适当投放一些有益微生物和鱼苗,进一步调节水景生态环境,使之处于平衡的状态,同时,要时刻监控水景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数量,避免出现原有生物链不平衡或是物种入侵的情况。

5结论

综上所述,水景设计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能够有效丰富整个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从而保证整个园林景观的优美。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水景设计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水景景观,并且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方式,给人们提供更加美观、更加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琦,朱立昆.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3):146-147.

[2]郑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水景设计的方法[J].农技服务,2017,34(23):75.

上一篇:公平待遇进城民工就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