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

2024-07-22

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社会责任的提出, 解决社会问题

( 一) 用经济法的语言解释责任

在经济法中, 可以用两个因素来表述责任。第一个因素, 即在经济活动中, 所要履行的义务, 它和权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权力越大意味着所要负的责任也越大。第二个因素, 即主体违背法律的意愿或做了违反约定的行为, 所要承担的责任。

( 二) 社会义务对经济法的作用

社会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一个平台, 是企业很好的摇篮。但是现在出现了国家或者政府很难或者说不能很好地管理和监督企业自觉地做到履行社会责任的现象。

虽然说现在我们的社会的大环境是比较和谐的, 但是由于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还是有很多不合群、不符合主流思想的存在, 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就比如: 大学生就业困难、农民工得不到较好的待遇、经济资源分配不公平、歧视妇女等等的问题出现。现在我国出现了, 国家或者政府很难管理和控制社会的现象了, 想必其他国家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投资者创办企业最想看到的是, 企业为他们带来利益, 在这个基础上, 企业也为社会提供了物资或者服务。有些企业投资者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 会做一些有悖于经济法的事情, 比方说: 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以次充好地销售产品、销售超过法律范围内的产品、提供法律不允许的服务、工厂超标排放有毒气体或污水等等。如果国家没有对这些不良的行为进行管理和依法处理, 将会对人类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所以, 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 来使这些现象得到控制和缓解, 同时也能更加突出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法不但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地位, 而且可以让企业和投资人员有更公平的关系, 企业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能源动力, 还能让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还能增强我们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 经济法就能以法律的身份来对企业和经济主体进行制约和管理, 就能在更公平的基础上更好地成为企业和社会的护花使者, 也能让社会和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

社会责任的提出, 丰富了经济法的内容, 让经济法变得更加有意义, 让经济法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可操作。

二、社会责任的理解

( 一) 社会责任的名词解释

为了找到更确切的语言来说明何为社会责任, 有学之士用了很多方法来进行辨明。

有人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指, 企业不可以把赚钱或者说得到经济价值看作是自己成功的标志, 而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带了利益。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如果没有社会这个稳定的大摇篮, 我们企业是没有办法存在和壮大的。

也有学者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并且赚得利润, 在对经济主体负责任的同时, 也能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 二) 社会责任面向的对象

每个经济团体或者说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在的社会负上社会责任, 自己背负着社会责任的时候, 其实也是在分享着社会带来的果实。这里的对象可以分为下面的三种。

1. 企业的员工

员工在上班期间是属于企业的人员, 所以企业应该为员工负责任, 负责的范围有: 工作的环境、工作安全保障、医疗保障, 等等。如果员工和经济主体发生冲突时, 一定要用符合法律要求的手段和人性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 产品的消费者

任何企业想要盈利, 首先是要把产品卖出去才能从中得利。卖出本企业的商品或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等形式就无形中形成了债权债务的关系, 因此企业就要面对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复杂关系了。

3. 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

现在社会上贫穷的人们和富裕的人们差距越拉越大, 甚至还出现有钱的人越来越富裕, 贫困者恶性循环越来越贫穷。赚钱比较多的企业就要做好扶贫工作了。例如: 在农村办希望工程学校、在贫困的地方支持少年足球、为空巢老人送温暖, 等等。这使更多的人们知道有这些企业的存在, 或者加强了人们对这些企业的好感。

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与法律规定

( 一) 对企业受益者的要求

《公司法》中有规定, 公司的股东可以得到利益的分成, 可以在公司重要的决定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并没有这个权利。现在也有人提出了应该只要参与了企业经济的人都应该参加重要会议, 这还有待商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义务有的时候又会变成权利。

( 二) 国家要完善的内容

现在我们的法律没有很清楚地说明了具体的做法, 所以这是国家所要完善的。对于政府, 要积极主动地帮助法律的生成, 而且还要监督和教会企业如何操作。有些企业在扶贫和公益事业中表现得很出色, 国家应该在税收、借贷等方面给这些企业进行减免或优惠。总的来说, 真正要做到这些, 不单要靠法律还要靠人们的自觉性。

摘要:首先分析企业和社会的内在关联, 社会责任对经济法的影响;再解释了何为社会责任;最后再探讨怎么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 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法视野,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公共服务背景下,为了提升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必须重视社会体育组织在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作用和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及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对高校体育组织在某村开展的体育培训进行信息收集,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研究证实高校体育组织可以引发农村体育开展,然而,其规范化操作和广泛实行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建立政府引导下的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政府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通过提供合理政策、制度供给来促进社会体育组织增加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关键词】村镇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干预

【Key words】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effective supply, intervention

引言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必然途径。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较之同层次城市而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广大农村由于长期对体育方面的认知不足或偏差,导致对体育的不理会或不重视,致使至今仍未被列入民生工程,公共体育服务一直被边缘化,供给情况更是令人担忧。面对社会环境急剧变化、自身条件不足的形势,特别是政府加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背景下,体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快职能转变,将具体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出去,转移出来的体育公共服务由谁来承担呢?作为第三部门有效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组织,是最适宜的承接对象。加强对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组合各种体育组织资源,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燎原”作用,对我国广大农村的体育事业起到启智、助推和帮扶的作用就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也是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1问题的提出

1.1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内涵

体育公共服务是提高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包括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发展体育公共事业,发布体育公共信息等,为丰富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提供社会保障和创造条件。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由政府和市场协调发展来提供〔1〕。体育公共服务近期发展目标侧重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与发展,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缩小区域内、区域间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中期发展目标侧重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拉近各区域城乡间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远期发展目标侧重于全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区域间、城乡间、居民间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2〕。

1.2村镇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

调查显示,在我国县乡机构改革中,体育机构被教育或文化部门所合并,体育职能被边缘化。村落的基层体育事务只是象征性隶属镇文化站,平时没有专门分管体育的人员,农村体育的管理严重缺位。这种缺位直接影响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制约了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由于政府的“行政垄断”和基层体育职能边缘化,导致社会资金、社会组织难以融入基层体育领域〔3〕。导致农村文化软环境并没有多大改观:上级派送的体育器材闲置浪费、农民体质持续下降、体育内容单调匮乏、体育意识淡漠、体育习惯未形成、体育运动能力不够等现象普遍存在〔4〕。

1.3高校社会体育组织供给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可行模式分析

任何一次活动、一项事业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运行机制和框架模式。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有其自身发展常态模式: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其次发展学校体育,城镇社区体育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单位内部体育活动,另一部分是单位以外的居民生活环境中的体育,这部分体现的是社会的一种福利和追求健康的倾向,二者之间有交叉和重叠;农村体育体现的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其发展和受关注程度较前面几个部分弱一些〔5〕。这种模式是在长期发展实践中不断形成和稳固下来的,在一定时期内,它是合理的、有效的,但是从长远来说,可能对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有所阻碍。

高校体育组织能充当社会体育发展中的一环,在社会体育发展进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其物质资源优势,同时,要发挥其优秀的智力资源优势〔6〕。例如:某村想要开展体育活动,却不知道发展哪些项目,其可以向对农村提供帮扶的高校提出支援请求,让高校的体育专家通过考察,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和策略,直至请求得到解决。

随着体育公共服务的推广,各个层次之间有一种相互融合、互促互进的趋势。从全民健身,各层次互帮互助,相互提高的角度来说,高校体育社会共享只是全民体育互助框架中的一部分,社会各个层次不同体育组织和群体都有义务和责任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因此,我国体育事业未来发展模式将是一个互助发展的复杂系统模式(图2)。

2提高村镇体育公共服务有效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分析

2.1研究对象、方法

2.1.1研究对象

本次实证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择了三个普通村落公共体育服务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护被研究者,此报告中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普通村落。

本实证调查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由于样本有限,不具有普遍性,还需后续继续跟进研究。但作为体育传播的初级尝试,其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2.1.2研究方法

2.2研究结果

2.2.1实施体育公共服务干预方式后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村都有所增加

A、B、C三个自然村落的村民在接受了不同的体育公共服务干预方式后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都有所增加,尤其以C村的联合干预模式效果最好。最初的一周人数增加较少,是因为村民还未接受新事物,害怕被人笑话,害怕自己总是做错。后期在群体效益的影响下,增长幅度较大。

A村群众基础最为薄弱,在大学生体育指导员的体育健身服务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提高,B村基础比较好,增长速度不及A村,但也有提高。

2.2.2不同干预方式效果有所不同

A、B两个村落接受单项干预,而C村是联合干预方式,效果优于前两个村。在实际的调查走访中也发现,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较低,场地设施缺乏是一方面,运动意识薄弱也是很大的阻碍因素。很多村民认为“一天劳动就是运动”,或者“体育运动是城里人的事,是电视上的事”,在进行了宣传、信息咨询后,不少村民观念上有了改变,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也愿意接受体育运动指导。

2.2.3村镇体育公共服务缺失严重

研究发现,农村和城市的体育参与率差异是巨大的,即使在明星体育村也赶不上城市中心社区体育参与率。这一方面是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较多,另一方面体育健身指导员主要分布在城市社区,农村基本上没有。课题组成员进入村落以后,除去刚开始一周的适应期,在后期受到了村民的极大欢迎。可是课题组成员在假期结束后,又由谁来为广大村民提供服务也成为一大问题。

3分析与讨论

课题组成员进入村落以后,除去刚开始一周的适应期,在后期通过干预为期30天的最后一周中,A、B、C三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晚上进行社区体育活动的常态化,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持续发展。从整个干预过程来看,本次干预时间是暑期,有不少中小学生在家,无形中增加了体育参与人口的比例,如何在非假期为村民提供有效的体育公共服务成为本课题需要后续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对干预成功相对关键的几个因素的讨论。

3.1干预方式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在上一案例中讨论的三个村落,其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因都有一个引入者,这个引入者可能是一个偶然因素,但是,因为周边环境符合了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这个因素才能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因此,在当前农村经济条件大为改观的前提下,村民表现出对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是一种隐性状态,没有良好的展现形式来填充,表现出业余时间的荒废和不良发展,如看电视、赌博、酗酒,甚至是进行违法活动,这种需求需要良性的引导和疏导。引导,需要有人指明方向,提供资源帮助;疏导,需要好的文体活动形式填充到业余时间里,这种形式是具有吸引力的、易于接受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从这一层面说,干预工作在三个村的体育服务,不能完全定义为“推动”,更确切地说是“引发”了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

3.2活动内容及形式很难确定

要确定在村落里开展何种内容及形式的体育活动,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本次案例提供的活动内容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改,最终才确定下来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受训者有一定的体育常识和基础,对自己的喜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么培训工作将变得非常简单,也就是受训者提出需求,培训者提供相关培训和信息支援。因此,信息的对接是相当关键的,信息对接的前提是有人提供有人买单,这是个体难以完成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来提供。

4结论

在体育公共服务相对匮乏的农村同样有对体育的需求,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对农村体育活动帮扶和支援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农村进行体育公共服务支援是困难的,但是提高有效性是可以通过具体路径实现的,需要支援者秉承科学的处理方式、方法和高度的责任感。

社会体育组织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社会体育组织要以参与并有效承接政府转移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为主要目标。

在案例中,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作为体育健身指导者,根据其传播范围,在实际资源共享中,人才智力资源有较大开发空间。但是,其有限的资源面对我国广阔的体育事业仍然是杯水车薪,需要与其他体育团体和个人一起支撑起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政府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认识不足,对承接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体育组织扶持力度不够。社会转型需要社会体育组织向以下方向发展: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组织功能由普化到专门化转变、管理理念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组织结构由同质向异质转变。

这种互助行为看似群体或者个人的私下活动,但是,该模式的运行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如支援者提供体育帮助过程中其原来生活状况如何得以保持,在支援结束时只要其愿意,还能够顺利回到原来生活中;需求和支援信息的真实性的辨别;(尤其是大型群体)需求得以解决的评价标准的制定等。然而,无论如何,该模式的提出,都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而其后续实践与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戴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体育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邹玉玲,李文辉.苏南小城镇大众体育组织现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28-30.

〔4〕侯斌,陈元欣,等.公共财政视角下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19-22.

〔5〕李元伟,等.我国体育系统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设想和论证〔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6〕陈启湖.对三峡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309.

(责任编辑:李宏斌)

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就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丰富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方式,借此来推动陈列方式的新形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昭示着深刻的变革,观众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现有的展陈方式已无法满足民众对博物馆展览的高要求。对此,在“互联网+”博物馆的时代中,博物馆陈列该如何适应当今博物馆陈列的方式,也需要做出新的思考。基于这种形式之下,对“互联网+”博物馆时代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以便为博物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陈列展览;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使应用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博物馆陈列也在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互联网的出现对博物馆陈列焕发了新的活力,也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在“互联网+”的时代模式下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前景起到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的背景中,博物馆展陈的方式也得到了新的改善。陈列展览应该重新进行思考,充分将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利用好,将博物馆陈列展览推向新的高峰。

1.“互联网+”给博物馆陈列展览带来的新形态

1.1将互联网和博物馆陈列展览之间进行跨界融合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将二者相加,而是创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创造发展的新增长点。它代表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的诞生,即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协调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在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博物馆实体展陈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和信息集成为依托的文化发展新常态。通过这样一种跨界融合的方式,使博物馆在展陈中出现新的呈现方式。实现了在当前博物馆陈列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1.2在互联网辅助下促使博物馆陈列出现新的形态

在现有传统陈列的发展形式中,对于遇见的问题必须要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方式,使博物馆在陈列方面形成新形态。关于互联网+博物馆的结合,在2016年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印发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中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陈列新形态包括:展品的信息数字化,搭建面向应用的陈列展览专题数据库,虚拟增强现实体验展览,3D全景参观展品,在交互式设备的帮助下实现能触摸展品,体验自主参与设计展览、自我组合展品等。这种陈列新形态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只有针对技术的变化,探索与其相对应的形态才是博物馆当前陈列所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特质就是通过互联网,并且用其思维来进行变化,进而为博物馆陈列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也为其陈列效果更加逼真细致,互动参与性更强,传播更加有效。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出现的新时代背景下,这种陈列方式更容易使人接受。

1.3有效进行结构重组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原有得到面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构,跨界融合都打破了之前的传统博物馆陈列的主要形式。为博物馆进行结构重组创造了多样性。所谓结构重组并非只是形式上单纯的组合,而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對社会的结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带来的综合变化。在面对互联网的跨界需求时,观众的结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促使其打破了原有传统博物馆的流程,使博物馆在陈列过程中新形式的结构更加新颖。此外,在面对互联网的深度跨界以外,国内的博物馆还需加强对认知层次的加深,使“互联网+”在博物馆的潮流中脱颖而出,使博物馆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中,使博物馆陈列趋势更加清晰明朗,同时在其他博物馆行业中可以成为同行学习的参考。

2.“互联网+”带给博物馆陈列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2.1促使博物馆陈列走向现代化

在我国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类型的博物馆陈列方式会受到时间、空间、场地因素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陈列的设计方式也开始利用互联网的模式进行展示。在实际看来,此种形式的展示模式与“互联网”的新形势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可以选择多种形式来进行表达,从最初较为单一的文字、展品、音频、视频、在由多媒体、虚拟到现实等一切互联网有关的技术平台来展示。这种演变方式使观众对于博物馆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最初单一的形式逐渐演变成可以和公众互动的便捷模式,使民众参与的热情度也不断增强。在现代博物馆的陈列中,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新型设计潮流。它是利用一种新的科学技术来对博物馆进行管理及对馆内的展品进行陈列,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博物馆内部的展品进行重新定义与收藏。“互联网+”的技术出现,可以使博物馆利用发展更加向现代化靠近,实现对博物馆展品多元化的展示设计成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2.2博物馆展览需要借助信息化来全面提升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全面提升绝不是单纯的声光电的运用,更不是单纯罗列一些时髦的技术手段,它是文化体系重构的一个过程。

信息化带给博物馆的深刻变革,使资源走向开放、整合与共享,突破时空限制和封锁壁垒。这也使得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成为趋势,要求博物馆做到以人为本,细化受众和个性化的服务。博物馆不再仅是为参观者提供实地考察的场所,也成为公众间了解多元文化的载体,博物馆信息服务突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信息资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信息资源体系。即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如在藏品方面,为观众提供图文、详细背景资料和三维展示;在宣传教育方面,提供远程学习、在线讲座、视频等。

2.3实现社交媒体传播分享

当前“互联网+”已经逐渐在博物馆的陈列中站稳脚跟,预示着未来博物馆陈列发展的方向。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博物馆采用“互联网+”的技术可以开启该行业的新形势。将大范围的参与群众吸引到当前模式的博物馆中来。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技术在网络方面可以使群众认知度更加便捷。同时,参与群众也可以对博物馆的功能、作用、资源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面对博物馆涌现的新局面,应该切合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前景来评定对未来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形式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实现社交媒体共享。

3“互联网+”在博物馆展陈服务中的运用

3.1利用文物数字资源打造数字化陈列展览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文物得以保护和发展,同时突破了文字、声音、图像等介质的限制,为博物馆展示和历史背景演绎提供了交流与发展的平台,陈列展览已逐渐由传统展示走向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在展览方面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互联网技术,例如二维码、微信语音导览、虚拟展厅、互联网“360度”展示等,都是对“互联网+陈列展览”的有益探索。数字化陈列展览借助三维全景数字化采集技术,通过专业全景相机,结合全景云台捕捉整个展览场景的图像信息,并将现场捕捉采集的图像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输出为360°全景景观图。最后通过展览可视化管理系统将全景图发布到网络平台,把二维的平面图像模拟成真实的三维空间,呈现给观众。并给观众提供各种操作图像的功能,可放大缩小,各个方向移动观看场景,甚至可以单独观察和欣赏每一件展品,以达到身临其境的参观效果。

3.2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博物馆展览的交互化

要实现博物馆展览的交互化,离不开智能导览系统的支持。智能导览系统不仅能充分展示博物馆的特色,还能通过不同的软件功能满足观众参观的多层次需求。包含针对普通观众的智慧旅游终端和APP应用程序,针对团队观众的讲解服务系统。观众可以通过交互式的导览获得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交互参观过程,并运用视频、动画、“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为观众创造一个多感官的博物馆展览体验环境。要实现博物馆展览的交互化,也需要相关设备的支撑。互联网领域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设备,例如人机交互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等。技术方面,全息技术、全景技术、3D图形学技术,都有很大应用空间。博物馆为观众提供这种对展览的交互能力,包括设备和技术的支撑,可以使信息做到双向的流动,让观众和博物馆之间进行互动。

3.3通过建立的博物馆文物大数据库,依托互联网整合资源,举办大型专题展览。

博物馆应自力于建设好数字文物资源库,建立数字展示采集标准,完善文物资源库,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共享信息技术,整合有限的文物资源,举办有质量的专题展览。举例说明:当今博物馆已开始利用“互联网+”,将本馆的优秀展览信息共享到网上,以便和其它馆进行交流合作。但在互联网综合认证信息系统开发之前,很多博物馆是相对封闭的孤立系统,博物馆还未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例如计划举办一个以“戊戌变法”为主题的展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文物大数据库,调用查阅所有与此事件相关的文物信息,然后进行梳理,分类,编排,从而策划出一个有文物实物、有主题,有深度的展览。这是未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办展的新方向。

3.4合理利用设备及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和网络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手机、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兴工具应用于博物馆展览中。手机导览服务方式多样化,借助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方式,为观众提供展览展品查询、参观路线查询、地理位置信息查询等一系列现场辅助导览功能,把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起来,使信息资源一体化,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举例说明:在当前博物馆中,最先进的技术就是LBS技术,它创建了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务,整合了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了全方位的社会网络服系统;在伦敦博物馆中推出一款“街头博物馆”的手机应用,可以通过用户定位调出各个地点的伦敦老照片,再和真实街景合而为一,并配有简短的解说,带领人们参观19世纪早期的伦敦。此外,还可以通过旧照片对相同的位置将其展现在用户面前。

除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以外,当前还可以使用常用的无线网络技术、蓝牙技术、红外技术等。例如,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的苹果应用程序“艺术滤镜”是一款独特的导览应用,鼓励观众自行设计成为更各性化的参观路线。观众在博物馆入口中登记,就可以利用平板电脑获取位置信息。

4.“互联网+”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思考

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博物馆的科学家开始不断提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在当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当今的科学技术平台,“互联网+”的时代思想开始引领潮流。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走进博物馆的学习之中。在博物馆内部通过新形态的陈列方式来学习和重视人的创造性。更可以彰显出“互联网+”时代的陈列理念,以演变出博物馆的功能作用。“互联网+”的时代和传统互联网相比较可以引发出对时代变化的思考,以前传统的博物馆陈列方式,是无法满足现代对展品需求观念的。鉴于当前博物馆都在普遍开始引进“互聯网+”时代的陈列方式,可见这种方式是当前博物馆所需要的一种思考方式,它不但可以使博物馆陈列传播方式更为密集与便捷,还可以加深参观者对其的印象,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也起到了决定性地作用[2]。此外,在“互联网+”下的陈列展览对于参观学习的民众来说,这样一种展览模式使参观者对于历史文化轨迹更加清晰,也满足了当前时代的需求。

5.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展陈观念是当前博物馆的陈列中一种较为新颖的陈列思维方式。它的出现完全扩展了博物馆传统的陈列方法。这种陈列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影响下,这样的陈列展览方式是博物馆行业一种突破,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发展来进行对博物馆的管理和陈列,对今后博物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博物馆行业在发展中国家的体系中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尹婷.对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3):160-161.

[2]王哲.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产教融合研究——兼评《互联网+视角下的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融合》[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5):封2-封3.

作者简介:

王维 (79年06月),性别:男;籍贯:湖南涟源;民族:汉;职称:文博馆员;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陈列展览

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第4篇

引言: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时候经国外引进到我国,现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级学者。而对于那些在企业内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当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意义之后,也将这一概念充分的引进到企业管理当中来,并进行有效的实际运用。本文简要论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以及将企业文化这一概念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的措施。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一)企业管理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其本身就是运用企业文化为企业服务的一种表现。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发展前行的时候所总结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观点认知,涉及到价值、经营、团队合作以及规范化运作等多个问题,它是建立在企业核心体系前提之逐渐演变而来的。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可以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激发职工对于工作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心态并提升职工在工作中的创新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在文化领域开展的活动有图书阅览室的设置及开放、某技能培训课程的开展、休闲娱乐场所的配备、文艺活动的组织、运动会的举办等等。例如,某卷烟厂不但在厂区内设置了俱乐部、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休闲娱乐设施,并且坚持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娱乐活动,这极大的满足了员工对于业余时间的娱乐需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提升了职工的职业技能,并且还培养出员工面对工作更加积极的心态及创新意识。

2.企业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可以丰富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素质,尤其关键的是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提升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员工有了团队协作的概念,让他们对于企业这个整体产生一种责任感,并逐渐的增强了企业内部的凝集能力。这表明了企业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员工充分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在精神领域给予员工充分的满足。

3.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既包括企业文化理念带来的效果,也包括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工作状态带来的企业形像、员工形象和工作业绩。

4.企业文化可以增进企业领导决策所体现的科学性能,增强领导行为开展所具备的影响水平。通过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内部领导者所拥有的个人素质,确保领导管理决策的合理性。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的发展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其管理者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力道就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其所作所为都将给职工的工作态度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领导对于企业发展做出的指导策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反过来企业管理也能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如何落实到企业管理工作中

(一)领导带头,身体力行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决策者倡导、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付诸实践。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要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无形变有形,要真正地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战略的选择,规范、约束企业的运作以及员工的行为方式。

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从倡导到践行再到形成习惯,最后溶入到员工的血液以至成为信仰,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从企业文化实践看,领导的身体力行尤为重要。领导的带头作用体现在带头灌输企业理念和带头执行企业制度。联想集团有定期的高层文化布道会,灌输联想理念,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可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如何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灌输是重要手段之一。新的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方式,只有经过灌输——执行——再灌输——再执行这样多次反复过程,才能被员工所接受。领导带头,身体力行是关键。

(二)企业核心文化全面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文化建设是其发展的精神所在,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到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当中。企业核心文化要全面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从而提炼出管理文化。现在,我国企业己经进入到文化管理时代,必须高度重视人性与管理的关系,注意培养人的价值观,让各种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凝聚员工意志、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建立一个与企业宗旨相一致的事业追求,进而拓展企业与社会的交融,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将企业文化全面渗透到各项经济建设和管理活动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所以,抓好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建设好与坏的重要标志,就我国企业的状况而言,凡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是做得好的,如“白沙”文化、“海尔”文化、“联想”文化等。

三、总结

总的来说,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精神文明的前行,再加上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市场竞争逐渐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企业要想获得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以及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应该在注重企业管理的同时,务必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创造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交融的生产经营环境,共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国华.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孫健.海尔的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范周.企业文化导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欧小军,惠州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高等教育学博士。(广东惠州/516007)

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制度认同与学术发展”(BIA120068)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文化选择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JK252)研究成果。

摘要: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是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场域中,经济主义、实用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理念渗透其中,最终形成一种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从物本到人本、从工具到价值、从外延到内涵以及从依附到自主的转变,使高等教育发展致力于文化发展的本位上来。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主义;新发展主义;经济;文化

发展主义的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发展观,过分的将经济发展指标量化,将发展视同增长。当发展主义作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或发展理念后,就会造成发展规模的快速、盲目的扩大,过分追求数字的增长。在对发展主义反思和批判的前提下,新发展主义从更宽广的视野和崭新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新发展主义在对发展主义所产生的社会性危机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中,反对单纯的经济发展,而主张综合的、内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主张把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均衡发展作为社会发展模式研究的主题。联合国发展计划开发署1990年主编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发展的真正目的就是扩大人类在各种领域里的选择权,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新发展主义是针对在发展主义理念主导下的重物不重人的单面线性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主张社会发展是在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提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观,倡导经济利益和文化发展相统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社会发展从重物的增长转变到重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唯经济增长观”转变到“文化发展观”,突出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新发展主义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反思,对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内涵进行诠释,这对进一步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一)“经济主义”渗透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发展主义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并以此当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一种发展理念。发展主义简单的把发展的全部内涵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发展奉为社会发展的圭臬。这种以“经济增长”、“经济至上”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渗透社会的所有领域,就容易产生“经济增长就是一切”或“经济增长压倒一切”的所谓“经济主义”。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发展主义的本质是关心物质财富的增加,经济增长或发展是国家、社会的根本目的。社会的其他方面都围绕“经济”转,为“经济发展”服务,沦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在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也不自觉的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人才的文化机构,很快就被公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发动机,于是高等教育迅速与经济联姻,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有学者称之为“教育经济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在高等教育领域,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领域特别突出和明显。因此,很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首先发展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进行大量的投入,希望通过高等教育的振兴与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于是,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在校学生数增长也特别惊人,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发展主义主导下高等教育大发展,确实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表面上极大的繁荣,但同时也隐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主要是沿着经济性方向进行的,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把教育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战略轨道,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纷纷采取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措施,并把其作为规范教育发展和学校行为的重要标准。于是,经济因素渗透到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场域,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都蒙上一层浓厚的经济色彩。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高等教育与经济过分紧密的关系,使高等教育丧失了独立性,高等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手段以及经济增长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目的的趋势十分明显。发展主义的本质是以物为本,单向和孤立的看待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教育对劳动者效率的作用、教育对经济的适应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这种价值取向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背离教育的目的和宗旨的,最后会付出沉重的发展代价。

(二)“实用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

詹姆士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1]发展主义一旦与实用主义联姻,“经济实用”就成为判定一切事物的标准。实用主义秉承“有用就是真理”并作为判别社会发展的方法论模式,会导致“发展自我而无视他者的利益,发展物业而无视文化的培育,重视可用性而造成对自然的无节制掠夺与破坏”[2]。由于实用主义过分强调事物的实用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会演化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使高等教育机构的培养方向、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都会按照实用的标准去建构。很多教师和学生也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观点和方式来对待各学科的知识,不自觉的就会产生学科知识主次之分的观念,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重科学轻人文等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应用研究倍受推崇、基础研究遭受漠视;“热门”专业倍受青睐,“冷门”专业遭受冷落;科技知识倍受重视,人文知识遭受轻视。“大学成了巨大的技术生产工场,既生产商业产品,也生产物质产品,即便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诸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也暗含着这样一种思路,即作为对经济主义的论证工具,或如经济学那样单纯教导如何获取资本与物利。越是与获利有关的学科越是扩张发展,无直接便利可图的人文诸学科则或使其自行凋敝。”[3]实用主义的教育十分重视教育的结果或实际的效果,往往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限定在狭窄的利益范围之内。加拿大G·J·爱默森说:“实用主义者过分地强调结果,以致当某些即刻会产生的结果没有出现时,他们就很不耐心。某些行为或观念,不论其结果如何,它本身就可能是美好的。比如,爱、真理、智慧或正义,也许它们的有价值并不在于它们能实现什么,而在于它们本身的正确性。也就是,它们可能具有内在的价值。”[4]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为达成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且能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手段、方法、模式,都是最有价值的高等教育发展,使其培养的人才能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迅速运用到经济建设领域中,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这种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以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其发展和存在的唯一理由的,其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是把实用主义哲学当作一种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国家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导向

“国家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将国家凌驾于个人与社会之上,强化国家机器,国家在整个社会拥有至高的权利。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高等教育与国家主义结合的历史也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德国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唯有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德意志世界及全世界的尊重。”[5]1810年洪堡创办了以教学和科研结合为大学理念的、以塑造民族性格、体现民族精神和增添精神力量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近代,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国家主义倾向特别明显,科技发达、经济发展要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对民族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民族国家往往会把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由国家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决策,一切都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样,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就成为其发展的价值。总之,国家至上,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服务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精髓。“国家主义”主导下的大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以促进和引导国家的快速发展,于是“大学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工具,人们期望大学培养管理新独立的国家所需的有技能的人力资源,并开展与发展相关的研究以及提供社会服务”[6]。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主义”一般在民族危难之际主张教育救国,在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主张教育建国或教育强国,试图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达到兴国强国的根本目的。高等教育从属于国家,国家实行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和管理,实行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发展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外在规律,容易忽视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去思考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教育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色彩。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国家发展,很容易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繁荣的唯一指标,认为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有技能的领导者、管理者、企业家、科学家和专业人才,以促进和引导国家的发展”[7]。因此,“国家政府将继续把教育看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它努力让教育为实现这些目的而服务”[8]。

(四)“依附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

依附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世界经济体系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涉及到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主义引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主要呈现出依附发展的模式,容易依附“全盘西化”或“部分西化”的发展模式,认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成熟经验,高等教育现代化就可以很快实现。这种高等教育“依附式发展”道路的特征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呈现出强烈的“目标依赖”、“模式依赖”与“路径依赖”倾向。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由于很多国家既没有独立创新发展的主体意识,同时也缺少自主发展的条件,为了快速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些国家主动地选择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聘请西方学者、引进国外教材等高等教育的发展新举措,走一条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种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一时的“繁荣”,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文化创新的“造血”功能,很快这种弊端就显现出来,尤其是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这些国家很快从刚获得的政治独立又滑到了文化殖民的深渊。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水土不服”给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在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发展中国家容易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一种主从的关系,高等教育很容易沦为西方高等教育机构的附属物或仿制品,自主性不强,自身的独立性被依赖性所取代,“依附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

二、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从物本到人本

发展主义的目的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目的就是物质财富的增多,这种以物质追求为最终目的的发展价值取向广泛渗透到了高等教育场域中。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逐渐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凸显其营利性的目的,过分追求物质与金钱,失去大学追求真、善、美的本真。学校的商业味越来越浓,而文化气息却越来越少,大学过度的看重大学的世俗价值和有形之物的价值,而对文化的超越精神和无形精神的价值比较忽略。在社会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强烈挤压下,大学发展中过分强调外在的、显性的、直接的“形”,而大学文化的内在的、隐性的、间接的“神”退居一隅,大学精神日渐式微。当然,不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需要经济的支持、物质的保障,但这只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价值,更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

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质的增长,而是人的发展。新发展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阿玛蒂亚·森认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或个人收人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9]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固然可以是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为人的福利服务的。因此,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是为了人更加自由幸福生活的手段。这种新发展主义的发展观是对发展主义发展观的超越,实现了从以物为本的发展主义向以人为本的新发展主义的重大转变,是社会发展目的的理性回归,完全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和宗旨。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高等教育更是如此。但由于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金字塔系统的顶尖部分,整个教育过程的终点阶段,是社会人才输出的最后出口,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高等教育与个人的地位与声望、社会的升迁与流动有直接的联系。由此,功利主义与物质主义也很容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流行,高等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偏离育人为本的神圣职责,最终导致高等教育不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是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利逻辑去发展高等教育,以致忘记自己培养人才的根本职能。所以,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应从发展主义影响下对物质、金钱、功利的追求回归到高等教育发展为人的自由幸福成长为旨归的发展路径上来,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之路。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从工具到价值

一般说来,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以追求人的内在精神情感和价值理性为目的,引领人们追求人生的理想、信仰、意义,追求的是抽象的价值,关注的是人性;同时高等教育也以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知为目的,关注客观世界,体现其工具理性。高等教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自身发展规律的不同阶段,两种价值取向都有不同的表现,很难达到辩证的统一和绝对的平衡,因为在社会发展时期,尤其是社会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往往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查尔斯·赫梅尔(CharlesHummel)说:教育的前途更多地取决于外部条件而不是教育系统的内部因素。[10]在以发展主义为主导的社会里,基于“西方现代化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范式上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使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无不带有经济发展工具的色彩,其发展理念无不具有浓厚的功利性,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彰显,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价值取向。在以发展主义为发展理念的经济社会里,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为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目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也沦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因此,发展主义主导的高等教育迷失了方向,人越来越被当做商品和客体来对待而不再享有人和主体的地位。在高等教育发展工具理性的张扬下,人所追求的理想、信仰、意义、精神、道德逐渐式微,使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工具理性的标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尺度。美国著名学者德尼·古莱认为:“发展乃是彻底的解放,这种解放的目的是要将人类从自然的枷锁中、从经济落后和压迫性的技术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不公正的阶级结构和政治剥削者、从文化和心理异化中解放出来——总之,从一切非人性的生活中解放出来。”[11]新发展主义理念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发展主义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针对传统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强调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价值要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更要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理性。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范式:从外延到内涵

外延式发展主要注重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以发展的形式为主;相反,内涵式发展主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以发展的内容为主。高等教育发展范式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的根本性转变就是由外延式发展范式转为内涵式发展范式,注重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使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谢仁业认为,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发展作为内涵发展的对应概念,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12]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要求摒弃发展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避免为了社会发展的一时需要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而发展主义应一时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本质上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很容易把高等教育发展单一理解为“数量化”扩大,认为“越多越好,越多就是发展得很好”。新发展主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更注重内涵建设,着眼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的内在文化精神,从办学理念、发展规划、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各方面全方位提升文化品位,赋予文化的特定内涵,一切从发展人的角度出发培养人才,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观,更是一种综合的发展观,其不仅要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更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高等教育的文化品位,使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真正发挥“动力站”的作用,真正发挥社会发展的文化引领作用。因此,新发展主义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应是是基于文化价值的综合发展。

(四)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从依附到自主

依附理论作为经典现代发展理论体系之一,基本上是从经济发展等同于发展的逻辑上来构建“中心—边缘”的发展理论体系的。的确,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主动依附,同样也会造成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依附,更何况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急于发展经济,主动接受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的发展主义,企图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从而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发展。依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主要是对西方现代知识的依附,对传统本土知识的排斥。“西方知识的意识形态阻止了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和平共处。成为西方科学根基的知识体系,在理论上可以和其他知识体系共存,但在实践上,意识形态使西方的知识体系提出全面的和排他的要求,因而排除了和平共处的可能。在西方知识体系中,凡不能被拥有的,就连知识的地位也无法获得。”[13]这样,在没有话语权的知识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发展由知识依附,发展到文化依附,最后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依附。历史证明,依附发展模式并没有带来发展中国家的全面振兴,依附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没有带来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全面大发展。新发展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主张走自主创新式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与本土知识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主张借鉴国外先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并把它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高等教育发展充分自主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扬弃国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自主模式,走本土知识文化创新的道路。

结语:高等教育发展从追随经济增长到致力于文化发展

如果我们说发展主义主导的时代是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因凸显经济物质特性而失去了教育的本真;那么,在新发展主义主导的时代应该是文化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特质和涵义,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渗透人文关怀,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说在发展主义主导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我们几乎是在“教育-经济-人”的思维框架下来思考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话,那么,在新发展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我们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教育-文化-人”的思维框架下考虑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高校作为文化机构——知识的殿堂,文化才应是灵魂。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应该从发展主义主导下遵循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发展高等教育转到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逻辑来发展高等教育。而今天,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当社会发展观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观过渡到综合的全面发展观;从关注物质财富的聚累、经济的发展到关照人的自由发展、文化的发展的重大转变时,高等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真正回归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位上来。

参考文献:

[1]詹姆士.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

[2][3]黄卓越.过渡时期的文化选择[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50,53.

[4][加]G·J·爱默森.实用主义教育之哲学观及对其的批判[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1):1-4.

[5]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55.

[6][7][美]威廉·S·圣.非洲的大学:稳定与复兴的策略[M].顾建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9,30.

[8][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9][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10][伊朗]S·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8.

[11][美]德尼·古莱.残酷的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

[12]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7A):7.

[13]马格林.农民、种子商和科学家:农业体系与知识体系[A].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04.

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实验课程设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关键因素。针对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案例设计不当、动手能力不强和教学效果不佳等,教师应采用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手段。根据功能需求,该平台分为课程知识、实验设计以及教学考评子系统等三部分,分别利用公众平台订阅号图文消息推送课程知识点,社会统计案例分析以及基于考试星测评系统实现。经系统分析、比较传统的实验课和微信公众平台实验课在教学内容、实验设计和实验效果等方面的教学效果,发现该教学改革模式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受到了学生与社会人士的青睐。

[关键词]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自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步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以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探索热点。尤其是“新工科”概念提出之后,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是备受关注。在高等教育唱响“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主旋律的背景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实验课程内容设计、实验项目设计、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效果考核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社会统计学是为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必修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统计思维以及软件操作能力[1]。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职业技术能力。然而,对于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对数学、统计学的畏惧和统计软件的陌生直接导致学生对其敬而远之,由此何谈教学效果,何谈应用技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虽然不能改变改课程的数学、统计学属性,但能否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引导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这个问题值得探索。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广泛应用,为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课程平台,本论文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设计辅助教学进行探讨。

一、社会统计学实验教学方式与手段适用性研究

社会统计学实验是社会统计学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点的直观展示和实验。统计案例综合实践能够让学生对理论课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对社会生活中数据统计有感观认识。

(一)教学方式适用性研究

社会统计学实验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徐军辉[2]认为社会统计学教育目的定位模糊、学生缺乏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够以及实习基地建设欠缺等因素导致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并提出了精准教学目的定位、学生参与统计方案设计、教师能力提升、建立试题库和熟悉统计软件等建议和措施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也推动了社会统计教学方式的改革。于金娜[3] 提出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社会统计学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进行了一个专业三个方向一个学期两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改革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力,通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感知评价说明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未来的职业素养。从教学方式适用性体系来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知识。该模式覆盖面广、通用性强、效果明显,近年来受到了广大师生喜好,该教学方式值得推广。

(二) 教学手段适用性研究

为保障实验课程项目顺利开展,诸多实验教学手段均可用于实验课程教学。常见的有基于PPT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广播系统等。随着信息化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教育教学手段在较多课程中得到了应用。王明达等[4]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进了实验室现场安全教育教学,其中主要构建了学习子系统和考試子系统,提升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的效能。近年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革新与实践说明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更能适用于大学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主动学、快乐学的习惯。

(三)社会统计学实验课困境

通过文献研究与实际教学我们发现,社会统计学实验室课程教学长期面临着诸多困境[5-11]。例如:对社会统计学课程性质认知不清,混淆了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的差别;现有的教材良莠不齐,不能满足师生教学的需要;教学进度安排不科学,教学效能较差;师资水平不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得不到重视,实验课程学时偏少;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理解并应用相应知识;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学生实践与实际操作能力差等。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智能手机平台帮助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走出困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值得深入探索。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平台,该平台已经在其他学科的部分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果。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适用性

腾讯公司于2012 年 8 月在微信社交软件基础上进行了功能升级,微信公众平台模块也随之问世。微信公众平台曾被命名为“官号平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有服务号、订阅号、小程序和企业微信(原企业号)四种类型。其中,订阅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每天可以发送一条群发消息给用户,适用于教学手段辅助。

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在课程设计上主要分为课程知识、实验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等三个模块。其中,实验课教学内容主要是社会统计学理论知识的重现和补充,实验设计则是实验项目的预先设计与实验总结,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的检测与反馈。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内容与微信订阅号功能可以有深度融合。在融合方面通过设计数据采集、统计知识和统计软件三个模块实现平台原型,通过图文推送基础知识、最新前沿动态等相关课程技术。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设计

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兼具社会学、统计学和软件操作技能等三项基本素质[12]。从某意义上来说,社会统计学是在社会学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知识和软件进行定量研究,也可以理解为利用统计软件对社会学中相关问题进行定量研究[13-14]。首先,应根据当前国内外社会统计学教材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后形成本改革模式的第一个模块;其次,广泛调研采集数据和问题需求之后形成实验项目,在实验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总结等;最后,在实验结束之后采用基于考试星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分为项目考核与课程综合考核两类型。

根据软件开发标准和信息化规范,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改革需要,教育教学系统由知识点回顾系统、实验设计子系统以及教学考评子系统等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主要框架如图1所示。

(一)课程知识

该部分主要聚集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的基础知识点。本改革将该部分划分为数据采集、统计知识和统计软件三部分。其中,数据采集主要介绍社会统计学数据采集方法、常用数据集链接下载、数据爬虫技术等;统计知识主要归纳社会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例如118个专业术语解释、社会统计案例分析等;统计软件则简单介绍社会统计学经典与前沿的软件,如SPSS、R、SAS、 NOSA、STATA、EVIEWS、Python、MINITAB、MATLAB、STATISTICA、ORANGE等软件的基本功能与分析。该部分除了相应内容之外,还随时通过图文推送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知识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图2所示。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项目开展的前提,本文按照实验难易程度分为基础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等三部分。主要囊括了实验设计方法、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对变量进行交叉列表分析、社会人口增长综合实验、社会变迁统计综合实验、社会经济统计综合实验、社会教育统计综合实验、社会情感统计综实合验、社会心理统计综合实验、人力资源统计综合实验、社会健康数据统计实验以及社会交通数据统计实验等方面内容知识。该模块主要介绍应用于实验前的设计与实验后的总结,由于系统计算能力的局限性,尚未开展在线平台实验工作。

(三)课程考核

考核是检验效果的标准,本改革设计了实验小测和课程考核两类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考试星系统进行辅助。在考試星系统中编辑试题信息(导入试题库)、组建试卷库、确定考试人员名单以及考试设置等后生成一个二维码,当学生点开实验小测之后会出现二维码,学生通过识别二维码即可参加网上测验,如图3所示。

考试星系统提供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以及问答题五种题型。在本教学改革过程交叉充分使用了五种题型。其中,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为客观题,由系统自动阅卷;而问答题为主观题,由教师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阅卷评定成绩。

但由于考试星平台上不支持数学公式的使用,该局限性对本课程的深度改革存在局限性,下一步将研究如何挖掘可支持数学公式编辑的考试平台。

考试星系统拥有设置登录模式、测评次数以及刷新试题、答题超时、答题拍照身份验证等防作弊功能,是一款性能较高的学业测评系统软件。

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实践效果与评价

在课程改革实施前,教师要对该专业前一个学期的专业课成绩进行采集形成学习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潜力的报告。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学生对本学期本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期望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不同的两个班级进行学习效果对照。对改革班级与非改革班级的考试成绩、前一学期4门专业课程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改革班级与非改革班级在前一个学期专业课成绩、本学期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成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本学期改革班级的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成绩较非改革班级平均分提高6.82分。

微信公众平台在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过程中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自软件平台建立以后坚持推送消息,在一学期内完成200余人次的课程辅助实验教学任务。在对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订阅号推送的阅读量均在逐步增加,说明学生从刚开始的“试一试”心态向“喜欢”心态逐渐转变。意外的是,除了班级学生之外,还有社会人士在不断关注本微信公众号,说明课程改革迎合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时段统计发现,在实验前、实验后均有大量的读者,说明了学生课前有预习,课后有进一步深化与总结,进而可以说明该改革模式满足了学生需求。另外,关注订阅号的学生和社会人士都通过发送消息的方式对订阅提出了意见并反馈了自己期望的推送内容。总体上,该订阅号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青睐。值得欣慰的是社会统计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大提升。

五、结束语

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是应用型高素质社会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针对社会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案例设计不当、动手能力不强和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微信订阅号的教学改革模式手段,设计了课程知识、实验设计和教学考评三大模块。实践初步证明了该教学改革手段达到了服务实验教学过程的目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对该模式的研究,笔者希望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暂不支持在线实验以及考试星平台、不支持数学公式实验等缺陷使得本改革存在欠缺,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该方向的解决措施。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J].前沿科学,2008(2):20-33.

[2] 徐军辉.社会统计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统计教育,2007(1):33-35.

[3] 于金娜.“慕课”与“翻转课堂”在《社会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7(4):54-57.

[4] 王明达,石永军,孔得朋,韦永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验室现场安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2):289-292.

[5] 张迎春.社会统计学研究与实践迅速繁荣[J].统计研究,2012(12):31-38.

[6] 张沁洁.影响文科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若干因素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社会统计学课程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3):19-25.

[7] 张迎春.社会统计学30年发展与若干前沿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11):3-7.

[8] 吕红梅,余红蕊,胡燕辉.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6):59-62.

[9] 唐美玲.实践与反思:对社会统计学教学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11-113.

[10] 王丽.PBL教学法在社会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62-63.

[11] 吴克明.《社会统计学》学习方法与要点[J].当代继续教育,1998(1):56-57+60.

[12] 李金华 ,王锦宏.关于《社会统计学》体系的构想[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2(6):77-79.

[13] 肖立见.论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2(3):42-46.

[14] 魏永峰.走出《社会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误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97-98.

[责任编辑:刘凤华]

上一篇:保险公司内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会展中心工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