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范文

2024-07-22

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主—客二分哲学;生态哲学;道路惯性;生态文明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①2012年,党的十八大制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布置,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率先走上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进入人类文明新时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新时代需要新的哲学。从工业文明的“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到“尊重自然”的哲学,或者说从“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哲学到“人与自然统一”的哲学,这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和超越,是新的哲学范式的产生。

一、超越现代主—客二分哲学

现代哲学是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哲学。它认为,人是主体,而且只有人是主体,人是存在主体、价值主体和认识主体,因而具有主体性,即具有目的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认识能力和智慧,这是人的价值;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是客体,它没有主体性,没有目的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认识能力和智慧,因而没有价值,只是被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人们高举“主—客二分”哲学的伟大旗帜,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力量,战天斗地发展生产,取得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但是,伴随这一伟大成就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全球性生态危机和全球性社会危机全面凸现。它导致一场伟大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生态哲学的产生。

(一)现代哲学是“主—客二分”哲学

现代“主—客二分”哲学,产生于16—18世纪。这是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工业化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在总结这个时代胜利和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代表这个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恩格斯指出:“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在唯物主义者那里,这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了。”①它的创立者笛卡儿和伟大物理学家牛顿是主要代表人物,因而又称为“牛顿—笛卡儿世界观”。

笛卡儿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即“我思故我在”。它提高人的自我意识,张扬人的主体性。笛卡儿是“二元论”主—客二分哲学的创立者。他认为,存在两种独立存在、互不依赖的实体,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观念实体);物质世界的运动按力学规律进行,可以把它归结为小粒子、原子的简单位置移动。马克思指出:“笛卡儿在其物理学中认为物质具有独立的创造力,并把机械运动看做是物质生命的表现……在他的物理学的范围内,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②

主—客二分哲学以力学规律解释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因而又称为“机械论世界观”。它以二元论和还原论为主要特征,“企图用力学定律解释一切自然现象,把自然界中各种各样不同质的过程和现象(化学的、生物的、心理的等等)都看成是机械的。它认为运动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由外部作用即物体相互冲撞所引起的物体在空间的机械移动”。它“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泉源、质变、发展的飞跃性以及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③。

美国学者麦茜特(Carolyn Merchant)把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关于存在、知识和方法的看法,概括为五个预设:(1)物质由粒子组成(本体论预设);(2)宇宙是一种自然的秩序(同一原理);(3)知识和信息可以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境域无关预设);(4)问题可被分析成能用数学来处理的部分(方法论预设);(5)感觉材料是分立的(认识论预设)④。她进而指出:“在这五个关于实在的预设的基础上,自17世纪以来的科学被普遍地看作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境域无关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⑤;“这些预设完全同机器的另一个特性相容——控制和统治自然的可能性”,它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和政府决策的指导,这样,“关于存在、知识和方法的预设使人类操纵和控制自然成为可能”⑥。“根据笛卡儿的见解,这个方法是征服自然的关键,因为这些被几何学家使用的推理方法‘促使我们想象,所有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下的事情都可能以同样的方式相互關联’。遵循这种方法,就不会存在遥远得使我们不能达到的事情,或隐秘得使我们不能发现的事情”⑦。这是“牛顿—笛卡儿世界观”的主要观点。在它指导工业革命以来的三百多年时间里,既是人类取得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化伟大胜利的哲学基础,又是人类掠夺自然、主宰和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

(二)“主—客二分”哲学是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

笛卡儿反对中世纪哲学,否认教会的权威,深信人类理性的力量,创造了一种新的科学认识方法,用知识和理性代替盲目的信仰。这是具有伟大意义的。

第一,现代哲学肯定和发挥人的主体性,鼓励和张扬人的斗争精神。牛顿—笛卡儿主—客二分哲学,作为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是一种先进的伟大思想。在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式中,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在这里,人是主体,自然作为客体是人的对象;人是主动的,对象是被动的;人有价值,作为对象的自然没有价值;主体拥有对象,人作为主体是主宰者和统治者,自然作为客体是人所征服、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从而形成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和行动。它高扬人的主体性和斗争精神,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发扬战天斗地和坚韧不拔的干劲,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同它相关,是在它指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二,现代哲学指导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依据主—客二分哲学和还原论的认识方法,形成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成为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指出: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形成的,它“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①。它使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持久地开展下去。还原论分析方法,简化人的认识过程,缩短认识事物的时间,使得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仔细化、精细化和深化,使得科学技术分化和分工不断深入和专业化。自然科学和技术获得了巨大的进展,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各门自然科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无比迅速和蓬勃地发展,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第三,现代哲学奠定现代工业生产的理论基础,指导工业化和人类生活现代化。牛顿—笛卡儿主—客二分哲学指导工业化发展,发挥人类操纵和控制自然的最大能力,取得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伟大胜利。麦茜特指出:“17世纪哲学和科学关于实在的新定义相似且相容于机器的结构:(1)机器由部分组成,(2)机器给出关于世界的特殊信息,(3)机器以秩序和有规律性为基础(在一个有序的序列中完成操作),(4)机器在一个有限制的、准确定义的总体环境中运行,(5)机器给我们以对自然的力量。”②还原论分析思维在工业化中的应用,创造了精细的、专业化的和严格的分工,创造了机械化、自动化和大生产的机器流水线。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迅速、成功和高效率的生产。它产出无比丰富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供给市场,创造了巨大财富,使人类生活现代化。

今天工业文明的所有成果,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在现代哲学的指导下取得的,它已经以其光辉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但同时又应看到,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的挑战,又是它的局限性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的表现。

(二)“主—客二分”哲学的局限性

“主—客二分”哲学是工业文明伟大成就的原因,又是工业文明走向终结的原因。工业文明时代的全面危机,即人与人社会关系危机、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危机,以及它对人类持续生存的严重威胁表明,主—客二分哲学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宣扬斗争哲学,主张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这是当代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思想根源。其二,它强调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和线性思维,认为事物的动力学来自于部分的性质,部分决定整体,因而注重首要与次要之分,强调首要的并以它为中心。其三,它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③。

主—客二分哲学的局限性应当说当初也是存在的,但是那时人类的主要使命,是高扬自己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在更快地开发利用自然中壮大自己,争得自己的地位。但是,人主宰和统治自然,实际上是奴役和剥削自然。现在大自然开始反击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全球性问题,生态危机向人类生存提出严重挑战。它迫使人类承认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承认生命和自然界的地位。

也就是说,主—客二分哲学的局限性已经全面凸现出来了,并且它不是细微末节的,而是带根本性的。在这里,哲学范式转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严重性挑战要求哲学加以转变。这就是新时代需要新的哲学。恩格斯指出:“只有那种最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最充分适应本世纪全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哲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时代变了,哲学体系自然也随之变化。既然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结晶,是文化的活生生的灵魂,那么也迟早总有一天不仅从内部即内容上、而且从外部即从形式上触及和影响当代现实世界。现在哲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而世界则成为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正在深入当代人的内心,使他们的心里,充满着爱和憎的感情。”①虽然这是恩格斯一百多年前说的话,但现在仍然适用。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新的哲学,用生态文明时代的哲学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实的需要。

二、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

生态哲学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世界,又称生态学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作为活的有机系统,以整体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生态哲学以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为基本问题,以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为目标,是一种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

(一)生态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的产生

生态哲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一场伟大的环境保护运动。它同现代哲学起源于一个批判时代的情形一样。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文学和科学领域,批判宗教愚昧、禁欲主义,肯定人权,反对神权,主张“幸福在人间”。1789年法国革命,发表《人权宣言》,宣告“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形成“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经过哲学家笛卡儿、培根、洛克等人的推动,德国哲学家康德最后总结,提出“人是目的”这一著名的命题,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人类中心主义最终在理论上得以完成,并在工业文明发展实践中创造了人类的现代生活。

生态哲学产生于一个新的批判时代。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全球性生态危机。21世纪初,经济危机、信贷危机和全球性社会危机,使世界历史面临一次根本性转折——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折。这是又一个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时代。首先在西方兴起新的文化——生态文化,如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神学等等。它们有一个一致的观点,这就是批判和试图超越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哲学,超越还原论分析思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这表示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的产生。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发表《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提出“深层生态学”概念。它从对现代哲学批判到对“环境问题”的深层追问,并在与浅层生态运动的比较中,提出新的哲学观点。1984年,他与深层生态学的另一位代表人塞欣斯(George Sessions),共同制定了深层生态学的八条纲领,即生态哲学的八个主要观点:(1)地球上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的健康和繁荣有其自身的价值(内在价值,固有价值),就人类目的而言,这些价值与非人类世界对人类的有用性无关;(2)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助于这些价值的实现,并且它们自身也是有价值的;(3)除非满足基本需要,人类无权减少生命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4)人类生命和文化的繁荣与人口的不断减少不矛盾,而非人类生命的繁荣要求人口减少;(5)当代人过分干涉非人类世界,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恶化;(6)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政策,这些政策影响着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其结果将会与目前大有不同;(7)意识形态的改变主要是在评价生命平等(即生命的固有价值)方面,而不是坚持日益提高的生活标准方面。对数量上的大(big)与质量上的大(great)之间的差别应当有一种深刻的意识;(8)赞同上述观点的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義务来实现上述必要改变①。

这是生态哲学的主要观点。深层生态学,以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女权主义、生态神学等等,这是生态哲学的不同学派,也表述了生态哲学的这种基本观点。超越“主—客二分”,主张“人与自然统一”,是它们一致的观点。

(二)中国生态哲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产生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生态哲学研究从引进西方的学术观点起步。它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植根于中国哲学深厚的土壤,中国哲学是“生”的哲学,是一种生态哲学;二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起步,生态哲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获得了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蒙培元教授认为,中国哲学是“生”的哲学,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生”的哲学是生成论哲学,而不是西方式的本体论哲学。无论是道家的“道生万物”,还是儒家的“天生万物”,都强调世界本源“道”和“天”与自然万物、生命和人的生成关系,而不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第二层含义是:“生”的哲学是生命哲学而不是机械论哲学。“生”指生命和生命创造。自然界是生命有机体。它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中国哲学的“天道流行”“生生不息”,是指自然界具有内在生命力,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这是有生命的自然界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层含义是:“生”的哲学是生态哲学。它从生命的意义上讲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也需要人去实现其价值。自然界是人的价值之源,人又是自然价值的实现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价值关系,而不只是认知关系;它是一元的,而不是二元的②。

植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中国生态哲学研究,有助于与新时代的哲学对接。服务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生态哲学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三)中国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

生态哲学作为关于“人—社会—自然”是生命有机整体的世界观,主张以生态整体性观点看待世界。实践上,以人与自然统一的观点,通过人与人和解、人与自然和解,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这是一种哲学范式的转型。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主要是它的世界观建构、认识论建构、方法论建构和价值论建构。

1.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建构

现代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是哲学世界观的基本问题。生态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目标,是一种整体论哲学世界观。它的主要观点是: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这是生态哲学本体论。世界作为活的生命共同体,以整体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在这里,整体比部分重要,事物的动力学来自整体而不是来自部分,即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部分;整体是事物存在、发展、进化和创造的实体;整体是事物的实现形式。因而,它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以什么为中心,放弃中心论,以和谐发展作为哲学基础。事物的关系和动态性比结构更重要,有机世界虽然由部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但它是动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比结构更重要。因而它拒绝斗争哲学,以整体和谐为主要特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生态哲学的认识论建构

现代哲学认为,认识是主体(人)对客观世界(对象)的反映,称为“反映论”。生态哲学认为,认识是主体对所关心的事物的评价,由于世界事物有无限多样性,认识主体只对它所关心和注意的事物进行评价,因而认识不是消极地反映事物,而是选择某种事物进行认识和评价。

生态认识论认为,世界有“价值能力”。1994年,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在《自然的价值与价值的本质》一文中,提出生物“能进行评价”(或“有价值能力”,value-able)的概念。他认为,评价者是能够捍卫某种价值的实体。地球上生命实体有不同的层次,在它们的生活中,面对各种不同的可能性,需要作出不同的抉择,捍卫自己的价值,从而发展出“能进行评价”的能力①。

有“价值能力”的主体,指有能力评价事物的人—动物和植物—生物物种—生态系统—自然界,这是“能进行评价”的生命系列。罗尔斯顿说:“如果在这个地球已面临生态危机的时代,还有一个物种把自己看得至高无上,而对自然中其他一切事物的评价,全都视其是否能为己所用,那是很主观的,在哲学上是天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这样的哲学家是生活在一个未经审视的世界,从而他们及受他们引导的人,过的都是一种无价值的生活,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有价值能力的世界。”②

3.生态哲学的方法论建构

生态哲学以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来认识和说明与生命有关的现象及其发展变化,以揭示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认识和解决与生命有关的问题。这种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包括: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观点,生态系统物质不断循环、转化和再生的观点,生态系统物质输入和输出平衡的观点。这是生态学整体性方法。它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设计,包括生态政治的生态设计、生态经济的生态设计、生态文化的生态设计等等。生态方法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遵循生态设计建设生态文明,创造人类新时代,这是人类新的伟大实践。

4.生态哲学的价值论建构

现代哲学体系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但没有价值论。引进“价值论”是哲学转向的重要表现,是哲学的重大成就。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1986)一书提出“自然价值论”。他认为,肯定荒野的价值,这是“荒野转向(wild turn)”。在这里,当然不是“荒野”本身转向,它不存在“转向”的问题,它从来就在那里生存、发展和变化,“转向”是指人的观念的转向,这是哲学“转向”③。

1985年,笔者提出“生态价值”概念,认为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有经济价值,它是经济学概念。1993年3月,在讨论朱训教授主持的中华社科基金项目“找矿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座谈会上,笔者曾建议这个项目的研究,除找矿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决策论、主体论这五部分之外,还需增加“找矿哲学价值论”,以此作为独立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这一建议被采纳,笔者被责成做这一部分的研究工作,形成“找矿哲学价值论”,列入项目研究成果的第四章。这是价值論正式列入哲学体系④。

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一方面,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有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它按生态规律合目的地生存,这是它的内存价值。肯定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这是生态哲学成为新的哲学范式的最重要的方面,是哲学的重大进步。

三、生态哲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现代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哲学,它的实现形式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上,它以“人统治自然”的形式表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它以“统治者主宰社会”的形式表现。作为工业文明的理论基础,它是工业文明伟大成就的理论根源,又是它的问题的理论根源。工业文明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上,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是以经济危机和其他社会问题表现的全球性社会危机。全球性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的严峻挑战,导致生态哲学的产生。生态哲学的实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它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主要目标是实现“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人与人的社会和解。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态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或两个基本矛盾,一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二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这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在现代世界,工业文明的所有成就和全部问题都是由这两类矛盾推动的。现在这两类矛盾,从对立和对抗发展到严重的冲突和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提出严重挑战。它表示世界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的到来,因为只有通过一次根本性变革,才得以解决这两类社会基本矛盾。这就是从工业文明社会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变革:实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解。这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人与自然界和谐”,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历来反对“自然与历史的对立”,主张“人和自然的统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世界革命化……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諧。”①这种“世界革命化”的历史使命就是推动世界两大变革。他们说:“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是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一方面,自然界对社会历史有重大作用。但是,不能从脱离人的自然出发,现在的自然界不能脱离人,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脱离人的自然界是不可理解的。另一方面,人和社会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是,人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世界,不能从脱离自然的人出发,不存在脱离自然的人,脱离自然的人和社会只能是一种抽象的而不是现实的人和社会,它是不可理解的。

现实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世界。它不是人的世界与自然界的简单的相加,而是它们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作为整体,它具有这两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特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以一定的社会形式,并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进行和实现的。这是一种社会历史的联系。同时,这种关系又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类劳动这种中介,以改变、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形式进行和实现的。这又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联系。因此,我们的历史观,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③。也就是说,从实践去理解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历史考察出发,得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结论,这是生态哲学的基本观点。

(二)生态哲学促进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人类社会由社会核心价值观指引。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两个文明社会,即农业文明社会和工业文明社会,它们的发展都是由社会核心价值观所推动的。

以中华文明为例。“三纲五常”,是中华农业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它起源于《周易》,所谓“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易经·序卦传》)。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子百家之争鸣,哲学、文学和科学七彩纷呈地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成农业文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韩非子指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是“天下之道”,这是“三纲”最早的提法;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董仲舒依据孟子“仁义礼智”四维,加上“信”而提出的。宋代朱熹首次联用“三纲五常”四字。“三纲五常”作为农业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指引中国社会高度稳态发展,中华文化延绵五千多年,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18世纪以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工业文明,在西方发达国家达到最高成就,这是工业文明社会核心价值观指导的结果。工业文明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其实质是: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但是,在整个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在指导人的行动时,从来都没有而且也不是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更没有考虑自己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际上,它只是以“个人(或少数人)”为尺度,是从“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出发的。也就是说,个人和家庭的活动从个人和家庭的利益出发;企业的活动从企业的利益出发;阶级的活动从阶级的利益出发;民族和国家的活动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出发。它没有顾及其他,不顾及他人,不顾及子孙后代,更不顾及生命和自然界。因此,它的实质并不真是“人类中心”的,而是“个人中心”的。个人主义是整个现代主义的世界观,是工业文明时代全部人类行为的哲学基础。现在,发达国家推行价值观外交,是关于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观,这是在政治层面上说的;在哲学层面上,民主、自由、人权等包含在个人主义的定义中。社会核心价值观应从哲学层面定义,因而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①。

现在,人类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生态哲学促进生态文明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这是生态哲学意义的重要表现。

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哲学层面定义,是“人与自然和谐”。20世纪中叶,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导致世界历史的大变革。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伟大时代,是由人类新文化——生态文化指引的。科学家研究环境问题,寻找破解生态危机的对策,创造了人类新文化,如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神学等等。它们一致批判和超越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哲学,超越还原论分析思维方式,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这是生态文明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步骤。

人类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社会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发展的,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但是,它又有继承性,有普世性的方面。例如,农业文明社会的仁、义、礼、智、信,工业文明社会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它们会包容在新的价值观中。生态哲学促进生态文明时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文化和新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起作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

四、中國在世界上率先走上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20世纪中叶,工业文明达到最高成就,工业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发达国家高消费水平达到最高值。伴随这些成就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一次成为全球性问题,是第一次出现资源全面短缺的现象,是第一次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接着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全面凸现。在全球性危机威胁人类持续生存的形势下,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生态文化。它表示世界历史一次根本性变革的到来,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时代的到来。但现实表明,生态文明并没有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发达国家由于工业文明的道路惯性而失去了率先变革的机会,是中国率先在世界上走上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一个大国保持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甚至连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是世界奇迹。但是,它也带来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环境高污染和生态高破坏等问题,并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同时,社会和民生的种种问题,又与之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交织在一块,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向社会发展提出一种非常严重的挑战。而且,中国现状的复杂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中国解决当前的所有问题。如何应对这种压力和挑战,怎样化解中国面临的问题?按西方工业文明模式发展已经没有出路,需要独辟蹊径依靠自己的经验走自己的路。中国的使命就是建设生态文明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②。同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③;“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④。

中华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不曾中断连续发展,达到世界农业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完善程度,站到了历史的高度和世界的高度,这是中国道路的光荣。中国道路已经历古代和近代两个阶段,现在正在走向新的纪元,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已经起航,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

责任编辑:安 吉

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眉山市当前中考总分为780分,地理占30分且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现状下,地理科不受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重视。地理作为“豆芽儿”学科,大多乡村中学校无专职地理教师,安排即将退休的老师任教或由上主科的老师兼上,甚至某些偏远初中根本就没有安排地理课,只在中考前给勾画考试重点或印发复习内容,学生突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在此状况下,不少学生初中毕业后,连最基本地理知识如,世界大洲大洋、中国有多少个省、市、自治区,长江、黄河的基本地理位置、形状、流经的省市都不太了解。

当前家长、学生、社会对职高的认同度不高因而进入职高的学生成绩都是中下生或问题学生。这样的学生进入职高,地理教师如何上好《旅游地理》具有很大难度。笔者通过多年的《旅游地理》教学经历,认为立足家乡,让学生迅速走进《旅游地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立足家乡,激发学生学习《旅游地理》兴趣。家乡作为出生地生活地,每个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文化风俗较为熟悉。很多学生从小到大就已经体验过,经历过,认识过,甚至可能比老师了解得更加深入。教师如果在上第一课时能把它提炼归纳出来,学生就会认为这也是我们身边的《旅游地理》知识,从而对《旅游地理》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共鸣。(如笔者在介绍洪雅县民族文化时,瓦屋山镇学生补充介绍了复兴村的羌族文化“这里的青羌村民,世世代代保留着独特的风俗:头包青布帕,身着青色衣,古房山檐下悬着鱼符”。)对它产生兴趣,认真地去学习,这样教学的难度就降低了。

立足家乡,联系世界,实现学生与《旅游地理》零距离。笔者作为眉山市洪雅县一名地理教师,在上《旅游地理》的第一课教学中采取了“洪雅—四川—中国的其它省、市、自治区—世界”的教学结构,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介绍洪雅旅游地理,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

立足家乡,上好第一课,让学生走进《旅游地理》。如何上好第一课呢?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出发,则既能让学生从具体实在的事物去理解抽象的事物,又能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

首先介绍了洪雅是旅游大县。是全省首个生态旅游创建示范县;以洪雅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峨眉”旅游区已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峨眉半山七里坪创建全国首个抗衰老健康产业试验区;柳江古镇、瓦屋山;槽渔滩省级风景名胜区及“玉湖岚山·天府假期”度假区正在呈现:

1、瓦屋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林业总局定点联系的三大森林公园之一。

山奇—海拔h=2830m,15000亩的山顶平台;

水美—全山有80多个泉眼、池沼,其中兰溪、鸳鸯溪较为出名,7条几百米高的大瀑布;

林深—山顶有15000亩的原始冷铁杉,3万多亩杜鹃矮林中有30多种杜鹃;山中一万多亩红叶林和珙桐腰带;山麓20多万亩人工新林。

景异—佛光、云海、神灯、日出、三个太阳

2、玉屏山—人工造林、森林度假村、野鸡坪营地—“四川第一村”。

3、奎星阁—原位于洪雅中学校内,现迁到槽渔滩风景区内,原建筑群还有雅雨楼、雅江书院、文昌宫。国内建筑专家梁思成1946年到洪雅时就曾赞誉为“实属国内罕见”。

4、水乡泽国汉王湖(总岗山水库)—截香樟河而形成的水库,积水面积28km2,水域面积20677m2,水库周长15km,共有10条湖湾,因而有9湾18坳之称。

5、省级风景名胜区—槽渔滩,位于槽渔滩镇内,由槽渔滩电站截青衣江而形成一个5600亩的淡水湖泊,两岸有汇儒、道、释三教的相关建筑、文化,再加之有风光秀丽的自然峡谷—桫椤峡(第四纪冰川孓遗植物)。

再是介绍洪雅的文化艺术

1、洪雅是生态大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0%,年均气温16.9℃,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6级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居四川183个县(市、区)第3,被誉为“绿海明珠”“天府花园”,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成都市外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县。

2、苟王寨——将军乡八面山支脉白像山山腰。防御金兵,抗击鞑靼。素有“八面晴岚”之誉。

3、天生城——明未农民起义军遗址,位于东岳境内青衣江与花溪河汇聚处。蜀王碑:为纪念刘文秀(刘备的后代)三次提师,两次把清军及吴三桂赶出了四川。止戈场传说是刘备与与诸葛亮会师处。

4、古镇高庙——位于花溪河源头,呈“谷”字形,素有“小重庆”之称。

5、柳江古镇始建于南宋时期,最早的名字颇具诗情画意——明月镇。明清时,已是人丁兴旺。清中代,场镇上柳姜两姓人共同修建了古镇上的一条石板长街,故而得名——柳姜场。1870年,改“姜”为“江”,始定为柳江场。2009年,古镇改造后,对外开放,柳江古镇才被外人所熟知。

6、洪雅是农业大县。茶叶面积26.5万亩,奶牛存栏4.4万头,林竹面积200万亩,三大特色农产业领跑全省第一方阵。“洪雅藤椒”“高庙白酒”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雅连”“洪雅藤椒油”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洪雅绿茶”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国家级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示范区落户洪雅,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启动申报,是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全省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试点县。

再其次是介绍洪雅的风土人情

1、地方特产——雅鱼、瓦鱼、阳坪奶粉、松花皮蛋、雅青茶、雅莲、黄辣丁。珍稀保护动物有娃娃鱼、小熊猫、长尾雄;珍稀保护植物有银杏、珙桐、桫椤等。

2、文化“三宝”誉华夏——台会、雅纸、少儿画被誉为洪雅文化三件宝

最后再来介绍洪雅的宗教信仰

1、古朴的瓦屋山在汉代曾是道教辟支佛祖修行地,他居住过的地方后人称之为“辟支道场”。

2、佛教在洪雅的历史也很久远。出生于中保的陈知玄人称之为“陈菩萨”,僖宗曾亲赐知玄为“悟达国师”,知玄还被尊为新都宝光寺的开山祖师。现较有名的佛教寺庙有三宝的慈航寺、中保的西京寺、柳江的三华寺、洪川的月珠寺、慈云寺等。

上面主要介绍了洪雅的旅游资源概况,它包括主要旅游景点、文化艺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这也正是《旅游地理》的教学重点。由于我校学生是来自全县15镇、乡,每一个地方都有同学,课后(余)能组织景点所在地同学进行介绍,一来宣传家乡,二来还可以锻炼同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旅游地理》的兴趣。有机会时可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实地考察,从而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兴趣成为最好的导师,引导学生认真学好《旅游地理》。为以后的教学降低难度、减轻压力,也为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其实用性、美观性、生态性,要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本文分析了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下,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建筑面积的增大,造成城市拥堵、空气污染、热岛效应严重等环境问题,这就需要在城市建设中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不断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一、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

从宏观与微观上对城市绿地空间环境(包含: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带、防护林带、滨水空间、风景保护区等)的自然生态系统、人造景观系统及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进行营造设计,实现绿地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创造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的可持续人居环境。

二、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加强城市景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有: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等。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在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中,要把城市绿地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和空间的优化配置,使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设计,要符合城市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特点。要将一系列单独的绿化个体进行整合,使之成为相互联系的绿化网络系统。要充分考虑城市郊区与市区绿化建设的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2)以人为本原则。城市绿地系统的建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绿地的生态环保作用,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改造,努力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促进自然与社会的共同发展;(4)地方特色原则。城市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参考本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文化特点,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心理。不能只是简单的复制、套用旧的设计或者其它城市有名的景观设计,不然体现不出城市景观设计的美观性。

三、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一)确定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与目标

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范围一致。规划目标是通过规划设计保护城市自然(景观)资源,调整景观结构,合理布局绿地景观,营造生态与人文相融合、可持续的城市绿地系统。

(二)绿地系统景观资料的收集

包括生物(植被、病虫害等) 、非生物(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土壤等) 两个方面,绿地景观的生态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现象(人口、文化及人的价值观等) 和当地人文对景观影响程度等。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的绿地景观结构、自然过程及社会文化状况,为以后的景观生态分类与生态适宜性分析奠定基础。

(三)绿地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选取影响绿地景观格局、分布规律、生态演替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指标,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制图,以此作为绿地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四) 绿地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等) ,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同时进行不同景观利用类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风险分析;构建合理的绿地生态系统,以达到既维持生态平衡,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五) 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1、斑块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成分将城市绿地系统的斑块分成不同大小的类型,大尺度景观异质性分异明显,几何特征少,呈现自然、随机、无序的特征,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大面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调节生态环境,并且有助于城市的美观;小尺度没有完整的群落和生态特征,也没有完整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呈现出高度人工化的特征。中、小型的斑块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实用性特点,改善城市景观的整体视觉效果,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形象。大、中、小斑块的作用不一样,每部分都具有特有的作用,同时从景观的角度考虑,每个斑块可为不同季相和颜色的不同植物类型,因此要对斑块数目(PN)、斑块密度(PD)、斑块尺度(MPS)、丰富度、优势度及多样性等指标进行测算,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斑块,以大、中斑块为主体,小型斑块为点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

2、廊道

研究显示,廊道在一定宽度下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建筑面积增大,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街道的加宽与合理布局成为首要问题。在绿地系统中,绿色廊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当做是城市分割屏障与空间连接组织,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城市地形以及居民分布情况,在城郊合理建设绿色安全屏障,如防护林,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廊道的屏障作用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在城市中心,不同区域之间也可以用廊道进行分割与连接,比如用绿色廊道将工业区与居民区隔开。城市中与夏季盛行风同向的绿色廊道和楔形绿地还有利于把城市外围的风导入主城区,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温度,同时起到增加城市绿色景观的作用。因此要对廊道的边长面积比(SHAPE)、边缘对比(TECL)、适应度、平均毗邻度(MPI)、接触度(CONTAG)、连续性等指标进行科学测算,通过廊道建构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格局,同时从廊道的不同作用功能和景观出发,考虑选择不同的树种,搭配不同的色泽和季相。如:导入风向的廊道可以选择树干高、冠径小、适宜本土气候和土壤的树种,以保障廊道内气流通畅,快速流动,提高“风道”效应。城市景观廊道則可以选择树干高度适中、冠径大、色泽与季相变化的不同树种与植被相搭配,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城市景观。

3、基质

在设计城市绿地系统的过程中,要将基质设计在斑块和廊道的范围之内,利用基质中不同的建筑景观与廊道和斑块相搭配,采取对景、框景、借景等不同的造景手法,同时加入不同的本土文化元素,通过对分析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使之与空间构建相映射,形成良好的景观。 比如在居民区周围设计绿地系统,要将居民区处在绿地系统的包围之下,利用道路、文化小品、游园绿地、地标性建筑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再采用不同造景手法因地制宜地打造不同特色景观,使居民生活在景观优美的绿色环境中,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下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有利于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加强城市景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实用性、生态性与美观性,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学进,曾菊新. 试论宜居性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J]. 長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01):28-32.

[2]孙逊. 基于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北京市绿地体系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转型发展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作为客体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完整过程的认识,包括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3个维度。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62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調查发现: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民办院校在情感体验方面更认同转型发展;民办院校在自我监控方面更能自主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意识不存在院校层次差异。

[关键词]转型发展意识;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

[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7.001

一、引言

为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央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然而,“理想的高等教育组织变革,并非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逻辑驱动的结果,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产物”[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因此,转型发展无疑需要充分发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体意识与能动作用。高校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对象化实现对本校的客观认识和评价,明确认识本校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等,才能达到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发展自我的目的[2]。对于转型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同样需要对自身进行认识、体验与评价,这就是转型发展意识。转型发展意识包括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三个维度:转型发展认识是转型发展意识的认知成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转型优势与困难、方法与途径、过程与阶段的认识分析与评价;转型发展体验是转型发展意识的情感成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于转型发展认识引发的内在态度与倾向;转型发展监控是转型发展意识的意志成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转型发展的控制与反思。转型发展意识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做出转型发展决策、把握转型发展时机、控制转型发展过程以及提高转型发展效果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半结构化访谈。课题组利用参加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盟会议的机会,对12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内容包括:(1)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请问,你如何看待高校转型发展?(2)对于转型发展,不同院校持不同态度,您所在高校持什么态度?(3)转型发展有多种路径,您所在高校倾向于哪一种?(4)转型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您认为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5)有人认为,转型发展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身就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无须转型,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访谈对象皆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长(表1),其中包括河北省3位校长、河南省2位校长、江苏省校长、安徽省2位校长、四川省2位校长。访谈伊始,向访谈对象说明目的和内容,经同意后,进行了录音。

2.问卷调查。基于文献研究以及半结构化访谈,课题组初步确定了问卷的结构: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以及转型发展监控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10个题目。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采用专家评判法(包括南京师范大学1位统计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1位心理学教授、徐州工程学院3位教育学教授以及江苏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3位校长)对问卷进行审查、修改、评判。最后,问卷定为20个题目;其中,“转型发展认识”维度6个题目;“转型发展体验”维度9个题目;“转型发展监控”维度5个题目。问卷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高校基本信息,包括学校层次、隶属关系2个题项;第二部分为问卷正文,共20个题目,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 代表“不确定”“4”代表“基本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问卷数据统计采用 SPSS 19.0软件,将每份问卷作为一个案例,将量表中的每个问题作为变量,答案以不同分值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现。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课题组在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理事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利用参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盟会议(石家庄会议、常熟会议)的机会,采用集中发放问卷的方式,向石家庄学院等362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共发放424份调查问卷。因学校通常派出几位领导参加联盟会议,故收到重复问卷42份,另有17份问卷回答不完整,11份问卷都只选择“C”选项,不符合要求,予以剔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54份。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研究结果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现状描述。转型发展认识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越能够深刻理解转型发展的意义,明晰转型发展的困难,把握转型发展的路径;转型发展体验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情感上认同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监控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进程与阶段的自主性越强。由表2可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均值为89.52,标准差为14.62,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较强的转型发展意识,但院校间存在较大差异。转型发展体验维度标准差较大,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的情感体验迥然各异。转型发展监控维度标准差较大,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的自主性存在差异。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办学层次比较(表3)。在我国,虽然许多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也隶属于地方政府,但它们大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不属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范畴。当然,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往往也自视较高,不会自降身份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队伍,所以,调查对象中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的身影。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本科高校及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差异检验发现转型发展意识不存在显著差异,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检、转型发展监控3个维度也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隶属关系比较(表4)。关于学校的隶属关系,有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及部(委)属高校之分,学校不同隶属关系决定了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及办学经费的充裕程度。部(委)属高校不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范畴,因此,调查对象只包括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市属高校及省属高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于不同隶属关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在转型发展意识总分方面,民办高校与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均存在显著差异,市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差异不显著;在转型发展认识维度,隶属关系差异不显著;在转型发展体验维度、转型发展监控维度,民办高校与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均存在显著差异,市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存在显著差异。

(二)研究结论

1.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共识。由表2可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认识维度平均得分较高,标准差较低;由表3可知,不同隶属关系院校间在转型发展知识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不同隶属关系院校以及不同层次院校都非常关注转型发展,能够理解转型发展的意义,能够明晰转型发展的困难,能够把握转型发展的路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转型发展的雏形最早来源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了落实《纲要》精神,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提倡、鼓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推进机制等内容。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应用型试点高校加强实习、实训、实验设施建设,扶持打造一批位居全国前列、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也相继出台了鼓励政策,引导、促进、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3]。在政府政策密集出台、积极引导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两大民间机构也非常活跃,通过论坛、会议、试验与研究等丰富多彩的工作形式,帮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认同转型发展理念,理解转型发展意义。

2.民办院校在情感体验方面更能认同转型发展。民办高校是指由社会企业、事业组织或公民个人利用非财政经费进行投资兴办的高等教育机构[4]。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5]。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二者存在差异,但都属于利用非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本研究把独立学院纳入民办高校范畴。陈新民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对待转型有“积极参与”与“观望或抵触”两种态度[6]。由表4可知,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在转型发展情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学院更认同转型发展。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从办学定位来看,基于自身条件、办学性质、生源特征等多种因素考虑,民办院校从办学之初就定位于“应用型”“技术型”,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虽然没有提出转型发展,但却一直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国家关于转型发展的政策与其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其次,从学校性质看,民办院校属于非财政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对于办学质量的考核更加市场化与公平化,如果民办高校不能适应市场结构调整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招生与生存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转型发展,民办院校没有等、靠、要的资本与条件。再次,近年来,民办高校吸引了大量行业优秀人才,其教师队伍不乏优秀企业界人士,这些同时拥有高学历、高职称、丰富实践经验的 “双师型”教师为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证。当然,民办高校认同转型发展还有一个“私心”:希望能够在转型发展的改革浪潮中获得更多有利资源与优惠政策。如得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及转型试点高校特殊支持,希望政府改变现行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方式,按学校类型确定财政拨款标准[7]。

3.民办院校在自我监控方面更能自主转型发展。与民办院校相比,公办院校有许多优势,如,办学经费相对宽裕。《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拔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再如,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公办院校的光环可以吸引许多优秀师资加盟。但由表4可知,民办高校与市属高校、省属高校在转型发展监控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与民办院校相比,公辦院校转型发展自主性较弱。公办院校转型发展自主性较弱有多种原因:首先,转型发展有两种可能。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声誉良好,综合排名提升,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功,这是国家、政府以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皆大欢喜的理想结果;另一种结果则可能恰恰相反,人才培养质量每况愈下,社会声誉令人堪忧,综合排名急速下滑。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认为,面临同等获利机会的时候偏向于风险规避[8]。对于多数公办院校而言,对于第二种结果的担心远超于对于第一种结果的期待,故在转与不转的决策中偏向风险规避。其次,虽然《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订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这些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行使。国家与政府仍然“以计划、指标、项目乃至指令的方式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校转型的运动式治理,彰显国家视角的超强合法性及其资源配置与动员能力[9]。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集权化办学模式,严重弱化了大学主动求新求变的适应性发展能力和竞争淘汰意识,把大学变成了政府羽翼下的“温室花草”[10]。相反,民办高校则不会选择风险规避,他们处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底层,面临办学经费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师资队伍不稳等各种压力,对于他们而言,惟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转型发展意识不存在院校层次差异。我国高等学校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学科类型,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等类别;按照国家支持力度,可以划分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高校、中央部委属高校和地方属高校等;按照学位授予权限,可以划分为博士学位大学、硕士学位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等。本研究仅对不同层次高校转型发展意识进行比较。由表3可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在院校层次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缘于三方面原因:首先,在本次调查中,仅有29所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与学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相比,数量太少,难以满足统计的数量要求,因此差异不显著;其次,绝大多数高校属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范畴[11],即使有些高校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但这些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不关注转型发展,不愿意转型发展,我们没能获得学校层次对于转型发展意识影响的真实数据;再次,本研究中,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与本科院校属于同一层次高校,通过访谈得知,这些高校虽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但均为专业硕士学位,他们有自知之明,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学术型高校的范畴,仍然关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因此,转型发展不存在院校层次差异。

四、意见与建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转型发展认识、转型发展体验、转型发展监控。转型发展认识是基础,转型发展体验是动力,转型发展监控是保障,三者有机结合构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

(一)明确认识误区,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认识

研究表明,转型发展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但对于转型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支持者众、行动者寡,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转型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转型即办职教”,本科院校一直处于普教系统,普教系统看不起职教系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把应用型本科当做打通职业教育体系断头路的重要环节,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心理上无法接受从普教转向职教的事实;再如,认为“转型即倒退”,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职业院校升格而来,为了摘掉职教帽子,摆脱职教影子,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走上以综合性高校为目标的发展道路,现在再重新回到职教体系,认为这是对以往努力与成绩的否定,是办学层次的倒退,自然会产生抵触心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明确并摒弃这些认识上的误区。转型发展意味着从象牙塔学术型人才培养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12]。

(二)建立分类评估,强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体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个特殊称谓,新建的时间界定是指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地方是高校隶属关系的划分,属于省、市地方管辖;本科院校指进行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分为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三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那么,与之对应的高校分类有哪些?我们无从而知。应用型高校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它强调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那么,作为一个分类标准,与应用型高校相对应的高校是哪些?德国有综合大学、总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神学院、行政管理学院和应用科技大学七类[13]。我们国家对应的是哪些大学,我们还没有见到国家的有关政策与说明。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之转型的方向应用型高校只是一种称谓,还不是一种分类,国家虽然提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但并没有从宏观角度设计好分类及评估标准,缺乏办学标准及评估评价体系。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难以找到存在感与归属感,难以产生转型发展的动力。《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以评促建、以评促转,使转型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更加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因此,建立分类评估标准与体系,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此外,政府還应认识到,构建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不仅应考虑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还应考虑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分类的复杂性。因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阵营本身也存在诸多差别,如公办民办差异、隶属关系之分、培养层次之别,等等。

(三)拓展经费渠道,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自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属于省、市地方政府,以地方政府的政治权力为主导,给予全额或绝大部分财政拨款。依据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模式”及相关修正理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容易受到行政管控制度逻辑的支配。部属高校财政拨款高于省属高校、省属高校中重点高校多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高于新建本科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经费短缺,校长常常为学校“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对实验教学设备、实践实训基地的要求更高。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与老牌二本院校获得的经费支持没有可比性,更不用说与“211”“985”高校相比[1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态度及行动主要依据国家对于转型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为了激发高校转型内生动力与活力,国家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以政府为经费投入主体,在转型发展试点阶段,采取项目驱动的方式,国家及地方政府分担经费承担比例,对于试点高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一部分高校率先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转型发展成熟阶段,科学核算不同学科、专业生均经费及财政拨款标准,全额拨付转型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经费;在转型发展完善阶段,鼓励行业、企业、协会及社会募捐,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15]。随着办学经费渠道的拓展与畅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经费逐渐摆脱对政府的过度依附,不断扩大办学自主权,实现大学自治。

五、结语

当下,“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双一流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高频词汇,颇有韵味的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似乎心领神会,从不把二者混为一谈;分属两个阵营的高校成员也配合默契,进入双一流名单的高校没有自降身份,非把自己委身于应用技术型高校阵营;栖身于应用技术型方队的高校也没有不自量力,非要向“双一流高校”努力奋斗不可。这种现象是否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惟有转型发展一条道路可供选择。事实并非如此,对于转型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态度各异,主动实践者有之;徘徊观望者有之;怀疑抵触者有之;不置可否者有之,产生这些态度与体验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意识存在差异使然。当下,新建地方本科院转型发展意识主要取决于国家关于转型发展的有效政策,如果国家能够充分考虑新建地方本科院的层次、类型、隶属关系等差异,从高校分类、发展定位、教学评估、办学经费、招生培养、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宏观设计,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型发展的外在环境,也许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顾虑,提高转型发展意识,激发转型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9]姚荣.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9-34.

[2]高建勋.试论我国普通高校自我发展的运作机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05-111.

[3]陈昌芸,侯长林.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6(22):72-78.

[4]陶咏梅,胡兴启.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风险与途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3):135-137.

[5]余锡祥.江西省独立学院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研究[J].理论导报,2014(5):44-46.

[6]陈新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分歧与共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5(7):18-22.

[7]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

[8]梅波.行业变更是急功近利還是高瞻远瞩?——基于 “损失规避” 假说和管理者私利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7(10):96-106.

[10]李国仓.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热潮下的冷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6(4):72-78.

[11]王志蔚,王妍妍.江苏应用型本科高校领先发展的政策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7(21):68-72.

[12]魏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历史演进、职能重构与机理审视[J].大学教育科学,2016(2):28-32.

[13]冯建超,李文冰.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中国行业特色院校之比较[J].职教论坛,2013(2):53-58.

[14]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职教论坛,2014(21):14-18.

[15]王宾齐.关于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角关系的定量研究假设——对伯顿·克拉克“三角协调模式”的物理学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3-16.

(责任编辑:刘宇)

Key words: consciousn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ogni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onitoring第7期2019年7月

现代教育科学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通过实证调研考察,笔者发现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失调现象,如师生角色定位的失调、语言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失调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失调等。针对这些失调现象,教师应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优点,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移动学习的策略意识,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移动学习环境;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

【作者简介】韦萍(1984-),女,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RKJGY1701)。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比如网络技术下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观念及行动尚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依然是以教师知识灌输为主;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创新能力薄弱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真正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也阻碍了课堂各生态因子在整个系统中的和谐共生,有效生长。

一、移动学习与教育生態学

1.移动学习。上世纪90代,移动技术蓬勃发展,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日趋完善,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日渐普及,为移动学习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技术和设备支持。移动学习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了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支持终身学习这一理念。

2.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就是将生态学一词引入到教育领域的一种研究理论与模式,于20世纪70年代,由劳伦斯·克雷明 ( Lawrence Creming) 等人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强调研究教育与自然、社会、规范、人的生理、心理等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以及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人、教育(活动)、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生态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生态因子共同构成的微观课堂生态系统。只有当各类生态因子平衡稳定,协调发展才会使课堂趋向合理化、自然化,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在教育生态学思想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才能建立和谐平衡的课堂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失衡分析

笔者选择了所教的17级食科1班46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结合访谈及课堂观察,了解了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现状,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生态失衡并分析了失衡的原因。

1.师生主体因子之间关系的失衡。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自然班级人数过多,周课时压缩,教学任务繁重,调查结果显示:有多达59%和30%的学生被评价为知识被动接受学习者和课堂活动的边缘者,学习主体角色严重缺失,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的观念和行动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80%的学生认为教学基本上还是由教师主宰。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兴趣和接受能力,教学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精神,教学方法和理念陈旧,加之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知识储备欠缺,他们真正参与教师安排设计的课堂活动不多,仅有7%的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了课堂生态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生态主体之间关系失衡,破坏了课堂的生态结构和功能,课堂生态的平衡也就无法协调发展。

2.语言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失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沟通交流的工具,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不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运用到语言实践之中去。然而,目前许多学生由于四六级证书,学位学历证书压力,根本无法体会到英语语言学习的乐趣,调查显示:37%的学生努力学习英语是为了顺利通过期末考试,28%的学生则是为了拿到学历学位证,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这样英语学习变得非常被动,过于强调“习得式”的学习,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另外,没有必要的英语语言环境,缺乏合理有效的语言训练,更加导致了语言知识与实践交际能力之间的失调。

3.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失衡。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考核的形成性评价具体内容安排不够科学合理,调查显示:85%的学生也这样认为。教师真正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比如能够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不多,同时,缺乏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且考核评价者单一,仅仅只是教师,这样致使学生所得的评价不够客观,全面。而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过于功利性,他们觉得学习英语只是完成大学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门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顺利拿到学历学位证书的一种被动的学习,这样阻碍了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严重阻碍着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移动学习环境下构建平衡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

1.移动学习环境下调整课堂生态主体因子的关系。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应该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担当好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者、学习方向的引导者,辅助学生实现向课堂教学活动中心主体地位的转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应传授给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文化意识。学生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意识。通过移动学习模式,实现新的师生主体关系之间的平衡。

2.移动学习环境下平衡语言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言知识高强度高密度灌输,师生之间真正的沟通与交流不多,利用移动学习的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这些交流平台,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不仅可以及时给学生解惑答疑,交流学习信息,而且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讨论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社会热点话题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运用各种手机学习APP,如BBC新闻,fif口语训练系统,批改网等,训练听,说,读,写等各项英语实际技能,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悦,降低语言焦虑,在移动学习中获得自信,实现语言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平衡。

3.移动学习环境下调节课堂生态评价体系。移动学习环境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各占一定科学合理比例才能促进评价体系的平衡。形成性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语言的实践应用情况,还应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及学习过程的情况,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单元小测试、课堂参与程度、听力口语测试、小组表演、课后作业等形式进行全方位了解考察。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档案袋等形式,做好平时的形成性评价记录。我们在实践中还可以采用教师评分、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四、结论

数字时代下,教师应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构建平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从而真正实现大学英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关文信.西方教育生态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监控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1):1-4.

[2]范国睿.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3-28.

[3]张莉.移动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99-103.

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绿色农业做为新兴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的条件下,绿色科技对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寿光市农村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对绿色科技发展对寿光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绿色农业 科技创新 寿光市 农村经济

绿色农业是继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理论之后提出的新的农业发展理论,代表着世界先进的农业发展方向。特别在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参与的市场竞争也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寿光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出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寿光市农业经济现状

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辖15处镇、街道,人口100万,是全国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寿光市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八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三年排名提升47个位次,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列第38位。目前,寿光市已形成了以蔬菜大棚、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组合,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二、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现状

近年来,寿光市加发展绿色农业,始终把实施农业项目作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了良种繁育、标准粮田、预警项目、良种补贴、阳光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等一项列农业项目,使全市的绿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模式主要有:

1. 企业带动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有相关农户加入的绿色农业组织模式,公司对外连接市场,通过公司的运营和对市场的把握来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农户根据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农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产品再返销给公司,公司经过深加工成为市场上最终需要的产品。

2.市场导向模式

通过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产生的原动力来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特别是专业市场形成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农民可以和专业市场订立供销合同,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了解市场经营,把握市场动向。

3.主要产业模式

主要产业模式就是充分考虑当地区域的农业资源,从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及传统生产方式入手,发展“一区一产业,一村一产品”的经营模式,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农产品的生产上最容易符合对绿色产品的要求。

4.合作组织模式

以各种农业协会、研究所、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媒介形成的合作性质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组织的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5.企业自主模式

是指由企业通过租赁土地、土地参股等形式将农户的分散土地流转能统一经营的生产基地,再由公司自主经营,“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公司的职工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

三、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现已形成了中南部乡镇的大棚菜、大田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北部乡镇的冬枣整合集聚管理、海淡水养殖、盐业生产等高效产业。培植起了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2)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通过健全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及借助菜博会,抓好科技成果推广等形式,架起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使广大农民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致富门路,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

(3)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管理。二是狠抓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先后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23个,培育了“乐义”、“欧亚特”等知名品牌,获得农业部新认定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30万亩,认证优质农产品9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5个。

2.劣势分析

寿光市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同样存在着:耕地减少、绿色农业产业化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农业生产基地集约化的规模效应不强、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创利能力低、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保证、市场开拓薄弱,占有率偏低、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统问题。

四、寿光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1.增强政府作用,提高政策指导性。

通过政府性的政策指导,引导转变传统农业模式,逐步导向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通过其主导作用,对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生产进行大力扶持

2.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加强各种绿色农业模式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完善绿色农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等形式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

3.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誤解及偏差,通过科学的讲解和示范,使过去主要依赖农药和化肥来取业的农业增长,转变为利用生态内在机制取得增长。

4.增加投资、融资途径

通过各项鼓励政策及措施,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林业、水保基金制度,支持绿色农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扶持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绿色农业,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共同投入的机制。

5.健全农业制度创新

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法制管理,并以质量为保证,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加大农业立法力度,积极健全创新农业法制建设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中会.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9-52

[2]张炜,曹平贵. 实施生态农业战略走绿色科技之路[J].江西农业经济,2001,(2). 21-22

上一篇:ACS控制器软件开发论文范文下一篇:个案管理降低医疗成本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