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1 以概念原型和命题背景激发对数学本质的兴趣

数学虽然抽象, 但它反映的是现实世界具体事物的属性和关系, 数学概念原型和命题背景缘于丰富的现实生活, 许多本身都带着动人有趣的真实故事, 让学生知道这些, 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概念和命题的认识, 更让学生懂得数学原来就存于朴实的生活中, 发端于平常人的历史里, 离我们很近, 激发他们的原始兴趣和对数学本质的认知, 产生对数学的重视。

例如, 笔者在教概率的内容时, 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概率论产生的背景。三四百年前, 在许多欧洲国家, 贵族盛行赌博之风。掷骰子是他们常用的一种赌博方式。有的参赌者想:如果同时掷两颗骰子, “点数之和为9”与“点数之和为10”, 哪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又有人提出“分赌注问题”, 两个人决定赌若干局, 事先约定谁先赢得5局便算赢家, 结果在一个人赢3局, 另一人赢4局时因故终止赌博, 应如何分赌本?诸如此类需要计算可能性大小的赌博问题提出了不少, 当时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费尔马,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 以及他们之后的瑞士数学家族——贝努利家族的几位成员, 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推广, 从而产生了概率论。现在, 概率论与以它为基础的数理统计学科一起, 在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工程技术, 军事科学及工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又如, 在讲极限的概念时, 笔者就给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的“割圆术”, 在圆内作内接正多边形, 无论其边数是多少, 只要是有限的, 则它的周长永远不会等于这个圆的周长, 但随着边数n的增大, 正多边形的周长将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 而当n→∞时, 正多边形的周长将无限趋向于圆的周长。

2 以实际生活应用带来对数学功用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际、并运用于实际, 职高生往往认为“数学没有用, 不学同样找到好工作”, 把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形象的告诉他们, 使其领会数学的知识价值和应用价值, 产生对数学功用的兴趣和认知。

数学在其它各学科、各专业中存在广泛的运用。例如, 会计专业中的收入、成本、利润、单利、复利、年金终值、分期付款等都是以数学为基础;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更是不言而喻, 网络、软件开发等信息界的精英, 大都是数学出身, 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不仅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为基础, 而且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离开数学是不可能的;“机械制图”中, 空间几何的平面、立体、三维视图以及投影和交线的知识需要经常用到;“半导体技术”需要用到许多空间几何作图, 微积分, 函数论, 概率论的知识;在“脉冲技术”中, 函数、极限都会被用到;在现代通信中, 涉及到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 如概率, 微积分以及极限论等等。用抽象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如演绎方法, 亦即演绎推理证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一些命题, 如哲学上, 研究一些永恒的话题, 诸如生与死等, 这些课题是无法用简单归纳 (反复试验法) , 类比推理来研究的, 只能求助于数学方法——演绎推理。

3 以丰富的素材激发对数学文化的兴趣

3.1 利用数学史料, 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数学发展史上, 中国对数学科学作出过巨大贡献, 我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一直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结合数学内容, 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我国数学家的辉煌成就,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 讲到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 我给学生介绍, 北宋人贾宪约在1050年首先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 即“开方作法本源图”, 用于进行高次开方运算, 1261年,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中记载并保存了这幅图, 故称之为杨辉三角。杨辉在引用了这幅图后特意说明:“贾宪用此术”, 所以过去我国数学界把这幅图称为“杨辉三角”, 实际应该称为“贾宪三角”。这样一种二项式系数的展开规律, 在西方数学史上被称为“帕斯卡三角形”, 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654年所著的书中给出的, 但与贾宪的这个图相比, 已经晚了几百年。

3.2 借助数学材料演绎唯物辩证法, 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

中学数学本身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题材, 例如, 讲到函数与函数值、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数学归纳法、赋值法等内容时, 我就给学生提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原理;讲到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二次曲线等内容时, 就提到运动变化的观点;讲到函数与反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微分与积分等内容时, 就提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讲到复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概念等内容时, 就提到发展的观点;讲到极限、无穷小量、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等内容时, 就给学生灌输量变与质变原理……同时, 还结合解题, 给学生渗透运动与静止的原理、普遍联系原理等唯物辩证法思想。

4 结语

职业高中的数学教育, 要区别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育, 应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考虑职高学生的思想状况, 心理特点。强调应用性和思想人文性, 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 化育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的进取精神。数学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即单调而又丰富, 它的背后蕴藏着故事、文化和美, 它的触角延伸到天文地理, 工作生活, 方方面面。教学中利用数学的这一特点激发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正认知, 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提高数学水平乃至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都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兴趣引导正确的认知, 正确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成效。数学的本质是具体生动的, 数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就在生活中间, 数学的人文丰富多彩, 职高数学教学中以此点燃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改变错误、消极的认知, 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兴趣与认知,职高生,数学学习观

参考文献

[1] 唐春.职高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J].成都教育, 2001 (10) .

[2] 周龙军.对中职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4) .

[3]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7.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一、马克思主义观的提出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在1919年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该文章以理论比较为开端, 指出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劳动、劳动者为本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以时间为线索, 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分为三大部分, 即研究过去的历史论、研究现在的经济论以及研究未来的政策论。此文虽具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但极大推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08年12月18日,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习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放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来把握, 树立了符合“大历史”“大逻辑”“大趋势”的马克思主义观,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指导下生成,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书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是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什么是马克思丰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所要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观关注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以后得到广泛传播, 他离不开自然科学, 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就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工具,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结合中国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在同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 凸显其真理性, 得以锻炼、发展和扩大自己。

结合中国实际和对国际共运的思考, 文革后小平同志在党内郑重提出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和精髓, 这一论断不仅从本质论的角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 同时也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最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 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时代的关系, 不仅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更重视实践中不断创新理论, 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中凸显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观需要纠正的错误观念

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面对的问题, 便是要纠正最容易出现的各种错误观念。

第一,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在表述上,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没有继续使用“主义”一词, 其初衷是强调我们的指导思想从根源上只有一个, 即马克思主义, 绝无其他的什么主义与之并存, 正如毛泽东所说, 我们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家分店”。

第二, 不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一问题始终备受关注、颇具争议, 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 提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论调和现象时隐时现, 从未停歇。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简单的可以立刻付之于实际谋生的工具, 它是解决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的信仰。毛泽东曾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 没有什么神秘, 因为它合用, 别的工具不合用。”, 这里的“工具”区别于工具理性, 它指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工具,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运用它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目标, 同时它还是一种价值选择, 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反观与价值理性相对应的工具理性, 只强调目的的重要性而放弃对价值的选择和立场的坚定。在工具理性角度下评价诞生在两百年前的马克思主义, 一旦其无法解释某些具体的微观问题时, 自然会得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结论。

第三, 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作家的个别言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 混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作家的个别言论, 是认识中出错误、实践中走弯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 今天错把经典作家个别言论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事仍屡屡出现。可见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对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

恩格斯曾讲到“杰维尔在许多地方把马克思的个别论点绝对化了, 而马克思提出这些论点时, 只是把它们看作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今天, 直接拿近两个世纪前经典作家所说的话, 用来指导实践, 或去经典著作中为现实问题寻找现成答案, 都是没有理解恩格斯上面所指出的“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深刻内涵的表现。唯有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突破经典作家个别言论的局限, 不能简单套用个别言论, 这是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重要前提。

摘要:马克思主义观关注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不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需要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作家的个别言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观,创新

参考文献

[1] 曹富雄著.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年6月第一版.

[2] 程美东.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J], 理论探讨, 2013 (5) .

上一篇: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大学智慧农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