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范文

2023-09-19

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教师这一职业赋予它独特的职责,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它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责任。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

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二、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进一步期待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爱心”就是前提。“以己之爱,启他心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

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总之,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内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学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型教育的

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警种,是人民法院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一支准军事化的司法力量。司法警察肩负着人民法院中的刑事押解、值庭、看管、送达、执行死刑等多种职能,并参与对判决、裁定财产的查封、扣押、拘传、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的实施,对打击刑事犯罪、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司法警察在与当事人、旁听公民以及社会公众交往中时间上的短暂性、对象上的不稳定性和认识上的不完整性。这种一带而过接触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全部印象和终极印象,恰恰这一印象又与司法警察乃至人民法院整体形象紧密相关,因此司法警察的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形象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它是外显的,可以感观与体认的。在人民群众的眼里,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是正义与公正的化身,而人民法院的法警身肩人民警察和法院工作人员双重角色,其形象在外部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一切言行都倍受人民群众的关注,这些形象构成了司法警察的公正形象。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外部形象,而是个人内在素质的反映。由于司法警察在法院审判活动中担负着特殊的职责,公民同样把司法警察看作是法律正义的象征。因此,树立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同样也是树立法院司法公正形象。它是法院审判机关教育管理水平、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司法警察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司法警察的总体形象,大致通过六个方面来表现:

警容 仪态形象:警容是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第一印象。它是司法警察在值勤中仪表美的集中反映。警容仪态是体现了法警的仪表着装、言谈举止、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它最容易为社会公众所感受,最容易影响人。警容严整,着装规范,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精神饱满,是树立司法警察良好警容仪态形象的基本要求。

公正执法形象:它是法警执法意识、执法方式、执法质量、执法水平、执法艺术的综合反映。司法警察形象部分地代表了法院形象,其执法水平的高低,执

法态度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司法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着法院的形象。坚持司法为民、司法公正,严格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是树立司法警察良好公正执法形象的基本要求。

思想品德形象: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是高尚思想外化的重要体现。司法警察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强烈的履行职责意识、优秀的职业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建立在法律良知基础上的正义感和责任心,要学会调整自已的心态,面对现实,排除心理障碍,正确地认识自已,评价自已,以降低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值。高远的思想境界,高尚的思想意识,高品位的思想素质,高标准的思想道德,是树立司法警察良好思想品德形象的基本要求。

廉洁自律形象: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司法警察应当像法官一样清正廉洁,在行使职务活动中必须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腐蚀,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严谨、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服务意识形象:它是法警服务品质、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服务作风的综合反映。坚持廉洁、务实、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做到礼貌待人、规范服务、优质服务是良好的服务形象的基本要求。

社会效益形象:即公众形象,是法警的警容仪表、公正执法、思想品德、廉洁自律、服务意识作用的

结果和综合反映。社会效益形象是指司法警察执行法律的有效结果和成果,是司法警察履行工作职责的实绩,这是司法警察工作优劣的直接反映。也是法警履行职责的最终价值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思想是树立司法警察良好公众形象的基本要求。

塑造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不仅是法院审判机关执法的需要,而且也是体现党和政府紧密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需要。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人民法院的地位和作用给司法警察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司法警察如何以新的形象和姿态迎接挑战,在服务中树立形象,在创新中求得发展,努力提高警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思考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政治建警,是提高法警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法警工作是为审判工作服务的,法警队伍建设是伴随着审判工作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随着人民法院

审判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司法警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纪律严明、技能过硬、装备精良的高素质法警队伍,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努力奋斗的目标。首先要坚持政治建警,就是要把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司法警察的头脑,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专政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文明执法和廉政勤政意识,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要做到政治合格。其次要切实抓好业务技能培训,进行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拓宽知识面,夯实文化功底,在学习和训练中提高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增长才干,在服务和保障工作中展示新风貌,树立新形象。

二、强化规范管理,是发挥司法警察职能作用的需要。良好的形象,要靠制度规范、约束、制约,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我们做好司法警察工作的根本保障。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对警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一支队伍必须坚持严格管理,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应时代要求和审判工作特点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要狠抓制度的落实,以制度管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特别是要加强值庭、押解、看管、安全检查规则的落实,把握好警务保障中各环节的衔接,用合理、科学、有效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好司法警察的职务行为,切实提高文明执法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其次要严格贯彻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和省法院的《六条禁令》,严肃查处各种违禁行为。第三要建立考核机制,强化动态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在司法警察队伍中建立晋升机制和内部奖励机制,制定具体的奖励考核方法,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从而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质量,增强司法警察竞争和危机意识,使法警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是树立司法警察良好形象的需要。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形象是人民法院队伍形象、司法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司法警察的良好职业形象,对于维护司法权威,提高司法的社会公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警察在警务工作中必须做到警容严整,举止规范,这是形象之表;业务熟练,技能过硬,这是形象之基;文明服务,优质高效,这是形象之本;思想过硬,品德高尚,这是形象之魂;严肃执法,公正公平,这是形象之威。只有坚持内外兼修,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真正

做到内强素质,外展风采,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强化服务意识,是坚持为审判工作服务宗旨的需要。司法警察作为人民法院的一支准军事性质的司法力量,其基本职能就是服务审判工作,保障人民法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司法警察首先必须树立服务审判作为指导思想来抓,把服务审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拓展服务领域,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严肃执法,热情服务,树立警务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克服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思想,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崭新的思维方式,主动做好各项警务保障工作。其次要建立同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主动协调好各种关系,积极配合业务庭工作,为审判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和便利条件。第三要转变警务工作作风,提高文明执法能力,坚决杜绝态度粗暴,冷、硬、横、推等不良作风现象,使人民群众反感。要以规范值勤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司法警察公正、廉洁、文明的良好形象。

五、坚持与时俱进,是推动法警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正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工作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了各项改革,司法警察队伍正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司法警察崭新形象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要以改革的思想、创新的理念来指导新的实践。 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理念,形成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精神状态上昂扬奋进,职业态度上敬业奉献,行为准则上严谨规范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素质和工作水平。

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责任。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二、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进一步期待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一个人最崇高的爱

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爱心”就是前提。“以己之爱,启他心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树立良好家风

姓 名: 工作单位: 科 目: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传承中华美德

树立良好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古人非常重视家风,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根基。“齐”就是整肃,“齐家”就是整肃家风家规的意思。当然“齐家”前面还有“修身”,但自我修养,也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总而言之,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的确是值得弘扬的传统文化。

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注重门楣家风,庭训家教,重视家风建设亦是历史上众多先贤的立家之本。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德修身, 仁孝清廉,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一个家庭的家风如何,直接体现在对孩子的影响上,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对于家风的认知则来自于对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耳濡目染,家长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和教育会内化为孩子的自身行为,在他们走上社会后体现出来。因此,家风如何,说到底是家庭教育问题,而家长是培育家风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母亲对于形成好的家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良好的中华美德――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比如说:帮家长倒一次水、帮家长洗一次脚、陪弟弟妹妹玩„„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说,现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随手乱扔东西,让大街变的到处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纸、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让清洁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试问对于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洁工人,你的心里会怎样想?是否会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诉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乱扔垃圾了,做一个不会乱扔垃圾的中华人吧!” 这也是中华美德――不随手乱扔垃圾。 勤俭节约 爱惜粮食也是中华传统美德,就像电视上播放的公益广告,节约无小事,从身边的做起,不浪费一滴粮食,虽然现在生活好了衣食无忧,但我们父母平时还是很节俭。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告诉他们粮食的来之不易,它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人人都浪费粮食的话,那么吃不上饭的日子终会来到。

小学语文中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更让学生明白了节约的重要性。

中华美德里还有乐于助人。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去帮助他,而不是蔑视他。或者,在公共汽车上有空位时,我们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没有老人或身体不便的人,这时候,我们就要把位子让给那些人坐。

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组工干部紧紧围绕“内部打基础、外部树形象”的要

求,以“讲责任、讲作为、讲正气,提升素质、提升水平、提升形象”活动为载体,以负责的态度、较强的能力、务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树立“责任”担当的形象。 组工干部讲负责,首先要乐于负责。每一名组工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岗位,岗位赋予责任。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工作是否有乐于负责的责任意识,是能否干好组织工作的前提。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组工干部要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以此增强责任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其次要敢于负责。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勇于承担责任,把敢于负责作为一种品格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作为一种理念来强化,在心中始终恪守一份责任,肩上始终保持一种压力,在工作中自觉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锤炼严谨细致、深入务实的作风,树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形象,真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党的事

业负责,在恪尽职守中干好工作。

树立“能力”提升的形象。组工干部树立良好形象,不仅要想干事、愿干事,还要会干事、干成事,这就有一个能力问题。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的“讲责任、讲作为、讲正气,提升素质、提升水平、提升形象”活动中提出的“推动工作的形象”,就是对党员干部能力的要求。提高能力关键就是学习,我们要结合当前提出的“三比三促”活动倡导学习之风,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政策法规,力求准确把握工作的方向,深刻理解工作的实质,熟练运用政策工具,使工作运转得更加科学、高效、顺畅,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手。

三是“实干”作风的形象。只有实干,才能凝聚人心;只有实干,才能树立形象、只有实干,赢得人心。实干是一种态度,实干是一种作风,实干是一种责任,实干是一种精神。省委书记卢展工说:“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来说,做好工作讲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做好两件事,一个是把风气搞得正一点,一个是把工作做得实一点。凡是有正气、重实干的地方和部门,工作肯定能上去、群众肯定会拥护。”这一番话道出了以实干激励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的本质与内涵。组工干部树立自己的形象,主要靠什么?靠实干。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一、坚定信念, 消除矛盾心理

共产党人及其全体国民的共同政治信念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观念。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政党、组织和成员至关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共产党人为什么能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钢铁般的意志, 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然而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 改革的攻坚期, 同时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与此相关联, 有些人信念模糊, 出现了一种矛盾心理, 一方面对国家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感到振奋, 满意;另一方面对社会上的许多观象和问题感到困惑、纠结。众多个体的矛盾心态汇聚在一起, 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心理有两种重要的表现:首先体现在对我国现实状况的评价及未来趋势的判断上。改革开放, 新旧更替, 问题众多, 爱恨皆有, 褒贬不一。由此而来, 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心存狐疑, 有时感到有信心, 一片光明;有时觉得没有把握, 一片灰暗。其次, 这种矛盾心态集中体现对自身利益得失的感受及行为进退的选择上。改革开放的效应是多方面的, 其中既有利益增进, 也有利益调整。在增进和调整的过程中有的人受益, 有的人受损, 但在复杂的问题中, 人们总是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认识社会, 决定进退。面对收益情况的不同, 就觉得社会有失公平, 缺乏正义。由此而来, 在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 进退失常, 有时心态阳光, 积极上进;有时得过且过, 敷衍塞责。对于前者, 应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加以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条直线, 哪一个阶段都会有社会矛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 前进中的问题, 只有也一定能够通过改革来解决。对此, 我们要坚信, 保持平衡的心理和阳光的心态。

二、树立理想, 增强责任意识

从教者每一个人当初报考师范, 选择从教职业, 既有客观条件的使然, 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选择的初衷是找一份职业, 降低体能劳力的负担, 谋求更好生活和发展。但是, 在我们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我们还得有想有所作为, 想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社会的认可, 同事的尊重, 学生的敬仰的美好愿望, 这种愿望就是我们的职业理想。有了这种愿望, 我们就不应该把我们的教师职业仅仅看成是谋生的职业, 更不能把教师职业当作“骑失找马”的跳板或副业, 而应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奋斗的事业, 自觉坚持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品德修养水平。只有实现思想上的高定位, 才能增强责任意识, 找到动力, 更自觉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严守底线, 常怀敬畏之心

文明社会是进规则的, 规则就是底线。法律的底线是不触犯法律, 纪律的底线要求我们遵章守纪, 道德的底线要求我们遵守社会公德, 弘扬家庭美德, 讲究职业道德。在我们的职业领域内, 有各个层面的底线, 国家层面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市级层面有《师德六条禁令》;县级层面有师德“十不准”、“十严禁”。这些底线归纳汇总就是“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然而, 客现的事实是什么?从教者越过底线的层出不穷, 因为其从众攀比的心理, 不视底线为红线, 不以违纪违规为耻辱, 伤害学生人格, 剥取学生家长的利益, 工作敷衍塞责, 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 耽误前程, 贻误学生。究其这类人员的深层次心理就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私欲膨胀, 自以为是, 胆大妄为, 缺乏敬畏心理。中组部部长李源朝在讲党员干部的修养进说:“领导干部要有三个敬畏, 即敬畏历史, 敬畏白姓, 敬畏人生。”教师不是领导干部, 但是国家公职人员, 负有一定的法律和社会责任, 我认为自少也要有另外三种敬畏意识, 即敬畏学生, 敬畏职业, 敬畏舆论。敬畏学生, 孔子曾感叹“后生可畏”, 我们不能小觑他们, 今天的懵懂、顽皮、甚至成绩差, 丝毫不影响他们今后成为各行各业的姣姣者, 到时你发现当年曾与他争利, 无故伤他, 一定会顿感羞愧不矣。敬畏职业,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 优胜劣汰的时代, 很多的无职人员拼命求职, 甚至不惜降低身价, 选择边远艰苦地区和岗位。事实上有一份职业不容易, 有一份职业别人真的很羡慕。如果我们敬畏了职业, 觉得它的确来之不易, 就不会心浮气躁, 就不会偏离方向, 内心自然就会生出一股浩然正气, 自觉抵制违纪违规的歪风邪气。敬畏舆论, 舆论就是人言, 众人对个体的评价, 其标准就是公德, 法纪等底线, 若只为一己私利胆大妄为, 无所顾忌, 丧失人格, 丢掉原则, 就会被轻视, 甚至被不齿, 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失去很多的机会和亮色, 甚至降低的人生价值。如果教师学会了敬畏, 就明白了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就会少一份违规违纪, 多一份尽职尽责。

摘要:德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重要的素质, 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拥有正确的信仰, 树立职业理想, 严守职业底线, 讲究修炼方法, 才能提升自己的德行境界, 得到社会的认可, 学生的爱戴, 家长的敬仰。

关键词:德行修养,师表形象

参考文献

上一篇:感谢生命范文下一篇:保安队长半年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