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教育论文范文

2024-09-19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教学游戏化作为幼儿教育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幼儿在技能上有所提升。教师有效利用教学游戏化创设轻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游戏化完成教学目标及有效利用游戏元素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了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游戏增强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教育更加高效。因此,掌握教学游戏化策略,有效利用教学游戏化策略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效率,有着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游戏化 幼儿教育 学习兴趣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发和利用各种游戏,让游戏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游戏化中,教师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变静态的教学为动态的教学,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运用教学游戏化,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充分地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帮助一些幼儿克服不太好的心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改变自己性格上的一些弱点。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从游戏在教学中的成分及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辅助游戏、组合游戏、融合游戏和整合游戏。

幼儿通过游戏,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各种器官的功能,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形成及身体和动作技能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引导,遵守基本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喜欢集体生活,产生爱集体的情感,良好的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养成。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游戏,能使孩子们更喜欢,更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幼儿的游戏中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分,主要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这些认知成分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言语和操作贯穿于整个过程,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不仅构成了游戏的前提条件,而且贯穿于游戏的整个过程。在设计游戏时有意识地渗透各种认知成分,如设计结构游戏时,要考虑充分渗透观察成分,设计角色游戏时,考虑充分挖掘儿童的想象力,在设智力游戏时,则要更多地渗透思维成分,同时要将各类游戏作协调安排,从而促进幼儿认知全面地发展。

在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精心编制各种教学游戏。在编制游戏时,应设计出各种形式多样的游戏,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在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游戏中,幼儿工作者应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灵活的指导。在幼儿沉浸在游戏中时,教师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时,作一些间接的指导,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分组游戏或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主要以观察为主,同时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或者以游戏角色的语言提出建议,进行间接的指导。在合作性或对抗性的游戏中,教师要以组织者或评判者的身份进行与教学要求有关的指导,同时要组织幼儿进行议论和交流,对游戏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游戏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在游戏中,应最大限度地给幼儿以自由,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因为幼儿年龄小,游戏的目的性、坚持性较差,所以教师要灵活组织,使幼儿在游戏中动静交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幼儿知识经验少,分辨是非能力差,在做游戏时可能会朝着不适宜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教师也可把一些游戏变为竞赛性质,培养幼儿的进取心。

游戏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注意调动每一位幼儿的兴趣,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游戏化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学前阶段的幼儿在接受知识上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因此,以兴趣为引导的教学手段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在教学游戏化中有效利用游戏的元素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由于教学游戏化贯彻了“寓教于乐、顺应天性”的教育原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所以几乎所有的幼儿教育者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游戏化也应该有它的基本要求和范畴:游戏化教学,应该是教材中的内容,不能脱离原有的教育材料;教学的游戏,应该有比较成熟实用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上述前提下,同时要给幼儿以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所以,游戏应当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做到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来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游戏化教学要注意新颖化,如游戏的开始是否能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能否体现出游戏的主旨,能否引发孩子游戏的愿望,教师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甚至会影响整个游戏的进程。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创编和改编了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既可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教学游戏化中要注重其游戏过程,要善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能敏锐地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协助幼儿推动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展开。所以教师在自身的心理、语言、形体等方面首先就要进入角色,将游离在角色之外的幼儿吸引进来。活动过程中,要尊重不同的幼儿在游戲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尊重并认可幼儿的发现,尽可能多地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幼儿作参考,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适时地以角色的身份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以角色的身份、启发性的语言、有目的地指导幼儿掌握知识。

要保持教学游戏化开展的有效性,我们就应该走进孩子,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发掘游戏的过程,体验游戏的成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游戏在孩子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体现游戏的有效性。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新生幼儿园)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幼儿教育形式,在学前教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的游戏形式之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要素。为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将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儿童的文化传承、语言能力开发、社会性和儿童身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幼儿教育;融合

一、民间游戏的含义及特点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成长,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通过与幼儿教育的有效融合,在传承祖国文化,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培养儿童社会性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和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作用。

(一)民间游戏的含义

民间游戏俗语称“玩耍”,是经久流传且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娱乐形式。民间游戏风格迥异,是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也是竞技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民间游戏在民间流传广泛,多与民谣、儿歌、顺口溜、传统歌曲以及各种动作来相伴进行,体现着各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娱乐方式。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从生活中来,它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幼儿的特点,对于幼儿来说,民间游戏非常简单易学,其形式也活泼、轻松具有极强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民间游戏不受人数、场地、时间和儿童接受能力差异的局限,它的空间是分散的,儿童可以随时在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地方开展游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民间游戏作为民间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方特点。不同民族的游戏渗透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也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色彩。

二、民间游戏类别

(一)益智类民间游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益智游戏有五子棋、七巧板、猜灯谜、跳棋、拼图等等,他们实现了智力与娱乐活动的巧妙结合,需要很强的思考能力,在幼儿玩游戏的同时,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美术类民间游戏。民间美术游戏主要涉及剪纸、编织、折纸、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等等,它们极富文化气息,且所需材料简单,幼儿学起来也容易,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以及协调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三)体育类民间游戏。跳房子、跳皮筋、跳绳、踢毽子、丢沙包、捉迷藏、丢手绢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体育游戏,其活动范围广,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展开,具有参与性,不是运动的形式,但实际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得游戏的愉快感。

(四)童谣类民间游戏。童谣说唱历史悠久,语言贴近生活,节奏感强,由于其朗朗上口的特点,很容易被幼儿记住和接受,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一直在说,无形间也在锻炼口语,为幼儿以后的语言发展能力打下基础。

三、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结合幼儿教学目标,选择民间游戏

教师在引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目标及实际情况去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凸显民间游戏的特色,发挥民间游戏的最大价值,提升幼儿活动的参与感。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使幼儿感到亲切,带他们走进生活,从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提高幼儿发展能力。

(二)对民间游戏进行创编

民间游戏流传千年,其有些地方还带有传统性,与现代幼儿教育也必然有其不相适的地方。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和完善,并适当拓展、延伸,使游戏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对民间游戏方式的创编,可以改变游戏的规则和形式,调整步骤,也可以将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游戏结合起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民间游戏

对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必须注重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游戏的理论基础,还要培养儿童的操作能力。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能力都不一样,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所以在选择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幼儿的年龄、性别、爱好、性格,以及他们的交际能力等,使展开的针对性更强。

(四)根据实际情况巧妙融入民间游戏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教学中,民间游戏与教育的融合需要把握时机,使融入巧妙有效,发挥民间游戏的价值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小型的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如跳房子、踢毽子、跳绳等等,这些游戏既可以让幼儿玩起来,也可以让体能得到拓展。教师要做好民间游戏的选择工作,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快乐与满足,锻炼相关能力。

(五)创设相关的民间游戏情境发展幼儿潜能

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创设多样的游戏情境,丰富游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融合效果更佳,从而提升幼儿的潜能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提供幼儿活动的游戏空间,以多元化的游戏情境,发挥其价值,开发幼儿的智力。民间游戏的环境打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幼儿创造生动形象的游戏情境,借助视频、图片、动画、故事的方式,给幼儿呈现直观的游戏情境,同时提供道具,给予幼儿表现的机会,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四、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培养

我国的传统悠久,民族众多,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游戏不断丰富,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感受到各个民族的地方特色。民间游戏能够更好的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幼儿了解和加深对风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激发幼儿热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发生走、跑、跳、爬、勾等动作,让幼儿身体素质得以提升,还使肌肉得到全面发展,身体协调性加强。很多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肌肉的发展,提升手眼协调力,还能锻炼幼儿不同方面的运动技能。民间游戏的融入,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运动的有趣,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儿童边唱边玩,互相交流,逐渐学习表达,在歌曲中了解更多的自然和社会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为儿童提供了语言的环境,使幼儿丰富了词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是不受拘束的,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可以大胆的说话,帮助胆量的幼儿树立自信,乐于表达。

(四)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具有愉悦身心的作用,民间游戏适应了幼儿的娱乐需要并适应其身心发展水平,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没有外界限制,能够充分表现自己。民间游戏以群体性游戏为主,有助于培養幼儿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其涉及的角色定位和游戏内容,可以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相处能力,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许多民间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塑造幼儿优良的道德品质,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萍,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融合[J]·华夏教师,2020.(07)下;37-38.

[2]吴颖红,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51-152.

[3]刘娜,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8);314-315.

[4]潘雪婷,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J]·科学咨询,2020(46期);189.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游戏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双重价值,本文针对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围绕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四个层面,探讨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游戏教育价值发挥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育;游戏化主题;角色游戏;民间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游戏教育为幼儿的自主发展搭建起有效平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幼儿渗透基础性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体力、智力思维、亲社会行为的综合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一、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评价

(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曾言:“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游戏教育符合3-6岁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催生高级心理现象、实现儿童社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幼儿依据本能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激活自身能力与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实现观察、思考、学习与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使游戏的教育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二)实现幼儿多维培养目标

首先,通常游戏教育活动中渗透了幼儿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常识性教学内容,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与同龄儿童及教师的互动关系,在沟通、引导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效激活幼儿的表现力与自主意识,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其次,教师在开展游戏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考虑到游戏场地、游戏主题、教育对象、教学器具等多重因素,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实现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发展,有效激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最后,游戏教育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特点,能够激活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使其在游戏活动中树立对抽象复杂问题的直观性认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游戏中建立规则意识、调节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探讨

(一)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融合多元智能理论

教师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游戏化主题教育工作,关注幼儿的个性化特征与个体发展目标,将基础性、常识性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主题设计中,围绕语言、认知、音乐、感官、体能、人格与社交等潛能维度与3-6岁幼儿发展目标进行对比,保障游戏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数字后,教师可以将时钟的概念融入到复习课的设计中,创设以“钟表的秘密”为主题的游戏教学活动。首先在情境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钟表吗?钟表有哪些用处呢?”等问题完成教学情境的预设,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利用电子白板创设“小猫的钟表店”这一游戏情境,在向幼儿展示不同款式、颜色、形状的钟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钟面结构、思考12个数字的排列顺序,培养幼儿的符号联想力;随后在电子白板中呈现出空的表盘,邀请每名幼儿选择一个数字、利用拖拽功能将数字放置在表盘上,借此在复习数字知识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进行认知导入,利用Flash软件创设“帮助小猫定一个8点整的闹钟”的故事性情境,通过展示动画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分针与时针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活动,邀请幼儿扮演“老狼”,根据教师发布的指令旋转钟面指针,在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建立对于整点概念的认知,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幼儿的符号联想力、深化感官体验,实现教学目标。

(二)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适度发挥引导作用

受幼儿思维特征、认知发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缺乏明确的自主思维意识,角色游戏的创设可以利用多种游戏主题、情节与角色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意识地模仿现实生活、再现不同角色的行为,对于培养幼儿人际智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注意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实现适度介入,依据幼儿特点与表现发挥引导作用,更好地实现游戏教育目标。

例如在开展“娃娃餐厅”角色游戏时,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发现有部分幼儿仅扮演“厨师”的角色,未能真正进入餐厅情境、缺乏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交互行为,导致角色游戏的情节过于单一化。对此教师可以运用交叉式介入方法,选择“客人”这一互补的角色身份介入到幼儿游戏过程中,在模拟“客人”身份前来餐厅用餐时提出“请问服务员,你能帮我安排一个位置吃饭吗?”这一问题,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服务员”、“厨师”等角色的区分,并在就位后利用“点餐”、“索要餐具”等行为指导幼儿重新建立对于餐厅就餐流程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创设突发任务情境,例如对于菜品口味提出意见、不小心将餐具掉在地上等,在丰富游戏情节的同时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最后在“用餐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向幼儿询问“我需要付多少钱?”的问题推动情节发展,在“买单”后对幼儿的服务进行评价并表达感谢,借此在角色互动中发挥对幼儿行为的提示作用,更好地深化幼儿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知,提高角色游戏的教育实效。

(三)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践行自由活动主旨

教师在开展游戏教育时应深入挖掘游戏资源,选取典型的民间游戏资源进行适度改编与创新设计,借此有效丰富游戏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避免幼儿在参与单一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践行自由活动主旨。

例如教师可选取组合运用、拓展延伸等多种方法改编民间游戏与本土游戏活动,将传统的“搭城门”、“挤油渣”游戏进行组合,在考量游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规则的重新编写,引导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收获愉悦体验、培养语言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联动思维创设混龄游戏,依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游戏难度、玩法的精细化设计,例如围绕沙包这一游戏材料进行顶沙包、跳房子、踢锅等沙包游戏的混合设计,利用混龄游戏活动的创设优化游戏教育形式的组合,借助不同年龄同伴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情感表达与社会品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培养幼儿反思能力

评价与反思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培养幼儿的反思意识能够使其逐渐“去中心化”,帮助幼儿完善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促进逻辑思维与自律意识的有效培育。教师需注重合理把控教学评价方式,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合理运用评价方法与语言艺术实现对幼儿自我评价价值的挖掘,引导幼儿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有意图的行为”带来的“意外后果”,促使幼儿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配合鼓励、激励策略的运用帮助幼儿建立对于改正自身错误行为的信心、避免幼儿陷入不良情绪,更好地促进幼儿发育健全品格与道德修养,深化游戏教育的价值与效果。

三、结束语

游戏教育是幼儿在启蒙教育阶段最适宜的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在开展幼儿游戏教育活动时务必要牢固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遵循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进行教育形式、方法的创新,并密切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状态与表现,便于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姗姗.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践[J].好家长,2019,(23):50-51

[2]江琼华.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探究[J].教育界,2019,(28):135-136

[3]赵国萍.地方特色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教师,2018,(25):74-75

(海门市锦绣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100)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课程;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

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游戏与音乐活动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从某种角度讲是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从游戏中收获音乐知识,从音乐游戏化教学中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师只有在音乐课程游戏化中要关注并重视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并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指导,才能够提升幼儿的游戏化心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幼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不能够聆听音乐,不能够接受音乐教育,幼儿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教学模式指导幼儿接受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逐渐培养,通过游戏环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优势

(一)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游戏化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建构音乐知识框架,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合理安排,有序开展音乐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游戏化音乐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合理性一方面体现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利用游戏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学内容、背景、知识等进行简述,借助多媒体教学展示,将音乐知识以介绍游戏规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关注并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其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是各科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首选。

另一方面,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合理地安排音乐课程的时间规划和内容规划。传统的音乐课程,主要内容是幼儿练习唱歌,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幼儿唱歌上,导致幼儿对音乐缺乏审美感和审美能力,只有反复地模仿和练习歌唱。而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结合游戏活动的安排,将课程安排得井然有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参与,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近年来,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人们交流感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游戏化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幼儿借助音乐游戏,领悟音乐的独特魅力,掌握音乐节奏、音质等音乐元素,通过自己的内心感悟音乐的情感。此外,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幼儿在游戏中,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会主动要求学习音乐的内容,加之教师的正确指导,逐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探索

(一)韵律与游戏,推进音乐课程游戏化

在一次中班幼儿音乐课程观摩课活动中,中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玩椅子”活动。最开始我以为就是带着孩子们随便玩玩,场面应该比较混乱。因为“玩椅子”活动我们班曾经开展过一次,场面非常混乱,孩子们不知所措,不明白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而且有幼儿拿着椅子原地不动,或是不听从教师的指导,让我们教师非常尴尬。

但是,在这次观摩课,令我非常惊讶,整个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弹琴队”和“椅子队”,接着教师借助钢琴弹奏欢快的韵律并讲述游戏规则。接着,教师为孩子们演示如何进行游戏,让孩子们明白游戏的目的。然后,教师说“弹琴队”时,孩子们在钢琴上弹奏“12345”五个音符,代表活动开始,“椅子队”的孩子们在场中间等候音律,当弹奏“54321”五个音符的时候,坐在椅子上算是成功晋级,如果没有坐下来,则被淘汰,最后留在场上最多人数的队伍获胜。

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韵律与游戏相结合,孩子们对音乐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学会听音乐韵律,陶醉在“玩椅子”游戏中。

(二)儿歌与民谣,丰富音乐课程游戏化内容

儿歌与民谣,是幼儿能够接受并且能够无传唱的一种形式,其内容押韵,附有节奏感,是3~6岁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方式。幼儿们喜欢儿歌的节奏,并且能够模仿儿歌中的舞蹈表演,让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教育,幼儿们学习儿歌中的内容,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儿歌《小兔子乖乖》,幼儿们听着儿歌的旋律与内容,会联想到小兔子一蹦一跳的可爱画面,仿佛進入了童话世界,教师们借助儿歌,在幼儿心中撒下一颗爱的种子,慢慢成长,最终开出娇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再如,儿歌《好乖乖》:“老公公、八十岁、请您坐下来、给您捶捶背。”这样通俗易懂,且四行十六字的儿歌,朗朗上口,通过对歌词和韵律的反复歌唱,孩子们明白了幼儿要尊老、爱老、要学会运用“请”、“您”等礼貌用语。借助儿歌,丰富了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幼儿学到了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音乐与游戏,与幼儿园一日常规内容相结合,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关注,幼儿教育越来越精益求精。教师通过游戏,开发幼儿的潜能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快乐中提升自己,是新时代幼儿教师创新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责编 张欣)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游戏初期阶段

幼儿表现:我只要玩——单

一、独占地玩

幼儿在家习惯于独自玩玩具,到了幼儿园,他只要玩自己喜欢玩的玩具,不管别人怎么样,他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不会等待更别说轮流使用。 相应措施: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发动幼儿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这样幼儿在活动时能与自己熟悉并喜爱的玩具为伴,就会有亲切感、安全感。教师只提供一些简单材料。由于幼儿刚接触游戏,水平很低,不会互相谦让,自己玩喜欢的玩具,其他小朋友要玩时就不愿意给,所以教师要提供数量充足的相同玩具。相应措施:

(1)活动时间灵活。幼儿在家里自由惯了,一下子就规定他们在某个时间才可以进入活动区,他们会感到压抑,所以设置活动时间要灵活一点。如有的幼儿一入园,就让他到活动区去,以转移其入园时不愉快的情绪。

(2)活动地点随意。在活动区内,可以让幼儿自由走动,不要硬性规定、限制他们在某一区域内活动。(3)活动内容自主。在活动时不强行分配,可以暂时满足幼儿独享玩具的愿望,逐渐要求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二、游戏发展阶段

幼儿表现:我也要玩——模仿、交换玩、一起玩

幼儿入园以后,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产生了较多的模仿行为。他们不再局限于玩自己的玩具,尝试学着和小朋友交换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们还常常模仿老师的样子,自己做小老师。

相应措施:(1)这一阶段,幼儿之间互相比较熟悉了,开始有一起玩的愿望,老师抓住机会,强化他们的这种合作趋势。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幼儿协商、解决发生的问题,保证幼儿活动正常开展。(2)培养

幼儿分享精神。由于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小小的错误。因此,不能过分强调游戏的逼真性。

三、游戏提高阶段

幼儿表现:我想要玩——发挥想象、创造性地玩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于活动区已经比较熟悉,进入活动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坚持性。他们在活动中常常很快完成一区的活动,然后会选择其完全没有安全意识。篇二:幼儿园游戏活动反思

幼儿园游戏活动反思

幼儿园游戏活动反思一:幼儿游戏活动反思

游戏是童年时代的伙伴,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而区域游戏又是幼儿一日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各种能力、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形成。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如何合理组织好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积极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品质,真正体现区域活动的真谛,这与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特点有较大联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只有对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合理、正确的指导。

一、游戏初期阶段

幼儿表现:我只要玩——单

一、独占地玩

幼儿在家习惯于独自玩玩具,到了幼儿园,他只要玩自己喜欢玩的玩具,不管别人怎么样,他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不会等待更别说轮流使用。相应措施: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发动幼儿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这样幼儿在活动时能与自己熟悉并喜爱的玩具为伴,就会有亲切感、安全感。教师只提供一些简单材料。由于幼儿刚接触游戏,水平很低,不会互相谦让,自己玩喜欢的玩具,其他小朋友要玩时就不愿意给,所以教师要提供数量充足的相同玩具。相应措施:(1)活动时间灵活。幼儿在家里自由惯了,一下子就规定他们在某个时间才可以进入活动区,他们会感到压抑,所以设置活动时间要灵活一点。如有的幼儿一入园,就让他到活动区去,以转移其入园时不愉快的情绪。(2)活动地点随意。在活动区内,可以让幼儿自由走动,不要硬性规定、限制他们在某一区域内活动。(3)活动内容自主。在活动时不强行分配,可以暂时满足幼儿独享玩具的愿望,逐渐要求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二、游戏发展阶段

幼儿表现:我也要玩——模仿、交换玩、一起玩

幼儿入园以后,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产生了较多的模仿行为。他们不再局限于玩自己的玩具,尝试学着和小朋友交换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们还常常模仿老师的样子,自己做小老师。

相应措施:(1)这一阶段,幼儿之间互相比较熟悉了,开始有一起玩的愿望,老师抓住机会,强化他们的这种合作趋势。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幼儿协商、解决发生的问题,保证幼儿活动正常开展。(2)培养幼儿分享精神。由于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小小的错误。因此,不能过分强调游戏的逼真性。

三、游戏提高阶段

幼儿表现:我想要玩——发挥想象、创造性地玩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于活动区已经比较熟悉,进入活动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坚持性。他们在活动中常常很快完成一区的活动,然后会选择其完全没有安全意识。 >幼儿园游戏活动反思二: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反思>>(701字)

一次游戏活动时间,我让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是一惯当老鹰的曾一名小朋友却迟迟不动,像很委屈似地低着头,问他怎么了,他竟然说:“老师,我想玩‘小鸡捉老鹰’的游戏!”“为什么?”我急忙问道。曾一名仰着小脸,满怀希望地说:“老鹰一次次捉不到小鸡,小鸡们更不怕它了,越来越勇敢,一看到老鹰就去追赶它!”啊?? 看到这个场景,我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要让一个孩子“一贯的当老鹰”呢?其余的大部分孩子一定就会一贯的当小鸡,还有一个孩子一贯的当母鸡了!这样的“老鹰”,说实在话,其实也真的没有“喜欢当”的理由!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自主性,趣味性!所以,假如我遇到以上这样的场景,我会帮助曾一名,教他做个勇敢、厉害的老鹰!

我想,既然曾一名能够一贯的当老鹰,既然是满怀希望的对老师说那些话,表明他是多么的想捉到小鸡,表明曾一名还对自己存有希望,只是想得到帮助,让自己可以捉到小鸡!所以我会给于帮助!

找到原因,我准备对症教育!“曾一名,想想你为什么会一次次捉不到小鸡呢?”让孩子自己找找原因,是否是因为个子过矮,跑的速度过慢、转身的灵敏性不够,不会声东击西麻痹母鸡妈妈??..然后,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对原因,寻求对策!

为了让曾一名学会掌握方法,我示范给他看。我扮作一名老鹰,给曾一名小朋友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学到捉小鸡的诀窍!师:“老鹰家族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厉害的,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行啊!我是一只老鹰,让我教给你捉小鸡的本领,好吗??你可要用心学习啊!”然后教师示范游戏,请曾一名仔细观察,学习技巧。然后在游戏中指导孩子,运用技巧!相信孩子在掌握要领之后,会胜任老鹰的角色,激起游戏的兴趣,才会自主投入到游戏中去! >幼儿园游戏活动反思三: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反思>>(2075字)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为了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活动,促进身体健康,我主张要组织情境化的户外游戏活动。

1、要求情景化的原因是孩子们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户外游戏中容易出现难组织的问题,如果咱们如果单纯强调纪律,又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才会要求进行情境化的户外游戏,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

2、情境化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场景的创设,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的扮演,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性的的游戏情节中,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主动、愉快地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同时也能让让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在动作技能锻炼的同

时获得情感的熏陶。所以游戏本身的情节设计才是最主要的,它是促进孩子们主动积极有兴趣的参与游戏的关键。像汪裕芳老师上的音乐游戏,就是通过设置火车从火车站开往各地的情境,并且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中得到升华。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是在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全力用脑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能引起幼儿极大兴趣,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故事、游戏、音乐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一、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且注意力易分散,重复动作技能的练习会使他们易于疲劳,产生厌烦情绪,以致经常出现教师难以实施教学的现象。因此,把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展开体育教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人景动情中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在执教小班体育活动内容“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往后爬”时,设计拟人化的“小蚂蚁运粮”故事情境,构思了有趣的故事情节——蚂蚁宝宝跟着蚂蚁妈妈出门玩,在草丛里发现了粮食,但在把粮食运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气、遇到大甲虫等。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中,“蚂蚁宝宝”时而兴奋、时而紧张,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一系列动作锻炼要求。

二、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选取优秀的游戏内容,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以不同的角色,借助体验角色情感、探索角色生活和创造性地表现角色行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往往要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来设计游戏情境,将身体动作、情节、角色以及规则组成等融入其中。比如,大班体育活动“勇敢的士兵”,其主要目标是综合练习幼儿的投掷、跨跳、侧身钻、匍匐前进等能力,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为此可以创设如下游戏情境:过封锁区(跑)——爬越电网(垫上匍匐前进)——跳过矮墙(跨越)——跳跃雷区(单脚交替

跳)——钻隧道(侧身钻)——扫射敌机、夺碉堡。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动作想象力。又如,在体育活动“飞快行动”中,将教学任务贯穿于“动物大营救”的游戏情境之中,幼儿扮演小救护员,抬着担架,走

过独木桥(积木)、跳过小河(绳子)、钻过树林(椅子),将受伤的小动物抬回救护所。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自我角色的参与,自然地进入活动状态,走、跑、跳、绕、抬等动作得到练习,并能体验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成功感。

三、运用仿生物声形动作创设情境

运用仿生物声形动作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象行、马奔、兔跳、鸟飞等工作,能达到入景动情、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在进行大班跳跃教学时,针对跳跃的某个动作让幼儿模仿某种动物的动作。如侧跨跳动作,引导幼儿模仿蜜蜂在花丛中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的动作。又如蹦跳动作,引导幼儿想象草地上有许多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玩耍??并让幼儿把小兔蹦跳时的动作模仿下来。诸如此类情境的创设能调动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在有趣的动作模仿中习得动作。

当然,体育活动中可运用的情境教学法远不止上述三种。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设计情境时要注重把握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并根据教学需要把握住情境创设的三个时机: 1.开始阶段创设情境。在体育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情境以导入活动或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主动提出开一个小动物运动会,让幼儿戴上相应的动物头饰进入后续的活动情境之中。

2.基本阶段创设情境。在体育活动的基本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比如,大班体育活动“搭障碍练跳跃”的教学内容就是跳过障碍物。为此,可以设计学青蛙跳田埂(小长凳)、小河(绳子)等游戏情境。 3.结束阶段创设情境。在体育活动的结束部分一般采用欢快的音乐跟基本部分的情境联系起来设计情境。比如,“小蚂蚁运粮”游戏结束部分,采用了欢快的音乐《洗澡歌》来调节幼儿的情绪,渲染了洗澡放松的情境,从而达到放松身体、消除疲劳的目的,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篇三: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反思

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反思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而体育游戏孩子们似乎更加钟爱,在钻、爬、跑、跳中孩子的到一种宣泄与释放,可以任意的活动身体的每一部位。但是在“安全”这一背景下,我们总是不能大胆的放开让孩子们活动,所以情感释放与宣泄的程度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总是不能尽兴。例如从高处往下跳,有好多孩子们都很喜欢,但是我们总是制止这种行为,确实有危险。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们不敢从稍高一点的地方往下跳,有时下台阶都会扶着墙壁慢慢下来,更别说“跳”了。

每天我带孩子们去散步,有的孩子喜欢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身体那样灵活,而有的孩子不敢靠近半步,就这样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天我设计了一个体育游戏《跳水》,让幼儿从高20cm的小椅子上跳下来,提出这个游戏时有的孩子很兴奋,有的孩子则表现出不敢。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做示范:双手举到头顶,像跳水运动员的预备姿势,

1、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 研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26-01

在学前教育改革进程中,课程游戏化是近期涌现出的一项显著成果,其在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及促进学前教育深入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教师要重视这一研究,积极深入、主动参与,做好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

1 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的积极意义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而课程游戏化研究则是针对幼儿身心特点而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适应了学前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对趣味性较强的事物感兴趣,课程教学如果枯燥乏味,就无法调动他们的兴趣。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顺应了学前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二是有利于打造更具趣味性的课程。课程趣味性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学习参与度和实际效果。以游戏化作为主要模式,孩子们会学得更加有兴趣,他们会以积极的举动回应教师的启发引导,在趣味性活动中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三是可以打造学前教育的特色品牌。学前教育应当向着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教改方面要有所体现、有所表现。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拓展,能提高幼儿园的办学影响力,并以此为抓手,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2 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的要点分析

在课程游戏化研究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在推动研究深入开展和质效提升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师重点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2.1要确定本园课程游戏化实践的计划方案

虽然幼儿园针对这一研究有具体的工作方案,但最关键的落实环节还在于广大教师。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研究的实践者,因此要确定适合本年级、本学科的课程游戏化方案。教师要深入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兴趣,针对教学内容中的可结合之处开展分析研究,使课程游戏化活动能具体落实到课程,落实到教学内容,落实到教学对象,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方案,这是深入推进课程游戏化研究的重要基础。 2.2要落实课程游戏化研究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在整个游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成为研究的倡导者、引领者、推进者。首先,要积极响应和重视这一研究,要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以课程改革要求为抓手,广泛搜集资料、研究他人的成果,寻找游戏化改革研究中的有效突破点。其次,教师要身体力行,在教学方案编写、教学活动设计中主动融入这一研究,使课程游戏化研究贯穿于学前教育全过程。另外,还要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使自身能够在研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3要将教研活动与游戏化研究紧密结合

教学研究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幼儿园要将教研活动和课程游戏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将课程游戏化研究作为教研教改的重要课题,列入学期、教研计划,制订详细的教研活动安排。另一方面,要针对研究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障碍因素,探究如何有效突破。经过这样的融合,为课程游戏化研究增添强劲动力。

2.4 要体现课程游戏化与培养目标相结合

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教授知识、培养优秀习惯与良好技能的过程中,融入游戏化教学内容,使孩子学得更加轻松快乐,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以游戏化的趣味形式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化游戏,要求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扮演医生和患者等。以这样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既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强化了文明礼貌教育。游戏化模式的改革使教学充满了活力,受到了幼儿的广泛欢迎。再比如,为了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在室外体育活动中设置一些协调性小游戏,如拍球、队列等,可以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以游戏方式代替单调的教学或训练,可以让幼儿以更加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有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5要定期交流总结游戏化研究的成果

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有一个逐步深入推进的进程。因此,教师在具体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回顾,将自己在研究中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幼儿园要定期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心得,通过相互观摩、开设示范课等形式进行总结交流,使教师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得到推广。这是进一步放大课程游戏化研究运用成效的有效路径。

3 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注意点

教师在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中,要注意提高科学性、实效性。一是要注意博采众长。既要从教学网站、教学资料中搜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要注重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将大家总结的经验作为自身工作的参考,从中汲取有用之处进行拓展。二是要注意因地制宜。不同学科、年级段的幼儿在课程游戏化研究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及现有设施条件,科学组织各种游戏化活动,做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保障。三是要注意家校联动。一些益智游戏、行为习惯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帮助。幼儿园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通报这些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与他们交流,请他们配合开展,在家庭中实施游戏的延续,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教师要深入参与、主动作为,在教学改革推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卫民.游戏与课程、教学关系的辨析[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上一篇:国际营销特点论文范文下一篇:外贸企业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