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3

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它一直在致力于用技术的方法促进人类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学得更快、更有效、更容易、更经济。现代社会中的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无一例外地被引入教育过程中,使教育更直观、更广博、更贴近生活,让受教育者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开发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软件、课件,加快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

1 高校教育技术管理和开发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对教育技术开发和利用重视不够,观念滞后

高校在许多时候常常落后于社会其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步伐,成为社会变革的障碍之一。最根本的一条是大学自认为是社会学习组织,往往不容易接受社会出现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制度和新潮流。大学还常常以社会脊梁或人类思想行为的仲裁者的面孔自居,对新思想行为和新体制潮流进行批评,对大学组织本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危机却常常视而不见或反应迟钝、行动迟缓[1]。当前,一些高校对教育技术管理和开发重视不够,教育观念滞后,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形成理想的规模,教育设备利用率较低,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以实现预期效果。

1.2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高,软件、课件开发制作落后

一些高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不高,不愿花时间、精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发制作课件等。另一方面,课件的开发制作比较费时、费事,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一个简单的效果要经过多次调试才能取得,加上高校对教育技术开发的奖励机制不健全,影响到教师开发优秀软件、课件的积极性。

1.3 经费不足,严重制约教育技术的发展

近年高等教育超常规地发展,形成了大办高等教育的好局面,但高校不再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许多高校资金短缺,负债运行。高校虽然重视教学工作,但由于整体经费不足,许多高校采用的是“遍地撒沙”的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及人员不足或不配套,管理不规范,有些高校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而有些高校配备的是非专业教师或其他人员甚至临时工。

2 高校教育技术管理和开发的措施

2.1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教育观念对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应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现代教育观念,如教育国际化、终身教育观、和谐发展观等,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学校长作为高校一类教育主体,其教育理念影响治校实践,一个高素质、具有科学教育理念的校长往往带出一所高水平大学,以其独特的理念形成治校风格。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北大“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空气,没有唐文治就没有交通大学“求实学,务实业”的校园精神。高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等素质现代化是教育技术管理和开发的关键,没有现代教育技术,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应在教育教学中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电视、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2.2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开发制作优秀课件

应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丰富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课件,并奖励工作突出人员;实现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和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广泛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扩大教学范围,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发学习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接受、理解和掌握大量信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其具有图、文、声、像、影并茂的优势,能为教学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看得更真,感受更实,理解更深,能使抽象的授课内容变为具体,复杂变为简单,有时用很多语言难以说清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等很快就能揭示出其实质。从多个层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充分共享互联网无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更大的教育教学效果。网上教学资源不仅有本校专业教师编写的课件,而且有兄弟院校专家编出的优秀的教学资源,把这些与教学有关的课件引进来,让学生看一看,学一学,通过比较借鉴,选取优秀课件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从而极大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与效率[2]。

2.3 增加经费投入,重视教育技术开发和利用,发展远程教育

高校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与企业合作,大力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本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向社会开放的大学体系,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网络和电化光声等技术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形式。远程教育的对象可以是校内学生,但更多的是校外的大众,其基本特征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电视广播等视听技术来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实现不同地点实时的、交互的、有选择性的教学;其主要特点是教和学不同时或同时不同地,或不同时不同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点、时间的师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进行讲授、提问、答疑和讨论。远程教育可以将课程、实验、疑难解答、作业、参考资料等做成课件,上传到网站,并及时更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选择自己需要的课件进行点播学习,拓展教育空间,为个人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极大便利。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远程注册、选课、交费、咨询和交流,使学习更方便、更个性化。远程教育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下载和点播,在工作之余可就近在学习中心或家里学习。

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等高校职能。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高效的学习支持系统和高质量课程,并进行产业化运作,扩大规模效益,大力进行远程教育教学站点建设,用学费来维持网络平台及日常开支,形成办学资金的良性循环,增强市场竞争实力。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全州建立了“合作推广服务”系统,站点分布在州内的每一个县,其立校名言是“州即是我们的校园”。

3 结束语

高校应依托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通过与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增强社会适应性,更好地吸收当地资源,加快高校本身的发展[3] 。

参考文献:

[1]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3

[2]杨世俊.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原则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106

[3]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81—82

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市场经济引起的社会结构变迁,造成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脱节,进而引发经济与社会非均衡发展。传统社会管理体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加快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导致社会各种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乃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据此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出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重点探讨传统社会管理机制与社会和谐的矛盾和冲突。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脱节引发经济与社会非均衡发展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了矛盾凸现期。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中国目前在世界上进行着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是世界上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比较显著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世界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这些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危机。所以,经济的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这一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失调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但经济的粗放式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资源耗费,经济结构仍处于低层次恶性循环中。表现在收人状况上,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表现为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处在较低的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失衡,阻碍了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了,社会公共事务相对滞后。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仅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很有成绩,但是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还不理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我国仍有8%-9%的成人是文盲。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平衡。据卫生部的资料显示,87%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十分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在全世界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排名中,在“财务负担公平性”一项中国为第188名。这同我国经济实力排名世界第六的地位很不相称。就业难、上学难和看病难的三难现象仍困扰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了,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各类公共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软件”也要现代化。许多城市遍布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宽广平坦的马路、豪华气派的广场,铺草坪种大树,硬件都相当现代化了,但就是社会管理跟不上,存在着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规章制度僵化、运行成本很高、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人民群众很不满意等问题。

第四,经济增长了,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于社会利益调节机制的不健全,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呈现不断激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社会分化加速,利益群体之间矛盾加剧;矛盾的群体性增强且组织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流动加快了矛盾的传播速度,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利益群体的自治能力提高,对抗性增强且逐步呈升级趋势。

第五,经济增长了,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现在又处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等多种因素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却与日俱增,而且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近年来,群体暴力事件频发,上访事件增长。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可以说是适逢其时,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深层聚变。

二、僵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极具流动性的社会结构矛盾突出

重国家轻社会是传统中国政治实践和理论的显著特征。人们关注的只是国家的统治方式,很少触及民间社会的发育与社会对政权的监督,更没有现代的公民权利与义务概念。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重权力轻体制的封建专制社会,而专制主义又是把法律置于权力之下以人治方式来实现社会管理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重秩序轻人权的社会。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中,稳定一直是压倒一切的政治追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序位制度,采取一切手段限制人口流动,阻碍了社会交往,压抑了人性的需求。这种传统社会管理文化,既打造出超常稳定的社会,也凝固了社会发展活动的文化细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运行方式又照搬了苏联的高度统一的社会管理机制,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种僵化的社会运行和社会管理依然存在。其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体性社会。我国社会学界提出的“总体性”实际上就是单质构造的国家。其特点是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全面的垄断,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领域高度重叠,国家政权通过自上而下的统治机构对民间进行无孔不入的控制。国家对绝大部分社会资源,包括住房等生活资料,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以及就业等机会资源进行直接垄断。国家不仅成为生产资料的垄断者,而且是生活资料的发放者,权力和威望的配置者。为了保证这种高度统一,国家机器不得不通过不间断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整合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人们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语言、穿着都高度一体化、单一化了。

二是双层社会结构。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

行的“一化三改造”运动,基本上消灭了中国传统私营经济和私有产权制度,摧毁了民间社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把民间社会从经济生长的根子上彻底铲除掉了,把中国过去几千年来国家、民间社会和民众的三层社会结构变为“国家与民众”的二层结构。国家直接面对民众,政府直接依靠国家机器统治民众,中间没有一个作为缓冲层的民间社会;社会秩序完全依赖于国家控制的力度,社会自治和自组织能力很差,中间组织的作用极其微弱,控制系统很不完善。

三是计划经济的运行体制。计划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统制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干预,对经济资源施行高度垄断,对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实行严密的指令性计划。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被政府统制得很死,基本上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企业完全成为政府的派生物和附属物。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市场主体、民间经济和个体经济能力几乎消失殆尽。

四是单位制度的社会管理方式。所谓单位制度,是指自1949年以来为了管理公有体制内人员而设立的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功能的组织形式。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单位是标志城乡区别的社会集团,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它决定了人们的职业、身份、消费能力、价值观念、人生经历、行为方式乃至社会地位的高低。国家通过单位制度管制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得国民应该享有的各项自由与权利受到很大限制,严重束缚了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建立起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单一,利益分化程度很低。在这种社会中,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全面的垄断,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中心高度统一,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国家按照计划统一集中管理和总体动员的原则,将社会成员纳入按照工作性质和职能区分的各种组织之中,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单位,在农村主要表现为人民公社。这些组织普遍按行政组织模式建立,党、群组织贯穿其中,承担政治动员、经济生产、道德教育、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保障等全面的社会功能。经济制度的单一性,势必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单一性;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角色单一,全社会只存在工人、农民和干部三大社会阶层,社会相应存在着工人、农民和干部三大社会角色,而且各阶层之间区分明显且相互难以逾越,从而使社会流动凝滞,社会分化比较迟缓,成为超稳定的社会。

三、社会结构的演变与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益结构发生巨变,社会结构也不断分化,这就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机制和手段也应不断创新:

首先,利益的多元性与公民权利的一致性。随着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不断推进,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利益呈现多元化,为社会成员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多元化提供了社会基础,道德的价值取向也呈现为多元取向。作为市场经济自由主体的存在,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和个体利益由市场规律予以确认。显然,不改变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旧传统,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得重新建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成为必须。

根据当代公民社会理论家的论述,重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一方面要扩大社会自主领域,缩小国家干预范围;另一方面要重新界定国家职能,使之成为公民社会的保护者、监督者和调节者。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逐渐成长和走向成熟,终将形成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社会与国家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国家压制社会,也不是社会反对国家;而是社会与国家合作共治,社会与国家相互弥补、良性互动的关系,是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的逻辑基点。

其次,社会关系的多元性与社会自组织。进入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不断涌现,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所有制形式不断增多,使社会关系呈现纷繁复杂的多元性存在;长期以工人、农民、干部为主体的身份阶层在转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新的社会角色、群体和组织大量涌现,职业和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深度不断拓展;组织类型不断创新,组织方式呈现多样性,从而使社会结构更趋分化和复杂,使整个社会成为多层次社会结构,针对不同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不同的组织利益,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去管理复杂社会形态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激发了社会自组织的自身利益,社会成员的利益成为社会组织的目标之一,从而打破了管理型社会组织的局面。

第三,社会资源的拥有主体呈多元化与政府对社会的直接管理。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对资源的全面垄断,对资源的控制领域逐步压缩,只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资源实施控制,社会组织对国家的依附性减弱,组织利益独立化使组织和成员逐渐形成了对外相互独立、内部相依的利益共同体。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不再通过直接的指令来实现,而是通过间接的从宏观上制定政策进行指导。国家机构同时退出了一些不该管理的社会领域,其控制力量并没有因为社会力量的兴起而出现衰弱的态势,相反其控制力量更加增强。社会结构由“强国家一弱社会”形态逐渐向着“强国家一强社会”形态转变。社会资源的来源多样化,社会资源的拥有主体呈多元化存在形态。

因此,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借鉴国际上的社会管理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不断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一是社会发展和参与机制。由于市场对于资源管理有失公平,必须由政府和公众参与必要的社会管理。以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事实表明,社会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从决策行为来说就是如何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所以,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也需要各个利益群体的参与,形成具有法定意义上的社会参与机制。

二是社会安全网机制。社会安全网机制是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处于边缘、弱势和不利地位的群体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仅覆盖占劳动力少数的正规部门职工和公务员。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体制之外社会群体的需求之间有着巨大差距。因此,只有降低社会保障管理成本,建立统一、廉价、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网才可能具有社会共济的性质。

三是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社会发展中本身就隐藏着许多风险,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有些风险应对处理起来较容易,可以化险为夷;而某些社会风险一旦发生,若无防范措施,很可能会让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面临瓦解。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实质就是对外趋利避害,谋求国家安全;对内有效缓和矛盾,抑制社会危机,避免动荡。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只靠经济发展、科技成就、教育普及等衡量其成熟度,更要以它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评估其政府的沟通渠道、社会的信息转递、科学家的专业精神、公民的道德勇气等软性因素。

要完善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因为它是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和运行的内在基础。我们只有改变社会控制和政府单一的分配社会资源的现状,实现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公共治理的理念转变,才能使公共精神贯穿于社会管理机制之中,使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管理成为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互动的力量源泉和发展动力。

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把事关生存发展的竞争力放在自身应具有或所具有的校园占地面积、房产建筑、教学和实习设备等各种资产、资源的“硬实力”上,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具备生存发展竞争力最关键的要素是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的“软实力”,即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融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于一体的战略能力。

【关键词】软实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竞争;要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信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个人、行政个体、企业单位、国家民族都会加强自身的文化、思维、管理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发展竞争能力,保证自己能够在各个方面适应瞬息多变的多元化世界。然而如何理解文化、思维和管理建设并将之放在战略的高度上去思考和运作以提高自身的战略能力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张文木教授在其《战略能力决定国家命运》一文中就国家层面阐述了战略能力是决定命运的关键要素,并详细地解说了“国家战略能力,是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的有机统一。战略文化是国家公民的整体政治意识,即捕捉国家生活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意识。国家公民的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思维生长的土壤。战略思维是知识群体的政治认知能力。如果说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的感性认识,那么战略思维就是由战略文化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战略管理是进入实践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它更多的是国家领袖阶层的事,战略管理能力源于战略思维能力。”其实除了国家之外,任何个人、行政个体和企业单位也都面临着“能力决定命运”的问题,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性质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行政个体,把事关生存发展的竞争力建筑在自身应具有或所具有的校园占地面积、房产建筑、教学、图书和实习实训设备等各种资产、资源的“硬实力”上,却不重视或忽视自身文化氛围、思维认知和管理能力等“软实力”的建设,必然会走上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误区,进而丧失生存发展的竞争能力,终被社会淘汰的绝路。实际上,具备生存发展竞争力最关键的要素是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的“软实力”,即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融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于一体的战略能力。如何摆正自身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如何在搞好“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认识和拥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战略能力,是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教职员工国家教育的整体政治意识,建立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提高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建立学校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强调大力发展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教育并轨,优胜劣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加强。当前,国家对教育体系进行了重新洗牌,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对从属于国营大中型企业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功能的剥离已经基本完成,这为充实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从单一的行业功能向综合社会功能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企业剥离出来的行业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和原来的社会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实施重组、整合以强化学校机能和资源的共享。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刚刚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存在着师资和行管值数严重倒挂的现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主人翁”意识不强。所谓“校兴我荣,校衰我亡”的生存发展意识淡薄;所谓“国家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兴”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全无,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形成根本无从谈起。这对高职院校为适应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和如何提高自身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教育战略思维提供生长的土壤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活动来解决师资和行管值数严重倒挂的现象,注重培养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具有高度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职业技术教育意识与学校生存发展竞争意识,时刻捕捉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以随时适应国家教育形势,提高学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意识。使得教职员工明白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翁,真正从思想上明确树立“校兴则我荣,校衰则我亡”,“国家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兴”的正确教育观念。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今后,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知识资本的价值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衡量和报告。对于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上面的价值——有关高职院校在办学和教学的开放转型(传统的教育思想及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和改革探索)、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联办教育、师资培养、师资交流、学生生源质量和毕业学生投放市场份额)和产学研结合(高新科学技术及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投入产出的重要绩效),将是国家、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对促进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能够有效运作的“软实力”建设将是一个有机的提高。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形成的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必然成为高职院校适应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和如何提高自身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教育战略思维生长的土壤。

二、明确知识精英群体定位,将教育战略文化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如果说提高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建立学校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那么明确定位学校知识精英群体,加强其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将教育战略文化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就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然而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如何定义学校知识精英群体,如何重视、提高知识精英群体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地吸纳社会知识精英群体为学校生存发展献计献策,将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形成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学校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上却陷入误区。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精英群体,社会精英群体是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只是将他们统一地摆在学校教职员工的个体位置上或可有可无,根本谈不上什么知识精英群体的明确定位,其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资源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也就无从谈起,这样就使得学校即使拥有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土壤,却没有将教育战略文化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条件。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提高教职员工国家教育的整体政治意识,建立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土壤基础上,真正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知识精英群体,是提高学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并给以明确的定位,进而加强和提高教师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通过个人学习、个体和集体调研、教代会、校长办公会等多种组织和活动形式提供学校教育战略思维形成的条件。注重师资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双师型”培养;注重专业理论教师定期下现场锻炼,感受企业一线生产对知识和新型劳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接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继续教育,使其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或邀请政府教育、劳动部门的管理人员、企业人事和劳资管理人员及现场专家为专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必须把学校教师知识精英群体与特聘社会知识精英群体紧密结合起来,将其凝注成学校具有较强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强有力的知识精英群体队伍,在学校教职员工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形成的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对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以随时适应国家教育形势而决定学校办学努力方向的政治认知,从而为学校领导层实施在“硬实力”建设基础上注重“软实力”建设,以“软硬”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理念、运作及其管理知识治校的战略管理打下将教育战略文化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的良好的人文思维基础。

三、学校领导层高瞻远瞩的宏观与微观战略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决定要素

学校战略管理是学校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的具体实施,由此说明了学校领导层具有高瞻远瞩的宏观与微观战略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决定要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之语境下的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移,国家、社会、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有了崭新的认识,对待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理念、运作及其管理的“软实力”建设,需要像对待任何其他资产或资源等“硬实力”建设一样去建设。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应当把建立在战略文化和战略思维基础上的办学理念、学校运作及其战略管理的“软实力”建设,计入学校运行适当的过程和系统,并列入其运作的各类资产及资源的资金投入产出的盈负表。

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在进行学校教育战略管理时,并不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各类“软信息”管理的延伸。而是要把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战略管理上。要想成为一所建立在以“硬实力”为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战略管理“软实力”,能为国家、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综合性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就必须拥有一个含现代通信手段,以服务器、工作站为主体的校园局域网和连接至互联网的网络设备、自动化无纸办公系统及人文管理在内的信息基础结构。因为它便于进行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教育战略思维和教育战略管理的组织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得与输出信息基础方面,技术工具虽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掌握和使用技术工具的人。因此,学校领导层在实施教育战略管理时,要让整个学校团队内部必须形成知识就是力量的风气,必须加强人文环境的管理,人们必须具有共享知识的愿望,从而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国家教育的整体政治意识,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进而加强和提高教师知识精英群体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较强的教育战略思维能力。

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必须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挣脱出来,打破自我封闭、保守僵硬的观念,加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以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力,以学校和学校、学校和企业、学校和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个学科部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为主导来规范和强化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形成、教育战略思维能力的建构和战略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实施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具备较强的教育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不能片面地去理解和阐释教育战略文化、教育战略思维和教育战略管理。因为实际的情况是,教育战略文化、教育战略思维和教育战略管理涉及广泛的活动,它们共同的主题就是使用信息,共享知识、资产和资源。而这也就意味着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和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高职院校领导层必须最充分地利用所拥有的知识、资产、资源和共享社会资源,也即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活动地实施在学校有效地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使得知识精英群体具备较强的教育战略思维能力,进而提高领导层的战略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领导层在宏观战略管理能力的实施上,要以校长办公会、教代会的组织形式通过战略决议,坚决抛弃所谓追求普通教育高校办学方式的办学理念,给自己办学以“就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劳动型知识技术人才”的明确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坚决抛弃所谓“三年转型、五年定型、十年升本”的不切实际的虚妄空想;坚决抛弃不切实际的追求校园面积、房屋建筑、设备资产“高、大、空”的负债运作。在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国家、社会关怀、支持,脚踏实地搞好学校“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工作计划,以与学校专业紧密相关的企业为依托,面向社会,实施专业技术相关学校之间的有机联合,扩大办学思路和水平,消灭计划经济等级观念下产生的人浮于事的怪现象,精简机构或对有关机构实施必要的转制,做到发挥人的真正作用。建立校园网络并连接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媒体,建立各类数据库以加强信息检索和文件管理,把学校能够正常运转的技巧输入进去,作为学校的资源随时加以利用,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将教育战略文化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

高职院校领导层在微观战略管理能力的实施上,要指导、监管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招生就业部门要做到坚决抛弃买卖生源的现象,及时研究分析、获取企业和社会市场对各类最新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动态,建立健全招生就业和职业技术人才社会追踪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及时获取中等普通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部门或社会组织输送的人才信息档案,为在校学生建立毕业信息档案并通过招生就业和职业技术人才社会追踪系统平台及时向社会传输,使社会和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生源需求、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学生毕业信息等学校运作动态。教学实训部门要做到专业设置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坚持系统连贯教育的长班教学和提高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的短班培训相结合;注重教学质量,认真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条例;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办学,探索校内学生网上选课和学生在外实习实训时实施网络远程教育的可行性;及时了解企业对提高职业技术人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扩展需求,全方位、合理地向社会、企业全面开放或建立联合实习实训场地、职业技能鉴定。共同申请和承担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职业技能鉴定,从而保证学校在人才、人力资源开发上能够紧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科研与后勤部门要发挥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在产学研一条龙基础上的高新科技实用研究开发的重要作用,要做到及时收集研究国内外的最新科技动态,努力争取校际、校企之间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基金的对等开放使用,共同申请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投入使用,通过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的拍卖或转变体制,将所属科研机构由事业型单位向企业型单位转制,努力将技术产品单一化向社会多功能化转变,使得产品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一条龙,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并向社会推广,从而保证真正做到知识、资产和资源的社会性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文木.战略能力决定国家命运[N].环球时报,2007-02-01(11).

【作者简介】袁星新,男,湖南株洲人,供职于衡阳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研究方向:汉语教学。

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从目标、内容和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提出了“一体两翼、阶段递进”的教学目标体系和“四段式”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阐述教学管理体系的6个组成部分,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职;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王继水(1965-),男,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潘雪涛(1973-),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教育管理;朱轩(1982-),男,江苏镇江人,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教改课题“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115),主持人:李俊生、潘雪涛。

随着现代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和升级,企业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是,由于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局限于专科层次,培养出的技术型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的产业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仍处于内涵建设阶段,与本科层次办学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贸然将现有的高职院校升格成本科院校,将会出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滑坡或高职教育体系上新的断层[1]。为了改变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实现职业技能教育向本科及以上的合理衍生和有机链接,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文件,提出 “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2],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阶段的实施分段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专业对接,开始试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按照“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专本一体”的建设思路,构建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在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人才培养阶段中,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遵循应用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通过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要素的分析,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遵循“一体两翼、阶段递进”的原则。其中“一体”是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围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体,“两翼”是指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辅助,高职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根据定位不同在能力培养上遵循“阶段递进”的原则,逐层推进,如图1所示。

在专业知识上,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面向电气自动化设备公司、电气自动化集成公司,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应用型本科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等系统工程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职业素质上,高职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基础职业素质;应用型本科则进一步提升对工程素质、职业资格素质的培养。在专业能力上,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高职阶段倾向于操作能力、生产能力、维护能力和销售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阶段则上升到设计能力、工程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总之,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目标的构建必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落脚点,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的潜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落实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策略[3]。根据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典型性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的调研和分析,分段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根据岗位技能培养的一般原则,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构建“四段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由基础技能实训、专业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分段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层次安排实践教学课程顺序,并将电子电工行业规范标准融入到实践教学课程之中,提高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质量。其中在高职阶段安排电工实训、电子实训、钳工实训等电工电子类基础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电子电工基础操作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实训通过“工业机器人系统编程实训”实践课程展开,依托“PLC技术”、“单片机技术与C语言编程”等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围绕电装工业机器人项目展开的相关项目实践,重点培养学生信息分析和软件应用的能力;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设备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调试的能力,这个阶段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综合能力培养;顶岗实习阶段是对学生前三个阶段实践能力的最终检验,通过企业真实环境和项目的锤炼,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应用型本科阶段则在高职阶段的基础上,不再安排基础操作类的实践课程,在专业专项技能实训中,主要安排软件开发、计算机及控制类的实践课程,提升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则通过选修的方式,在“电力工程”、“电机控制技术”、“楼宇消防安保技术”等专业选修实践课程项目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方向进行实践操作,这个阶段重视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组织、协调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分段培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时,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实施方法,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分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管理规范、实践课程标准的制定、实践教学过程实施控制、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实践教学效果反馈和改进等6个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在分段培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纲领性文件由常州工学院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开发,确保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安排的合理性。实践课程标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课程执行过程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是实践课程实施的执行文件;教学实施与控制环节是对实践课程准备、设计、施行检查和评价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需要根据各自课程的特性施行,并对实践课程的各个实施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详细设计;考核评价是对实践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判定,根据工作过程表现和工程项目质量等因素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反馈是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标准是否合理的有效验证,通过走访毕业生和实习单位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为专业进一步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实践类课程管理规范是围绕规范实践类课程开展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实践课程实训、企业定岗实习、专业毕业设计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以实践类课程管理规范为指导,确保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教学检查有制度可依。

四、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践效果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后,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之间进行联合教学试点,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具备良好的促进效果。

(一)形成了岗位能力层次递进的“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联合欧姆龙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有限公司等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和自动化设备应用企业,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入手,依据电气自动化技术职业岗位中设备制造、设备组装、设备运行调试和设备保养维护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按照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企业顶岗实习四个层次递进关系,形成“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高职和应用本科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

(二)实施了校企共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校企共建的课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引入企业项目资源,使得校内课程教学项目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很好的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次,通过企业项目的实践,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三,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现状,明确专业的就业岗位,对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和增强就业信心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第四,通过解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学生能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岗位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构建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建设思路,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檀祝平.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3(24):80-83.

[2]张祖华,丁泗.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3):27-28.

[3]郭德怀,王峰.高职院校“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5):84-88.

责任编辑 王国光

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书店的兴起,新华书店几十年垄断经营的局面被打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华书店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维持自己的实力,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本文在介绍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华书店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新思路以促进新华书店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 新华书店 改革措施

一、新华书店信息化建设历程

我国新华书店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这一阶段,新华书店信息化的大致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代替人工服务阶段,第二阶段为管理信息化阶段,第三阶段为业务流程再造阶段。在第一阶段新华书店的主要改革措施是利用计算机来代替原有的手工业务,主要体现在新华书店的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工作都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的。虽然各业务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不同,但是新华书店还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所努力。在第二阶段,许多新华书店在原有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一些管理功能,并且将这些管理功能与产品销售、产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第三阶段也就是现阶段,市场竞争更加剧烈,新华书店面临着体制改革的压力,这就需要加强改革措施,创新产品销售、产品服务方式,改革原有的业务管理水平。在这一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新华书店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能够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新华书店在看到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后,纷纷进行巨额投资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但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各新华书店信息化建设的结果并不相同。

二、新华书店所面临的挑战

新华书店是图书销售连锁店,具有网络连锁的优势,是我国销售图书、音像制品的主要渠道,新华书店的主要业务就是销售学校教材。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对教材的进一步限价,教材销售开始招标,教材循环使用策略的实施等问题的出现,新华书店教材销售数量逐年下降,其利润也在不断减少。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类民营书店、网络书店、专业书店的兴起,新华书店的顾客数量也逐步减少。目前亚马逊卓越网、当当网等网络书店发展速度较快,以网购的形式取得了以往的购书方式,网络书店具有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的优势,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网络书店的出现,大大影响到新华书店的销售收入,进一步降低了新华书店的利润,新华书店面临着改革传统销售模式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压力,新华书店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状况,优化自身资源,转变经营模式,进一步拓展新业务,以此来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只有采取多种经营模式才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险,提高经营利润。下文主要介绍了新华书店在改革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以此来剖析新华书店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生存并发展下来。

三、信息化背景下新华书店的改革措施

1.运用信息技术管理业务流程

在新华书店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管理,就是从整体考虑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综合管理,力求达到整体效益最佳,而不是个别最佳。目前,新华书店的业务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工作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新华书店进行业务管理就是要以这些流程为管理对象,通过管理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业务流程管理主要以各流程的管理观念为核心,以改善这四个主要流程为手段,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管理目标,管理重点是改造新华书店内部及跨组织的流程,以降低书店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新华书店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利用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改变新华书店按工作职能来设置部门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起业务流程来设置部门的方式,以此来实现新华书店从职能管理转变为业务流程管理,在业务流程过程中进行业务的审核与管理决策,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企业信息传递的部门,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反馈速度。在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业务流程的时候,需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要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措施加以解决,然后再重新组合业务流程。在业务流程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每个个体在业务流程管理中的作用,要能够在业务流程管理过程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新华书店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新华书店需要建立供货商及客户服务平台。新华书店通过这两个平台,可以发挥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加强业务流程管理,能够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图书资源信息服务,有能够为顾客提供通用出版书籍。此外,新华书店能够在第一时间为顾客提供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信息,又可以为出版社提供顾客对图书的需求信息。这样就能够集中图书资源信息,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能够为顾客与出版社之间搭建平台,提高新华书店的运行效率。第二,新华书店要能够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新华书店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一步管理现有的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方式,为新华书店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数据参考。第三,新华书店需要在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管理。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新华书店可以采用财务信息集中核算的方式,进一步发挥财务制度的作用,确保会计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新华书店要能够协助出版商建立全面计划预算机制,以此来发挥预算的重要作用;新华书店还要能够加强资金管理,加强资金监管力度,保证资金安全流通;新华书店还要能够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财务信息分析,建立健全财务分析体系,提高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第四,新华书店需要加强出版物的管理工作。一方面,新华书店要能够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来进一步完善业务查询及统计功能,要能够对书店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各种书籍的销售量统计、图书进货量统计、销售量统计、库存量统计、产品滞销统计、利润统计分析及季度销售额统计等等。另一方面,新华书店信息系统需要能够具备强大的功能,例如要能够对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对顾客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对顾客的类型进行分析、对顾客的忠诚度进行分析等等。新华书店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服务、网上支付技术、物流配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就严重制约新华书店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新华书店需要与信息技术部门加强合作,进一步统筹规划,解决现存问题,加强信息化建设,健全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持体系,使新华书店的发展更加健康有效。

3.提供网络教育服务

网络书店直接绕过中间商向顾客提供服务,这使新华书店传统营销零售方式受到挑战。在面对这样的市场发展形势时,新华书店需要转变经营方式,进一步拓宽提供服务的类型,以应对市场挑战。在此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华书店可以由传统的销售模式向教育服务模式转变,为顾客提供网络教育服务,这直接关系到新华书店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关系到新华书店能够保持核心竞争力。新华书店可以基于网络教育服务平台,全面塑造网络教育服务商的形象。例如目前有的新华书店发挥创新思维,打造出远程网络教育产品,新华名师网就是其中最受顾客喜爱的产品。新华名师网这一网络教育平台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的核心模块,网络教学研究模块、网络教学模块及教师培训模块。这一网络应用系统是为教学教研部门专门设置的,在学校与教研室之间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学校与教研室之间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有利于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师生管理,有利于实现学校与学生家庭的互动,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分享。这一应用平台实现了教学工作网络化,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捷。

随着该应用平台顾客人数的增多,新华名师网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学校在建设过程中资源也不断增多,该应用平台推动了中小学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新华书店的利润增长速度。在这个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服务的平台上,在线作业测试与诊断系统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应用。它以数据库的建立为基础,成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结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批改学生做的纸质作业的教学模式,成功地以信息化取代人工操作。目前,新华书店的一些教育网站在在线作业测试这一应用功能中,只能反映出学生作答结果的对与错,不能对错误的题目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也不能对学生的错误作出针对性分析。根据目前市场信息的分析,在线作业测试与诊断系统所获得的市场盈利最多,它也是新华书店网络教育服务项目中获益最多的一个。目前,新华书店在经营过程中主要使用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混合经营的模式。这种混合经营模式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书籍与服务,能够实现服务多样化、便捷化。这种经营模式能够在满足现有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顾客群,为新华书店吸引更多的顾客。新华书店在向教育服务商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更多的挫折与考验,这就需要新华书店进一步发挥创新思维,采取创新措施加以解决,加快改革的步伐。

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新华书店需要发挥创新思维,综合分析图书市场信息,在业务流程管理过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拓宽服务项目,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完成改革,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菊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华书店的服务创新.出版与印刷.2002,01

[2]殷宁.数字背景下新华书店商业模式的多样性.经济研究导刊.2010,29

[3]于令东.新形势下新华书店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思政工作.科技信息.2012,35

[4]张华卉.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华书店的经营战略.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03

[5]李华.论新的经济条件下新华书店的经营策略.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教育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加上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也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要想充分运用网络科技实现高校教育的科学管理,就必须对网络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文章主要探讨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技术 高校 教育管理 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机遇,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意识到网络技术对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由于网络技术具有共享、合作、开放等特征,其深刻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

1 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

1.1 使高校教育模式变得更加开放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如今网络开放的环境下,人们可以充分实现信息与能量之间进行的等物质交换,然后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将其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高校原本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教室及实验室中进行信息交流与教学,然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场所进行学习,并且在校外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使现阶段高校教育模式变得更加开放。

1.2 使高校教育管理形式更加丰富

网络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其在高校教育工作的应用进一步扩大。网络技术不但丰富了高校教学内容与手段,还大大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现如今,高校教育管理形式逐渐从原来的人力管理转变为如今的信息化管理,这不但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还进一步提高了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然而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一些对网络技术不算熟练的工作人员,反而在信息化的管理中加重了工作的负担。

1.3 使高校办学形式更加丰富

在高校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很多高校只是承担一些教育机构硬性规定的任务。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繁荣,很多原本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的人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为的就是提升自身的个人价值[2]。原来的办学形式导致这些人受到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而无法接受教育,但今天的网络技术下的远程教育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使各个阶层都能接受高等教育,这就在很大形式上使高校的办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

1.4 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方向转为定向与定性相结合

高校是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的主要阵营,然而由于高校在课程安排、财务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就会造成高校在人事安排方面存在冗杂现象,而且也无法利用财务管理方面的有效资源,最终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受到限制。

2 加强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相关策略

2.1 改革并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网络技术平台

很多所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局域网络,并且也配置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然而高校在创建与维护网络技术平台、普及网络知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通常来说,网络硬件条件决定着高校信息的互动交流,如果硬件存在问题,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任务无法开展,从而制约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3]。因此,高校必须扩展网络建设的服务范围,尤其是对学生集中活动的地方要全面覆盖,并且进一步强化网络知识普及力度,最终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正常进行。

2.2 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还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从传统的“硬性管理”转变为“软性引导”,利用观念的转变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学习意识。现在教育发展速度很快,高校课堂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此要借助网络技术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能力,拓展自身视野[4]。不仅如此,新的教育管理观念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约束,这对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具备积极的作用。

2.3 提高办公网络化,形成分布式学习

提高办公网络化主要指的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办公的电子化,并加强信息之间的交流与传递,这不但能够大大节约办学资源,还能有效提高高校的办公效率。此外,由于国家财政在高校办学方面有所补贴,经常会导致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时出现资金方面的问题,而通过网络技术就能够很好地将这一问题解决。分布式学习是指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不同区域的学生实行同等教育教学,这不但能够节省教育资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教学规模。

2.4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技术有利有弊,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时,教育管理人员一定要正确认识到网络技术的作用,并对其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网络引导,拓展其学习渠道,让学生把网络技术灵活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结语

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对待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方面,各大高校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学会利用相关措施对出现的网络教育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最终给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晓进.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3(90).

[2]韩晓鸣.网络平台沟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华章,2014(09).

[3]孙利宏,石琰茹.浅谈网络技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科技信息,2013(15).

[4]刘成杰,马庆.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与融合[J].时代教育,2014(07).

上一篇:电子商务特许经营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危机信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