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技术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6

无线充电技术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针对现有矿用帽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耗能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太阳能矿用灯帽电路设计的新方案。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几种等效电路模型,太阳能充电电路的参数设计以及驱动调光电路的设计。

关键词:矿用帽灯;调光;太阳能;等效电路;参数设计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环保、清洁、经济,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太阳能作为供电的产品不断地涌现,而现有的矿用灯帽的照明系统通常采用充电电池进行供电,然而充电电池一旦电量用完之后,对其进行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矿灯帽的正常使用,而且现有的矿灯帽的亮度无法进行调节,在较亮的环境中使用矿灯帽会导致电池电量的浪费,因此本文提出具有调光功能的太阳能矿用灯帽非常具有现实的意义。

1 太阳能电池模型

太阳能电池模型目前主要是以研究复杂的光电转换详细过程为主的物理模型和通过分析输出特点确定等效模型的外特性模型为主。电池工作的核心部分便是P-N结,通过恒流源与正向的二极管的并联构成电池外特性模型主要组成部分

该电路的设计实现了四级调光,从Q0的接入基极通过电流最小,导致集电极的电流也是最小,此时的LED发光强度最小,可以适合矿下近距离的工作,而Q3接入通过基极电流最大,此时LED驱动光源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适合矿下远距离的工作。

4 结语

当今提倡节能减排,太阳能与LED的结合符合绿色照明的需求,采用可调的驱动电路大大增加了电路的可靠性;多级调光使光源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符合矿下的工况,在今后发展中值得推广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赵争鸣,陈剑,孙晓瑛.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

点跟踪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朱宪忠,许斌,周一航,等.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

电路设计[J].电子世界,2012(21):134-135.

[3] 冯强,吴秀祥,程浩,等.太阳能手机锂电池充电

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143-144

[4] 刘汉奎,谢正,张相军.一种具有自动定时调光

功能的路灯用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J].电气应

用,2006,25(9):136-138.

[5] 彭爱梅,尹玉军.太阳能LED霓虹灯电路的设计

[J].科技广场,2011,(4).

[6] 李珺,宋文龙,王禹淇.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电

路设计[J].节能技术,201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21029002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俊泉(1994—),男,江苏南通人,供职于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

无线充电技术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通讯时代已走上了高速公路,信息传输的速率、效率和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重要。相对于有线设备,人们也越来越喜爱使用无线设备,移动、携带便捷成为了无线设备的主要特点。现在的宽带脉冲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步应用到无线设备上,本文将向读者介绍宽带脉冲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和意义,着重阐述其关键技术,并对技术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分析。

【关键词】超宽带脉冲 无线电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应用

当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与人间的联络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这些情况使得数据通讯和无线通信业务很快繁荣了起来,人们对无线通信服务的质量和速度也越来越看重。随着各国商业上对3.1-10.6GHz频谱资源的运用,超宽带技术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一、宽带脉冲无线电技术简介

超宽带技术发展刚起步时,Scholtz博士开发出了一种适用于短距离密集多径环境的跳时脉冲无线电技术,这也是当今超宽带的主流技术。脉冲无线电系统具有构造简便、耗能低等优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医疗服务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同时,60GHz无线电通信技术,因其频谱资源丰富,适用于对速率要求高的短距离通信,在吉比特以太网、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等领域的应用上有巨大潜能。脉冲无线电技术还因其信号穿透能力强等独特优点,广受个人消费电子和传感器网络的青睐[1]。

二、应用研究方向

目前,在脉冲无线电超宽带和60GHz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向:

(一)雷达与成像系统。雷达和成像系统的应用方面,主要看重的是宽带脉冲无线电系统可以直接发总纳米级的短脉冲,具有较大的信号带宽,尤其是超宽带的信号穿透能力很强,在空间分辨率、速度策略和实体识别方面具有较高能力。在检测掩埋物、穿墙监视、医疗检测等方面均发挥了超宽带雷达的强大作用。

(二)精确定位系统。超宽带脉冲无线电的多径分辨能力强,能够透视物体,由于超宽带脉冲无线电的这种特点,所以基于这种技术的定位系统即使在很不良的环境下作业也能提供很精确的定位。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对通信可靠性和精度测距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脉冲无线电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其要求。脉冲无线电超宽带系统的构造简便、不复杂,成本低,具有白噪声样的信号特点,对别的设备干扰很少,能够抗多径干扰和拥塞,且时域分辨率好,利于跟踪和精确定位。

三、关键技术

21世纪初开始商业上已经被允许使用超宽带系统,其基本技术应用以日趋成熟。从技术上讲,对脉冲超宽带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一)脉冲设计。在UWB系统中,能够直接发送的短脉冲持续时间不到1ns,所以宽带可以超过1GHz。新提出不久的高斯脉冲系列波形、修正的艾尔米特脉冲波形及拉普拉斯脉冲波形等,它们的目标在脉冲宽度范围内,发射信号在频谱分布中有近乎平直的部分,并能为有效发射信号而避免直流分量。

(二)接收机设计。超宽带系统可以直接发出超短脉冲进行通信,在完美估计信道和同步作业的情况下,相关接收机能向系统提供较好的误码性能。而且,UWB信号的延时分辨率较好,Rake接收机可以使用系统分辨出的多径分量,尤为重要的是Rake接收机可以在忽略码间干扰和多用户干扰的情形下具有最佳检测机制,误码性能达到最强。

(三)调制机制。系统数据速率、发送信号频谱特征、收发机复杂度、误码率等都与调制机制方法紧密相关,调制机制在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脉冲无线电超宽带系统调制手段有:脉冲位置调制(PPM)、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形状调制(PSM)、开关键控制(OOK)及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等。

(四)信道测量建模。超宽带刚被提出的时候,信道测量就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研究人员对工厂和现代办公室等典型应用性环境进行了测量建模。从物理层来讲,60GHz系统与超宽带在技术上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60GHz系统所使用的脉冲属于超高频谱范围,这所来了的正负面都有的。

四、技术应用

与传统窄带通信相比,脉冲无线电系统的收发机结构更简单,发射机正常情况下只需要一支晶體管工作在简单数字模式,晶体管产生的脉冲可以通过滤波器,形成单周期脉冲,不需借助线性放大器,降低了功耗和成本。脉冲无线电接收机也比传统窄带通信简单,原因是它不需要中频级。脉冲无线电收发机能够集中到同一张芯片上,节约了成本,且功耗低、速率高,特别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和视频监控等应用[3]。

(一)脉冲无线电超宽带图像传输系统。这种方法使用了图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信道状态良好时,输送图像关键信息,信道状态不好时,输送图像次要信息。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是较好的。图像信息需要分类后在输入到UWB系统中,其分类方法可以使用二位离散小波变换算法。最终图像信息会沿着树的走向分为四部分:斜线高频部分、垂直高频部分、水平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得出的数据信息还有经过信道衰落阈值选择进入到仿真阶段。

(二)脉冲无线电UWB在智能电网中的前景

1.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是以智能电网中电力消费为中心的,监控带有智能电表的电器,优化电力使用和消费。它要实现对能源的有效监控,其通信技术主要分为两类来研究: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比,无线通信更稳定、成本更低、性能也更好,在无线通信中,最有发展前景的莫过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了。

2.脉冲超宽带系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Zigbee技术,它的设备构造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节点很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当然Zigbee技术也有缺点,就是抗多径力差、定位不准,设备间相互易受影响。

超宽带脉冲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很有前景的,当然也有许多地方不成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吕婷婷.宽带脉冲无线电通信技术及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3.

[2]赵陈亮.典型超宽带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技术[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013.

[3]刘空鹏.室内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3.

无线充电技术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无线网络应用广泛,而在需要低耗电、较少量资料传输的家电控制、物件辨识,大多会采用短距离无线技术,例如红外线、蓝牙、ZigBee、ANT等等。随著物联网的兴起,各技术都各有所长,也正互相竞争中。本文主要将各个主流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介紹和比较。

关键词:无线网络;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引言: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在物联网的时代当机器需要交流的时候,也需要按照相互之间可以听懂的语言进行。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有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如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5G Wi-Fi、433MHz、近场通信(NFC)、DECT等等。

一、蓝牙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 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

但蓝牙技术遭遇了最大的障碍是过于昂贵。突出表现在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这就使得许多用户不愿意花大价钱来购买这种无线设备。因此,业内专家认为,蓝牙的市场前景取决于蓝牙价格和基于蓝牙的应用是否能达到一定的规模。但目前蓝牙在手持移动设备短距离传输上还占很大的市场份额。

二、ZigBee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特点包括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支持大量节点、支持多种网络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ZigBee网络中的设备可分为协调器(Coordinator)、汇聚节点(Router)、传感器节点(EndDevice)等三种角色。

Zigbee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网络可以便捷的为用户提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因此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具有非常强的可应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家庭人口结构以及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变化,人们对家居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透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家居产品不仅要具备简单的智能,更要求整个系统在功能扩展、外延以及服务方面能够做到简单、方便、轻松、安全。很显然,我们的家居生活需要改变。

虽然智能家居的概念很早就出现,市场需求也一直存在,但长期以来智能家居的发展由于受制于相关技术的突破,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普及。ZigBee的出现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物联网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网络,它涉及各行各业,其实质就是让万事万物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许多超级智能化的应用。传感器网是构建物联网最基本的网络,传感器作为感知的最前端探测和搜集信号,之后则需要各种有线和无线的通信技术进行设备相互间的通信交流。而光纤、ADSL、3G和Wi-Fi是作为联网的主要动脉,而最后100米的短距离接入则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的,而Zigbee被认为是目前最适合传感器网络接入端的无线通信技术。

三、5G Wi-Fi

5G Wi-Fi(802.11ac)是指第五代Wi-Fi传输技术,并且运行在5Ghz无线电波频段(并不是运行在5Ghz频段的Wi-Fi就是5G Wi-Fi,而只有采用802.11ac协议的Wi-Fi才是真正5G Wi-Fi)。

更高的无线传输速度是5G Wi-Fi的最大特征。业界认为,5G Wi-Fi的入门级速度是433Mbps,这至少是现在Wi-Fi速率的三倍,一些高性能的5G Wi-Fi还能达到1Gbps以上。而博通是较早提出提出此技术和较早应用此技术且相对比较成熟的芯片厂商,目前使用博通5G芯片的著名品牌有苹果手机iphone5、三星手机GALAXY S4、HTC one 、腾达11ac 千兆无线路由器等。

尽管被称为4G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制式还没有正式商用,但5G Wi-Fi却已兴起。由于国内外厂商纷纷在产品中加入对5G Wi-Fi功能的支持,有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一年内,5G Wi-Fi将迅速普及,而各大连锁咖啡店和西餐厅或将面临5G Wi-Fi路由器的更换潮。

四、超宽频(UWB)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通过在较宽的频谱上传送极低功率的信号,UWB能在10米左右的范围内实现数百Mbit/s至数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UWB抗干扰性能强,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有人称它为无线电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进展,认为它将成为未来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

总结

总的来说,它们都有其立足的特点,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或建立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但是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完美到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各种传输技术,有其所长也有其所短,很希望看到他们在物联网的世界里大放异彩,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短距离的信息传输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分析[J].周薇薇.电子制作.2013(15)

[2]无线通信技术的分析[J].段鹏飞.通讯世界.2019(10)

[3]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分析[J].张航.通讯世界.2016(16)

基金项目:成都工业学院校级重点项目2020ZR00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2011116010

无线充电技术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 安全 应用

1 无线网络特征

新时期,无线网络体现出了较强的移动性,高带宽以及灵活性特征。由于突破了有线模式束缚,令其在网络覆盖范畴之中的任何地方可联网应用,完成移动办公。同时,符合大范围的双向以及多向信息传输,并可达到11Mbps的信息传输速率。基于应用直接序列扩展频谱手段,令其可体现可靠性以及平安性,同时组网更加灵活,对于移动主机调节更加容易。

虽然无线网络系统架构搭建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费用,然而后期维护管理起来更加便利,投入经费仅仅占到有线网络系统的一半。

2 无线网络技术应用

无线网络技术的良性发展要在应用层面获取用户广泛认可。当前,传输标准丰富多样,排除无线局域网之外,广大用户可在各个领域应用该类技术,涵盖硬件以及软件两个层面。目前有三类方式可选,即红外线、蓝牙以及wifi无线传输。红外线传输通过电磁波完成信息处理,传输距离有限,速度最高可为16Mbps。而蓝牙则拥有世界范围内开放的频段2.4GHz,高版本技术传输速率可实现3Mbps。而WIFI技术当前形成了较多标准,其中802.11b在理想状态之下可达到11Mbps,而802.11g则可实现54Mbps。而现实应用环境之中,其传输速率仅能达到理论值的一半。

3 无线网络技术包含的安全隐患

无线网络技术系统令大众日常办公更加便利,其利用空气传输介质进行组网,因此体现了明显的开放性,而另一层面也包含相应的安全隐患。即信息重放、WEP破解、网络窃听、MAC地址伪造与拒绝服务等。如果欠缺充分的平安防范处理方式,便较易被中间人应用非法AP实施欺骗攻击,窃取重要数据并篡改信息。当前网络之中普遍包含非法程序,可捕捉信号覆盖范围之中的数据包,获取充足的加密包通过分析使密钥恢复。通常来讲,较多网络通信以明文呈现,会令无线信号之中的攻击人监视并通过破解分析获得信息,该类威胁逐步变成无线网络系统所需应对的一类重要隐患问题。

不法之徒还会通过网络窃听软件掌握信息,取得AP通信地址,并利用伪装MAC地址等模式完成网络连接。攻击人还可针对AP展开泛洪攻击影响,导致拒绝服务进而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

4 提升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策略

无线网络系统整体安全可靠性主体在于对有关信息保密任务做处理,为全面提升系统安全保密水平,预防攻击人窃取信息数据,应设置有关管理措施确保排除消息参与人之外,其他人均不能掌握有关内容。为此,应合理的应用防火墙系统,预防非合法人登陆网络之中窃取重要资源。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之中,则应引入身份认证手段,保证仅有该用户方能获取到具体信息,预防其他人对内容做非法篡改。针对无线网络系统之中的信息还应做好完整性的保护管理,保证其整体完整性,排除外界的不良干扰。

基于无线网络系统节点为有线以及无线信号相互转换的中心,因此节点之中合理的选择天线位置不仅可影响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信号传输效率、接收信号强弱等级,还关系到无线网络系统整体的通信安全。因而应将无线网络系统节点设置在合理的方位。在布设天线前期应事先明确无线网络系统节点通信信号具体能够覆盖多大范围,而后依据该距离的大小,放置天线至外界用户不能接触的位置上。

为提升无线设备运行性能,可利用WEP加密协议,针对无线网络之中的流量进行处理。虽该加密方式自身包含一定漏洞同时较为脆弱,然而卻仍旧可以对非法访问形成一定障碍,利于预防黑客入侵行为。服务集标示符也就是SSID为无线访问点所应用的识别字符串,借助该字符串客户端可完成连接创建。针对各个访问点的选择布设,应确保独一无二性,同时应增加设置难度,避免轻易的被猜中。无线网络系统之中,禁用DHCP模式尤为重要,该方式使得黑客无法很快的破译分析出用户具体的IP地址、有关TCP/IP参数,这样即便黑客们应用单位访问点,仍旧要花费时间获取IP地址,自然使他们的攻击入侵行为效率大大降低。

5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

网络漫游切换始终是无线网络安全以外的一大问题。目前无线网络系统之中,如果一边应用无线网接入服务,一边移动到接入位置,此时移动终端覆盖至子网,则原先IP数据变较难传输至终端,而数据通信会切断。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一现象设定IP网拓展标准。也就是需要通过特定路由装置针对无线网终端位置做智能化管控方能实现既定目标。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第四代通信技术手段逐步扩大应用,其集合了3G技术以及WLAN于一身,可更加高质量的传输各类视频信息以及图像资料。同时,传输速率将达到100Mbps,对于广大用户多重形式的无线服务需要均可全面满足。当前,大众个人信息通常应用电子信息模式进行存储,同时他们提出了快速联网更新的需要。而伴随谷歌眼镜新型产品的诞生,移动终端将继续向着穿戴式的模式发展,也就是说无线穿戴网络将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应用无线网络系统的过程中,一旦连接用户量增多之时,经常会出现网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频繁掉线问题始终困扰着用户,影响了他们的应用体验感。因此今后无线网络技术还应在该层面进一步加强。而无线网络系统势必在未来承载更庞大的个人隐私信息,为此安全加密技术还应全面更新发展,方能保证该类机密信息进行无线传输阶段中不会被泄露出去。

6 结语

总之,无线网络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化建设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满足了大众移动传输、应用数据、获取信息的丰富需求。针对系统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方能全面激发无线网络系统技术功能价值,令其全面适应新时期需要,为创建健康、安全、高效、优质的无线通信网络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红霞,卢明华,李佳洺.无线网络时代城市管理的系统结构与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2014(1).

[2] 甘元伟,陶思宇.铁路客运站APP客户端及无线网络技术综合运用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9).

[3] 张艳.有关无线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模式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

[4] 任宝泉.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油田安防监控系统研究[J].硅谷,2014(10).

无线充电技术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1.1 电动汽车充电桩背景及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现如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电动汽车也就营运而生了,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电动汽车已经在整个汽车行业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可是在其发展初期由于各项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现如今在电动汽车领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 对相关的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 特别是对充电桩和充电站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大。

1.2 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法

电动汽车在充电的时候主要有四种方法:一, 交流充电, 这种方法先由电网公司提供380或者是220V的交流电源, 然后电动汽车可以利用自身配设的车载充电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这种方式具有功率高和充电耗时短的优势, 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小型汽车充电过程中;二, 直流充电, 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地面所提供的电源给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 充电速度非常快, 比较适用于那些大型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三, 对电池组进行更换, 但是这种充电方式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即电动汽车需要具备两组蓄电池, 在其中一组进行充电的时候, 另一组就可以给汽车提供充足的电能。如果在较长时间使用过程中, 一组蓄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 就可以更换另一组电池, 以更好地确保电动汽车的正常行驶。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缺陷, 那就是需要建设大量的电池更换站, 而且每一个更换站都需要配备一定的工作人员, 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 但是却降低了适用性和智能化水平;四, 非接触式充电, 这种充电模式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地面嵌入一定的电器元件, 而且好应该和汽车实现有效的接触, 优势就是其在充电的时候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 可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这种充电方式还没有被采用。

2 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2.1 总体设计

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对其硬件系统设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主要包括对通信模块、STM32管理系统、输入输出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的设计, 只有确保了硬件系统的设计质量才能有效保证整个充电桩的设计质量, 从而让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2 硬件设计

2.2.1 带有光耦的输出电路设计

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光耦输出电路的设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 最好是采用PWM光波电路, 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可以更好地确保充电管理系统在对STM32位一体的输出光波进行应用的时候可以将电压控制在0到3.3V之间, 同时也可以电压的波动值控制在-12到12V之间,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防治PWM光波受到其他光波的影响, 需要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加强了对隔离干扰光耦电路输出实际。

2.2.2 带有光耦的通信电路设计

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 应该充分结合实际需求对通信功能进行专门的设计,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也都是采用带有光耦模块的通信系统。在对通信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 应该对其系统中的RS485收发器芯片设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而更好地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高效运行, 这就需要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将电源地线模块和管理模块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还应该找到通信功能接入点的准确位置。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光耦通信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发送功率和芯片传输具体需求进行充分了解, 并进行针对性地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整个通信系统信号的正常传输。

2.3 软件设计

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设计的时候, 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整个管理系统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对系统充电电量的实际运转状况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所以只有读充电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更好地保证系统的充电作业。

在对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设计的时候, 还应该对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 一般都会记录在FM31256存储器当中, 而且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 还应该对程序框图的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设计, 通过对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判断来对整个系统运转信息进行更好地了解。

2.4 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方案设计分析

在对充电桩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还应该对管理系统当中的各种数据集成方案进行准确的设计,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整合处理。通常情况下经常用到的数据集成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两种,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效果, 所面对的数据类别也各不相同。

以C++语言设计通讯为例, 在其实际设计过程中, 要根据系统应用的信息数据变化系统协调功能的设计。在C++语言集成数据的应用下能够有效提升充电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 我国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具有非常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 有效推动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汽车数量持续不断增多, 而汽车尾气会给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 现如今国家对低碳理念的倡导, 就需要出现一种新型的汽车来代替以往传统污染严重的汽车类型, 在此背景之下, 电动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比较环保的汽车类型,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需要专业充电桩的有效支持, 这就需要对充电桩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对电动汽车的实际应用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和支持。本文先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然后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硬件和软件管理系统设计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管理,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 阮宜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汽车充电桩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 2016.

[2] 崔霖.风电联动供电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 2016.

无线充电技术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在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都得到快速发展。对于宽带无线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就是无线通讯技术,无论是固定的模式还是以往传统的模式,宽带无线通讯技术都会改变传统,更新技术,接替有线的通讯技术。总的来说,宽带无线的出现和发展是世界媒介发展的一件具有非常意义的事情。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发展,还对人类的价值观念和言行举止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本文结合实际网络的情况,简要分析了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并阐述了其发展状况,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我国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宽带无线 通讯技术 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当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十迅速,互联网的产物逐渐深入人心,无线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例如:WiFi、4G、3G等。我国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紧抓机遇,得到迅速发展,技术也得到一定得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

1 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无线通讯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和积极的研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宽带无线通讯更是得到广泛的使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技术,有着相对较强的优势,不仅在工业领域占有重大比重,逐渐深入人心。现在,宽带无线通讯技术虽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阻碍了我国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其强大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展现。因此,还需要加大对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开发,从而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收益。

以3G、4G为代表的宽带通讯技术是一种漫游移动通讯技术,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并且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服务,保障信息在传送和连接的过程中具有比较高的质量,其网络传送速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384kbps以上。而WiFi通讯技术是无线局域网内的一种连接技术,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无线局域网络,并完美的承载各种通讯业务,同时还带动了计算机、无线网卡等硬件的发展。目前WiFi已经深入人心,每时每刻、无处不在存在着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办公、休闲、娱乐的一种必要的工具。在这种大环境下,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工具也在慢慢的崛起,此无线网络不需要借助其他的载波,而是通过非正弦窄脉冲在互联网中传输信息。因此,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在宽带的使用上会占用较大的宽带,一般情况下,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传输速率大约是几十Mbps,甚至有时可以达到1Cbps。但是,这种超宽带无线网络技术的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而且造价成本也比较低,远远低于数字化的成本。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达到最高的传输速度,跟传统或者以往的无线通讯技术相比,功率消耗的比较少,而且功率密度较低,不易受到其他噪音或者电磁波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隐蔽性能和保密性能,并且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安全性较高,在各个行业都能得到稳定的发展和应用。

宽带无线技术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多点分配系统,其中LMDS的频率应该在10~40GHz之内,而且在基站设备的作用下,可以调节相关的射频信号,有助于宽带网络的传输工作,使信息数据双向对称。虽然,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在传送信息数据的情况下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例如:自然环境、天气、设备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作为一种宽带业务,有着特殊的优势,例如:能够在传输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公开化和透明化,使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业务范围更加广泛。

2 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宽带化是未来通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走向。当前,人们都应该想到只有无线通讯技术才能代替原有的有线通讯技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正在全面地引入新的无线通讯技术,着重改变和完善人们上网存在的难题。然而,面对这些难题都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难题,并且还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除此之外,还可以注重超宽带的发展,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也是当前需要注重的发展领域之一。另外,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还包括移动通讯网络发展。其中,移动通讯网络发展包括3G、4G等。全球第一个3G实验整整花费了3年的时间,而其他的网络发展用的时间也相对较少。4G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主要是因为它满足了广大用户的需求,能够改变用户的行为。智能终端的发展逐渐引入了移动网络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大大加大了流量资费业务,为网络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的业务发展,为我国网络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最后,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还包括网络结构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紧跟其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得到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网络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代表着网络技术的一种新兴类型。无线通讯技术被大家欣然接受,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系统互补的优势,并且兼具无线有线一体化。在无线通讯技术中,还分为宽带无线通讯技术、3G移动通讯技术、4G移动通讯技术、WiFi通讯技术、超宽带通讯技术等。这些通讯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并且根据各自的特色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大的自由选择性,保证有更好的信息质量,因此,能够有效地保障获取的信息数据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无线通讯网络包括了宽带通讯和移动网络通讯两大类,同时也包括了这两大类的优势和缺点。由于各个地区和用户对需求的不同,也导致了对各个无线通讯技术的使存在着差异,这就使两大无线通讯技术存在了不能共存的矛盾。因此,无线通信逐渐和网路技术相互融合、借鉴,各取所需,逐渐走向多元化、网络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综合应用宽带无线网络的发展,逐渐实现宽带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各个行业中,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核心部分,也做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改变和完善。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娱乐。宽带无线通讯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技术,有着相对较强的优势,不仅在工业领域占有重大比重,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青小昀,吴婕,李龙.“移动互联行政微服务”应用[J].通讯 世界,2016(12):88.

[2] 李英杰,张洁,何琳,等.基于4G的地震现场应急信息服务 系统设计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與维护,2015(23):43.

[3] 潘丹,王伟,李英杰,等.基于3G的安徽省地震应急通信 系统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14):57-58.

[4] 潘永刚,刘秀波.分析车载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 景[J].科技风,2014(22):112.

[5] 彭祺,张丽玲.基于802.1X/EAP的无线网络安全认证研究与应用[J].科技广场,2010(3):68-70.

上一篇:书法与道教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教育方向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