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理论论文范文

2024-07-15

异化劳动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本文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在对异化劳动核心概念准确廓清的基础上,就其重要性作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唯物史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核心概念“异化劳动”是引起《手稿》争议的原因之一。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入探析,廓清其理论内涵,阐明其重要性,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异化劳动的源起及内涵

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的批判过程中逐步提出的。《手稿》使马克思的研究方向从哲学转向了经济学,看到了国民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理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进而又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的理论。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还原到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来看,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其深刻的理论来源:

首先,吸收黑格尔否定辩证法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合理因素。马克思结合自己的经济学研究切实领悟到:“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1]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是站在了与国民经济学家相同的立场上为资本主义进行着哲学辩护,马克思对异化与对象化作出了区分,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称为“异化劳动”,这无疑是对黑格尔的否定性解读。

其次,领悟接受费尔巴哈的人本异化史观。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是高度赞扬的。“一般的实证的批判,从而德国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是全赖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的。”[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勇于创新,不再从人自身,从个体和类的矛盾中探求异化,而是把着眼点转移到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把劳动视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前进一步,虽仍沿用费氏关于“人类是类存在物”的提法,但赋予新的内容。从抽象的人过渡到现实的人。这显然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是体现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3]并受自己劳动产品的支配和奴役,这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阐释。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内涵层层递进:

第一,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产品本身是工人劳动创造出来的,可是,由于雇佣劳动它发生了异化,对自然界的占有变成自然界的丧失。第二,劳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点。然而,在私有制条件下,雇佣劳动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劳动。这表明劳动脱离了人的本性,对劳动者来说已成为一种异化的外化的东西;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人是类存在物,“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然而“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生活”[4];第四,人和人相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与他人之间现实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而异化劳动本身就不断把这种关系表现出来。

二、异化劳动是贯穿《手稿》的红线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两个“历史之谜”,即“人如何达到自己的劳动的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如何根源于人类发展的本质?”[5]《手稿》的全部论述就是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借“异化劳动”理论展开的。异化劳动在《手稿》中处于统摄作用地位。

(一)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

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时指出 “私有财产是外化了的劳动,既劳动者同自然界和自己本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归结”[6],为的是从雇佣劳动中推演出 “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面的衰亡,另一方面也必然衰亡。”[7]这一结论。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指出,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私有财产是历史地发生的,是由起源的。这一结论颠覆了国民经济学把私有制当作永恒的观点。两者都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的、暂时的形式,扬弃异化劳动必然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对“历史之谜”的回答马克思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已经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归结为外化了的劳动同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的问题,因而我们已经为解决这一问题得到了许多东西”。[8]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私有财产起源的问题和异化劳动的产生问题联系起来,把他们看作人类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

(二)共产主义和异化劳动

在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中,马克思说道“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9]这样“整个革命运动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亦即在经济中,既为自己找到经验的基础,也为自己找到理论的基础。”[10]但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因此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源于生产运动的必然性。既然私有财产的本质不在于物的形式,而在于其主体本质——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不过是异化劳动的感性表现,因此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能动的原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11]有关共产主义的这种结论显然是与异化劳动概念分不开的。

(三)其它范畴与异化劳动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不仅在以上两个方面作了集中、详细、深刻地论述,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作了阐释。如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工资问题的研究,了解了工资的性质,指出“在工资中,劳动本身也并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是表现为工资的奴仆。”马克思由此进而得出结论“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结果”。马克思通过分析从异化了的劳动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进而得出“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不过是这两个基本要素的特定的、充分展开了的表现而已。”[12]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如工资、地租、货币、资本等不过是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展开的表现形式。不仅经济范畴,而且国家、宗教、道德等政治范畴都与异化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

三、异化劳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

(一)异化劳动理论标志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开始创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立足点是经济事实。仅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来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表示:“我用不再来保证,我的结论是在对国民经济学的认真的批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完全经验的分析得出的。”[13]可见异化劳动概念的中心内容是政治经学的科学内容。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看到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的作用,使他认识到对社会本质性的认识不能在哲学中去寻找,而要到经济学中去寻找。从而促使马克思由对哲学的研究转向了对经济学的研究。

(二)异化劳动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雏形。《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地分析,把哲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进行了理论各方面的详细论述,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经济学方面,通过对工资、资本、异化劳动等经济范畴的论证,解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哲学方面,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观点。马克思还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作了若干有价值的论述。如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初步设想:“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4]从上述的思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确立的雏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异化劳动奠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包含有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异化劳动学说源自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的追问,从而揭示了劳动的“自我异化”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导致人与人相异化的现象,这就以萌芽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一定的生产活动必定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理论通过解剖生产劳动以萌芽的形式表现了生产关系的思想,“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15];阶级斗争是唯物史观的客观要求,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说“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表现为劳动者的解放,因为劳动者的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16]。

“异化劳动”作为《手稿》的中心范畴,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的、意义深远的创造。异化劳动理论有着积极效应作用的同时也包含着消极的因素。对此,我们应作全面的深入的分析理解,返回到具体的语境中探讨,力求全面把握异化劳动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各种错误的评价议论中犹豫徘徊。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马克思.刘丕坤译.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16,2,46,51,56,54,55,56,73,74,85,55,1,73,53,55.

[17]李文成.马克思早期著作选析 [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

[18]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陈先达文集第三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19]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责任编辑吴 铭

异化劳动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质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很难用传统经济理论进行充分说明, 在此情况下, 舒尔茨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解释:“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 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他认为, 人力也是资本的一种具体形式, 劳动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大半是投资的产物, 而这种产物加上其他人力投资便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认为“工人平均实际工资的显著增长, 大部分来自这种向人力资本的投资”, “通过向自身投资, 人民能够扩大他们得以进行选择的范围。这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他主张, 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提高国民收入。舒尔茨还对发展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人口迁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在《教育资本构成》和《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等文中, 舒尔茨表达了对教育的理解:“我主张把教育当做一种对人的投资, 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做一种资本, 因为教育已经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 所以我将其称为‘人力资本’。”“由于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因此在制订计划和筹措资金方面的关键经济概念应当是投资的收益率。”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虽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很明显, 该理论背后的阶级意志不言而喻, 就其理论整体而言, 它反映的是资本所有者的经济观和价值观, 它把人力资本投资说成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 而“自由人”自由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以不能自主选择所处的经济关系为前提的, 是以处于被雇佣的经济地位为前提的, 是以不得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前提的, 是以服从于资本统治、资本所有者发财致富为前提的, 是以遵循资本主义所谓的理性规律为前提的。若以这样一种理念来指导教育的发展, 必然导致教育的“异化”, 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 而弱化了教育在文化道德方面的传承作用, 使劳动者的能力专业化、单调化、片面化, 使劳动不再是劳动者主体的自由行为, 而成为被迫的一种活动, 使其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效率主义”、“工具主义”, 最终使教育偏离其本质, 偏离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人力资本”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不科学的范畴, 其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理论对“资本”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将资本看做是能够带来收入的要素, 它把资本视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普遍的永恒的经济范畴。由于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劳动者的素质提高, 从而可以为劳动者带来更多收入。人力资本理论完全是从投资能够带来更多收入这一表象出发来认识问题的, 而未考虑这种收入的来源, 未考虑作为资本应具有的本质属性。从资本的本质属性来看,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能够为资本所有者带来增殖的价值。“人力资本”这个概念若成立的话, 它也绝不像舒尔茨所讲的“劳动者变成资本家”, 其真正的所有者一定不是劳动力所有者, 而是属于资本所有者, 在他们眼中, 劳动力就是一种生产要素, 就是一种以人力形式存在的资源, 就是一种能够为他们带来增殖额的资本。通过教育投资, 便可以提高这种要素的生产效率, 提高这种资源的效能, 增强这种资本带给他们的增殖能力。劳动力或人力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才成为资本, 脱离了这种关系, 它也就不是资本了。人力资本理论试图混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和关系, 有意忽视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占有关系, 掩盖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反映的是在资本雇佣劳动的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关系下资本所有者的观念。

二、教育的本质

教育从本质上来讲, 它绝不是创造财富、实现物质繁荣的工具, 也不仅仅是人类传授知识、经验、技能的过程, 而是人类对精神本性的一种追求, 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柏拉图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类灵魂的转向。亚里士多德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应当充分发展人的理性, 实现真正的自我, 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教育, 自由教育的目的不是进行职业训练, 而是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 从而使人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在此基础上,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和谐教育论,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的体、德、智、美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使人的各部分灵魂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 才有利于人的善良的天性的保持。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真诚地追求知识, 追求真理, 并对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 提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这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现代社会, 教育逐渐偏离了它的本质, 成为了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种工具。受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 在观念上, 整个社会弥漫着马克思所讲的“拜物教”观念, 社会普遍崇尚物质、金钱和资本, 从而导致对理智、道德、艺术和精神生活的忽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一种无限追求财富的动力机制, 劳动力也被看做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一种生产要素, 一种资源, 甚至一种资本, 即“人力资本”。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过程使劳动“异化”, 劳动不再是劳动者的自由行为, 而成为被迫的行为, 成为一种“负效用”;劳动成果不为劳动者占有和享用, 而被资本家占有。劳动过程本身、劳动产品都与劳动的主体相异化, 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 从而丧失了其作为劳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甚至劳动力也被沦为了一种以“人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物质财富的增长, 而忽视了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教育服务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目标, 从而呈现出职业化、技能化的发展趋势。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教育观念正好迎合了这种物质财富增长的需要, 适应于资本主义主导的这种生产技术体系。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异化”

人力资本理论原本是一种经济理论, 但却以其在学术界的广泛影响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教育领域, 形成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理念。这样一种趋势, 恰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资本理性、技术理性的需要, 它是适合于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学说。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导致教育的“异化”。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的经济才能 (即赚钱、创造财富的能力) 都是通过带有投资性质的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的”,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升人的经济才能, 可以增加工资、薪金。认为大多数人的收入差异是由人力资本数量不同而造成的, 认为“收入基本取决于对教育、健康、在职培训、有关职业机会信息的探求, 以及向别的地方进行迁移的投资。”在这样的观念下, 教育自然成为了获得更多收入的渠道或途径。人力资本理论过度强调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教育的目的越来越趋向实用主义, 教育和培训的目的从劳动者个人来讲只是为了提高收入, 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讲只是为了物质财富的增长, 而其实质是为了资本所有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因为教育能够通过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使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工资收益, 但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对资本家来说, 是有生产性的;对工人来说, 是非生产性的”。这种理论过于强化教育的经济功能, 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 虽符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但却迷失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生命的真正目的。

资本主义经济的无限发展, 使劳动者成为技术体系中的工具。教育, 尤其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把人作为工具来训练、培养, 越来越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而不再重视培养人的心智和理性的提升, 职业教育体系完全就是为满足资本主义技术生产体系发展而建立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的确给人类造就了丰富的物质生活, 但也破坏了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平静的精神生活, 导致了“经济愈发展, 道德愈败坏”的社会现象。哲学没落、道德缺失、人文学科丧失应有的地位, 社会发展只重视物质财富的增长, 不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教育只重视技能培训, 不重视人文教育, 逐渐沦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的附庸, 完全从属于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严重违背教育的本质, 它将社会发展的主客体倒置, 颠倒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舒尔茨“主张把教育当做一种对人的投资, 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做一种资本。因为教育已经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 所以我将其称为‘人力资本’。”“因为教育能够提供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生产型服务, 就成了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还运用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的经济核算方法、用效率、收益等经济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他把人力资本的投资, 完全看作生产的手段, 目的是创造更高的生产。舒尔茨还认为:“人力资本质量的改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 人力投资的增长目的就是提高“经济奋飞过程中的工作质量”。认为“人的经济才能主要是一种创造出来的生产手段”。他把人从社会的主体降为客体, 把人作为生产发展的目的变为生产发展的手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人力资本教育理念使教育和教育投资完全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教育中只重视人作为劳动力商品、作为可用来交换的一种技能或能力、作为一种工具来培养, 使人的教育模式标准化、格式化、专业化、片面化, 从属于整个技术体系;而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与商品交换无关的思想、道德、精神方面的诉求被忽视。人力资本教育理念使教育脱离了人的本质存在, 而畸形化的发展, 从而导致教育的“异化”, 教育不是服务于人本身的发展, 而是服从于技术理性、资本理性, 服务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发展, 服务于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而, 作为整个社会劳动主体的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的高度发展, 一方面表现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极度贫乏和萎缩。

综上所述, 人力资本理论受社会生产方式和发展程度的制约, 将劳动力视为资本的一种具体形态, 其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观念, 这一点是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批判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理念, 偏重技术理性的培养, 而忽视了人的道德、文化的传承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这种观念是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一种扭曲和异化。社会主义的发展应以人为本, 人力不是资本, 是人本身具有的劳动能力, 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物质财富的增长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而应当服务于人的发展。在教育观念上应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在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精神素质的提升, 不能忽视人的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不能只重视工具理性的传播和训练, 而应重视劳动者身体素质、技能素质、精神文化素质的共同提高, 使全体社会公民都获得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虽然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但其理论总体上反映的是资本所有者的意志, 它试图混淆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别, 有意忽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占有与被占有关系, 掩盖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把该理论引入教育理论和实践, 会过度强化教育的经济功能, 而弱化教育的文化道德传承的作用, 使教育的目的庸俗化。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教育,异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3] [美]西奥多·W·舒尔茨.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4] 张斌贤, 刘冬青.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名著19种[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

[5] 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异化劳动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领会其时代特征和科学预见性,学习邓小平同志观察、分析和处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本方法,对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发展

马克思根据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学说,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特点的分析,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有系统的精辟的论述,使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华民族特色的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这个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作为第一代领导成员认真贯彻和参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建和发展新中国教育事业、“文革”中复出拨乱反正抓“教育整顿”、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把教育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理论价值,我们应该透过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不断加深理解并领会其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的发展与创新。

首先,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深刻理解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贯重视引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早在1957年,他在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中就指出:“为了创造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没有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参加劳动,特别要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因为体力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大多数人民都要担负的光荣义务。轻视体力劳动的剥削阶级思想的残余,是我们的新社会前进的障碍物。”他一再强调学生要适当参加劳动,在1958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时,他又指出:“一般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普通中学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搞一些小农场、小作坊,学生轮流参加生产或者到农村参加义务劳动。”“主要是使娃娃们养成劳动习惯,加强集体观念。”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这些论述中,邓小平同志的着眼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功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改革旧社会陋习的社会功能。正是由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一直出现于党的教育方针中,并被后来的教育法所体现。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立足国情,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培养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不仅在我国由旧社会过渡到新社会的当时有着特殊重要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其次,从处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战略层次来深刻理解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

邓小平同志从来都是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看待教育的。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这三个论点,深刻揭示了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点是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邓小平还严肃指出:“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还具体要求国民经济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邓小平同志从宏观上阐述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多次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使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

第三,从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深刻理解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

邓小平同志研究教育,总是同经济和科技发展一起来思考。他深刻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他扩展了“生产劳动”的内涵,把科学技术、科学实验纳入其中,体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一向认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是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劳动力。”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溶入生产要素之中,这必然拓展了“生产”的内容。邓小平同志密切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他指出,“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邓小平同志强调“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联系后来他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以及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的一系列深邃论述,提示我们要跟上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样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

二、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

改革开放的2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贯彻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把它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80年代初,我国一些大学就积极探索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试验;80年代中期,已有一批高校与企业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办学;进入90年代,产学合作教育以及产学

研结合办学又有新的发展。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八五”、“九五”期间,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被列为国家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我国产学研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扩展与深入。从结合的形式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事业适应型。这是一种宏观层次结合的模式。即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结合,主要依靠国家统筹规划、宏观调控。例如,在政府统筹下,在工业部门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在农村和城市实施的“农科教结合”、“经科教结合”等。

(2)办学合作型。这是一种中观层次的结合模式。即产学研三方建立起一种比较稳定的体制与机制,进行合作办学,以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产业部门的科技与生产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合作办学有紧密型与松散型之分。例如,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办学、产学研多种形式联合体、大学科技工业园、工程研究中心、科学园区等。

(3)过程结合型。这是一种微观层次结合的模式。即高等学校把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引进教学过程的一种经常的、普遍的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紧密结合。

从结合的功能考察,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育人主导型。即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导功能是培养人才(包括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而科学研究、促进生产的发展都要为培养人才服务。二是科技主导型。即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导功能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由高等学校自办或高等学校与科研单位联办研究所、研究中心、开发中心、科学园等。三是生产主导型。即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导功能是通过取得科研成果发展生产,获得经济效益。如高校在改革中创办的高新科技产业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它促进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增加实践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接触本学科的前沿,用自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提高了教师自身水平,推动了学科建设;它促进了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践雄辩证明,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们面临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在这种大背景下,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将要求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更加紧密的结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加速增长,知识陈旧率急剧加快,从发明到产品开发的周期日益缩短,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到90%以上。这些特点,使高等学校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现代化大生产,促进社会进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等学校的智力与技术的支持。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培养具有以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按照新的思路重新思考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功能,面向市场,面向产业,面向经济全球化,构建一个能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工程的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网络体系。

从经济观点看,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科技观点来看,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科技进步的根本保证;从教育观点来看,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必将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在更高层次上的更加紧密结合,并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最具活力的重要办学模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不断地向科学研究与经济建设部门输送人才,科学研究向高等学校提供新知识与新技术,经济发展向高等教育提供资金和人才需求,给予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同时,科学研究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使之转化为生产力;经济发展则为科学研究提供课题、资金和设备。教育、科技、经济三者将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一体化的运行方式加速社会发展进程。

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不仅要传授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创造新知识,充分发挥对知识整合、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功能。大学经常性的教学工作要引入科学研究,注重培养具有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科研型的大学,要将以研究为导向的学术研究变为以工业为导向的学术研究,以推动大学科技人员和实验室与技术先进产业更紧密合作,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辐射源”,为创新资源的流动提供便利,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此外,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其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方面优势,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创办高新技术区,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办学。为此,必须制订配套的支持结合的政策和法规,努力形成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依靠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互促机制,这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在更高层次上更加紧密结合的关键。我们相信,只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作者系吉林省教委主任、教授(长春 130051)

责任编辑:聂海清

异化劳动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2、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学术史:70年回顾与展望

3、东北地区非师范类音乐教师师资培训研究

4、山东出版社等116种重点图书

5、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6、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概念选择研究

7、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

8、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融合的基本逻辑和理念

9、全域归整,打造小学生“劳动美好圈”

10、泰勒原理和凯洛夫教学论的比较

11、“完整教学”:职业教育教学“新概念”

12、苏联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3、成人高校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14、体育教师反思性教学之探讨

15、论中小学机器人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6、“工匠性”音乐教师转向“专家型”音乐教师研究综述

17、“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

18、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修养

19、文化 科学 教育 体育

20、搜书网提供442种电子书书目

21、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主体问题:研究视角与改革路径

22、新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能力结构的新要求

23、OLSME创客教育模型的教学实践研究

24、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5、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26、“和谐互动”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的运用

27、浅谈蒙台梭利的“工作”理论对幼儿园游戏的启示

28、试论高职院校拓展性活动教育体系的建构与运行

2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综述

30、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31、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32、从美术教育史中“师徒传承”看社会与个人素养关系

33、模块教学、训教对接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34、大学生拓展训练课程化建设

35、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6、论开放大学的教学文化建设

37、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二)

38、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2)

39、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挫折教育的一种革新探索

40、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4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42、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研究

43、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44、“三三模式”案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与探究

45、“四爱三有”视域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46、从教育实践到教育思想

47、宿迁学院师范生实践技能素养的调查研究

48、美育:使人格完整和谐的教育

4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研究

异化劳动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事务的拓展,辅导员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近年来“非典”“甲流”等各类重大疫情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到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而高校作为青年人聚集的场所,如果重大疾病疫情事件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处理和控制,将很有可能会转变为后果严重的社会事件。因此,分析重大疫情事件中的学生群体行为特点,研究探讨重大疫情发生时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辅导员工作领域一个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全新课题。

重大疫情袭击时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特点分析

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社会公众在面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普遍会产生明显的“羊群效应”行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并且明显模仿跟从他人行为,从而产生群体性的传播传染现象。国内学者在对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的研究发现,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大学生会表现出普通社会公众所具有的“羊群效应”行为,如传播疫情信息、推卸社会责任以及模仿他人行为等。但是,大学生受其自身因素和校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面对重大疫情事件时往往处于信息严重缺失的一方,使得大学生群体又具有盲目跟从性、自发求知性、心理脆弱性、安全无助性等群体行为特点。

正是基于学生群体的自身因素、行为特点、客观生存需要以及对重大疫情应对经验的缺乏,才导致了重大疫情事件发生时,一方面学生群体对各种媒介传播的疫情信息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和求知性,另一方面却因远离亲人和对辅导员工作的不信任而表现出很强的无助感和安全缺失感。这些因素和现实情况的存在和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学生群体出现了类似“非典”疫情暴发期间的“逃逸”等现象的发生。这一行为也说明了学生群体具有盲目跟从性的行为特点,更说明了在重大疫情事件下基于信息的“羊群效应”行为具有极易产生的特点。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人对自身生存环境中的管理者缺乏信任,并且自身又处于信息严重缺失地位时,面对重大疫情事件都有可能发生非理性行为,即便是疫情防控专家也不例外。因此,片面指责“非典”疫情中发生“逃逸”行为的学生群体缺乏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言论是失之偏颇的。

追究“逃逸”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不难发现,学校相关部门和辅导员在工作中无法及时公开疫情应对信息,漠视学生基本知情权,疫情应对方式缺乏预见性,学生危机心理承受能力和危机意识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严重。也正是这些问题的严重存在才直接造成学生群体在面对重大疫情事件时普遍产生心理恐慌性过度反应现象。显然传统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在重大疫情事件处置应对的过程中的各种弊端已经开始凸显。因此,辅导员在重大疫情事件背景下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否反应学生群体的切身利益需要,能否抓住学生群体行为特点,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群体的行为结果和重大疫情事件处置应对的成败。

辅导员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在应对重大疫情袭扰中的弊端

1.辅导员传统工作模式中信息沟通机制的弊端

在传统工作的方式方法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信息沟通机制弊端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二是漠视学生的知情权。课题组成员就校园突发事件进行调查,相关结果显示:从信息的依赖程度看,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对学校和辅导员的通告最为信任,并且认为学校和辅导员在此类事件中发布的信息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但相比大学生的高度信息信赖而言,学校和辅导员的信息披露还存在很大问题,近半数学生表示学校和辅导员在信息披露的及时、规范、公开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传统的辅导员工作信息沟通机制存在一定的权力观倾向,缺乏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特别是在处理重大疫情等危机事件时往往认为信息公开会引起学生恐慌和校园稳定,并且认为这是内部保密事项,拒绝将疫情事件的真实信息公开,漠视大学生的基本知情权。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充分表现出辅导员在重大疫情等危机事件背景下对大学生群体的不信任;而真正负责任、值得信赖的辅导员应该科学的判断出可能发生的恐慌,并教会学生如何去科学应对恐慌。

2.辅导员传统工作模式中学生恐慌管理模式的弊端

第一,重大疫情事件的学生恐慌管理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是一项难以具体控制操作的工作,因此,大多数辅导员都会把学生恐慌视为影响校园稳定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大范围的恐慌现象产生,辅导员惯于通过封锁消息的方式来避免恐慌范围的扩大化。但是,受到当今信息渠道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学生公民意识觉醒以及重大疫情暴发的全球性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传统观念下依靠封锁消息来消除恐慌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需要。

第二,传统辅导员工作中的学生恐慌管理模式在重大疫情发生时,通常将大学生视为缺乏安全识别力、专业判断力和行为理性意识的群体。在很多时候并不认为学生恐慌现象是一种正常的本能反应现象,相反会将学生的恐慌情绪和异常表现界定为非理性行为加以指责和强制性控制,片面地从主观上漠视学生群体的本能心理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和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公信力下降,加大重大疫情事件的处置难度。

3.辅导员传统工作模式中群体行为应对方式的弊端

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传统的群体行为应对方式的弊端主要体现为被动应对和方式单一。任何群体行为的发生都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基础上,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大学生会表现出普通社会公众具有的“羊群效应”行为。但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等受校园环境的影响,又使得其在面对重大疫情事件时具有自身的特点。造成辅导员在应对大学生的群体行为时难以了解其产生的根源,应对方式缺乏预见性和实效性,最终导致辅导员在重大疫情事件中对学生群体行为的被动应对局面。

传统方式下辅导员在应对重大疫情事件中的学生群体行为时,漠视大学生在特殊背景下的心理预期和真实需要,大多采用强制性权力干预和规劝教育的单一方式来盲目处理所有的群体行为现象。这种方式不利于从心理上及时疏导学生的恐慌心理,反而直接加大了重大疫情事件处理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阻碍,甚至促使恐慌性群体行为的蔓延。

4.辅导员传统工作模式中学生教育演练模式的弊端

课题组成员就学校针对重大疫情事件进行的日常教育演练的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在重大疫情等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被问及重大疫情等危机事件中学生群体最需要的帮助方式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有效的安全保护和心理辅导。但是,传统模式下辅导员更倾向于突出强调当重大疫情发生时,如何通过强制性约束措施、医疗和检测技术去控制和消除疫情现象,反映了辅导员在传统的模式下面对疫情存在权力倾向和被动防御心理,并且惯于强调科学技术的核心地位,缺乏人本主义理念,忽视人在重大疫情事件中的主体核心地位。这直接造成

辅导员在强化学生危机心理承受能力、危机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存在巨大不足,造成学生群体在面对重大疫情事件时普遍产生心理恐慌性过度反应;并且辅导员的权力观倾向和强制性约束措施使得学生群体可能出现心理无助感和异常抗拒行为。例如,在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事件中,我国部分高校出现了学生因心理恐慌而产生自杀行为或患上心理疾病的情况,同时学校在进行封校隔离防御措施时,部分学生还出现了“逃逸”现象。

建立重大疫情突袭下辅导员人本主义工作方式方法新模式

人本主义核心理念下的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新模式就是要把学生群体的利益放在重大疫情应对工作的首位,充分认可和信任学生群体在疫情应对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作用,并在应对疫情事件中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感受和真实需求,实现学生群体对应对方案的广泛参与和理解支持。

1.辅导员人本主义信息沟通模式

第一,要求辅导员面对重大疫情事件时在工作中要满足学生的基本知情权,建立规范化的信息公开制度。要在疫情信息层层上报的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将有关重大疫情时间的具体信息向学生群体公开,使学生群体了解疫情事件的真相,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应对和具体防范工作,提高学生群体对学校和辅导员在疫情应对工作中的信任和理解支持。同时,防止人为因素恶意传播和扭曲疫情信息所造成的学生群体大范围恐慌现象,以及恶意利用疫情事件本身来从事非法犯罪活动。

第二,要求辅导员面对重大疫情事件时在工作中要有科学合理的信息公开策略。因为,过度信息公开会造成学生群体的大范围恐慌,同时可能被新闻、网络等媒体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渲染和放大,使学生群体产生不必要的过度恐慌反应。在具体的信息公开策略中辅导员要注意把握以下重点:一要与学生群体积极主动进行双向沟通,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二要告知学生群体疫情事件的真相,并注意告知方式的策略性和艺术性;三要让权威性的疫情防疫专家说话,并建立疫情事件处置应对进展情况的公开统一信息发布制度。

2.辅导员人本主义学生恐惧管理模式

第一,要正确了解学生产生恐惧现象的根本来源。一般而言,学生产生恐惧现象的根本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个体自身因素、疫情事件本身特征、学生个体与疫情事件的关系以及外部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就要求辅导员在重大疫情袭击时要深入观察学生的恐惧表现,分析背后可能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在全面正确审慎考虑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来处置学生恐惧现象。

第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群体恐惧的真实心理感受。要充分认识到重大疫情发生时学生的恐慌现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对于辅导员而言面对重大疫情的袭扰,更需要积极地沟通和交流,去深入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真实心理感受,且不可将学生的恐慌情绪和异常表现主观地界定为非理性行为加以指责和强制性控制。应承认和尊重学生的恐惧心理感受,探讨如何教会学生去管理和应对恐慌。

第三,要积极主动帮助学生群体战胜恐惧。具体而言,需要辅导员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恐惧心理感受的基础上,努力去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帮助学生战胜恐惧一要建立与学生的信任依赖关系,提供坦诚公开的交流沟通平台;二要有果断坚强的管理风格,为学生群体战胜恐惧提供精神支柱;三要积极主动寻求化解学生群体恐惧的有效途径。

3.辅导员人本主义群体行为应对模式

第一,辅导员必须认识学生群体行为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提高自身工作的预见性和时效性。重大疫情事件下的学生群体行为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其产生都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辅导员应深入分析思考不同群体行为的显著特征,正确把握其产生的心理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类型群体行为的差异化和专门性应对措施,提高自身工作的预见I生和时效性。

第二,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积极主动与学生群体进行正向信息沟通与交流。在发布疫情应对最新进展信息的同时,就学生群体的疑问和意见予以及时反馈,并对预期可能发生的非理性群体行为提前进行预警通报,告诉学生群体应如何处置自身的非理性行为倾向,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来主动化解非理性情绪和行为。

4.辅导员人本主义学生教育演练模式

第一,辅导员要尽早安排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危机教育和模拟演练。在重大疫情应对上,一要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加强急救知识、互救本领、疫情应对措施的宣传和培训;二要根据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疫情事件进行模拟演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群体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育学生的危机意识,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疫情危机应对能力。

第二,辅导员要重视重大疫情事件中学生群体的心理救助工作。大学生群体在经历重大疫情事件时通常更需要心理上的疏导、归属感以及安全感,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救助工作和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时应借助心理专家帮助学生群体进行心理恢复,要严格避免由于辅导员工作中的强制性约束措施使得学生群体出现心理无助感和异常抗拒行为现象的出现。

传统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在应对重大疫情事件发生时存在明显的弊端,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辅导员在工作中没有形成人本主义的危机应对理念,缺乏对学生群体主体地位、价值作用的认可和信任;直接造成辅导员在应对重大疫情事件时漠视学生群体的心理感受和真实需求,并导致重大疫情应对方案缺乏学生群体的广泛参与和理解支持,使得学校的重大疫情危机应对策略失效。因此,科学有效地应对日益多发的重大疫情事件,就必须要求辅导员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工作方法,建立人本主义核心理念的工作方式方法。

[任编辑:常晶]

异化劳动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企业内外部管理环境的变化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得到充分凸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研究,明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环境。而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理论分析,创建良好的企业财务品牌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能,塑造企业财务品牌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供应链管理下企业财务品牌的研究展开论述。通过分析企业财务品牌的内涵,以及财务品牌的特点,明确价值链管理环境下企业财务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针对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和塑造提供科学的对策,以此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财务品牌;企业财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9.074

1 引言

在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价值链管理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基于价值链管理的思路构建企业财务品牌,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财务风险和危机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此企业的领导者以及财务人员要突出管理财务工作的特色,完善企业的财务品牌,这对于企业财务工作的梳理以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效具有深远的影响。

2 财务品牌的内涵和特点分析

2.1 财务品牌内涵

财务品牌主要是指企业从事各种财务活动,以及针对财务结果所形成的针对性特色,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识别提供一定依据,同时也可以打开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某种意义上企业财务品牌有助于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有效梳理,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水平,营造安全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财务品牌的内涵相对丰富,具体涵盖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应用、企業财务管理的运行以及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等。基于对财务品牌的分析和研究,其主要是市场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和认可,企业财务品牌的核心是各项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在财务管理中保持良好的诚信。

2.2 财务品牌的特征

2.2.1 财务品牌的独特性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品牌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特点,财务品牌是唯一用于具体辨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指标,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的行业属性、经营管理环境、企业的文化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能力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都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财务品牌。企业财务品牌的形成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紧密的关系。

2.2.2 财务品牌的价值性

财务品牌与企业品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一定利益。

2.2.3 财务品牌不可交易

财务品牌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不可进行交易和买卖,基于财务品牌为社会消费者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传递一定的信息,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 企业财务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3.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筹资水平

企业的财务品牌建设水平,可以充分衡量一个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效率,良好的企业财务品牌往往会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充分彰显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基于财务品牌的影响,可以大大增强社会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和关注,帮助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社会投资,有效增强企业的融资水平和效率。例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会比较重视企业的财务品牌,根据企业的财务品牌来对企业构建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其给予多元化的贷款政策。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拥有良好的财务品牌可以大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融资提供重要支持。

3.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

企业的财务品牌建设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管理能力,良好的企业财务品牌往往在资本运营和管理方面也更加专业和科学。通过财务品牌的影响和带动,会大大增强企业的资本生命力,企业的资产和资本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例如,上市企业通过财务品牌的建设,有助于优化企业的战略投资以及行业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资本扩张,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同时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通过构建良好的财务品牌也可以帮助企业营造科学的财务管理氛围,能够重视企业各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工作,避免企业发展受财务风险的影响和制约。

3.3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目前企业发展中往往受到产品同质化的影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多企业为了寻求更高的市场份额,通过压低市场价格来保持自身的利润收益,这不仅会扰乱行业的市场秩序造成恶性竞争的循环,同时也让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风险。目前构建良好的企业财务品牌,可以进一步突出经营管理的特色和优势,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选择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利用良好的财务品牌来获得市场消费者以及投资者的关注,增加企业的现金净流量,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形成优势、促进企业的长效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4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在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中,往往会更加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在经营决策中会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经营管理的盲目,企业在发展中以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另外,企业的财务品牌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对企业的评价,良好财务品牌的建设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都能提供科学的目标。

4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企业财务品牌建设对策

4.1 树立良好的企业财务诚信

财务诚信是企业财务品牌建设的重要核心,新形势下基于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分析,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还需要树立良好的财务诚信,具体涵盖了对企业消费者的诚信、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的诚信,以及对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诚信等。要想保持良好的财务诚信,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完善对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管,以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企业所采取的营销模式和方法要充分坚持产品内容和功效的真实性,不能盲目吹嘘包括大企业的产品功能,给消费者带来误导,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要充分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预期,从而构建良好的财务诚信和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落实对政府和社会的诚信,经营管理要按照我国政策和法规的约束,严格遵守制度约束,做一名合法的纳税主体,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经营管理中企业要强化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保证企业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不能采取任何偷税漏税的方法影响国家财政损失,要通过诚信纳税合法经营来构建良好的财务品牌形象。除此之外,针对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要为其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为企业股东以及债权人提供科学的决策判断。

4.2 改善和优化企业的财务运行状态

目前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紧迫性,企业要在经营管理中切实改善和优化财务运行状态,来增强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首先,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要强化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识别,针对企业财务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弥补和控制,充分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其次,要切實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决策水平,由于目前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不确定风险越来越多,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利用科学的财务数据指标和分析方法,做好财务风险的决策,例如可以积极利用资金成本决策法以及效用理论决策法等,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最后,要积极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能力,针对企业的各项财务风险要素做到动态化的监管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财务风险的影响。例如企业可以积极拓展自身的业务结构、促进投资的多元化等实现财务风险的防范和转移。

4.3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在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中受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影响,需要切实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构建专业化的财务组织机构和部门,梳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流程和环境,促进财务信息部门的高度共享,明确各个岗位财务的具体职能以及职责划分,强化财务管理以及财务品牌建设的协同性;另一方面,强化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企业要根据财务人员的岗位贡献度以及财务工作的成果完善绩效考核和评价,针对表现突出且具有良好责任心的财务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针对财务工作存在各种失误的现象要给予一定处罚和惩戒,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

4.4 构建供应链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和发展,要切实根据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构建供应链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强化企业各个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首先,企业要通过收集和汇总企业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经营数据,来科学把控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了解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及利润达成情况,基于各个部门的经营数据做好业务的调整工作,并且为财务管理的改进提供方向性的建议。其次,企业在财务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树立供应链的管理思维,全面整合和收集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的市场信息,实现对市场行情的准确判断,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来优化财务管理。最后,企业要高度重视自身的预算规划和财产分配,根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本、运营效益以及战略投资的市场收益,实现企业长效经营的稳定性。

5 结论

综合文章的分析和阐述,在企业的运营中财务品牌建设是重要的战略构成,企业财务品牌的建设对于管理环境的优化以及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重视财务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利用价值链管理的思想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丰富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提升企业财务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构建良好的财务工作和管理环境,为企业财务品牌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晓燕.激励机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商论,2018(32):104-105.

[2]邵小红.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内控思路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97-98.

[3]庞嘉逊.加强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9(36):173-174.

[作者简介]张雪(1986—),女,汉族,吉林白城人,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上市公司审计、IPO审计。

上一篇:纳税评估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农场代购纳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