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范文

2024-07-16

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精准扶贫

3、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4、把乡村建成安居乐业家园

5、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6、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7、尤权在贵州调研时强调 抓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8、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保障

9、新时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10、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融合发展的探讨

11、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12、专家献策:乡村经济“涅槃重生”

13、山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30年60%村庄基本实现现代化

14、开放大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

15、乡村振兴视域下驻村工作队建设路径研究

16、中国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17、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研究

18、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时代内涵与理论逻辑研究

19、2021年广西乡村振兴报告

20、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研究

21、嘉善县姚庄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讨

22、创新创业视域下的乡村振兴策略探究

23、论乡村振兴法治人才的培养

24、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下的“三农”工作全面发展

2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6、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27、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思考

28、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湖北省武汉市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29、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

30、融媒体传播下如何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报道

3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 1月2日)

32、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33、福建农信: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

34、合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35、重整行装再出发 乡村振兴再出彩 努力打造武陵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36、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治理体系研究

37、孟津县城乡融合促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38、政治学视域下乡村振兴思考

39、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举措

40、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41、四方发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2、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4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藏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研究

44、浅析高职院校全面融入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45、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探索

46、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

47、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政策共性研究

48、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49、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2、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用地法律问题探析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5、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图书馆建设

6、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7、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8、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如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10、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区域文旅形象IP设计研究与应用

11、大数据时代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新机遇

12、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

13、乡村振兴战略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乡村旅游扶贫实现路径及长效机制研究

1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1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设计重构

16、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的百年乡村振兴实践

17、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1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研究

19、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队伍的本土化建设

20、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

2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

22、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住宅适老化设计研究

2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24、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图书馆建设研究

2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中水网地区乡村景观营造研究

26、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探讨

27、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分析

2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

3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乡村发展路径探究

3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3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及室内的探究

35、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东部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36、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规划问题研究分析

37、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产业选择与成长

3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黄山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

39、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档案管理问题

40、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分析

4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速路径研究

42、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门峡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44、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明探究

4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浅析

4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研究

4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48、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

49、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必须将坚持“生态优先,宜居宜游”的理念,坚持保护农耕文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形成“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秀美农村、农业风景

以中心村建设为起点,全面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以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制定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争取城乡一体化处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河流、小微水体开展“五清”(清垃圾、清水上漂浮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违章种植养殖),全面实施“五水共治”(污水、洪水、饮水、蓄水、水电)。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巩固拓展森林防火成果,全面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各项工作,保护绿水青山。

扎实推进抛荒林地、田地流转利用,恢复农业生产风景。农村不生产,就没有农村应有的四季特色风景。要打造更多这样兼备生产和旅游特色的惬意去处,带着孩子到农场里摘果子吃农家菜,在茶园里喝着新茶赏风景闻花香,研究一下茶叶的炒制过程,减少农村荒凉偏僻的视觉感观。

第 1 页 共 5 页

二、保护农耕文化,以农耕特色谋求产业发展

发展特色的民宿旅游项目。建立农耕民俗馆,收集全村生产生活用具、古建遗存,展示全村村容村貌的变迁,保存全村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改建或修缮闲置民居,集中设置民宿基地。在基地所在自然村,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将党员、组长、贫困户组成“旅游服务队”,让游客住得下、住得好、舒心旅游。

发展山区生态茶项目。借助“岳西翠兰”品牌优势,适度建设高标准茶园,加强低产茶园改造,因地制宜、有机施肥,打造深山生态产茶区。扶持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保障质量安全,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构建产业体系,真正把茶产业打造成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新建农产品深加工车间。充分利用农产品品种丰富的优势,将一些不易储藏、携带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将农产品商品化,拉长旅游产业纵深。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奖励和吸纳就业奖励等,支持和鼓励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乡亲返乡创业,增加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发展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太阳能发电项目对山林田地破坏小,能为农户稳定增收。我们将继续争取光伏项目,加强已建村级光伏电站和户用光伏电站的管理,加强运营维护,确保发挥正常效益。

在建设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林、田、地的灭失性破坏,建设后达到“林归林、田归田、地归地”的效果。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确保农业发展有特色、农耕传统不变味,以农耕为特色,以特色

第 2 页 共 5 页 求产业发展。

三、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灌区渠系的配套改造为主,加大田间节水工程建设。加快河流堤防加固、河道清淤疏浚、山洪沟治理、护岸护坡等综合性治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结合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红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打造山区水利发展升级版。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善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推进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加强后续产业发展,享有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从根本上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建设小型全民健身广场,设置农民文化乐园。

移风易俗工程。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全面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铺张浪费。进一步弘扬慈孝文化,加强“孝道扶贫”,健全老年人关

第 3 页 共 5 页 爱服务体系,强化家庭主体责任。

社会保障工程。强化贫困对象的动态管理,对新增贫困户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定期对已脱贫户对照脱贫标准开展排查,建立健全返贫预警制度,最低限度防止返贫。

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今天我们来到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这里是安吉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经典样本。亮点一:小火车和十八个农场4.5公里长的铁路串起了鲁家村18个家庭农场,小火车已经成为了鲁家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点睛之笔。小火车改变了鲁家村原来的样子,也改变了很多鲁家村村民的职业。鲁家村的村民成为了火车司机,鲁家媳妇卖起了旅游产品。亮点二:草莓和酥梨的故事背后鲁家村果园摘下的草莓

三十五块钱一斤,很好卖,游客自己会过来采摘。陕西乾县的上陆陌村的酥梨乾县的七旬老人贱卖酥梨,一斤梨只卖三分钱。两个农产品同样都好吃,为什么草莓卖的价格很高,梨卖的价格却很低?“三农”专家张红宇如是说张红宇草莓卖的价格很高,说明产品已经和体验、产品生产、体验农业做到了一块。梨的价格不好,因为缺乏宣传,当地可能没有这么个市场,没有这么个氛围。换句话讲,产品没有变为商品,跟现代农业丝毫没有关系。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里边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新时代、新农业、新业态,产业兴旺是夯实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发现乡村价值,做大产业蛋糕,走一二三产融合之路。在中国这片广袤的田野上,农业将会越来越有奔头!延伸阅读通过市场化实现乡村振兴 安吉鲁家村的“逆袭”之路

安吉县鲁家村,有2200多位村民。村民们都说,心中最幸福的声音,便是村中旅游小火车的鸣笛声。“呜”的一声,响彻小村,听似烦人,为何人人期盼?老百姓一语道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有游客,就有收入,大伙儿都是“股东”,自然有我一杯羹,能不开心吗?

鲁家小火车

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深有感触:鲁家从未像今天般心齐,今天般昂扬。可又有谁知道,在他上任前,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空心村,村集体收入不足两万元,还背负着150万元的外债。时至今日,鲁家借用“美丽乡村”的支点,把整个村打造成景区,撬动了20亿元的投资,村集体资产增至1.2亿元,2016年村民纯收入达到32850元。2017年8月,鲁家还入围全国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说实话,鲁家村实在太平凡,名人故居、名胜古迹、产业业态,一样都没有。尽管离县城不远,可路况很差,难有区位优势。这样的乡村在中国遍地都是,缘何鲁家能在短短几年,成就这段从资不抵债到富甲一方的“逆袭”?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鲁家村寻找“致富密码”。

改造环境、植入产业,推进整村式发展

鲁家有13个自然村,过去,一没资源,二没产业,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农田山林荒废不少。在外闯出名堂的人有很多,但愿意回来的却很少。一些村民办猪场、养鸡场,基本属于自给自足,利润不高,污染不小。

泥巴路、土坯房,房前屋后的臭茅坑,全村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垃圾桶。一到梅雨天,村道污垢不堪。鲁家溪是村里的母亲河,可河床里满眼垃圾,碰到连续大雨经常发洪水。眼见村庄日渐衰败,许多人连家庭聚会都放在了城里。

作为土生土长的鲁家人,朱仁斌同样长年在外经商,可心里仍然念着村庄。2011年换届,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准备用行动来改变落后面貌。几天后,县里开大会,公布187个村的卫生检查结果,鲁家竟然全县垫底!会上会下,朱仁斌满脸发烫。

鲁家未来路在何方?依靠工业经济显然不可能。安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朱仁斌马上想到能否借此机会,先把基础条件改善好。可一算,创建美丽乡村的精品村需要1700万元的资金。尽管政府有部分补助,但对于负债累累的鲁家来说,差距遥不可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怎么办?朱仁斌决定采取多种方法搞筹资:首先,盘活土地资源,筹得500多万元;紧接着,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补助金和各项涉农项目资金。最后,实在太穷,朱仁斌就到处筹钱,甚至还个人作担保去借款。个中艰辛,难以言说。

鲁家村

就这样,一边筹钱一边干。修建办公楼,添置篮球场;铺了水泥路,再予亮化和绿化;通了自来水,每个自然村又建了化粪池和污水处理池……才几个月工夫,当年,首批4个自然村都通过了县美丽乡村精品村的考核。有了示范带动,剩下的自然村纷纷效仿。两年后,鲁家成功获得“美丽乡村精品村”的称号。

光有好环境还不够,朱仁斌明白,想要可持续发展,“造血功能”必不可少,这就得植入新业态。正当踌躇不定之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这令朱仁斌眼前一亮:村里有1万多亩低丘缓坡,发展农场再合适不过!

关键是怎么把美丽乡村和家庭农场结合起来?这时,朱仁斌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资300万元,聘请高端专业团队,对全村按4A级景区标准,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再设置18个家庭农场,根据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

尽管在今天看来,村里高价做规划不算新鲜,但那时,人们普遍不具有这一理念,自然颇为不解,甚至当面泼冷水。可朱仁斌坚持认为,这钱花得值。那时,美丽乡村在安吉已遍地开花,何以另辟蹊径?他认为,传统的点状、局部发展,或者单一优势产业已不再受用,必须立足全局,转为整村发展,把田园式建设推向更高层次的花园式建设。

纵观整个规划,“差异化”是核心词:18个家庭农场各有侧重,错落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大区块,再用一条长达4.5公里的轨道列车,将这些农场有机串联,再融入休闲农业、民宿餐饮等经营业态,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旅游区。

小火车穿梭在一个个家庭农场之间,把鲁家村串成了一个大景区。

从招商到选商,村集体与企业联姻

规划解决的是顶层设计,具体还得看落地。2015年新春一过,朱仁斌便开始着手招商。一开始,为了吸引投资,招商前,朱仁斌也用了些“招数”:先是把在外开酒店的弟弟、弟妹请回来,“下令”认领农场带头干;后又动用人脉,让老朋友参与其中;最后,他还拉着一支十多人的队伍,专门前往台湾考查农场经营。因此,在大规模招商前,鲁家已有三四家农场入驻。

不过,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问题也开始随之浮现。“万竹园”老板陈贤喜过去一直从事景观竹的经销,2013年看中鲁家村的规划后,准备再延伸到一产直接搞种植。尽管按照设计,18家农场不存在直接竞争,但他发现,毕竟大家都属于小型规模,竞争力相对有限,光靠一己之力,很难成气候。

能否联合经营、抱团发展?朱仁斌的想法恰好与浙北灵峰旅游公司不谋而合。2014年,灵峰公司与鲁家村合资组建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前者以51%的股份控股,后者以上级部门项目投资和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入股。

如此一来,两者权限清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公司负责全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面上的统一运营;村集体则把握方向,提供土地流转等中介服务,并为公司和农场争取政策和项目上的优势。

那么公司和农场间,又是什么关系?“乡土农业”运营总监唐永前告诉记者,简单说,就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统,由公司负责统一的基础设施配套、运营管理、市场推广,以及统一指导所有农场的产品销售和定价;分,则是农场具体的施工建设,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由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旅游公司负责专业化运营,联合后,整个村就是一个大平台,大家统一规划、平台和品牌,实行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从而达到共赢。”朱仁斌坦言,以一村之力,去建设和经营规模如此浩大的旅游区,难免力有不逮,“这种经营机制,则恰好解决了落地困难。”

有了规划,有了机制,鲁家村马上有了资本集聚的“洼地效应”。到2016年4月,家庭农场的招商引资任务宣告圆满结束,还比预期多了3个农场,总投资超过了20亿元。

记者看到,名单中,有蔬菜农场、果园农场、红山楂农场、万竹农场、野猪农场等。每个农场尽管规模不大,介于100亩至300亩之间,但投入却不小,像花海世界的投资是3.4亿元,中药农场的投资是两亿元,最大的养老项目投资高达10亿元。

现在,运营方还在不断“头脑风暴”,思考如何创新内容,来吸引和留住更多客人。2017年“十一黄金周”,尽管还未正式对外开业,却已有5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朱仁斌说,有了这个大平台后,现在的鲁家村,已从“招商”变为“选商”,仍常有投资客抛出“橄榄枝”。

鲁家村又要打造高科技房车营地

美丽变生产力,6笔收入促共富

“鲁家的未来,村民最多将会有6笔收入!”谈起“致富密码”,朱仁斌认为,“三农共富”最为重要。怎么个共富法?6笔收入又分别是啥?记者好好盘点了下。

首先是租金收入,全村7000亩流转土地,平均每户的租金约为8000元。第二是就业收入,目前已解决700人就业,2016年发放工资2000多万元,预计正常运行后还将更多。第三是创业收入,如今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有30余户人家将房屋改造成精品民宿,开门迎客后,预计每户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第四是分红收入,根据测算,旅游区每年可迎来30万游客,按照人均消费200元计算,将产生6000万元营业额,除去成本和农场主的分成,鲁家村在公司所占的股份能分得600万元。而随着景区不断完善,游客不断增多,村集体经济也将逐年倍增。

最后两笔收入更有意义,也最难估量。2016年底,鲁家成立了美丽乡村“两山”培训学院,并成为浙江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千名好支书的现场培训基地。“未来的培训收入将十分可观,随之衍生出来的模式化输出,还将为外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从建设、设计、技术到资本的全方位服务,因此,最后一笔收入就是模式收入。”

“三农共富”有啥好处?安吉银元家庭农场老板娘张小华认为,农旅融合离不开资本投入,但现实状况是,农民自身发展能力弱,无论资金还是技术,或者人才都相对短缺,而工商资本参与其中,能聚集更多现代要素,补齐发展短板。不过,资本下乡不能光让“老板乐”,关键得带着老乡一起乐,因为农民才是农村的主人,农业才是发展主体,不能代替老乡,更不能剥夺老乡。

“利益共享,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内涵之一。这条准则坚守住了,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朱仁斌解释说,说到底,鲁家村的创新模式就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共赢共享。

根据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方案,未来3年内,鲁家村还将至少投入4.5亿元,这注定又将是一次飞跃。而发展好了,就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与主人翁意识。游客来村里游玩,如同回到老家般,热情与好客成了所有村民发自肺腑的情感。

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调动全县上下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崇义乡村全面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县之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崇义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我县资源禀赋,突出全域旅游的理念,举全县之力,分阶段、分步骤,围绕“一条主线”(即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大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基础设施振兴、生态环境振兴、乡风文明振兴、

乡村治理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村产业“强”、生态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生活“富”。

(一)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构建,南酸枣、刺葡萄、毛竹、油茶、茶叶、脐橙、蔬菜、生态鱼等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000 元,年增长率达 10%以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新农村村庄整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度基本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二)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根本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绿色高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建成;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现代乡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到 2050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县、乡(镇)两级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三农”工作列入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三农”短板。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渠道,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生态优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和分类推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趋势变化,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四、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重点抓好南酸枣、刺葡萄、笋竹、脐橙、油茶五大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发展蔬菜、茶叶、生态鱼、林下经济、休闲农业、高山梯田米等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由增效向提质转变。

1.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现代农业攻坚战为契机,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以万亩基地建设为重点,做强做优南酸枣、刺葡萄、笋竹、脐橙、油茶五大主导产业。以齐云山公司为龙头,以葫芦洞国家级南酸枣种质资源库为核心,建成一个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万亩南酸枣基地,辐射带动产业规模扩张。以君子谷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把过埠—上堡沿线 15 公里建成万亩刺葡萄产业带,打造集农业种植、精深加工、休闲旅游、智慧服务于一体的刺葡萄现代科技示范园。大力引导林农开展竹

(木)新造、低改,重点推进华森竹业重组竹、红杉木业高端原生态板式家具、益佳木业等竹木精深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知名竹(木)基地,加大竹木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力度,开展竹木工艺品开发,助推乡村旅游。以龙勾、铅厂为重点,提升脐橙管理经营水平,积极发展脐橙深加工,结合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建设脐橙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以齐云山山茶油、厚莫坊山茶油为龙头,改造低产油茶林,促使油茶在短期内实现高产稳产。2018 年到 2020 年,力争全县五大主导产业规模逐年递增 1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各乡(镇)人民政府〕

2.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围绕“特色、高效、生态”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高效和绿色经济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积极鼓励发展蔬菜、茶叶、生态鱼、林下经济、高山梯田米等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并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将长龙-龙勾沿线打造成一个集大棚蔬菜和传统蔬菜种植合一的万亩蔬菜基地,推动每个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提升上堡万长山和赤水仙、乐洞龙归、横水馨阳岭 4 个规模茶场,引导品牌整合,着力构建集四大品牌为一体的有机茶基地。加快阳明湖发展特色渔业和外向型渔业,建立生态水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一个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鱼

基地。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以订单农业为主要形式,打造一批以茯苓、草珊瑚、吴茱萸、七叶一枝花等森林药材为主要品种的示范基地。以企业为龙头,以质量为核心,结合山区优势,重点在上堡、丰州、聂都等乡镇打造一批高山大米示范基地。进一步扩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打造田园综合体,重点开发一批集观赏品尝、采摘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结合脱贫攻坚,鼓励多形式、多种类发展养蜂、生猪养殖等其它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力争每个乡(镇)每年重点建设 3 个以上百亩产业基地,逐步实现全县 124 个行政村都有一个以上百亩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县旅发委、县残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3.落实产业扶贫机制。全面对标省、市考核标准,按照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全面推动和完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行政村产业基地或经营主体、扶贫车间全覆盖,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动员贫困户积极发展南酸枣、刺葡萄、脐橙等特色产业,通过扩大规模,加强管理,低产园、低产林改造,发展田间、林间等立体种养,提高综合效益。积极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资金、劳力等入股,鼓励能力较差的贫困户发展家禽等传统产业。对于没有能力发展的贫困户通过光伏电站、资金土地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分红等形式获得收益。2018

年,每个村至少有 1 个扶贫产业基地或龙头企业,有扶贫车间,有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4.扶持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积极开展“国字号”和“省字头”推荐申报。规范管理,每年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30 家以上。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全县笋竹、油茶、南酸枣、茶叶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壮大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面广、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上下游产业互动的企业集群。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主动与外企、央企及上市、品牌企业对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加快葫芦洞、旗岭脑两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省级园区步伐。〔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县市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打响崇义农产品品牌。通过开展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县和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挖掘和培育本地优势产业,抓好品牌建设、包装提升和市场推介。鼓励品牌建设,重点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做响干红刺葡萄酒、齐云山南酸枣糕、高山梯田米、崇义高山茶、齐云山油茶等

品牌和商标,对新获得省著名商标、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认证的给予奖励。鼓励支持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种养,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体系,实现农产品规模基地监测、检测正常化。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查,从严从快查处违法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等农资产品行为。鼓励支持县内笋竹、油茶、南酸枣、刺葡萄、茶叶、高山大米等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通过电视、网络、展览等各种平台和途径,加大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全面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在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科技推广运用,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培育发展市场营销队伍,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拓宽我县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市监局、县旅发委、县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土地确权数据平台为基础,搭建全县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综合利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完善 16 个乡(镇)流转服务中心,探索土地确权不确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合作社等自治组织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入股分红机制。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搭建完善产权交易和金融服务平台、林农互助平台、“企业+基地”示范平台等三个服务平台,促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合联”规范化运行,打造集经营性、公益性、政策性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委改革办、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振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对标贫困村退出“9 大体系”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根据上级资金和县级财力实际,每 3 年制定一个计划,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推动全县农村公路建、管、护、运一体化发展,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偏远乡村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到 2020年,力争县、乡道升级改造率分别达 50%、20%;村道拓宽至5 米(或加错车道)改造率达 30%;每个乡(镇)有一条三级公路,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 100%、好路率达 80%。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四个有”即:有目标,每个乡镇有 3 条以上按“四好农村路”标准化建设样板示范路;有机构,成

立养护公司,有专业队伍专职化管养,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分级管理;有资金,县道养护资金除上级补助外,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足额配套,乡村道由县乡两级财政按要求足额配套养护资金;有监督,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路长制”,负责资金筹措,管理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路域环境整治。同时,运营好农村公路,大力发展乡村物流,推进镇村公交持续健康发展,让广大群众在交通领域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全县防洪减灾综合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体系,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古亭水、崇义水、扬眉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堤防达到规划标准,重点乡(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重点低洼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 5 年一遇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以上。新增与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4.5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 以上,重要饮用水源区水质指标达标率 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 95%以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开展农田高效节水项目,

重点在上堡乡先行试点。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以申报阳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重点,逐步将齐云山、长河坝水库、七星湖、聂都章江源头申报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到 2020 年,成功建设 3 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水利风景区。〔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水保局、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旅发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3.加强农村信息化项目以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加大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引导电信、移动运营商、电商、金融机构等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切实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光纤宽带和 4G 网络建设,重点对未覆盖的自然村进行补盲建设,建设完成 260 个 4G 基站,进一步强化弱覆盖基站建设,强化 4G 网络信号在自然村的覆盖能力。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组建信息进村入户全运营实体。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提升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普及。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到 2020年,实现“四个全覆盖”,全县各村以及各 25 户以上的村民小组通讯信号全覆盖、4G 网络全覆盖、光纤宽带全覆盖、有线电视全覆盖。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 D 类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完成全部省定贫困村的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供电公司、县网络公司、电信崇义分公司、移动崇义分公司、联通崇义分公司,

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建立科学可控的运行机制,及时将新增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卡通”即时结算,自负费用比例控制在 10%以内。探索建立贫困人口门诊治疗与住院治疗同步报销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落实分级诊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村入户。加强健康扶贫政策落实监管工作,遏制冒名医疗、过度医疗等乱象。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实施边远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县财政出资将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贴发放范围覆盖到所有乡镇,建立农村从教满 30 年的奖励机制,并采取“点对点”方式招聘偏远村小教师,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教师资源城乡共享。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真正做到资助政策“应享尽享”。〔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计委、县医保局、县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振兴,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实现“五个到位”(“三房一场”拆除到位、村庄整治到位、圩镇整治到位、农村环境整治到位、农村生态保护到位),到 2020 年,力争每个乡镇建立 1 个以上 3A 旅游景区。

1.推进“三房一场”整治。继续实施“空心房”拆除奖补政策,着重抓好“三房一场”(土坯房、违建房、负面房屋、畜禽养殖场)整治,全面完成剩余农村“空心房”拆除任务,并严格按照“拆除到位、清理到位、复垦到位”要求,使拆除后的房址达到没有废弃物堆积、可再利用或复垦的条件。加强土坯房改造,通过政策引领,引导群众拆旧建新。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及有价值土坯房的保护维修力度,保护传统村落,保留农村文脉。加强农村建房管理,严格审批程序,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加大超高超大整治。〔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城建局、县委农工部、县文广新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全面落实“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突出“七改三网”和“8+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县所有宜居村组“扫一遍”。按照脱贫攻坚的要求,实施贫困村村庄整治再推进,把全县深度贫困村组和最偏远、基础设施最差的村组作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帮扶,确保村容村貌有根本改观,12 个省级贫困村如期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大力开展精美乡村示范点建设,在继承和完善“六统四联创”的基础上,立足更高标准把“精心规划、精细设计、精致施工、精美呈现”工程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重点实施“一带两路”,即过埠-麟潭-上堡

乡村旅游产业带,崇余公路沿线和上寡公路沿线,努力把“一带两路”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文化彰显、富有崇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参观点。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依托崇义生态、文化、产业等优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规划、基础设施和服务上提升水平,开发一批具有崇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让乡村旅游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上堡客家梯田创建全国乡村旅游 4A 景点,君子谷创建全国乡村旅游 3A 景点。鼓励支持基础条件好的村落编制乡村旅游规划,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实施后,由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旅发委、县农粮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进圩镇整治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奖代补,采取项目申报奖补的形式,加大投入资金用于圩镇建设,鼓励市场运作筹集资金、用活各项收费政策以及做活土地开发文章等。科学规划编制,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和吸纳人口潜力,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机衔接县域规划。高标准建设圩镇示范街,做好人行道、路沿石、下水沟等市政设施建设,建设文化小广场,完善圩镇各项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小镇,以富氧山水、客家梯田、阳明文化为资源依托,着力开辟圩镇改造安置,将新规划建设农民住宅小区管理与圩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开发一片,连成一片。建立圩镇长效管理机制,将城市化发展、社区管理的理念引入

到圩镇。到 2020 年,把全县各圩镇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建局、县城管局、县委农工部、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遵循“城乡一体、购买服务、管干分开”原则,建立村庄、道路、河道环卫管护长效机制。以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全覆盖。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标准化农村公厕,改造农村户厕,实行各乡(镇)圩镇都要有公厕。抓好交通沿线村点建筑立面整治提升,引导农民开展民房庭院整治,改善群众居家环境。〔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环保局、县卫计委、县生态办、县城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全。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实施森林抚育、退耕还林、乡村风景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有效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

等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生态治理和保护力度,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河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等工程设施建设,恢复农田生态系统。〔责任单位:县生态办、县环保局、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四)大力推进乡风文明振兴,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从乡风文明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专项整治、典型选树、群众活动五个方面入手,依托农村志愿者和乡(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夯实农村移风易俗成效,实现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有效提升。

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队伍。不断加大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设“百村万人”志愿者队伍,以农村志愿者传播文明乡风。着力培养富有崇义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引导广大乡贤关注、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启动“百村千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2.夯实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阵地。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统一挂牌,建设“文明之家”。

利用农村现有祠堂、开放式村部等场地和设施,建设农村公益性婚庆和治丧场所“文明理事堂”。在行政村醒目位置固定设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深入挖掘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突出崇义特色,整合资源打造村史馆。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示范区,到 2020 年底,全县建成 2 个乡风文明连片示范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抓实乡风文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健全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化、规范、引导、评价作用。开展“三沿六区”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绿色殡葬、文明殡葬建设,完善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遏制办丧扰民、重殓厚葬等陋习。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着力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大风水堪舆类人员教育引导工作,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整合各部门资源综合施策,加强婚事新办和勤俭节俭教育,加大餐饮行业制度约束和行业自律教育,加强升学宴的规范引导和制度约束,综合整治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教育局、县民宗局、县科协,各乡(镇)人民政府〕

4.选树乡风文明振兴典型。开展寻找“最美农村志愿者”

评选表彰活动,不断发挥农村志愿者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掘和保护一批有历史、有文化的村庄,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风采”展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卫生家庭、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收集、整理一批“脱贫致富”贫困户典型和“脱贫攻坚”扶贫攻坚典型,用脱贫攻坚路上的生动事例激励全县贫困户脱贫信心、鼓舞全县扶贫干部工作斗志。〔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县旅发委、县市监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精准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5.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开展“阳明文化旅游节”,以阳明文化为载体,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并向群众免费发放。依托乡村干部、扶贫干部力量,以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围绕“扶贫、扶志、扶德、扶勤”开展“扶志家访”活动。以“做一次饭、谈一次心、传播文明乡风”为主要内容,通过志愿者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养成文明习惯。广泛收集、整理全县农村优秀家风、家训,每年在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进行一轮巡回展示。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展现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带动家庭参与移风易俗。

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创作一批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积极反映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喜人变化。〔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文广新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体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精准办、县法制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振兴,实现农村长治久安

突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确保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活力。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到 2020 年,全县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扎实推进“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安排 20 万元/村专项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村干部动力、能力、绩效“三提升”工程,实行村书记分类管理,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分层级全覆盖轮训村“两委”干部,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拓宽村干部出路,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乡镇事业编工作人员力度。加强名誉村书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助力脱贫攻坚。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稳妥有序处置

不合格党员。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建设,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工作流程和职责权限,建立完善履职保障机制,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人社局、县农粮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引导人才向基层农村流动。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大科技、教育、医疗等各类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加强校地合作,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二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发挥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培训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建立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对接

跟踪服务。开展农技推广人员定向培养工作,积极联系引导高校、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加大对乡村人才支持和倾斜力度,保障乡村津补贴、办公、交通等基础工作经费,在职务、职称晋升上给予政策优惠,增加绩效考核奖励。建立职级晋升机制,加大乡镇事业编制招录和选拔事业编制干部进乡镇班子政策的倾斜。〔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

3.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坚持村民自治为基础,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一是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坚持村“两委”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制度;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分类管理、“四定两监督”和“双述双评”,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二是推进村级民主管理。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基层协商格局。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三是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逐步下放到基层,每乡

镇开展 3-5 个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农村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和谐平安乡村建设。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一是优化农村治安环境。加强综治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村级综治专干、综治网格员,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持续开展乡村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各类危害乡村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完善农村社会治理常态机制。健全完善常态排查机制、诉求受理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以综治中心建设、综治网格化建设和综治信息化建设功能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有序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三是推

进乡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引导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基层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完善规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将小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继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全面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四是加强农村德治建设。坚持德治为先,发挥道德引领、规范、约束的内在作用,增强乡村自治和法治的道德底蕴,以德治实现善治。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传承提升耕读传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规祖训,培育和弘扬地方性优秀道德传统。将道德规范融入乡规民约,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崇义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指挥部,由县委书记许斌同志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邱凌同志任第一副总指挥,县委副书记潘金城同志任常务副总指挥,县领导曾帅、何琳、王豪、刘春香、黄硕、朱志勇、张小兰等同志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县

委农工部,由朱志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秀松任常务副主任,肖开朗、邱志坚、张羽、黄学鹏任副主任,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一批业务骨干充实指挥部办公室力量,强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乡(镇)要相应设立乡村振兴战略办公室,保障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实行县领导牵头“五大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春香同志牵头,县农粮局为牵头单位;基础设施振兴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边建忠同志牵头,县发改委为牵头单位;生态环境振兴由县政府副县长朱志勇同志牵头,县委农工部为牵头单位;乡风文明振兴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琳同志牵头,县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乡村治理振兴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豪同志牵头,县委组织部为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人社局、县编办、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强化责任意识。全县上下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由县发改委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部署系列重点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五大振兴”牵头单位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具体的三年推进计划。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县级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各

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直、驻县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加强协调配合,汇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政府出一点、单位帮扶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农户自筹一点、金融贷款一点”,加大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设立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确保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全面整合涉农部门的建设项目资金,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乡村振兴筹资投入机制。推进金融机构与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加大利用国内外金融资金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加大投入,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创业,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开展乡村振兴志愿者活动、巾帼行动和百企帮百村行动。〔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精准办、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目标考

核责任机制,严格实行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和表彰绩效奖励,使目标、权利、责任相统一,推进抓落实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乡(镇)的考评要突出考核重点、难点工作,提高考核实效,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县直单位的考评,重点考核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列入乡(镇)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和县直部门绩效评价,并设立乡村振兴战略单项奖,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评选,表彰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单位的所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可以发一个月工资性奖励资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2 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 2005 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

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惩治“微腐败”,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

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____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 2018 年中

民企战略振兴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调动全县上下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崇义乡村全面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县之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崇义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我县资源禀赋,突出全域旅游的理念,举全县之力,分阶段、分步骤,围绕“一条主线”(即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大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基础设施振兴、生态环境振兴、乡风文明振兴、

乡村治理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村产业“强”、生态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生活“富”。

(一)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构建,南酸枣、刺葡萄、毛竹、油茶、茶叶、脐橙、蔬菜、生态鱼等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000 元,年增长率达 10%以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新农村村庄整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度基本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二)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根本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绿色高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建成;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现代乡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到 2050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县、乡(镇)两级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三农”工作列入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三农”短板。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渠道,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生态优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和分类推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趋势变化,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四、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重点抓好南酸枣、刺葡萄、笋竹、脐橙、油茶五大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发展蔬菜、茶叶、生态鱼、林下经济、休闲农业、高山梯田米等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由增效向提质转变。

1.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现代农业攻坚战为契机,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以万亩基地建设为重点,做强做优南酸枣、刺葡萄、笋竹、脐橙、油茶五大主导产业。以齐云山公司为龙头,以葫芦洞国家级南酸枣种质资源库为核心,建成一个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万亩南酸枣基地,辐射带动产业规模扩张。以君子谷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把过埠—上堡沿线 15 公里建成万亩刺葡萄产业带,打造集农业种植、精深加工、休闲旅游、智慧服务于一体的刺葡萄现代科技示范园。大力引导林农开展竹

(木)新造、低改,重点推进华森竹业重组竹、红杉木业高端原生态板式家具、益佳木业等竹木精深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知名竹(木)基地,加大竹木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力度,开展竹木工艺品开发,助推乡村旅游。以龙勾、铅厂为重点,提升脐橙管理经营水平,积极发展脐橙深加工,结合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建设脐橙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以齐云山山茶油、厚莫坊山茶油为龙头,改造低产油茶林,促使油茶在短期内实现高产稳产。2018 年到 2020 年,力争全县五大主导产业规模逐年递增 1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各乡(镇)人民政府〕

2.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围绕“特色、高效、生态”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高效和绿色经济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积极鼓励发展蔬菜、茶叶、生态鱼、林下经济、高山梯田米等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并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将长龙-龙勾沿线打造成一个集大棚蔬菜和传统蔬菜种植合一的万亩蔬菜基地,推动每个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提升上堡万长山和赤水仙、乐洞龙归、横水馨阳岭 4 个规模茶场,引导品牌整合,着力构建集四大品牌为一体的有机茶基地。加快阳明湖发展特色渔业和外向型渔业,建立生态水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一个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鱼

基地。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以订单农业为主要形式,打造一批以茯苓、草珊瑚、吴茱萸、七叶一枝花等森林药材为主要品种的示范基地。以企业为龙头,以质量为核心,结合山区优势,重点在上堡、丰州、聂都等乡镇打造一批高山大米示范基地。进一步扩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打造田园综合体,重点开发一批集观赏品尝、采摘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结合脱贫攻坚,鼓励多形式、多种类发展养蜂、生猪养殖等其它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力争每个乡(镇)每年重点建设 3 个以上百亩产业基地,逐步实现全县 124 个行政村都有一个以上百亩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县旅发委、县残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3.落实产业扶贫机制。全面对标省、市考核标准,按照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全面推动和完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行政村产业基地或经营主体、扶贫车间全覆盖,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动员贫困户积极发展南酸枣、刺葡萄、脐橙等特色产业,通过扩大规模,加强管理,低产园、低产林改造,发展田间、林间等立体种养,提高综合效益。积极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资金、劳力等入股,鼓励能力较差的贫困户发展家禽等传统产业。对于没有能力发展的贫困户通过光伏电站、资金土地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分红等形式获得收益。2018

年,每个村至少有 1 个扶贫产业基地或龙头企业,有扶贫车间,有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4.扶持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积极开展“国字号”和“省字头”推荐申报。规范管理,每年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30 家以上。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全县笋竹、油茶、南酸枣、茶叶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壮大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面广、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上下游产业互动的企业集群。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主动与外企、央企及上市、品牌企业对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加快葫芦洞、旗岭脑两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省级园区步伐。〔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县市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打响崇义农产品品牌。通过开展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县和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挖掘和培育本地优势产业,抓好品牌建设、包装提升和市场推介。鼓励品牌建设,重点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做响干红刺葡萄酒、齐云山南酸枣糕、高山梯田米、崇义高山茶、齐云山油茶等

品牌和商标,对新获得省著名商标、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认证的给予奖励。鼓励支持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种养,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体系,实现农产品规模基地监测、检测正常化。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查,从严从快查处违法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等农资产品行为。鼓励支持县内笋竹、油茶、南酸枣、刺葡萄、茶叶、高山大米等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通过电视、网络、展览等各种平台和途径,加大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全面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在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科技推广运用,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培育发展市场营销队伍,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拓宽我县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市监局、县旅发委、县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土地确权数据平台为基础,搭建全县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综合利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完善 16 个乡(镇)流转服务中心,探索土地确权不确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合作社等自治组织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入股分红机制。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搭建完善产权交易和金融服务平台、林农互助平台、“企业+基地”示范平台等三个服务平台,促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合联”规范化运行,打造集经营性、公益性、政策性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委改革办、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振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对标贫困村退出“9 大体系”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根据上级资金和县级财力实际,每 3 年制定一个计划,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推动全县农村公路建、管、护、运一体化发展,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偏远乡村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到 2020年,力争县、乡道升级改造率分别达 50%、20%;村道拓宽至5 米(或加错车道)改造率达 30%;每个乡(镇)有一条三级公路,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 100%、好路率达 80%。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四个有”即:有目标,每个乡镇有 3 条以上按“四好农村路”标准化建设样板示范路;有机构,成

立养护公司,有专业队伍专职化管养,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分级管理;有资金,县道养护资金除上级补助外,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足额配套,乡村道由县乡两级财政按要求足额配套养护资金;有监督,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路长制”,负责资金筹措,管理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路域环境整治。同时,运营好农村公路,大力发展乡村物流,推进镇村公交持续健康发展,让广大群众在交通领域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全县防洪减灾综合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体系,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古亭水、崇义水、扬眉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堤防达到规划标准,重点乡(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重点低洼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 5 年一遇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以上。新增与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4.5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 以上,重要饮用水源区水质指标达标率 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 95%以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开展农田高效节水项目,

重点在上堡乡先行试点。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以申报阳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重点,逐步将齐云山、长河坝水库、七星湖、聂都章江源头申报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到 2020 年,成功建设 3 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水利风景区。〔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水保局、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旅发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3.加强农村信息化项目以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加大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引导电信、移动运营商、电商、金融机构等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切实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光纤宽带和 4G 网络建设,重点对未覆盖的自然村进行补盲建设,建设完成 260 个 4G 基站,进一步强化弱覆盖基站建设,强化 4G 网络信号在自然村的覆盖能力。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组建信息进村入户全运营实体。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提升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普及。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到 2020年,实现“四个全覆盖”,全县各村以及各 25 户以上的村民小组通讯信号全覆盖、4G 网络全覆盖、光纤宽带全覆盖、有线电视全覆盖。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 D 类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完成全部省定贫困村的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供电公司、县网络公司、电信崇义分公司、移动崇义分公司、联通崇义分公司,

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建立科学可控的运行机制,及时将新增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卡通”即时结算,自负费用比例控制在 10%以内。探索建立贫困人口门诊治疗与住院治疗同步报销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落实分级诊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村入户。加强健康扶贫政策落实监管工作,遏制冒名医疗、过度医疗等乱象。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实施边远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县财政出资将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贴发放范围覆盖到所有乡镇,建立农村从教满 30 年的奖励机制,并采取“点对点”方式招聘偏远村小教师,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教师资源城乡共享。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真正做到资助政策“应享尽享”。〔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计委、县医保局、县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振兴,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实现“五个到位”(“三房一场”拆除到位、村庄整治到位、圩镇整治到位、农村环境整治到位、农村生态保护到位),到 2020 年,力争每个乡镇建立 1 个以上 3A 旅游景区。

1.推进“三房一场”整治。继续实施“空心房”拆除奖补政策,着重抓好“三房一场”(土坯房、违建房、负面房屋、畜禽养殖场)整治,全面完成剩余农村“空心房”拆除任务,并严格按照“拆除到位、清理到位、复垦到位”要求,使拆除后的房址达到没有废弃物堆积、可再利用或复垦的条件。加强土坯房改造,通过政策引领,引导群众拆旧建新。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及有价值土坯房的保护维修力度,保护传统村落,保留农村文脉。加强农村建房管理,严格审批程序,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加大超高超大整治。〔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城建局、县委农工部、县文广新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全面落实“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突出“七改三网”和“8+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县所有宜居村组“扫一遍”。按照脱贫攻坚的要求,实施贫困村村庄整治再推进,把全县深度贫困村组和最偏远、基础设施最差的村组作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帮扶,确保村容村貌有根本改观,12 个省级贫困村如期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大力开展精美乡村示范点建设,在继承和完善“六统四联创”的基础上,立足更高标准把“精心规划、精细设计、精致施工、精美呈现”工程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重点实施“一带两路”,即过埠-麟潭-上堡

乡村旅游产业带,崇余公路沿线和上寡公路沿线,努力把“一带两路”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文化彰显、富有崇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参观点。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依托崇义生态、文化、产业等优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规划、基础设施和服务上提升水平,开发一批具有崇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让乡村旅游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上堡客家梯田创建全国乡村旅游 4A 景点,君子谷创建全国乡村旅游 3A 景点。鼓励支持基础条件好的村落编制乡村旅游规划,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实施后,由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旅发委、县农粮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进圩镇整治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奖代补,采取项目申报奖补的形式,加大投入资金用于圩镇建设,鼓励市场运作筹集资金、用活各项收费政策以及做活土地开发文章等。科学规划编制,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和吸纳人口潜力,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机衔接县域规划。高标准建设圩镇示范街,做好人行道、路沿石、下水沟等市政设施建设,建设文化小广场,完善圩镇各项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小镇,以富氧山水、客家梯田、阳明文化为资源依托,着力开辟圩镇改造安置,将新规划建设农民住宅小区管理与圩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开发一片,连成一片。建立圩镇长效管理机制,将城市化发展、社区管理的理念引入

到圩镇。到 2020 年,把全县各圩镇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建局、县城管局、县委农工部、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遵循“城乡一体、购买服务、管干分开”原则,建立村庄、道路、河道环卫管护长效机制。以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全覆盖。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标准化农村公厕,改造农村户厕,实行各乡(镇)圩镇都要有公厕。抓好交通沿线村点建筑立面整治提升,引导农民开展民房庭院整治,改善群众居家环境。〔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环保局、县卫计委、县生态办、县城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全。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实施森林抚育、退耕还林、乡村风景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有效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

等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生态治理和保护力度,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河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等工程设施建设,恢复农田生态系统。〔责任单位:县生态办、县环保局、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四)大力推进乡风文明振兴,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从乡风文明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专项整治、典型选树、群众活动五个方面入手,依托农村志愿者和乡(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夯实农村移风易俗成效,实现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有效提升。

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队伍。不断加大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设“百村万人”志愿者队伍,以农村志愿者传播文明乡风。着力培养富有崇义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引导广大乡贤关注、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启动“百村千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2.夯实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阵地。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统一挂牌,建设“文明之家”。

利用农村现有祠堂、开放式村部等场地和设施,建设农村公益性婚庆和治丧场所“文明理事堂”。在行政村醒目位置固定设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深入挖掘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突出崇义特色,整合资源打造村史馆。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示范区,到 2020 年底,全县建成 2 个乡风文明连片示范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抓实乡风文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健全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化、规范、引导、评价作用。开展“三沿六区”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绿色殡葬、文明殡葬建设,完善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遏制办丧扰民、重殓厚葬等陋习。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着力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大风水堪舆类人员教育引导工作,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整合各部门资源综合施策,加强婚事新办和勤俭节俭教育,加大餐饮行业制度约束和行业自律教育,加强升学宴的规范引导和制度约束,综合整治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教育局、县民宗局、县科协,各乡(镇)人民政府〕

4.选树乡风文明振兴典型。开展寻找“最美农村志愿者”

评选表彰活动,不断发挥农村志愿者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掘和保护一批有历史、有文化的村庄,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风采”展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卫生家庭、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收集、整理一批“脱贫致富”贫困户典型和“脱贫攻坚”扶贫攻坚典型,用脱贫攻坚路上的生动事例激励全县贫困户脱贫信心、鼓舞全县扶贫干部工作斗志。〔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县旅发委、县市监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精准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5.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开展“阳明文化旅游节”,以阳明文化为载体,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并向群众免费发放。依托乡村干部、扶贫干部力量,以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围绕“扶贫、扶志、扶德、扶勤”开展“扶志家访”活动。以“做一次饭、谈一次心、传播文明乡风”为主要内容,通过志愿者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养成文明习惯。广泛收集、整理全县农村优秀家风、家训,每年在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进行一轮巡回展示。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展现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带动家庭参与移风易俗。

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创作一批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积极反映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喜人变化。〔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文广新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体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精准办、县法制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振兴,实现农村长治久安

突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确保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活力。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到 2020 年,全县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扎实推进“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安排 20 万元/村专项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村干部动力、能力、绩效“三提升”工程,实行村书记分类管理,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分层级全覆盖轮训村“两委”干部,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拓宽村干部出路,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乡镇事业编工作人员力度。加强名誉村书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助力脱贫攻坚。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稳妥有序处置

不合格党员。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建设,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工作流程和职责权限,建立完善履职保障机制,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人社局、县农粮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引导人才向基层农村流动。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大科技、教育、医疗等各类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加强校地合作,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二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发挥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培训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建立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对接

跟踪服务。开展农技推广人员定向培养工作,积极联系引导高校、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加大对乡村人才支持和倾斜力度,保障乡村津补贴、办公、交通等基础工作经费,在职务、职称晋升上给予政策优惠,增加绩效考核奖励。建立职级晋升机制,加大乡镇事业编制招录和选拔事业编制干部进乡镇班子政策的倾斜。〔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

3.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坚持村民自治为基础,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一是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坚持村“两委”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制度;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分类管理、“四定两监督”和“双述双评”,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二是推进村级民主管理。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基层协商格局。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三是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逐步下放到基层,每乡

镇开展 3-5 个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农村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和谐平安乡村建设。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一是优化农村治安环境。加强综治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村级综治专干、综治网格员,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持续开展乡村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各类危害乡村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完善农村社会治理常态机制。健全完善常态排查机制、诉求受理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以综治中心建设、综治网格化建设和综治信息化建设功能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有序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三是推

进乡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引导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基层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完善规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将小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继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全面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四是加强农村德治建设。坚持德治为先,发挥道德引领、规范、约束的内在作用,增强乡村自治和法治的道德底蕴,以德治实现善治。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传承提升耕读传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规祖训,培育和弘扬地方性优秀道德传统。将道德规范融入乡规民约,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崇义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指挥部,由县委书记许斌同志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邱凌同志任第一副总指挥,县委副书记潘金城同志任常务副总指挥,县领导曾帅、何琳、王豪、刘春香、黄硕、朱志勇、张小兰等同志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县

委农工部,由朱志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秀松任常务副主任,肖开朗、邱志坚、张羽、黄学鹏任副主任,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一批业务骨干充实指挥部办公室力量,强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乡(镇)要相应设立乡村振兴战略办公室,保障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实行县领导牵头“五大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春香同志牵头,县农粮局为牵头单位;基础设施振兴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边建忠同志牵头,县发改委为牵头单位;生态环境振兴由县政府副县长朱志勇同志牵头,县委农工部为牵头单位;乡风文明振兴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琳同志牵头,县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乡村治理振兴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豪同志牵头,县委组织部为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人社局、县编办、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强化责任意识。全县上下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由县发改委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部署系列重点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五大振兴”牵头单位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具体的三年推进计划。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县级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各

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直、驻县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加强协调配合,汇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政府出一点、单位帮扶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农户自筹一点、金融贷款一点”,加大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设立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确保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全面整合涉农部门的建设项目资金,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乡村振兴筹资投入机制。推进金融机构与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加大利用国内外金融资金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加大投入,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创业,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开展乡村振兴志愿者活动、巾帼行动和百企帮百村行动。〔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精准办、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目标考

核责任机制,严格实行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和表彰绩效奖励,使目标、权利、责任相统一,推进抓落实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乡(镇)的考评要突出考核重点、难点工作,提高考核实效,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县直单位的考评,重点考核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列入乡(镇)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和县直部门绩效评价,并设立乡村振兴战略单项奖,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评选,表彰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单位的所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可以发一个月工资性奖励资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2 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 2005 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

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惩治“微腐败”,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

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____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 2018 年中

上一篇:保险监管模式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危机英文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