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及措施范文

2024-07-09

途径及措施范文第1篇

一、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会是企业中直接面向员工开展工作的部门, 旨在协调劳动关系, 关心职工冷暖, 通过服务广大职工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 由此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工会作为员工的贴心人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 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挖掘企业的人力资源潜力, 促使员工忠于企业, 为企业出谋献策, 尽心尽力开展工作。当前, 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承担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二是要结合社会形势的新变化, 积极改进和创新工会工作方式。

二、企业加强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密切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关系。企业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才能保证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工会既维护企业的利益, 也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当企业和职工存在劳动纠纷时, 工会能够发挥积极的协调作用, 在企业和员工之间保持良好沟通, 维持相互信任。

其次, 有利于贯彻落实劳动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能够团结广大职工, 依据劳动法维护他们劳动权益, 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措施, 使员工在生产安全、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公平待遇。

第三,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工会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 使职工在繁忙的劳动之余得到充分的休闲和充电, 通过心理疏导活动解决员工存在的思想问题, 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 更加轻松地开展工作, 最终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新时期增强企业工会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一) 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应尽职责。首先, 工会应保障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益, 代表员工对企业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树立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使他们在企业管理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者, 还是自主参与者。其次, 工会应关注员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协调企业各部门, 调动多方资源进行妥善解决。再次, 工会应该将员工的心声和诉求, 向企业管理层进行反应, 对于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 应监督企业进行落实, 做好员工的“娘家人”。

(二) 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企业工会应结合员工的需求, 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企业工会开展的文化活动既要使员工得到健康有益的休闲和放松, 又是他们获得提升自我的途径, 还要将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精神培养等思想内涵, 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文化活动中。企业工会除了举办常规的文体活动以外, 还要开展讲座、演讲、知识竞赛、征文、志愿服务等多元的活动, 为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作出努力。企业工会还应针对青年员工特点,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活动, 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三) 开展好扶贫帮困的人文关怀工作。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也是企业工会的重要任务。工会组织是员工的家, 应该及时观察和了解员工自身和家庭存在的困难, 及时把企业的关怀和温暖送达到相关员工,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重要节假日时, 工会也应代表企业看望困难职工。这既有利于帮助员工克服眼前的困难,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 也能够树立企业关爱职工的良好形象, 提升广大员工对企业的拥护度和满意度。

(四) 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 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 对企业员工的思想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心理问题的发生已经不再是特殊的个体现象。能否有效地解决好心理问题, 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巩固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会应选派专门人员进行心理咨询的学习, 提高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通过团队辅导、个体咨询、问卷调查、网络问答等方式, 面向其员工开展立体化心理服务工作, 将各种潜在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止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五) 团结职工、营造和谐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是员工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的有利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 企业员工之间是否能够形成和谐、团结、进取的积极关系, 是人才选择这家企业的重要因素。因此, 工会组织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建言献策促使企业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为员工营造公平竞争氛围, 在企业中宣传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促进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增加企业与员工间的互信和理解, 将企业职工紧紧地团结在工会组织之中,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有益氛围。

摘要:本文在阐述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意义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增强工会工作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工会,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春燕.企业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发展策略[J].企业导报, 2014 (24) .

[2] 林世和.努力推动工会企事业创新发展[J].中国工会财会, 2013 (8) .

[3] 刘山茂.浅谈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作用[J].青年与社会, 2013 (19) .

途径及措施范文第2篇

一、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一) 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目前, 很多的高校在资金上使用情况不太明确, 为此, 高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都是使用增量的预算方式, 这种方法不太科学、合理, 无法将支出的比例做到有效化, 造成了高校在扩张上很盲目, 资金的应用率有所下降。

(二) 预算执行的评价和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 很多的高校进行财务预算任务下达后, 在预算的执行评价和审计工作上没有加以关注, 同时监管和绩效考核也不健全, 造成了预算有超支的问题, 此时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措施采取惩罚等, 必然给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另外, 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主要有:年初的争预算、年中加预算、年末的超预算。与此同时, 在预算追加上十分明显, 任意的调整造成了高校的财务预算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三) 预算编制程序不明确

进行具体的预算操作过程中, 很多的高校在利用预算编制程序上不太明确, 有的会让程序出现倒置的问题, 这些问题给高校在预算经费上和高校的实际经济情况都造成了不利, 出现了上级在批复项目上完成不了。一般情况下, 高校在进行预算过程中, 需要各个部门要将下一年度的经费预算计划有所呈现, 同时高校的财务部门首先要针对经费采取分析和计划, 然后安排每个部门的年度总预算经费, 最后高校的校长办公室才能上报给上级。

(四) 高校财务赤字预算

进行实践的过程中, 由于高校的各个部门在经费的使用上没有做到及时和准确, 同时之前的经费也出现了赤字, 学校财务在收支上有不平衡的问题, 给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 我国在教育事业上非常关注, 在资金的投入上逐年增长, 但是由于投资的结构, 出现了高校在资金的使用上无法满足的情况。

(五) 编制的内容不全面

高校的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主要是以为高校在综合预算过程中, 所有的支出好收入没有统一化和标准化, 同时高校的资金在渠道上呈现了多元化, 给财务预算的整体工作造成了不切实际, 无法做到有效地监管, 高校的经济体系受到破坏, 其中关键的支出预算在明细上没有规范化, 收入的预算不全面等, 支出预算没有统一化造成了无法进行预算和量化。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 构建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

传统的预算编制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 为此, 就需要将预算编制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 新型的管理体制将预算的方法进行了完善, 同时将预算编制的评价和审计做到了合理化, 针对预算的考核做出了调整, 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制度, 让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了分级去管理, 统一去领导的目的。

(二) 预算管理的思想要有所创新

1. 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发是让投入的资金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效果, 能够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正产运行。和传统的增量预算法相比较, 零基预算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具备很高的科学性,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 高校投入的大量资金能够更好地体现。

2. 平衡预算

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 财务的支出和负债的实际情况要想采取有效的管控, 就需要收支平衡。与此同时, 高校的财务工作要将财务预算的时间做到合理和科学化, 才能确保量出和负债能够实现统一。

(三) 预算审批和预算评价的监督体系要完善

1. 审计部门要发挥出审计监管的力度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 需要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 才能让高校中年度预算执行的审计制定做到位。在高校的经费预算绩效中, 预算经费的绩效评估机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与此同时, 进行构建高校内部预算评价机制过程中, 要将审计工作有所展示, 同时预算的监督工作要强化, 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的评价, 才能让预算管理工作更好的实施, 预算超支的问题有所下降。

2. 构建会计委派制

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 高校要建立财经的小组, 将基层的各种财务收支问题进行仔细的核算和监督, 更好的完成预算审核工作。另外, 高校中会有投资活动以及规划过程中要采取分析, 做到民主的监督。

(四) 做到信息化管理

目前, 信息技术的进步,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信息化被大众所接受。在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中, 信息化技术不仅让预算工作更加便捷, 同时信息的各项数据更加准确和到位。为此,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过程中, 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技术, 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另外, 信息技术在发展中, 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让工作效率上升。进行预算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 让高校的财务资金做到了合理的配置, 预算工作更加明确。

(五) 预算执行绩效考评制度的完善和构建

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 绩效考评主要是预算执行评价和考核。其中预算执行评价是针对高校中的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和各种效益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价工作, 给预算考核提供资料参考。预算考核是针对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的一种考核机制。

结语

综合所述, 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 预算管理是重要的构成因素, 不仅仅是管理工作的体现, 同时是高校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展示。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预算管理工作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同时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在管控要加大力度, 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保障, 更好的发展。

摘要:在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高校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预算管理是否合理所决定的。但是, 在新形势的背景下,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要采取分析和总结, 其中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有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合理, 编制的内容没有系统化, 预算执行中的评价和审计工作等方面。本文将针对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采取分析, 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 给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资源配置,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 杜欣.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 2017.

[2] 王烨.C高校预算管理改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 2017.

途径及措施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并购中供应链整合协同的重点问题,包括并购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供应链协同机遇的甄别和供应链协同的整合机制等,并选取一则案例对并购中供应链协同发展作进一步探讨,为企业并购实践中实现供应链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并购;供应链;整合;协同

一、引言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现代企业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营活动由过去的分散式活动不断演变为融合运作,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的社会化合作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企业的并购也随之成为实现企业社会化合作的重要方式。我国实施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要求物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在目前企业的这种发展趋势下,系统地研究企业并购的形式及对供应链整合协同的影响机制,是促进供应链整合的重要理论途径。

二、企业并购类型及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分析

在大量的企业并购和重组的行为中,企业并购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是横向并购;二是纵向并购;三是混合并购。这三种类型的并购分别具有不同的并购动机,因此对并购企业所在供应链的整合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1.企业横向并购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

一般而言,横向并购的参与者为同种类型活动或竞争的企业,随着全球企业并购的不断深入,企业横向并购不断成为主流的企业并购形式。例如,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收购美国汽车公司,惠普公司并购康柏公司,等等,横向并购成为企业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提高的重要抓手之一。目前。我国出现了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外资并购热潮,也是出于不断实现规模扩张。同时,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也将由于企业并购而出现明显变化,从而适应新型企业发展策略。

在企业横向并购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并置与融合两个阶段。企业在并购之前,往往在同一市场中发生一系列竞争,企业各自拥有供应商、客户,也各自处于供应链体系中。在竞争过程中,主导企业往往存在并购整合非主导企业,达到自身规模扩张和优势显现的动机。但是,企业的供应链在开始并不能直接融合,必须通过双方不断交流与沟通,建立起双方互惠互利的关系,这就是企业的并置。在企业并置过程中,参与并购的企业供应链会利用对方优势资源,不断为己所用。随着主导企业不断加强对被购企业业务和流程的控制,双方供应链不断发生整合与协同。

横向并购的最终结果就是供应链的合并与协同,这将为并购企业带来资源上、市场上的优势。在横向并购的融合阶段,并购双方的供应市场和销售市场都不断被整合,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能力随着供应链整合而不断提升,供应链交易成本也因供应链整合而不断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从而不断提高。

2.企业纵向并购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

企业纵向并购实际上就是供应链前向或后向的整合。这种并购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以及降低供应链其他节点的企业合作产生的成本,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可以认为,企业纵向并购属于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

供应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上游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节省生产成本,提升主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一体化必然引发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企业在供应链一体化过程中通过纵向一体化生产和经营,能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可以最大可能地消除企业的不增值部分,尽可能地获得经济效益。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实行行业内企业并购策略,并购供应链上与之相关的制造企业,而许多服务型企业不断并购供应链上其他服务行业的企业,这些都是企业纵向并购的例子,显然获取更多收益是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策略的最主要原因。

3.企业混合并购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

混合并购就是指从事不相关经营业务的企业之间进行并购。为了满足多元化经营,但又由于经营业务上的不相关,许多企业不能通过纵向并购来满足自己,这时混合并购无疑为它们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各国的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都从一定程度上通过混合并购策略实现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混合并购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产品数量扩张型并购。这种并购可以拓宽企业的生产范围,通过双方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交流,不断吸收对方优势,形成一种管理上的协同;二是地域市场扩张型并购。这种并购方式主要针对不重叠的区域上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主要企业关心的是被购企业的区域市场资源,被购企业关心的是主导企业的规模实力;三是纯粹的混合并购。这种并购方式主要指两家完全不相关企业的并购,两家企业主要通过品牌、经验等的共享,实现双方战略协同,而并不会影响供应链。

三、企业并购中供应链的协同机制分析

虽然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自身利益增加,但要有效实现并购,必须注重并购之后的供应链整合协同。目前全球化竞争趋势愈演愈烈,因此当今市场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应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并购之后的供应链整合协同给对提升供应链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实现供应链整合协同发展,首先应该对企业并购之后的供应链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新供应链的协同机遇,其次应联合并购企业,建立一套以供应链协同为主要方向的供应链整合机制,并用重组与整合途径实现供应链协同效应的最优发挥。

1.供应链协同机遇的甄别

供应链整合协同效应并不是企业并购之后就能自发产生的,因此企业要有效甄别供应链的协同机遇。根据波特的供应链识别方法,供应链协同机遇主要分为有形协同和无形协同两种。

(1)有形协同。有形协同一般出现在供应链上存在相互联系的节点上,包括具有相同特点的供应商、客户、相似的营销渠道和生产方式等。通过对这些有形特征的关联,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供应链协同发展。要甄别供应链整合中的有形协同,一类可靠的方法就是对供应链节点上各种可能存在协同或者可以创造竞争优势的关联途径进行分类,下表给出了甄别有形协同的分类方式。

从上表可知,两家企业实现并购以后,可以通过分类分析供应链上各个有利于协同的供应源,从而实现协同机遇的有效甄别。企业还可以根据预算协同成本和权益均衡来估量供应链协同是否能产生竞争优势,这种协同产生的效应程度最终则取决于并购之后供应链企业的实际交易成本和效益权衡。

(2)无形协同。无形协同是相对于有形协同而言的,它是指通过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知识和技能能无形资本的共享而产生协同效应。在混合并购方式中,主导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向被并购企业传输供应链管理技能、技术经验、营销策略等无形资产,从而促进两条原本不相关的供应链之间不断产生协同效应。

无形协同的产生源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多种基本属性存在相似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①相似的战略导向。战略导向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方向,若并购中的主导企业与被购企业之间具有相似的战略导向,那么他们并购之前的供应链也存在相似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模式,这将促进两条供应链之间可以通过无形协同来促进新型供应链的不断整合。②相似的供应链发展模式。供应链发展模式是整个供应链的重要框架,是整个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经营行为的基础,相似的供应链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借鉴或模仿,促进并购双方不断吸收供应链组织结构上的优势资源,最终实现供应链效率的最优化。③相似的客户合作关系。在整条供应链上,客户一般处于末端位置,因此也构成了供应链效益的源头。若并购双方具有相似的客户合作关系,那么并购企业可以通过无形协同,对客户的开发和管理经验进行互相交流,不断提升供应链绩效。④相似的开发行为。市场开发、品牌创建、售后服务等都是供应链上的重要开发行为,并购企业若具有相似的开发行为,那么可以通过无形协同,构建并购双方重要价值活动互通的供应链合作平台,促进价值活动中无形资产的传输。

2.促进协同的供应链整合机制

从协同甄别的分析可知,供应链的有形协同中的关联和无形协同中的四种相似性,决定了主导企业和被购企业实现供应链无形协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那么,在企业并购后,并购双方所处供应链应如何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协同呢?

在横向并购中,由于企业之间业务存在相似性,因此供应链需要大范围进行整合,才能满足企业规模化和成本最低化需求。这时,供应链整合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协同:一是业务流程整合。由于供应链业务流程比较复杂,形式不一,因此首先必须在差异显著的供应链模式中寻求一种基于业务流程的最佳整合方式。一般市场型企业的供应链下游分支比较复杂,资源型企业上游分支则较为复杂,因此对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式的整合尤为重要。像宝洁公司就是市场型企业,因此要对下游企业业务进行不断整合,波音公司属资源型企业,因此要对上游企业业务进行不断整合;二是节点整合。根据协同机遇甄别方法,通过成本-收益方法进行优劣选择,优化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规模效率,实现供应链节点优化整合。

在纵向并购中,协同的机制主要是信息、物流不断集成。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并购之后必须有效利用信息途径有效集成供应链,通过MIS或ERP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然后通过物流运作对企业流程进行有效控制,促进并购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完整性,也满足市场对企业供应链高效率和高柔性的要求。

四、供应链整合协同的案例分析

1.案例选取

按照典型性和方便性原则,选取浙江物产化工集团并购嘉兴中嘉物流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购方浙江物产化工集团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大型流通企业之一,2013年列为“世界500强”第364位、“中国企业500强”第56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25位,已持续六年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首位。嘉兴中嘉物流是嘉兴的民营物流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码头仓储服务。

2.并购关键点分析

(1)业务相似。两家企业并购虽然属于混合并购,但是由于物产集团规模远高于中嘉物流,物产集团内部物流服务的业务与中嘉石化物流服务类似,属于业务上的横向并购。因此,业务的相似性是促进两者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2)战略导向。物产集团和中嘉物流明确表示围绕“一流的综合性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供应链整合,物产集团看中中嘉物流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嘉物流看中物产集团的规模优势,两者虽然看重点不同,并购以后的战略导向一致,是两者并购和供应链整合协同的重要前提。

(3)有形资本的协同和无形资产的协同。中嘉物流目前已建成5万吨级石化码头泊位1个、3000吨级码头1个和2000吨级码头3个,各类化工品储罐21个,能进一步满足物产集团石化物流运输的需求,而并购也拓宽了中嘉物流的市场,两者达到了有形资产的整合。两家企业的并购也侧重于人力资本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的整合,找准了供应链的无形协同机遇,争取实现从总部到基层、从员工到业务的整合。

3.供应链整合协同发展前景

此次并购意味着浙江物产集团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嘉物流品牌进一步打响,为供应链整合协同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本次并购的亮点在于通过优化业态和支持服务平台,不断集成供应链服务共享,推进物产化工不断市场占优;通过并购中嘉物流,实现贸易、实业、物流共同推进,最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而对于中嘉物流,其目标上升至发展物流综合、效益领先的第三方石化仓储服务企业。由此可以推测并购之后两家企业的供应链整合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参考文献:

[1]李子聪,王健.谈我国物流企业并购形式及其效应[J].商业时代,2006,(30):22-23.

[2]张立今.企业并购中行业上下游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及战略结构调整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2,(10):5-8.

[3]陈成栋.物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以嘉里物流收购大荣货运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2012,(6):38-43.

途径及措施范文第4篇

一、当前我国商号立法的困惑

商号与商号权都需要法律的有效保护, 不被法律保护的权利, 将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那么, 我国商号立法的现状怎么样呢?

( 一) 商号概念的不确定性及商号定性的困惑

首先,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商号是企业名称的组成部分, 企业名称中应含有商号。而根据民法通则的一些零散规定, 仅规定合伙企业可以起字号, 依法进行核准登记、企业享有名称权等, 似乎又把商号等同于企业名称, 概念含混不清。近年来学者研究对商号概念的也存在各种理解。例如学者吴汉东认为: “商号又称厂商名称, 企业名称, 是企业进行工商经营活动时用于标示自己并区别于他人的标志。”而任先行、周林彬认为: “商号和商业名称是种和属的关系, 商业名称是‘种’, 商号是‘属’, 商号只是企业名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核心部分。”①我国目前立法和学术界对商号的概念缺乏统一的、明确的理解, 也是商号立法存在困惑的原因之一。我国第一个关于商号的立法法规《浙江省企业商号管理与保护规定》②明确将“商号”定义为“字号”, 区别于企业名称, 虽落于形式, 未有实质突破, 但至少符合立法趋势———应将商号区别于企业名称。

其次, 关于商号的定性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中将合伙企业字号、企业的名称权规定于人身权之下, 据此我国法律对商号的保护只能以名称权进行保护, 这跟国际上以知识产权性质来保护商号权不相一致。人身权的性质具有专属性和非财产性, 如果以人身权的定性来保护一个企业的商号, 直接导致社会上大量相同或近似的商号被同行企业合法登记使用, “同仁堂”“周黑鸭”全国遍地开花就是这个道理。而知识产权不只具有专属性, 而且具有财产属性。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保护企业的商号, 企业将可以基于商号的财产利益, 而许可、转让其商号而获得报酬, 对侵权行为获得财产赔偿, 并且对于侵犯商号权的行为应扩大到禁止他人注册相类似的商号。无疑, 商号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会形成经济利益, 我们的立法应将商号作为识产权来规定和保护。

( 二) 关于商号保护法规的效力层级及其问题

前文提到,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将商号确定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我国1985 年成为其缔约国。然而我国商号保护的专门性部门规章只有国务院批准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其分别属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效力层级低于法律。民法通则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没有比较完整的规定, 对商号的保护起不到实效的作用, 导致商号保护的法律地位较低, 与其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相一致。而其他知识产权, 比如与商号权非常相似的商标权, 就有专门的《商标法》及其相应的多种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非常完整和系统。也就是说, 对商号, 我国没有一部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保护, 商号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概念。

( 三) 商号权行政立法的困惑

现行的商号规范性文件《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制定于1992 年, 客观上当时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商事习惯法还未形成, 主观上由于封建时期重农抑商的观念,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商号保护意识也非常薄弱。不具备进行商号立法的主客观条件, 因此只能先行通过行政立法来规范企业名称登记。然而, 行政立法有其局限性。首先, 行政立法的立法主体是行政机关, 它的立法倾向于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的创设, 而不是权利的保护。《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主要内容是要求企业进行名称登记, 如何登记以及企业未依法登记的法律后果, 对企业商号权的保护无从谈起。其次, 行政权力具有层级性, 企业名称的登记审批权力分割为不同的等级, 难免导致企业名称登记的官僚主义。

二、我国商号权的立法困惑解决途径

( 一) 确认知识产权保护和修改《商标法》

首先, 应顺应国际潮流, 作为缔约国, 应将国际条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的规定转化为国内法, 在《民法通则》中把商号确定为知识产权的内容, 以基本法的地位保护商号权, 确认商号的知识产权性质。

其次, 如前所述, 我国商号立法层次太低, 宜在商号权保护方面有统一的立法, 明确商号的内涵, 确认商号权这一民事权利。虽然我国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得将他人在先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③, 明确了企业名称权不得侵犯商标权。但我国《商标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他人在先登记的企业名称是商标注册的禁止条件, 也就是没有规定商标权不得侵犯名称权, 对商号权的保护明显弱于商标权。仅在第三十一条规定: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而包含哪些在先权利, 则只字未提, 未免过于笼统, 影响法律的适用。

笔者建议, 可以将商号权纳入《商标法》中, 将分散于各司法解释、行政法规或地方规章的相关规定统一纳入商标法中, 提升法律效力层级, 对商标权和商号权进行统一保护, 将商号确定为其他标志, 与集体商标、地理商标、特殊标志、域名等标志一起保护。应明确相似商号不得登记, 对于何为相似, 可以借鉴目前的地方法规, 如《辽宁省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管理实施办法 ( 试行) 》和《上海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都对“相似”概念作了详细而清晰的规定。对商号的登记、保护、转让和废除等都要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规定。

( 二) 修改和完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首先,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应修改和完善此规定。我国商号登记管辖权容易引起不同区域间的商号冲突,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 商号登记权仍可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行使, 但商号登记不应与商号效力挂钩。日本商法中, 对众所周知的商号给与了全国范围的效力, 我国可以借鉴。

其次, 对商号登记权力的划分不应以经营行业和经营规模为标准。企业行业可能多元化, 企业规模更是年年在变化, 以行业和规模为划分标准无实际意义。例如沈阳市工商管理局规定, 注册资本500 万元以下的内资企业, 由区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该局的理由是此规定方便了企业办事手续, 而实际上则将500 万以下的中小企业的商号权限制在区级行政区域内。

笔者认为, 企业登记应实行就近原则, 由其营业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 除特定行业外, 对所有企业从登记时起, 实行平等保护, 这样才是方便商事主体申请登记, 减少企业登记成本。

( 三)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协调

纵观各国立法, 对商号权的保护体制都不是单一立法, 而是由几个部门法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 共同构成商号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因此我国在修改我国商标法的同时, 对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应作出相应修改与协调。

首先,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应明确侵犯商号权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1993 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规定了: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但并没有更为细致的规定, 也并没有规定如被确认侵权后, 对侵权名称或侵权商标如何处理。

其次, 刑法中也应将商号侵权纳入知识产权侵权范畴, 明确侵犯商号权行为严重的应负刑事责任, 比照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刑罚幅度, 确定侵犯商号权的量刑范围。

此外, 《民法通则》、《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也应完善商号权的规定。

( 四) 企业名称检索系统的建立

1. 要有效保护商号在先权, 从源头上避免商号权之间的冲突, 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商号检索系统。修改后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应规定全国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商号的检索与核准工作, 立法后, 申请登记的企业商号必须录入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商号检索系统, 实行资源共享, 禁止之后的同行业的企业主登记相同或会造成混淆的商号。

2. 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众多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问题, 在建立商号检索系统的基础上, 我们应将商号和商标以统一标准核准, 建立商标与商号交叉检索系统, 将商号检索系统与现行的商标检索系统联合起来, 资源共享, 避免相同的商号与商标出现。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商标和商号的注册登记时, 都需经过交叉系统的检索, 禁止同行业内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登记。

三、结语

从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及最近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看出, 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各种商业标记的保护, 对商号权也在努力探索保护途径,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未来, 我们更重要的是制定关于商号权的专门立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商号权保护的立体化法律体系。

摘要:商号作为商品经济社会中重要的商业标识之一, 在我国急需法律的确权与维护。近年来商号侵权案件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层出不穷。有关我国商号立法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商号立法角度出发, 规范分析我国商号立法目前存在的困惑, 参考国外相关立法, 对我国商号立法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商号,商号权,商号立法

参考文献

[1] 贾玉婷.论我国老字号商号权的法律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 2013-04-23.

[2] 陈军.论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与解决[D].华东政法大学, 2012-10-15.

[3]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 任先行, 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5] 王欢.中外商号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商号法律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 2008-04-20.

途径及措施范文第5篇

1 目前供电现状

华丰顶峰热电公司两炉三机运行, 平均发电负荷34000kW。35kV电厂一路 (3503开关) 带华丰矿, 平均用电负荷10500kW, “3512”开关带泰山水泥二路, 平均用电负荷12000kW (扣除余热机组10000kW负荷) , “3508”开关带泰山水泥一路及精密铸造厂, 平均用电负荷11000kW。“603”直供洗选厂, 平均用电负荷1000kW。需要从110kV楼华线吸收负荷4500kW。

2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一方面, 负载的功率因数低, 使电源设备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因为电源设备额定容量等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乘积, 它们运行时的电压和电流不能超过额定值。在相同的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 负载的功率因数越低, 发电机或变压器能提供的有功功率越少。

另一方面, 负载的功率因数过低, 在供电线路上要引起较大的能量损耗和电压降低。在一定的电压下向负载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 负载的功率因数越低, 通过线路的电流I=P/Ucosφ越大, 导线电阻的能量损耗和导线阻抗的电压降越大。线路电压降越大, 引起负载电压的降低, 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 如异步电动机转速降低等。

因此, 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 能使电源设备的容量得到合理的利用, 能减少输电电能损耗, 又能改善供电的电压质量, 所以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特别是供电用户的一项重要的电气指标, 应该努力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3 功率因数低的原因

华丰矿和泰山水泥及精密铸造厂等企业都是铁磁设备, 就企业来讲, 功率因数低时电压就要低一些, 这时电动机等设备的出力就要受到影响, 出力不足电流还要增大, 也就是消耗的功率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所以说功率因数低时企业要多花钱。

提高功率因数不仅是少费钱, 而且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电动机等旋转设备, 电压低时会拼命增加电流, 顽强的维持旋转, 电流增加, 设备发热, 缩短使用寿命。特别是耗电大户精密铸造厂, 其铁合金、硅合金等电弧炉, 降低百分之一的电压, 就要增加百分之三到五的电流, 才能维持原来的热量, 所以提高功率因数节电非常明显。

泰安电业局根据《供用电营业规则》对110kV楼华线“1104”开关处的功率因数执行0.90。如果功因低于0.9, 加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功率因数电费= (电度电费+基本电费) ×罚款比例, 电费执行下表规定 (如表1) 。

2010年2月泰安电业局对公司由于功率因数低于0.9而罚款30万元, 主要原因:三家用电单位春节期间停产, 110kV电压高, 泰安地区调度所命令顶峰热电三台发电机功率因数必须保持在0.96以上, 从110kV楼华线吸收无功, 但却送出有功, 所以功率因数低于0.9。这属于特殊情况。

从近两年运行情况分析, 三家用电单位, 主要是泰山水泥经常以电压高为借口, 不投运电容器, 特别是泰山水泥二路“3512”的功率因数经常在0.83左右, 尤其是在23:00至凌晨6:00, 因电力系统处于谷期, 系统电压高, 泰山水泥二路电容器易跳闸, 往往造成110kV楼华线“1104”开关处的功率因数低于0.9。

4 提高功率因数采取措施

顶峰热电公司主控室电气运行人员监视110kV楼华线“1104”开关处及三家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 值长对三家用电单位加强调度, 督促它们功率因数保持在0.9。

对三家供电单位在电费结算时执行泰安电业局的规定。 (表1列出)

余热机组带负荷只有85%, 可让其发电机功率因数保持在0.8, 以多发无功, 来补偿多用电网上的无功。

顶峰热电公司可让2#发电机功率因数保持在0.8, 1#3#发电机功因保持在0.85左右, 以多发无功。

从节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角度出发三家用电单位合理选配电动机的型号、规格和容量, 并使之始终接近满载运行。

三家用电单位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数变动和电动机定、转子间的气隙变动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敦促泰山水泥及时投运电容器。一般负载都是感性的, 即通常说的功率因数滞后。对于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就采用电容器和负载并联, 使供电线路上增加一个电容电流, 进而使得用电的综合功率因数得到提到。原理如图1所示。

一感性负载如图1中用串联的R、L表示, 其端电压为U, 有功功率为P, 现要求把它的功率因数从cosφ提高到cosφ`, 在该负载处并联一电容器C。

由图1可见, 未并联电容器C时, 线路电流等于负载电流即I=IL=P/Ucosφ。

并联电容器C后, 线路电流为I=IL+IC=P/U c o sφ`。

可以看出, 并联电容器后不仅提高了用能设备的功率因数, 而且明显降低了供电线路的电流值, 进而大大降低了线路导线电阻的能量损耗和导线阻抗的电压降, 使用电负载在良好的电能参数下进行工作。

摘要:本文介绍如何利用华丰顶峰公司发电机组和泰山水泥余热发电机组提高功率因数, 来保证各直供用户供电安全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途径及措施范文第6篇

一、国家层面发展技工院校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基于国家视角针对技工院校调整教师配置, 主要以政策、人力、财力为主要支持途径。

(一) 政策支持

国家能够提供政策导向自然作为对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 那么如何能够确保政策可行、合理自然是重中之重。我国在针对技工院校予以政策扶持层面, 具体能够推行那些优惠政策及措施, 以及设置何种激励方式均作为比较关键的问题。譬如国家可以在政策扶持上, 对优秀人才鼓励报考技术院校教师资格证, 推行同类院校教师资格证互认机制, 鼓励优秀师资资源流动和编制改革, 并制定公正公开的教师职位认证机制推行院校变革。

(二) 财力支持

在技术院校工作开展中的主要经费来源, 包括了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学杂费、社会捐赠费用、以及自身教育事业收入和其他经费。 (见表1)

国家针对其他教育的投资力度均呈大幅度增加, 虽然近些年也逐渐加大对技术院校的财力扶持, 但是相较其他费用仍然幅度较小 (见表1) 。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对于技工院校的经济扶持力度还亟待增强, 且处于整个教育体系内位置比较尴尬。通过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发现尽管是最好的技工院校, 仍然需要每年面临经费短缺这一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技工院校的财力扶持力度, 并且重视正确引导技工院校, 对经费的专项专用和严格监管。

(三) 人才支持

通过为技工院校引入优秀的人才资源, 以良好政策不断鼓励优秀教育人才到技工院校入职, 从而对技工院校的师资团队综合水平有效提升。并且确保基于政策扶持前提之下, 能够实现高校及技工院校之间的合作开展, 长期针对性的培养技工院校入职教师, 提升技工院校师资团队的质量。

二、各类技工院校发展教师队伍

对于不同类别的技工院校, 如何能够通过加大对师资团队的培养发展, 实现教师配置调整作为目前技工院校面临的重点工作, 不仅需要在理念上加大重视度还需要付诸于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基于如下几方面贯彻落实:

(一) 完善制度

技工院校在塑造培养高水平教师团队时, 需要重视完善各项机制, 包括财务机制、领导机制。

1. 健全完善领导制度

通过构建健全领导机制, 不仅需要确保制定各项机制的广泛适用性及科学合理性, 还要上级管理相关部门能够配合高校领导部门, 克服工作困难健全机制。

2. 制定高效、完善、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还尚未落后, 未形成先进管理经验。而多数技工院校又属于事业单位。所以笔者认为技工院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完善、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涵盖教师的招聘、聘任、培训、绩效考核、薪酬、晋升、人员流动等多项制度。

3. 执行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相关制度

目前多数技工院校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本土化”现象, 且对制度的执行力较差, 各项工作以讲人情、走后门为主要途径, 全面推广严格落实各项机制也十分困难。因此技工院校需要重视对各项制度的全面推行, 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管理理念, 同样应用于技工院校机制落实工作中。

(二) 财力支持

技工院校无论在教师队伍培养、建设抑或使用上, 学校都应当将财力扶持重点落实于培训教师方面。但是目前诸多技工院校上传的公开资料内, 并未设立师资团队培训预算这一财务项目, 部分甚至对培训教师的要求为, 培训经费控制在教师工资总额的1%以内。但是到年底决算又忽略计算该项目。甚至个别技工院校达到教师培训项目经费占据教师总工资金额的3%便会引以为豪。这些情况均可证技工院校对培训教师的财力投入之低!譬如徐州技师学院, 工资福利经费所占学校的预算经费50%, 根据2014年预算可得能够使用的培训经费为35万, 在校编织总人数将近500人, 经过计算平均每人一年可使用教育经费大约700元。综合当地的教育消费水平, 初中生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班, 达到了1节课程100元, 而700元的人均培训经费, 仅仅可以达到初中生上7节英语辅导课程。基于长远视角可见, 技工院校应当在教师培养中进一步加强财力支撑。

(三) 创造环境

技工院校发展想要提高师资团队水平, 还需要创设管理、制度、时间、经费多视角, 为教师的聘任、培养、使用以及人员流动配置, 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氛围。同时技工院校还需要构造极具效率且充满活力的开放性教师团队, 借助多种管理手段创造更加积极的师资文化。管理部门也需要贯彻执行各项制度规定, 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个人素质上向纵向、横向多方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技工院校的教师配置问题, 不能仅仅以教师自身的能力为主, 还需要从国家、政府、学校多途径解决。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解决技工院校存在的不合理配置问题, 提出由国家、政府、学校三方面途径落实, 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教师资源配置对策。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师配置,国家,学校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部门预算情况说明[EB/OL].http://www.xzjsxy.com/html/xwzx/xyyw/2013/10/31/d79ddd04-bfeb-4d88-ad74-8ba7fce7b2c8.html.2013-10-31.

[2] 中国矿业大学科学建设处.《卞正富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一项2014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EB/OL].http://xkb.cumt.edu.cn/09/43/c822a67907/page.htm.2014-05-26.

上一篇:体智能课程范文下一篇:我不再胆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