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实践范文

2024-07-26

人类社会实践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力,使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关注并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课程改革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环节全面展开,在优化教学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浅谈 中小 双语 教学 模式

我国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形态。双语教学就可因对象母语的不同而分为藏汉、维汉、蒙汉、朝汉教学等多个不同的形态、类别和层次,其受教育人数之多为别国所罕见,并充满了学术兴奋点。目前正在一些省市和学校进行试点的英汉双语教学也已成为了教研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赞成者不少,疑虑者亦众,试点中的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都会发人深思。本文就蒙汉双语教学的学科定位、模式与要求、内在限制与相关因素的制约这三个突出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双语教学的界定

随着人类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力,使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关注并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课程改革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环节全面展开,在优化教学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国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文课程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课程。蒙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现行教材未能充分关注当代蒙古族中学生的心智特点与发展水平,其内容和结构未能从学生汉语言语能力的实际出发,以至于在中小学这一关键的学段,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一些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汉语能力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多年以来,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改革都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

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规和文件,为蒙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提供了保障和依据,我们应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实际,借鉴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民族教育、蒙汉双语教学、汉语第二语言学习、汉语汉字的规范等诸多领域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针对蒙汉双语教学中小学汉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发民族汉语教学的资源和潜力,对中小学汉语文教材进行理论重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的重构理论,强调民族汉语文教材的内容要有创新性、前瞻性和跨越性,提出三级弹性教学机制,教材结构由文体主导转变为能力级别的分层递进,将确定的主题内容与教师学生自选内容相结合。在教材中充分关注和落实大纲中“加强语言实践”、“促进民族学生现代汉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要求,实现由讲读中心向言语实践中心的转变。强调新编教材内容应主题积极,同时更要具备创新性、文学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等特质,给民族漢语文学习中的教师和学生以“乐教”、“乐学”的支点,并为师生提供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广阔空间。通过对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材的理论重构,期望能够推动教材改革的深入,加强文汉语教学的建设和研究,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蒙汉双语教学的开拓创新找到一个突破口。

二、双语教学的模式与要求

根据双语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前提条件之一是:各科教师或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科教师,除了要具有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外,还要精通用作教学语言的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教育性、分解性、生成性、贫信息性、冗余性、选择性、控制性、趣味性和表演性等十大特点。可以表现为标准语、简化语、扩展语、重复语、回避语、问题语、提示语、注释语、无声语和混合语等十种不同形式。实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把这些特点形式灵活、得体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因此,不是所有能够读懂外语教材的教师都能用外语教学,理想的双语教学教师应是以教学语言为本族语——母语的各学科专家,至少也应是掌握了教学语言的各学科专家。

三、相关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

笔者通常把师资和教材的缺乏看做制约双语教学的两大瓶颈,但最重要、最致命的因素应该是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受学生现有汉语水平的限制,中小学阶段数理化各科的双语教学,理解起来都有不小的难度,许多学生对专业术语和英文语句都不太懂,阅读尚且为难,听起来就更困难了。即便是简单的学科词汇、板书、布置作业、命题,师生间的互动都成问题,对学科知识讲解和理解的状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所以,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主体和对象,他们的接受程度、汉语水平才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根本和前提。可见,多渠道、大批量地迅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升他们与双语教学的对接度,才是解决双语教学问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畏首畏尾,因为双语教学本身就是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其坐等,不如迎难而上,并以此作为促进汉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难得契机。

与此相应,双语教材建设目前的解决办法主要是:①直接引进或改编国外的英文版教材。其优点是语言正宗,学科内容与国际接轨,能够吸收国外教材的长处。缺点是经费昂贵,与现行初、高中课程和教材不对接、不配套。②各校自编或复印国外资料下发。这样做可能比较符合学生的水平和学校的教学实际,但汉语的语言水平堪忧,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双语师资培训、教材建设、试点规范组织及实施都需要足够的经费作后盾。上海外国语大学仅从香港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就耗资40多万元,英汉双语教学长期而巨大的经费投入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理论研究,适时试验,及时总结,以尽早形成科学有效的双语教学新模式。

蒙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现行教材未能充分关注当代蒙古族中小学学生的心智特点与发展水平,其内容和结构未能从学生汉语言语能力的实际出发,以至于在中小学这一关键的学段,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汉语能力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多年以来,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改革都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

人类社会实践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以探析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的路径为线索,分析了延安时期艾思奇对文艺大众化的主要贡献。艾思奇认为,在抗战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融合,推进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符合革命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在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中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另外,艾思奇一直在报刊编辑和新闻出版等岗位工作,在《中国文化》《解放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延安的文风,助推了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延安时期;艾思奇;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

艾思奇是最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大众化的重要人物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独特贡献。艾思奇作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著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广泛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影响,奠定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特殊地位。作为一名“党的忠诚的理论战士”[1],他对党和人民充满挚爱,始终奋斗在文化战线,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因此,学者和“战士”的双重身份在艾思奇身上是相统一的。在延安时期,艾思奇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其思想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大众化,也使文艺逐渐走向大众化。他曾说:“文学也和哲学一样,是一种观念形态,前进的文学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坚定明确。”[2]298

一、注重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融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门洞开,各种思潮随之涌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文化复古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恢复旧的传统,对传统文化不加批判地继承。也有许多思想理论家试图为中国的文化寻找一条出路。艾思奇作为一名学者兼“战士”,本着对传统文化负责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促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

(一)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符合革命的需要

前进的文艺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独特的作用来促进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相结合。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出版受到了当时许多青年读者的欢迎。《大众哲学》将深刻的哲学理论寓于生动的事例之中,内容通俗易懂。他还撰写不少关于文化和文学方面的文章,受到了文艺理论界的赞赏。因此,文化界的许多思想家也都开始用通俗的语言来写文章,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倾向。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需要跟随着社会现实状况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与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理论是相契合的。如在延安时期,艾思奇曾分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家族制度,论述了封建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伦理关系。他肯定了旧的封建伦理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的合理性,但并不认为该制度将永远延续下去。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急剧变化,艾思奇甚至已经开始呼吁建立新型的家庭经济关系以及新的社会道德观。他指出了旧道德与新道德的区别是“旧的道德观,不论是封建的或是资产阶级性的,都把道德看作永远不变的东西,道德的行为,必须得是一种适合于永远不变的善恶标准的行为”,而“共产主义者认为一切道德会随着社會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2]410-412。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整体过程来看,道德是会不断进步的。从局部来看,我们也不能否认人类社会存在道德停滞或者是落后的状态。艾思奇认为,“在社会发生革命的变革或者进步的时候,进步的阶级就是新的、前进的道德的担当者”,“革命的运动正是用大众的力量彻底扫除一切腐朽的恶德,建立新的道德生活,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的运动”[2]415。毫无疑问,艾思奇是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理论在文艺大众化上的重要体现。

(二)在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中推动构建新文化体系

艾思奇从小就熟读国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经典文献,有着深厚的哲学功底,这为他以后成为一名著名的哲学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艾思奇在上海时便和鲁迅等人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他们曾一起探讨关于“拿来主义”的问题。延安时期,艾思奇在《论中国的特殊性》一书中,既反对有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借中国的特殊国情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又坚持文化唯物主义,理性地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特性,试图在文化冲突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从而建立理想的文化体系。艾思奇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以儒家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对中国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以儒家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体系是适合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的。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艾思奇就试图打破这个传统文化体系,而代之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这个新文化体系既没有完全否定旧文化,也未全盘继承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融合到马克思主义之中。

作为新启蒙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艾思奇在《中国目前的文化运动》里深刻分析了社会的性质,详细阐述了新启蒙运动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运动,其主旨就是抗战。艾思奇对文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艾思奇指出,抗战时期文艺发展的新方向应当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文艺的发展要与政治密切结合。抗战以后,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中曾出现了脱离实际政治斗争的偏向,许多人用主要的精力去学习外国的文艺作品,并且直接照搬过来,还有许多文艺作品是表现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和情调的,这是不符合当时文化发展要求的。延安时期,应当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之下,把抗战、生产、教育作为文艺创作的主题。二是文艺要走向工农大众,这也是党领导的文艺运动的传统。在延安时期,文艺工作逐渐从知识分子的小圈子走向了工农大众,街头上和群众中的文艺活动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三是关于文艺的普及化与提高的问题。在此方面,艾思奇贯彻了毛泽东的指示,强调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从提高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文艺活动要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群众的思想感情,使文艺活动更有生命力、感召力。文艺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适当提取旧有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如歌谣、戏剧、秧歌舞等。从普及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文艺工作的对象要普及化,要使艺术与广大群众直接结合。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要想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传统文化,同样需要依靠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在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中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

二、利用报纸杂志推动抗战文艺大众化

延安时期,艾思奇是《中国文化》的主编,曾在《解放周刊》《新华日报》等一系列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如在《中国文化》上连载的《哲学是什么》《论中国的特殊性》,在《解放周刊》上发表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知识分子》等。艾思奇在报刊上不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革命文化逐渐大众化。

(一)依托《中国文化》为主要阵地,肩负起抗战文化建设的任务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在农村兴办的学校数量屈指可数,百姓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致决定要改善延安落后的精神面貌,加强当地的文化建设。1940年2月,毛泽东创办了《中国文化》杂志,这是延安出版的综合性理论刊物,艾思奇担任该杂志的主编。在创刊号上,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艾思奇是在《中国文化》杂志上发表文章最多的学者,还在该杂志上连载了他的“哲学讲座”,包括《哲学是什么》《什么是辩证法说》《论对立的统一》等文章,对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作为《中国文化》的主编,艾思奇积极关心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他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对广大青年学者和文化理论工作者的来稿都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和极大的肯定,对其不足之处也提出了合理的修改意见。他以包容的态度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积极参与不同的思想文化论争。除此之外,他还支持文艺的多种创作形式,倡导《中国文化》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文化》刊行期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化建设主要倾向于如何让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抗战,使文化成为一种力量,指导并鼓舞人们最终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艾思奇在文章中指明:“边区的文化,就是在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首先,艾思奇呼吁要团结一切进步的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利用“文化武器”抗日。其次,艾思奇提倡“健全边区文化协会的组织及机构”[3],要不断发展完善新文化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研究中国文艺的各个方面。要加快建设文化团体和研究院校,不断提高文化的学术质量。最后,艾思奇还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是开展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的主体力量。因此,务必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其深入人民群众。长征取得胜利之后,大量的青年知识分子涌入了延安。这些知识分子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劣势,他们之前就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坚强的革命性和坚决的斗争性。然而,他们更多的是接受理论的教育,未能深入人民群众。艾思奇指出:“过去已有些文化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走上前线或者是农村,然而这种运动并不深入。因此,大众化的口号虽然已经提出,而文化工作者未曾真正深入大众。以后,应该用各种方法使文化工作者和青年知识分子深入群众,这一方面当然要他们本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方面的帮助。”[2]505他号召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要加强实践,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更好地发挥其主力和桥梁的作用。

(二)开创《解放日报》的新局面,深刻阐释实事求是思想

《解放日报》是党中央于1941年5月创办的机关报。毛泽东十分重视该报纸。艾思奇担任《解放日报》副刊部主任,每日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过目四五十件甚至上百件稿子,对所有来稿的作者,即使其稿件未被录用,他也会一一给予回答,让作者知道自己的稿件为何没被录用。与此同时,艾思奇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对文艺作品的报道。他著有许多关于文学的文章,如《论文化和艺术》《文学的永久性和政治性》《论文学的鉴赏》等。其中,在《文学的永久性和政治性》一文中,艾思奇阐述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他指出,从广义上来看,文艺的政治性可以起一种教化或者是宣传的作用。文艺也具有永久性。众所周知,像哲学、宣传品等可能会因为新时期的到来而略微逊色,然而文艺的价值并不会。这是因为哲学往往都是用较抽象的概念和思维来反映现实,文艺是以一个个生动的具体形象来反映真实,借助这种具体性会让读者感受到真切的实在。因而,任何的文艺作品其本质都是活的,而文艺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具体性来反映现实。艾思奇除了在报纸上设置基本的栏目外,他还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开设了一个新的专栏——《军事》,刊登了许多关于抗战的文章。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同年,毛泽东在中央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作了题为《实事求是》的报告。艾思奇在整风运动过程中也撰写了许多文章来阐释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如《不要误解“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及其他》等。艾思奇强调: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只是用中国的实际来解释理论原则,而且必须以理论原则为指南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不能解决革命问题的理论,即使用极其丰富的例子来说明,仍然是死教条。[2]609为了整顿党的作风,艾思奇还出色地完成了毛泽东布置的任务,编辑出版了《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思想方法论》一书。这本书是当时干部必读的十二本文献之一,受到了广大干部的热烈欢迎。

《解放日报》在创刊的初期,曾因其党性较弱、脱离实际以及脱离人民群众等问题而被改版。改版后,《解放日报》的副刊从原来的第四版的下半版扩展到整个第四版,增加了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栏目,丰富了内容。艾思奇在《解放日报》上刊登了许多关于整风的社论文章,把整风运动的相关报道放在了首要位置。这些社论重点阐述了整风的意义,交流了整风的经验,推进了整风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还开展了一项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大生产运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办工商业、运输业和畜牧业等,倡导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所需的粮食产品。《解放日报》也报道了这一时期参与大生产运动的一些模范英雄,如介绍了劳动模范吴满有、模范党员申长林、模范小学教师陶端予等人的事跡,激发了边区群众向劳动模范学习的热情,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蓬勃开展。除此之外,该报还把全党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反映出来,确立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贴近群众、贴近现实的办报方针,重视群众关于报纸的提议和建议,鼓励群众多来信投稿,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

[2] 艾思奇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N].中国文化,1941-02-12.

【责任编辑:刘中雁】

【作者简介】 徐鋆(1996—),女,浙江衢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类社会实践范文第3篇

一、贫困的涵义

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不能享受人生的必需品称为贫困;曾任WB的罗伯特行长在1973年将“绝对贫困”界定为生存严重受限的生活条件;而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把贫困定义为“人类基本需求的匮乏”和“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由此可见,贫困是人的最低或基本需要的一种缺乏,而这种最基本的需要就是能够维持生存以及补偿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耗费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0世纪以来,对当代人类的基本需要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一致的见解是:基本食品、水、卫生保健、初级教育以及住房。饮食支出的高比例作为衡量“绝对贫困”的标准线被广泛采用。国际粮农组织认为,“恩格尔定律”中将贫困线定义为一个家庭用于食品消费的绝对支出占总支出的3/5以上。贫困的概念中还有一部分就是“相对贫困”的内容。“相对贫困”涉及收入分配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明确提出“贫困基本上是一个相对概念”,国与国之间存在着贫富的差距,一个国家内部还存在着收入分配的悬殊;同时贫穷带来的社会地位和机会的不平等,按照《美国经济史》中对贫困的定义:贫困在于同社会上其他人比较起来,地位不平等、受到歧视、缺少工作机会、没有选择的余地。总之,“相对贫困”的概念是从比较的角度来界定贫困的概念。同大多数人相比,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社会地位和就业机会低即社会参与水平低的人们就是相对贫困人群。

二、贫困的原因

(一)生态环境原因

贫困与先天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对环境掠夺有着因果联系,是造成国家或地区经贫困的重要原因。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条件不断恶化,导致“荒漠化”,以及水污染造成的土地盐碱化,导致土质不适合耕作,耕地面积减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环境破坏导致的灾害性气候频频发生。以中国的贵州省为例,2019年全省47个贫困县都集中在土地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喀斯特地貌区域;当地农民常年采用粗放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非常脆弱,每年收购的粮食连口粮都不够,人的生存权都受到极大的威胁。

(二)经济原因

贫困是一种经济现象,贫困地区大多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低下,产品单一,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低。全球不发达的国家中大部分以农产品、原材料或矿产资源等等初级产品出口,贫困地区很少能提供深度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以中国的西部地区为例,除了历史社会因素外,西部地区的贫困与它长期以来作为东部地区的原材料、能源供应地息息相关。西部地区虽然矿产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交通不太发达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对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贡献不大,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三)收入分配不均

财富分配不均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基尼系数大于0.4时,便认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了社会不公平。从WB的全球Gini Coefficient数据来看,非洲、南美洲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比较严重,加拿大收入分配相对合理,澳大利亚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瑞典、芬兰及亚洲的日本收入分配比较平均,墨西哥、美国、俄罗斯、中国收入差距比较大。中国自90年代以来,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呈现缓慢攀升后又缓慢下降的变动趋势,但均值徘徊在基尼系数的警戒线附近。以下是中国居民系数图,它反映了自1997年至2015年中国居民基尼系数变动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全国居民基尼系数指标从1997年开始呈逐年攀升的趋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撰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二○○五》显示,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2007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达到历年来的高点0.48。从2008年-2012年间,基尼系数有所下滑,但仍然超过0.4警戒线,2013年基尼系数进一步下降,但依然徘徊在警戒值附近。而现阶段中国的贫富差距还表现其独特的特点,就是东部和中西部贫富差距比较大,尤其是东部和西部差异严重;城乡二元化结构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较大,尤其是西部的城市和贫困山区有着天壤之别;财富向城市集中,特别是大城市经济都比较繁荣,相比较之下,边缘地带的经济发展缓慢。除生态环境、经济和收入分配不均等因素外,从全球范围来看,政治动乱、内战、历史遗留问题、经济体制落后、资金短缺、政府缺乏管制也是导致贫困重要因素。

三、中国贫困状况及区域案例

(一)中国的贫困状况及其表现

2013年至2018年,在政府强有力的脱贫、扶贫政策下,我国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从8249万人减少至1660万,绝对贫困的人口不断缩减,这也是中国基尼系数在近两年降低的因素之一。由于经济、环境、历史、文化及其他原因,在中国东西部贫富差距极大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和农村经济脱节,城乡差距悬殊;中国贫困更多的表现在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等因素带来的贫富的差距扩大,导致相对贫困人口数量的增加。

(二)区域案例

2018年国家级贫困县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占全国贫困县总量的64.1%,尤其是云南和西藏、贵州的贫困县数目最为突出,分别为73个、69个、50个,占西部地区贫困县数量的20%、18.4%、13.33%。西部地区财富大量向城市集中,城乡二元化结构非常严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最高。在收入越低的人群中,少数民族占的比例较高。贵州省黔西南麻山地区,是苗族、布依族聚居的石山区,90年代中期整个麻山地区90%的村不通公路,100%的村不通电话,文盲半文盲占67%以上。近20世纪,西部贫困山区还有近万人在山洞里穴居。随着经济的发展、扶贫攻坚政策力度的进一步深化,2017年至2018年,云南、西藏、贵州贫困发生率分别9.8%、7.9%、7.75%下降至5.39%、6%以下、4.3%,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住房改善和基本生活条件提高已经在贫困地区逐步推进,但是相较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相对的物质贫困伴随着文化贫困,教育科技的严重落后,生产力低下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

四、贫困与人的生理道德底线的联系

(一)贫困带来什么?

恩格尔系数和MPI指数着重从物质层面来测量绝对贫困的状态。如MPI指数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三个维度来衡量贫困;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还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贫困带来思想的闭塞,短期行为严重,急功近利,对生活期望非常低下、极易满足于现状,下一辈还遵循祖辈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困来说,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高、经济的高速增长,财富总量的增加能够缓解收入分配不公所带来的贫困,大馅饼上不平等的切割最低收入者所得到的可能比在小馅饼上精确的平等切割还要多,但就这种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贫困对人精神层次的影响远远超出物质匮乏给人带来的伤害。中国贫富差距的不公正导致的贫困正是在追求经济高增长和人们纷纷追逐经济利益过程中,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市场欺诈、商人造假,亡命之徒则为了生存铤而走险。生存竞争与贫富悬殊社会差异,导致人们为了生存与逐富不择手段。

(二)贫困与人的生理道德底线关系

道德底线来自每个人自己的道德观和道德感。底线是属于行为主体内心的最低的一条道德底线,不能突破。孟子说过:“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即做人要有自己的内心的底线,虽然贫穷但不失义,指做人要有骨气,虽腾达却不离道,就不会失去做人的根本。然而贫困带来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人们为了生存和追求经济利益已经突破了做人的最根本的生理道德底线,在追求物质欲望的同时达到心理的平衡;贫困会导致人的价值观的扭曲,物欲在人的生理道德之上,甚至把道德底线放弃。但贫困并不是制约道德的绝对因素。在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不丹,人均GDP与西部不发达的省份差距不大,是一个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小国。不丹国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当地的文化和政府善治,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环境优良,有研究调查表明,用来衡量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GNH幸福指数,不丹国民的GNH指数中仅有3%的人感到不幸福;不丹人的幸福造就了经济增长,不丹人均收入在南亚一直处于领先。不丹的经验说明,贫穷并不一定是带来道德底线的逾越,相反,在保有原来的富有的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平等价值的要求,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经济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符合平等价值要求的发展,是物质和精神统一的发展。

结束语:

贫困并不一定带来道德底线的丧失,相反,如果社会长期在对金钱崇拜中无精神寄托地前进,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仅有可能陷入“增长的贫困”的深渊,同时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深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实现工业化消除城乡二元化带来的城乡经济的脱节和贫困问题;同时,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制、政策扶贫机制、强化在基础教育、医疗、住房、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消除和减少绝对贫困;改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政策性对收入不均等的干预和调节、改善自然环境和国民民生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感、用科技带动经济高速发展来减少相对贫困。

摘要: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 贫困问题作为困扰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亟待要求解决, 本文从贫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贫困的原因, 并对中国的贫困状况及典型性案例进行了剖析, 并就贫困与人的生理道德底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研究发现贫困与道德的相对联系, 并就消除贫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理道德底线

参考文献

[1] [美]夏普, 雷吉斯特、格里米斯.社会问题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 [美]杰弗里·萨克斯.邹光, 译.贫困的终结[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11.

[3] 李栗.收入分配差距的贫困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 2012.

[4] 顾波.发展中经济体的城乡贫困分析——苏丹北达尔富尔州的实证硏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16.

人类社会实践范文第4篇

一、亚里士多德: 人类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由于自然需要结合成城邦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 人类在本性上, 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 , 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 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 那就是一位超人”。 (1) 首先, 亚里士多德要讨论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人类趋向于城邦生活是一种自然的需求, 因为人类的合群性是一种自然属性, 他提出即使是人类可以独立生活, 并不需要互相依赖, 但也是乐于社会的共同生活的自然性情, 他在《政治学》中提出“为了共同利益, 当然能够合群, 各以其分参加一个政治团体, 各如其分而享有优良的生活……但人类仅仅为了求得生存, 就已经有合群而组成并维持政治团体的必要了; 世间的苦难如果不太重, 生存的实际也许早已包含了一些良好的因素”。 (2)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人们生存的最终目的应该追求至善的生活, 也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 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每种技艺与研究, 同样地, 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 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就有人说, 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 (3) 这种最终都是追求至善的生活应该是幸福且自足的, “人们认为, 完满的善应当是自足的。我们所说的自足不是指一个孤独的人过孤独的生活, 而是指他有父母、儿女、妻子, 以及广言之有朋友和同邦人, 因为人在本性上是社会性的”。 (4) 其实从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由于自然需要结合成城邦。

既然人由于自然需要结合成城邦了, 对于城邦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提到, 城邦所有的政治性的组织都需要以政体为基础, 也正是因为选择了那种政体, 拥有最高管理权的那个组织也就在这种整体下决定了,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

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则可以是一人, 也可以是少数人, 又可以是多数人。这样, 我们就可以说, 这一人或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统治要是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 则由他或他们所执掌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政体。反之, 如果他或他们只照顾自己一人或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 那就必然是变态政体。在这些偏离了正宗的政体中, 一般公民的公共利益既然不受照顾, 那么他们也就不必称为“公民”了。 (5)

首先要提三种正宗政体以及它们的变态政体, 这三种正宗政体就是君主政体 ( 一个人统治) 、贵族政体 ( 统治者占少数) 、共和政体 ( 统治者占多数) , 这三种政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应该照顾到全邦人民的利益, 为正宗政体。它们的三种变态政体是僭主政体、贵族 ( 贤能) 政体和共和政体, 有一个人 ( 君主) 进行城邦的统治, 君主像对待奴隶一样欺压百姓, 这其实就是僭主政体 ( 君主政体的变态化) ; 有产者 ( 少数) 执掌城邦最高管理权, 有产者欺压被统治阶级, 那就是寡头政体 ( 贵族政体的变态化) ; 无产贫民 ( 多数) 执掌城邦最高管理权, 多数人欺压少数人, 那就是平民政体 ( 共和政体的变态化) 。亚里士多德认为, 公民的水平高低决定政体类型, 也就是什么样的公民配得上相当水平的政体, 如果城邦人民都是无知愚昧的, 适合一个贤明、技艺高超的君主进行统治, 也就是君主政体; 如果人民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技艺, 则适合共和政体。

二、霍布斯对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与观点

首先, 霍布斯沿用了格老秀斯人类社会发展“二分法”: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对于亚里士多德“人类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的论述, 霍布斯提出了质疑, 对于人的本性, 霍布斯主张人性本恶, 人在自然状态中都是按照本性生存, 人性本恶。人在生存的过程中, 无休止的追求私欲和权利。

对于亚里士多德人由于自然需要, 结合成家庭, 然后是村坊、城邦。霍布斯认为, 政治社会的构建, 组成部分是来源于自然状态中的孤立的个人, 霍布斯还提到人与人之间能力 ( 自然属性) 都是均等的。

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 以致有时某人的体力显则比另一人强, 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 但这一切总加在一起, 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 (6)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能力的均等也就导致了不能使得一部分人有更大的能力统治另一部分人。在这一点上, 霍布斯与亚里士多德观点完全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因为人们追求至善也就是完美幸福的生活, 但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之间根本就不存在至善的生活,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这样阐述“因此, 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 彼此就会成为仇敌。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自我保全, 有时则只是为了自己的欢乐; 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 彼此都力图摧毁或征服对方”。 (7) 所以, 人为了自我保全, 为了私欲, 为例权利, 不惜一切, 攻击他人。在自然状态中, 如果没有一个权威威慑人们, 其实人与人是处在战争状态之下的。霍布斯提到“在这种状况下, 产业是无法存在的, 因为其成果不稳定……最糟糕的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 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8)

但霍布斯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中是自由的, 自然状态中是没有统治和约束的。自然状态中的人是享有自然权利的, 这体现在《利维坦》中“著作家们一般称之为自然权利的, 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9) 正是因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的这种自然权利, 使得人们按照自己所想对自我进行保全。

那么, 人与人之间是敌对的、战争状态, 人们为了满足私欲, 无休止的处于战争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人类的生活缺乏最低限度的安全感和保障, 这并不是人们所想要的。霍布斯认为, 虽然自然状态使得人们处于战争状态, 但同样给人们提供了结束这种这种战争状态的途径: 订立契约, 建立“利维坦”式国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这样阐述“那就只有一条道路: ———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力量付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 (10) 对于这种国家的形式, 霍布斯表示“这一点办到之后, 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称之为国家, 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 ( Leviathan) 的诞生”。1○1

所以, 首先在人的本性问题上, 两人观点完全不同, 前文已经论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并不是孤立的状态, 他们有合群的需要, 而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中人都是孤立的。另外, 霍布斯认为正是因为自然状态存在的缺陷, 人类才寻求一种方式通过订立契约来建立政治社会,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类从自然会慢慢发展最终成为国家, 不论从人类本性来讲, 还是追求“至善”来讲, 都是发展的一个目标。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和政治社会之间是对立的两种状态,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从自然到最终发展成城邦是一种连续的发展状态。亚里士多德认为从自然发展到国家是为了追求至善、幸福生活, 而霍布斯所构建的政治社会则是相对专治的。

三、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的政治观念对中国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 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 也就是说政治性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 政治和人类个体是融合在一起的, 但霍布斯不赞同这种说法, 政治性并不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 这也就意味着政治和人类个体是分离的, 但是人又生活在政治社会中, 两者并不能孤立并且单独存在, 所以人类个体与政治之间是相互对立但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另外一个层面说个人的权利与国家的强制力 ( 政治权力) 存在着矛盾关系, 在这一点我国尤为突出, 发生在2015 年山东省临沂市的暴力强拆致人死亡的事件, 在类似的一系列事件中, 体现了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一系列问题, 如何解决好个人权利与国家的政治强制力的关系, 如何构建法治政府, 如何依法行政, 个人合法的权利诉求等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思考。

另外,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追求至善、幸福的生活, 最终城邦发展成为国家对我们也有一些启示, 在这一点上也能跟前文联系起来, 如何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 都是当下中国法治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人类生存困境一直是西方对政治思想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 而霍布斯是西方近代政治的典型代表, 对两人进行比较, 实际上是对西方古代与现代政治观念的比较。通过两人在人类本性方面的比较, 为我国当下发生的强拆事件在政治社会方面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霍布斯,人类本性,政治社会

注释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8:7.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8:130-131.

3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1:3-4.

4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1:18.

5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8:133.

66[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2.

77[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3.

88[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4-95.

99[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7.

1010[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131.

人类社会实践范文第5篇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

学时安排:2课时

教学导入:

2009年3月13-15日,英伦三岛最热销的不是歌星或足球赛的门票,而是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召开的"共产主义观念"会议的门票。本来该会议计划安排在能容纳200人的学术厅,但是听众太多,不得已三次改换场地,最后在一个能容纳千人的报告厅召开。会议涉及的不是"如何分析最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形势,或如何组织新的政治运动这样的实践-政治问题"。因为今天更为迫切的不是行动,而是理解共产主义观念的哲学意义。他认为,"从柏拉图以降,共产主义是哲学家唯一值得思考的政治概念。"会议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大会结束时齐泽克领唱《国际歌》。本章中,我们会集中给大家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起点: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重点:对资本主义弊端及根源的批判与揭示。

创新点: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恩格斯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 马克思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播放视频:《共产党宣言》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的极大丰富

2.废除私有制

3.生产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阶级消灭

2.国家消亡: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3.“三大差别”消除

4.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5.人与自然和谐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自由发展是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充分发展是指人的一切天赋和才能得到发展。

2.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的含义

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支配,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3.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不是自发地实现的,需要人们为之积极争取和努力奋斗。社会实践是人类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根本途径。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 共产主义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 可以根据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

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 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共产主义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  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向共产主义推进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典型案例:中国革命

(三)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根据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可以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概括为:

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精神、政治条件: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

国际条件: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第一个词是指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阶段,更高的阶段。”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消灭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打碎了以资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要在未来才能实现,而作为一种追求理想的实际的运动,则已熔铸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课后思考题:

1.在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描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展望与以往这些描绘有何本质区别?

2.西方有的人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宗教信仰混为一谈,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一种“新的宗教”,断言“共产主义理想与宗教的天国一样,是永远不能实现

的。”你对此如何看待?应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理想与宗教天国的本质区别?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3.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缈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4.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5.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参考书目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人类社会实践范文第6篇

毒品是罪恶之源,毒品在我们周围穿梭,我们也知道毒品的坏处。但是往往在神志不清的时候被毒品制服。毒品会让人失去理智,人格扭曲,变得贪婪堕落,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让和谐的社会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让成千上万的家庭支离破碎。

曾有人为了弄明白毒品到底有什么好的,于是尝试着开始吸毒。结果最后弄得神志不清,无法自拔。毒品是不能用人生来做实验的,毛泽东爷爷曾说过:“要知道梨子味道,就需亲口尝一尝。”然而毒品毕竟不是水果,它是不能亲口尝试的。就是因为人们的无知,不知毒品的可怕,才会有一个又一个人步入深渊,无法自拔。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个个深受毒品侵蚀的人,一个个被毒品拆散的家庭,无不令人心痛不堪,却又一次次重演着。一个女高中生成绩优异,是个喜欢打蓝球的阳光女孩,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更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可就是因为一次可怕的偶然,让她结识了吸毒的网友,听信了她们的花言巧语,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她吃下了那十恶不赦的第一口,从而走进了死神的陷阱,坠入了无底的深渊。面对这人生的分岔路口,我们只有选择那条光明的道路,放弃黑暗的阴沟,才能看见那灿烂的阳光啊!毒品就这样毁了一个花季少女,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口,却使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无法自拔。她的父母该有多么伤心啊!

这一个个艳丽的青春都被毒魔残害,这一个个幸福的家庭都为毒魔所毁。他们大多数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才被毒品纠缠。因缺乏对毒品的认识,所以误入岐途,越陷越深,毒品还使许多人丧失理智,为集毒资不择手段,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毒品是真正的潘多拉魔,一旦打开,便受害无穷。图中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露宿街头;毒瘾发作时痛不欲生的瘾君子;跳楼惨死的少女;被丧心病狂的吸毒者残杀的无辜者……无一不深深地撼动了我。试想如果不是毒品,他们的美好青春正大放异彩。

上一篇:如何开好网店范文下一篇:热工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