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27

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个别化教育的发展背景

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以下简称“该校”)创办于1997年,是番禺区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2005年前,该校招收的学生以听障和轻度智障为主。到了2005年,该校的招生对象转变为听障和中重度智障学生,而且听障学生渐少,智障、脑瘫、自闭症、多重残障学生增多。2008年,该校招收的学生越发普遍表现为障碍类型多样化、程度严重化,教什么、怎么教成了学校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个别化教育的发展举措

(一)探索不同阶段横向整合的个别化教育

1.摸索阶段:确立实验班,初步尝试个别化教育课程改革

该校采取由小做起、以点带面铺开的课改策略。2009年,该校选派两名骨干教师前往重庆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个别化教育研修班学习。学成归来,该校组织研讨,听取学习汇报,提出实施方案,并于新学期选取三年级实验班尝试个别化教育课改工作。实验班由教学主管蹲点统筹协调及指导,由上面两名骨干教师组成协同教学团队,尝试着对每位学生采用《儿童语言障碍评估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检核表》《增强物调查表》等开展初步的教育诊断,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性,为后续教学找到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采用双溪发展性课程对每位学生进行课程评估,画出对该套课程七大领域知识掌握程度的侧面图,结合学生当下的生态环境、生活需要、能力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列出学生需要学习内容的优先顺序,选定最近发展区域知识作为该学期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班级教学团队共同策划和执行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加强沟通与合作,为学生适当增加个别康复训练和小组学习的机会。实验结束后,学生的发展获得家长的一致肯定,为下一阶段全面实施个别化教育课改积累宝贵的经验。

在实验过程中,该校有计划地为个别化教育骨干教师创设展示平台,大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有意识物色和培养更多的骨干苗子,利用寒暑假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课改观念,学习教育诊断和课程评估方法,了解个别化教育的工作流程,并以个案形式操练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制定和实践,力求使全体教师达成课改的共识,掌握个别化教育的基本操作。

2.发展阶段:全班级参与,普及实施个别化教育课程改革

2011年,在实验班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该校加大了个别化教育课改的步伐。对全部班级安排两至三位包班教师,把个别化教育骨干教师分配到低、中、高三个学段、六个级组担任组长,在教学主管的统领下,具体由各组组长组织属下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围绕一个个的单元主题,针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灵活实施集体教学、小组活动或个别训练。

在普及实施课改工作的过程中,该校全方位做好以下工作:(1)全面开展个别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校本培训;(2)统一全体教师观念,每节课都实施主助教协同教学的模式,适当增加教师的课时量;(3)发挥骨干教师的帮扶和引领作用,做到手把手教导并跟进;(4)设立每天一节集体备课时间,要求各班教学团队加大集体教研的力度,在研学中共同成长。

3.提高阶段:借研发之力,深入推进个别化教育课程改革

2013年开始,随着个别化教育课改的深入推进,该校进一步指引老师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工作流程,明确每个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统一教师所使用的各类表单和评估工具,分层、分级、分领域举办各类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制定并实施教师五年发展专业成长方案,全方位组织教师规范有序地开展个别化教育工作。

为大力提高个别化教育的工作效率,该校还利用信息化办学的特色与优势,自主研发IEP课程支持系统,科学、直观地统计IEP教学数据,全程追踪教师教学、学生发展的详细情况,促进交流提升,为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提供一站式支持。

借研发之力,该校把研究重点集中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推进个别化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教学比武活动或示范教学观摩活动,全面开展教学策略运用技巧等课堂教学研究。第二,在低、中、高IEP课程年级组的基础上,细化出行为支持、沟通训练、艺术疗育、运动与动作训练等专业领域成长小组,明确年级组和专业成长小组的职责功能,划定各组别的集体教研时间,进一步发挥个别化教育中各专业团队的引领作用,开展跨领域专业整合的研究。第三,加大多元横向教育体系的研究,积极开展学生的特色社团活动和各专业领域康复训练,使各类学生的优势凸显、缺陷补偿。第四,开展智障学生性教育和社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培养科研骨干队伍。第五,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分批对家长开展密集培训,促使家校对学生开展个别化教育的合力更强,效果更明顯。

(二)探索“3+9+3”纵向贯通的个别化教育

2013年9月,该校开办职业高中班,学制三年。2014年9月,该校开办幼儿班,学制三年。至此,该校形成“3+9+3”(3年学前教育,9年义务教育,3年职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办学模式。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个别化教育经验基础上,职高班采用学生、家长自愿申报和教师综合评估后推荐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以就业为导向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职业训练项目。幼儿班则在综合评估幼儿的基础上,为每位幼儿开展密集式的个别康复训练和小组教学,实施教康结合、亲子同训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幼儿个别化教育。

1.理顺十五年一贯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重点

在“为残障学生的自我服务、自食其力和融入社会提供支持,让学生成为有生命品质的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升每位学生的生命品质,该校制定由低到高、逐步递进、螺旋衔接的“四个好人”培养目标,分别是:“好照顾”(学生需要全面支持,但照顾者较不费力)、“好家人”(学生是家中稳定的一分子)、“好帮手”(学生是家庭中的得力助手)、“好公民”(学生基本上过着跟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重点。

2.构建校本特色的个别化教育课程体系

该校先指导各班教师根据学生的所能与所需,初步构思课程的教育功能与结构比重,设计出班级集体课程表和个别学生的抽离式康复训练安排表。该校再进行宏观调控与把关,以培智学校十五年学制课程有序衔接、螺旋上升的原则进行设置,最终形成富有弹性的、充满功能性的校本个别化教育课程体系表以及全校课程总表。

3.以全校大主题教学活动为抓手,推动学校个别化教育纵深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个别化教育向纵深发展,该校在每学期拟定一个全校共同实施的教学大主题,如艺术节、美食节、爱我番禺等,把该学期要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整合渗透在主题教学中,以此检测和提升本学期个别化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通过全校一个大活动达成多个工作目标的效果。

在学校大主题教学活动方案指引下,各学段、各班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拟定以统整活动为目标导向的主题教学方案,并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出一目了然的教材分析具体图示,如低年级艺术节主题教学教材分析网络图。然后,全校任课教师紧扣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以大主题活动为教学载体,通过班级教学团队的分工合作,有序完成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系列任务。最后,该校汇编各班整理出来的教学成果,供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参考使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个别化教育的发展成效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该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文体活动竞赛取得良好成绩,尤其是校足球队、舞蹈队曾获得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奖项;自我服务、与人相处等生存能力不断发展,生命品质得到有效提高;近十个学生在该校接受教育训练一两年后,被成功送回普校顺利就读;历届九年级毕业生,累计85%以上能顺利通过职高部的招生考核并入读。连续四届职高毕业生总就业率达50%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快速提高

“3+9+3”辦学模式下的个别化教育实践对教师专业素质能否适应学校课程教学需求提出新的挑战,成为推动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该校师资配备已基本满足幼儿至职高阶段办学发展的需求,全部专任教师均接受特殊教育专业素养相关培训。自主培养各领域骨干教师30余人、区名教师1人、市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市骨干教师6人、市特殊教育各专业小组带头人12人、省特殊教育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特级教师1人。2015年,该校成功获得“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实践基地”称号,多次接待各类国培班、省培班学员的跟岗学习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见习实习等工作。

在教科研方面,该校共有20个课题获得区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的立项,研究成果获4个区级奖、2个市级奖、2个省级奖。其中,“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获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二等奖,相关教师用书和家长用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正式出版。性教育校本课程与社区参与校本课程均获2018年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交流展示活动课程类一等奖。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近40篇,有近300个课例、微课等获各级教育部门的奖励。

(三)学校的办学效益全面升级

1.搭建了十五年的个别化教育课程体系

“3+9+3”办学模式下的个别化教育实践探索,促使该校搭建智障学生在校十五年学习生涯中的个别化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性教育校本课程、社区参与校本课程,并整合已有的游戏课程、自动课程、发展性课程、适应性功能课程、美好生活课程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研发IEP课程支持系统。

2.建构了十五年制的教育体系

“3+9+3”办学模式下的个别化教育实践探索,促使该校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纵向一体衔接的教育体系及

“医疗康复—知动训练—行为支持—沟通训练—艺术疗育—缺陷补偿—教育康复—职业训练”多元横向连接的教育体系,对促进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模式研究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3.综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3+9+3”办学模式下的个别化教育实践探索,促使该校拓宽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极大地提升该校的整体办学。它不仅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更多元的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对提高幼儿至职高这十五年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编辑 鲁翠红

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障儿童 个别化教育 误区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SG283)研究成果之一。

个别化教育起源19世纪末欧美工业化国家,由于个别化教育具有单一化、结构化、多样化的特点,曾受到国内学者们的推崇,并大量介绍国外个别化教育模式,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特殊教育界,人们认为,学生的差异普通存在,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尤其是智力障碍学生,各方面差异更大,即使同一年龄段的智障学生差异也十分明显,不同的缺陷类型,具有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1]个别化教育因植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方法、形式的差异性,强调每个学生的发展在特殊教育界兴起,发展。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我校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发展陷入了困境,走入了发展的误区,广大教师对个别化教育有效性也提出了种种质疑。

一、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个别化教育就是个别指导

“个别的”和“个别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个别的”指一对一的,“个别化”则是适应个别需要的,有其特色的。[2]个别化教育并不是指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个别施教,而是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的总称,个别指导只是个别化教育的一种形式。这种把“一对一的指导”称之为个别化教育是不全面的。由此可见,在对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中,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形态进行教育,不能局限于一对一的教育形式。

误区二:个别化教育就是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育就是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学。这种把个别化教育定位于课堂教学是一种狭隘的认识。教育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教学指的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所组成的活动,主要是指课堂内的活动。[3]所以教育不等同于教学,个别化教育同样也不等同于个别化教学。对于个别化的教育活动来说,个别化教学主要指课堂层面上的个别化活动,个别化教育不但包括课堂层面,还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上的个别化教育活动。个别化教育的活动范围要比个别化教学的活动范围广泛得多,个别化教学只是个别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对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不但要关注课堂层面,还要关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误区三:个别化教育内容应以学科知识为主

个别化教育内容以教材为主,把教材作为个别化教育内容的全部,这种以学科知识为主导的个别化教育不符合智障学生的实际需要。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要使智障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方案里设置了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显示了培智教育对生活知识和能力的重视。[4]当前,大量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学校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这些儿童由于大脑有生理性缺陷或器质性损伤,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存在社会适应问题。因此,从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应把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适应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所以个别化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生活适应为主,兼顾学科知识,要致力于培养智障儿童日后自立于社会的生活能力。

误区四:个别化教育的评估单靠学期测试

个别化教育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仅靠学期测试很难全面的评价智障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个别化教育的成效。个别化教育评价应该包括实施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实施效果的总结性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经常性的评估,老师通过评估,了解智障儿童在某一阶段的教育训练情况以及发展变化情况,并以此衡量所制定的教育计划是否准确反映智障儿童的个体实际需要,并对于不合适的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在实施结束时,也不能仅仅通过学期测试进行评价,应该通过试卷分析、作业分析、课堂行为表现分析、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二、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1.正确理解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5]因此,在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时,要以智障儿童的发展为中心,承认并尊重智障儿童间的个体差异,利用多种教育手段与方法,充分挖掘智障儿童的潜能,促进每一个智障儿童的发展。更具体的说就是在评估、鉴定的基础上,确定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目标和方法,在充分考虑到智障儿童差异的基础上,依据智障儿童的身心条件,年龄特征、发展水平、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包括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使智障儿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是根据每个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和实际需要制定的针对每个智障儿童实施的教育方案,它既是智障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的一个总体构想,又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的指南性文件。[6] 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

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及注意的方面:①收集资料。包括智障儿童家庭及社会背景方面、交往方面、心智方面、学业成绩方面、行为表现方面的资料。②分析诊断。主要诊断智障儿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征两个方面。在此环节要关注智障儿童期望,确定满足学生需要的相关支持和服务。③制定长、短期教育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尊重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遵循智障儿童发展规律,先制定长期目标,然后再将长期目标逐步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短期目标。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易评估。④确定达到目标的起止时间。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过程中必须对每个智障儿童有全面、系统、科学的了解,这是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前提,也是个别化教育的依据,而且越是精准的分析越能保证后续教育服务的质量。

3.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随着大部分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培智学校教学对象从轻度智障儿童为主逐渐发展为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中、重度智障儿童适应能力的缺陷较为严重。[7]适应能力作为生活的重心,有动态、可变的特点。只要给予足够时间与支持便能增进适应能力、生活能力。[8]换言之,通过个别化教育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学校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对智障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培智课程过多的注重了学科知识,缺少社会适应性内容,不但增加了智障儿童学习的负担,同时也为个别化教育带来了难度。推行个别化教育就应以智障儿童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开发与建设适合智障儿童学习的课程内容,满足智障儿童的需要,符合社会对智障儿童的需要。

4.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特殊教育的绩效评价与特殊儿童发展的评价,一直是特殊教育领域的难题之一。[9]因智障儿童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很难用单纯的统一标准对智障儿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现阶段智障儿童功能性目标的评价还是主要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在对其评价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对智障儿童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对智障儿童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方法上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主体上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促进智障学生不同层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学校和班级:永新县特殊教育学校 培智一(2)班 计划时间:2015年9月—2016年7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贺某某,2007年1月3日出生,2015年9月入学。从小由妈妈带大,之前有上过幼儿园,但是由于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又比较依赖妈妈,所以在幼儿园没读多久就没有读了,之后一直由妈妈一个人在家独自带,接受学前教育不够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还小还是有些不懂事比其他正常的小孩发育的晚,每天辅导,给他进行不同程度的基本训练,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跟外界交流,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他跟人交往,锻炼他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早上起来不喜欢吃早餐,吃的话必须是用饼干代替早餐,不喜欢喝牛奶。

(2)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一句话一个词不断地重复说。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他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他会重新放回到指定的位置,如若你再动他就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不会给别人,一旦你强行拿走他会不断从你手中拿走,直到拿到为止。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有时直接不理你。不听指令,老师或爸爸妈妈说的话不会去做。

4.社会适应特点:不喜欢与人亲近、交流,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一个人自言自语,尽量与人简单的交流。二是学会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排队做操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学会跟老师进行朗读,听老师的简单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自言自语的习惯、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5.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他建立信心,先听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他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我们学校有学生70名多,智力程度不一,其中智力残疾学生占多数,大部分在中、高年级;肢体残疾占少数,分布在不同年级;而自闭症的儿童也占一部分,大部分在低年级。在采用班组集体授课教学中,发现这样的授课方式只照顾到中间的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两头的学生需要,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知识需求,尤其是面对低、重度的学生,教材和方法都不适合,经常使这些学生处于陪读的位置,发展不大。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我们逐步实施个别化教学形式。为此,我选取了IQ10以上——50以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下面将以本班的学生李某某(IQ30)为例,来介绍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具体步骤。

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分为五个步骤:搜集信息、分析确定、制定计划、实施、评估。 第一步搜集信息:搜集信息,这是一项基础工作,工作量大,如果获取各种数据资料的信息来源愈多,量就愈大,那信息就越充分,就越真实可靠,那个别化教学的成功率就高。搜集信息的内容:该学生的智商、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疾病、就诊的诊断书、是否吃药、对什么过敏)、情感、体力、自助、认知等。 搜集信息的方法:教师的观察(自然观察、间接观察、情景观察)、面谈(与父母、与学生)。搜集信息的要求:细、全。 搜集信息要用到观察法,观察法就是在学校的自然场景中了解评价对象的方法,被观察者在正常状态下活动,不会产生任何压迫感,收集到的资料是被观察者的常态表现,是自然、真实的。自然观察是教师直接用自己的眼、耳、口、身获取有关资料,如教师观察到李某某好兴奋、无意义地傻笑,开学时喊名字无反应,非要喊小名,喜欢吃东西,吃饭时满嘴都是等;间接观察是间接地通过录像、录音等了解有关资料;情景观察是把李某某放入劳动、游戏、比赛中,观察到李某某不会穿衣、言语表达含糊,喜欢抱小朋友,上课时其他小朋友举手,他也模仿别人举手......。教师观察要利用好记录表,记录下学生的行为表现。 搜集信息要用到谈话法,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活动内容、疾病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如与李某某的父母交谈了解到他出生时体软,在家喜欢吃东西,尤其喜欢吃鱼、糖,想与邻居小朋友玩并把玩具分送给他们,在家不大说话,不会穿衣穿鞋,需要大人的帮助做简单的事。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不理解意思,语言表达能力很低,只会说几个单音节的字。教师与父母面谈,在开始前就要确定好题目,面谈时关系要融洽,气氛要和谐,取得父母的配合,这样我们才可以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不能低估父母的作用,父母提供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是与我们教师的观察相一致的,当然父母有时提供的是一些交际的语言,是无价值的信息,我们教师要善于与父母交谈,善于分析父母提供的信息。教师与父母交谈内容需要记录,一般采用事后记录。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关于这个学生的各方面的信息,无论是谈话记录、观察记录、作业样品,还是调查表格,我们都要尽可能毫无缺漏地收齐,为下面的分析确定作准备。 第二步分析确定:根据上面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关于这个学生的信息,我们都要按一定的时间,将所有的资料加以汇总整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事实(需要、兴趣、优点、弱点),分析确定指出I E P的方向。 目的——使材料系统化、集中、可用,把信息转化为对个案进行判断的依据。方法——归纳、演绎,分析、综合。 考虑——资料是否可靠、准确、完整。 内容——分析学生的需要、兴趣、优势、弱点、重点。 例如我们把学生李某某的信息收集来以后,要集中起来,进行筛选,把有用的找出来,进行归纳分析,这需要教师的智慧、经验才能完成。分析需要:从他送玩具给小朋友、搂抱小朋友可以看出他有交流的需要,从他睡觉起来知道穿衣,但不会扣纽扣、拉拉链,模仿同学端水把自己弄湿了,可以看出他有自助的需要,从他语言不清楚、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看出他有提高语言能力的需要,从他好兴奋好激动、无目的的傻笑看出他有情感方面的需要,另外,还有认知方面的需要、心理方面的需要。分析兴趣:从他模仿同学举手可以知道他喜欢参与,听到音乐会哼吟。 分析优势:他想参与各种活动,虽然是一种不知其所以然的无意识的模仿,他特别喜欢吃东西,爱整洁, 这些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都要考虑到。分析弱点:他好激动,兴奋时经常宜形于色,由于他认知少,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好哭,不配合。 分析需要的重点:根据上面的分析需要中分析出最需要的,一般以2一3个为例。从李某某的需要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交流、自助、认知法三方面的需要是他的最需要,因此可以确定个别教学计划从交流、自助、 认知这三方面来制定。 第三步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的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制定计划的目标——长期目标(一年),短期目标(4—8星期)。制定计划的时间—开始时间2011年9月,结束时间2012年9月。目标是根据分析的学生需要的重点来制定,如学生李某某需要的重点是交流、自助、认知这三方面,我们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就从这三方面来确定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以一年为限,确定学生一年将要达到的预期水平。短期目标是根据长期目标来确定的,是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短期目标的时间一般是4——8个星期,制定短期目标时要求不要过高,要考虑目标是否过难过深,如果目标过简或过浅,或者一段时间后学生已先期完成预期目标,我们就要及时地调整,制定短期目标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掌握顺序(先会什么,再会什么)。 例如学生李某某自助方面的长期目标:他将在一年内学会并掌握简单的基本生活能力,时间从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 短期目标计划:

1、会独立吃饭、到指定场所如厕2、用碗、勺子、桌椅 会独立穿衣(扣纽扣、拉拉链)

3、衣服(有纽扣、有拉链)会自己穿鞋(无带、有带)

4、穿鞋子、系鞋带 ,能够自己端水、晒衣服

5、学会自己洗手帕

6、学会擦桌椅

7、抹桌椅、会扫地

8、用扫帚、簸箕,学会刨铅笔

10、叠被子。 学生李某某交际方面的长期目标:他将在一阵内学会简单的交流用语,能够正确地使用交流用语与小朋友交流,时间从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 短期目标计划日期所用设施

1、正确发音节"早、好、见"2、录音带 正确发双音节"谢谢、再见、你好"3、图片、同学 能够发三个字的音节(--好)4、图片、同学会发简单的同组(没关系)5、情景教学 学会说短句"我叫李某某,我几岁。6、情景教学 学会说短句,我在学校上学

7、情景教学 能和老师、同学进行简单交流

8、老师、同学 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思"我要......9、实物 长期、短期目标确定好以后,就要制定单科或综合的个别教学计划,在教学步骤这一栏里,我们要将目的进行任务分析,从学生的基本线开始,一步一步分解,使学生完成任务目标。计划里也要写上计划日期和检查日期,老师要按计划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便决定是否要调整计划目标,计划制定得好坏决定了个别教学计划的成功与否。 第四步实施 实施的办法——班级中重视小组教学、个别教学。 实施的地点——班级教室、资源教室。实施的要求——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 实施的刺激物——学生对什么兴趣,就采用什么为刺激物,(表扬、吃东西、红领巾、抚摸、音乐......),作为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刺激物来帮助你完成个别化教学。 实施是个别化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实施要有时间、教师、场所的保证,学生大部分时间在班级中与小朋友一起度过,学习劳动,学习游戏,学习怎样交流,有些时间由教师在资源教室单独教学,学习语言,学习数学。 第五步评估 1评估的定义 评估是进行测量、取得数据,偏重量化,是以教育对象(学生)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以学生发展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在一项计划结束时对最终成果作出价值判断,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 2评估的方法 评估时采用观察法、谈话法、综合分析法等来取得资料,利用一些表格作出判断,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进行描述,确定其达到目标的程度。3、评估学生 我们在评估学生时运用的是行为目标模式,是将教育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用可测的学生行为目标来表示(学生应达到的教育要求).那评估就是判断学生的实际活动达到计划目标的援度。如计划目标学生李某某将认识红颜色,用可测的学生行为目标--学生能认出红色图片,能找出教室中的红色物品,检查5次,正确5出来作为学生应达到的教育要求。评估时依据检查5次,正确几次来判断学生的实际活动达到计划目标的程度,5次正确那正确率为100%,4次正确的正确率为80%。以此来对学生的行为达成目标的程度(完全完成、大部分完成、半数完成、一部分完成,不能完成)进行评价,判断学生掌握与否。根据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来考虑目标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如果教育活动偏离目标,我们就要调整教育活动,改进实际工作,例如教学生李某某认识"右",要求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能迅速伸出右手,指出右边的物品,说出右,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听口令伸右手、指物品、说右边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不能说出名称,这样的教育活动脱离了目标,我们就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整,不要让学生说名称,调整教育活动使之符合目标,还要考虑所用教材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等;如果目标不当,则根据评价结果修正目标,例如学生李某某端水的目标提前完成了,我们在下一个目标中就不必再用此来要求学生,而要对下一阶段的预期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我们要及时通过信息反馈,使活动尽可能靠近目标。实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随时评估,如第一阶段的认识目标,学生李某某要认读出汉字一到十,检查时他能够读出

一、

二、十人、而不能全部完成计划目标,我们考虑到计划中目标技能过难,要对目标进行调整。 4评估计划 为了使个别教学计划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我们要对个别化教学的背景、投入、过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背景是指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的背景怎样,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成员是否在精神上、经济上支持他),学校环境(学生的行为情绪是否被气温、声音等环境因素所影响);评价投入到指对进行个别化教学的物质投入(教具是否适合、物品设施是否到位)、人员投入(教师是否合格、称职);评价过程是贯穿整个计划的形成性评价,我们要考虑个别教学计划是否准确反映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进步,学生能否成功地达到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需要修订计划,教师的记录是否客观、有效......评价结果是在计划结束时,对完成情况作评价,进行定性描述。 我们在每一阶段、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结束,都要对学生完成个别教学计划的程度进行评价,尤其在一年结束时要用书面语言描述学生完成个别教学计划的情况,对照计划中学生的需要进行分项描述,描述要客观、可靠、可信。因为这个评价可以帮助制定下一阶段的学生个别进行计划,困此在评估结束时我们要考虑下一步学生需要什么、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下一个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什么,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教学的实践,学生李某某在认知、交流、自助三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

实施个别化教学是对特殊儿童最佳的教育手段,这是被西方证明的客观现实,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也有必要反思特殊教育中成功、失败的经验,用新的理论武装教师,用新的手段教育学生,用新的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使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有一定的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肖非《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特殊教育

2、丁怡《从中美特殊教育的比较看“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施》,中国特殊教育

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孩子能够完成闭锁式的三项听觉记忆,有时会欠稳定,需在强调一遍后完成;能在引导下表达主谓宾句式,会仿说“用字句”和“把字句”等,但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还是以词汇为主,句子运用较少,而且不完整;认知方面能完成10以内按物取数,简单排序等。 活动目标:

1、练习四项听觉记忆:2个名词+2个动词。

2、学习使用第一人称“我”进行表达,如:我在穿衣服/我用牙刷刷牙。

3、巩固10以内找数字间的相对关系,重点练习找连续四个数字中的第二个数字,如:

6 7 8 活动准备:

动物模型若干(兔子、小猫、小狗等),玩具模型若干(杯子、毛巾、牙刷等),书包一个,拍有该幼儿穿衣、洗脸等地视频若干段,磁性白板和1-10的磁性数字。 活动过程:

(一)林氏六音检查耳蜗

教师出示六音卡片,在安静环境下2米处发林氏六音,请幼儿听辨指认。

(二)听一听

1、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来看你,请你猜猜看,它们是谁? (教师逐一描述,请幼儿根据描述猜出动物名称)

2、师:小动物们还给你带来了礼物,礼物藏在桌子下面的书包里面,请你去找一找。(拿出书包里面的礼物,并说一说它们的用途,如:用杯子喝水/用毛巾洗脸等)

3、师:这些礼物都很有用噢,小动物也想来用一用,请你来听一听,听听小动物们在用这些礼物干什么。(练习四项听觉记忆,如:乌龟在睡觉、小兔子在喝水。)

4、指导幼儿练习四项听觉记忆。

(三)说一说

1、师:小动物们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现在我要来看看你了,看看你是不是和小动物一样能干?(随后教师打开视频)

2、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引导幼儿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述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巩固“用字句”地使用,如:我在穿裤子/我在穿鞋子/我用牙刷刷牙等。

(四)找一找

1、师:你和小动物一样能干,现在我要来考考你,看,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上面有什么呀?(出示磁性白板和数字)

2、师:请你给这些数字朋友排排队。(巩固按1-10进行排序)

3、师:现在我们要来和数字朋友做游戏了,请你闭上眼睛,我数123你再睁开。(练习找数字,如:2 3 5/6 7 8)

(五)结束

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由于智力落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培智学校的课程资源现状以及配置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既有基础薄弱的特点,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我们的培智教育教学中如果仅仅采取常规的班级授课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组织学校的教学骨干开展个别化教学探索与实践,并不断进行总结和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校开展个别化教学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以供研讨。

一、个别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学校,也就有了个别教学。我国和欧洲的古代学校采用的都是个别教学。17世纪以前,也就是班级集体教学(即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前,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采用的也是个别教学形式。但是现代个别化教学不等同于个别教学。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控制学习进度。”

由于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也很难照顾到各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个别化教学则易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班级集体教学的局限性恰好能够体现个别化教学的优越性。

个别化教学在培智学校班级教学实践中,可在分组、分层、分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个别化教学既可在课堂集体教学时进行,也可在课堂集体教学后进行。在向全班学生传授课程目标规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可给予某些学生必要的个别化教学。课堂教学之后,也可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既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课堂上讲过的教材内容,填补知识空缺,巩固知识。又可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补充增添新的学习内容,扩展知识范围。

二、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即心理特征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既表现在人具有某方面的特征上,也表现在同一特征的不同水平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性别差异、生理差异、心理差异、身体差异、智力语言差异、经济差异、家庭差异等方面的差异。个别化教学也可以说就是差异教学。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在性格、兴趣、能力等心理特性方面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独特的自然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生理差异只是造成心理差异的一个原因,产生心理差异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则是社会环境。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即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的本质特征。珍惜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及其心理的个别差异,给予适宜的教育和训练,可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7种智能。由于组合或发挥的程度不同,不同智能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采取适当教育和训练,可使每一种智能发挥到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样教学内容,也应针对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果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内容都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无论哪个教育对象都采取“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形式,就会忽视个体差异性,违背因材施教。

智障学生由于发生在生命的不同发展时期的有害因素所造成的后遗状态,形式和程度都不同。大多数学生的病程已终止,在疾病的后遗症基础上开始发育成长;有少数学生还在患病,成长和疾病同时存在。为此,他们会有不同的表现。如运动技能、语言发展、办事能力、认识水平、心智操作、情感意志、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个性特点等方面各具特点,身体素质和感官功能也各不相同。

智障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及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因为智障,家长对待他们的态度也不甚相同,由此他们所处的地位,得到的待遇和所受到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和智力产生差距。

三、个别化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智要求

特殊教育最主要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社会生活。补偿缺陷是手段,为适应社会服务。适应社会生活,才是最终目标。通过教育和训练,要为智障学生成为适应生活、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基础。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对他们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多变性,要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他们的教育要求应适当。要着眼于鼓励他们树立成功的自信心。这比教给他们某种技能,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更加有用;要着眼于培养他们适应性生活技能,为回归社会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树立对智障学生的教育信心,同时,还要给予智障学生真挚的师爱。教师对智障学生的遭遇会感到惋惜,对他们的现状深表同情。但不仅仅只是给予关心、同情、怜悯。而要给他们真挚的“师爱”,一种比父母的爱更加伟大的爱。这种爱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怀、体贴,能让他们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产生满足感和安全感,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生活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观察了解情况,掌握学生特点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个别对待指的是要研究和估计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成功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观察了解、研究分析学生,掌握他们的个别特点,才能根据他们的智障程度和其他的不同状况进行个别化教学。

1、通过观察研究,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智障学生的情况。通过个别接触、游戏、教学、参观、郊游、实际操作、家访等活动,全面观察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智障程度、认知水平、智能差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特长强项、康复训练、家庭环境、家长状况、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为他们建立好档案——成长发展情况记录袋。从总体上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加以概括判定,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从认知、语言、情感、体力、社会交往、动手操作等方面,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2、综合有关情况,制定实施计划

综合情况主要是指智障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别特点。全面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和个别特点,也就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脉搏”。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7种智能会出现不同的组合。智能组合的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师要分析研究智障学生属于何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类型。了解了个别化教学对象的学习类型和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出在课上或课后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计划——包括个别化教学的内容要求、时间步骤、形式途径、手段方法等等。

(三)针对学生实际,施行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对每个智障学生的特殊情况和学习特点,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与掌握。教师要能针对不同学习方式、学习类型的智障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让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个别化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

如教师可运用自己丰富表情,恰当体态语言,色彩鲜艳板书,图画、图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多媒体等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视觉细胞,以及大脑中相对应的视觉-空间智能,发挥视觉功能,促进学生视觉学习。教师可采取范读、配乐朗读、表演、快板、讲故事、播放音乐,以及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说、读、讲练习,以激活学生的听觉细胞,以及与大脑中相对应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发挥听觉的功能,促进听觉学习。教师也可采用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播放音乐、开展各种形式的说读活动等视觉刺激,以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语言、音乐等智能,发挥视听觉结合功能,促进视听觉结合学习。教师还可通过勾勾、画画、写写、练练、触摸、观察、实验、游戏、动作表现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充分调动触觉、肢体运动觉智能,以促进触觉、肢体运动觉的学习。

上一篇:新课程课堂教学探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学教学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