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向范文

2023-09-18

资金流向范文第1篇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农业人口双栖化的现象。“双栖化”现象是城市吸引力和农村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双栖化”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消费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人口老龄化等负面影响,并从整顿农村闲置土地、完善户籍制度、吸引人才回流、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人口;双栖化;影响

农业人口双栖化是一种人口迁移的过度状态,是不完全城镇化的表现,指农业人口保留期农地承包经营权,农闲时段流动到城市[1],在农村拥有宅基地,在城镇拥有租住或购买的住所。按照进城目的划分为增加收入的劳务型与受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条件所吸引而受户籍制度、生活保障等因素限制,保留农业人口的身份的非劳务型[2]。

我国的人口流动不同于西方是个体意志行为,我国农业人口流动是个体意志结合时代的背景、政策、制度以及家庭等因素,才使得双栖化逐渐成为人口转移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更是我国所特有的制度型、过渡性的迁移模式[3]。这一现象对于农村、城镇以及整个社会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笔者探寻农业人口双栖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就其引发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 农业人口“双栖”化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口的移动数量与速度,农业人口生存不再局限于户籍所在地,农业人口双栖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特有的现象,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城市的吸引力

1.1.1 城乡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最显著的差异现象之一,对劳务型双栖农业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吸引力。城乡人口生活消费支出比1987年为2.7∶1,2008年已发展为3.1∶1,双栖化的农业人口视城镇为谋生增收空间,但生活空间、精神寄托仍是乡村故土[4]。

1.1.2 全面的社会保障。

城市与农业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差异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而农村社会保障仍处于起步阶段,财政与社会支持不足。农业人口对于城市社会、医疗、教育等保障制度向往逐步过渡成为双栖化人口。

1.2 农村的推力

1.2.1 人地关系紧张,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稳定农业人口与土地之间的权利管理。行政辖区内的土地资源是固定的,而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人均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收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单位面积土地需要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加剧土地供过于求的矛盾趋势。推动了农业人口外出,双栖化的流动模式在保障农作同时增加农业人口收益,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流动的动因。

1.2.2 農业边际报酬递减趋势与农业资源压力加剧。

农业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生产中存在自然与经营双重风险,农业收益普遍低于工业产业,农业收入边际报酬近年来逐渐降低,保持低速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成为农业人口收入增加的新动力。从农业资源角度,耕地属于非再生资源,经济发展中耕地大量占用,人口数量的增加,有限的农业资源承载的生产压力加剧,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

1.3 人口彻底流动的限制因素

1.3.1 户籍制度的限制。

户籍制度是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份认证体系。划分中国公民为城市、农村居民两类,造成社会保障、福利待遇、义务教育等方面在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间的差别与歧视[2]。二元户籍制度限制农业人口融入城镇,大部分处于循环流动与城乡之间,表现季节周期、政策周期等形式的双栖化,却未能从法律上得到认可永久定居城镇中。

1.3.2 城市规模控制。

城市扩张初期,随人口增加,规模扩张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然后当人口超过城市资源承载水平的时候,城市规模扩张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支出不断追加,最终导致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扩张进行适度控制,防止农业人口盲目流动,预防人口洪流对于社会经济秩序的冲击,但同时也产生了农业人口双栖化这一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

1.3.3 农村现行土地制度。

农村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极大刺激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的承包经营权增加农户对于土地的依赖性,土地承包隶属关系的束缚,农户才具季节性流动,或者兼职等方式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成为双栖人口。

2 农业人口“双栖”化的影响

2.1 农业人口“双栖”化的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包括3个方面。

2.1.1 影响农业人口消费理念。

农业人口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角色循环转换,虽然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与文化,却深刻影响了双栖农村人口的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更为接近城市人口。劳务性农业双栖人口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提升了自身与家庭的消费能力。根据已有研究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倾向于发展型、享受型,农村人口用于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支出比例增幅加快。消费的示范性,使得双栖农业人口回到乡村生活阶段带动周围人的消费,架起城乡间消费信息桥梁[1]。

2.1.2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人口双栖化是城镇化进程的体现,而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头筹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双栖化带来的人口流动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提升农业人口的综合素质,随着带回的新观念、新经验、新思维不断蔓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第二、三产业的生长,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接纳城市文明,对其民主意识、维权意识的提升,促进村民自治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文化素质的建设。

2.1.3 开辟农村城镇化的新道路,推动小城镇发展。

农业双栖人口返乡时从城市带回资金,弥补城府对小城镇建设财政投足不足。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我国城镇化道路更为复杂漫长,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进程与模式。我国城镇化包括城市、城镇与农村集镇(非建制镇)的发展,农业人口双栖化带动人口流动逐步完成城市人口的积淀,但多数仍属于农村人口。通过创业、劳务等手段向政策扶持好的县城与集镇集聚,最终融入其中是阶段性、阶梯型实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

2.2 农业人口“双栖”化的负面影响

2.2.1 土地閑置与利用效率低下。

双栖化的农业人口,在农村拥有宅基地,甚至一户多宅,当农业人口流动到城镇,闲置大量宅基地,占而不用或占多用少成为双栖家庭的普遍现象,严重违背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

2.2.2 农村人口老龄化,缺少专业人才。

涌入城镇的农业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是农村现有的科学技术人才或具有经济意识人群。双栖化的农业人才利益中心倾向于城镇,虽然增加农村市场经济的消费量,提升消费能力,但并没能改变农村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长期留守农村人口评价年龄增大,使得农业双栖人口承担老年与少年的双重生活压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老人与少年均无法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重任,农村自身发展缺少专业人才支持。

2.2.3 加剧城镇化负担。

农业人口的双栖化现象造成城镇内部大量流动人口,为城市管理增加负担,是对于城镇的住房、交通、教育等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挑战,如春运等阶段性人口流动对于交通系统的压力,双栖人口造成城镇与乡村双向房屋低效率利用。

3 农业人口“双栖”化引发问题的解决建议

农业人口“双栖”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方案来改善相关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整顿闲置土地,改善农村居住现状

有法可依前提下,建立规范宅基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流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土地流转中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原则,将宅基地与其地上建筑物优先转让给符合申请条件的附近村民。积极开展乡村规划,调整农村内部结构,积极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状况,改善目前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状。提高宅基地的使用率,避免双栖人口拥有的多处宅基地空置、限制。

3.2 完善户籍制度

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我国双栖农业人口实现彻底城镇化。尝试改变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与范围的允许农业人口融入城市,定居城市,缓解对于农业人口城镇化的严格限制。已经实行暂住制度一定程度承认了双栖农业人口在城镇的地位[3],进一步完善与改革户籍制度,拉近农业与非农户口距离,使得农村户籍与城镇户籍的人口享受同级别的社会保障。

3.3 吸引人才回流,推动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持,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以及改革开放制定的让一部分地区的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农业让步与工业,造成农业人口流向城市,农村出现人才空心化、农业产业化人才匮乏的状况。农业双栖人口流向城市在经济增收的同时提升自我,实现农业人口的技能化、职业化。在政府的引导下,以期实现人才回流,推动农村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5],发展非农产业,扶持乡镇企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3.4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

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户享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但并不属于其私人财产[3]。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法律允许条件下自由流转,在促使土地规模集约经营的同时,让双栖化农业人口彻底割舍承包的土地,或者选择经营更多土地留在农村,彻底改变双栖化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方媛,索志林. 农民工“候鸟式”流动就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解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4):2066-2068.

[2] 刘方媛. 基于“推-拉”力理论的农民工“候鸟式”流动就业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5):284-286.

[3] 鲁锐,张玉忠. 我国应尽快解决“候鸟式”移动问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102-105.

[4] 云淑萍. 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不同路径比较[J].经济论坛,2012(11):88-91.

[5] 李秀美. 基于产业化发展的农业人才“回流”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89-95.

资金流向范文第2篇

一、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流向特征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文献分析, 当前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区域流向特征明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从地域选择上看, 杭州、宁波是大学生偏爱的职业选择地, 其次是温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和湖州, 这基本与近几年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吻合。经济相对落后的衢州和丽水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第二, 从各地域内部来看, 毕业生们绝大部分青睐于地级城市, 只有极少数学生出于特殊考虑会首选县级及以下的城镇就业。第三, 对影响就业区域选择各种因素中, 绝大部分学生首先考虑满足个人未来幸福生活的条件, 尤其是经济因素中的待遇问题。区域的发展潜力、社会文化氛围以及自然环境也分别是考虑因素;然而, 只有半数人将“能否找到与专业匹配的工作”放在影响因素的前三位。第五, 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影响最大的人中, 绝大多数人会将父母意见列入前三位;也有35.6%会尊重恋爱对象或其他人的意见。第六, 在调查中, 有11.7%的学生表明没有考虑过“就业地域选择”这个问题, 持到哪里都可以的态度;在这部分学生中, 41.3%的人会先以适合自己发展为主, 不上人也声称随遇而安, 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驱动体系分析

(一) 影响因素

基于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流向特征, 笔者认为驱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以上因素对大学生的作用力和影响度不同, 但总体上经济因素的作用最为明显。

1. 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流向的首要因素

第一, 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一般来看,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配套较为完善, 可以更多地获得发展带来的红利[2]。在这样的区域, 工作起点层次相对较高, 始终走在同行业发展的前沿, 就业后的前景也较为乐观, 即使未来调换单位选择度也较大。此外, 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人才市场容量, 吸引着梦想大显身手的毕业生趋之若鹜。

第二, 工作待遇。工作报酬是保证人们生活的基础, 人们往往希望能在同样职业中获得较高报酬的地域工作。毕业生作为经济个体, 自然看重经济利益。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 大学生的价值观深受工具价值理性影响, 他们往往将经济利益看作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因此, 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是高校毕业生最为关注的工作条件。

2. 社会因素是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保障性因素

第一, 政策制度。区域的人才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升影响较大, 成为在就业区域选择时的重要考量因素。良好的人才政策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发展的政策性支持, 对毕业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下, 每个地域的落户条件不同, 影响着毕业生对就业地的归属感。此外, 区域的其他激励、保障政策对毕业生的流向也产生一定的倾向作用。

第二, 生活舒适度影响。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教育环境、娱乐环境和医疗卫生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域的生活环境, 牵系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系着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得大学生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 优雅宜居的区域生活环境自然成为影响大学生甄选的重要因素。此外, 社会秩序的规范程度、社会保障的普及程度以及社会包容的广泛程度、社会风俗和习惯、当地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念、消费结构等社会环境在大学生择业时也逐渐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第三, 教育文化水平。一方面, 区域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有较强的地域指向特征, 甚至出现“地域专用性实用技能”, 成为定向型人力资本。区域的人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紧密联系, 也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区域流向。另一方面, 教育文化环境是大学生精神获得感和生活层次水平的重要条件, 为其进修发展提供平台, 对其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3. 个人因素是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内在支持因素

第一, 个人发展需求和动机。就业作为毕业生“十年寒窗”的最直接目标, 不仅要考虑经济收益, 也有实现个人抱负和价值的追求。因经济活跃的城市蕴藏着职业发展潜力, 吸引着毕业生的集聚。当然, 个人的心理素质、原有经验、意志能力、就业心态、生理特征和适应水平以及专业方向也都是择业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选择。

第二, 职业价值观念。在当前社会文化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样化, 特别是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变得功利、务实, 更加注重物质享受和身体安逸, 倾向于将高收入、高福利视为个人价值和能力的衡量标准, 缺乏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创业精神, 忽视了个人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本真的精神追求。此外, 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往往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区域的选择。

第三, 家庭等亲友支持系统。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毕业生就业寄托着家庭的期盼, 承载着对家庭多年教育投入的回馈。所以, 在择业过程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大多数支持子女选择社会地位高和薪资待遇优厚的工作, 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时不加评判地向经济发达城市流动。部分家庭也尊崇“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 要求子女毕业后返回家乡就业。此外, 家庭以外的亲友支持, 包括恋爱对象的意见, 也显著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区域的选择。

4. 其他相关因素

当前, 经济社会处在深刻转型过程中,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社会价值趋于多元, 各种变化带给人们较大冲击。传统文化和现代性思想犬牙交错, 给人们社会生活带去了更多的困惑和迷茫。各种基于生源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而造就的个体需求意识, 与就业目标地域环境的差异, 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评估, 系统地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区域的选择。

(二) 驱动机制

综合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对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因素, 主要包含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工作待遇;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区域政策制度、教育文化水平和生活舒适度;个体因素, 主要包括个人发展动机和需求、职业价值观念、教育经历和生活经验、生理特点和能力素养以及来自家庭、亲友支持系统的态度;其他相关因素, 主要涵盖生源地与就业目标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 以及个体对此的自我评估。其中, 经济因素是目前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时最为关注的考量标准, 社会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基础保障环境, 二者构成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外部吸力。个体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最为直接的内在动力[3], 与其他各种因素共生和转化, 相互影响, 彼此作用, 构成一个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系统驱动力机制, 推动着毕业生对就业区域选择的考量和比较, 最终产生就业流向。各影响因素的驱动模型如图1所示。

三、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引导策略

基于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分析, 笔者分别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五个责任主体的角度出发, 提出相应建议。

(一)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为提升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均衡性, 政府要注重以下:第一, 加强宏观调控, 协调各区域经济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 采用行政制度的硬性手段和经济引导的软性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对不合理的就业流向进行干预调节, 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第二,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特别是户籍管理等事关人才引进的政策。第三, 打造区域生活宜居环境, 加强对医疗、养老、环境、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政策倾斜, 为人才流入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第四, 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小城镇的产业布局, 改善其基础保障条件, 适当实施偏远地区就业补助政策, 多举并用吸引大学生的就业流入。

(二) 社会:健全保障体系

积极发挥社会的服务保障功能, 广泛发动群众, 共同参与打造“美丽浙江, 幸福浙江”的区域样板, 以满足人们对社会美好生活需要, 吸引人才不断流入。一方面, 塑造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 健全社会组织, 激发其活力, 积极服务医疗、教育、环保、社会治理等事关群众生活的公益事业, 带动全社会形成和谐氛围, 提升地域形象, 满足社会大众的幸福感和舒适度。此外, 社会组织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信息服务、职业鉴定等援助服务。

(三) 高校:强化就业指导

高校要基于自身的人才培养功能, 做好以下方面:第一, 要深化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合理设置专业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将不同区域的人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紧密联系, 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第二, 加强就业指导, 落实课程思政效果, 除教授就业技能外, 更应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规划好未来职业生涯, 理性选择就业区域。第三, 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 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 搭桥铺路, 与区域用人单位进行人才对接服务。第四, 加强校企合作, 为区域急需人才开展“订单式”专项培养, 增加薄弱产业的人才供给。

(四) 家庭:营造良好氛围

家庭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鼓励大学生按照个人特点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就业区域。首先, 家长要摒弃错误观念, 切忌用压制和命令的态度对待子女的就业问题, 也不可用世俗的眼光只盯着“钱途”而忘却子女的“前途”。其次, 家长在子女选择就业区域时需提醒他们理性对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引导子女正确认识当下的物质享受是否个人本真的意义追求。最后, 为子女就业区域的选择提供支持, 鼓励他们勇敢迈出人生的关键步伐。

(五) 个人:树立积极价值观念

个人因素是就业区域选择中的最直接影响, 所以要不断完善自我:第一,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认真反思日常行为与个人的价值追求、生命意义是否相统一, 从而在澄清价值观念的同时, 生成应然的价值系统, 建构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第二, 注重平时的知识技能学习, 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第三, 及时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并将生涯规划细分为若干短期目标, 逐一落实。第四, 积极向榜样看齐, 学习他们吃苦耐劳, “如何在奋斗中获得幸福”, 勇于在挑战中成就自己。

摘要: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才要素流动性日益增强, 其就业的区域流向直接关系到区域人才资源的配置和分布格局, 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对浙江省内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现状调查及其特征分析发现, 影响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因素涵盖经济、社会、教育、家庭、个体及其他方面因素, 它们共同作用, 形成对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驱动机制。对此, 分别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五个责任主体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浙江省,就业,区域流向,驱动

参考文献

[1] 符茂.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的缺失及成因[J].继续教育研究, 2016 (5) :57-59.

[2] 朱迪.北上广还是二线——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96-102.

上一篇:社区体育调查报告范文下一篇:最后一个儿童节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