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纤维化范文

2023-09-21

骨髓纤维化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175例病人, 均为我院肿瘤科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病人, 均经检查确诊为肿瘤病人。男89例, 女86例, 年龄30~78岁, 平均56岁。其中肺癌88例, 乳腺癌24例, 胃癌19例, 肠癌16例, 肝癌15例, 食管癌8例, 其他5例。115例接受化疗。其对照组为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的住院病人, 均是经检查确诊的肿瘤患者共175例, 男96例, 女79例, 年龄31~79岁, 平均57岁, 其中肺癌92例, 乳腺癌21例, 胃癌18例, 肠癌17例, 肝癌15例, 食管癌8例, 其他4例, 接受化疗的126例。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外周血常规的变化, 当WBC≤1.5×109/L、PLT≤20×109/L时, 及时对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 给予护理干预, 同时应用抗生素、粒细胞刺激因子, 输注血小板等治疗。一般抑制期需要14~20d恢复正常。其中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性发热, 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 经积极对症处理、护理干预, 感染得到控制, 外周血常规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的患者发生的院内感染率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 (P<0.01) 如表1所示。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自确诊之日起始终处于一种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情绪中, 任何的病情变化或并发症都会引起情绪上的巨大波动。对处于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心理护理不容忽视。在化疗前就应告诉患者做好自身卫生护理对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同时还应向其说明严重骨髓抑制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所需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 以取得病人理解和配合。

2.2 加强病区管理

注意空气流通, 室内禁止吸烟;每天早晚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 有助于患者心情舒畅;注意常规的日常消毒工作:每天对房间进行紫外线消毒2次, 30min/次, 地面、门窗及桌椅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2次, 减少患者外源性感染机会;医护人员进入病房要着装整洁, 戴口罩、帽子。进行操作前, 要用六步洗手法彻底洗手, 有报道由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1]。卫生性洗手可清除皮肤表面80%的一过性细菌[2], 因此要注意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控制探视人员, 以减少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2.3 皮肤、黏膜护理

肿瘤患者在强烈化疗后, 免疫功能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当出现严重的粒细胞减少时, 极容易伴发皮肤感染。坚持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 以预防肛周感染。大剂量化疗药物应用时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烂、坏死。因此要保持口腔清洁, 淡盐水漱口, 口腔护理, 雾化吸入, 并给予西瓜霜等局部治疗。嘱病人不要使用牙刷, 而用棉签轻轻擦洗口腔牙齿。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小板变化, 静脉穿刺时慎用止血带, 注射完毕时压迫针眼5min。观察病人所有部位有无出血倾向, 如牙龈、鼻子出血, 皮肤瘀斑、血尿及便血等。高热时要鼓励进食一些清洁且易消化的新鲜食品, 注意卧床休息, 持续高热患者给予冰帽, 以物理降温为主,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对骨髓有抑制作用, 所以应遵医嘱使用退热剂。

2.4 合理使用静脉

静脉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化疗药对血管有一定损伤但血管的机械性损伤是可以避免的。穿刺时要有计划地使用血管, 由四肢远端开始, 避开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 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推注, 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否则易使血管受损。如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和烧灼感等, 立即停止输液, 及时更换注射部位, 局部可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 并用25%硫酸镁冷敷及涂湿润烫伤膏等。在平时用药结束后, 要经常热敷、按摩手足, 以增加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 减低脆性, 减少粘连和瘢痕的形成[3]。做深静脉置管的病人, 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液, 敷料隔日更换, 肝素帽每周换1次, 严格无菌操作。有文献报道, 美国中心静脉置管[4]感染发生率为2.0%~10.0%, 化疗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为9.0%~14.6%。

2.5 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在化疗过程中多饮水, 碱化尿液, 促进化疗药物的排泄, 减轻其对机体的毒性损害。补充多种维生素、复合氨基酸、脂肪乳, 及时纠正贫血,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提高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和对感染的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选用以抗革兰阴性菌为主, 兼顾抗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治疗, 应保证用量和疗程, 防止耐药菌产生。

2.6 饮食护理

详细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及饮食需要, 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为其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刺激性食物。防止胃肠道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 不能进食生的食物, 同时避免过热、过冷或刺激性食物, 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加重溃疡所致的疼痛。如有腹泻或排尿不正常, 无论何时均应首先留大、小便标本, 再报告医生送检, 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进餐方式和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进食, 可选用肠外营养。同时要求对正在化疗的病人尽量减少家属的探视时间以及次数。避免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3 结语

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机体抵抗力低下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相关设施还不够完善的基层医院。本组患者5例因肺部感染停止化疗, 其余感染病例通过积极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未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 因此, 做好骨髓抑制期的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肿瘤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保证化疗方案有效地执行,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由于抵抗力低下, 易诱发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降低院感率。方法 以心理, 饮食, 皮肤粘膜护理为主。同时加强病区管理, 采取保护性隔离。结果 对1年收治的175例恶性肿瘤患者与上一年收治的175例肿瘤患者发生的院内感染做了作了回顾性分析和对比, 医院感染率由原来的25%下降到13.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必须采取周到的护理干预措施, 才能保证对化疗方案有效地执行, 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化疗,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牛秀成, 张树德, 周素琴, 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1998, 8 (2) :88.

[2] 叶爱群, 叶晓春.洗手防止医院感染的临床实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6, 6 (1) :41.

[3] 陈君华.如何保护静脉化疗患者的血管[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65 (2) :901.

骨髓纤维化范文第2篇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17~56岁,平均34.3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2年。有外伤史者18例,伴有半月板损伤者28例,ACL损伤者8例,PCL损伤者3例,ACL、PCL同时损伤者1例,关节内游离体者6例。

1.2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摄膝关节正侧位片,34例X线上无明显异常改变6例患者股骨内髁,2例股骨外髁软骨下囊性变及硬化,16例有轻度的关节退行性变。(2)MRI检查。可早期发现BME改变,表现为T1W1呈低信号区,T2W2呈高信号不规则区,边界不清,异常信号的强度呈不均匀分布。

1.3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在C型臂的引导下,用克式针关节镜下行骨髓水肿区钻孔,减压,要见到髓腔出血,根据面积大小决定钻孔数量和大小。对伴有滑膜增生行滑膜清理,有半月板损伤者行半月板修整,摘除游离体,伴有交叉韧带损伤者利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行钻孔减压后用石膏或可调支具固定3~6周,对已有软骨损伤的患者清理后同样行软骨下钻孔减压。

2 结果

本组60例中有5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6.5个月,其中42例X线无改变而MRI显示BME的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的有36例,1年后行MRI检查显示软骨完整,无明显软骨下囊性变和坏死硬化,8例有软骨下囊性变硬化的患者术后有4例软骨下破坏明显改善,囊性变消失。对关节有退行变的1~2年后复片膝关节退变无明显进展或进展延缓。对伴有BME的膝关节病行关节镜下减压可明显延缓病程的进展或阻断病情的发展。

3 讨论

骨髓水肿是是以基质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位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理现象,其致病因素目前仍不明确,总的来说有创伤、激素、机械应力改变、缺血、凝血机制改变等原因。其中生物力学的改变是导致BME重要原因,机械应力可能在BME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Koo等[2]运用血管造影显示血管扩张认为缺血早期动脉挛缩,灌注减少,几周后发生血管充血,灌注增加间质水肿,缺血也是造成BME重要因素。另有研究BME病理改变中骨髓细胞外液的聚积导致骨内压增加[3]。骨内压增加则能刺激痛觉感受器使疼痛加重,而降低骨内压则能减轻患者疼痛[4]。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膝关节疼痛的与BME有明确的相关性,在疼痛较重的患者中多数伴有BME且随膝关节疼痛的加重BME也呈加重趋势,虽然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引起这方面的致病因素中BME是其共同的基础性病变。骨髓水肿出现的频率与关节软骨修复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关节镜下减压治疗伴有BME的膝关节病患者对延缓膝关节软骨退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关节镜下能够直观地显示关节表面的软骨形态及邻近结构的异常可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利用C型臂定位能够准确地精骨髓水肿区的减压,减少正常软骨损伤的几率。受髓芯减压治疗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启发我们利用减压治疗伴有BME的膝关节病患者同样能迅速缓解症状并在6个月内使MRI影像基本恢复正常或完全正常。Berger[5]则应用膝关节做了远期随访疗效显著,髓芯减压利大于弊。钻孔后淤血得到了引流,压力迅速下降,骨内压减低,改善骨髓内淤血状态并开放了无数的毛细血管床,为新生的毛细血管长入提供了通道,缓慢建立侧支循环而使静脉淤滞得到持久改善,对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的活动,促进软骨的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对阻断膝关节退行变病变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通过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总结认为关节镜下减压治疗伴有BME的膝关节病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摘要:股骨髁部软骨下骨髓水肿(BME)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理现象,与膝关节软骨的退变及破坏有着明显的内在关联,对膝关节退行性变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本院自1999年2月至2010年4月共收集60例伴有软骨下骨髓水肿的膝关节病患者,利用关节镜下减压治疗对膝关节退行性变的进展和预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镜下减压

参考文献

[1] Roemer FW,Bohndorf K.Long term osseous.sequelae after acute trauma of the knee joint evaluated by MRI[J].Skeletal Radiol,2002,11:615~623.

[2] Koo H,Ahniosong HR.Increased perfusion of the femoral head in transient bone marrow eduma syndrome[J].Clin Orthop,2002,402:171~175.

[3] Piplani MA,Disler DG,Mclauley TR,et al.Articular cartilage volume in the knee:semiautomat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of MR images[J].Radiology,1996,198:855~859.

[4] Castro FP.Jr,Barrack RI.Core decompression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 metaanalysis[J].Am J Orthop,2000,29:187~194.

骨髓纤维化范文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中285例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 其中男140例, 女145例, 年龄18~71岁。

注:2种方法比较, P<0.05

1.2 病例纳入标准

所有的患者均连续进行>2次血常规检查, WBC<4×109/L, 成年男性Hb<120g/L, 女性<110g/L, PLT<100×109/L。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 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斑点, 且伴有龈血现象。

1.3 方法

骨髓涂片:制作厚薄均匀的骨髓涂片, 用瑞氏-姬姆萨染色,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骨髓核细胞增生程度, 再用油镜观察计数200个有核细胞, 根据细胞的表现作出诊断。

于髂骨上棘选取骨髓穿刺点, 通过骨髓活检针取骨髓组织, 并用Bouin液固定60min, 采用梯度乙醇脱水, 用塑料包埋, 切片用HGF三色染色 (苏木素-吉姆萨-酸性品红染色) 和Gomori网硬蛋白纤维染色[2]。观察骨髓增生程度, 并观察粒系、红系、巨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网状细胞等有无增减。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根据活检切片中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的面积比来判断骨髓增生情况, 主要分为五级:Ⅴ级:极度活跃, 造血细胞占81%~100%;Ⅳ级:较为活跃, 造血细胞占61%~80%;Ⅲ级:正常, 造血细胞占41%~60%;Ⅱ级:增生较为弱, 造血细胞占20%~40%;Ⅰ级:增生弱, 造血细胞<60%。

1.4 统计数据处理

本组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通过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285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最终确诊268例, 其中有17例原因不明, 病症主要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髓活检确诊率高于骨髓涂片,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

2.2 确诊病种血象及骨髓活检的表现

不同的疾病血象和骨髓活检表现不一样, 具体见表2。

3 讨论

3.1 传统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症主要是造血系统的疾病, 为多种病症的共同表现, 对其病症的确诊有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常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进行诊断, 虽然骨髓涂片具有细胞形态好, 易于辨别的特点, 但此种鉴别方法常受涂片制作、血液稀释、骨髓基质对细胞的粘附力等的影响, 经常未能真实的反应出骨髓组织细胞的特点[3]。

3.2 骨髓活检的优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骨髓活检孕育而生, 通过穿刺针取患者一小块完整骨髓组织进行分析, 既能保证造血组织的天然结构, 也排除了骨髓涂片影响因素, 从而能够全面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发现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不易发现的病理变化, 尤其是在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极度低下, 纤维组织增多及骨质增生而发生干抽或骨髓稀释时, 骨髓活检显得格外重要[4]。对于疾病的诊断, 骨髓活检能够较早的预测疾病的预后, 更早和更全面的发现病理变化, 确诊率更高。

3.3 2种方法诊断结果分析

本组研究中, 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确诊的病症主要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位居前3位, 说明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 主要原因是这三者。骨髓涂片对这三者的确诊率分别为71.79%、75%和92.68%, 而骨髓活检的确诊率分别为95.73%、92.31%和100%, 说明骨髓活检的确诊率明显高于骨髓涂片, 进一步印证了上面分析的骨髓活检的优点。

3.4 骨髓涂片确诊率低的原因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骨髓涂片中骨髓纤维化的确诊率最低, 而骨髓活检仍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确诊率, 原因在于在采用骨髓涂片诊断时, 常常容易发生骨髓干抽的现象, 导致诊断无法进行, 而骨髓活检通过Gomori染色, 可以对骨髓纤维化程度进行有效的判断[5]。骨髓涂片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确诊率也比较低, 原因在于骨髓涂片在多次穿刺后, 容易发生稀释的情况, 造成诊断结果不真实, 而骨髓活检能够确保取材的完整性, 能够很好的判断造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 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综述所述, 对于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 应将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相结合, 才能提高确诊率, 降低漏诊, 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中的价值, 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85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检查, 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285例患者中主要症状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等, 骨髓活检的确诊率高于骨髓涂片,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骨髓活检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出骨髓组织结构和细胞分布情况, 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症,骨髓活检,价值

参考文献

[1] 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

[2] 孙莉.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 (2) :178~179.

[3] 刘瑜, 万楚成, 夏云金, 等.骨髓活检切片与涂片同步分析对诊断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髓浸润意义的探讨[J].内科急重症杂志, 2007 (3) :151.

[4] 何春玲, 张云志.血液病骨髓液涂片与骨髓活检结果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11 (8) :1048~1049.

骨髓纤维化范文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设计

以患者为研究对象, 然后进行病例分析。

1.2 对象

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8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纳入标准: (1) 病程4个月以上, 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 感觉正常, 并排除颈椎病, 脊髓空洞症, 良性肌束震颤, 脊髓肿瘤等疾病, 已经明确诊断, 相关肌电图、MRI等检查完备; (2) 一般状态较好, 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

男30例, 女18例, 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52.9岁, 病程:4个月~10年, 平均病程为30.9个月。4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或肌肉萎缩, 43例有肌张力增高, 41例有肌肉束颤, 17例有吞咽困难和言语不清, 11例有抬头困难, (上述症状为此治疗中观察到变化最明显的5种症状, 因此, 疗效的观察也主要围绕以上5种症状展开) 。实施、评估者均为神经内科专科医生, 均经过培训。

1.3 方法

术前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检查, 患者首先行骨髓穿刺术, 共抽取自身骨髓100~160mL, 送实验室进行骨髓干细胞分离。每例分离出骨髓干细胞混合液2.5~5mL, 依据患者的上下肢损伤或球麻痹程度行腰椎穿刺或颈池穿刺, 将分离提取的骨髓干细胞混合液注入蛛网膜下腔, 术毕。

1.4 术后处理

术后嘱患者平卧3d, 同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并注意预防并发症, 给予降低颅内压、抗炎、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术后3d如患者无明显不适, 可配合高压氧舱治疗。

1.5 疗效评估标准

因运动神经元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因此, 暂无具体量化指标。暂以患者症状描述及医生查体所见为依据。主要观察:肌张力是否下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是否改善;抬头困难是否改善;肌束震颤次数是否减少;肌力是否增高。疗效观察时间为术后1周, 术后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则依具体情况而定。如以上各项任何一种症状缓解即为有效。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 对移植术前后白细胞、肝肾功及电解质的改变进行配对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一脱落, 全部进入结果分析。

2.1 主要症状的改善

术后1周左右, 43例肌张力增高的患者中有22例出现明显的肌张力下降, 占51.1%, 17例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的患者中有7例出现症状好转, 占41.1%, 11例抬头困难的患者中有7例出现症状好转, 占63.6%, 41肌束震颤患者中有15例肌束震颤次数明显减少, 占36.6%, 肌力增高患者11例, 占22.9%。如规定只要患者有以上5种症状中的任何一种症状得到缓解均视为有效, 则有效率为47.9%。48例患者中有23例症状有所缓解, 随访后统计平均缓解时间持续9周。

2.2 不良反应

48例患者中术后有22例出现发热, 体温在37.5~38.3℃之间, 42例出现头痛, 38例出现恶心, 3例出现呕吐症状, 另外有41例患者术后出现周身不适, 但以上症状均较轻, 未予以特殊处理均在1~4d内消失, 无明显其他不适。

2.3 移植前后血白细胞、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

本研究中还观察了48例患者移植前后白细胞、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移植后白细胞平均水平 (9.2±1.3) 明显高于移植前的水平 (7.0±1.2) , 而肝肾功能 (表1) 及电解质 (表2) 在移植术后均在正常范围内, 同移植前的结果相比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运动神经元病时至今日, 其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 只存在一系列的假说, 本院对48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后, 观察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这是以往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曾有过的, 作用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可以向肌肉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分化[1], 对SOD1基因缺陷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鼠进行了骨髓干细胞移植的研究, 在脑内可见到骨髓来源的细胞, 且部分细胞已分化为神经元, 另外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脑室区和室下区的室管膜细胞增殖[2], 骨髓干细胞表达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可激发脑室内神经前体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3], 为临床采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 观察到肌张力增高的患者有51.1%在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后, 肌张力有明显下降, 运动功能, 言语不清, 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不排除症状改善可能与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肌张力下降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 而肌张力的调节与锥体系, 小脑, 基底神经节, 网状结构, 红核, 前庭, 顶盖等结构密切相关[4], 同时不排除移植物刺激那些尚存的正常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代偿作用的可能性。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脑脊液中神经递质相关因子, 如乙酰胆碱合成酶降低, 细胞色素C降低, 谷胺酸转移酶降低, 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片段升高, 而这些生化改变往往先于临床症状而出现, 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后, 移植物可能对脑脊液内的神经递质相关因子产生影响, 从而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中起到一定作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 48例患者中有23例症状有所缓解, 随访后统计平均缓解时间持续9周。我们推测可能为9周后移植的自体骨髓干细胞逐渐死亡有关。

本研究中发现, 我们还平行观察了移植术前和术后患者白细胞、肝肾功以及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术后白细胞有明显的一过性增高, 而肝肾功和电解质无明显改变。表明干细胞移植短期内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

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中看到一定的疗效,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也存移植后的表达率低下, 细胞的分化与神经功能恢复是否直接相关, 干细胞向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的转化的诱导条件并不十分清楚, 移植的干细胞是否能够在病变的部位定居, 定居后能否发挥正常细胞应有的功能, 如何通过人为的能力来控制这种定向定居尚等一系列问题。

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 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方法 对已被临床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的48例患者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术后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具有可行性, 临床近期疗效确切。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运动神经元病,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成.骨髓干细胞移植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前景[J].医学文选, 2003, 22 (1) :1~3.

[2] Li Y, M Chen J, Chopp.Adult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fterstroke in adult rats[J].Cell Transplant, 2001, 10:31~40.

[3] Li Y, Chopp M, Chen JL, et al.Intrastriatal transplantion of bonemarrow non he matopoietic cells improves functional recoveryafter stroke in adult mice[J].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Metabolism, 2000, 20:1311~1319.

上一篇:依法治教范文下一篇:父亲节主题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