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发展成就范文

2024-07-18

延边州发展成就范文第1篇

以深化德育工作为抓手,教育阵地进一步夯实。

教育战线各级各类学校历来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多年以来,各级党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管学校,教育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党组织全覆盖化和职责具体化,切实加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全系统党组织达到68个,党员教师达到1500多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5%,党员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学校党组织80%被授予“五好学校党支部”称号,每年有一大批学校党组织被评为地区和县级“先进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体制已确立。通过落实以党带团、以团带队,积极构建纵横贯通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政教)主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无神论、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课堂化,学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民汉学校结对子、民汉学生一帮一活动及文明单位、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的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的两个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社会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教育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得到有效夯实,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贯彻落实。

以“两基”攻坚为中心,基础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30年前,我县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滞后,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极其低下,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县已建成了22所农村学前幼儿园,实现了县城园、乡村园加民办园的全覆盖幼教办学模式。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开展“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管理到位、领导到位、队伍到位”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使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9年,我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了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7%。目前全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为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辍学率为0.1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05%,辍学率为0.15%,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5.9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3.1%,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我县自2003年被列入喀什地区课改实验试点县以来,从两方面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课改活动,一方面,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课改实践活动,多次聘请自治区、地区课改专家组的成员到我县进行实地讲课和召开经验交流会。同时加大课改师资培训,近五年来,共培训课改教师3000余人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多媒体渗透课堂教学”的现代教育体系。2006年我县被自治区授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实验区”。在新课程改革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使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五年来,我县共有404名学生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共有425名学生考入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录取人数持续位居全地区前列,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2007年高考中我县维高考生一举囊括了喀什地区高考理科第一名和文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该校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更是稳居全区民语系学校之首,为我县争得了荣誉的同时打造教育强县的魅力得以彰显。

以增加投入为手段,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建设双语幼儿园为突破口,双语教学稳步推进。

双语教学作为一件利民、惠民和未来工程,历来受到历届党政的重视与支持。各乡党政给政策、保投入、抓统筹,始终作为双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政策引导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泽普县双语教学工作五年规划》、《泽普县民汉合校实施方案》、《泽普县双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泽普县双语教学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泽普县双语教学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在抓投入上,尽其所能,倾其所能,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援、加大县乡政府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搬迁机关部门让位学校等方式,经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同时共投入建设与改造资金4000余万元,相继撤迁机关部门50余个,招聘双语教师300余名,培训双语教师2000余人次,完成了23所县乡村双语幼儿园、8所民汉合校建设,奠定了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势头迅猛,全县人民群众期望程度很高,今年我县还将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1个县乡幼儿园、7所乡村幼儿园的建设,我县的双语教学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提高劳动力综合技能为落脚点,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

多年来,泽普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加快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重点建设职业高中、稳步推进职业初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班”的总体思路,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我县职业教育之所以飞速发展,与历届县委、政府和全县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据统计,近年来县乡各级党政制定下发关于支持和加快职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多个,县乡财政共投入职教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无偿划拨职教实践用地10000多亩,招聘各类职教专业教师150多名,为本县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重心,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1978年,我县经济水平发展滞后,师资条件较差,当时全县仅有667名教职工,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仅有几十人,大部分为中专、高中学历,还有部分教师为初中学历,教师学历水平整体偏低。目前,全县专职教师已达到2065名,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74名,中级职称教师603名;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小学99.6%,初中98%,高中86.47%;59.46%的小学专任教师取得了专科以上学历,30.86%的初中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教师资格认定人数为1960人,占教师总数的85%。

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生活质量的提高,多年来,我县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先后投入资金数2400余万元,建设了教育园丁小区两个,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教师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潜心从教,为本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辛勤耕耘,开拓创新,教师工作愈来愈成为大家崇尚和羡慕的职业。

以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社会支教重教氛围日益浓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泽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党以重教为本、政以兴教为先、民以支教为荣,全社会尊重教师劳动、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扩建大批校舍,真正做到了制订全县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拨款优先考虑教育;选拔干部优先考虑教育;为群众办实事优先考虑教育;对涉及教育发展的困难优先研究解决。确立了“一切让位教育事业、一切工作优先支持教育事业”的思路。

为确保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我县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教育局设立了教育经费核算中心,开设“教育事业经费专户”,对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校用”的管理办法,切实杜绝教育经费被挤占、挪用和截留的现象发生。同时,我县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按照《自治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实施办法》的精神,及时组成了贫困学生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按月及时拨付各学校,使贫困学生享受到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尤其“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以来,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061万元,40余万人次学生享受了这一优惠政策。为了更好的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在全社会营造重教、支教、助教的良好氛围,我县先后制定下发了《泽普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泽普县关于加强双语教学的实施意见》、《泽普县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泽普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关于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泽普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泽普县中小学教师竞聘上岗试行办法》《泽普县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学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不断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县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建立促进泽普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的决定》,对先进学校、先进老师和高考状元进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营造出一个社会重教、支教的浓厚氛围。

改革开放30年,是xx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30年;各级党政和各族人员支教重教的30年;各族人民群众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实惠最多的30年。当前,我们国家全面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社会的冲锋号已吹响,教育事业与其它各项事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良好发展机遇,广大教育工作者相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有信心、有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排难而上,书写泽普教育事业发展又一个辉煌的明天。>>>>改革开放30年泽普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回顾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延边州发展成就范文第2篇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 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0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07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 2007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亿元, 1979 -2007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6-2007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07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63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9.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07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

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07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07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 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 2007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06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06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年度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年度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 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7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据测算2007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7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07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07年的50.74/10万。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延边州发展成就范文第3篇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 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

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 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119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 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 ,居全球第11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 1万亿元,2000年突破 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2010年达到 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70万、80万和 90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 。按不变价计算, 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 ; 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9.4 ,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2.9 左右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 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 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二)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建国初期,我国财政十分困难。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为 62亿元, 1978年增加到 113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

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0亿元。进入新世纪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2年达到11725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8年达到 183352亿元。1951—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

增长12.5 ,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3.6 ,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汇储备相当紧张,1952年末外汇储备

只有 1.08亿美元,1978年末也仅为 1.67亿美元,居世界第

38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 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 30727亿美元,连续 13年稳居世界第一。

(三)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彰显。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外来封锁等影响,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 的经济交往较少。上世纪 50年代,与前苏联东欧国家一度开展交流;70年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交往明显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 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1980年 4

月和 5月,我国先后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以来,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建设自贸区,目前已与 25个国

家和地区达成了 17个自贸协定,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 路”,得到 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以 WTO改革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现了大国担当。

二、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 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

粮食产量较低。上世纪 6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 1978年的 30477万吨增加到 2012年的 61223万

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 1978 年的 1397 亿元上升到 2012

年的 86342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谷物、肉类、花生、茶 叶、水果等产量持续位居世界第一。回首 70年,我国粮食

总产量由 1949年的 11318万吨提高到 2018年的 65789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由 1952年的 18万千瓦提高至 2018年的 10

亿千瓦,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由 1952年的 1996万公顷扩大到

2018 年的 6810 万公顷,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二)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多项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建国之初我国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大量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拉开了我国工业化的大幕,上世纪 50—70年代我国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宝贵基 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2012年工业增加值比 1978年实际增长 38.2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并逐步向中高端迈进。2013—2018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 11.7 和9.5 。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

值自 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为 36.8

亿吨,比 1949年增长 114倍;钢材产量 11.1亿吨,增长 8503

倍;水泥产量 22.1亿吨,增长 3344倍。电子信息产业应运而生,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达到 18.0亿台和 3.1亿台。

(三)服务业蓬勃发展,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能力不断提高。建国初期直至上世纪 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

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 195

亿元,到 1978年也只有 90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469575亿元,比 1978年实际增长 51.0倍,

年均增长10.4 。其中,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9.0 、10.1 、10.3 和

1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 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 、20.8 和28.7 。上世纪

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

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7 、47.7 和24.6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巩固加

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5 ,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2 、40.7 和52.2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 、36.1 和59.7 。

三、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实现重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交通邮电快速发展,基础产业地位不断巩固,能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斐然,综合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建国初期,我国交通十分落后。建国 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加快,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交通线路长度随现代化建设成倍增长,2012 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比 1978

年末增长 0.9倍和 3.8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 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3.1万公里,比 1949年末增长 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 2.9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 以上,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公路里程 485万公里,增长 59倍, 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8年末达到 14.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7万公里,增长72.7 ;定期航班航线里程838

万公里,比 1950 年末增长 734 倍。

(二)邮电通信水平全面提升,现代信息通信体系加快构建。建国初期,我国邮政通信发展水平很低,邮路总长度仅为 70.6万公里,长途明线仅为 14.6万对公里。建国 7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后来居上。2018年末, 全国邮政营业网点 27.5万处,比 1949年末增长 9.4倍;邮

路总长度985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03 ;光缆线路总

长度达 4358万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邮电通信全面发展,

“宽带中国”建设加快实施,2018年移动宽带用户达 13.1 亿户,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三)能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基础保障作用日益增强。 建国初期,我国能源供给严重短缺。194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只有 0.24亿吨标准煤,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经过

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努力,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2018年我国能源生产达到 37.7亿吨标准煤,比 1949年增长 158倍。2018年

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19亿千瓦,比 1978年末增长 32.3 倍。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大幅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生产比重从 2012

年的15.3 上升为2018年的23.5 ,我国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积极引领者。

四、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旧貌换新颜。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设多姿多彩。建国 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

10.6 。197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仅为1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 ,比1978年末上升 41.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断提高。2018 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4 ,比2012年末提高8.0 个百分点。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速,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城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1949—2018年,城市数量由 132个发展到 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由 65个增加到297个,县级市由 67个增加到 375个;建制镇由 2000个左右增加到 21297个。

(二)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 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随着人口较快增长,农民 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积极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交通、通信明显改善。据测算, 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有99.9 的户所在自然村通公路,

99.9 的户所在自然村通电,99.7 的户所在自然村通电话,

98.1 的户所在自然村能接收有线电视信号,95.7 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有65.3 的户所在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83.6 的户所在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

(三)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蓄势崛起。 建国初期,我国地区差距很大,工业基础薄弱,且都集中在“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上世纪 50—70年代,在工业化建设中,生产力布局逐步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等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展。2018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2.6 ,比1978年上升9.0个百分点。中西部后发优势不断显现。2018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1.1 和20.1 ,分别比2000年提高1.9和2.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五、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和经贸

往来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

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一)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建国初期,我国外贸落后失衡,进出口规模十分有限。195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 11.3亿美元。上世纪 50—70 年代,进出口略有扩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206亿美元,居世界第 29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是 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

展。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 4.6万亿美元,比 1978

年增长 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服务进出口总额 7919

亿美元,比 1982年增长 168倍,居世界第 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多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效果显现。2016—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进出口。

(二)引进外资大幅增加,日益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建国初期直至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利用外资渠道单一、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引进外资规模大幅增加。2018年,我国实际使

用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 1350亿美元,比 1983年增长 146

倍,年均增长15.3 ,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1979—2018年,累计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 20343亿美元。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2018年达68.1 。

(三)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分工能

力明显加强。建国以来至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开展对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外贸迅速发展,带动了企 业逐步走出去。进入新世纪,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201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120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1.3倍,年均增长28.4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 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2018年为 156亿

美元,占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总额的13 。

六、从发展落后到创新驱动,科学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建国初 期,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落后,科研人员和机构短缺,全国科 技人员不超过 5万人,专门科技机构仅有 30多个。上世纪

50—70年代,我国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初步建立,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大成果,但科技总体水平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出台,产学研结合不断强化,科技领域投入持续增加, 带动创新产出不断扩大。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19657亿元,比 1995年增长 55.4倍;与国内生产总

值之比为2.18 ,比1995年提高1.61个百分点,超过欧盟

15 国平均水平。2018 年末,全国有效专利达 838 万件,其

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 160 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11.5件。我国自 2013年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 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连续 6年和 8年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不断显现。

(二)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建国初期,我国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 左右,全国80 以上人口是文盲。上世纪 50—70年代,我国重视发展基础教育。1978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 ;1982年,文盲率降至2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义务教育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加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 ;普通本专

科在校学生 2831万人,比 1978年增长 32倍;15岁及以上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1982年的 5.3年提高到 9.6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 ,高于中高收

入国家平均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到 10340所。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资源。

七、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社会事业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环境保护日益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国家软实力明显增强。建国初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图书、报纸等严重不足。上世纪 50—70年代,社会主义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总体上仍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 要。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事业实现快速发 展。201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3173个,比 1949年增

长56.7倍;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全年出版

各类图书 95亿册(张),比 1950年增长 34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软实力逐

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汉语学习热潮在众多国家兴起。2018年末,全球 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 1193个孔子课堂。

(二)医疗卫生长足进步,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新 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建国初期,我 国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医院集中在城镇。上世纪50—70年代,经过努力,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978

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 17 万个,床位数 204 万张,卫生

技术人员 246万人,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2018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99.7万个,比 1949年末增长 271倍;卫生技术人

员 952万人,增长 17.8倍。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深入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为人民健康撑起牢固保障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居民预期寿命由建国 初的 35岁提高到 2018年的 77.0岁,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 200‰下降到 2018年的 6.1‰,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迭创佳绩。建国初期,我国体育发展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上世纪 50—70年代,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破。1956年,

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9年,容国团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 29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数首次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1949—2018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 3458个。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党的十八 大以来,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各种健身场所迅速兴起,有力促进群众体育运动开展。近年来,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到 1.6平方米以上,近 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国际比赛中捷报频传。

(四)环境保护从无到有,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上世纪中叶起,环境保护发端于工业化国家。我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就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等污染物治理。1972年,我国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之后成立了一批环境保护相关机构。改革开放后,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改善环境质量取得突出成效。2018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2.1 ,比1978年提高15.5个

百分点;全国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74 个城市

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2 ,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

68 ;十大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13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八、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

变化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供社会保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 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改善。新中国 成立前,经济凋敝,城镇劳动力多数处于失业状态。1949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 1808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仅有

1533万人,城镇失业率高达23.6 。上世纪50—70年代,通过积极发展经济,我国就业状况逐步改善。197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达到 401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 951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实施,我国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8 年末,我国就业人员增加到 77586万人,其中第二、三

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7.6 和46.3 ,比1952年末分别

提高 20.2和 37.2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和

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13—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 6年超过 1300万人。

(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 98元,人均消费支出仅为 8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为 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 151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 24.3倍。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9853元,比 1978年实际增长 19.2倍;全国

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 ,降低35.5个百分点。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 41.0辆、121.3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 22.3辆、116.6台,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 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2018年已下降至 2.69。

(三)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织就广覆盖的民生安全网。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尚属空白。上世纪 50—70年代, 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

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 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41848万人,比 1989年末增加 36138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9643万人,比 1994年末增加 11675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23868万人,比 1994年末增加 22046

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 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 13 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巨大。新中国成立前,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贫困如洗。上世纪 50—70 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按照 2010年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 7.7亿人,

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 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精准脱贫政策陆续出台,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 贫困人口脱贫明显加快。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过去 6年共减少 82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

降至1.7 ,过去6年下降8.5个百分点。我国农村从普遍贫

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 。

延边州发展成就范文第4篇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初,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邓楠曾坦言,要想用科技支撑起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基础还太薄弱,区域优势不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西部地区因产业技术层次较低,并存在与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相似率分别为93.5%和97%。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状况,不利于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难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科技人员数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7.1%,加上科技体制改革的滞后,致使现有的科技人员更多的是窝在单位等项目,与市场脱节,造成了人才资金的流失。而地处西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占全国的15%,国家工程中心只占全国的12%,科研基础设施不足和科研条件十分落后。

“那时,西部兄弟省区市科研基本是各自为政,有限的科技资源没能很好地利用起来,水平也是良莠不齐。”重庆市一位老科技工作者说,以争取国家项目为例,由于西部地区的科技实力整体偏低,因此拿到的项目和资金,也大多是一个大计划中的很小的部分,形不成聚集效应,最后成果出来要么是“挠痒痒”,要么就束之高阁。

“其实,西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等优势,这为西部特色产业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关业内人士分析,痛定思痛后,西部的兄弟省区市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四川、陕西等省高层次人才、中央级科研机构较多,科研力量较强,云南等地资源丰富,能否借此发挥整体优势,推动科技的进步?

为此,通过平台搭建,西部各省区市开始了人才、项目的交流,针对现代农业、矿产等产业,对现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和示范,“好东西让大家一起分享”。

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以陕西关中、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和重庆等有技术优势的地区为龙头,现已逐步形成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格局。

同时,跨区域建设特色资源转化增值科技示范区,引入“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的规模化生产形式,发展可持续的特色产业,促进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前年,重庆市科委牵头,就制造业信息化搭建起西部十二省区市的科技平台,针对西部普遍存在的人才流失严重、信息化基础薄弱、资金供给不足等共性问题,充分整合项目资源,促进了西部地区从大型仪器共享,到技术、人才、政策、文献资源共享拓展的飞跃。

西部地区的科技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国家科技计划对西部的投入由2000年的4.17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26.15亿元,增长了5.3倍。而借助重庆高交会的平台,西部省区市的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交易额达到214.5亿元,年平均增长32%左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19.7%的增速。

兄弟省区市携起手来,亮出了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吸引了国内外优势科研资源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大项目、知名企业等来此扎根,西部省区市的科技合作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去年,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的贵州省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村,由于在西部省区市的科技合作中,渔业养殖的基础被挖掘出来,因此吸引了浙江大学强大科研力量的注入,让“鱼”的优势更加明显。

据介绍,该村在水稻田里,增养了适合当地发展的浙江红鱼这一新品种,仅仅1328亩的鱼塘,使全村857户农家增加纯收入36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929.4元。

据介绍,西部科技的合作,让各省区市的行业优势更加凸显,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把科技资源向西部聚集,力求将相关产业的影响和竞争力做到最大,与此同时也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陕西省通过与沿海地区的合作研发,将“高炉煤气能量回收装置”系统推向市场,为当地企业增收24亿元;四川省通过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航空集团公司重大专项,在关键技术上填补了自主知识产权空白。

从埋头苦干到开放创新,重庆科技发展基础的奠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进入新世纪,重庆在广泛开展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的同时,也注重与中科院等国家大院大所的合作。

“10年来,重庆与中科院科技合作不断深化,科技综合进步水平不断提升。”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举例道,2001年—2009年,重庆有180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先后与中科院68个研究机构开展了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累计实施合作项目438项,新增产值500多亿元、利税40.8亿元,并共建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平台11个,开展人才交流150余人次,互派干部挂职21人。

而中科院与科技部、重庆市共同投入1050万元,推进“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环境保育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吸引了国内外优势资源的在渝聚集,将为重庆更多优势产业铸就核心竞争力。

对此,中科院成都分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西部各省区市的综合实力和特色产业,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及企业,依靠和发挥整体科技力量优势,不断探索、创新院地合作的机制和方法,注重整合资源打造西部科技整体实力,提升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合作的自身造血功能,有力地助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推动、项目支持、对口支援、互动合作……科技部将加大对西部科技的持续投入,围绕行业、产业打造更多的跨区域科技合作平台,推动西部十二省区市的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近年来,会商机制成为科技部开展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有力推手。

从2002年起,科技部与地方政府开始了部省会商。如今,科技部已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疆(含兵团)、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贵州、西藏11个西部省份建立了会商机制,与青海的会商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中。

在科技部的指导和推动下,东、西部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实现了发达地区技术、资金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互补。其中,新疆同东部省市建立的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成立的西南地区产学研联盟等,促进了当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区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科技部采取政策推动、项目支持、对口支援、互动合作等方式,加强西部地区的科技工作,解决区域科技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延边州发展成就范文第5篇

目前, 村民在协会、合作社、企业的共同带动下, 按照生产管理栽培标准进行种植, 鲜花椒667 m2平均产量超过1000 kg。花椒产业经济效益突显, 成为了当地大多数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1 产业化组织经营模式

从1992年引进试种以来, 现龙村花椒产业不断创新、完善, 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 (见图1) , 以“公司为核心, 以专业合作社为窗口, 以农户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为依托, 通过借助企业的市场优势, 经专业合作社将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保护价收购, 并由企业深加工成各类产成品, 进行外销, 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没有专业合作社, 而由企业单独接触农户, 对企业而言, 交易成本将大大提高, 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可能得不到满足;对单个农户而言, 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处于弱势。通过专业合作社的中介作用, 企业对产品的要求可以有效传达给农户, 也可以为农户争取合理利益, 促进“一村一品”对产品和农户收入的共同发展。

1.1 核心:企业+基地

1.1.1 企业

成立于2001年的重庆吴滩镇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是现龙村这一模式的核心部分, 在整个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企业是产业化的基础, 是农产品大量加工发展的依托, 是将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起来的关键。

2003年以前, 公司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指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2003年后, 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鼓励下, 花椒种植面积迅猛发展, 花椒产量大增, 由于没有加工企业进行收购, 农民自产自销, 出现了滞销的现象。公司转型为主营生产与销售企业。

公司坚持以“科技为依托, 市场为导向, 效益为目标”的企业理念, 负责向农户收购新鲜花椒, 集统筹、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 是江津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 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高温灭酶、低温冷却、保鲜速冻设施, 青花椒油、花椒烘烤、麻辣调料、火锅底料生产线, 容量为1000 t的冷库1座, 花椒、调味料生产车间5000 m2。其加工产品涉及保鲜花椒、干青花椒, 青花椒油、麻辣调料、火锅底料、老鸭汤炖料、酸菜鱼调料等系列产品, 产品上市几年来,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畅销重庆、四川、北京、湖北、甘肃、新疆、西藏等地, 主要供应给全国经销商和大型调味品生产企业。

企业的品牌商标是一个企业的标志, 也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公司注重花椒品牌商标的注册发展。公司注册有彬哥、九叶鲜、豪帅、骄霸4个商标。其中, 2010年“彬哥”“豪帅”江津青花椒 (干) 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证书编号GF500116101889) ;2013年“彬哥”牌青花椒和“彬哥”牌江津保鲜花椒被评为“重庆名牌农产品”, (证书编号CQMPN-2013-12、CQMPN-2013-13) ;2014年, “九叶鲜”青花椒油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年, 公司获得江津富硒花椒标志使用权。

1.1.2 基地

公司通过与德庄实业强强联手, 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 小企业带农户, 共建了200 hm2绿色花椒基地。基地常年为德庄公司提供300 t花椒原料及调料制品, 还进行良种培育和试验。德庄实业为基地提供新技术示范推广、配套农业物资, 以订单收购的形式保障农民利益, 不断扩大基地种植规模和带动能力等支持。同时, 德庄实业利用自己的配送网络和渠道优势, 全力推广九叶青花椒产品。

1.1.3 其他宣传销售渠道

公司不仅拥有良好的合作企业, 还通过展销会等形式进行销售,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的认可度和知名度。比如公司长期通过糖酒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积极对外进行招商。公司产品在2011年参加广州绿色食品博览会和2013年参加青岛绿色食品博览会时均荣获畅销产品奖。2014年参加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和西安绿色食品博览会均获金奖。

在电子商务方面, 公司也逐步进行了建设。目前, 公司在阿里巴巴 (诚信通) 及重庆吴滩农业网上都设有专门的售卖渠道。

1.2 桥梁:合作社

合作社是农户集体发声的窗口。现龙村村委会于2004年8月开始筹备建立合作社, 2005年6月通过了上级有关组织的审查批准。吴滩镇首家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三农”的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江津区桥亭 (现龙村前身名称) 花椒专业合作社于2005年8月正式成立。合作社由农民自愿加入, 目前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有1700多户, 占农户总数的71%。

由于花椒产量倍增, 全村鲜花椒产量已达到5000 t以上, 仅靠鲜销是无法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的, 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 每30~50户农户组建花椒烘烤房, 将花椒就近加工成干花椒。除了组织建设花椒烘烤房外, 合作社最主要的工作是为农户提供各种生产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为农户制订统一的收购标准等。社员可从合作社无偿获得技术指导、各种生产资料, 并可优先销售花椒。除了对接吴滩镇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合作社还与重庆骄王花椒公司、重庆丰源花椒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对接。在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共同收购农民散户花椒联动模式下, 稳定了花椒收购价格。

在桥亭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下, 村社干部和种植大户作为专业合作社的骨干成员, 形成独特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 对自愿加入的其他村社及农户进行相同管理。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 合作社根据技术水平和能力选出社长、技术骨干、技术组长 (图1) 。这种管理模式, 有利于组织信息的逐层传达和责任明确。

社长:在30~50个农户中选出1个社长, 评选标准为在技术上和种植面积上有代表性, 精通业务的社员。主要负责协调、管理社员的种植情况, 通知技术骨干参加会议讨论传授技术方法, 开社长会传达技术标准。

技术骨干:在社长的管辖范围内, 选出1~2名技术骨干, 负责接收上级的技术标准, 并对技术组长和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标准传达。当地的技术骨干也经常到市内各区县去讲课。

技术组长:1个分社下, 大约20个农户选出1个技术组长, 负责发放农药、化肥, 配合技术骨干进行花椒技术的具体指导。技术组长在具体指导中获得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也经常到市内各区县去讲课。

1.3 基石:农户

农户是现龙村花椒产业发展的基石, 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中, 农户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部分, 也是整个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据2014年统计, 现龙村共有农业人口6447人, 其中从事花椒种植的农户数为2197户。

在公司和合作社收购联合体的带动下, 除了自然灾害而导致减产外, 农户无需担忧销售问题。农户只需在公司和合作社的共同带领下, 按照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种植和采摘, 及时在规定时间内交售合格的花椒。但是不同农户之间在生产水准上仍然有一定的差异, 这主要是源于人力资源的不足。

1.4 特色:经济人

当地的一大特色是在农户中发展出了一批经济人。经济人主要是通过当地市场、全国市场进行鲜花椒、干青花椒销售, 也起到沟通联通作用。农村经济人的出现扩大了销售队伍, 有利于扩大花椒销售渠道。经济人模式带动四川“幺麻子”、“万佛”藤椒油厂等企业到现龙村进行花椒收购。

2 产业效益

2.1 主导产业业已形成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和相关物资, 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水平和收益。通过“一村一品”示范村这近十年的发展, 花椒产业已经成为了现龙村的主导产业。现龙村以种植花椒为主, 2014年种植面积达到482.7 hm2 (见表1) , 占全村作物种植面积的67.7%。其余还有蚕桑、水产、水果、畜禽等产业。通过花椒主枝回缩、矮化密植、摘心、压枝压条等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花椒的产量。其中, 产鲜椒占30%, 鲜椒中的70%以保鲜花椒出售、30%用于榨花椒油;产干椒70% (烘烤) , 用于深加工。

2014年, 花椒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占到了66.80%的比例 (见表2) , 较高水准地完成了“一村一品”基本条件——产品收入占全村各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

其中2012年由于其他产地花椒产量高, 导致当年现龙村花椒产值较低。

2.2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全村从事花椒种植的农户有2197户, 占农户总数的91.2%;从事花椒产业人数4500余人。随着花椒产业技术、经验的丰富, 农户收入逐年增长。人均收入的70%来自于花椒产业 (见表3) 。

3 存在的问题

3.1 品牌意识不强

建设“一村一品”项目, 不仅要有优质的产品, 更重要的还在于应将单纯的产品进行产业链延伸, 树立品牌。通过品牌建设, 将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 通过围绕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 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只有将本地已有的资源通过加工, 转化为产品, 并进一步通过品牌塑造, 做成知名的品牌, 其价值和效益才能得到提升。

(1) 现龙村虽然有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的“彬哥”“九叶鲜”“豪帅”“骄霸”以及桥亭花椒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吴滩”等商标, 但是在产品包装、形象上并未突出“现龙村”, 因而产生了品牌效应不足的现象。这一现象不利于现龙村花椒知名度和市场知晓率的提高, 导致品牌溢价能力无法提高。

(2) 产品的销售仅依靠鲜椒和部分加工产品, 产业链还不够完善。花椒除了食用外, 在产业链上还有着丰富的选择。花椒果皮可用来加工多种日用化工产品和医疗保健品等, 可开发生产香皂、沐浴液、清新剂、杀虫剂等日化用品。

(3) 在收购模式上, 现龙村主要依靠客商进村收购, 没有形成长期的合作链条, 而且电子销售的比例甚微。在销售理念上依赖等客上门, 缺乏主动权, 无法对市场进行掌控。这种初级销售模式与产业发展不匹配, 没有专业机构或部门监管, 无法保证椒农、销售经济人、加工企业等产业链上各环节利益, 进而严重制约和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薄弱, 制约了现龙村花椒种植业的发展。

目前, 该村虽然有五十多口山坪塘, 但是远远不能适应花椒产业的发展。由于重庆的气候特点, 每年开春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春旱现象, 而这段时间, 正是花椒幼芽萌发期, 花椒需水量大, 如果遇到春干少雨天气, 严重制约花椒幼芽萌发, 从而难以开花结果。如2015年, 预计花椒产量将比2014年减产40%~50%。

道路建设滞后, 不仅阻碍了客商到村子进行花椒的收购, 同时也阻碍了现龙村花椒产业走出去。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 远远不能满足花椒产销的要求, 这会导致现龙村花椒在面临其他竞争对手时, 陷入被市场格局重新“洗牌”的困境。

3.3 发展后劲不足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人才却成了现龙村花椒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1) 随着椒农年龄的增长和年轻人大量外流, 会导致后续发展力量不足等问题。而且因为投入的技术和精力不同,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花椒质量的参差。而面对参差的质量, 现龙村没有联合追溯监管举措对其实施监督。

(2) 花椒采摘是密集型劳动, 同时采摘期较短且相对集中, 一般在30~40 d, 采椒时农户需要大量劳力。当前农村劳动力普遍短缺, 成年劳力多数外出打工, 滞留家中的多为妇女儿童或老弱病残。在日常管理中或花椒采摘旺季, 部分农户由于种植面积过大, 想管理却精力不足, 只能高价雇人采摘。从花椒的成本构成来看, 目前采摘花椒的费用为2.0~2.4元/kg, 高的达到3.0元/kg, 采摘人工费占鲜椒收入的30%左右。

3.4 资金流转困难

现龙村花椒产业年收入几千万元, 在花椒收购时节, 资金流转大。而仅靠企业、专业合作社、经济人现金收购, 无法迅速完成资金的流转, 因此需待解决现金流通和筹集问题。

摘要: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现龙村从当地土质的劣势出发, 因地制宜地引入九叶青花椒种植。在产业化经营上, 现龙花椒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方式, 并且根据市场变化, 采用了经济人和金字塔模型等模式, 实现了各家的互利共赢, 提高了产业发展效率, 推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2014年, 该村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82.7 hm2, 占全村作物种植面积的67.7%;鲜椒总产量6102 t, 平均667 m2产量达845 kg;鲜花椒产值达5492万元, 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占到了66.80%的比例;全村从事花椒种植的农户有2197户, 占农户总数的91.2%, 农民人均收入的70%来自于花椒产业。现龙花椒产业化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当地专业化的运营和高标准的技术管理。但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特别是如何实现从“产品”到“品牌”的跨越。

上一篇:援藏干部发言稿范文下一篇:一般委托协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