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范文

2024-06-20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范文第1篇

一、不同地域教育系统的原因

我们说的外来务工子女是指跟随在外地务工的父母而在父母打工地就读的学生。他们跟着务工的父母辗转各地, 频繁转学, 学习上出现了断层, 特别是数学学习, 到了初中以后与本地同龄学生相比, 他们的学习相对困难, 考试时出现低分的情况很多。

1、缺失高质量的小学教育

本地学生在进入初中前一般都接受过高质量的小学教育, 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教育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看我对今年在我校就读的24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得到的数据:

表中数据表明, 绝大多数的外来民工子女接受的小学教育都是在老家的小学。这些小学的教学质量相对的落后, 即使有的孩子跟着父母到了打工的地方, 也进不了当地的正规的公办小学, 接受良好的教育。

【个案】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的《字母表示数》时, 用的是数青蛙的游戏引入的: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扑通2声跳下水……n只青蛙n张嘴, 2n只眼睛4n条腿, 扑通n声跳下水。刚开始用具体数字时, 孩子们都能比较准确的回答出来, 但是当我用到字母n来表示青蛙的数量时, 本地的孩子都很快的回答出来, 那是因为他们在小学里早就接触了类似的题目。而那些外来民工子女学生有明显的停顿, 似懂非懂的跟了下去。虽然通过例题和练习都能理解用字母来表示数的含义, 但实际上已经比本地的孩子慢了一拍。

2、不同地域教材的不统一

我国现行的小学教材的版本并不统一,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排列上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 进入初中后因为他们原来所学的知识与现在要学的知识之间的差异, 知识的系统衔接上常常会出现“断层”的问题, 给他们的后续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个案】上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时, 我考虑到小学六年级时实际已经接触过方程, 学生应该都学过并会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所以在授课时新授时间适当缩短了, 所举的例子适当的有所提升, 很多学生基本也能接受。但是, 就有一部分同学听得云里雾里, 作业做的完全没有章法。一问才知道, 他们老家的小学教材中压根就没有提及过方程, 更别说解方程了。而我的不经意的提升更是给他们设置了“高门槛”。

二、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庭的原因

家庭居住条件差、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父母职业层次较低、家长对学校教育配合不够等都是制约孩子数学乃至所有学科学习困难的重要的外在因素。

【个案】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 父母在本地的一家私企打工。孩子在初一时表现都很好, 成绩甚至能排到年级的前30左右, 数学几乎每次都是考满分。但在初二时受到他们租住地的几个邻居的影响, 成天沉迷于网吧上网, 成绩急剧下降。在找他的父母反映这个情况时, 孩子父母很淡定, 认为孩子实在读不出也不要紧, 长大后可以像他们一样打工, 并不经意的表示他们夫妻俩一个月也有1万多的收入, 感觉日子很好过。最后, 这个孩子没有坚持到底, 初三上了一个多月后就退学了。真的很可惜!

三、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自身的原因

1、意志力不坚定

自卑、过度焦虑是我们碰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存在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对数学问题很少主动寻找致错的原因, 因此常重犯某些错误。学习上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碰到难题, 就显得焦躁不安。

2、学习习惯不好

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做作业时只讲速度、结果, 不仔细审题, 没有规范的步骤、详细的解答;听课时不注重概念的理解, 只听讲几道例题;做课堂练习的时候, 又懒于动笔。

以上的几点原因是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数学成绩困难的主要因素。针对这几点问题, 我们也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1) 学校、教师层面因素的转化策略

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入学时, 学校应及时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当地使用的教材, 进行全面检测摸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他们进行重点关注, 查漏补缺, 使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 跟上同学们学习的步伐。

2) 他们对学好数学的心理转化策略

一句口头表扬, 一个鼓励的目光, 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 对他们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 都可能会为其提供热爱数学, 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

讲解知识时尽量分散难点, 对他们多提问题, 但尽量提问简单的问题, 让他们上黑板板演时也要挑选适当的题目。对于数学作业, 应以基础为主, 题量要适中, 适当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 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应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解答能力。在课堂上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 如:“你的想法很有新意”, “这个想法不错, 再想个更好的”等。

我们当地的建设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每天在外劳苦劳累, 回到家孩子是他们最好的安慰。对于他们的孩子, 我们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 而且也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让我们一起重新调整心态,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燃起希望之火,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激励孩子, 帮每一个孩子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除了从他们的智力、非智力、学习方法、态度上分析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外, 我们还要找出他们的特定原因, 并根据这些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化他们数学学习困难的策略。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学学习,原因,策略

参考文献

[1] 鲁献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教育学报[J], 1999, 8 (4) :55-58

[2] 朱平·浅谈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问题·中国农村教育[J], 2006, 6 (1) :118

[3] 叶树文·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生”转化的策略初探·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 2003, 19 (8) :22-23

[4] 李呈萍·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革新[J], 2005, 11 (5) :44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范文第2篇

【中文摘要】城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长,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挑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然而,社会的信息化必然带动教育的信息化,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个公民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关注信息素养的培育问题。信息素养正在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信息素养,缩短他们与本地学生之间信息素养的差距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木研究通过调查,找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信息素养的差距,并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及走访老师与家长,查找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信息素养较低的主要原因。笔者针对原因,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信息素养。针对笔者实习学校学生编班的情况,笔者采取分层合作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教学实际中。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预备年级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调查,主要是找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信息素养的差距及差距的...

【英文摘要】The growing number of urban migrant population

promot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urban city, however, it also poses a challenge to basic education.

Education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 hot social issue. The state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ovide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to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However, informationization of the society must promot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 分层合

作教学

【英文关键词】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hierarchical

cooperative teaching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Q2: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信息化时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信息素养的培养

6-7

9-19Abstract7目录8-9第一章 绪论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9

二、研究的意义9-10

三、概念的界定10-16

16-17

四、初中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第二章 外来务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17-19

工人员子女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19-31

方法19-20

二、调查结果20-29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三、结果分析

29-31

31-44第三章 信息化时代外来务工子女信息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分层合作教学模式32-3

4二、分层合作教学

四、实践中

一、总结模式的实施策略34-39遇到的问题42-4

4三、实例探讨39-42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44-46

44-4

5二、展望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范文第3篇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忙于生计,很容易无意中就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和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出问题,主观因素是由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原因导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一方面,随同父母一起流动给适龄儿童少年的正常读书带来困难,使孩子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不利于他们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而且,农民工居住条件较差,居住空间狭窄,孩子不太可能获得安静的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农民工家庭生活与交往范围的局限性也影响其子女。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

二是繁重的劳动使得他们没有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时间都比较长,劳动强度也较重,这样每天回到家里后几乎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方面的情况也就不甚了解,与孩子进行沟通和辅导的机会几乎没有。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寄宿在学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家教老师家,这些老师一般一次性带了很多孩子,顾不过来,也就疏于管理,有的孩子早上经常性没饭吃,有的孩子的作业竟由老师或大些的孩子代写,这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成长都带来很大的困扰,也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困扰。

三是滞后的思想观念使得他们忽视孩子的关注和教育,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得他们轻视孩子的成长。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其自身

文化素质较低,对子女的教育也不是很重视,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容易走极端,教育方法单一。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较低,“教育无用论”、“上学不如打工”之类的思想严重限制了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漠视和落后的教育观念对其子女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原因使得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便辍学混迹社会,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 原因分析

在现实中,我国在教育行政执法方面仍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不少教育法规没有明确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则;另一方面已明确法律责任的,对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制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各地方在政策法规上对外来务工人员有了一定的保障,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也有了更多的理解、融合与交流。但不容怀疑的是,因诸多原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排弃现象在社会上还是存在的。

年青力壮的父母多半在外打工,最初的时候,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子女交由自己的父母代为看护。这些监护者由于年龄、观念问题,对孩子不是娇宠过分,就是撒手不管,任其生长,处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懒惰、任性、霸道的习惯,心中只有自我,不考虑别人的情感和需要;不愿意受约束;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没有上进要求。这种隔代教育在情感与理智的把握上,往往是重感情而轻理智;在物质与精神的把握上,往往是重物质而轻精神。久而久之,即使父母意识到,带在身边,有些习惯也是难以改变的。

三 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探索

1、首先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的思想并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通过举办家长大课堂,发挥家长学校的积极作用,给家长讲解儿童教育心理学,提高家长们教育理论水平和能力。其次,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教导家长决不能将孩子放任自由,任其所为;也不能盲信“不

打不成材”的旧观念。要遵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尊重自尊心,培养良好品德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指导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对子女的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和谐、融洽、民主的家庭,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经常吵闹、离异的家庭,会阻碍儿童身心发健康发展。有句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就说明我们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说到做到,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创造一个良好的、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无忧无虑、专心致志地学习和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3、家长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密切配合。让家长明白与老师的沟通联系、协调配合会对小孩子形成巨大的教育推动力。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挥家长中积极分子的作用。定期开家长会,属于集体沟通,是老师与学生家长直接相互交流的形式。目的是使家长了解、认识老师和确认发生在子女身上的事并咨询更好的教育方式。老师则利用家长会更多的了解学生在家表现。通过家长的介绍,其余家长会对比分析自己的教育方法,从中吸取成功的育子经验。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互相提意见,这样既改进了老师的教育方法,也让家长有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范文第4篇

从农村来到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角色、生活内容都随之发生改变。他们住在城市,却不能真正融入城市,他们脱离了农村的环境,却不能摆脱农村的背景。面对压力,他们会茫然无助,就如同钟摆一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摇晃,始终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迷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成为“边缘人”。

“边缘”,意味着潜在的不稳定,矛盾和冲突都会在这里直接的体现。而对于迷失在“边缘”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与城市人习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甚至连语言也未必相同,他们的生活被矛盾包围。为了冲出重围,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犯罪。

“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口犯罪,本是全球趋势,但归根结底还是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陌生化、原子化以及市场竞争导致的收入差距。前者使犯罪成本降低,被抓获的几率降低,后者使犯罪的动机增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兰荣杰告诉《方圆》记者。

在天津市河西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学军看来,外来务工人员犯罪始终是困扰执法者的大问题,而外来务工人员存在着流动性大、管理困难等特点,也一直挑战着执法者的执法能力。因此,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治理和预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各阶层的通力合作。

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先天不足”

四川简阳市检察院调研显示,在外来务工犯罪人员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37人;初高中文化程度10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2人;初高中文化程度占86.2%。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人生价值的冲突等都是导致他们犯罪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门金玲看来,外来务工人员犯罪高发的原因,从其本身来说,这些人员从不发达的地区来到大城市,如果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对待就很容易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并且,在非熟人社会里,人的道德自我约束力就会变低,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大城市人生地不熟,谁也不认识,会放开一些该有的自律,加之法律意识较低,很容易滑向犯罪。

具体而言,外来务工人员一般都是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较差,他们进城后很是羡慕城里的好生活,城乡贫富的差距使他们本能地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而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贫富差别和分配不均这一客观事实,其心理极易失去平衡,产生不满、冲动、抱怨等不良情绪,受社会上不良思想和环境的影响,有些人便开始陷入犯罪“泥潭”。

在简阳市打工的毛建就是其中一员。毛建系简阳市某商务酒店上班的打工妹,2013年6月至8月期间,在同案犯胡宇的利诱下,她先后多次在其打工的商务酒店,将麻古、冰毒卖给多名吸毒人员,尔后东窗事发。

同时,法律意识的缺乏,还导致了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自感到势单力薄、投诉无门,又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不懂得如何保留证据,遇到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就容易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结果使自己陷入了犯罪的泥潭。比如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因讨薪而引发的暴力刑事犯罪时有发生,盗窃、伤害甚至杀人等案件多有发生。

社会保障机制缺损,流动人口管理缺位

“在一系列为了自己的利益铤而走险犯罪案件中,我们除了要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意识的淡漠,更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让外来务工人员一定要采用犯罪的方式解决问题。”简阳市检察院检察官陈平表示,当前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社会关系也还未理顺,导致外来人员在本地的社会体系社会地位尚不明确,基本社会保障机制仍有缺失,严重侵害外来人口权益等问题正在成为诱导他们犯罪的导火索。

就目前而言,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保障城市居民,对于外来民工基本上难以顾及。而实际上,外来民工是城市中最不稳定最容易失业的劳动者,他们大多数时候只能是临时工。一些企业利用漏洞,随意扣留外来人口的身份证、暂住证,有的克扣、拖欠工资;有的缺乏必要劳动保护措施,发生事故又推脱责任;有的不执行劳动合同。

在相当一部分的城市中,失业、就业难等问题也正在困扰着广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处于断绝生活来源的困境之中。这意味着想要生存的话,似乎只有行乞和偷抢这两条道路了。与“乞讨要丢面子,偷盗要有技术”相比,有些人就选择“宁盗不乞,宁抢不盗”。

“除了社会保障机制的缺损,当今社会仍然缺少对外来务工人员足够的尊重和关爱。”门金玲认为,本地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排斥,使得其很容易成为权益被侵犯的对象。

天津市河西区检察院调研报告显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是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实施的第二大类犯罪。在这些案件中,有为数不少的犯罪起因是被害人对外来务工人员在言语上或者行为上表现出不尊重或不友好,刺激到对方进而引起罪案发生。例如发生在天津的刘敏敏故意伤害一案,刘敏敏就是因为其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多次受到同事的嘲讽,在无法忍耐的情况下持刀将同事砍伤。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被害人的嘲讽,这是一起根本不会发生的案件”。

张学军同时指出,从近几年的变化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手法也越来越“高级”,不再仅仅局限于几类传统暴力犯罪。外来务工人员犯罪高发的原因,还有部分要归结于信息的飞速发展和传播,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新鲜的犯罪方法和犯罪工具,这使得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实施高科技犯罪成为了可能。比如,只有小学学历的高某某等三人,使用从网上购买的汽车解码器疯狂盗窃高档汽车,半年间作案20余起,案值达到上百万元。

此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存在漏洞,也在一定程度助长了外来人员犯罪。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城市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仍主要停留在办个登记手续,收管理费这一水平上,对流出地的一切情况无从查起,对在流入地的表现情况更是一无所知,造成派出地与流入地双方管理脱节。因此,当流窜多地务工人员作了案,发案地公安机关难以掌握其行踪,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也提供不出有价值的资料,导致案件侦破难度大大提高。

应当处罚与预防并重

“应对外来务工人员犯罪,十分考验着执法者的执法水平,执法者不仅要考虑传统刑事犯罪中的罪责刑相适应的问题,还要充分考虑刑法的社会效果。”张学军指出,外来人员犯罪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平等地看待外来务工犯罪人员,善于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对于因生活困难等原因引发犯罪的,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予以相对轻刑处理,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同时,在惩处与打击方面,应采取宽严相济的方式。所谓“严”,是对待恶意犯罪、屡次犯罪、团伙犯罪中的主犯及骨干分子、累犯等,一定要严厉,在量刑幅度内,要从重处罚,从而起到震慑犯罪的效果。所谓“宽”,是对那些过失犯罪、被动犯罪、团伙犯罪中的从犯及胁从犯等要更加注重教育,处罚只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按照山东某市的数据显示,从外来务工人员犯罪时的年龄看,30岁以下的青年人共有244人,占了总人数的65.1%。这部分人的思维并不成熟,性格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如果对这部分人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较容易改邪归正,步入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对于年轻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处罚,教育和引导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

“对待既定的犯罪事实要罚,对待潜在的犯罪可能性则要管。”山东省临沂市检察院检察官卢清华表示,政府方面应该出台更加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制定符合城市实情的外来务工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办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资格证,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管理。

对租住在城市的,要让先到租住处所在的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者当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领取登记证;对待经常换租住处的,可以不必常换登记证,只需到新租住处后,在当地管理部门书面登记盖章;对已经买房的长住户,仍然在为他们办理居住资格证的同时,要求他们将其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户籍资料,向当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方便将其一并纳入社会治安管理范围。

此外,城市治安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外来务工人员持有的资格证进行检查,发现未有领取资格证就居住在本市的外来务工人员,给予适当经济处罚,并督促其限期补办资格证,最终达到有效管控流动人口的目的。

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

“根治外来务工人员的办法,还在于铲除他们思想上犯罪的土壤。”门金玲表示。比如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除配合公安机关搞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外,要经常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外来人员的法律意识。要鼓励外来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突发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犯罪的发生。

张学军建议,一方面,司法机关应当充分利用案例资源,定期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宣传法律常识和合法维权途径;另一方面,应当经常深入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单位,针对单位不同特点进行普法宣传。另外,对于有外来务工人员在银行、证券等高端行业从业的,可以利用座谈会等方式,对相关案例进行通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警示作用。

“另外,政府机关还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要以服务促管理、变限制为疏导,以切实的惠民利民政策,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其群体认同感,把他们从城市的‘边缘’拉回来,使他们融入‘第二故乡’的社会生活中去。”张学军说,比如相关部门应当从劳动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入手,不断深化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宽度和力度,为暂时无法获得城市户籍资格的“外地人”解除后顾之忧。就天津而言,应当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积分入户”制度建设,让更多为城市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本地人”,享受与“本地人”相同的福利待遇。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消除其自卑感。

事实上,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犯罪问题,特别是涉及未成年子女部分,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一些有益尝试。例如广州市增城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等多家单位,成立广东首家“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之家”。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教育课堂以及家长课堂,宣传未成年在校学生的犯罪预防和自我保护知识。此外,他们定期组织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旁听庭审,并且在庭审后结合庭审案例开展预防教育工作。

“预防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根本性对策就是在各个方面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待遇。”在门金玲看来,其实犯罪从来也不可能被消灭,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犯罪,但犯罪一定是应该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像今天这样外来务工人员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确有社会管理应负的责任,就是到现在为止本地城市对待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在差别待遇。差别待遇与外来务工人员的高犯罪率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差别待遇越是刺激犯罪,越是犯罪率居高不下越是差别待遇。现在,除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工作之外,必须要首先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从根源上落实生活中各项权益的平等待遇,即市民待遇。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范文第5篇

1、来访人员向门卫出示证件,登记入校。

2、减速带、人行道两侧不得停放车辆。自行车校内推行,有序停放;外来车辆不准进入校园。

3、进入校园不得吸烟,保持环境整洁。不能打扰学校正常秩序,不准进入教室,请自觉保持校园卫生。

4、接送住宿学生的家长在规定时间内,登记后进入校园。午休期间和熄灯后,任何人不准出入校园,(特殊情况除外)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范文第6篇

一、入住人员必须服从本院管理,自觉遵守本院各项规章制度。

二、所有入住人员必须遵守作息时间,严禁私自翻墙爬栏,造成的伤害本院概不负责。

三、入住人员外出必须向院工作人员请假,不准私自外出。

四、本院内除自带物品外,所有财务均属集体所有,爱护公物人人有责。

五、不准偷盗他人财物,污骂殴打他人,挑拨他人是非,骗取他人钱财等。

六、所有院民未经允许,严禁到电源区、高空区、食堂、仓库内和其他有危险隐患的地方活动。

七、积极参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活动,不传信任何邪教组织活动, 遵守本院各项规章制度。

八、以院为家,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产,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斗争。

九、要注意个人和房间卫生,衣服(内衣、内裤)、床单、被罩要经常换洗,做到房间干净整洁。

十、不准在房间墙壁、壁橱上乱涂乱画。

十一、保持房间内厕所卫生,不准将手纸直接丢进坐便器,要放进纸篓。

十二、不准在房间内吸烟、酗酒,不许点明火。

上一篇:网络研修学习心得范文下一篇:物流专业室外实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