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2023-09-22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第1篇

(一)从属的、单纯的;

(二)融合的、同化的;

(三)现实的、实践的;

(四)乐天的、明朗的;

(五)宽容的、温和的;

(六)敬雯的、重礼节的;

(七)纤巧的、艺术的。不足之处:缺乏理论,思维受到派阀影响,处于闭锁状态中。善于模仿,缺少独创精神,情绪不够稳定。

有关日本民族的思想形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日本人认为,在儒教和佛教传入之前,日本人没有思想。有的日本人则认为,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固有的思想及道德——神道就存在。这两中说法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战后,随着日本的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诸学科的发展,古代日本人的思想轮廓已经划分出来。城户幡太郎的《古代日本人的世界观》(昭和五年,1930)和《国语表现学》(昭和十年,1935)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古代日本人的思想。这两部著作至今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城户幡太郎反对就事论事的立论方法,主张从人民生活方式的角度即从美术、学术、道德、宗教等所谓的文化形态入手,在同外国的有关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后,发现日本民族特有的性格。他还认为,所有的文化意识都必须通过语言进行表达,所有通过日语的独特表现法,自然可以领悟民族的思想意识了。 对现实持容忍态度的思维方式

中村元在《东洋人的思维方法》中指出:“在日本人的思维方法当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原封不动地肯定为了生存所处的自然环境或者是各种客观条件。他们往往把所有客观现象视为绝对的东西。”明治以后的哲学家称这种思维形态为“现象即实在论”。古代日本神观的特点是,相信世间许多事物都存在神灵。他们习惯将人间神以外的各种神也都一并人格化,祖神化。日本神社便起源于这种思维方法。同时,日本人在接受佛教影响的问题上也持相同的态度。日本人根据这种思维方法接受、消化佛教哲学。从中国传入的唯识论有各种各样的系统。日本人没有接受强调空洞理法的正统唯识论,而单单接受了强调现象(世俗道理立场)面的唯识物。日本的天台学不同于中国的天台学,由日本古代天台学者创造的教学体系,尽管沿用了中国佛教术语,但其根本思想却有很大不同。日本天台的特点在于重视“事”(物)超过重视理(论)。此外,日本的儒学家并没有全盘接受理气二元论,而仅仅成了唯气论者。谣曲《游行柳》、《杜若》、《西行樱》中有关草木成佛、蝴蝶成佛的说法都基于肯定现实的思想。以上提到的日本人的这种特点,就是在自然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依然保留下来。例如,日本人习惯在“水”、“茶”等字签名加上敬语“御”字。在日常会话中时常对事物使用敬语的民族,可能只有日本。这种习惯称呼法大概起源于对世间万物的客观存在的承认及对它们的神圣性的承认。日本人的这种喜爱大自然的思维方法与日本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处于季节风地带的日本列岛,其自然环境与其说是与人作对的压迫人的,倒不如说是与人相融洽的,使人感到亲切的。日本人不是处于与自然对立的角度,而是始终处于与自然一体的角度看问题。世界上的各种宗教都将现世比作秽土,将来世比作乐土,只有日本的民族宗教(原始神道)承认现世的价值。日本人将中国传入的佛教变成以现世为中心的宗教,强调“即身为佛”的理论。 尽管日本人宗派的、派阀的倾向十分明显,但他们从来不同持不同意见的人力争。在处理社会的现实问题方面,他们始终采取一种稳妥的政策。神佛合体,接受佛教使其成为民族的宗教,尽量减少佛教同神道的摩擦。 折衷主义的思考与个别主义的思考

容忍现实的现实主义思维方式造成了日本人精神生活中的两个独特的思考。一是折衷主义的思考态度,一个是个别主义的思考态度。这两者绝不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个体。

日本人默默地承受现实给予的一切。即使有时出现相互矛盾或者完全对立的事物、现象,日本人会同时承认这种完全矛盾或者对立的现象、事物,不怀疑,不拒绝。由于日本人彼此间富于宽容、姑息的感情,所以他们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想采取极其融洽的立场。但是,这种“A不在B,B不在C”摸棱两可的态度,很难引起理论上的争论,因此也很难获得普遍真理。使日本人陷入无理论或者反理论的境地,最终导致无组织的反科学主义、直观主义、行动主义,在某种极端的场合,还会导致接近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的绝对性”。战争期间大力提倡的“日本式世界观”、“日本主义哲学”均属于缺乏普遍性的机会主义。

西方人来到日本,使他们惊叹不已的是,一个日本人竟能够同时接受几种信仰。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在神社举行婚礼,用儒教的道德标准指导日常生活,死后葬在佛教寺院内的墓地。如果是知识分子的话,他很可能还有基督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从不怀疑各种宗教和世界观在自己的头脑中是否能够和平相处。这一度使外国人怀疑日本是否有真正的宗教。

折衷主义对日本学术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近代儒学、朱子学、阳明学、国粹学均在日本兴盛起来,由此出现了“折衷主义学派”。他们主张广采诸学派之所长,避其所短。学问的本质内容重于形式。井山金峨经过取舍选择,提出训诂以汉、唐注疏,道德已宋、明学说,诗以中晚两唐诗歌,文以唐宋八家为准的思想,至今日本学术界仍然沿用“折衷主义学派”的称呼。

日本人普遍使用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即始终根据个别的、特殊的信仰认识普遍真理。天皇意识形态就是这种个别主义思想方式的典型。直到今天,支持天皇制的人们仍然一味强调日本国的特殊性、个别性,而不愿意从普遍真理的角度进行自我反省。日本人过分地强调这种特有的个别主义的思考方式就看不到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的一面,使自己陷入非科学的、非理论的思考方式之中。战争中日本人所犯的错误并不能说与这种个别主义的认识毫无关系。

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思考方式

日本语回答否定式的问题时,习惯同西文完全不同。例如“您知道了吗?”“是,不知道。”实际上,日本人并不是就事论事地回答问题,而是针对对方的回答首先用“是”表示一下我听到了这句话,然后再回答实质性的问题。日本人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便造成日本语言中敬语层次十分复杂的局面。实际上,日本人使用名称代名词的时候,必须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及与自己的亲疏关系。除了人称代词以外,就连名词和动词的使用,也讲究适当的分寸。中村元称它为“会话中的礼仪”。尽管其他一些东方国家在封建制度十分发达的阶段,曾经使用过这种方式,但都未达到日本的程度。对于日本人来说,人伦共同体的存在往往优先于个人的存在。在认识自己之前,必须认识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

今天的日本人会毫不犹豫地考虑到座次的问题。和歌森太郎在他的小论文〈日本人的权威感〉中谈到座次的先后顺序 他谈到:“(1)首先注重信仰的作用。除了神事、佛事仪式以外,日常会见也总是将专职神官、僧侣安排在上座。这种习惯大概沿用了古代的风俗。(2)根据职位安排座次。发布命令者往往座上座。(3)根据财产的多少决定尊卑,安排座位。(4)根据年龄安排座次。这里的年龄还意味着社会经历、社会经验等等。”日本人通过这种形式确定本人的社会地位。在由完全闭锁的人伦组织构成的水稻耕作民的社会共同体中,有十分严格的规矩,任何人都不可能打破它。日本人的道德及道德规范只不过是理念化了的共同体习俗。所以,尽管日本人十分重视发展体现闭锁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伦组织——家和体现主从关系、因缘关系的国家的道德规范,但每个日本人却十分缺乏从个人的角度对道德的认识。七世纪以后,佛教传入日本。本来主张平等、否定阶级身份区别的佛教理论在日本竟变成了强调主从关系的教理。十五世纪日本茶道兴起,开始它以鼓吹新兴都市大商人的资本主义职业理论为主。随着时代的推移,它逐渐向近代封建社会的身份制度、武士的统治政策妥协了。近代的儒教在建立武家政权的理论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这种理论注重人伦组织往往超过注重真理,真理只有在能使人伦组织合法化、合理化的时候,才被承认。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这里借用中根千枝的论述:“明治以来知道今天,日本式经营管理一贯站在„企业即入‟的立场。经营者与职员以工作为媒介,缔结一种契约关系。正如经营者经常说的那样,是靠„主从因缘结合起来的伙伴‟。这种关系甚至可以同夫妻关系相匹敌。这种强行的集团一体感形成了自我封闭的环境,产生很强的孤立性。同时它必然酿成固定的家风、社风。它们成为各个小集团的标志,进一步促进了集团化的形成。此外,也形成了家人和外人有差别概念。人们往往把处好与„家人‟的关系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第2篇

那么, 女人的健康从何而来呢?大家自然而然首先想到了运动。但是, 像跑步、打球等需要用力量完成的运动并不是受所有女性的青睐。对于那些生性娴静的女子, 可以选择幅度较小, 稍带美感的运动, 比如:跳舞、瑜伽等。这些充满女性特色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 还能修身养性, 可以说是为女性量身打造的。

但是对女性健康最有摧毁性的是来自心理层面的, 也就是心理健康。如果你平时有关注养生这方面的知识, 便会发现, 女性大多是情志病 (情志病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 。那些出了问题的脏器, 要么是被倔脾气闷坏的, 要么是被暴脾气气坏的, 但更多的是抑郁成疾, 也就是伤感、惆怅, 还有各种忧虑。女性感情天生比较脆弱, 再加上敏感, 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很久, 而且经常会被搞得六神无主。所以, 女人一定要大气, 要有肚量, 这不光是提升气质的事儿, 更直接影响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个大度的女人, 不但健康了自己, 还能健康别人, 因为她的存在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磁场, 与她交往的人不用小心翼翼, 面对着她的时候, 整个人自然就放松下来, 心情愉悦。而过于“小气”的女人, 别人都怕接触, 生怕一不小心就“冒犯”, 自然无法交心。气量小的女人容易孤独, 而长时间孤独就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这就是恶性循环。

在此, 给大家分享一句话:一个疾病缠身的国王不如一个健康的乞丐幸福, 唯有身心健康, 美貌、金钱、地位和权力才可以长久的拥有[2]。

前一段时间, 我参加了一个茶话沙龙, 听到一个男人痛心疾首的吐槽, 讲的是女人时间观念太差, 经常不按照约定时间出现的现象, 其实, 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看过很多没有时间观念的同性, 她们觉得迟到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甚至还会为自己开脱, 她们认为——正式场合, 比如开会、面试、签合同等都会守时, 而迟到情况一般多发生在与熟人的约会中, 因为那是非正式场合。其实, 对于这样的观点, 我不敢苟同。守时不但是一种礼貌, 更是一种修养, 不管约会的对象是谁, 既然承诺了, 就要信守, 不能根据亲疏和场合来区别对待。比如恋人之间的约会, 你可能觉得男士等女士是天经地义的, 但男士可以从你淡薄的时间观念里考察到你的人品, 他会把你的迟到当作你对这段感情的态度, 你既然不在乎他在为你浪费时间, 那他同样可以理解为你没那么在乎他;如果是同性之间的约会, 面对一个总是守时的女伴, 你却屡次不守时, 她会觉得你对此相约根本没什么兴趣, 觉得你不在乎她的感受, 从而对你们的这段友情产生质疑。不守时这件事, 看似很小, 却能将你的修养暴露无遗。在人际交往中, 不管对方的能力如何, 如果他是一个信守时间的人, 我都会对他平添几分好感, 我会觉得他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 做人、做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女性有不守时的特权, 那只是在强化你的弱点罢了, 尤其是职场女性。即便优雅的你优雅的姗姗来迟, 然后优雅地说着sorry, 对你望穿秋水的人一样会有厌烦的念头一闪而过, 因为那是本能。其实, 要做到守时并不难, 可以提前动身, 提前出发, 提前做好规划。让别人在约定的时间如期看到你, 那是一种沉稳的气质, 对别人是一种尊重, 同样对自己也是一种尊重。

如果你从来没有意识到守时的重要性, 不要紧, 从现在开始矫正你的时间观念, 并把它养成一种终身的好习惯。虽然这并非一日之功, 但从现在开始, 还来得及。俗话说, 一日之计在于晨, 那就从每日按时起床开始吧, 不要让你的闹钟形同虚设, 也不要再让别人觉得你没有时间观念, 从而觉得你这个人不靠谱、不值得信赖。

“微笑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无论走到哪里, 行在哪个国家, 真诚的笑容总能让我们的惶恐与陌生感瞬间消失。我相信, 没有人能够抗拒微笑, 那盈盈一笑, 将多少不安、悲伤、痛苦、绝望、尴尬、愤怒全都化于无形之中, 尤其是女人的微笑, 简直是世间最有用的灵丹妙药。母亲一笑, 婴儿失去了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恐惧感;朋友一笑, 多少误解恩怨冰消雪融;爱人一笑, 所有疲惫压力被抛到九霄云外……微微一笑, 世界万般和谐。

微笑是作为女性的一个标配, 你纵使长着一张沉鱼落雁的脸, 如若总是面无表情或面带愠色, 那也必将无法产生倾国倾城的效果。如果点缀一抹微笑的喜色, 便会令人过目不忘, 可不要小觑了微笑的魔力, 那是带着杀伤力的。微笑是最能提升一个人形象气质的表情符号, 它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的最好方式。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有微笑能够达到。特别是在比较庄重的场合, 微笑最是恰到好处、不浮夸、不谄媚、不世故。

有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听到过:要么旅行, 要么读书, 身体和灵魂, 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但是, 作为女性的我们可能会由于学习、生活、工作、家庭、事业、时间、精力等等原因, 无法做到无牵无挂、肆无忌惮的到处旅行, 那所谓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过只是说说罢了, 试问, 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那么, 这个时候, 既然我们无法毫无牵挂的旅行, 那就唯有读书, 读书让女人变得聪慧, 变得坚韧, 变得成熟。爱读书的女子, 无论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爱读书的女子, 静得凝重, 动得优雅;坐得端庄, 行得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在一起, 像水一样的柔软, 像风一样的迷人, 像花一样的绚丽, 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 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因为书给了底气, 熏陶了至真、至美、至纯的情感, 从而使人变得温文娴雅, 善解人意, 充满书卷气息。“腹有诗书气自华”, 爱读书的女子哪怕是素面朝天, 走在花团簇锦浓妆艳抹的女人中, 也格外引人注目, 是气质, 是修养, 是浑身散发的书卷味, 使之变得与众不同。

读书使人变得睿智与坦荡, 使人修德养性、智慧无穷。人生在世, 吃山珍海味是一种享受, 读一些振聋发聩的书更是一种享受, 前者只能饱一时的口福, 后者会让你终生受益。书使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 然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

即使貌若天仙, 穿着华贵时髦, 用物质涂抹起来的面具, 终归是浅薄的, 再好看也不会长久。相反, 充满书卷气质, 即使穿戴朴素, 依然会显得那么高雅雍容。

摘要:有健康、善微笑、有智慧、爱读书……好习惯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细节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 做一个注重细节、面面俱到, 拥有好习惯的女子。

关键词:职场,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 《社交礼仪》,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第3篇

2、让幼儿知道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

4、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

1.2 知道火警119和匪警110。

1.4 知道走失后不要动,原地等待父母。

2.3 知道发生地震或洪水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1.3 认识安全标识。

2.3 知道不携带危险物品,远离危险性事物。

2.1 知道遇到危险时要尽快告诉成人。

2.4 了解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及重要性,并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

(7)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了解上下楼梯和乘车的安全知识。

(3)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手中拿东西和转弯时不奔跑。

(3)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东西轻的习惯。

(1)初步学会自己脱衣服和折叠小被。

(2)能爱护图书、玩具,用后放回原处。

6不怕困难,爱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协商解决问题。

8幼儿知道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接触电器开关、不携带或玩弄危险性物品。 9知道不与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

(2)不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

(2)能注意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嘴。

(4)热爱集体,初步懂得不能为了自己而影响集体。

(5)对人热情,尊敬长辈。

(6)愿意学习他人的优点,能接受批评。

(1)能完成成人的委托,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第4篇

[摘要]面对农村幼儿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分析,并快速采取合理的对策,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幼儿教师需要发挥榜样与监督作用,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情境,营造合适的氛围,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教育,发挥出家庭教育的力量,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提高卫生教育的效果,进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键词]农村;幼儿;良好卫生习惯;问题;对策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幼儿患病的几率。保证幼儿健康成长,需要对幼儿卫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农村地区的幼儿主要是隔代照顾,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导致幼儿缺乏科学的卫生习惯引导,出现各种形式的卫生习惯问题。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幼儿卫生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尤其在幼儿阶段,需要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通过对农村地区幼儿卫生习惯的分析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系统分析农村幼儿卫生习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一、农村幼儿卫生习惯问题分析

(一)个人卫生习惯方面

餐前、便后洗手是幼儿所需要了解并践行的良好卫生行为。部分农村幼儿即使了解此项内容,却无法践行,进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常见的手足口病等。农村幼儿经常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则是老人家的“教育理念”,因此农村幼儿难以形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除此之外,有些农村幼儿甚至没有睡前洗脸与洗脚的习惯,这会滋生许多细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饮食卫生习惯方面

饮食卫生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水平,主要因为“病从口入”。部分农村幼儿的爷爷奶奶会拿手抓食物给幼儿吃,幼儿通过模仿学习也会逐渐形成这样的饮食习惯。此外,部分家长未能给幼儿提供勺子,致使幼儿使用筷子非常吃力,进而导致他们通过手抓的方式进行饮食,而手上的细菌极易被食物带入体内,最终出现健康问题。

二、农村幼儿卫生习惯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发挥示范与监督作用

幼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将简单的卫生知识传授给他们。幼儿阶段主要以形象认知为主,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发挥出示范的作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在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时,许多幼儿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洗手,只是单纯用水冲下即可,这样的方式显然无法保证幼儿的健康。因此幼儿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进行讲解,让幼儿知道洗手的要求,并逐渐掌握正确的吸收方法。真正影响卫生习惯的因素在于“坚持”,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让幼儿将正确的卫生行为保持下去,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幼儿运动结束后,幼儿教师需要在旁及时观察每位幼儿运动后的行为,若发现有幼儿没有洗手,则需要耐心引导他们。又如在餐前阶段,幼儿教师可通过播放《勤洗手讲卫生》儿歌,加强学生对餐前洗手行为的认知,确保对幼儿的卫生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引导。

(二)重视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农村地区幼儿园除了进行常规的教育活动外,还需要重视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适当增加与卫生有关的主题活动,如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等,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如刚入园的幼儿,需要从基础的卫生习惯开始,通过游戏、故事与歌曲等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掌握丰富的卫生知识。寓教于乐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幼儿也更容易接受与改正。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让幼儿认识到校园规矩,让学生意识到不良卫生习惯的后果,进而严格要求幼儿改进。部分幼儿可能会采取哭闹的方式进行抵制,但仍然需要严格要求并通过耐心地讲解,让幼儿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若长时问保持这样的状态,并坚持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氛围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氛围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卫生行为。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农村幼儿身上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尤其不可存在“歧视”心理,需要尊重与爱护幼儿,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调动幼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幼儿教师习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幼儿,或者规范幼儿行为,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对错。此方式显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不可因幼儿出现卫生习惯问题而斥责他们。幼儿教师需要激发幼儿自主教育的积极性,与幼儿共同营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氛围。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以“卫生”为主题制作装饰品,这样幼儿在园内随处可见自己的杰作,通过装饰品的提醒,促进卫生习惯的形成。幼儿卫生习惯的前提在于良好的师幼关系,农村幼儿的父母时常不在身边,所以教师需要多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卫生习惯培养方面坚持正面教育,通过鼓励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创设丰富的情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还能够在情境中训练幼儿养成正确的卫生行为。首先,幼儿教师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始终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进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健康快乐的一天”游戏,幼儿教师引导他们模拟一天所需要做的卫生行为,加深幼儿对正确卫生行为的认知。又如:幼儿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呈现正确的餐前、便后洗手方法,强化幼儿的感官体验。

(五)通过家园共育,提高卫生习惯教育效果

幼儿园需要充分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提高卫生习惯的教育效果。幼儿的家长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重要力量,若家长与幼儿教师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必然会解决幼儿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

首先,幼儿教师需要进行家访,加强与幼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幼儿监护人为爷爷奶奶,所以他们的出行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通过家访形式对幼儿卫生习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引起监护人的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应让监护人明白,幼儿卫生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在幼儿园需要保持,在家中应同样如此。

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加强与幼儿父母的联系,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幼儿所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起交流、分析。家长则可通过幼儿教师的反馈,通过电话与视频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他们在盼望父母归来的心理驱动下,也更愿意改正所存在的不良卫生習惯,希望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父母。

最后,幼儿园需要积极地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对家长的卫生教育方式进行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专题讲座的主讲人既可以是专家,也可以是经验丰富的家长,针对幼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家园可以共同制定卫生习惯培养计划。因为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幼儿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也不同,所以需要通过计划确保卫生习惯教育的针对性,每隔一段时间对教育内容进行总结,并积极进行优化与调整。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长会与开放日等活动,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卫生习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卫生习惯教育指导。对待家庭教育困难的农村幼儿,需要采取合适的帮扶措施,加强对此类幼儿的教育,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状态,尽最大努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

教学过程:

一、

猜猜看: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

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

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

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

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

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习惯)

二、交流好习惯

从小到大,你有什么“好习惯”曾让你倍受赞赏、取得小胜利或取得一些事情上的成功?给同学们说说,大家来分享、学习一下……(小组交流)

三、现在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呢?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1、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教室里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

谐的纸屑,食品袋、口痰等随处可见。

2、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

3、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

4、有的同学阅台旁边的小树林里玩耍,还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

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如垃圾桶、墙砖等。

教师小结:我们很多同学把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四、你对以下行为有何看法?

1、在思考问题时一边旋笔一边思考

2、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题后,习惯先放一边,

以后又忘了解决。

3、考试考差了后,开始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但几天后又松懈了。

4、自习课无所事事,东张西望。

5、自制力差,时间安排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6、吃完的食品袋随手扔在地上

7、课间大声说笑甚至追逐打闹

8、写作业不及时磨蹭,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先玩再写作业

9、给同学起绰号、骂人那同学的缺点或者是…开玩笑在同学中传播、见到老师扭头就走。

(同学们讨论)

五、请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再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

六、同学们讲讲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呢?

七、齐读宣传口号,班会结束

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

有红领巾相伴是我的荣耀;

拒绝零食,从我做起;

不乱扔赃物,我做的最好;

丢掉的是垃圾,拾起的是品质;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第6篇

我校是一所农村基础教育寄宿学校, 据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学生有80%属于留守儿童, 在家里缺少必要的生活教育指导。在学校,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 教师也缺少系统的学生生活教育方法, 只重学生分数, 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缺少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受压抑, 从而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损, 人格素质出现缺陷。为践行科学发展观,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于2009年9月我校提出了《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 (小学生) 生活教育实践研究》, 其目的就在于集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 通过一系列生活教育活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今后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促进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

该实验的理论支撑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课题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突破口, 集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 通过开展一系列生活教育活动, 分月对学生学习习惯、纪律习惯、礼仪习惯、劳动习惯、安全习惯、卫生习惯进行教育培养, 使学生养成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的今后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最终促进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该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 探索寄宿制学生生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模式, 形成学生生活教育校本教材、学生生活教育主题活动方案集, 有利于其他同类学校进行实验研究。

二、实验的内容及作法

“生活教育”即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集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纪律习惯、礼仪习惯、劳动习惯、安全习惯、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 使学生养成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的今后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实验特点, 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等。训练的途径主要是:

学校方面:1、拟定问卷调查表, 对学生在学习习惯、纪律习惯、礼仪习惯、劳动习惯、安全习惯、卫生习惯等六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现状。2、系统学习学生生活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主研人员和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3、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 渗透生活教育思想, 做到各学科教学生活化。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拟定学生生活习惯评价标准, 分月训练学生良好的习惯。生活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教会学生生活技能—洗衣、洗碗、漱口、整理床上用品等。每周开展相关习惯的学生“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选活动。4、开展一系列学生生活教育主题活动每月开展相关习惯的学生评选活动。各中队每月一次主题班会, 学校大队部每月一次全校性主题活动, 都围绕着生活教育开展,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和教育。5、加强与家庭的联系。班主任定期与家长联系, 请家长参与, 让家长了解学生现状, 提高家庭教育效益与质量。6、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定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学校综合实践基地, 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7、定期召开实验研讨会, 及时总结实验经验、教训, 调整实验计划。8、建立学生档案袋, 对部分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研究, 加强档案管理, 定期对实验资料收集归档。

家庭方面:1、建立“代理家长”责任制, 每位教师认领两名留守儿童, 通过自学或培训,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由自然父母向合格父母转变。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 了解学生生活教育内涵, 明确学生生活教育的意义, 支持学校生活教育活动。3、以身作则, 在安全、生活等方面, 为孩子作好表率。4、民主管理, 在学校对学生分月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时, 对孩子的各种习惯进行指导和监督, 对好的习惯及时鼓励、表扬, 对不良习惯及时制止和纠正。5、请家长或“代理家长”积极参与问卷调查, 配合学校搞好生活教育实验。

社会方面:1、积极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区环境。2、为学生生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综合实践基地。

三、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

1、建立了组织, 健全了制度。

学校聘请了大足进修校的专家为课题指导小组, 定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 负责组织实施实验, 调控实验过程、验收研究结果、推广经验等。课题研究组实行“首席主研人员负责制”, 即课题组确立一个主研人员统领该课题研究工作。定期组织研讨活动, 召开各种专题研讨会、交流会等。学校每期对全校教师的课题研究情况作量化考核, 并将其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2、狠抓了计划的制订与落实。在开学初, 课题组通过召开主研人员工作会, 结合学校课题实际, 制订了课题组工作计划。然后, 学校组织召开实验教师工作会, 讨论研究工作计划, 明确本阶段实验任务, 再由实验教师撰写本班课题计划, 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3、定期组织了教师及家长培训。根据研究计划, 主要训练学生安全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 为此, 在每月进行专题习惯训练以前, 学校主研人员就要教师、家长进行培训, 帮助教师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 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4、定期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我校将校本教材《生活》纳入课时计划, 每周一课时, 对学生的安全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进行系统训练, 帮助学生了解安全、礼仪、学习知识, 形成相关的技能, 增加情感体验, 从而养成良好的安全、礼仪、学习习惯。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对《生活》中的新授课、合作交流课、实践活动课进行研讨, 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材。5、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安全、生活习惯教育, 课题组组织了《地震安全逃生演练》, 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受到教育。此外, 各班还结合本班实际, 每月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锻炼、巩固已形成的良好习惯。各班每月开展“生活之星”评比活动, 对生活习惯好的学生和习惯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6、建立了学生个人档案袋。为了更好地监测实验效果, 课题组拟定了问卷调查表, 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生的综合习惯进行了初次测评, 评定出了学生习惯的等级, 对综合习惯好、中、差的学生进行抽样, 确定了学生个人档案, 建立了学生个人档案袋。

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 师资力量不足, 研究水平不高, 因此, 在拟定评价量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档案资料缺乏专人管理, 档案资料的管理还不够规范。

上一篇:月度行政工作汇报范文下一篇: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