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2023-09-19

网络舆情法律范文第1篇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形态的日益更新,给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在论述高校网络舆情内涵、特点、成因、形成与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整体、学生工作管理、学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关于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长效机制的思考。

关键词 新媒体 校园网络舆情 监测 引导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媒体传播形态与传播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日益更新,引领社会步入一个以“微传播”为典型特质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具有信息承载海量化、信息传播碎片化、传播环境虚拟化特征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也即数字化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的显著优势在于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传播范围更广泛。新媒体的兴起,对于高校学生群体与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积极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工作,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项关系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研究课题。

1 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概述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对自己关心或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校园公共事务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综合的情绪、态度和意见,主要通过校园新闻网、学生网站、论坛、博客、QQ、MSN、微博、微信、SNS社交网站等载体形成舆论场。

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有虚拟性、多元性、匿名性、聚合性等一般网络舆情的特征外,还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内容具有复杂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群体接受信息的渠道较之以往更广、内容更多、体量更大,同时网络信息更新与传递的速度又比传统媒介快,信息纷繁复杂;二是形成具有即时性,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对于各种新闻事件、突发事件,网络媒体往往会第一时间进行发布,网民在浏览网站后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发表评论,而大学生群体往往对于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更具有敏感性,因此使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更迅速快捷;三是影响具有辐射性,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力量,年龄、经历及生活习惯趋同,彼此之间价值观更容易达成一致,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意见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情感立场也容易产生共鸣,从而以点带面,以片带群,范围逐步向外辐射,影响逐步扩大;四是渗透具有交互性,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网民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与表达意识,任何人都可以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自由发表个人看法与观点,并形成强烈的互动;五是发展具有难控性,由于高校校园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自由的公共领域,网络舆论的内容牵涉各个方面,主题较为分散,没有明确导向性,各种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并存,真假难辨,无法做到正本清源、去伪存真,舆情传播具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一旦甄别有误,会造成有失偏颇、失真乃至失控的发展态势,对高校网络安全与稳定带来威胁。

2 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形成与演化

2.1 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

从校园网络舆情生成的外部因素看,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催化,因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产生,引发了在校大学生出于普通公民意识、青年自我意识对校园以外的广义上的社会表示关注,发表观点,成为了校园网络舆情产生的源头;从内部结构来说,主要是学生群体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的数量与强度的耦合,①从人数到意见不断聚集,推动了舆情的发展;从传播介质来看,主要是基于网络媒体形态的多元发展,目前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被大学生接受。

2.2 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

网络舆情是由一定数量的网民围绕某一主题与他人互动交往从而形成一个网络群体,这些群体成员基于不同的目的,以网络聚集的方式传播信息、制造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传播过程。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也如此,高校学生群体在舆情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校园网络舆情的主体,又是校园网络舆情的客体,同时还是校园网络舆情的中介者,他们不同角色的参与使校园网络舆情产生了“滚雪球”效应。从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流程来说,一般先从对于某个特定问题的初步关注与微弱表达开始,通过博客的记事、聊天室的即时滚动、论坛的跟帖排列、微博的记录转发、即时通信的快速交流、SNS的好友添加等渠道与方式不断放大事件,扩大传播,强化关注,在参与人数与参与强度达到一定量后,各种意见在公共空间较量、修正、融合,趋向思想一致、指向明确,从而形成校园网络舆情。如图1所示。

2.3 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

舆情的演化具有生命周期,它是一个开始、发展、高峰和衰没的波动过程,②因此根据这个演化规律,校园网络舆情从产生到消解,也同样经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即网络话题初步产生阶段,引发在校大学生个体或部分人先行关注,在网络上表达观点。聚焦阶段:即由少部分人转为多数人关注话题阶段,对话题表现出持续的兴趣,并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发帖、灌水、加精、置顶、跟帖、回帖、转帖等方式进行话题传播。放大阶段:即舆论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阶段,随着话题讨论的不断深入,话题背后隐性信息的不断挖掘,不同声音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交互、共振,最终强势声音成为主导,占据“舆论领袖”的地位,从而对整个网络舆情产生绝对性影响。消褪阶段:即网络舆情逐步消解阶段,由之前的高密度关注转化为平缓趋势,校园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后,网上线下会进行介入和引导,对于敏感话题还原真相,或给予合理解释,引导网络舆论压力的缓解与释放,并且根据心理发展规律,人对于新生事物的关注会经历发生、发展、消失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在校园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对于某个话题的关注、猎奇、热衷心理也会逐步趋向理智、平静、淡化。

3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分析

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目前,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日常管理中,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稳定的主要是学生工作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主要是校园网络管理中心负责,而校园文化与舆情建设管理主要由宣传部负责,另外学生安全保卫问题则主要是保卫处负责。因此可以看到,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与诸多部门相关,但每一个部门独立负责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内容,主司自己部门的一块工作。根据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校园网络舆情应该由学校各个部门联手管理与引导的有47%,认为学生网民应该自觉参与维护校园网络舆情的占32%,认为应该由网络“意见领袖”引导舆情走势的占21%。在与被调查高校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目前各高校舆情监管工作主要负责部门也各不一样,有的归口两办(党办、校办),有的归口宣传部,有的归口网络中心。因此,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究竟应该是由谁来承担,认识模糊,这也导致了校园网络舆情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真空地带,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不够及时有效。

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网络传播的快速、迅捷与广泛,网络舆情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与积聚效应,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认知和关注产生着重要影响。调查显示,78%的学生表示门户网站、官方网站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参考价值,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校园BBS、同学微博、人人网等发布或转载的信息表示具有可信度,对于校园发生的负面网络舆情事件,62%的学生认为“会认真分析,形成自己观点并发表”,27%的学生表示“强调自己的基本权益和利益诉求”,11%的学生表示“会顶贴,转载,让更多人关注”。可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渗透无处不在,关乎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话题会直接引发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对于论坛版块的管理员,持“是版规的执行人员、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与“一定程度上是该版块的言论权威”观点的各占一半。对于“校园网络实名制”的看法,多数学生支持,认为有利于制止不良、失实言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最好不要实施,增加顾虑,阻碍发言积极性”。因此,就目前来看,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对于舆情的监管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的制度,学生对校园网络舆情应有的基本制度认识不清。

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时效不突显。在接受问卷调查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方式,信息的传递渠道单一。问卷调查中,对于获悉校园信息的主渠道中,学生的选择依次为辅导员通知(班会、易班、飞信)、班长通知(当面、易班、飞信)、学校网站(公告、通知)、校园宣传栏与海报、网上话题讨论(班级QQ群、BBS论坛等)。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辅导员与班委的信息出处代表官方性质,而且更直接、更具有信服力与针对性。所以这两支力量也成为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主要依托队伍,发现、排查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也主要依靠他们。但是,这两支队伍力量毕竟有限,在日常网络舆情以外,一旦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引发不可预控的网络舆情危机时,高校在应对处理的时效上无法赶上网络舆情发展的速度,表现出滞后性或慢一拍,从发现危机到危机公关再到启动应急预案、化解危机整个响应过程速度较为缓慢,这样往往会错过第一时间改变舆情发展态势的良好时机,给解决网络舆情危机增加难度。

4 关于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

构建联动协调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的保障。目前很多高校从加强舆情监控的统一组织领导角度考虑,采取某一职能部门主管的方式。这种方式确实有利于加强领导,但在处理复杂或突发舆情事件时,不能高效、快速地应对。因此,要建立一支党委领导下分工明确、管理科学的以党办、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网络中心、武保处为主导,以二级学院、与网络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相关的职能部处(教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中心、团委等)为协作,以辅导员、学生党员、班团干部、网络“意见领袖”为中坚力量的舆情掌控队伍,建立科学、高效的校园网络舆情层级工作体系。尤其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各个部门应通力合作,形成联动,相互协调,整合资源,快速响应,化解危机。

构建监测研判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的前提。学校应建立实时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密切关注校内重点网站、重点论坛以及博客、QQ群、易班、微博等言论。一要重视网络舆情的采集,建立网络信息员制度,未雨绸缪,通过“校—二级学院—班(系)”三级舆情收集机制,做到舆情随时上报,保证舆情渠道的畅通,并且聘请专家一起分析研讨当前学校舆情的发展态势,提供相应指导意见或者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二要确立学校党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地位,由校党委牵头成立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由相关部门组织、熟悉学生管理工作、精通网络技术、政治意识强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并从物质、制度、资金上给予支持,确保这支队伍的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三要加强筛查过滤,切实提高舆情信息的敏感性,仔细排查,认真分析,科学梳理,对于不利于校园和社会稳定的负面、虚假舆情,果断、及时上报,切实做好校园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规范管理,准确掌握信息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研发网络舆情信息实时监测与跟踪软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③④

构建宣传教育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的根本。要充分占领网络宣传与教育阵地,把握互联网的优势,结合互联网传播特点,突出互联网的教育功能,通过易班等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和获取知识信息的宝库。

构建引导干预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的关键。对于校园网络舆情,要加强关注,及时回应,积极引导,尤其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技术不断变革、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涌现的宏观形势,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而从来大学生都是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最容易将各种新思想转化为有组织的社会行动的一个群体。因此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干预。一要加强网络教育工作的力度,发挥党团组织、教师教育在网络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传播健康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二要努力扩大校园网络覆盖,积极建设学校网络主流文化,在保持网络建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三要建立专业化的网络政工队伍,组建一支由学校领导负责、专兼职相结合、师生相结合、网络监管和网络评论相结合的“三结合”队伍,密切关注校园网络热点和动态,及时发现具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做好预防、引导和介入工作,引导应遵循及时、正面、委婉的原则,干预应遵循真诚、谨慎、耐心的原则,将可能产生的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化解于萌芽之中,预防出现“羊群效应”。

构建分析甄别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的重点。从大学生自身来讲,要不断提高信息辨识、分析和甄别能力。网络作为一个开放、自由的虚拟平台,信息交流与传播不受时空限制,每天海量的信息在不断出现、不断更新。这当中,按照信息的效能可分为能为学生所用的有效信息,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还有侵蚀学生思想的有害信息;按照信息的属性有正面信息,也有负面信息;根据信息的内容看,有真实信息与失实信息。因此网络空间的信息是个复杂体,多元而综合。大学生群体应该具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在自助表达各种利益诉求、进行网络议论和网络评判时,掌握好度量,把握好分寸。在面对各种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利益危害的信息时,要学会用理性来甄别、判断和分析,加强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营造共建共享的网络精神家园。

构建自我管理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的延展。一要培养校园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根据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常有少数人是消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这部分人频繁接触媒体,比一般人更留心媒体信息,对有关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在一些网民中发表一些信息和表达看法,能影响普通人,这些人就是“舆论领袖”。⑤通过培植学生群体中的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论坛、SNS社交网络、易班、QQ群等的网络舆论号召力与感染力,来引导舆情走向,密切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发展动态,参与网络讨论和交流,实现大学生网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二要借助学生骨干的力量,尤其是学生党员、班团干部,发挥学生骨干的旗帜和引领作用,相比较辅导员,学生骨干来自学生群体,对身边同学的思想往往更了解、更贴近,对网络舆情的关注更直接、更即时,而且能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信任与认可,是校园里的标杆性人物。通过学生骨干在日常生活与网络空间的双重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其他学生正确认识、参与网络舆情,弘扬主流思想,推动网络舆情向良性态势发展,维护校园网络和安全与和谐,形成良好的校园舆情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网络舆情法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则;信息发布;“舆情安全阀”

1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原则

1.1 及时性与客观性原则

及时性是考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与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力量,其对舆情获取的能力与参与的速度都是高效迅捷的。因此,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过程中,高校必须将网络舆情内容向大学生群体进行及时的反应与有效的公开,任何拖延与迟滞都将导致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意义的曲解和主观意图猜。及时发现并参与到大学生网络舆情之中,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获得先机的重要步骤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者身为大学生思想意识工作者,要及时参与到网络舆情中,获得与大学生群体平等的舆情参与身份,同时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对网络舆情内容的解读必须全面、客观、透明。鉴于互联网的迅捷性与覆盖性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与传播速度极速化,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若出现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舆情实际偏差,将会使高校丧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舆情主导话语权并削弱自身舆情引导的权威性[1]。

1.2 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目的是构建校园和谐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与建设保驾护航。评估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效果的指标不仅是网络舆情事件中大学生群体的反应动作,更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展现的互联网媒介素养,亦即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与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等内容,更重要的是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与自身舆情辨识、认知能力。高校内的网络舆情工作不应只停留在舆情管理层面的“堵、塞”,更应该立足于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点,提供易于大学生实操的增强网络媒介信息分辨能力的方案,使高校大学生群体拥有足够的舆情内容辨识力,从源头上降低网络舆情事件对校园环境的冲击与影响[2]。

只有立足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得到接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本质是对大学生互联网参与的思想基础的构建以及互联网媒体素养的提升。所有工作只有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围绕对大学生舆情参与行为的引导与舆情分辨能力的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回归主题。

1.3 管理持续性原则

网络舆情的发生、演变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从内容生发到舆情形成经历了一个持续性发展过程。但目前高校日常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特定舆情事件或者舆情内容产生之后,进行间歇式针对性管理,亦即舆情形成之后或已成趋势之后进行的介入式管理。鉴于互联网传播的速率与传播内容随着传播频次衰减与嬗变等原因,后置式管理难免携带信息细节确实、事实认知偏离等先天不足,收效自然不能尽如人意。

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是对舆情的动态管理过程,它应贯穿网络舆情生成和演变的全过程,对舆情参与的主体、客体和可能参与的媒介进行实时观测,不断对各舆情参与主体进行实时引导,使舆情管理工作具有实时性与时效性,增加网络舆情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彻底堵住网络舆情因管理缺位造成的失序风险。

2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2.1 信息发布机制

信息的发布对网络舆情的后期发展走势及舆情管理工作的展开产生重要影响。在高校网路舆情管理工作中,高校应设置行之有效的舆情信息发布机制,设立具体信息发布部或组织机构。当网络舆情在校园形成时,充分依托和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将校方信息与意见及时准确地通报给学生,实时向学生传递舆情具体内容的解读与发展走势预判,同时防止无关人员混入其中进行虚假宣传和恶意评论,误导学生看待舆情走向。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稳定学生群体的情绪,化解群体极端化风险;有利于促进舆情事件的快速消化与解决,起到维护高校舆情引导者身份公信力的作用[3]。

2.2 网络舆情信息处理与引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参与人员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同时涉及教师群体、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等共同构成的复杂群体,而群里中人员又同时分属一个或多个部门或者小型组织:学生有宿舍、班级、专业、系部、社团、学生会等,教师、教职工与行政管理人员则会涉及跨专业、垮年级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之上,各群组之间互相交错,紧密连接。这种局面对加快热点事件、热点问题演变为网络舆情有明显的助推作用。要确保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富有成效,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协调机制,保证从学校的高层管理部门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共同协作,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按照坚守职责、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保证各部门在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网络危机的应对和处理上协同作战。

根据二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并没有力量左右人们的态度,决定意向的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素,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才能发挥影响。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在立足于自身管理者身份的同时,要培养舆情工作协作力量,要立足大学生,深入大学生群体中去,选择大学生最能接纳的人员作为舆情工作参与者。这时候“意见领袖”的培养与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舆论环境中,选拔并培养具有榜样力量与言论号召力的学生作为“意见领袖”,扩大其群体接纳度和认可度。如此一来,在面对网络舆情时,高校管理层一方面主动发声进行舆情方向性引导与舆情内容的具体解读,另一方面发动“意见领袖”深入大学生之中,面对面地进行舆情工作。由于大学生“意见领袖”日常积累的影响力与公信力,由他们携带官方正面价值观点进行传递并进行舆情疏导,效果要好于仅仅只有高校单方面发力的局面。高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来引导网络舆情,以网民引导网民的方式实现网民的自我引导与舆情自我消化,这有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助力。

3 舆情“安全阀”设置

允许学生就舆情事件进行合理表达,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可实施步骤。在社会冲突理论中,“社会安全阀”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本身因其年龄、求学经历以及生活轨迹的相似性,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与认知认同。单纯封锁或强制性禁止大学生参与讨论和传播舆情,存在管理上的风险。在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或热点问题时,大学生群体容易达成对舆情认知的一致与解读同向。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应借用“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机制,合理设置大学生舆情表达场域,允许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就舆情热点进行言论表达。舆情工作管理者一方面可根据大学生的舆情认知与解读内容,与其进行互动或给予引导;另一方面还可让大学生群体有效释放对网络舆情热点的言论挤压所产生的舆情危机风险。

同样,由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理聚集性,对于线下舆论,高校舆情工作者也应有一套完整应对的工作跟进机制,同时注意线下舆情“安全阀”的设置与作用。如果只进行单方面的网络舆情管理,有可能导致网络舆情转化成为线下舆情继续发展、发酵。同时,线下舆情疏导不当,则有可能扩散到网络空间并得以迅速传播,逐渐失控。

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互动设置议题,配合“意见领袖”经常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与讨论,培养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情讨论习惯。

4 舆情应急机制设计

当校园网络舆情产生时,强制性的介入式管理效果不佳且被动。在日常舆情管理工作中,应设立应急机制并让其在舆情危机到来之前运转起来。面对舆情,首先应完善“校园发言人”制度,根据舆情发展情态选择权威人士或者学生“意见领袖”开展指导性舆情解读,以第一时间减缓舆情趋势恶化。对于突发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应及时收集信息并做好发布工作。始终坚持及时性原则,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第一时间發布已被证实的信息。把好内容关,确定引导口径,由“校园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和进行信息交流。如上述步骤完成之后,舆情事件依旧呈发展趋势,可邀请第三方加入,如权威学者、社会舆论领袖或公益组织发表意见,增强说服力,协助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8):187-191.

[3] 高承实,陈越,荣星,等.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情报杂志,2011,30(11):52-56.

网络舆情法律范文第3篇

姓名: 时间: 导师:

摘要

言 .............................................................................................................................................. 4

一、研究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 1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 1

(二)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意义 ........................................................................................... 3

1、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3

2、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是当前发展形势的需要 ......................................................... 4

3、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是防范“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 ................................. 5

二、 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本质、特点和形成规律 ........................................................... 6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 ........................................................................................................... 6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 7

1、突发性与隐匿性 ......................................................................................................... 7

2、规模大、传播广 ......................................................................................................... 8

3、危害严重 ..................................................................................................................... 9

(三)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 ................................................................................................. 10

1、网络渗透破坏活动制造的网络舆情。 ................................................................... 10

2、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触发的网络舆情。 ....................................... 11

3、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的网络舆情。 ............................................................... 12

三、网络舆情的预警 ..................................................................................................................... 14

(一)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 14

(二)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 15

(三)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到常备不懈 ................................................. 16

(四)开发和应用高科技产品,提升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 17 参 考 文 献 ................................................................................................................................... 19 致

谢 ............................................................................................................................................ 21

摘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流行的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反映的是社情民意,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及时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是党和政府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所以,加强网络舆情的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就网络舆情的现状和预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网络舆情的含义、本质、特点和形成规律进行了阐述,初步探索了网络舆情预警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网络舆情;预警对策;

前言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随着以即时、互动为主要特点的互联风传播方式的飞速发展,为公众表达舆情、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网络舆论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影响力日益加大,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神情民意反映渠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因此,加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研究意义重大。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一、研究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热门的状态。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外部性特征、管理与引导以及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集中,这中间必然涉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

从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风,10多年来互联网迅速普及,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业务应用、技术实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统计的数据,截至2007年12月31日,网民数已增至2 1亿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 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人群。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已为世人所瞩目。

2003年3月湖北青年孙志刚被毁致死案中,网上舆论的压力推动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对“刘涌”案的热烈讨论,间接促使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0多年来第一次提审地方普通刑事案,推翻了沈阳高院的判决,改判刘涌死刑,立即执行。这些情况使人们切身感受到网络舆论形成的冲击力量。

当然,网络舆论的引导具有两面性,引导好了,可发挥不可替代

1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的建设性作用;而引导不好,情绪失控,失去理智,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性。特别是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引导不好,极易形成网上舆论焦点和热点,如果人们感觉通过网络已经不能发泄情绪时,就会集结起来,用游行、示威、静坐请愿来表达舆情,从而引发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的5枚导弹袭击,馆舍被毁,20多人受伤,3名新闻工作者遇难。这一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在互联网迅速传播。人们利用网络表达义愤,发出怒吼,并走上街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美游行,在游行中发生了冲击美国使馆的过激行为。2005年,由于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入常”问题,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日本入常”和抵制日货的网络签名活动,随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爆发了示威活动,并且蔓延到全国许多地区。

“7·5”事件前夕,一些敌对分子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在“清风网”等网页上发表极具煽动性和蛊惑性的反动言论,对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其实,在“7·5”事件之前的很长时间,一些充满分裂意识的言论就在“维吾尔在线”等网页上大肆泛滥,毒化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一些赤裸裸的分离主义言论时不时地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最终,网络成为造谣滋事,煽动仇恨的工具。血淋淋的事实说明,过去我们对网络舆情作用估计不足,采取的措施不力。

2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显然,互联网已演化成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会,加上其本身的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它来表达自身真实的想法。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舆论的力量已经显现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安全分析和技术研究,**发生时当机立断采取切实有效的网络控制措施,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网络舆情预警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意义

1、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互联风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舆情作为较多群众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自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目前,网络已经成了舆情汇集的新通道,能够快速反映社会动态、热点民意、网民心声,比较真实地显现了民众对现实的情绪和态

3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度。我国高层也开始关注网络论坛所传递的信息,希望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了解来自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以便迅速、准确地把握社会脉搏的跳动,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无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是当前发展形势的需要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一般来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这个阶段,各国都会进入到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和控制,预防网络舆情引发的突发事件,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大局。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迅捷的信息交换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BBS论坛、留言版或者自建站点上匿名发布言论,发布者往往只是将网络看成感情发泄和情感交流的工具,而不

4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会考虑发布言论的真实性及其社会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舆论导向不等于舆论管制,想以监管报刊杂志、电台和电视台的传统方式管理互联网,在技术上并不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所以,网络舆情调控作为一种软性权力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网络舆情预警是为了促进舆情调控,改善舆情预警对于有效调节社会舆论内容,把握社会舆论力量,对于实现党政机关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对于促进社会融洽和谐,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网情是社情的反映,要把握网情,除搜集网上前瞻性信息外,更要从网下抓网上。

3、加强网络舆情预警,是防范“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的“西化”、“分化”战略。他们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就曾毫不掩饰地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只要中国不拒绝网络,我们就有武器。”西方国家想要通过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企图,昭然若揭。所以,加强网络舆情预警,能够及时发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的图谋,维护我国的安全和稳定。

当前,我国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到了经济爬坡过坎、改革攻坚闯关的紧要关口。要应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面临的最大历史考验是:在发展中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改革中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凡事预则立,不患难而患无备。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5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视困难,直面挑战,紧紧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打好攻坚克难的主动仗,就能有效防止落入“两个陷阱”,谱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

二、 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本质、特点和形成规律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

所谓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应运而生,它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也源于现实,只是人们将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或渠道拓展到了互联网上。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它主要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聊天室(Chat Room)、博客(Blog)、维基(Wiki)、聚合新闻(RSS)和即时通讯(QQ和MSN等)实现并加以强化。从本质上讲网络舆情就是一种社会舆论。如果对网络舆论缺乏预警,一旦事态发展成突发事件,很容易手足无措;处理不好,很容易加重与群众的对抗情绪,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6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就是防范突发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1、突发性与隐匿性

在网络环境下,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了较高的时效性。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通过网络媒体迅捷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议论,交换想法。有时一个热点事件的报道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在网上迅速蔓延。所以说,从形成时间的短暂性上看,网络舆论具有突发性。

网络教育舆情的主体是模糊的,这是由网络的匿名性决定的。匿名性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行为者对自身是否被他人所知觉情况的感知,具体指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使用者可以利用虚拟代号隐去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特征。隐匿性有利于网络使用者摆脱现实社会的压力,真实地反映内隐的情绪、态度,在网络的海洋里畅所欲言。与此同时,隐匿性也会让网络使用者产生一种错觉,即“在网络世界里,‘我’是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网络上的交往活动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因此,‘我’可以尽情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而不必去考虑后果”。由于这种心理的作用,一些网络使用者缺乏理性的思考,把互联网当成情绪的发泄地,任意发布一些情绪化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论。

7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美国《纽约人》杂志在1993年曾刊登过画家斯坦纳的一幅漫画:两只狗坐在电脑前上网,意思是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幅漫画充分体现了网络的隐匿性特点。正是网络的隐匿性,网络容易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

2、规模大、传播广

网络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增加,遍布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地域。同时,互联网应用服务日趋多样,为信息在网上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网上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迅速蔓延扩散,并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共鸣,出现一呼百应的情形。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地域、人际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各种信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并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web2.0时代的互联网方便普通使用者随时随地把身边发生的事件、问题发布到网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如震惊国内的福建南平小学血案,犯罪嫌疑人闯进福建南平市一家小学砍死砍伤多名学生,造成了8死5伤的惨剧。事件发生在2010年3月23日上午7时20分左右,到上午8时30分,已经有目击群众通过互联网发布这起惨案的实时报道,立即有上千用户发表评论,全国各地的网络使用者几乎能够即时了解事件的进展。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是一种交互式的、互动性很强的信息传播,正如保罗,萨福等学者的观点,“同其他人发生联系”、

8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每个网络使用者都有机会参与讨论话题,发表观点,扩展影响,通过bbs、帖吧、博客等工具实现与信息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网络使用者之间针对某些话题的互动、网络使用者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网络使用者与行政单位的互动。由于传播的互动性,网络使用者在这种互动交流中彼此影响,少数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事件、现象表现出“一边倒”的舆论倾向,更易使网络舆情向舆论转化。

3、危害严重

随着互联网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网上呈现出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境内和境外相互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局面;一旦出现适当的“导火索”,就很可能形成网上热点、焦点舆论高潮。由于互联网互通、信息传播迅速等特点,各种矛盾在网上传播、蔓延和聚集、放大,在众多网民的参与下,必然反作用于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甚至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危机,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很多重大事件的讨论中来,进而形成对该事件的网络舆论,但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其影响力既有正面积极的因素,也有负面的因素,大量的网络舆论也充斥着非理性的声音, 使人们失去对事件的正确的判断。

9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三)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

1、网络渗透破坏活动制造的网络舆情。

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与论坛及新闻跟帖共同反映与形成的一种舆论形式。如在人民网的论坛、新华网的论坛、天涯论坛及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新闻跟帖中,网民们每天都会对最近的热点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进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由于网络舆论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使得很多不为传统媒体所关注的事件浮出水面,进而对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来自各网站的媒体言论与论坛及新闻跟帖中的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也会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产生影响。但在网络舆论显示出其正面影响的同时,大量的网络舆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将网络言论蔓延到现实生活中,甚至外国媒体将中国的网民冠之于暴民,这也不能不让我们正视网络舆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为西方敌对势力渗透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他们利用互联网大肆进行反动宣传渗透,造谣惑众,恶意炒作和蓄意煽动制造**等。尤其是境外一些网站,利用编造假新闻、捏造事实的伎俩,鼓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消极舆情,引发社会动荡,达到其破坏国家安全与稳定、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翻党的领导的企图和阴谋。

10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2、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触发的网络舆情。

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负面性和不可预料性,能够迅速成为社会高舆论的焦点和热点。在网上,通过发贴、跟贴形成动式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就会形成规模较大的网络舆论,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便会通过互联网集中表现出来。这种消极的网络舆情最易引发突发事件。

当前最容易引发民众关注并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情的事件通常有三类:一类是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如工资、房价、物价、公共安全等;第二类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社会正义、社会公平、反腐败等;第三类是爱国和民族问题,如中日关系、台湾问题等。

我国目前反映民意的渠道主要有传统媒体的批评性的舆论监督,如《焦点访谈》节目,媒体所写的内参,政府上报的材料及信访办等机构, 这些途径有一个共同点,即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达方式,官与民的互动性较差,很多百姓的想法、呼声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但伴随着网络舆论的出现与形成,其开放式、低门槛的传播方式,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反映民意的通道。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事件被大众关注,主要源自于网友持续不断在有影响力的网站留言和发文,引起其他网民关注与参与,形成观点化、总结化的网络舆论。之后,敏感的传统媒体开始介入其中进行采访与深度报道,于是很快形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友评论的交互作用,马上会提升出更代表民意的观点与呼声。这个过程大致如此: 网络媒体传播事件---网友留言---初步形成网络民意---大范围的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媒体与平面

11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媒体互动作用---影响政府决策。如山西黑砖窑事件的曝光最初来源于网络。那些不幸的孩子们被卖到黑砖窑做苦工, 他们的家人们倾家荡产,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潜入大山深处寻找孩子。两个月来, 他们先后营救出40余人,从中得到一些宝贵线索,可当他们找到有关部门遇到的却是互相推诿,400多位绝望的父亲于是在网上联名发出求救信。这篇帖子6月5日发在河南的大河论坛上,起了强烈的反响,截至6月12日,大河网上该帖点击率超过31万。6月7日,这篇帖子被转帖到天涯杂谈后,短短6天时间,该帖更是获得了高达58万的点击率和3000多篇回帖。正是这篇由受困孩子亲人发出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参与讨论,所造成的舆论影响最终引起了许多传统媒体对该事件的深度报道,并促使政府部门对问题的解决,而网络舆论在这一事件正是起到了传达民意的作用。

3、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的网络舆情。

在互联网上存在一些虚假或不良信息,这些虚假信息一旦被网民采信,在评论和传播过程中,就会被歪曲和放大,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特别是有关境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很容易使民众产生恐慌和畏惧心理,引发社会动荡。

由于网络是个开放性的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国许多网络论坛和网络博客都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不管是网站自身管理缺位也好,还是管理者为增加点击率而置之不理也好,网民在论坛或个人博客中

12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所发布或转载的信息让人很难辨别其真实性。网络论坛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利益背景的人聚集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任何人注册ID成为论坛网民或拥有个人博客后,都可以随时发布和转载相关信息,这也为虚假信息和谣言提供了可趁之机。在网络论坛,的确有很多高水平的理智型的探讨,这种争论让人长见识,人们通过争论能从中受益。但更多的是一些非理性的,凭自身经验所描绘的琐碎的争论,更有一些人参与网络争论并不是为了通过讨论明辨事理,促成问题的解决,完全是为了争论而争论,他们一旦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后,就不打算修正自己的观点,而且也没有系统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即使是理屈词穷,他们也不甘心。这种氛围使一些网民在争论的过程中容易走路极端,当他们在理性探讨中不能说服对方,甚至有可能被对方驳倒时,就采取诡辩、谩骂、人身体攻击或无休止纠缠等极端的做法,从而使争论变成了无聊的争吵,这与舆论引导本身的功能相背离。网络公共空间假信息、谣言的传播者当中,既有怀着个人目的制造假信息、谣言的,也有无事生非搞恶作剧的,还有不明真相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出现在网络论坛后,往往能产生为主的效应,可以催生某种恶意的网络舆论的产生,而这种基于虚假信息和谣言产生的网络舆论,进而又在更广的范围导致信息误导,有时更能在现实中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如网上流传着一个“最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的帖子,帖子称江西鄱阳县一名六岁女童遭后妈毒打,口吐鲜血,六块脊椎断裂、尿失禁,生命垂危。在事实未明的情况下, 很多网友对事件当事人进行谩骂,指责,并以最恶毒

13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罪推定式标题传播此事,给当事人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后来随着众多传统媒体的介入,事实的真相被揭示出来,但此事件所折射出来的无疑就是关于网络的冲动及不负责任的弊端等。

三、网络舆情的预警

(一)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网络舆情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事先制定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就能够及时地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避免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使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从即时处置型向事前预警型转变。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队伍,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平台,以便及时掌握网民的思想状况,了解群体的倾向和意愿,发现网上突发事件的苗头性动态,及时封堵各类有害信息,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公众意见表达的渠道,反映了一定的社情民意。应对网络舆情,我们需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和反馈机制,力争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扼杀与萌芽、化解危机于摇篮期。同时,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应切实关注公众反映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暂时无法解决的合理要求,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引导工作,及时向公众反馈事件最新进展信息。

14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二)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所以,针对网上热点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对热点话题要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积极介入,快速应对。首先,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要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说清事实,以正视听。其次,针对热点话题,梳理情况,对症下药,解疑释惑,通过权威访谈、专家访谈、网上调查、网上座谈、论坛讨论等形式,努力做到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领网上舆论。第三,针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要批驳谣言,反击错误议论,纠正认识偏差,积极引导网上的舆论导向。、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交类媒介应用崛起,其舆情传播形式更加丰富,传播过程更具隐蔽性和聚合性,网上出现的一条不经意的不良信息都可能会产生无法想象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对网络舆情,应需要网络舆情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监测、分析与甄别,掌握我们关系的网络舆情发展趋势。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的实时跟踪监测,保证所有网上传播信息能够准确实现“追根溯源”,从而准确把握与我相关的整体网络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提高舆情应对预见性。

由于网络舆情环境本身的复杂性,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这种不可控性,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就显得极为必要。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强化舆情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对网上舆情传播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负面或疑似负面,就会第一时

15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间通知监测人员,以期在“黄金4小时”内化解舆情危机,避免事态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三)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到常备不懈

制订预案是争取防范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可以使我们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制定预案要加强针对性、实战性和严密性,要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和体现高效性,并组织演练,从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预案的最后落实,主要体现在现场处置上;因此,现场组织指挥机构、通讯联络方法、现场处置小组任务分工、职责、权限、范围等都要详细、周密,做到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

网络舆情的发生、传播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做好网络舆情因对需要建立完整的网络舆情应急联动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指挥中心,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遇到舆情事件时,转成网络舆情应对指挥中心,复杂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对策略指导。从而提高舆情应对响应时间,及时消除影响,减轻危害。同时,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遇有突发事件及时采取相应手段压缩负面信息的传播,消除复负面影响。

健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体制机制。突发事件处置和网上舆情引导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规定和配套的应急管理办法。首先是各级政府要组建成立网络舆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应的舆

16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情管理部门和网络舆情相关工作岗位,建立网上舆情监测技术平台,实行专人负责监测预警;建立外宣、国安、应急、维稳等部门参与的网络舆情研判会商机制;建立包括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内的突发事件内外宣传联动处置机制,制定敏感热点问题对外宣传口径库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做到网络舆情事件“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争取时间,争取主动。同时也要警惕“技术决定论”的自我安慰,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建设和落实上,坚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开发和应用高科技产品,提升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网络舆情监测的核心是及时有效地实现舆情反馈,包括定期反馈和随时反馈。面对着网络舆情的海量信息,除了依靠舆情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些工作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应用高科技产品,通过软件来进行舆情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从而更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危机的监管和引导工作,极大地提高网络舆情预警的效率。

强力推进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多途径多方位正面提升南长形象。一是借力网媒,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效果突出。主动积极为南长又好又快发展鼓劲造势,邀请多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先后进行多次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力度大、覆盖面广,有效鼓舞发展信心。二是创新举措,加大推进网络外宣力度。重点宣传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总结的先进经验,涌现的典型事迹;突出宣传三区三带九街区,提升南长对外形象;大力宣传建设幸福南长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三是主动作为,重点培养网络新闻宣传载体。积极培育网络新闻宣传载体,

17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广泛开展群众活动,充分发掘新闻宣传亮点。

全力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多形式多渠道促进网络新闻宣传和突发事件应对水平提高。一是加强培训。广泛开展新闻宣传与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学习培训,采取集中轮训、交流研讨、专题辅导和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二是广泛交流。建立通讯员、信息员、网评员定期交流机制,通过组织互动,加强沟通,提高网络宣传和舆情应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推进“请进来”工程,加强和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完善对外新闻发布机制,坚持做好开展不同形式的沟通活动。三是快速应对。完善新闻通报会议制度,加强网上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加强网上安全监督、净化和优化网上环境。除此以外,还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正面信息的及时发布,减少负面信息的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确保我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在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中正常开展。

18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参 考 文 献

[1]网络思想政治 研究 [M] 张再兴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年第一版

[2]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 [J] 王怀民 中国 报 2009 (02)。

[3]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M] 刘毅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1版。 [4]关于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J] 马美莉 《台州社会科学》 J006 号。

[5]周如俊,王天琪 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 的新领域 思想理论 2005(11):12-15 [6]刘毅 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 前沿,2006(10):140-143 [7]徐晓日 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8]纪红,马小洁 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4-107 [9]王来华 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 天津社会科学,2008(4):66-69 [10]毕宏音 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 广西社会科学,2008(7):166-169 [11]张勇锋 对《旅游新报》事件的网络舆情解析 今传媒,2008(9):44-46

19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12]姜胜洪 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 理论月刊,2008(4):34-36 [13]刘毅 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 理论界,2007(1):11-12 [14]郭乐天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 新闻记者,2005(2):23-26 [15]王丽平,刘大鹏 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09-112 [16]斯进 从互联网舆情形成的特点谈创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信息网络安全,2008(8):59-61 [17]李子德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不良网络舆情的预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7-39 [18]吴绍忠,李淑华 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8-42 [19]陶建杰 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 党政论坛,2007(9):28-30 [20]廖扬平 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 功能 政工研究动态,2007(21):23-24 [21]汤力峰,赵昕丽 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64-65 [22]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 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硬件保障体系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0-224

20

浅谈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致 谢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论文。在这里,我首先要由衷地感谢我的老师。从选题的确定、提纲的拟定、文献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最终的修改,都凝结了导师的心血。正是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向老师,及帮助过我的朋友,同事致以诚挚的谢意。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亲人,是他们在背后一直默默的支持我。 谨以此文献

网络舆情法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舆情信息,分析研判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日益受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关注,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工作[1,2]。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信息获取、舆情分析、研判响应等多个环节[3]。通过监测获得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仅仅是舆情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研判、为应对舆情危机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性建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组织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舆情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在获得舆情信息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咨询、分析研究,认真核实问题,对舆情走势和影响程度作出客观评估和科学研判,提出提请关注(预警)级别以及正确回应、引导舆情的科学口径和应对措施建议。客观科学地分析研判舆情信息,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专业的队伍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1.1 基本要求

关于如何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官方至今尚无明确的规定。2011年3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第九条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舆情处置专家咨询组织,在舆情发生后,科学分析研判舆情,及时对信息发布的时机、形式、主体、内容口径,以及正确引导舆情的措施等提出建议”[4]。一般情况下,论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时所说的“农产品”更多指的是“食用农产品”,因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意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处置也是非常适用的。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首先应当建立舆情处置专家咨询组织;其次,在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时要做到“及时、准确、科学、客观”;再次,要对响应信息发布的时机、形式、主体、内容口径,以及正确引导舆情的措施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1.2 工作组织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做到科学、及时、准确,排除主观臆断,必须设置专门的舆情分析研判专家咨询组织,建立健全高效的分析研判制度和机制保障。舆情分析研判是一项权威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熟悉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灵活掌握媒体应对技巧。一般来说,应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问题事件涉及的专家学者、突发事件处置经验丰富的官员和媒体人士等组成的舆情分析研判专家组对舆情开展深入的集体分析研判。农业部已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和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也成立了贯通部省地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监测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专家和管理者的作用,联合资深的媒体人士,组建一个全方位的舆情分析研判专家组,及时分析研判有关舆情。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类型、关注程度的分级及发展阶段研判

对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分级和分期,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各类信息的不同作用、不同价值及不同应对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5]。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中,做好对舆情信息的分类、分级和分期,有利于明确重急轻缓,有的放矢,科学应对。

2.1 舆情信息的分类

网络中反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可以分为以下5类。

2.1.1 政府公信力类 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各部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法律法规、制度措施、标准制修订等出台前后,中央、有关部委及地方领导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重要指示和讲话,突发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处置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评估和认证等部门及行政执法人员职责履行情况,以及一些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都会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网民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情绪,发表各种言论、诉求及建议。这类舆情信息可以侧面反映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大小,可归为政府公信力类。

2.1.2 质量问题事件类 质量问题事件类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是反映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或因这些问题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舆情,主要集中的是网民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植物疫病,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农兽渔药使用及其残留情况,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质的使用情况等,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各种意见、态度、看法甚至行动倾向。

2.1.3 科学缺陷类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保鲜、质量检验检测的标准、技术、设备设施等也在不断翻新,加之农产品的种类繁多,问题隐患复杂,网民对有关标准的全面性、新颖性、科学性及与国际接轨情况,对安全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对贮存保鲜技术措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对检测检验技术的可靠性、权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事件会有不同的态度、看法和观点,这类舆情信息归于科学缺陷类。

2.1.4 消费指导类 有的网民、媒体记者在爆料、跟帖评论时,明显暴露其农业科学知识素养的缺陷,比如2012年曝光的“注水西瓜”、“打针葡萄”,以及“化肥农药催熟早稻”等,比如毒蘑菇、河豚、扁豆等一些涉农产品,本身含有天然毒素不能食用或需要一定程序加工后才能食用,偏有人食用或不按要求加工就食用,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但这些爆料往往还有不少的“网络水军”在其后冲锋陷阵。诸如此类的舆情信息暴露出消费者及媒体记者的知识缺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消费指导缺乏,归于消费指导类。

2.1.5 恶意攻讦类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那么一些人不走正道,采取非正常手段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穿上“马甲”在网络媒体发帖、跟帖“爆料”,通过网络散布谣言,迷惑不知情的网友,给对手造成被动和伤害以从中渔利。这类舆情信息属于恶意攻讦类。

2.2 舆情信息关注程度的分级

在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过程中,还需要对舆情信息,尤其是突发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舆情信息进行关注程度分级,从而为下一步的舆情应对提供参考。综观国内外有关突发事件舆情分级方法,分为3级、4级、5级的都有。美国国家威胁预警系统将危害程度分为5级,分别用红、橙、黄、蓝、绿5种颜色代表从高到低的5级危险程度[6]。2007年8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我国的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7]。清华大学薛澜教授等[8]提出以应对能力为主,兼顾事件的客观属性的“能力本位”分类标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严重(Ⅲ级)和一般严重(Ⅳ级)4级,依次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进行预警和分级管理。

考虑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的复杂性尤其是农产品的“信用品”特性,结合我们的舆情监测分析研究实践,我们认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研判时应主要依据问题事件(尤其是负面舆情)的客观属性(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和损失后果等)将推荐关注(预警)程度分为特别关注(5星级)、高度关注(4星级)、重点关注(3星级)、密切关注(2星级)和需要关注(1星级)5级:(1)特别关注指具有全国性影响并已经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实质性危害或对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危害,需要动用全省力量甚至需要中央政府援助才能控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2)高度关注指发生在一个市(县)域内或波及两个市(县)以上,具有普遍影响并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危害或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省级有关部门力量可以控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3)重点关注指发生在一个县(乡)以内或波及两个县(乡)以上,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暂时没有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但已经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热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4)密切关注指其影响局限在乡(镇)、社区范围内,尚未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但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5)需要关注指局部性的一般性问题,但有可能继续发展成为安全隐患,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开展科学普及与消费指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正面舆情信息推荐关注程度可以视其影响范围、程度与上述级别相对应。

2.3 舆情信息发展阶段研判

一般来说,社会公共事件舆情的发生发展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或演化路径[7-10]。准确研判网络舆情发展的周期,可以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认为,一般社会热点网络舆情事件基本可以分为舆情发生期、舆情发酵期、舆情发展期、舆情高涨期、舆情回落期和舆情反馈期6个阶段[10]。

我们的研究证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也基本上经历这几个阶段。舆情发生期表现为问题事件原创主帖见诸网络媒体后,网民开始有零星的反应,在有知情网民提供更多的真相材料、图片佐证之后,更多的网民、网站转帖转发、评论、跟帖讨论,逐渐成为舆情热点,是舆情研判最重要的考察环节之一。随后一些传统媒体甚至国家级媒体网站出现有关报道,与网络媒体形成呼应,从而使舆情发展到发酵期。舆情发生期和舆情发酵期相隔时间有时候非常短暂,网络媒体爆料常常不到3h就出现在当天的早报、晚报上。此时有关方面舆情响应过慢或失当,负面舆情就会聚合成负面舆论,猜测、质疑、谣言四起,大量网民围观、拍砖、灌水,事态进一步扩大。舆情发展期则是在官方相关部门出手后,如果应对得当,负面情绪虽未完全控制但逐渐走稳,传统媒体出现调查求证报道、科普及消费指导和评论员文章,舆情提前走向回落期。如果应对失当,有关方面不能及时调查处置、问责,不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应对出现不同口径甚或失言等,矛盾再度激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乘机兴风作浪,舆情出现强劲反弹,舆情进入高涨期。在舆情高涨期,惊动了高层领导,“跨级”响应出台。在高层的介入下,投入实质性重大应对方案,舆情出现拐点,逐渐进入回落期。随着行政问责、司法介入和善后赔偿工作的开展,媒体报道和围观网友逐渐散去,有关方面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消除负面影响,舆情进入反馈期。舆情反馈期要注意问题事件的处置结果或当事人的不当言论或有网民新爆料导致的舆情复燃。我们在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时应该准确判断舆情发展的周期,尽可能把舆情化解在舆情发酵初期,防范于未然。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舆情分析研判方法一般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5,10]。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要做到全面准确,既要对舆情信息进行性质认定和价值判断,又要对其影响范围、传播情况以及不同受众的观点倾向性等进行数量上的研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舆情的整体轮廓和发展脉络,掌握舆情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才能为舆情应对工作提出科学准确的建议。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同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截然分开。

3.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对所得舆情信息的定性判断。首先要甄别舆情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性判断方法包括确定媒体来源的可靠性;关键词搜索有无类似新闻和消息,弄清是旧闻还是新闻;用常识判断其可信度;打电话到当地有关部门或派员到事发地了解核实调研等。一般来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原因等新闻基本要素严重缺乏的、没有真实当事人而动不动用“知情人士”、“业内人士”说话的、内容明显出现常识性错误等新闻都很可疑。真实性确定后,便要对舆情信息中网民的态度、意见和观点进行分析、提炼和归纳,整理分析网民的代表性言论,对报道、转载媒体的代表性进行宏观分析,对转载媒体的数量进行粗略统计,对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性质、原因、危害程度及波及范围,以及时间敏感性、网民关注程度及社会关联度等作出分析研判,宏观判断舆情性质特征、媒体报道及网络言论倾向性,以及舆情类型、关注程度和舆情所处的发展阶段等。

3.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是对获得的舆情信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人工统计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分析。定量分析目前常用的是Excel表格以及具有目标功能的专用软件平台进行统计分析。人工分析有赖于舆情分析工作者对舆情样本中的态度、意见和观点分布的人工统计、归纳和提炼,人工制作图表,费工耗时,也可能无法囊括所有舆情信息源中的全部数据,不能满足时效性要求,最省时有效的方法还是借助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系统的智能分析。定量分析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满足尽量准确统计主帖数量及地域分布、主帖点击率、同主题报道媒体权重、转载媒体量、媒体及网友评论跟帖回复总量、观点数量、观点分布、代表性言论等。媒体人士、网友和意见领袖等的观点言论是舆情分析的主要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生产经营者和网民的言行是舆情分析的主要对象。定时段的数量统计分析可以考察舆情走势,以及舆情走势与舆情应对之间的关系,准确跟踪舆情发展轨迹,量化判断舆情发展阶段及重要节点,以为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4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及条件保障

4.1 分析研判工作的组织协调

舆情分析研判专家组成立以后,针对不同舆情信息,邀约不同的专家组成员,用电话会商或组织舆情分析会商会的形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开展及时的专题分析研判。这其中涉及到一个牵头及组织协调的问题。一般地,涉及一个省份的,应由该省(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涉及全国性的或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或虽发生在一个省份但带有普遍性、问题严重、需要在国家层面处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应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牵头;涉及多个环节、重大的综合性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应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农业部协同组织专家会商研判。

4.2 分析研判工作的模式

一般的舆情分析实务是“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人工分析与软件应用相结合、舆情信息分析专业人员基础工作与舆情分析专家委员会舆情研判相结合[10],这是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工作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也应遵照这一模式进行,即在获得初步的舆情信息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系统定量分析,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撰写基础性舆情信息报告材料,再组织舆情信息分研判专家组有关成员对舆情信息开展深入的分析研判及响应对策研究。3个环节各负其责又紧密配合,尤其是电脑软件和人工分析相辅相成,才能确保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科学高效。需要强调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复杂多变,要根据舆情信息分类、分级与分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专家组成员开展分析研判工作。

4.3 制度和条件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工作,和其舆情信息监测一样,除了有其相对稳定的分析研判专家组织之外,还需要有其相应的制度和条件支持。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正常化、科学化,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应建立健全日常性的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联席会制度、重大舆情专题分析会商制度、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情况反馈制度、人员培训制度、考核奖励资助制度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抓好组织建设。要有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主管部门,明确职责分工,落实领导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管理,确保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稳定开展和长效运作。此外,不管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性能优越的计算机及分析软件系统、高速畅通的网络系统及日常办公用电话、传真、复印等设备耗材必不可少;分析会商、舆情调研、业务培训、奖励扶持等也需要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必要的财政支持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的物质保障。

作者简介:李祥洲(1965-),男,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林字,李祥洲,戚亚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与管理研究 [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53-56.

[2] 李祥洲,郭林宇,戚亚梅,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探讨 [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5:17-21.

[3] 郭林宇,戚亚梅,李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12):5-7.

[4]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印发《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Z]. 食安办(2011)7号.

[5]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 [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0.

[6] 郭济主编.政府应急管理实务 [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Z]. 2007-8-30.

[8] 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 [J]. 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9] 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 [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9.

[10]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 [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11.

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李祥洲 郭林宇 戚亚梅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李艳 廉亚丽 来源:

网络舆情法律范文第5篇

信息收集、处置、引导办法

第一条 总则

为提高我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置、引导水平,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最大程度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网络媒体报道可能对我乡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维护百宜对外形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报送准确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随时进行研判,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2、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宣传报道有利于我乡的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处置。

3、明确职责,严格制度。按照分工协作、集中应对的原则,由乡文化服务中心统一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具有较大影响的特别重大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由乡文化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突出导向,分类处理。网络舆情发生时,新闻宣传工作服从现场处置工作。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乡形象的事件,由乡文化服务中心牵头

负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准确报道。

第三条 组织领导

设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及时落实主要领导关于网络舆情的批示要求;

2、对涉及百宜的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

3、根据需要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4、收集、研判、处置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向区委宣传部领导汇报情况,并向有关部门通报舆情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指导相关部门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向区委宣传部及时上报舆情信息处理进展情况。

第四条 舆情收集

收集整理互联网络舆情汇集、研判、处置工作方案的信息、报道、简报、图片等相关资料。并明确一名专职网络舆情评论员,网评员每天上网浏览有关百宜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帖、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第五条 舆情处置

按照“早发现、早处置、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及时了

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同时组织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和评论员,以普通群众的身份、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出发,对负面质疑进行反驳,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在主流媒体发布,维护百宜的良好形象。

第六条 舆情引导

突发舆情发生后,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正面回应、妥善处理”的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百宜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及时作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网络舆情法律范文第6篇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绪论(缘起、研究意义及概念界定)

1.1微博客的产生及影响概述(国外、国内)

1.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现实意义·对及时掌握和有效引导舆论的作用)

1.3研究思路及逻辑架构

1.4概念界定: 1.4.1微博客及相关概念;1.4.2舆情、舆情监测及相关概念;1.4.3舆

论引导及相关概念

第一章(现状、问题)

2.1 2010被称为“微博年”

2.2微博客特点特性特征分析

2.2.1 Web2.0之集大成

2.2.1微博客成为真正的“随身”播发媒体

2.3微博客舆情传播分析

2.3.1网络舆情信息源分析

2.3.2网络舆论意见源分析

2.4 微博客已成网络舆论新阵地

第二章(舆论监测调研、分析)

3.1目前网络舆情监测概述

3.2目前微博客舆情监测概述

3.3目前微博客舆情监测的不足

3.4微博客舆情监测的调研分析

3.4.1问卷调查报告(附调查问卷及抽样方案)

3.4.2案例分析报告(附突发事件传播途径调查及走势图)

3.4.3访谈报告(附访谈方案及访谈提纲)

3.5微博客舆情监测需注意的问题

3.6微博客舆情监测的原则要求

第三章(引导机制调研、分析)

4.1目前的舆论引导情况综述

4.2微博客舆论引导缺失分析

4.3微博客舆论引导调研分析

4.3.1传统媒体网站微博客舆论引导分析

4.3.1.1案例分析(附抽样方案等)

4.3.1.2访谈报告(附访谈方案及提纲)

4.3.2商业网站微博客舆论引导分析

4.3.2.1案例分析(附抽样方案等)

4.4 微博客舆论引导在整个舆论引导中的意义

第四章(对策、建议)

5.1构建微博客舆情监测体系

5.1.1建立微博客舆情监测网络

5.1.2设立微博客舆情监测指标

5.1.3建立微博客舆情预警机制

5.2微博客舆情监测在整个舆情监中的重要地位

5.3构建微博客舆论引导机制与体系

5.3.1建立微博客舆论引导先行的舆论引导体系

5.3.2建立不同媒体相互配合的舆论引导体系

5.4准确舆情监测研判是舆论引导的先决条件

5.5舆论引导做好两场战斗

5.5.1建立“正规军”与“游击队”两支舆论引导队伍

5.5.2打好“阵地战”和“游击战”两种舆论战争

第五章:结论

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

本课题拟从绪论(研究意义及概念界定等)、上编(背景及现状编)、中编(调研分析编)、下编(对策建议编)、结语等五方面内容逐步展开论述。

§1 绪论(研究意义及概念界定等)

1.1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研究的研究现状述评

1.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1.3研究思路及逻辑架构

1.4概念界定1.4.1群体性事件及相关概念1.4.2网络舆情及相关概念

1.4.3舆论引导及相关概念1.4.4 应急管理及相关概念

§2 上编(背景及现状编)

2.1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2.2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历程概述

2.3群体性事件的常见类型

2.4群体性事件的常见诱因

§3 中编(调研分析编)

3.1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调研分析

3.1.1问卷调查报告(附抽样调查方案及问卷)

3.1.2座谈及访谈报告(附访谈方案及访谈提纲)

3.1.3热点案例评析(附案例概述)

3.2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调研分析的结论

3.2.1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2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的相互关系

3.2.3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常见态势

3.2.4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

§4 下编(对策建议编)

4.1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的网络舆情管理

4.1.1网络信息的发布及议程设置

4.1.2网络舆论领袖的培育及维护

4.1.3网络负面舆论及网络流言的应对

4.2群体性事件消退善后阶段的网络舆情管理

4.2.1形象及声誉修复中的网络舆情维护

4.2.2网络舆情管理的效果评估

4.2.3网络舆情管理的总结反思

4.3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的构建

4.3.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系统

4.3.2制定潜在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4.3.3建立网络快速反应机制及网络危机公关体系

上一篇:审计评估范文下一篇:暑假第一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