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化融资范文

2024-07-23

证券化融资范文第1篇

【摘要】2013年3月证监会正式颁布《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为基础建设企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融资创新提供契机。基础建设企业利用资产证券化能够在合理融资期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与此同时,笔者发现我国已有基础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实践存在项目建设期融资局限和银行担保风险。

基于我国基础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必要性和实践局限性,笔者以南京市浦口区A城建投资公司为例,创造性地利用单一资金信托对接券商资管计划,覆盖融资人公路建设施工期和完工后资金回笼期,并对整体融资计划做了详细操作设计,综合分析融资人、投资者以及商业银行的财务效益。笔者认为资产证券化与其他融资产品组合使用,既为基础建设企业开辟了一条低成本融资新路径,提高建设效率;又为投资者提供了短期储蓄替代型投资品种,拓宽其投资领域,提高投资收益率;更实现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风险分散、收益增长。本文案例设计实用性强,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本土探索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融资 基础设施建设企业 案例设计

一、引言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质量”成为2013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城镇化过程将产生对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共服务的大量投资需求,这类投资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周期长以及社会外部性强等特点,因此相应的建设资金保障成为关键。创新其融资模式和手段,保障项目获得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成为加速城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新的金融工具和方法,它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并依托该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的结构性融资活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始于20实际90年代,先后于2005年、2012年进行两轮试点,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和相应法律制度滞后,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裹足不前。2013年3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扩大了投资标的范围,预示着资产证券化业务新机遇的到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均GDP和货币流通量M2逐年上升,通货膨胀的现实和预期引发大量民间资本寻求有效保值增值途径,然而股市持续低迷与波动,加之我国政策对民间资本直接投资的约束,巨大而分散的民间资本投资无门。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础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操作将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与社会资本存量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

二、我国基础设施企业资产证券化实施现状

资产证券化融资期限较长,一般5~10年,将优质基础资产通过“真实出售”独立于发行主体,根据基础资产评级情况,参考同期同级城投债价格上浮定价。在产品内部,按偿付期限进行优次分级,遵循资产定价模型风险溢价原理,偿付期越短的层级越优先,相应回报率水平越低;偿付期越长的层级越劣后,其较高的风险溢价导致相应回报率越高,其定价符合资产定价理论。融资期限和利率相比集合信托(一般融资期限2年期,利率10%左右)更加合理。而相较于城投债,产品结构多样化,设计更为灵活,审批更为便捷,产品内部细分层级满足不同期限和收益偏好的投资者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行5例基础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其实施总体思路是将已经建成的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打包设计资产证券化产品,其对应的基础资产主要集中在①高速公路、机场、收费桥梁等盈利性较强的基础设施的收费权;②自来水、煤气、供热、供电等的应收款。研究已有案例,发现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基础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均采取券商专项资管计划的SPT模式;第二所有项目均为回收已建成项目资金或依靠已建成项目募集资金,尚未出现筹建或在建项目资产证券化案例;第三,五个案例中有四个案例出现商业银行作为外部担保机构为专项计划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增信措施。

对于特点一,我国券商专项计划的SPT模式由我国法律环境所决定。第二个特点是由资产证券化产生原理所制约,未来现金流建立在基础资产建成投入使用并可产生现金流的条件下,因此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单独依靠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难以完成融资,即融资范围无法覆盖至项目建设期。对于第三个特点,基础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案例均采用商业银行作为担保机构进行外部增信,在实质上构成商业银行授信内的融资性保函业务,根据现有的商业银行会计计量体系需要对该类业务计提全额风险拨备,占用100%风险资产,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不具有节约资本的经济性。

为了克服企业资产证券化上述局限,在实务中探索能够覆盖项目建设期并且不采用商业银行担保模式的基础设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设计模式就显得非常迫切。因此笔者希望能够设计一款包含SPT形式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在内的综合融资方案,在项目建设施工和完工投入使用两阶段衔接两种不同市场化融资产品,利用两者优势降低融资综合成本,同时实现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三、案例: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

(一)项目情况

滁宁快速通道是滁州市实施东向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工程项目,滁宁快速通道全长约42公里,其中滁州市境内19.7公里,南京市境内约22.678公里。滁宁快速通道南京段已由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工程总造价约4.5亿元,2011年开始进入开工前土地征用工作,2012年底开始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4年中期竣工通车。项目属于一级公路,经相关部门审批在完工后将设立收费站,收取车辆通行费。

负责滁宁快速通道南京段工程的建设主体为南京市浦口区A城建投资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0亿元,属于银监会认定的政府融资平台,最近一期会计报表列示的净资产为人民币37亿元,经新世纪公司的外部评级为AA-,该城建投资公司即为本案例融资企业。2012年年末财政部等四部委出台的【643】号文件,限制公路等公益性项目财政性债务直接或间接融资,利用平台类企业新型可靠还款收入为市场化融资担保成为融资模式创新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2010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逐步攀升,以保值升值为目的的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无门,巨大的基础项目资金缺口与待投资金需要新型金融工具完成对接。

滁宁快速通道是滁州市实施东向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形成南京市1小时都市经济圈的重点项目,项目具备充分的可行性,根据第三方专业公司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现金流的预测,2014年中期建成后5年内的滁宁快速通道南京段现金流累计预测金额为4.55亿元,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 滁宁快速通道南京段2014-2019年现金流预测

单位:万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滁宁快速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

1.主要项目交易对手介绍。南京市浦口区A城建投资公司为本案例的融资方以及原始权益方。该公司负责滁宁快速通道南京段工程的建设,在债券市场上未发行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企业债。该公司已为滁宁快速通道南京段项目投入自有资金1.5亿元,用于项目前期的土地征用工作,为保证后续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拟筹措项目建设资金3亿元,用于快速通道的工程建设,融资金额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为67%。经与融资方充分沟通,由于该类公路资产投资额相对较大,项目公路收费回收期较长,融资方希望的融资期限为5~7年;项目总融资利率水平能够与同等评级和期限的企业债融资水平具有可比性;在外部增信方面,项目的建设期间(预计期限为1年半),建设主体同意以自有的评估价值为5亿元国有出让用地为融资提供抵押,待工程项目完工并取得车辆通行费收费权后,以车辆通行费收费权置换前述土地抵押,成为直接投资标的,同时在整个融资期限中可提供母公司连带责任担保。

2.融资方案设计。由于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收费权的取得必须建立在该公路已经完工并通过工程验收,即目前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暂无法满足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对于基础资产的要求,但根据该工程施工进度以及相应的审批文件来判断,滁宁快速通道公路收费权在未来1年半的时间内能够满足形成基础资产的各项条件。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判断,笔者站在商业银行融资顾问的角度提出了“综合规划、分段对接”的覆盖建设与回收期双范围的新型资产证券化解决方案。“综合规划”即将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收费权设置为一个具有未来现金收益的财产权,采用信托收益权的模式作为基础资产的载体,最终目的是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段对接”是指在正式取得公路收费权批文前,采用银行理财池的非标投资业务受让“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财产权单一资金信托收益权”,为公路施工建设提供资金;在取得公路收费权批文后,在基础资产确权的基础上,通过与券商合作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证券化产品)”,以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募集资金受让第一阶段的“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财产权单一资金信托收益权”,并以未来公路收费收益对资管计划投资者还本付息。银行理财资金与券商资管计划两阶段共同完成为期6.5年的项目融资综合计划。

该综合融资方案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滁宁公路整体项目融资方案结构图

3.综合融资计划概要。综合融资计划一阶段C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投资的财产权信托计划概要详见下表:

表2 信托计划概要

综合融资计划二阶段B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概要详见下表:

表3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概要

专项计划说明:

(1)基础资产为投资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2014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的全部收费权。

(2)专项计划受益凭证本息偿付安排,见表4:

表4 滁宁公路专项资管计划受益凭证偿付计划表

单位:万元

其中优先级和次级受益凭证设立固定利率,按上述偿付表还本付息,允许流通转让;次级之次级凭证不设利率,在专项计划存续期内享有除优先级和次级受益凭证收益外的全部剩余收益,但只有在前两种受益凭证项下的计划收益全部得到满足以及专项计划期满时,才能享有,次级凭证不可转让。

(3)分配顺序安排。①专项计划涉及的应纳税负(如有);②计划管理人的管理费、托管银行的托管费、监管银行的监管费、评级机构的跟踪评级费和杂项费等专项计划费用;③当期应分配的优先级受益凭证预期收益与本金;④当期应分配的次级受益凭证预期收益与本金;⑤当期剩余资金全部分配给次级受益凭证持有人。

(4)原始权益人补足承诺。

在专项计划每期对付结算时,若基础资产所产生现金不足以支付当期应付收益和本金,则原始权益人承诺对专项计划其进行补足,并由其母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三)财务效益分析

1.融资人综合融资成本分析。(1)综合成本测算。南京市浦口区A城建投资公司通过笔者设计的单一信托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衔接综合融资计划一次性融资3亿元人民币,期限6.5年,综合成本体现如下:

①单一信托计划中,C商业银行投资信托计划1.5年收益,形成3240万元成本。

②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本:

第一,券商购买信托计划支付的溢价。券商资管计划募集3.33亿元资金作为受让C银行信托计划对价中包含券商支付溢价60万元。故60万元溢价成为综合融资计划成本之一。

第二,投资者约定年收益率,优先级五档与次级受益凭证均按固定利率偿付,五期票面利率加权平均测算年利率为5.61%,利息总额为6080.52万元。

第三,主承销商承销佣金,每年收取发行金额的0.3%,5年共529.5万元。

第四,计划管理中介费,包含D证券公司专项计划聘请律师、会计师、评级顾问以及中证登记公司和交易所上市费用。其中律师费50万元;会计师费20万元;信用评级机构20万元;中证登记公司一次性收取0.01‰,即0.353万元登记费,和每年派息收取0.05‰,即共0.30万元手续费;深交所目前上市暂不收费。综上,计划管理中介费共计90.66万元。

第五,托管银行托管费,每年30万元,共计150万元。

第六,专项计划管理费用,包括每年向专项计划管理人支付管理资产总额或余额的0.2%,5年共计金额约为245.55万元;以及专项计划资金划付费用、银行结算费用、受益凭证持有人大会费用等17万元。

综上所述,本次综合融资计划存续6.5年内,原始权益人除本金外所付费用与利息合计金额为10358.30万元,融资本金为3亿元,综合融资成本约为6.75%。

(2)财务效应分析。本次3亿元综合融资计划的融资效益集中体现为融资人财务费用的极大降低。与传统银行贷款长期项目贷款的7.80%成本水平、城投债AA-级企业7年期7.5%~8%成本水平以及6.5年滚动发行集合信托的12%成本水平相比,本综合计划最高节省财务费用13017.70万元,见表5所示。

表5 3亿元融资效益比较

从融资人资产负债表角度来看,由于融资人真实出售基础资产,使得资产和负责出表,降低了企业资产负债比率。另外,未来5年“收费权”资产出表,在发行专项计划时有利于提高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优化企业多项财务指标,当专项计划到期后,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回落。

2.C商业银行财务效益分析。作为整体融资计划财务顾问,C商业银行收益如下:

(1)单一资金信托投资和转让收益。C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信托计划,推动为期6.5年的融资计划,共获得收益3300万元(包括用于对付理财产品收益资金)。

(2)投资专项计划次级凭证收益。在券商专项资管计划阶段,C商业银行以自营资金4000万元认购专项计划次级收益凭证,预期收益率5.92%。5年专项计划到期后,C银行将获得1184万元投资收益。

C商业银行在第一阶段通过表外业务使用3亿元理财资金作为本次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启动资金,在第二阶段通过以小部分自营资金与信托投资收益资金4000万元撬动3.53亿元专项资管计划,引入社会投资资金,推动信托和资管计划成功无缝对接,在取得投资收益的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优质客户提供了低成本融资工具。

综上所述:该创新性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独特的运作方式,犹如一道桥梁,在多个层面上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联系起来。资产证券化一方面为银行信贷风险“减压”,另一方面,在为资本市场增添交易品种的同时,也为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进而促进了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调发展。

四、结论

笔者以南京市浦口区A城建投资公司为滁宁快速通道公路南京段项目建设筹资为例,以综合融资计划顾问身份,根据融资人融资要求,为企业设计整体融资规划,创造性将单一信托与资产证券化分阶段有机结合,分别覆盖项目建设期和项目完工资金回笼期,通过在最初阶段设置独立于原始权益人的财产权信托模式在根本上实现了资产证券化中的关于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通过财产权信托转让登记设定实现了资产证券化中的“真实转让”,信托转让在产品分级结构中设置了次级与次级之次级两档增信实现了产品中的“内部增信”,最终在综合融资成本为6.79%的情况下,实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市场化,并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基础建设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宏观方面看,基础建设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降低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还具有促进消费、提升产业升级的功能。从微观方面看,将资产证券化SPT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与单一信托创新衔接,既为融资企业开辟了一条低成本且能全面覆盖项目资金周期的融资新路径;又为投资者提供了短期储蓄替代型投资品种,拓宽其投资领域,提高投资收益率,实现了创新产品;另外为商业银行释放信贷额度,增加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本使用效率,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并提供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和更好的资产负债管理。在未来城镇化加速发展新时期,利用资产证券化搭配其他融资方式的组合融资计划,实现风险分散、利益共赢,将成为基础建设企业快速高效低成本融资的主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东.《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彭欢宇.《湘环公司高速公路收费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中国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文献总库,2010.

[3]肖来久,孙鹏搏等.《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研究报告》.《交通财会》,2009.02.

[4]高强,李鹏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开发研究》,2012.01

[5]刘向东.《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模式研究》.第一版.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7.

[6]葛培健.《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操作实务》.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中信证券.《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说明书》.网站,2013.

证券化融资范文第2篇

一、我国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

(一) 商业地产及融资方式现状

伴随着我国近些年对房地产市场进一步限制, 使得房地产行业相关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在2016年, 央行要求银行理性对待房地产, 对房地产贷款进行合理的控制。随后银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和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风险发布了相关政策。这使得房地产的信贷环境加严,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金融融资渠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很多房地产企业开始不断创新融资渠道, 试图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 因此商业地产的资产证券化逐渐走进视野。

(二)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目前我国出现的相关融资方式可以划分了三种类型, 分别是券商专项、资产支持票据和信贷。其中资产证券化对相关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 例如企业的经营情况, 盈利情况和知名度等等。资产证券化每年需要支付券商佣金, 保险费和审计费等等一系列费用, 这使得资产证券化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大型企业。

(三) 资产证券化相关要点

资产证券化是将企业基础资产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收益作为企业对民间资本赔付和支付相关利息的依据, 相关企业需要将企业中未来收益较好的基础资产作为载体来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企业所拥有的不动产和应收账款等优质资产往往都能够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在资产出表方面,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作为载体发型资产证券化的时候, 可以出表, 也可以选择不出表, 权益类不需要在表中体现。资产证券化对交易场所是具有一定要求的, 这些场所要能够具有很好的认同性质。如今资产证券化当中使用的是备案制, 这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举措。但是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 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的作用, 导致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呈现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商业地产选择融资方式时, 基本不会将资产证券化当作首选方案, 而是一直将其视为备选。这也就展示出了当前我国还需要仔细研究国内市场, 制定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监管法规。

二、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融资现状

相较于没有使用资产证券化, 商业地产企业能够显著增大日常所使用的流动资金, 这主要是能够将资产流动性差的资产进一步盘活, 使得企业内部的资产流动性和灵活性都大大提高。资产证券化其中一个优势就是能够将相关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提前获取, 这是银行贷款所不具备的优势。且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贷款所需要的利息比资产证券化所支付的成本要高出很多。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必然会有着风险, 资产证券化也不例外, 在作为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如果不规范使用, 将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确保资产证券化能够长远发展, 确保相关房地产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能够增加融资方式。

三、推进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 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我国将资产证券化运用到商业地产的时间还不长, 相关部门对于资产证券化运用到商业地产中的相关规章制度尚不明确。这使得资产证券化在商业地产融资的时候, 如果操作不当, 将会产生很大的系统性风险。为了确保资产证券化在商业地产中广泛的运用, 相关部门需要依照资产证券化的特性做出相应的规定。最大程度上规避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资产在发行过程中存在着发行规模小和相关资金流动性较差的情况, 相关部门需要就发行的资产进行限制, 扩大企业发行的品种和范围。

(二) 配套体系不断完善

从当前资产证券化的情况来看,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则很难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作用。税收制度也需要不断地完善, 相关重复税收、税种缴纳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此外, 还需要加强监督体系的建设, 要利用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形成对市场的严格监管作用, 避免出现混乱情况。

(三) 构建预警和防范机制

通常来说, 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大风险下的收益会比小风险下的收益多。市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其收益能够被不断地发现, 使得其风险不断降低。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我积极地将资产证券化运用到商业地产融资中。相关部门也需要建立相关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确保国内金融市场免受外来资本的冲击。同时, 相关部门还需做好风险隔离工作, 防范资产证券过程中相关利益冲突, 确保投资者利益受到保护。

四、结语

伴随着近几年宏观政策的调整, 我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着资金收紧的局面。当前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结构单一、社会上闲散资金无法进入到房地产行业和各项融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这三种问题。资产证券化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将商业地产的融资结构扩大, 使得社会上闲散资金能够快速进入到商业地产行业, 也能够减少商业地产融资时的局限性。

摘要:资产证券化拥有许多优势, 因此在房地产行业受到了青睐。但是我国目前在发展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经验还比较少, 制度也不完善, 呈现出一定的缺陷。因此就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 有针对性的改变这些不利因素。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 虽然开发商在建造的过程中有较高风险, 但其拥有较高的回报率, 使得开发商对其趋之若鹜。

关键词: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融资

参考文献

[1] 宋乐琪.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市场表现及对股东财富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 2016.

[2] 孙旭.优质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模式及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 2016 (1) .

[3] 田莎.房地产上市公司商业地产项目的融资结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 2014.

证券化融资范文第3篇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是将PPP项目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 (即SPV) , 并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离重组, 以该资产的未来收益产生的现金流构建资产池, 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完成融资。该证券化产品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一是基础资产的选择。二是融资结构的设计。

二、资产证券化融资与PPP项目的适配性

一是经过近年来大规模的建设, 大量PPP项目陆续进入运营期且期限较长, 社会资本亟须有效盘活已有的存量资产, 增加流动性。二是相较于传统的PPP融资, 资产证券化融资信息的披露更加详细, 与国家监管部门对于PPP项目整理与金融去杠杆的初衷是一致的, 以筛除那些运营管理不合规的PPP项目, 同时对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方加强监督。三是资产证券化选择基础资产看重稳定长期的现金流, PPP项目所涉及的如道路、水资源等收入现金流稳定且不追逐高风险收益, 更符合资产证券化的要求。四是降低PPP项目公司负债率, 完成持有资产的出表, 以利于后期融资。

三、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挑战

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完善绝不是简单的融资创新, 其涉及交易结构设计、使用运营等多个环节, 对于社会资本方建设、运营能力, 政府方履约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面临下述问题:

(1) 风险未完全转移。目前PPP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依赖于特许经营权所产生的收益, 在法律与实际运用中特许经营权仍属于项目公司, 该权利无法实现自由流转, 这导致虽然资产证券化中基于特许经营权而产生的收益权出售给SPV, 但是特许经营权却保留在项目公司。同时在证券化产品结构中, 项目公司都是以第三方担保或者购买证券化次级债券的形式来承担对底层资产的赔付责任。上述情况下资产独立与风险隔离效果仍旧较差, 如果收益权是基于地方政府信用或者市场风险而无法兑付时, 资产证券化仍然可能产生违约。

(2) 存在投融期限错配的风险。目前PPP项目的经营期限一般为10-30年, 而资产证券化的存续期一般为5-7年, 单个资产证券化产品期限较难覆盖PPP项目的生命期限。证券化资金来源主要仍为中短期资金, 连续发行新的资产支持计划不仅审批过程复杂而且对于融资成本的控制不利, 更容易引发信用风险。《通知》还规定“开展资产证券化的PPP项目建成并正常运营2年以上, 已建成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 并已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即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只能在项目处于成熟的运营期才能使用, 实际上项目建设期更需要大量的资金。

(3) 资产证券化利率与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存在差异。PPP项目依赖于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以契约方式形成的平等互利合作关系,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PPP项目的“公共”属性导致政府方对于项目的定价权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资本议价空间较小, 项目的收益率受到限制。而长期的占用资金更追求资本逐利性, 特别是随着国家金融去杠杆的环境, 社会资金面日趋紧张, 导致资本市场参与积极性受挫。

(4) 履约精神亟待加强。在PPP项目实操中, 部分欠发达地区的政府缺乏诚信, 契约精神淡薄, 甚至有借国家规范整改PPP项目、地方政府换届等时机要求社会资本方签订不利于投资人利益的补充条款, 使得社会投资方和资产证券化投资人顾虑重重, 担心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融资渠道有限的背景下, 将PPP项目作为转嫁债务风险的途径。

四、应对建议

(1)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法律规范。结合国情和PPP项目的特殊性, 政策制定部门明确SPV法律地位, 可以出台《资产证券化法》等相关金融法规, 规范资产真实出售和风险隔离等核心问题。

(2) 优化发行结构、拓宽资金渠道。一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直接对接项目的需求、供给, 满足投资者对项目规模和期限的需求, 以利于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二是进行分阶段的资产证券化发行。可以先发行7年期的证券化产品, 对于产品结构、基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的产品, 监管部门可以简化审批流程, 给续发提供绿色通道。三是建议金融监管部门适当降低准入标准, 进一步拓宽资金面, 特别是可以引入社保基金、寿险等中长期资金方的参与。

(3) 建立合理定价机制, 保障各方利益。建议在强化PPP项目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前提下, 建立合理科学的定价机制, 可以参考优先股的收益模式, 社会资本方投资PPP项目除了取得正常的政府可用性付费 (付费标准高于基准中长期贷款利率) , 还可以通过市场化运营取得额外收益。政府方力图控制财政支出但不能牺牲社会资本的利益, 相关定价付费机制应予以公示并设定调节机制。

(4) 强化合同披露, 提高政府履约能力。 (1) 应加强对PPP项目合同信息披露, 虽然各式合同庞杂琐碎, 但环节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 利于对项目建设与运营的监管。 (2) 应夯实政府履约责任, 要对政府的支付责任进行法律约束, 加强违规行为和失信行为披露, 对相关决策的领导人进行终身追责。三、重点持续监督项目的后续运营情况, 逐步构建良性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评级市场, 以保证投资切实利益。

五、结语

基于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被广泛看好, 虽然就实际操作来看仍处起步阶段, 面临着一定的缺陷, 但PPP项目有利于盘活民间资本, 对提高投资效率和把控投资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由于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盘活PPP项目的存量资产, 减轻社会资本方的资金压力, 本文将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入手, 就如何更好地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提出建议。

证券化融资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小企业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发现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并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有关小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小企业;融资;机制创新

小企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中,越来越受重视,其发展能拉动经济增长,成为我国稳定就业的主力之一。但由于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其重要性不符,使得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困难,如何解决融资困境已成为小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缓慢,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干涉力度增加,使得大多数小企业的发展十分困难。

1.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

小企业的发展由于要面对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用地成本提高等经营性成本增加问题,使得其发展举步维艰。在经营性成本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产品的价格却无法同步增加,使得小企业的收益率逐渐下降,缩小了利润空间。从而使得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成本增加,收入却停滞不前,最终利润下滑的困境。

2.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使其发展雪上加霜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无法满足小企业融资的要求,难以解决小企业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少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使得小企业的融资越发困难。在我国,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大中型银行金融机构控制着大部分金融资源配置与供给,而这些金融资源大多数的小企业都很难得到。

3.小企业的转型和发展难度大

目前,大部分的小企业由于其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太合理,因而都是依靠着“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模式进行竞争,无法适应经营成本上涨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要求。除此之外,小企业在对人才的重视度伤害不够,创新能力较弱,使小企业很难成功转型。

二、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小企业的融资,是对稀缺的资金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由于资金是小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使得融资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没有资金的支持,小企业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小企业自身的情况,使得其融资具有以下的特点:小企业的发展规模并不大,因而对于资金的需求数额不多,但又急于需要而且索要次数频繁,风险十分大。小企业的经营周期比较短,其可用来抵押的资产不多,又无盈利记录,因而使得小企业得不到信任;小企业自身的本金较少,难以抵押担保;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少,融资方式又比较单一,主要是借贷融资;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比较高,增加了小企业的负担;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加深了其融资的难度;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主要是民间借贷,自我融资。

三、小企业的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要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必须对其融资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1.直接融资体制不够完善

从小企业融资直接渠道少的问题,我们针对性地对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体制进行研究,发现其直接融资体制还有待完善。由于我国目前现有政策和金融环境的限制,小企业想要进入资本市场是很难得。因而使得小企业无法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而企业自行发展债券又受到政府的监控,使得小企业也无法获得发行债券的资格。

2.小企业融资的高风险不符合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

小企业由于其决策性较为随意,资金流动快,可抵押资产少,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以及其企业制度不够完善,产品市场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给小企业进行贷款的风险过高,不符合其贷款条件。而小企业的融资资金又比较少,使得商业银行无法获得较大收益。

3.小企业掌握的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间的信息不对称

小企业还未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与银行业务来往不多,使得银行无法为其建立信用档案,只能依靠市场信息进行评估。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小型企业。小企业的经营不够科学和透明化,容易发生逆向选择,而且小企业的经营周期比较短,退出市场竞争的机率比较大,从而导致向银行贷款难度大。

4.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无法负担融资成本

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渠道少,主要采用的是民间贷款。但民间贷款的融资成本又过高,使得小企业不堪重负。

四、创新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建议

1.创新微观融资方式

创新微观融资方式要求把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与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和收益合理搭配起来;进行资产证券化,将高质量的资产和收入稳定的项目或产品分离出来,用作担保进行融资,提升小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结合小企业自身的自身生产能力和其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制定灵活的期权购买计划,并将期权视作一种崭新的激励机制,从而进行有效管理;根据小企业的不同类型设计出不同的贷款方案。

2.创新宏观融资方式

创新宏观融资方式要求对银行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小企业信贷专业化,由于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过高与银行的借贷原则有冲突,若只是专门在银行中设立一个部门,是无法改变银行对小企业融资的冷淡态度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成立附属于银行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建立和完善小企业的融资诚信评价机制和担保机制,为解决小企业信息度不够透明,缺乏担保的问题,必须进行企业、政府、银行以及一些中介机构来共同合作;由于融资方式中上市融资的重要性,必须考虑到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因而必须规范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机制。

五、结束语

现阶段,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越来越重要,其发展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状况。而小企业在发展中融资问题成为首要问题,因而,必须创新小企业的融资机制,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才能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梁浩彤.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融资机制创新[J].南方金融,2011,(7)

证券化融资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诞生了能够解决市场上资本矛盾的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的存在使得资本在市场中能够有效地流动, 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的证券得到有效的监管, 能够让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完善, 市场上的资本运作更加有效。企业要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 就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对资本进行分析和管理, 通过管理体制的完善来促进融资结构的优化, 企业对证券市场进行合理的利用, 有助于完善自身的融资结构。

2 证券市场与国家经济发展

证券市场的发展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的变化也越来越快, 市场经济体制成了时代的主流,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其来源于市场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 因而发展证券市场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本的有效运作和筹集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资本, 因为企业需要资本来支付员工的薪酬, 企业新的产品开发需要资本来启动, 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都与资本息息相关, 因而资本的筹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证券市场是一种有一定发展历史的资本流动运作的方式, 其来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证券市场的发展同时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证券市场实现有效的发展需要国家合理化的监督调整, 以避免企业或个人利用证券市场做出不正当的行动, 引发经济危机, 危害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重要是由于不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不够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就我国的证券市场而言, 它还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处在一个并非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阶段, 这时候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常常不是主动的, 并且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持续发展, 市场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更为完善的证券市场, 以便于企业的有效融资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3 证券市场发展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和交易证券来实现资本的流动和调节资本的供求关系。企业融资结构是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 合理化的资本结构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运营。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的融资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融资通过有效的利用证券市场有利于企业资本的筹集, 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为企业融资创造一个更为完善的融资环境, 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使得企业对证券市场的利用更加有效合理。

证券市场发展结构的失衡将导致企业融资效率的下降。证券市场发展结构的失衡主要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失衡以及债券市场本身的失衡所引起。具体的表现是证券发行市场上股票市场的规模与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差较大, 以及国债市场的发展程度远高于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程度。这两种证券市场发展结构的失衡导致了证券市场本身发展受到的阻碍, 使得市场经济不能够发挥为原本的作用, 企业无法正常有效的筹集资金, 导致企业发展的停滞, 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作而倒闭, 企业人员失业, 引发社会对经济危机的恐慌。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离不开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 一个良好的经济市场环境才能孕育出优秀的企业。国家需要对证券市场的发展的投入力度, 以便于企业的有效融资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完成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4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的方式

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和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本身能为企业融资提供一个较好的融资环境, 因而要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首先是要大力发展证券市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通过资本的有效筹集与运作来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通过平衡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来维持一个稳定发展的证券市场。国家要让市场活跃经济增长, 需要对证券市场实行有效合理的调整和监管, 从而证券市场合理运作, 企业融资得以正常进行。企业要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 就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对资本进行分析和管理, 通过管理体制的完善来促进融资结构的优化, 企业对证券市场进行合理的利用, 有助于完善自身的融资结构。

5 结语

综上所述, 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证券市场实现有效的发展需要国家合理化的监督调整国家需要对证券市场的发展的投入力度, 以便于企业的有效融资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完成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的融资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融资通过有效的利用证券市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和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要引进专业人才对资本进行分析和管理, 通过管理体制的完善来促进融资结构的优化, 企业要对证券市场进行合理的利用, 完善自身的融资结构。

摘要: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和交易证券来实现资本的流动和调节资本的供求关系。企业融资结构是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 合理化的资本结构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运营。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的融资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企业融资通过有效的利用证券市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和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主要分析论述证券市场与企业融资的关系, 以及如何发展证券市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关键词:企业融资结构,证券市场,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发展证券市场促进企业融资结构调整[J].中国市场, 2005 (32) .

[2] 孙强, 孙荣.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对证券市场宏观效率影响分析[J].思想战线, 2004 (2) .

[3] 孙俊.证券市场与企业融资结构[J].工业技术经济, 2002 (2) .

证券化融资范文第6篇

摘要:在中国实施融资融券交易,不仅是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完善的迫切要求。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研究和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实证对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做出分析

关键词:融资;融券

一、研究假设

在参考了国外市场买空、卖空交易量与市场成交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鉴于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的开展具有增强市场流动性的功能,对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初期,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与融资、融券的交易量的相互关系作出如下假设:

H1:市场成交金额与当日融资买入额正相关

H2:市场成交金额与当日融券余量变化额正相关

H3:市场成交金额与当日融资融券总额变化额正相关

二、研究设计

1、样本的建立

本文选取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开始,至2010年9月21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本日融资买入额、融券余量变化量,即本日融券卖出数量与本日融券偿还数量的差额、融资融券交易总量变化量,共120个交易日的数据进行观察分析。样本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中的历史数据记录。

2、变量的定义

Y1:沪市上证综指交易金额

X1:沪市当日融资买入额

X2:沪市当日融券余量变化量

X3:沪市当日融资融券总额变化量

Y2:深市深成综指交易金额

X11:深市当日融资买入额

X22:深市当日融券余量变化量

X33:深市当日融资融券总额变化量

Y3:沪市、深市交易金额

X111:沪市、深市当日融资买入额

X222:沪市、深市当日融券余量变化量

X333:沪市、深市当日融资融券总额变化量

三、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与融资、融券的交易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

回归结果表明:

(1)当日融资买人额(X1)的被否定可能性小于1%,即统计显著。偏回归系数为正,与假设预期相同。

(2)当日融券余量变化量(X2)的被否定可能性过大,即统计不显著。偏回归系数虽为正,与假设预期相同,但回归结果无意义。

(3)当日融资融券总额变化量(X3)的被否定可能性小于10%,即统计显著。偏回归系数为负,与假设预期不相同。

回归结果表明:

(1)当日融资买入额(X11)的被否定可能性小于1%,即统计显著。偏回归系数为正,与假设预期相同。

(2)当日融券余量变化量(X22)的被否定可能性过大,即统计不显著。偏回归系数为负,与假设预期不相同。

(3)当日融资融券总额变化量(X33)的被否定可能性过大,即统计不显著。偏回归系数为负,与假设预期不相同。

回归结果表明:

(1)当日融资买入额(X111)的被否定可能性小于1%,即统计显著。偏回归系数为正,与假设预期相同。

(2)当日融券余量变化量(X222)的被否定可能性过大,即统计不显著。偏回归系数为负,与假设预期不相同。

(3)当日融资融券总额变化量(X333)的被否定可能性过大,即统计不显著。偏回归系数虽为正,与假设预期相同,但回归结果无意义。

四、结论

以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以来120个交易日的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沪深两个市场的成交金额与当日融资买入额显著正相关,其原因可能在于长期以来投资者对于做多操作较为熟悉,加之业务开展以来股票市场的低迷行情,融资买入业务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相对明显。沪深两个市场的成交金额与当日融券交易量、当日融资融券交易总量变化量的关系未得到验证。其原因可能在于通过融资融券入市的资金在试点初期还相当有限,对市场的直接影响很小。在融券方面,由于相关标的品种偏少,而且在底部阶段,券商也不愿融券给投资者,所以融券业务也难有起色。如果后市行情能够持续走强甚至出现单边市,则可能激发融资融券潜在市场的爆发,从中长期来看,市场成交会更趋活跃。

上一篇:中控室展示范文下一篇:宅基地置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