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品市场营销学 信息化教学改革 学情分析 师生互动 个性化辅导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即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加偏重实践教学的模式,要求培养出适应岗位和社会需求的人才,这就更需要教师提升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构建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不断发展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将信息技术嵌入教学系统,使整个教学环境实现信息化。

药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涉及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是医药卫生学校药学专业技能课程中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医药相关产品(化学药、中药等)营销策划、销售执行核心能力的主要课程,旨在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及复合型的医药市场营销型人才,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市场应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分析高职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药品营销人才。

一、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主要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采取大班全程灌输的教学手段,缺少教学实践,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而市场学和营销学的知识点生涩难懂,营销案例陈旧,学生理解难度大,单靠教师的单向输入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性对生活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教师急需将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于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粗放式”学情分析。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制作PPT和书写教案上。课前教师没有渠道去了解班级里每个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难以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能依靠平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印象进行主观、经验式的学情分析,形成“粗放式”学情分析,缺乏客观判断依据。这样的学情分析显然不能够为教学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教师只能依据主观经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是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评价模式单一。目前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主要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这种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将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医药市场中,去解决在医药市场中遇到的营销学难题。这种评价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存在一定缺陷。同时,单一的评价模式只注重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對平时多元化学习的学生来说有失公平。

二、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

基于以上教学现状的分析,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的结构,重构面向未来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可将“教”与“学”融合在一起,促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将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设计为“三段十步”的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三段”指的是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十步”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即资源推送、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导入、任务驱动、实时检测、总结提升、推送作业、个性化辅导和教学反思这十个教学步骤(如图1)。

(一)课前精心设计—— 学情分析是核心。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备课,根据本课程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医药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微课等作为课前自主学习性材料。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形成课前章节任务点,同时针对课前学习材料推送作业、案例讨论等,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完成课前章节任务点的学习,通过平台记录问题,基于平台进行相关讨论。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能够实时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正确率等,快速掌握学生实时学习效果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现实需求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进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策略,实现以学定教,为课中、课后的教学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中精致教学—— 师生互动是关键。课中,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要阶段。教师可以选择药品市场营销学的案例背景来创设情境,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实时课堂检测,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教师借助平台的统计功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时反馈,快速聚焦经典错题,利用共性疑难点集中精讲,深入巩固与强化学习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对情境导入任务进行合作探究,检验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根据课堂检测和课堂探究的反馈信息,再一次精讲难点、强化重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发起投票,进一步深化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自我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课中精致教学,师生立体互动体现了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创造思维的构建。

(三)课后精益辅导—— 个性辅导是重点。课后辅导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及时弥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知识漏洞,尽可能达成学习目标。首先,发布课后作业,学生通过平台完成并提交作业,客观题平台可以即时自动批改和反馈,主观题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作答情况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给每个学生。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查缺补漏,做到“堂堂清”。最后,学生基于网络学习平台记录的学习过程发布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疑问,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网络学习平台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原始记录,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教师根据平台数据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改进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后多元化评价—— 过程考核是亮点。教学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反馈调节机制,在整个教学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线上线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形成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线上评价体现的是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前章节任务点的完成情况,课中考勤、探究学习和实时检测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线上评价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评价信息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一定的校正和激励作用。线下评价体现的是总结性考核,主要包括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和实训课的成绩。线下评价主要体现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多元化评价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卫生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慧医疗、智慧药房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模式,对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医药卫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随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瑗彬,石伟平.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职业院校教师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1).

[2]赵建华,姚鹏阁.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16(4).

[3]李胜连,熊国保,黄立军,等.市场营销学点、线、面多维立体创新教学模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3).

[4]施能進,罗文华,徐茂华.高职院校专业群共享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3(14).

[5]高环成.基于项目教学的药品市场营销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1).

[6]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药学专业《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育技术信息化应用的改革与实践”(2019B103)

【作者简介】夏 梦,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讲师。

(责编 王 一)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市场营销;企业市场营销;整体产品;收益

Regional Marketing and Firm Marketing

QI Wen-e HU Zai-xi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0,

China;2.School of TV & News,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Key words: regional marketing;firm marketing;whole product;profit

市场营销的思想开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20世纪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营销理论和实践也从孕育、成长到大发展。从初期的消费者市场营销到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市场营销,70年代的社会营销,80年代的服务营销,再到90年代的关系营销和整合营销,营销研究的重点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综观这些理论,可以发现,所有这些营销理论基本上都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适应企业赢利需要而提出或拓展开来的。

显然,营利性企业需要营销,这毋庸置疑。但是,在这个资源稀缺的时代,需要营销的不单单只有企业,有竞争的地方就都需要营销。这是一个营销的时代,营销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仰和价值观需要营销,个人和家庭需要营销,区域也需要进行营销。[1]在全球化时代,经济、社会、文化、人才等资源的区域化乃至全球化流通以及“产业集聚”不可避免地将区域带入一场激烈的竞争之中。一个区域首先与国内其它区域有竞争,也与国外区域有竞争。为了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竞争优势,区域必须运用营销思想来进行规划和运营。

区域营销作为一种有益的地方管理框架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区域所采用。但是,在区域营销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我国,由于缺乏系统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许多区域出现了很多盲目、片面的做法,不仅违背营销理论本质,也影响了实践的效果。可以说,理论上的滞后阻碍了实践的发展。因此,对区域营销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那么,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一、概念的界定

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2]2004年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针对当前市场营销理念的广泛应用而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简单地说,企业的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组织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而创造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而区域市场营销是指区域政府或政府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为了提升本区域的资源水平,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品牌化经营,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以吸引和满足各类目标客户需求和愿望的过程。

二、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的营销实质相同

就营销实质而言,二者是相同的,都是以顾客为中心,围绕着顾客的需要和愿望来开展的营销活动,都要面临市场竞争并借助促销手段来追求双赢结果。

(一)以顾客为中心

顾客的需要和愿望是营销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不管是区域营销者还是企业营销者都必须围绕着顾客的需要和愿望来制定营销战略,采取各种措施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愿望,提高顾客的满意感和忠诚度。

(二)以竞争为基础

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买方市场的产物,是营销者为了适应竞争,在竞争中取胜而采取的经营理念和手段。因此,不管是区域营销者还是企业营销者在制定营销战略时都必须充分考虑竞争状况,认真分析竞争对手情况,从而界定出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以交换为实质

营销的实质是交换。交换就是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某人那里取得所要东西的行为。从最广义讲,营销者追求的是诱发另一方的某种反应。企业需要的反应是购买,一般表现为以财易物;区域需要的反应也是购买,一般表现为来访和投资等。

(四)以促销为手段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管是区域营销者还是企业营销者都必须借助促销手段将有关自身和产品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市场上的顾客,以达到促进购买扩大销售的营销目的。

(五)追求双赢结果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和发展,其营销活动不仅要实现企业盈利,而且要使顾客获益并感到满意。而区域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所开展的各项营销活动也必须实现自身和目标顾客的长期双赢。

三、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系统经济学的观点将企业视为比区域低一层次的经济系统,是区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的联系可以作以下表示:

区域经济系统的营销活动={以区域经济系统为主体直接开展的营销活动,∑(区域内企业、非营利性机构、人民等各子系统的营销活动)}

由上式,笔者来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如下:

(一)区域内企业的市场营销是区域市场营销的组成部分,区域内企业的整体营销绩效直接影响区域市场营销的绩效

知名度高的企业可以提升其所在区域的知名度,如海尔、海信、澳克玛、青岛啤酒和双星等企业的成功提高了青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长虹的成功提高了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同时区内众多企业造假烟、假发票、假摩托车等的造假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广东省揭阳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区域市场营销对区域内企业的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方面,区域市场营销往往为区域内企业的市场营销设置了整体性目标或指出发展方向,在激励企业市场营销的同时也对其营销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制约甚至限制。例如上海在“十五”规划中将房地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众多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业,而其 “十一五”规划中将不再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这必将会促使区内企业逐步淡出房地产业而转向被大力扶植的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一个区域市场营销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在客观上也会影响该区域内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绩效。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人力资源状况、政策资源状况、社会文化资源状况和经济资源状况等,而这些资源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内企业的营销管理活动。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之所以总体上要比西部地区的企业有优势,主要受区域内可供企业利用的资源的状况影响。

(三)区域市场营销的许多职能需要借助区域内或区域外企业来实现

例如香港聘请美国博雅公关公司组建专门的品牌顾问团来设计香港的品牌形象。再例如一个区域要想为其居民和雇员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还有赖于当地房地产开发商的努力。

四、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具有显著区别

区域营销和企业营销最大的区别在于营销产品的不同,而由于营销产品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以下多个方面的差异:

(一)营销主体

区域营销的主体是区域,作为主体的代表是区域政府或政府联盟。企业营销的主体是企业。与单纯的商业产品营销不同,区域营销需要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相关利益团体以及居民的积极支持。区域营销的成功,有赖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方面的合作,即由政府部门、商业组织、区域内各种协会以及营销组织共同进行的团队合作。[3]

(二)营销产品

区域营销的产品分为整体产品和具体产品。简单地说,区域营销的“整体产品”就是区域自身,就是将整个区域品牌化经营。将区域的整体产品按不同标准进行细分,可以得到各种具体产品;按功能划分,可以将区域产品分为居住产品、投资产品、旅游产品、服务产品、历史产品、人文产品、体育产品、娱乐产品等等;按目标顾客群划分,区域营销的产品可以分为:为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居民和雇员提供的产品、为产业投资者提供的产品、为出口市场提供的产品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具体产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联动关系也是区域整体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营销的产品是有形商品或无形服务,两者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企业市场营销的产品具有独立性,往往表现为一个个单体形式的商品或者是一项项的具体服务,可以用单位数量来衡量。而区域营销的产品不具有独立性,它表现为一个系统。一个区域只有一个整体产品,即使区域营销中以某种具体产品为主,这种具体产品也不能被独立售卖或消费,因为这种具体产品的提供和消费是与其它区域营销产品息息相关的。

2.企业市场营销的产品可以通过仓储、运输等运到企业外的市场上(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进行销售;即使是服务也可通过开办连锁或分支机构来实现异地提供,而其它区域的顾客也可以在当地消费外地企业提供的有形商品或无形服务。但是区域营销的产品则只能把顾客请过来就地消费,而不能异地提供。

3.在企业市场营销中,不同企业可以为市场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但在区域市场营销中,产品具有天然的差异性。由于受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历史渊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限制,同一区域内不同具体“产品”以及不同区域内同一具体“产品”的质素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任何一个区域都无法提供同其他区域完全相同的营销产品。

4.企业市场营销的有形商品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而区域营销的产品在消费上很多情况下是不具有排他性的。一般来说,企业市场营销的某一具体有形商品只能出售一次,供购买者单独消费。而区域营销的产品在可接受的程度内是可以多次售卖并被多个顾客同时消费的。

5.由于区域营销产品的复杂程度要高于一般企业营销的产品,因此就顾客了解产品的时间和难易程度来讲,区域营销长于和难于企业市场营销。

(三)营销定价

在企业营销中,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换表现为企业提供产品,顾客提供金钱,交换行为是短暂的甚至是瞬时的。狭义的价格成为这种交换简单而直接的媒介。就某次独立的交换行为而言,价格所表示的金钱是企业获取的唯一收益。

但在区域营销中,区域与顾客之间的交换行為相对历时较长,有些甚至长至几年、几十年和上百年。因此,狭义的价格就不再是唯一的媒介,或者说,价格所表示的金钱不再是区域在为顾客提供产品时所能获得的唯一收益。区域营销的收益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大部分。[4](1)区域营销的直接收益,包括区域营销产品的交换价格和由交换所增加的财政收入,这些收益相对容易计量。(2)区域营销的间接收益,是指区域营销的交换行为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性。例如投资产品的交换行为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乘数效应,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市场调整,并具有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等。这些收益是难以计量的,且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显现。因此,与企业产品定价不同,成本不再是价格的最低标准。为了获得长期利益,区域往往以低于成本甚至倒贴的价格来售卖区域产品。例如各地为招商引资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土地出让金、减免税收、提供无偿扶持资金、减免行政事业收费等。

同时,由于成本和收益比较容易确定,所以企业营销的产品较容易定价;而区域营销的产品成本和收益比较难以确定,不仅许多成本和收益的组成项目繁多和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而且许多组成项目难以简单量化,所以区域营销的产品定价相对复杂和困难。

(四)促销

区域营销中促销的核心在于区域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促销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而企业营销中的促销大多数以具体产品功能告白为诉求点。

总之,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都是以顾客为中心,围绕着顾客的需要和愿望来开展的营销活动,都要面临市场竞争并借助促销手段来追求双赢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由于其营销的产品不同,所以导致二者在营销、定价和促销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齐文娥.系统营销之层次性理论[J].企业活力,2003(11):38-39.

[2] (美)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 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10.

[3] Kotler, D., Haider D.II., Rein I.,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3.57-65.

[4] 王定一.区域营销:招商引资新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48-153.

(责任编辑:吕洪英)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饭店产品 服务质量 服务营销

一、饭店产品特点

饭店的产品主要是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不稳定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

1.饭店产品的无形性

饭店产品无形性的特点决定了顾客在购买饭店产品之前既无法看到,也不能试用,无法预估其消费效果,不能预算其成本与效益,从而加大了顾客的购买风险。这样,顾客在购买饭店产品时表现出信心不足,显得十分谨慎,所以要加强购买前的相关群体的口碑宣传、大众媒体宣传以及相关物品的外在表现。

2.饭店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饭店产品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受饭店的客观条件、服务员和顾客的当时心情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加大了顾客的消费风险。饭店的员工应树立服务营销观念,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尽量降低顾客的消费风险,提高饭店的声誉,比如提高饭菜质量、掌握上菜时机等等。

3.饭店产品的不稳定性

饭店从服务方式上分可分为物对人的服务和人对人的服务,物对人的服务主要指饭店的各种设施可以满足顾客需求,这些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因素;人对人的服务是指饭店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这些是较难控制的因素。因此饭店应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

4.饭店产品的不可储存性

饭店产品具有不可储存性,受这一特点以及需求富有弹性等因素的影响,饭店产品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比如旅游景点的饭店,在旅游旺季,产品因供不应求而出现速度、质量等方面的缺陷,加大了顾客的消费风险;在旅游淡季,因产品供过于求而出现饭店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等现象,加大了饭店的经营风险。

二、饭店服务质量差距

1.顾客对饭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与管理者认知之间的差距

在饭店服务质量内部标准形成和执行过程中,饭店管理者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缺乏理解或认识不准确,导致服务质量标准不能反映或全面反映顾客需求。比如,管理者可能认为顾客看重饭菜的档次和质量,而顾客实际上更注重餐馆的卫生条件和舒适的就餐环境。

2.饭店服务质量标准与实际提供服务之间的差距

饭店服务人员对顾客提供服务时不严格按照饭店所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去操作,随意性大,使服务质量标准难以具体落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一是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不切合实际,过于复杂或死板,可操作性差,;二是饭店的设备、设施、技术等支持系统不能达到服务质量标准的要求;三是饭店的管理、监督、激励力度不够,引起质量管理混乱和控制不力;四是缺乏内部营销,员工对标准不能正确理解,不具备按照标准进行服务的能力。

3.提供服务与外部沟通之间的差距

顾客的期望值常常受饭店广告宣传的影响。例如,饭店的经理在做广告时将其饭店的环境卫生说的很好,可当顾客来后发现并非如此,因而感到失望,这就是外部沟通造成了顾客期望值的扭曲。

4.期望的服务与实际经历的服务之间的差距

在不同的环境下,顾客对于服务质量的期待是不同的。如果期望水平高于实际感受,将会导致客人强烈的不满而拒绝再次接受饭店的服务,并且会产生负面的宣传效应,破坏饭店的总体形象。反之,如果顾客实际感受远远超出期望水平,顾客将会获得极大满足,但会使饭店付出较高成本,使收益指数受到影响。

三、提高饭店服务质量的途径

根据服务差距模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饭店的服务质量。

1.建立严密的服务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日检、周检、月检的质量检查管理体系,由各级领导负责,实施全面督导检查。另外,还可以聘请业内同行、饭店业星级评定员或是饭店的常住客人等,对饭店的服务质量、卫生质量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以便及时修正、改进饭店的整体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2.制定符合实际的动态服务质量标准

饭店服务质量标准应重视目标市场分析和顾客需求研究,加强市场调研,以此确定各类服务内容的质量标准,并根据顾客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增强吸引力。其次,服务质量标准应具体,可操作性强。饭店可提供机会让员工参与制定过程,尽量使服务质量标准符合饭店实际情况和员工技能水平。第三,服务质量标准应保持适度弹性,这就要求饭店必须密切关注质量信息,及时修订不合理或过时的标准,使服务质量在制度化、标准化的基础上能与不确定的顾客需求保持动态平衡。最后,饭店应形成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涵盖饭店设施设备、实物产品、服务操作、礼节礼仪、安全卫生、语言行为等方面,并贯穿服务全过程。

3.堅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由于饭店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事后无法返工或重做,因此饭店质量管理就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并尽可能保证每次提供的服务都是优质产品。所以,饭店的每个员工一定不可以有“这次不好,下次改正”的心理,要使每位员工每次的服务都成为优质产品。

4.坚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全过程质量管理是对饭店服务的三个环节:事前、事中、事后都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所谓事前控制,就是为使服务结果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开餐前所做的一切管理上的努力,其目的是防止开餐服务中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事中控制指现场监督正在进行的餐饮服务,使其规范化、程序化,并迅速妥善处理意外事件。事后控制就是通过质量信息的反馈,找出服务工作的不足,采取措施加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提升服务质量是服务营销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会给饭店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饭店企业应当重视提升服务质量,解决饭店服务质量差距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叶万春.服务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章海荣.服务营销管理[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刘丽文.服务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研究PBL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为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将我校2013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开展一个学期的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实验,并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学生的各项成绩。PBL组学生在文献检索、营销实践能力和总成绩上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PBL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医药市场营销学

一、 PBL教学法的基础理论

(一)PBL教学法的提出

1969年,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型学习)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当时人们认为高等教育存在课程过度专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精神、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脱节、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等问题。为了把这些传统教学的诟病一一去除,Howard Barrows提出了PBL教学理念。PBL是一种把学生置于复杂、真实的情景中,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该方法最初应用于西方医学教育课堂,因其教学效果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多个教学领域。[1]

(二)PBL教学法的核心要素

在我国,传统教学是指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授课,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连贯的知识,具有节约教学资源并且普遍适用等优点,但是传统教学法存在课堂知识过度理论化、教学效果缺少多元评量、学习与应用脱节等诟病。[2]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以认知构建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其教学目标、实施程序、考评方式都与传统教学法不同。PBL教学法的核心要素在于,第一,PBL强调构建真实“情境”和案例,教学内容全人化、整合化及趣味化;第二,PBL是以小组为形式展开的,合作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第三,PBL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能力,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解决实践问题。这种对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能力表现为学生通过自学与自我管理来塑造学生的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

(三)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根据Barrows 的模型,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由教师向学生介绍PBL教学法的具体目的和要求,选定PBL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并将班级分成5-8人一组,形成多个讨论小组。

第二阶段,形成问题并展开研究。该阶段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定问题。教师结合教材大纲给出案例或复杂情景,并引导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小组依据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想象拟定所有可研究的内容;第三,小组各自讨论并筛选出将要研究的内容;第四,小组成员课下收集资料、自学,通过查阅文献、书籍等方式寻找最佳答案,总结答案。

第三阶段,汇报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后自学,每个小组选派1名代表作为总结发言者,小组之间对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课堂讨论、各组互评,老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纠正,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成果与学习心得。[3]

二、PBL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的应用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药物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学科。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普遍侧重于理论学习,以“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灌输理论知识,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要求。二是多数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短,并且校内的实践平台或学生实践途径比较少,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性结合还不够紧密,对营销实践活动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为了提升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与医药销售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课程中引入PBL教学,形成药学知识与市场营销知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

笔者针对我校2013级70班,71班,72班,73班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教改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案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3级70班,71班,72班,73班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共124人。研究时间为2015年3月初至7月中旬,共54课时。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机选取了71班(共31人,5个小组)作为对照组,另外三个班(70班、72班、73班,共93人,15个小组)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傳统教学法,授课教材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医药市场营销学》(第三版),而PBL组以“构建问题—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点评总结”为模式进行教学,理论知识主要由学生课下根据教材展开自学。

(二)PBL教学效果评估

经过一学期的PBL教改实验后,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种方式针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客观考评指标为期末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占总成绩的50%。主观考评指标为文献检索与学习能力、课堂表现、营销实践能力及其他,占总成绩的50%。文献检索与学习能力以学生汇报时引用的文献质量为考核指标,课堂表现以学生的发言次数,案例分析汇报的交流,学生互评分数为衡量指标。营销实践能力则主要通过考核学生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按权重计分。最终将所有成绩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

通过对PBL教学效果分析,我们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在理论考试、课堂表现及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0.05),而在文献检索能力、营销实践能力和总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即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PBL与传统教学法未存在明显差别,在文献检索与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方面,PBL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热情等。

三、PBL教学法应用于我国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思考

鉴于我校PBL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学应考虑以应用程度或应用时间为指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即由传统教学法逐步过渡到PBL教学法,使传统教学法有效整合PBL教学法,吸收并加以优化。[4]

(一)PBL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初期设计

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但也强调基础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在PBL教学应用初期,教师必须注重学科理论教育,即第一阶段采用传统教学授课,帮助学生建立营销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在初期营销学理论知识构建完成之后,可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及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实施第二阶段的PBL教学,由教师提供课堂讨论和营销实践模拟等。案例是PBL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设计PBL教学方案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案例。除了小组分析案例之外,在PBL课堂中还可以施行“药品营销模拟”或建立“营销模拟”专业实验室和“营销物流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开设药品推销模拟、沙盘模拟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拟等实验,这些模拟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将医药营销管理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机会。

(二)PBL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学的中长期设计

PBL教学法认为,学习与社会真实情景是密切联系的,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复杂的情景去实践,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探索知识,并整合原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将新知识同化,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深刻意义。因此,PBL的中长期应用可在广泛开展小组交流、实验模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现有的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第一,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第二,在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時,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交流类实践模式,以小组形式开展医药营销的个人经验分享与交流,并结合医药营销类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展开相关知识领域的专题讨论,搭建医药经管类专业化实践平台。

(三)实施PBL教学法应考虑的因素

PBL教学法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对PBL教学的把握程度对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不论是初期应用还是中长期应用,在开展PBL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以下三点。

第一,主体定位是否明确。学生是PBL教学法的中心,但不能把“自主学习”简单理解为“自修”,把“以学生为中心”放纵为“完全由学生自由学习”。同时,教师应注意角色转变,辅导学生自主学习而非进行传统灌输式授课。

第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PBL注重实践教学,教学方案的设定应契合PBL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以案例为主,小组成员人数不能太多,PBL课时设定需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等。

第三,教学环境是否匹配。PBL教学法需要投入一定的教学支持资源,因PBL教学对师资数量的需求大,学校需引进或培养高层次、有经验的教师实施PBL教学。总之,PBL不仅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更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如果单纯的把PBL当作一种教学流程,那么所做到的只是皮毛功夫。

因此各类院校在引入PBL教学法时,应充分考虑各学科内容和教学目标,酌情制订教学方案与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以及学生的适应程度选择PBL教学,使得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士磊.PBL教学法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20-221.

[2] 孙天山. 指向“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53-55.

[3] 包红,徐娜,刘建平.运用“PBL+LBL”方式进行医学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10(8):1065-1067.

[4] 姜晓昱.PBL应用于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实践的三种变型[J].江苏高教,2007(3):75-77.

[责任编辑:钟 岚]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思路

1.1 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牢固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医药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去研究和解决医药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医药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1]。

1.2 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在完整介绍医药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以诱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把被动听课行为转变为主动探索,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1.2.1 注重有职业道德的营销人才培养

未来的医药营销人才,要求智慧、勤奋,有激情,有活力,有创造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更要遵规守纪、守法、守信和有很强的自我约束意识。他们要掌握医药企业营销活动涉及的产品知识、市场供求状况、经营管理知识和营销技巧等内容。因此,必须从现代医药营销人员的实际出发,注重有职业道德的营销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一般的医药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更要树立职业责任感。

1.2.2 强化“知识、技能、素质”全面培养

医药营销课程教学应重视理论课教学,在全面学习医药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战训练结合,鼓励学生走向市场、走近企业,参与营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实的医药市场运行、营销业务有所认识,才能把所学的营销知识运用到营销实践中去。实战训练一方面巩固和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运用,学生还可以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去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1.2.3 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内容结构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突出重点,教学相长。模拟市场环境,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专题讲座与分组讨论、案例展示比赛等,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踊跃发言,充分展示个人观点,达到信息互动与分享,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医改新政下的中国医药市场变革;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药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大学生的责任与大学的使命;营销人的素质要求以及具体的医药企业营销案例。使学生能够领悟到更符合时代需求和行业进程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潜质。

教师有目的地规划课外实践科目,如市场调研、营销体验等。通过课外实践训练,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市场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了解整个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行为。教师规划设计一些职业场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如模拟面试、商业谈判、制定营销企划方案等。通过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2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整体设计

根据本课程重点讲述内容和学生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计[1]。见表1。

3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设计的特点

3.1 重视实践训练教学

3.1.1 实践训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分析、策划,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不再单向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吸收外部的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践训练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的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逐步认识到专业学习的真正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课堂学习的质量,提高了学习绩效[2]。

3.1.2 实践训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合格的实践训练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地操作技能,要指导学生把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只有不断扩张知识面、加深理论与素质修养、提升组织能力,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1.3 实践训练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给了学生发展自己能力的更多机会,学生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潜能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也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3.2 问题讨论法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老师从医药企业市场和营销的实际岗位需求出发,设计相应的讨论题目供同学研讨。通过研讨培养学生独立的文献阅读、归纳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互相研讨、互相启发,扩展了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把握问题发展的最新方向,激发创造力;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品格,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3 案例教学强调实用性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在理论教学中不拘泥于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强调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典型案例作为学生讨论的蓝本,通过引导和启发组织、调控教学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或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案例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构想、方法和策略,通过充分交流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和清晰。丰富的案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体会到企业营销实践的众多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营销难题的能力。

3.4 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现代职业感及工作成就感

通过策划富有特色的职业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明确不同职务的职能和职责,体验现代职业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队意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让大家分享个人观点,深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卫华,韦弢勇.《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10,12:49~52.

[2] 张宝艳.实施多维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216~218.

营销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明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定位

当前社会与企业对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三个层次:战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性、技能型人才。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战略型营销人才包括营销项目策划与规划人才、营销教学科研与培训人才。他们从事企业营销战略、发展方向的研究,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能够深入分析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熟知企业、行业的营销活动全局以及各个流程、环节;管理型营销人才则是指掌握企业或行业的经营活动规律,能够胜任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既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技能,同时具备与营销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是在企业中从事具体营销工作,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推销等工作。社会与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而从高职教育的定位与特点来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正是高职类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定位的基本方向。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

1.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市场营销实务中,要求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从礼仪的角度考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饰、仪容、仪表的习惯;(2)礼节、礼貌、礼仪的习惯;(3)电话礼仪的习惯;(4)交流、交谈、倾听的习惯;(5)递接名片的习惯等。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影响事业成功的关键。

2.职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对其招聘条件分项统计得出的结论,下列能力是学生要重点培养的:(1)团队合作精神、亲和力。性格随和、开朗、谦和、乐意与人交往;(2)责任心、事业心。敬业负责、积极主动、细心肯干、认真细致;(3)适应能力强、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吃苦耐劳;(4)正直、诚信、为人踏实、忠诚;(5)不断超越、勇于挑战、追求卓越、进取心、自信心、乐观向上;(6)工作谨慎、自律、组织纪律性强等。

3.专业实践技能。一是开展市场调查与落实市场营销计划能力。首先,从市场营销的流程来看,做好“市场调查”是营销者的首要工作。其次,根据市场调查所得信息,提出一个完整的“市场营销计划”。要求营销计划要能从产品数量、产品销售种类、销售单价等方面编制好预算销售表,从销售人员分工、销售费用预算、货款回收、合同签订等方面具体落实销售任务。二是产品销售和业务拓展能力。首先,在给定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企业资源优势等条件下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市场营销策略;其次,能根据消费者心理、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产品的特点等做好产品销售和推销的工作,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第三,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网络营销的工作。三是改善客户关系能力。要求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并通过客户数据分析识别重要客户,根据各种购销记录,制定保持与客户发展合作的关系,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分析企业营销计划的完成情况,对照顾客投诉及服务流程管理方案,从改善客户关系的角度入手确定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三、积极开发项目课程,推行项目教学新模式

高职专业的毕业生以技能见长,而学生的技能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上课听讲就能获得的,必须由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这就要求改变原来的以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推行项目化教学。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市场营销专业的项目课程是把企业不同经营环境下的市场营销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由于学习的内容是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而工作任务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学生在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中,要处理出现的综合问题,这必然涉及各种知识,而且各种知识再也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有机配合的,促进学生横向关联的知识结构的构建。这样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既能熟练教授本专业课程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技能和实践技能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项目化教学,并在教学中采用教目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其次要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安排教师定期到基地、龙头企业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顶岗锻炼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注重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比例;聘请龙头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一项改变学校教师结构,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

五、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

1.建立市场营销专业仿真实验室。实验室须采购一定数量的电脑,配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软件、广告设计与制作相关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国际贸易软件、ERP、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软件等,同时能够保证上网畅通方便。其中教学软件应有营销管理、营销谈判、推销技巧、营销决策等的功能,这主要是便于学生用软件进行仿真操作,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特别强调以市场营销专业岗位为基本模块,将营销管理分为一般营销人员、市场调研员、部门或地区业务经理、营销副总(主管),营销策划经理、中间商、网上代理商等岗位来进行行为实践和教学。由于市场营销活动具有复杂多变、灵活性综合性强及社会联系广泛等特点,采用单纯采用软件仿真操作,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基本思路是在学生掌握了营销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后,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关模拟企业经营和市场供求竞争状况的真实资料和案例,运用实验室布置和播放录像等方法,尽量营造一种真实环境的气氛,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进入角色,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和方案,撰写相关的报告,最后由有经验的老师和营销专家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评定成绩。

2.策划建立校内实习公司。建立实习公司能把经营管理的课堂教学直接与企业的实际经营运作结合起来,实行“课堂+公司”的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设计实习公司专业实习的功能,并且派遣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实习公司它模拟一个小型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实习的内容包括:(1)公司或店铺筹建策划、企业CI策划、公司注册登记、卖场的设计、商品采购、商品陈列、促销活动等,涉及市场营销专业十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2)与校外企业联系的功能。利用实习超市的商品采购业务建立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并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校外企业开展商品促销、市场调查等实习活动。(3)营销知识研讨、交流和推广的功能。实习公司附属市场营销协会,每月举办一期“营销沙龙”,开展营销知识的研讨和交流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和校外专家、专业人员进行营销知识的讲座。

3.组建虚拟公司,实践网络营销。截至2007年12月,我国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从总体上说,网络市场潜力巨大。与企业共建虚拟公司,进行虚拟经营,一方面可以加强校企业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能从企业获得教学项目,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开设网店进行经营。引导学生在国内的C2C平台(如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网店,进行市场营销的实践活动。通过经营,学生可以实现在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情况下实践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店铺CI策划、产品决策、价格决策、网络促销、网络广告等活动,真正实现未毕业先就业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谈判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校内除建立实验室、实习公司之外,还可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实训实习。如:学生校内摆摊实训、电话营销、校园网营销、校内展销会、校内创业营销一条街等多种方式都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上一篇:石油化工工艺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