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范文

2023-09-19

音乐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音乐教学是高等本科院校中的一项教学工作,在高等本科院校音乐教学实践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校音乐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加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者要做到协同发展,共同进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政治和经济要发展,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也要加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为此,我们应该做到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笔者论述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发展的问题,无论是民族音乐文化,还是高校音乐,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传承实践

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部分不多,我国高等本科音乐教学模式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没有做到两者相统一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应该把涉及国家、社会、人民音乐文化价值要求融合在一起。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民族音乐文化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高校的音乐老师要认识到在教学中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做到重点讲解,在创新和传承中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被广泛地传播发展,高校教学如何更有效率和目的地运用在学生身上。高校教学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西化,那么如何充分高效发挥高校教学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性呢?是目前高校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有效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学成为主要的问题。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转化和发展

(一)加强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任何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民族音乐文化要结合时代要求,高校教学要赋予民族音乐文化以鲜明的民族特色。首先,在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正常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要做到教与学相统一,从而保障教学的量与质。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有机结合教学,不仅改变高校音乐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这样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情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高校音乐教学首先以本民族音乐的发展为目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其次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更好地进行授课,完成教学任务。

(二)高校音乐教学滋养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吸收有益文化成果

在对待我国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要弘扬自己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不能全部接纳外来的音乐文化,要找到外来音乐文化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部分,去除不良的外来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该吸收、学习世界一切优秀音乐文化,因为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与众不同的,要吸收有益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对待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和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受到外国音乐的碰撞冲击,很长时间发展速度慢,处于停滞不前状态,许多青少年对我国一些民族乐器比较陌生,出现偏激,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受限,这不仅仅需要在高校课堂教学上聘请民间传统艺人讲座到学校宣传,让学生们认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这样才能培养音乐人才,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正确理解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关系

(一)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的矛盾

高校音乐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民族音乐带来了好处,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对知识的认知,但高校音乐教学也有弊端。老师传递音樂知识信息大,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少,这样做很难将知识吸收,这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是对立统一的,因为在高校音乐文化中,它主要吸收外来音乐文化,逐渐形成现在的高校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会感到两个文化相互冲击产生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和敏感的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颖的高校音乐文化,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比较少,也容易在学习高校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时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高校音乐教师及时引导和教学,做到正确理解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是长期的、艰巨的

在高校文化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文化,首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目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通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一味地追求统一音乐文化,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与思维的扩展,没有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传授人们如何抓鱼,还不如传授人们抓鱼的方法。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只让学生知道表面知识,存在着传播途径单一的现象。高校音乐文化教学实践是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传承必须走的道路。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各族人民的精神粮食,滋养着五十六个民族,滋养着华夏儿女,民族音乐文化的流传和发展我们不能急于一时,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它的传播是长期的、艰巨的,不仅需要高校教育来传播普及,也需要民间艺人来传播,这样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和传承。

(三)音乐教学在高校中发展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条件

高校音乐教学是成就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高校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学习文化的过程,学校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学校生活。所以,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大学生也要肩负起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

三、结语

总之,传播民族音乐文化要做到三点:第一,加强学生和大众对本民族音乐的普及,对我国具有民族特色乐器的学习和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扬近千年,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魅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强学生和大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程度。第二,高校音乐教学应该成立自己的本民族音乐社团。高校教师应该发现培养一些优秀学生,成立自己学校的民族乐队并组织比赛,还需要在一些中小学培育零基础的学生,从小时候开始培养对本民族音乐的乐趣,喜欢热爱,这样我国民族音乐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第三,高校音乐文化教学的发展需要理论与现实共存,教师与学生并进,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实践。

参考文献

[1]佟鑫.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2011:11-15.

[2]周丽娟.刍议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12(22).

[3]朴永春.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体现[J].延边大学艺术学院,2013(5):27-30.

[4]刘舒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7).

作者简介:李雨昕(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表演。

音乐文化范文第2篇

摘要:在充分了解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高校音乐教育对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不同的建议,以促进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和传承。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音乐教育;融合与传承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很丰厚的文化底蕴。面对音乐家对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国的音乐教育也应进行创新和改革。将民间本土音乐文化融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中国的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对保存和发展民间本土音乐和高校音乐教育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1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民间本土音乐也可以俗称为本乡音乐,其源自人类各项活动,创作灵感来自人们的内心,未受到现代元素的影响,将地域人们对朴质的气息反映出来,具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和浓重的地方色彩。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但如今在课堂上很少能听到民间本土音乐,很多学生也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民谣。这样的现象着实反映出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正在消失,因此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应被重新认识。

1.1民间本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音乐不仅是在人类能够交流后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还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广泛存在于当地人人民群众的辛勤劳作和娱乐生活中,是人们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形成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更是广大人民群众交流生产经验、积聚民族智慧的重要途径,因而带有浓重的本土文化特征,散发当地独特的文化气息。在很早以前,各朝代的统治者就是通过收集民间本土音乐的方式来了解当地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因此,民间本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1.2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中民间本土音乐教育的紧迫性

曾经有学者对陕北地区的民歌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民歌歌手的年龄与会唱民歌呈现正相关关系,而歌手受教育程度却与会唱民歌数呈现负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的民间本土音乐在传承过程中遭到消亡的命运,从而也让我们看到民间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缺失。如果,不赶在这些拥有宝贵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的老人离去前把这些珍贵文化传承下来,那么我国将会失去大量的民间本土音乐作品。

2高校音乐教育对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发展的作用

2.1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民间本土音乐

高校是一个集中传播和系统传播民间本土文化的地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极进行民族文化宣传,保护了民间本土文化,使学生加深对民间本土文化的理解。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能更好的抓住民间本土文化的核心和根本内容,还能更系统和全面的传播民间本土音乐,并得到各界的反馈和交流,从反馈和交流中不断发展民间本土音乐。

2.2有利于民间本土音乐的创新

音乐同世界万物一样,也处于不断的变化更新过程中。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创新的源头之一,通过不断的接受新的音乐文化,融入各类音乐元素,使音乐实现创新。高校音乐教育助于加强民间本土音乐与其他音乐文化的交流,促使民间本土音乐吸收其他音乐的精华,为民间本土音乐创新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3对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和传承的建议

面临如何加快、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中民间本土音乐教育的重任是摆在高校教育以及各位音乐教师的重要问题。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建议来加强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和传承。

3.1对于学校方面的建议

第一,将民间本土音乐教学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一直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零散、缺乏从整体上把握音乐文化,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对于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的课程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中常被忽略。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突出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的主导性,增设地域特色的印业课程,可以多设置一些相关的音乐文化课程,帮助学生从文化层次来整体把握我国音乐文化的内涵。

第二,重视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由于不少音乐教师缺乏相应的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知识,高校应加强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具体通过交流会、校际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进修相关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的机会等渠道来培养师资。

第三,加强高校民间本土音乐资源库建设。建立高校民间本土音乐资源库为高校音乐教育实现本土化提供丰富的后备资源,有利与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与传承。高校以提供足够的专项建设资金,或者可以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向当地政府申请科研经费的形式来筹集建设资金。该资源库内应包括史料类、文献类、民间戏曲、民间歌舞、民间乐器、图谱以及相关的音像材料等方面的资源。资源获取途径除了查找相关文献外,还可以采取深入民间采风、与该地域文化部门合作等方式。

3.2对于教师方面的建议

第一,树立实施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及创新意识。广大音乐教师是教学活动在组织人,执行人,更是学生学习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的领路人。面对许多地区的民间本土因为有文化濒临消亡的局面,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转变观念,加强对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与传承意识外,还应要求教师树立起实施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及创新意识,从思想上提醒应加强重视度,这样才能保障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第二,提升自身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知识涵养。在进行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时,音乐教师除了具备吹、拉、弹、唱、指挥、编曲、编舞等方面的基础技能,还应具备对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的充分认识和理解能力。只有教师提升了自身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知识涵养,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和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3.3对于学生方面的建议

第一,提高对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的关注。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观看和参与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汇演活动,多渠道了解和关注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二,积极参加民间本土音乐文化活动。学生应积极参与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社团举办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多以民乐队、合唱团、艺术协会等团体主导,这些活动面向广大学生群体。学生应踊跃参与、敢于挑战、敢于接受多元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不断的接触中接近、喜欢、探究民间本土音乐文化,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来完成民间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与传承。

4小结

高校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基地,应树立起以音乐文化传承和融合为主导的多元音乐教育观,意识到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和巨大的凝聚力,在实际音乐教育教学中引入、尊重、认识、理解和创新民间本土音乐文化,这样才能发展民间本土文化和高校的音乐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李梅.本土音乐在当代专业音乐教育中价值的重新判断与定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2]龚妮丽.本土音乐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定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3]杨惠兰.浅谈在现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弘扬[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

音乐文化范文第3篇

摘要:文化不变化是没有进步的,传承是为了发展。我们理性地检视民族地区的多元音乐课程,可以发现其存在着偏狭的音乐课程目标、汉化的音乐课程内容、功利化的课程实施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树立多元音乐课程理念、复归课程民族文化品性、加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以及重视师资培训等。

关键词:音乐;课程;民族;多元;问题;对策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文化不变化是没有进步的,传承是为了发展。但是,“种子资源”一定要保护好,希望不要破坏它,但也不能就此说保护它就不要发展了。学校教育,对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对于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旨在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理念和跨文化的交往能力。这里,我们理性地检视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现状,即可发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需要做的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褊狭的音乐课程目标

在一些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由于缺乏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作支撑,存在着目标取向偏狭等现象。

1.文化熔炉的课程目标取向

文化熔炉的课程目标取向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汉族应当积极吸纳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使之融入到一个整合的文化之中。这种整合的文化,就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共同孕育的文化。

由此看出:文化熔炉论从理论上虽然也承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存在及其价值,但是仅仅把它作为了主流汉族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变量,否认了其存在的独立性和发展的必要性。而这种文化熔炉观点下的音乐课程目标,也旨在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到主流社会,接受和学习以汉族音乐文化为核心的整合音乐文化。为此,学校要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相同的音乐课程和共同的音乐教材,课程也要传输共同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核心的音乐文化观念。

这种文化熔炉观点下的音乐课程目标,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理想,但由于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境脉,而整合音乐文化无法具体体现每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性格,只能截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些片段或点滴,来融入到主流汉族音乐文化的模板之中,其实质——仍然是坚持“一元”下的音乐文化。

2.激进的多元音乐文化目标取向

当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遇到了种种阻碍和挫折,其前景不容乐观。一部分有识之士由此感到少数民族自身音乐文化有被淹没乃至于消亡的可能,因而极力主张在多元音乐课程中大力彰显本民族音乐文化。这种观点,对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开发的潮流中,封闭、孤立、倒退的激进民族多元音乐文化主义者,也随之而生。他们无视几千年来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历史,反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进行交往和沟通,要求多元音乐课程传承绝对未受任何汉化影响的、“原汁原味”的、甚至“孤僻”的本民族音乐文化。

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分析、概括我国民族和文化时曾指出: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色的多元统一体”。由此观念出发,他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概念。可见,尽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自己的特色,但它同时又与汉族音乐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和联系。而正是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融合,消解了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壁垒,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吐故纳新,并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因此,多元音乐课程也必须要把民族音乐文化置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背景中,不能仅凸显“差异”而否定“一体”,要在二者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而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则必须坚持追求“多元一体”的目标。当然,“将教育中激进的多元文化论同提倡共存的多元文化论区别开来,却并非易事”。

问题二:汉化的音乐课程内容

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内容选择的汉化取向,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些民族地区在实施多元音乐课程时,从汉族文化而不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视角来选择和确立音乐课程内容。这种以汉族文化为中心的课程选择观,没有充分考虑到各民族音乐文化多元的标准,仍以汉族音乐文化价值观为主导。充其量,只是在坚持汉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观、表现(表演)形式、立场观点的前提下,附加了一些描写和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容(知识)。这种“简单”模式下的多元音乐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境脉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内容严重背离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现实生活,致使民族音乐文化在课程中长期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而这种汉化了的音乐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剥夺了少数民族学生在音乐文化选择上的机会和权利,影响了他们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觉得音乐课程失去了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以汉族音乐文化为背景”的、所谓的多元音乐课程,仅仅是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只是供学生学习的某种文化遗迹,实际上——是否定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其丧失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问题三:功利化的课程实施

1.“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因为担心音乐课程的开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干脆不开设多元音乐课程或仅仅将其列在课程计划上但不去落实和实施。此外,由于办学思想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以及把“应试”当作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背景下,在民族地区的部分学校,音乐课程因不符合“应试”需要而被长期放弃或闲置起来。

2.“短视”的教学观念

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在多元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目的,片面地理解为传递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和多元音乐文化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学生接受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现成的结论、知识、技能、技巧,而不是对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进行思考、诘问、批判和创生。教师在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创新,剥离了多元音乐文化学习与培养民族亲近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内在联系。这种“短视”的教学观念,是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中的“痼疾”。

问题四:不足的师资力量

然而,目前民族地区教师多元音乐教育的素养相当缺乏,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瓶颈”。具体表现在:1.民族地区教师普遍缺乏多元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

2.民族地区教师普遍缺乏对本民族的音乐历史、音乐文化、音乐语言以及与音乐有关的风俗的了解和认同。并且,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往往也是零碎、片面和感性的,缺乏理性的知识和有意识的研究、学习;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也缺乏正确的评价,甚至简单地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孤立地对立起来。3.民族地区教师往往还缺乏系统的《民族心理学》和《民族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够,缺乏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措施。4.民族地区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和素养相对较差,无法适应实施跨文化教育的现代技术需要。

二、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的改进策略

策略一:提升民族文化特色,树立多元音乐课程理念

笔者以为,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既要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育,又要进行民族团结和音乐文化多元理念的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植根于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必须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境脉发生关联。

我国著名的民俗学专家陈勤建认为:“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由此,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通过对民俗、民间音乐文化的挖掘,促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体验和感悟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引发他们积极的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民族音乐文化素质。而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和音乐文化多元理念的教育,旨在通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的相互交叉、融合的历史事实,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进步,必须吸纳其它民族优秀的、先进的音乐文化成分来作为营养。如果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完全封闭,不去与其它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交流,就不可能产生丰硕的音乐文化成果,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命力也会随之萎缩、衰退。

策略二:复归课程民族文化品性,实现多元音乐课程内容上的更新

由于一些民族地区的多元音乐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以汉族音乐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际处于课程文化的边缘。这种汉化了的音乐课程,造成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学生音乐文化选择权利实现的一些消极影响。这种状况,既不适应多元音乐文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有悖于我国“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还原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文化主体的地位,意味着民族地区的多元音乐课程可以根据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境脉、理想和追求,来对多元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内化,进而构建各民族特有的多元音乐课程内容。

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是一次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它不仅是课程形式的改换,更是课程内容的更新。而实施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认同国家主流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平等地对待和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使之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来拓宽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他们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为此,多元音乐课程应该客观地介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以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融合的历史事实。2.注重民族性与国家性相结合。在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中,应鼓励学生使用母语来表现音乐,允许各民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属于他们的音乐文化,呈现他们的民族音乐艺术特色。通过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对“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把对本民族的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3.强调多元性与同一性相结合。也就是说,在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满足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又要体现国家的根本利益。通过对多元音乐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既了解整个社会音乐文化多元的事实,又了解各民族必须共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既看到不同民族音乐文化间的差异,又能发现其中隐含的共同的人性、理想和追求。4.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应整体融入而不是零星地、破碎地附加在多元音乐课程中。多元音乐课程可以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的主题,也可以打破民族音乐文化界限,以社会音乐问题或历史上的音乐事件、音乐故事为线索,探讨汉族、本民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在音乐文化方面的新观点、新经验和新感受。

策略三:加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防止实施的功利化

其一,防止一些学校出于追求升学率,把多元音乐课程视为学科课程的“点缀”,或借口多元音乐课程对教师素质、实施条件等要求过高、目前条件不具备等理由,在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上设置障碍。要么视而不见,搁置一旁;要么迫于行政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需要得到政策、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都要把传承民族多元音乐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作为民族地区的办学指导思想之一,积极转变观念,使多元音乐课程尽快成为民族地区的品牌课程、特色课程。

其二,防止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中的“短视”行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固然是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也不应该忽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即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批判、重构和创生。在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要在学生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批判意识,赞赏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具有独特性的、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质疑和超越,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在学习和理解上的创新能力。

策略四:重视师资培训,增进教师对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能力

教师,是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为了保障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必须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教师:1.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对多元音乐课程具有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和理解。2.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修养。3.熟悉和掌握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及现代信息技术。4.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多元音乐课程的教学,并心甘情愿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学会和学生一起分享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的智慧。与学生共同成长。

结语

21世纪,是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发展的世纪。在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既要考虑到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又要考虑怎样保留本民族音乐文化独具的特色。在这样的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中,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就应该在珍惜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用开放、豁达、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各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的民族音乐,以丰富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让民族音乐文化与时代、与国际接轨,朝着更宽广的道路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音乐文化范文第4篇

而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多元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多样性这一特质, 实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认同理解多元文化民族音乐这一音乐教育形式, 方能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 全面实现其价值, 适应社会需要, 促使本民族文化发展传播。

一、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联系

中国做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且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逐渐形成以区域、地理、人文为核心且各具特色, 风格迥异的多元民族文化。音乐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且受到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爱好者及整个世界的关注, 民族音乐教育起点更是被定义为“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 接受理解多种音乐文化并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 全面推进多元文化音乐, 既是推进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提, 也是现阶段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

二、多元文化下国内外民族音乐现状

在大时代潮流下, 实行多元文化将开启全新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由西方国家已逐渐扩展到中国、印度、日本等多个东方国家, 并对推进历史、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发挥出巨大作用。尤其对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在他们察觉到保护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后,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整改措施, 避免本国音乐与外界接触同化, 等到本国与外界音乐文化都逐渐成熟后, 才从法律上陆续开放了对外措施, 以确保音乐文化缓慢融合, 这样做既保护了本民族音乐发展又引荐了外界音乐文化中优秀的部分[1]。

反观我国, 在很长时间都受到“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同化, 一直错误地将欧洲音乐当做探讨研究对象, 甚至分不清传统音乐与新音乐区别, 比如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和《渔舟唱晚》这两部曲虽是近现代的音乐作品, 但因其是中华民族历史所特有表演形式, 所以被定为传统音乐。反之, 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 因引鉴了西方音乐艺术形态, 所以不是传统音乐。二者区别主要在于其表演形式及艺术风格, 与创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无关[2]。这样的实例更加坚定了我们要保护我国传统文化, 保护本民族音乐的决心。但如今, 在新的趋势下, 全面推进多元化音乐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保护本民族文化, 同时也要深刻了解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挖掘出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创造出更符合我们独具特色优秀的作品。开启新的音乐教育模式, 正如匈牙利音乐家科达伊在《匈牙利的音乐教育》中提到:民族创造力是建立在个人创造力的基础, 只有认真观察分析不同民族独特的音乐作品和表现形式, 加以学习和利用, 才能创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达到个人创造力的巅峰, 才能推进音乐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3]。

我国民族音乐教育要同世界接轨, 要借鉴国外保护民族音乐的措施方案, 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做好本国的音乐文化重建和回归, 在大量宣传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国家民族文化, 不仅为实现多元化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会为推动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发展作出贡献。

三、多元文化下民族音乐发展方向

(一) 制定整改方案, 建全音乐教育体系

结合我国实际, 在高等院校开设民族音乐必修课、选修课等相关课程, 大力宣传吸引多方资源,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实践当中身临其境, 以便更好的欣赏和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同时, 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深入发掘音乐的规律, 创作出更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 为音乐增添新的血液, 确保民族音乐文化拥有新鲜持久的生命力, 在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前提下, 加固民族音乐文化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

(二) 学习他族文化, 弘扬本民族文化精髓

用开阔的视野, 正确看待弘扬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我国新课程标准以“弘扬民族文化, 理解多元文化”为重要理念, 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理解尊重其他外来文化, 树立学生平等多元文化价值观[4]。这就要求了解音乐文化背景后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 并知晓其背后隐藏具有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我国有56个民族, 各民族间既有文化共性, 又存在着差异, 有着各自的特点。学习各民族音乐, 吸收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并对其内容创建进行总结, 对形式改革进行创新, 充分发挥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 在全球多元音乐教育大背景下, 既可以加强本民族的自豪感, 又可以促进中国特色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得以稳定持久的发展。

结束语:

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让学生从与民族音乐有关的自然、人文、地理等不同领域, 正确、全面了解民族音乐并掌握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是发挥弘扬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也是传承各民族文化精髓、促进各民族音乐发展的最好方式, 对推动教育发展、历史研究、政治文化变革等各方面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摘要:20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进步, 世界各民族文化逐渐趋向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将结合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及探讨, 不仅为本民族音乐研究事业蓬勃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借鉴, 同时也对促进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 张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以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 2016, 34 (4) :178-182.

音乐文化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推动高校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是,高校音乐文化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整合,同时应该重视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 高校 音乐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学能够带给学生积极的正能量,还能陶冶他们的精神生活。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逐渐融入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可以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希望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为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具有独特的音乐文化资源,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没有音乐就失去了灵魂。传统民族音乐可以将民族文化的特色展现出来,帮助大众了解我国音乐史的发展进程、民俗民风、地理风情等。因此,要想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把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这样才有利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

(二)丰富高校音乐教学

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在大学阶段才会对音乐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学习。其中,对传统音乐的学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学习,掌握其中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学会运用。在高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学条件和方式的限制,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在课堂上只重视学生的发声练习,缺少理论指导,特别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优势,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教学交流方式将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艺人邀请到课堂进行讲课,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的音乐文化。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通过高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音樂技巧。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把传统民族音乐结合到课堂中,可以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完全掌握教学的重点,把握好优秀传统音乐教育的精髓,进而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通过使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热爱音乐,了解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学习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全面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全面的音乐人才,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发展我国的音乐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高校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重视融入优秀传统音乐内容

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运用,深度挖掘整合传统音乐文化经典,建立以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我国的传统音乐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很多优秀作品享誉世界,应该加强对作品的利用和教学使用工作,强化情感的表达,优秀的音乐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地区存在不同的音乐文化特点,如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就是创作于特殊的时期,反映人们坚强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些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对各种乐器的使用。在歌曲的教学过程中,融合音乐文化理念,从情感教学入手,把歌曲中包含的精神理想反馈给学生,把传统音乐文化真正地结合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再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找到属于自身的演唱风格。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保证本民族传统音乐得到继承和发扬,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紧密的教学结构整体。但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都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音乐文化应该保证地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有效结合,强化对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理解。针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形式,高校应该结合相关的特征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行音乐文化的创新与融合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通过运用传统音乐知识作为基础,结合音乐理论学习的过程,进行实践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的强大内涵。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缺乏理论与实际教学结合的方式,更多的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创新学习,削弱了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积极性,这样就应该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了解不同的传统民族乐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高校音乐教育应该主动吸纳传统音乐文化,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校音乐教育要在时代发展中取得成绩,必须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借鉴与传承,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利用传统文化内涵,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这样才能为不同时代的改革创新提供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途径。高校要注重将优秀的传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提升传统音乐的影响力,全面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当前,我国的高校在音乐教学上采取了文化互融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为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热情,特别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保留更多的创新因素。

(三)提升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音乐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建设一支具有极强民族音乐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应该积极地使用移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现代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特别是音乐学科,应该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播放世界名曲,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热情。其次,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使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怀有敬畏之情,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系统性地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保证学习的质量。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展学习,充分依托网络资源技术,特别是微课、网课等新媒体形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发展中的实践路径

(一)充分利用传统音乐形式和传统乐器

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主要包括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理论教学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史、音乐概论等基础性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以优秀的传统音乐内容和乐器为主,其中包括二胡、琵琶、古筝等为代表的民族乐器,这些乐器也是需要能够掌握的常用传统音乐乐器。这些乐器能够代表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但其中有些辅助乐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成果不够明显,制约高校的音乐教学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积极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用现当代优秀的作品,如冼星海、聂耳等知名音乐家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传统优秀的古典音乐文化运用时,应该使用《长恨歌》《昭君和番》等优秀的经典曲目,这些内容都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人文修养。应该建立高校音乐教育的文化制度,促进教育课程的培养,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促进优秀音乐人才的选拔,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

(二)重视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

我国的音乐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为世界音乐史作出了积极贡献。高校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提高教學成果的利用率,重视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保证传统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这样才能共同构建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保证的同时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传统音乐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变化,能够较好地推动音乐教学发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要广泛选取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内容,特别是那些与社会民众相关的文化形式,开展相关的音乐教学。

(三)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结合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传统音乐的运用和保护,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校音乐教学重视使用民族传统乐器并适当与一些西方乐器进行融合,特别是对钢琴和小提琴的使用较为普遍,经常在大型音乐演出中使用,提高了演出效果。高校音乐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表达全新的音乐形式,并不断从传统音乐中挖掘全新的艺术形式。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对高校的音乐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应该科学把握、重点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传授给学生。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是未来音乐教学的趋势,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保持创新精神,融入时代信息,创作出一些经典作品。高校音乐教学是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阵地,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创新教学的模式,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对音乐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丽莉.关于当前民族唱法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19(11):12-13.

[2]毛亚雄.民族化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凸显性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8(10):125.

[3]张静.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市场,2018(03):96-97.

[4]张美.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与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9(08):102-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赤峰学院服务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项目“地方特色儿童音乐剧的开发与推广研究”(项目编号:cfxyfc2018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浦彤伟,女,本科,赤峰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表演)

(责任编辑 刘冬杨)

音乐文化范文第6篇

【摘要】现阶段,国内外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下,给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将多元音乐文化融入到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传播民族音乐的重要载体,能不断加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性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活动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形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流传至今的音乐作品中呈现着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内涵。多元的文化音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多元音乐文化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高参考。

一、研究的目的及现状

(一)研究的目的

目前每个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冲击和碰撞。为了避免民族音乐被全球多元文化的音乐同化,每个国家都在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将其作为不可推卸的义务。如何将多元文化音乐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机融合,通过相互交流,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的研究现状: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呈现在我们的眼中,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选择更加多种多样,由于各国的民族文化以及生活方式有所差别,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旅游行业的发展。目前,多元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各国的教育观点迥异。例如,在多元文化以及重要理论诞生之后,美国以此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单地说,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美国的民主思想跟全球文化的多元性相一致。多元文化能展现出具有文化差异的个体,提高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虽然人们的信仰有所不同,但是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共同为美国服务。

国内的研究现状:对我国研究多元文化的领域而言,通过研究使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带来的理论,成功指导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案列诸多。总的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相关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大部分都是如何处理好国外文化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关系,研究过程艰辛,但还是取得了诸多成就。例如:①能够初步地将国外在多元文化音乐上的研究成果有效融入到本国中,并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吸纳;②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已初具规模;③我国行政部门以及文化部门颁布的政策为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④我国有很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对音乐教育进行实践,把学习到的多元文化音乐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并且能处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及民族音乐

(一)分析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理论

多元文化音乐具有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特征,是表达人们喜好的一种艺术形式。来自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都能表现当地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多地关注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把一个地区的民族音乐真正弘扬、传承下去,让更多地区的民族音乐走向更大的舞台。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元文化的教学理论,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对民族音乐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以此来发挥多元文化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作用,促进我国音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民族音乐的概述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音乐定义跟狭义的民族定义有所不同。在特定的层面,民族音乐的定义包含了世界上所用的民族音乐。结合我国发展十分悠久的历史以及目前民族音乐相关学术界的研究来说,民族音乐这门学科是在我国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发展速度缓慢。基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颁布一些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措施,加快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民族音乐的地位。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关系

音乐文化的定义非常的广泛,主要指通过不同音乐形式,表达出人民群众以及社会的思想活动。不同区域的风土民情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差异会深刻影响音乐文化的发展。因此,由于地区存在的文化不同致使音乐的表达形式也会有所差异,产生了许多具着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成为音乐文化中的一部分,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精神风貌。民族音乐文化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是音乐教育展开的关键性因素。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是传播民族音乐的重要载体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促使我国民族文化长远发展,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要重视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精神风貌以及社会活动不同哦你好,人们的消遣时间和方式也不同。音乐是他们消遣时间的一种形式,辛苦劳作后,通过音乐可以使身心愉悦,并逐渐养成一种文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视节目来接触音乐,还有的利用智能手机客户端下载音乐播放软件,例如:酷狗、QQ音乐播放。此外,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目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作品表达的文化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课堂学习到民族文化,从而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二)多元文化可以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对我国的社会稳定以及政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民族较多,如果不将民族音乐文化建成一个体系,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不断受到国外音乐文化的碰撞,我们的民族文化难以得到发展和传承。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不断扩大文化传播的范围,不断提高文化的影响力。音乐作品是民族音乐的载体,因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以及各民族的语言有所差异,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和特色。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方式可以将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相互交流融合,通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在音乐教师教学生唱国歌时,学生可以体会到民族音乐中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上台演唱一些类似的爱国音乐歌曲,这样,一些爱国主义思想就会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民族乐器、民族舞等向学生传递民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一边学习唱歌一边跳舞 ,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民族舞蹈的学习还能提高學生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以及风格,真真切切的令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灿烂。

(三)多元文化可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特色,我国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音乐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经过长期的沉积,精华部分才流传至近现代的民族音乐中,因此我们要吸收民族音乐的精华部分,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然而,仅仅吸取民族音乐的精华还不够,民族音乐文化只有符合时代的潮流才能长久发展,所以,在民族文化上,我们要不断将民族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可以利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被更多人认可,被更广泛地传播,还可以加快多种音乐形式的发展速度,加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性。此外,音乐教师在制定民族音乐教学方案时,一定不要扼杀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一门艺术,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以优美的形态以及多变的规律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旋律特点,使得学生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特别是要将多样性的民族音乐进行融合,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内外民族音乐的辨别能力,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效果,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四、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音乐教育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音乐这一门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重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5-266.

[2]侨生.试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中文信息,2014(08):15-16.

作者简介:魏碧(1992—),女,蒙古族,辽宁省葫芦岛人,中共党员,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师从臧学军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2016年5月20日成功举办魏碧个人毕业独唱音乐会,获得一致好评。

上一篇:冰雪风暴范文下一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