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裂缝处理范文

2023-11-12

梁裂缝处理范文第1篇

2013年10月24日上午10时,由XXXXXXX公司(“以下简称XX房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就XXXXXX花园二期项目XXX#楼梁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会议参加的单位有XXXX研究院、XXX设计院、XXX集团公司、XXX有限公司、XXXX设计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X有限公司等有关领导及专家。现将论证会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1、监理单位于2013年10月8日例行检查发现,XXXX花园XXX楼一层至三层A轴至E轴,跨度为6.6m的梁中出现细微裂缝。建设单位接到报告后,于2013年10月9日通知XXXXX设计有限公司及相关单位到现场勘察,并于2013年10月11日由XXXX设计有限公司出具初步处理方案。

2、2013年10月24日,XXXX开发有限公司邀请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XXX设计院、XXXX公司共计5位专家,再次对XXX楼一层至三层A轴至E轴,跨度为6.6m出现细微裂缝的梁进行现场勘察,并在新宏房会议室召开了专家咨询分析会,就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研讨。

3、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的相关信息,综合现场勘察,情况如下:

1)、无楼板处梁上基本没有发现裂缝; 2)、裂缝主要出现在梁正弯矩较大处; 3)、板上很少发现裂缝;

4)、据设计介绍,梁配筋比较经济,梁正截面抗弯设计按“T”型截面计算;

5)、根现场观察,梁底裂缝不如梁侧裂缝明显; 6)、据汇报,拆模时砼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

据上,专家们初步认为设计因素大于施工及材料因素,但也不排除施工及材料因素。由于现场无法即刻对梁配筋进行验算,故无法立即得出确切的结论。请XXXXX有限公司回去后发相关设计文件给王工(专家)对梁的强度、裂缝宽、挠度等指标进行复核。

4、2013年10月25日下午王工(专家)对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后,电话回复:经强度、裂缝宽度、挠度验算,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故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1)、对上部未施工楼层的梁,同意按XXXX设计有限公司的方案进行配筋并适当增加腰筋;

2)、在后续施工过程中:(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时间,一定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拆模!(2)建议衢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水胶比,严格执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要求;(3)考虑到结构平面的特殊性,施工荷载不宜过大,避免施工超载引起开裂; 3)、对于已开裂的梁,建议先砌墙体,待裂缝稳定后,再请相关专家作出处理。

梁裂缝处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既有线;提速区段;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整治

0 引言

济南铁路局淄博工务段既有线提速地段共有341座钢筋混凝土梁桥。钢筋混凝土梁桥虽然较钢梁桥养护维修工作量大幅减小,但经过多年的运营,我们发现钢筋混凝土梁并不是我们过去想象的那样少维修和免维修设备。胶济既有线提速区段大部分既有线利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桥、普通钢筋混凝土低高度板梁桥、 普通钢筋混凝土π型梁桥、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不同程度的存在梁体裂缝问题。

1 梁体裂缝成因

1.1 常见梁体裂缝的几种形式

①梁体竖向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梁的侧面,从梁底向上开裂,并与主钢筋垂直;在长裂缝之间往往夹着数根短裂缝。胶济线K162+639为1-10m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该桥梁体存在大量的竖向裂缝共有32条,宽度在0.3-0.5mm之间;

②梁底纵向裂缝:这种裂缝存在于主筋位置附近,沿着主筋延伸方向,出现的水平纵向裂缝,伴随着裂缝的扩展,混凝土保护层剥离,钢筋外露而锈蚀。胶济线k304+435为1-8m普通钢筋混凝土低高度板梁桥,该桥梁体存在纵向裂缝,宽度在0.3-0.5mm之间;

③网状裂缝:在结构的表面浅层上,出现的龟纹状裂缝、竖向裂缝、水平裂缝和干缩裂缝等。胶济线k366+142为1-16m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该桥梁体表面存在网状裂缝;

1.2 梁体产生的裂缝原因分析

①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底部产生竖向裂缝是必然的,这是由混凝土抗压不抗拉不抗剪的特性决定的。人们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在梁的受拉截面上根据受力计算加入适当的受力筋。在梁体受力时,混凝土梁底受拉,当强度超过混凝土的受拉强度时混凝土产生裂缝,此时由钢筋受拉,众所周知钢筋的抗拉强度很高,这样提了梁体的承重能力。因此在允许的范围内的竖向裂缝是正常的。这种裂缝的特性是当荷载消失后梁体裂缝恢复原状。这样的裂缝是属于弹性范围的裂缝,其性能比较稳定。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规定混凝土梁桥裂缝宽度≥0.5mm为AA级裂化、0.3-0.5mm为A1级裂化。当梁底竖向裂缝超过规定的限值继续发展,梁体受压截面减小,中性轴上移偏心受拉时,钢筋受力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时,钢筋严重变形,裂缝急剧向上开展并延伸,形成贯穿裂缝,后果将极其严重,这种裂缝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但一旦受拉钢筋达到屈服极限后,钢筋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此时病害急速发展造成梁体断裂。

②梁底纵向裂缝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是由于混凝土开裂导致钢筋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和氧气共同作用造成钢筋锈蚀,生成Fe(OH)2也就是俗称的铁锈,其体积会变成其原有体积的2-3倍,导致混凝土保护层鼓起甚至脱落。

③网状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等级低,施工方法不当,养护不到位等原因所致。

2 整治方案

整治裂缝的方法,根据裂缝的成因有以下几种:

①传统的修补方法是在裂缝表面凿v型槽,宽约1-2mm,深约0.5cm,槽面应尽量平整。用钢丝刷或竹刷刷清缝口,并凿去浮渣。用手持式皮风箱吹清,待表面干燥,裂缝外宜蘸有丙酮或二甲苯洗擦一遍保证槽内清洁。在裂缝四周涂一层环氧树脂浆液,最后嵌入环氧砂浆,用刮刀使其平面与原混凝土齐平。待环氧树脂硬化后就可应用。养护期间不宜受潮、受震,以保证修补质量。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如果修补用修补胶与梁体结合不牢固,加之过车的震动和梁体自身的挠度修补混凝土脱落,扩大了裂缝的暴露面,必将对梁体带来新的损伤。

②对于裂缝多且深入结构内部的竖向、斜向、纵向裂缝也可以采用注浆法进行修补。按灌浆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水泥石灰粘土灌浆、化学灌浆、沥青灌浆。其中化学灌浆这种方法效果最好,应用最广,它可以修补0.3mm甚至更细小的裂缝。主要工艺流程是仔细检查裂缝并清理干净,在裂缝上打孔埋嘴子,埋好后将其余的裂缝全部封闭,在封闭完后隔一天可进行打压试验看封闭效果,无渗漏后将配制好的浆液灌入。灌浆完毕待浆液聚合固化后,即可将灌浆嘴一一拆除,并用环氧树脂抹平。最后对每一道裂缝表面再刷一层环氧树脂水泥浆,确保封闭严实。这种处理方法处理裂缝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梁底竖向裂缝严重超限的梁体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③目前胶济线部分竖向裂缝严重的梁体施加纵向体外预应力效果明显,增加梁体的纵向强度,克服了既有桥梁本身的设计强度不足的弱点。

施加纵向体外预应力法是利用对梁体受拉区施加纵向预应力,可以抵消部分自重应力,起到卸载作用,从而能较大幅度的提高粱的承载能力。

3 实例

大圩河(双),中心里程胶济k188+067,全长110.8m,3-32.0m预应力混凝土梁,图号丰70-2,梁高2.50m,摇轴支座。桥上线路为直线,1980年建成。在日常的设备检查中,工区发现梁底出现竖向裂缝。随着列车的高速重载,该梁的裂缝有所发展,于是对其进行了纵向加固。预应力束采用1×7公称直径15.2mm抗拉强度为1860MPa的环氧涂层钢绞线组成的可更换成品索,钢绞线为外包PE的单根无粘结环氧喷涂钢绞线,每股钢束外套HDPE管道,在钢束穿过横隔板及锚固块的预应力管道中预埋钢管钢管内衬四氟板。钢绞线的技术标准须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要求锚具采用低回缩锚具,锚垫板及千斤顶采用配套锚垫板、千斤顶。具体施工工艺:(1)在横隔板及外侧肋上纵向预应力穿过出打孔,孔径76mm;孔内设外径76mm壁厚4mm钢管,钢管与孔壁之间采用建筑结构胶粘结;(2)采用化学植筋法制作腹板内侧混凝土锚固块,锚固块中横向预应力管道直径35mm,纵向预应力管道直径65mm;(3)张拉锚固块横向预应力,张拉应力1395MPa;制作腹板外侧混凝土锚固块;(4)张拉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力1395MPa;(5)密封锚头。

注意事项:(1)钻孔前应用电子探测仪精确探测梁体钢筋和预应力筋的位置,以防钻断梁内钢筋;(2)新旧混凝土界面进行凿毛处理;(3)为防止碱骨料反应,混凝土骨料的选择及最大碱含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的有关规定。

经过纵向加固提高了梁体竖向刚度,阻止了梁体竖向裂缝的发展,保证了胶济铁路时速200km/h线路的安全运营。

4 结语

既有线提速区段,列车的高速重载对桥涵设备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针对我段管内部分既有桥梁仍在使用,及时检查发现梁体病害,并根据成因对症下药能有效的延长梁体寿命,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棠.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蒙云,卢波.桥梁加固与改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梁裂缝处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 成因 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的铁路及公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行业标准越来越高,施工难度相继增大,以场制桥梁为例,设计使用寿命100年,时速120-350Km/h不等,而混凝土受当地气候环境、设施、技术水平等影响,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裂缝。有些裂缝在承受活载或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严重影响梁体的强度、刚度及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本文尽可能对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部位作较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方便施工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梁体裂缝总体分为受力裂缝、非受力裂缝及表面龟裂,下面就该三种裂缝常出现部位、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阐述。

一、受力裂缝

受力裂缝一般出现在梁体终张拉后或承受活载作用下,部分梁场由于存梁台座承载力设计达不到存梁要求,梁体受自重影响造成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亦为受力裂缝,受力裂缝在混凝土徐变及承受活载作用下会不断扩展,其危害性比较强。

1 梁端腹板变截面处纵向裂缝

该种裂缝在T梁中较为常见,多出现于终张拉之后,特别是曲线梁较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徐变及受张拉影响梁体回缩,该裂缝会出现扩展现象。

1.1 成因分析

1.1.1 该部位受端模锚盒影响,钢筋设计布置不当,造成此处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基本处于“无筋”状态,较易开裂。

1.1.2该部位上下截面受临近孔道(N2及N3)张拉影响,受力面积悬殊较大,造成混凝土回缩量不一致,从而产生裂缝。

1.2 预防措施

1.2.1准确控制张拉力。张拉时必须严格掌握操作规程,对张拉油泵、油压表、千斤顶及时检查标定,张拉过程中送油速度宜慢不宜快,单个孔道张拉完成后及时以伸长值作校核,保证持荷时间,确保回油锚固力与计算值相符。

1.2.2 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变截面处加设一层钢筋网片并绑扎牢固以增强该部位混凝土抗裂性。

2下翼缘与梁底交界处竖向裂缝

该种裂缝多发生在梁体初张前后或移出制梁台座后,该种裂缝在静载试验中易作为判定梁体合格与否的关键。 2.1成因分析

2.1.1 梁体在浇筑完成后,早期养护不及时,混凝土强度未到设计值进行初张或初张后混凝土强度上升慢,移出台座后受自身重力影响开裂。

2.1.2 初张拉时张拉力不足或张拉回油锚固力达不到计算值要求,梁体张拉力不足以抵消自重产生开裂。

2.1.3 梁体在温度未达到“2个15℃”前进行拆模。因底板较厚,混凝土凝结期间产生水化热,内部温度较高,下翼缘外侧接触空气的部分偏低,从而产生温度裂缝,移出台座后受自身重力影响导致裂缝扩展。

2.2预防措施

2.2.1 梁体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早期强度上升,若梁场需加快制梁台座周转或遇冬季施工可考虑蒸汽养护,蒸汽养护需按相关规定执行。

2.2.2 初张拉力可适当加大,建议控制在终张拉控制应力的15%,张拉持荷完成后,及时检查回油锚固力,确保回油锚固力至计算值(回油锚固力为该孔道最终张拉力值)。

2.2.3 梁体拆模时确保环境与表层以及表层与芯部温差不超过15℃。 3 梁端侧面竖向裂缝(支座板处)

该种裂缝多出现于初张拉之后,支座板处梁体两侧沿梁底至梁面方向产生竖向裂缝。该种裂缝短期不会影响梁体质量,若长期不处理,会造成内部结构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严重影响梁体耐久性。 3.1 成因分析

3.1.1 初张拉时,梁体受力会产生压缩起拱变形,梁底回缩时,支座板与底模钢板、梁底混凝土与底模钢板间摩擦力不一致,从而造成支座板处沿梁底竖向开裂。

3.1.2 初张拉后,梁体产生一定弹性上拱,而制梁台座呈二次抛物线布置,此时梁体受力处于梁端处,若不及时将梁体移出存放,梁端会由梁体自重而产生开裂。

3.2 预防措施 3.2.1 支座板安装后,应于支座板与底模两侧及前端空隙处涂抹润滑剂来减少后期初张时的摩擦力。

3.2.2 梁体初张后应及时将梁体移出存放。 4 沿预应力管道纵向裂缝

该种裂缝多出现于梁端第

一、二节间的下缘侧面及梁底,有些亦出现在腹板与下翼缘交界处,此种裂缝一般处于预应力管道部位,走向与预应力管道也一致,特别是梁底出现此种裂缝的长度及宽度会影响静载试验效果。

4.1成因分析

4.1.1 梁体下翼缘较宽腹板较薄、钢筋布置很密导致梁体下翼缘及梁底混凝土较难振捣密实,该种部位混凝土抗裂性能差。

4.1.2 张拉力过大,梁体受高压在下翼缘或梁体混凝土较易产生纵向裂纹。

4.1.3 钢筋保护层垫块布置偏少,梁体浇筑过程中,钢筋受混凝土横向挤压向外侧偏移导致保护层过薄,梁体张拉时受到过高的纵向压力而沿预应力管道或主筋方向产生裂缝。 4.1.4 混凝土配合比中,过多的水泥用量导致混凝土水化热较高,该种热量过多的囤积在预应力孔道内得不到释放,导致梁底或腹板与下翼缘交界处沿预应力孔道方向开裂。

4.1.5 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离析,粗骨料少,强度不高。

4.2 预防措施

4.2.1 合理掌握混凝土浇筑工艺以及分配好附着式振动器部位及振动时间,保证梁体下翼缘及梁体梁端混凝土浇筑密实。

4.2.2 控制住张拉前后的两个“三控”,精确控制张拉回油锚固力。

4.2.3 定位网片位置固定牢固,尺寸控制精确,确保孔道不偏向于梁体两侧。钢筋保护层垫块需呈梅花状布置,且每平米不得少于4个,若施工中发现个别部位保护层偏薄可加设垫块。

4.2.4 梁体浇筑采用合理的施工配合比,适当降低水灰比,浇筑完成后可适当提前拆除端模以帮助混凝土散热。

5 下翼缘至腹板斜向裂缝

该种裂缝多出现于距梁端4-8m,自下翼缘开裂延伸至腹板,呈斜向布置。

5.1 成因分析

由于制/存梁台座地基处理不良,或台座强度及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存梁后出现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梁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导致梁体开裂,该种裂缝对梁体危害较大,严重的可能引起梁体断裂。

5.2 预防措施 梁体存放场地选用应避开膨胀性土区域,其地基承载力应通过检算并经测试合格后方可施工。梁体存放后,应坚持进行沉降观测,直至稳定后方可停止观测,若发现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应针对沉降量于梁底加设垫块继续测量或对台座打斜桩进行加固处理等。

二、非受力裂缝

非受力裂缝在梁体中较为常见,其产生原因繁杂,一般由温差、混凝土收缩、钢筋锈蚀及冻胀等方面引起,下面就其产生的一些主要部位及成因进行简单分析。

1 桥面裂缝

该种裂缝在桥面分布较广,多为表面裂缝,呈纵横交错,有些裂缝甚至贯穿整个桥面。 1.1 成因分析

1.1.1 混凝土塑性收缩。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出现泌水以及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

1.1.2 混凝土干缩。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便产生收缩裂缝。

1.1.3 桥面二次收面不及时或收面时洒水。由于桥面外露面积大,混凝土塑性收缩比较大,而二次收面主要是起在混凝土初凝前提浆弥补表面缺陷以及早期裂缝填平等作用,故此道工序显得尤为重要。因混凝土自身吸水已趋于饱和状态,若收面时人为洒水,致使多余的水呈游离状态,较易产生干缩裂缝。

1.2 预防措施

1.2.1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混凝土振捣要密实。

1.2.2 梁体浇注完成后应对桥面及时进行覆盖,防止表层水分过快损失,遇夏季施工时,覆盖后可进行洒水处理。

1.2.3 混凝土初凝前对桥面及时进行二次收面。

2 挡碴墙裂缝

该种裂缝多为竖向裂缝,一般处于挡碴墙面或外侧面,宽细不等,有些会延伸至上翼缘板。

2.1 成因分析

桥面两侧受梁体腹板中心张拉影响而受力不均,导致桥面外侧(挡碴墙)受到较大应力,故在挡碴墙处设置断缝若干,往往断缝模具无法固定或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模具移位,起不到伸缩缝的效果致使挡碴墙受张拉影响产生裂缝,也有部分由于挡碴墙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产生裂缝。

2.2 预防措施

适当加大断缝厚度,并于挡碴墙模板加设卡具(建议焊钢筋条)以固定断缝模具,挡碴墙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要人为采用振捣棒触碰断缝磨具。 3 封端混凝土表面裂缝

封端部位混凝土产生裂缝多为混凝土干缩裂缝,一般表现为表面龟裂。

3.1 成因分析

封端部位混凝土本身具备微膨胀性,亦可补偿混凝土收缩变形,但该部位混凝土用量少,较难振捣密实,完成后不易养护,且大面积于空中暴露,水分散失快,比较容易出现干缩裂缝。

3.2 预防措施

封端混凝土用干硬性混凝土施工,坍落度控制在40mm左右,封端完毕后及时喷涂养护剂或采用塑料纸薄膜进行覆盖保湿。

4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较易分辨,该裂缝一般出现于梁底及上翼缘板,混凝土裂缝周围存在暗黄色锈斑,时间越长,该种裂缝越明显。

4.1 成因分析

若钢筋发生锈蚀,其锈蚀产物的体积一般比原来大2倍以上,致使钢筋周围混凝土受到挤压,若钢筋锈蚀严重,钢筋保护层过薄可直接可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混凝土开裂后会加速钢筋的锈蚀,从而产生一个恶性循环,严重破坏混凝土结构,影响其耐久性。

4.2 预防措施 加强钢筋的防锈处理,产生锈蚀的钢筋需进行除锈处理后方可进行绑扎工序,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止氧气侵入,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钢筋绑扎完成后检查保护层垫块数量及布置是否合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横向应力致使钢筋侵入保护层。

5 冻胀引起的裂缝

冻胀引起的裂缝多出现于压浆冬季施工中,该裂缝多出现于腹板及下翼缘,走向与预应力管道一致。

5.1 成因分析

场内预制桥梁中,混凝土冬季施工较为完善,但后期压浆工序保温措施往往比较困难,在浆体初凝前,若浆体受冻,其体积会发生膨胀挤压管道,混凝土受到巨大压力而产生开裂。

5.2 预防措施 冬季施工时尽量不安排压浆工序,若必要时需采取篷布覆盖煤炉取暖或其他方式进行保温,确保在压浆后三天梁体温度不得低于5℃。

三、表面龟裂

表面龟裂是梁体常见且较难避免的一种裂缝,裂缝较细,无规律可循,分布于梁体各部位,多出现于桥面、梁端及修补后混凝土表面。

1 成因分析

1.1 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未及时覆盖,梁体外露面积较大部位受风吹日晒,混凝土干缩出现裂缝。

1.2 混凝土中水灰比过大,则混凝土收缩性大。

1.3 砂石料级配不好,空隙大,混凝土易收缩产生裂缝。

1.4 混凝土表面受昼夜温差较大影响或混凝土养护水温与梁体表面温差较大产生温度裂缝。

2预防措施

2.1 梁体混凝土浇筑完后,桥面要作好二次收面并及时进行覆盖,跟上养护。 2.2 梁体浇筑采用合理施工配合比,适当降低水灰比。

2.3合理选用中粗砂及级配碎石,混凝土振捣务必保证其密实性,严禁为方便施工人员操作而降低混凝土质量。

2.4 混凝土初凝期间加强表面覆盖,合理掌握好梁体养护时机,特别是夏季要注意梁体保湿,不得在高温下对自身干燥的梁体进行洒水。

四、结束语

尽管桥梁裂缝成因复杂,但只要在相应部位认真总结分析,我们就能避免同样的裂缝出现在下一片梁上,加上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我们就一定能制出合格的桥梁。

梁裂缝处理范文第4篇

摘 要: 通过多现场观察,并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 混凝土 温度应力 裂缝 控制

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是其中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1 温度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先凝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4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5 结束语

梁裂缝处理范文第5篇

新增设备及管理用房工程

(施工合同编号:三号-工程-土-2011-153-169)

一、工程概况

主 体 第 五 层 钢 筋 验 收 报 告

重庆市开县方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9月24日

工程名称: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牛角沱车站新增设备及管理用房工程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牛角沱车站新增设备及管理用房工程。位于轨道交通三号线牛角沱车站右侧,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规模为地上5层和地下5层、共计10层,高度为40.5m,为一类高层综合楼。本次合同为地上5层和地下5层、共计10层,基础为人工挖孔方孔桩,核心筒体为筏板式基础,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等级2级,抗震裂度为6度,

工程划分:本工程为一个单位工程,划分为基础分部,主体分部,装饰分部,各分部工程再划分分项工程,本次验收为主体分部工程中钢筋安装分项和模板安装分项工程。

合同范围: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牛角沱车站新增设备及管理用房工程,

工程验收范围:五层柱、墙,六层梁、板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 。

合同编号:三号-工程-土-2011-153-169 合同工期:180天 质量控制目标:优良

竣工资料归档数量:纸件5套,电子件2套 安全目标:无人员伤亡及安全责任施工事故

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张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重庆市勘测院

监理单位: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开县方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

质量监督单位: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安全监督单位: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总站 主要施工验收规范及施工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

(2)《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3)《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6)《冷轧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11) (7)《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版)

(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 (10)《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11)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现行相关专业施工验收规范、技术规程

(12)《参建单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办法》

二、施工过程工序及质量控制

1、施工放线和钢筋制作安装绑扎监控

始终坚持三级报检制度,每道工序的测量误差均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工程坐标、纵横轴线偏位、尺寸复测等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筋的的制作加工以及安装绑扎每到工序都有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检查,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驻地监理进行了旁站监控,并将测量和钢筋的的制作加工以及安装绑扎成果上报监理总部并复查,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详见《施工检查报验和隐蔽记录,》。

2、原材料、设备及半成品监控

(1)所有进场材料按要求进行了抽样试验。

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合格率100%;详见《建筑材料报验单》。

①核查类:工程的原材料进场时,检查了质量证明书,仔细核对规格、数量,经监理查验: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单、试验检测报告,“三证”齐全。

②抽检类:

(1)使用钢材规格有φR

7、φR

9、φ

8、φ

10、φ

12、φ

14、φ

16、φ

18、φ20、φ

22、φ25,按规定在监理见证情况下抽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共一批次,检验合格率100%(详试验报告)。形成《建筑材料报验单》,合格后允许进场。

(2)钢筋连接采取机械连接共取样φ20两组、φ22两组、φ25两组(梁、柱各一组),电渣压力焊φ16一组、φ18一组,检验合格。

3、施工过程监控

(1)、梁钢筋及墙柱钢筋的制作加工以及安装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驻地监理对钢筋、规格、品种、间距、接头质量、墙、柱钢筋数量等进行了检查,均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2)、模板制安施工,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模板断面及模板拼缝,支撑加固等进行了检查,验收合格后,报请驻地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工序交接检查验收

我方在每道施工工序中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工序交接;对钢筋制作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

5、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每道工序隐蔽前均进行了检查,合格后请驻地监理检查,并形成《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6、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修改执行情况

我项目部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和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无修改情况。

7、工程实体完工测量

①梁钢筋骨架宽、高最大偏差5㎜ ②箍筋间距大偏差15㎜. ③柱、墙钢筋最大偏差5㎜ ④水平标高最大偏差10㎜

三、工程实体的安全及功能检测

本次验收工程、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共计6项检测内容,钢筋机械连接取样6组,电渣压力焊2组,隐蔽记录资料完整。

四、质量缺陷或修补、整改情况

部分保护层偏小,箍筋间距不均匀已经整改合格。

五、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

在施工期间无违犯建设工程强制性规范条文的现象。

六、监理工程师通知执行情况(主要是有关质量与安全方面的) (3)机具设备形式,满足施工需要。

暂无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七、工程施工安全

我项目部已建立了安全保证体系,进行了“安全三级教育”,制定了安全专项方案,各工序已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均持证上岗。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员每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措施,并建立了安全台帐,严格控制了风险源,工程开工至今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八、工程观感质量

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观感质量自检结论为:合格。

九、工程资料

形成本工程初步验收的资料有:

1、报验类:钢筋制安报验单,建筑材料报验单,钢筋原材料报验单,模板制安报验单。

2、检查验收记录类:隐蔽检查记录资料。

十、未完及工程遗留问题

十一、本次工程初验自评意见

我项目部对本层自检评定为合格,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我项目部现申请2013年9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点进行验收. 特此申请

重庆市开县方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牛角沱项目部

梁裂缝处理范文第6篇

某三跨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在箱梁内部中间位置出现纵向的贯通裂缝。该桥跨径组成为50+90+50m,桥面宽度为9m。该桥为变截面箱梁,箱梁根部高5.6m,端部高2.3m,其间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厚度为26cm。桥型总体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桥型总体布置图(单位:cm)

在中跨合拢张拉第一组预应力束后,在箱梁内部顶板中间位置出现纵向的贯通裂缝, 原因分析:

1、 横向没有预应力束,造成混凝土中没有储存足够的预压应力;

2、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预应力束的张拉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称张拉,造成箱梁发生畸变,从而产生横向拉应力。和在混凝土自重作用下横向弯曲产生的拉应力叠加,致使箱梁内部顶板拉应力过大,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从而造成了纵向贯通裂缝。

3、 该地位于高寒地区,温差变化比较大,在顶板上缘温度降低时,上缘混凝土收缩导致顶板下部出现拉应力,而横向混凝土没有足够的预压应力储备,从而诱发了在顶部下缘中间位置出现了通长的纵向裂缝。 预防措施:

1、 对于变截面箱梁结构应采取三向预应力系统,明确横向预应力的作用。

2、 对于出现问题桥梁,由于桥面宽度过窄,从而导致其抗扭刚度过小,在超静定约束下容易发生畸变,从而在顶板产生横向拉应力。

3、 建议对于窄桥适当加横隔板,提高其抗扭刚度,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畸变。

4、 本身三向预应力系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上一篇:集团公司法范文下一篇:励志朋友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