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05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新课程标准颁行已经10个年头,其在乡村小学的落实情况如何,是研究组亟须掌握的内容。为给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采取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提供一些参考,促进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乡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组希望能发现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广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课题(GSJJW 202002):桂北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廖秀云(1967.11-),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曾获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高校美育教学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等。范建玲(1974.12-),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桂林市“优秀语言文字工作者”。

一、问题缘由

新课程标准作为义务教育的方向标,引领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教育改革实施的大背景下,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但面对国际新形势和国家新战略,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之间的困境。如何找到并分析当前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症结,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构建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实现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县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向正确的方向纵深发展,是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以及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一)为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采取教学改革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组深入到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通过观察、听课、访谈和查阅相应的教学资料,认真分析、概括、归纳出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管理者全面掌握问题症结所在,找到解决策略。

(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乡村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都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本研究将会冷静地从纵向、横向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帮助广大乡村教师认真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改革行为,促使教师从自身和学生角度出发,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抽样调查法

本研究深入县城及乡镇各小学一线,采用抽样听课和查看学生作业的方法。随机抽样听了1所县城城区小学、3所乡村中心小学、1个乡村教学点共15节语文课。这些课涵盖了小学1~6年级的语文教学,被听课的教师年龄段在26~48岁。听课的年级全面,区域分布广,被听课教师的年龄跨度大,基本上反映了**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并随机抽样查看了1~6年级学生的语文作业共200本,主要考察了语文作业布置的形式、内容,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以及教师作业评分的状况。

(二)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对**县各乡村中心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任课年级、不同职称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问卷共9小题,其中限定选择7题,开放自述2题,主要调查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适应性、教学改革实施行为方式、面临的困境和改革的設想等等。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0份。

(三)访谈法

本方法主要在听课后的集体评教中运用。根据拟定的访谈提纲,倾听并记录了一线教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看法、建议及面临的问题。

(四)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各种途径调阅了大量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资料、各级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导性文件、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总结等,从中得到了启发和借鉴。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掌握仍然不深透

自教育部颁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又称为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以来已有10个年头,乡村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对它的理解和掌握是怎样的呢?调查显示,对新课程标准内容掌握的程度,自认为达到深刻领会的只占4.81%,比较清楚的占47.04%,了解一点的则占48.15%。教师只有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才能积极实施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旧传统仍然根深蒂固

1.教师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是引领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1]然而,问卷调查显示,只有8.89%的语文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总是具有创新性的,88.89%的语文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时具有创新性,还有1.11%的语文教师坦承自己的教学设计总是没有创新性。在关于“新课程标准下,您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哪些问题”的开放性问题中,有相当多的答卷中提到“观念陈旧”“改革理念不先进”“改革花样不断翻新,都不知道怎么改革了,索性就不改了”“传统教学对提高成绩似乎更有用”等。由此可见,很多一线乡村语文教师仍然不能顺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做到积极求变、锐意创新,甚至仍盯着考试成绩抱着传统不放手,让时代拖着走,甚至拖不走,不想创新,懒得创新。

2.教师改革创新行为不力

(1)难以把改革意愿转变为改革行为。一是没有想过要把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变为改革的实际行为。问卷中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您遇到的困难”的问题,有21.1%的问卷是空白的,或直接回答“没困难”;关于“您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有25.19%的问卷是空白的,或者直接回答“没问题”。不排除有不认真回答、懒得回答的因素,但也不难看出,有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认真进行过课程改革的尝试,不尝试当然就没有困难,不思考当然就没有问题。二是不知道如何把改革要求和改革意愿转变为实际的改革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多的教师感到“教学改革风声很大,也不想被时代淘汰,但不知道怎么改变教学才算好”,“不知道如何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为改革的行动”。不知道如何进行改革其实就是没有做好创新改革的必要准备,缺乏必备的创新改革知识、方法及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开阔视野。

(2)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仍普遍简单传统。关于“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有67.0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是偶尔采用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有4.81%的教师承认自己的课堂教学总是单一而缺少变化的。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同事们的教学中,“传统教学仍占主导”,“教学方式呆板,缺乏启发性”,“教学模式仍然传统:解释词语—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从深入课堂听课情况看: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有超过50%的教师采用的是串讲,每一段都讲到,甚至每一句都不放过,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设计和预设的答案,一问一答,教师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见解的时间、空间及机会。即便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也没有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作用,仍然采用串讲的方式,面面俱到,在激发学生思考、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运用、培养学生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突出。

(3)一味强调“题海训练”。教师把语文教材选文看作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唯一的途径,通过机械的习题训练不断强化学生对选文的识记。从教师布置的练习形式看,甚至把语文能力训练与简单、机械的知识掌握等同起来,作业大多是只针对选文文本的《习题册》《一课三练》之类,缺乏学生语言运用的生活实践场域的训练要求。

(三)新方式方法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式、对话式等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落实会是怎样的呢?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改革形式化”,认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多半强调花样繁多,形式好看”“教学形式大于内容”“教师过度自由发挥,只要跟传统不一样就叫创新”“教学方式花样翻新,互相模仿,缺乏科学性和实质性”“课堂教学只追求热闹,又是游戏,又是表演,又是合作,但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无法落实”。可见,真正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改革现状、存在问题的认识是清晰而深刻的。

在随堂听课中也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把先进的方法实质学到手并用于实际,基本都是走形式。比如:教师设定一个接一个的简单问题,一问一答,就当成对话式;课堂上教师一提问题,就让学生四人一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就当成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式;教师针对某一段落内容提出1~2个要求,给学生几分钟思考,然后学生给出答案,就当成自主探究式;学生回答问题多,读课文的次数多,形式变化多,就叫做主体性教学……课堂热闹非凡,但实际效果甚微。

(四)语文课程目标不清晰

课程目标是宏观的,具有全局性、总体性和引领性,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微观的,是对课程目标的分级和细化,具有可操作性。语文教学活动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途径,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目标一定要紧扣课程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很多乡村教师对当前语文课程目标模糊不清,导致在选文的教学处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课内课外活动的安排、作业类型的设置、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反映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需要的效果。

2011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具有“综合性”和“实踐性”,“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并强调语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014年,教育部指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可见,小学语文课程教育目标应该更加强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但很多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当前语文课程的目标及任务。

语文核心素养是以语文素养为基础的语文基本知识与技能、语文思维与语感、语文情趣与审美、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促进人终身发展与社会适应的内在的综合涵养。很多乡村教师对此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并不清晰,保持课堂教学结构固定不变,课堂教学内容多限于选文文本,缺乏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和指导,忽视了必要的语文实践活动等。这些问题,在听课、教师访谈和问卷调查中都得到了印证。90%的教师在问卷和访谈中提到:“学生阅读量极少”“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高”“口头表达能力弱”“极少语文实践活动”……还有8.89%的教师认为,学生的作业应该侧重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五)存在城乡差异

就全国范围来说,城市与农村的教学差异普遍存在。调查中发现,县城城区小学与乡镇小学之间,特别是与乡村教学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观念上的差异

在访谈中,乡镇小学和教学点40%的教师明确表示,“传统的教学没什么不好,能提高成绩。”“不是不要新方法,但传统的实用。”……在问卷调查中,乡镇小学和教学点有20%的教师出现了“教学改革太难,我们不得不应付上级要求”“改革,改革,太难,太累,太痛苦!我们疲于奔命,身心疲惫”等类似的回答,而县城城区小学类似的回答不到5%。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乡村的教学土壤中扎根太深,教师对改变旧习惯要经历阵痛,很抗拒,有怨言。

2.教师语文素养上的差异

从听课的情况看,教师在语言表达能力,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处理能力,以及语文视野、文化涵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乡村小学教师常被禁锢在标准的答案里,学生的答案稍与标准不同,就被视作错误;没有标准答案,或没有明确答案,解题就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就觉得教学困难重重。再有,乡村小学教师还更多地表现出对知识的理解偏差。比如,听课中发现,上课教师对反义词的理解就存在问题,对绝对反义和相对反义的理解不深透,对相对反义词的把握不准确,特别是不能理解和把握特殊语境中临时构成的反义现象。

3.教学条件的差异

调查中,乡村小学教师普遍反映,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不能保证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太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甚至有20%的教师表示“不会操作多媒体课件”,还有老师表示“无法运用,很少能运用到网络资源”“教学参考书籍很少”等。而县城城区小学的教学条件远远好于乡村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4.提升、学习的机会存在差异

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乡村小学教师更多地表示“外出学习机会太少”“观摩高水平语文教学的机会很少”“外出培训提升的机会不多”等。

五、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组织研读新课程标准,认清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改革具有方向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既不能一潭死水,“咬定”传统教学不肯放松,也不能追求改革的虚名,瞎撞误打,必须加强对新课标的研读,并为乡村教师提供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这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从调查看,很多问题都是教师对新课标内容缺乏深度的理解掌握导致的。对新课标的学习不能只是口头上的要求,要落到实处,要有行动,有检查。第一,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分批次给各乡村学校语文教师作新课标的深度解读,帮助教师全面而有重点地掌握新课标的内容实质。第二,不留死角,采取适当可行的方式对教师掌握新课标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只有专业,才能让所有教师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方法,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改革的方向,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二)开展前沿理论、改革热点的大研讨,做到改革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能闭门造车,要放眼全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要關注新理论、新做法。可以组织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对前沿理论和改革热点进行大研讨,理清其在本地区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并在骨干教师的示范性带动下,促使真正先进的理念、方式、方法落地生根,避免改革过程中的盲从、跟风或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真正实现改革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三)积极总结,及时反思,开展全县大交流,达成改革的实效性

教学改革,不仅要有雷霆万钧、风声大作的改革场面,有美好的改革理想,更应该让人看到风雨之后的美丽春天,看到改革带来的丰满现实。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总体上看,的确有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们总结过去,及时反思,认真审视自己的改革实践。比如:是否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否创设了开放、多元化的创新课堂;是否有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充实,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乐学”;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是否实至名归;是否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是否有广大的语文视野,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自然世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是否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否着眼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未来人生的发展等。认真地总结,积极地反思,并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交流学习,有利于促进全面的改变和调整,真正实现全县范围内整体改革的实效性。

(四)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发挥教师改革的能动性

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水平的高低。“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语文素养对于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帮助,组织必要的学习和培训,给出有效的指导,全面促进老师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要做到:夯实语文知识积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丰富阅读经验,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强化情感体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拓宽语文视野,实现文化价值的理解与传承担当。教师只有发展和提高了语文素养,才能更有能力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才能充分发挥投身改革洪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课程改革更见成效。

(五)县外观摩学习的机会多向乡村一线教师倾斜,缩小城乡差距

乡村一线教师只有“走出去”才能开阔视野,只有多参与学习观摩高水平的教学,才能促进观念的更新、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才能调动起改革的积极性,才能让乡村学校的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六、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县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创新下,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困境。只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下一步的改革措施提供事实的依据,实现乡村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采取有效的识字教学模式,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从制作识字卡片,激发识字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识字;利用多种方式,提高识字效率;传授识字方法,引导自主识字等方面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识字。

关键词:识字方法;教学效率;识字卡片;小组合作学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任务繁重,因此采取有效的识字教学模式,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的不懈追求。以下是我在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制作识字卡片,激发识字兴趣

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卡片识字教学法,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1)教师制作卡片,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对汉字还比较陌生。这时教师将所学的生字制成卡片,不仅便于学生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自制卡片,积累生字词。(3)师生合作,制作卡片。教师根据要学字的音、形、义分类制作卡片。要求学生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归类,在生活与汉字的联系中制作卡片。卡片上既可以表音,又可以表义,还可以把字抄写在田字格里来提示书写。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识字

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时,让学生分组学习,这样可以较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读、写,以及交流识字的方法,从而形成真正的互动、合作、交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概括出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识字的方法。

三、利用多种方式,提高识字效率

在引导学生学习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常用的方法有:(1)奇思妙想记忆法。学生对生字的见解,有时是奇思妙想,他们常常利用这种方法记忆。比如,在学习“明”时,有的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记忆方法:“日”和“月”加在一起就更加明亮了。“笑”的上面像我们弯弯的眉毛,一笑就弯起来了,所以就记住了。这样学生能用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来识字、理解,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再通过动脑加工进行记忆。这样的识字方法与老师的“灌输法”相比,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充满了趣味性。同时,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2)比较识字法。汉字的数量有一定的局限,对一些形近字的区别常常是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完成的。利用比较识字法,就是学生在识字时,不仅要找出汉字的相同之处,还要找出它们不同的地方,以及这几个字之间的联系。如果仅凭老师的分析、讲解、检查来完成识字,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还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比较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四、传授识字方法,引导自主识字

教师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最为关键的是传授识字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1)动眼观察。我们知道,许多汉字都是由事物本身的形态演变而来的。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教学生字“看”时,我并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规范地写,而是先让学生观察“看”字,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我用手轻轻地放在眼睛上方,向前一望。學生看到老师的这一动作,立刻明白了。接下来学生利用观察法,很快记住了“鸟”“乌”“天”“太”等字。(2)口动编儿歌或口诀。利用儿歌、口诀朗朗上口,易念易记的特点,在生字教学中,把一些生字编成儿歌或口诀,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记忆生字。口诀、儿歌的编写是老师的任务,更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进行创作。教师对于学生编出的儿歌,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积极性。(3)动手组字。在生字教学时,我还采用让学生边动手组字,边识记新的生字的方法,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知道,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大量的汉字是形近字和形声字。在形声字的归类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字或偏旁,动手组字。例如,在教学“榜、膀”时,出示了“木、月、旁”这三个字,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让学生进行识记。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字,分组交流、演示、评比等等,使枯燥乏味的生字学习和复习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科学识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绪, 能够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能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小班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只有识2000左右的字, 才能比较顺畅、自由地大量阅读, 进而通过阅读主动认识和理解自我, 可见识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识字量非常大, 教师的识字教学任务也就相对繁重。如何发挥小班化教学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优势, 是我们小班化语文教师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有些生字字形复杂, 或某些部件与熟字相近, 我引导学生找出各部件的联系, 抓住容易错的地方, 创设特定的语境, 进行联想, 巧妙地记住字形。如“柳”“聊”“迎”“仰”几个字, 学生容易将它们的右半部分混淆, 我在教学时就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到来后, 柳树长出了许多枝条, 有一部分柳枝在微风中轻轻地飘了起来, “柳”中的撇就是飘舞的柳枝;“聊”则想象为有几个人在聊天, 其中有的站得很直, 而有的有些斜, 站得有些斜的就用右边的撇表示;而其它两字没有这一撇。形象的语言, 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斜斜站着的人”给忘了。

根据儿童爱想象, 引导学生将特别的字形与形象的情境联系起来, 把抽象语言文字化为具体深刻的“活”形象, 这样儿童从形象入手, 触发感情, 启发思维, 使每一名同学尽情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现自己的个性, 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二、利用构字规律, 深解字义

(一) 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理解字义。

象形字是用简练的线条描摹所代表物象的特征, 构成一个具体的意符, 如“马”字就是象形字。怎样帮助学生通过一个简单的“马”理解更多象形字的字义从而能正确书写运用呢?首先, 我请学生临摹每一个“马”, 然后请同学说字的笔画变化, 结合同学们说的笔画, 请大家猜“马”的各个部分, 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兴致勃勃地学着, 从中感受了“马”的变化, 进而认识了汉字的变化。他们通过查资料, 搜集到了许多相形字, 并试着分析它们的演变, 提高了识字兴趣, 提高了识字量, 更深地理解了字义。

(二) 利用汉字的会意构字特点理解字义。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符有目的地组合在一起, 影射一个意思的字体。“富裕”一词我们理解为“富”的部首宝盖儿表示房屋, 田表示田地, “裕”的部首表示衣服, 谷代表的是粮食……如果一个人家有房、有田、有衣、有粮……就一定很富有。

(三) 利用偏旁巧识形声字, 区分字义。

教材中, 形声字比较多, 形声字一半是音符, 一半是意符, 掌握好了形声字的特点, 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义。如以“肖”为母体字的形声字比较容易混淆, 根据形近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削”的偏旁是利刀, 它与刀有关, 那么“削”的字义也与刀有关, 而“削”与“肖”的读音一样。我接着引导学生自主辨析“捎”“梢”“霄”等字, 学生区分了这些字音、形、义, 并基本上概括出了合体字与母体字的关系, 他们又利用合体字与母体字字音的关系认识了不少带有“肖”的形声字。

三、针对差异, 通过互教互学识字, 培养合作意识

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意识的人才, 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 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机会, 以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学习在竞争中发展。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有的学生已会读, 有的学生基础差一些, 因此小组同学合作, 互教互学, 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主动发展, 为他们终身学习、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四、通过创新练习进行识字辨义

(一) 语段迁移巩固拼音识字法。

即写一个语段来进行拼音填字的巩固字音法, 把教过的单篇课文或单元课文的生字全部写进这个语段里面去, 将所学过的生字写上拼音, 用括号或横线留出空白, 要求学生阅读语段, 并根据拼音在括号里或横线上写出生字。比如才在某课文中学了“捎”“梢”, 就可写一个语段, 如:“他从家里捎来了一条玉米棒子, 把它挂到了树梢上, 等我去取下来。”注意, 里面的“捎”“梢”只写上拼音, 下面括号或横线等空白, 可印刷成作业让学生阅读后填写出拼音下面的字。当然, 这字必须是才学过的课文的生字。类似的还可多写几个语段, 让学生反复填写。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巩固了拼音识字。当然, 这需要老师愿写、能写、善写, 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备课。

(二) 语境迁移巩固辨义识字法。

即写一个语段来进行生字辨义的巩固识字法, 跟上面情况类似, 把教过的单篇课文或单元课文的生字全部写进这个语段里面去, 要求学生阅读语段, 并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所学过的生字在这个语段的实际意思, 当然, 这里所用的生字主要是多义字词之类。同样, 如“他从家里捎来了一条玉米棒子, 把它挂到了树梢上, 等我去取下来。”“他在上海给我捎来了一封信。”可让学生识别里面“捎”字的意思, 比较字义。学生对这样的练习识字也是有兴趣的。

五、尊重教材, 开放教材

(一) 借助开放性作业, 以趣促动。

识字是为了学以致用, 在通过多渠道掌握生字的基础上, 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更广阔的世界,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

(二) 注重课外阅读, 以实促识。

课本中容纳的知识是有限的, 至于生字的多义性在课本中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识字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

(三) 拓宽空间, 生活中识字。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两方面, 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通常是很高的, 教师既要熟悉理论, 又要精通技能, 还负有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所以说, 教师素质高低决定了技能应用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如何造就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以及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理论和技能功底厚实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促进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 也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基本条件中, 除要求满足思想政治、学历职称、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条件以外, 从技能和理论两方面作出明确要求:首先, 专业技术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获得所从事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其次,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 系统地承担过两门主干课程的讲授工作, 其中一门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达到学院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定额并且教学考核优良。基本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中, 也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数量较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还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为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鼓励教师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和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劳动准入制度逐步实施后, 职业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双证”书教育。

2 产学研相结合, 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包括理论和技能) 的提高, 必须加强产学研结合。在产学研过程中, 能够学习到具体生产工艺过程、技术诀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职业学院须成立产学研领导小组, 确定产学研基地。一方面, 通过产学合作办学,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共同进行教材和课程建设。另一方面, 校企合作通过科技攻关和科技产品研发, 促使教师钻研业务,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为技能实训课教学提供更好更生动的素材。要想搞好教学改革, 就必须切实开展教学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提高, 对保证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教学研究形式和内容较多,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将教学研究落实到基层办学单位, 落实到教师, 教师人人要参加教学研究。同时加大教研投入, 推动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是组织教学工作, 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的基层组织, 也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探讨和研究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师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体会, 承担研究项目;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了解教学与科研动向及信息;开设相关知识讲座, 拓宽学生知识面。实践证明, 教研室教研活动开展得越好, 教学改革思路越明确, 教师水平提高得越快, 教学质量就越有保证。

3 强化培养实践能力, 坚持教学督导制度建设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 应重点建设那些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提高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进行改革;在教学基础条件和教学管理等方面, 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精力, 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应用性人才。强化技能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而技能培养主要是在实训基地完成的, 因而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以确保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依托企业高起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大城市、科技含量高和管理先进的单位为重点。经过多年来的滚动发展, 校内实训基地与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和所设专业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相适应, 集适应性、先进性、仿真性、技术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身, 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应用性人才方面, 将会发挥重要作用。适时变换教学督导形式, 发挥督导最佳效果。按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要求, 高等院校可实行教学督导制。但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一陈不变, 时间久了, 老制度就会失效, 这时必须以新制度取而代之, 教学督导制也不例外。实践证明, 适时变换教学督导形式, 可发挥教学督导的最佳效果。

4 严格教学考核, 实行责任制度

在学校内部, 教学考核一般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考核, 其中以生评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考核手段。实行严格的教学考核, 促使每一位教师、基层教学管理部门重视教学, 投入教学与教学管理, 增强责任意识, 对于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等意义重大。考核方法采用教务处日常考核与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首先由各系 (部) 自评, 对照考核标准对本系部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形成书面材料报教务处。教务处形成的初步评价结论, 然后进行系 (部) 互评, 院组织总结交流会, 各系 (部) 汇报交流教学工作情况, 并进行互评、打分。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排出优秀教学单位名次, 提出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 报院长办公会审批。整个工作公正、公开、公平。教师考核作为年度评优、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的重要依据, 突出“以生评教”的比重, 更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要求各单位必须根据本单位教师考核情况排出名次。并且执行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的办法, 高职低聘者, 待遇同降。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严格考核, 教师增加了紧迫感, 投入教学的精力明显加大,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学院本着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 狠抓日常教学质量检查, 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并与课时补贴挂钩。教学质量检查采取集中检查、个别抽查、随堂听课、召开学员座谈会等形式, 认真记录检查结果, 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依据。每期结业考试都是实行“教学与出卷、教学与阅卷、教学与考核”三分离, 由于教师认真执行了有关日常教学质量检查的有关规定, 学员结业考试合格率都超过91%, 保证了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互递信息、共同提高的新局面,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5 结语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基础上, 以教学改革为中心,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以突出技能教育为主线, 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控工作。要想搞好职业教育工作, 必须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共同探讨符合国情和校情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机智,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同于普通大学, 职业院校管理必须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多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结合起来, 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研室教研活动和教师教科研工作, 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以重点课程和高起点实训基地建设, 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识字方法;教学效率;识字卡片;小组合作学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任务繁重,因此采取有效的识字教学模式,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的不懈追求。以下是我在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制作识字卡片,激发识字兴趣

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卡片识字教学法,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1)教师制作卡片,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对汉字还比较陌生。这时教师将所学的生字制成卡片,不仅便于学生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自制卡片,积累生字词。(3)师生合作,制作卡片。教师根据要学字的音、形、义分类制作卡片。要求学生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归类,在生活与汉字的联系中制作卡片。卡片上既可以表音,又可以表义,还可以把字抄写在田字格里来提示书写。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识字

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时,让学生分组学习,这样可以较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读、写,以及交流识字的方法,从而形成真正的互动、合作、交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概括出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识字的方法。

三、利用多种方式,提高识字效率

在引导学生学习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常用的方法有:(1)奇思妙想记忆法。学生对生字的见解,有时是奇思妙想,他们常常利用这种方法记忆。比如,在学习“明”时,有的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记忆方法:“日”和“月”加在一起就更加明亮了。“笑”的上面像我们弯弯的眉毛,一笑就弯起来了,所以就记住了。这样学生能用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来识字、理解,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再通过动脑加工进行记忆。这样的识字方法与老师的“灌输法”相比,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充满了趣味性。同时,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2)比较识字法。汉字的数量有一定的局限,对一些形近字的区别常常是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完成的。利用比较识字法,就是学生在识字时,不仅要找出汉字的相同之处,还要找出它们不同的地方,以及这几个字之间的联系。如果仅凭老师的分析、讲解、检查来完成识字,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还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比较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四、传授识字方法,引导自主识字

教师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最为关键的是传授识字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1)动眼观察。我们知道,许多汉字都是由事物本身的形态演变而来的。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教学生字“看”时,我并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规范地写,而是先让学生观察“看”字,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我用手轻轻地放在眼睛上方,向前一望。学生看到老师的这一动作,立刻明白了。接下来学生利用观察法,很快记住了“鸟”“乌”“天”“太”等字。(2)口动编儿歌或口诀。利用儿歌、口诀朗朗上口,易念易记的特点,在生字教学中,把一些生字编成儿歌或口诀,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记忆生字。口诀、儿歌的编写是老师的任务,更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进行创作。教师对于学生编出的儿歌,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积极性。(3)动手组字。在生字教学时,我还采用让学生边动手组字,边识记新的生字的方法,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知道,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大量的汉字是形近字和形声字。在形声字的归类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字或偏旁,动手组字。例如,在教学“榜、膀”时,出示了“木、月、旁”这三个字,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让学生进行识记。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字,分组交流、演示、评比等等,使枯燥乏味的生字学习和复习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高中教育是被动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教学管理相对宽松,许多大学生对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本末倒置,不把学习放在心上。然而,在科技迅速发展和知识大爆炸的社会背景下,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化教学管理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弊端,提出优化大学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和方法,阐述了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教学管理 大学生 自主学习 意识

一、目前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弊端

1.部分大学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任务,没有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或态度。在大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确实较多。部分大学教师在授课时,完全按照之前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当学生有困惑时,也只是模糊地给学生作答。学生到没到,有没有认真听课,课堂纪律好不好,统统不关授课老师的事。他们在课堂上一气呵成,没有让学生发言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混乱的。大学老师这样授课,很容易挫伤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而代之的是厌倦学习,被动地去死记硬背文字。大学学习的内容本来就拓展性强,深奥难懂,需要老师用心引导和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思考。学生如果失去了对大学课程的兴趣,就很难把课程学好。授课老师可能也希望学生学好,觉得自己讲课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听,不认真听的学生是顽固不化的。显然,这是在为自己不负责任找借口的一种说法。即使有学生在认真听,那么他们有没有听懂呢?有没有错误理解的呢?重点有多少学生知道呢?这些都是大学授课教师应该关心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检验,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部分大学教师的这种授课行为,是很多大学都存在的。

2.教学形式单一。一些大学的教学仅仅是课堂上或讲座上的教学,形式单一。这也是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原因之一。大学教学管理倘若只停留在课堂上,那么对学生的管理将会是片面的,效果甚微的。在高中教育中,有各个任课老师的督促、班主任的严格管制、父母的监督,还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的检验。显然是被一步一步推着走的。到了大学,一下子没有了推力,因此迷茫是大学生的必经之路。这时候,就需要强有力的引力来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大学教学管理任重而道远,教学管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都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大学教学形式单一,显然难以激发起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虽然有一些知识竞赛,但整个过程时间短暂,难以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许多大学生抱着获奖的目的去参赛,至于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乐趣,他们毫不关心。一些大学生得过且过,或是为了奖学金或其他利益而奋斗,但这都不足以调动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学管理应当重视这一点。遗憾的是,很少的大学重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相反,很多大学对大学生的管理相当地少,有的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到了成人的年龄,有自我管理的意识。然而事实是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沉迷于电视剧,或是沉迷于玩乐。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就这样在自我的沉迷中一点点消耗殆尽。

3.大学教育中对自主学习意识的强调不够。在大学,很少有老师关注学生是怎么想的。许多大学老师对大学的学习本身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觉得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跟自己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他们对大学生活早有体会,相信到紧要关头大学生会步入正轨。对于大学的期末考试,大多是指定了范围,只要考试前用心地复习,及格是没有问题的,这是相当不正确的一种学习态度。大学尽管是展示的平台,但是学习应当是一生的主题。只有学习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社会步伐。在大学,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他就会错过学习的黄金时段,错过最宝贵的资源——包括自身头脑的活跃度、抱负和大学这个相对适合学习的环境等。如果大学不对学生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大学生误入歧途,或是沉迷于消极的事物,或是陷入死记硬背的胡同,大学生未来将会是后悔莫及的。很多大学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主动地去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优化教学管理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意义和关系

1.优化教学管理的意义。上面提到的各种现象都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薄弱与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有关,优化教学管理是改善大学教育体制的不二选择。优化教学管理是广泛的概念,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优化教学管理,可以提升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对学生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学教师的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相应地提高。为什么说意义非凡呢?“蝴蝶效应”便是很好的解释。一个大学教师影响多个学生,一个学生影响多个相关的朋友或亲人,这种关系传递下去,影响将不可估量。优化教学管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学管理的优化,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会有相应的提高。一旦大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并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那么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比之前的盲目学习好得多。大学生本身就很有学习的潜能。有实验说明,要是人类能发挥一大半大脑的功能,那么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而优化大学教学管理,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潜能。优化教学管理,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总之,优化教学管理益处多多。

2.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意义。在社会信息大爆炸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无法适应这个环境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创新的来源。华罗庚说过:“一切发明创造,都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这說明创新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就可以主观能动地去改造世界。相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我们将失去会创造的头脑。有位学者说过,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如果我们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很显然我们将会被残酷的社会毫不留情地淘汰。我们将会没有竞争力,没有悬念地被淘汰出局。显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即使我们在大学中所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它远远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变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竞争的核心。

3.优化教学管理可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随着大学教学管理的优化,很多不良现象得以改善。比如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从网络中走出来,从影视剧中走出来,从玩乐中走出来投入到学习中,大学的学习氛围会更加浓厚。这样的环境更利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然而然地会有所提高。优化教学管理,对大学教师也是一种优化。通过优化大学教学管理,大学教师会更关心学生,更注重传播自己教学的效果,更用心地教导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有很大的提高。另外,优化大学教学管理,可以是对教学设备的优化,当多媒体放映得更加清晰,当教学过程中播放有趣的高清视频,当图书馆的电子设备功能更加齐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会有相应地提高。

三、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法

1.加强创新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有创新的能力。优化教学管理,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创新平台,让大学生把平时所学运用于实践当中,会大大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创新的同时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真正意义,还让学生体验自己学习的成果,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无疑,创新是一种高效地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创新还促进了大学生活学活用,与时俱进。所以,创新不失为一个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法。

2.大学授课教师布置一些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人人参与。大学教材拓展性很强,在大学学习中如果不参照其他的书本,很难理解到位。所以,大学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讲述教材上面的内容,还应当布置一些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同时,还要注意这个任务应该要人人参与,这样才能普遍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规定学生自主完成书本上拓展性地思考题,但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书籍名称,然后在下次课前几分钟时间随机抽取学生讲解自己的理解,或是推荐一些容易理解的书籍,让学生课后自主去查找阅读,或是自己在课堂讲解中提问,随机抽取学号让学生回答。回答得好给予表扬,回答得不好也给予鼓励,这种学习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法。

3.大学教师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可以很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大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更加深入。大学教师只有认识到自主学习意识对大学生自身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才会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让大学教师充分重视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性呢?其中培训很重要,大学教师虽然学历比较高,但是大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他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培训,大学教师意识到启迪学生的责任和重要性,从而对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起到促进作用。

4.让大学教师起到自主学习意识的模范作用。大学教师在认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重要性的同时,自己的模范作用也很重要。所以,大学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自己养成自主学习良好习惯。在教学时也要不断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者应当及时修订考评制度,将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纳入考评中去。这样,自主学习意识可以引起更多教师关注和重视。

自主学习意识对大学生踏足社会、适应社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很多大学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优化教学管理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研究,希望大学管理者和教育者能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的教学成果,还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洁,蒋灿华.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J].高教探索,2016(11)

[2] 梁晓伦,王艳杰,曲姗姗,肖炜,黄泳.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转化的实践与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0)

[3] 朱智耀,李宁,车念聪,高彦彬,耿建国,杜宇琼,张秋云.关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11)

[4] 李玲,何建平,刘小兵,朱维兵,颜丽红.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与探討[J].高教学刊,2016(24)

[5] 陈红.高校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转变[J].经营管理者,2016(31)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作者简介:姜艳(1981—),女,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

(责编:若佳)

上一篇:民族与国家探究论文范文下一篇:研究性高中历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