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习范文

2024-06-25

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习范文第1篇

拿到书,第一个读者竟然是儿子。他才不到九岁,竟然看得津津有味。成墨初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边看,还一个人大发感慨:我要是生活在美国就好了。因为美国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快不快乐,而不是成绩怎么样。 孩子的话当然也只是一点片面之解。这本书并无意对所谓完美的美式教育和可恨的中国教育做出对比,也并非要建立市面上常见的那种西式教育的神话。它想要告诉我们的只有一个字:爱。 在这个危机重重的年代,在物质和技术掌控之下的碎片化生存里,人的存在是可怜的,危如累卵。只有爱是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之所以能与世界为友,并和铺天盖地的负能量抗衡的唯一“秘密武器”。这一点,不仅是中国人需要,美国人也需要;不仅是教育孩子需要,孩子的教育者更需要。 所以,《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是一本不分对象、年龄、阶层、地域、国籍,适合所有人anyone去细细品读的书。因为,它命中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主题,同时也是最大的难题——爱!

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习范文第2篇

儿子上学前班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作业没做完之前,全家谁也不许开饭。

刚开始,儿子自然有点不适应。从尽情玩乐的幼儿园到整天上课的学校,一放学,就想放松一下。但我毫不让步,动画片我可以为你录下来,玩嘛,等做完作业我可以陪你玩。儿子只好照办。当然也有过违规现象:有一次放学后,儿子经不住小伙伴的劝说,先到楼下玩去了。等我下班回家才赶紧跑回去做作业。那天,他写作业,我故意在旁边陪着,就是不进厨房做饭,也不让老公动手。晚上七点多,儿子忍不住催我,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妈妈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人八点才吃上饭。我对吃得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开饭,而且我们饭后的散步、讲故事都不能进行了。

这一次,儿子领教了什么事都没有做作业重要。从此,放学进家门就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

饭前把作业做完,是一个指标。我坚持只要做完作业,儿子怎么玩我都不管。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有位邻居大姐跟我一样要求她的女儿进门先做作业。可她女儿却总是磨磨蹭蹭。我一问原因,那孩子悄悄说,早做完了妈妈也要我做习题,反正不能玩,干脆慢慢做吧。

瞧,就因为没有奖励的措施,就助长了孩子磨洋工的不良习惯。

想学的一定请最好的老师

现在家长都注意教育投资,三岁学画,学英语,连着报几个班的也不少见。我和老公对此态度一致:凡事浅尝辄止,对孩子没什么好处。一定要找到儿子感兴趣的项目,而且学就得学下去。

为这,儿子在三年级之前几乎没报过班。升入三年级之后,他告诉我们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奥数小组。每周活动一次,一个小时,由数学老师讲奥数知识。参加了几次后,我们发现儿子对数学挺感兴趣,但学校教学的强度不够。于是专门请了一位多年开设奥数家庭补习班的老师做家教——儿子和另外三个学生一起,每周到老师家上三次课。因为时间充裕,老师为他们系统讲解课程。到儿子五年级毕业,奥数课程已经讲完,六年级上学期,集中做习题。结果,因为基础知识扎实,儿子参加区迎春杯数学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儿子对电脑游戏和下棋特别入迷。我的观点是小学功课不是很多,应抓紧时间玩。于是给儿子找了一位业余六段教围棋,又请了一位计算机系的大学生专门陪他玩游戏。不是说我很有钱,作为工薪阶层,我用自己做财务的眼光看待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讲究投入产出比。与其在几个项目上花钱,半途而废,不如看准项目,充分投资。就这样,在专业老师的培训下,儿子的奥数学得挺好;计算机水平似乎也在玩游戏中大大提高。围棋还考了个三段。

我呢,轻松自在。既没有天天陪读,也没为辅导孩子自己重新学习奥数之类的知识,似乎就在不经意之间,儿子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不查作业不陪读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辅导孩子的功课是很多家长心目中一件大事。有的家长不仅为孩子所上的各种兴趣班陪读,连作业都天天代为检查。我从儿子上学开始,就坚决不肯做孩子的拐杖。即使在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签字时,我也只管签字认可,决不检查作业。我告诉儿子,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而你的任务就是学好功课。作业的目的就是复习所学的知识,有了错误不要紧,那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漏洞呀。只要把不会的、不懂的及时向老师学会就可以了。

请家教学习奥数之初,儿子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听老师讲似乎都会,可自己做题老出错。 “让妈妈和我去听课吧,人家的妈妈都去陪孩子。”我回答:“我可不去。我的数学还不如你呢。要是你听完课愿意给妈妈讲一讲,我倒可以从头学习。”看到没有依靠了,儿子只能靠自己了。有时看到儿子的习题本上尽是叉子,我就鼓励他:没关系,你的成绩是最真实的。别看有的同学作业全对,可那是家长的功劳。再说,你的作业情况能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只要追着老师把不懂的弄会就可以了。

就这样,儿子只能开动脑筋琢磨,自己是哪里不懂,就向老师求教,很快儿子就具备了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的能力,及时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六年级时,儿子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说他接受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听到这句话,我高兴极了。

只看终极目标不计一时得失不许为考试突击复习

孩子上学难免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考试前也难免要突击复习。但是我从儿子上学那天开始,就告诉他,学习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一次考试成绩。因此,必须当天功课当天复习,就像古人讲的“今日事今日毕”。平时复习完功课有剩余精力,可以阅读闲书开阔眼界,可以和同学相约外出。一定不要把考试看得很重。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为了促进学习。

有了这种思想观念和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儿子很少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紧张。考试结束之后,无论成绩如何,我关心的不是儿子在全班的排名,而只是要求他把考卷上不会的试题重做一遍。即使在考初中这个问题上,’我也只是告诉他,希望他到几所重点中学去见识一下,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没什么,不会影响你今后的学习。

由于一直不把考试当回事,也因为一直认为预习、复习是正常的学习程序,所以,儿子没有过度的紧张感,而是以轻松的心态正常面对,正常发挥。而且在升入初中之后,他也没有感到太多的不适应。

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习范文第3篇

【摘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才能使孩子常怀感恩之心。

【关键词】: 感恩孩子 感恩教育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一、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1.告诉孩子父母是他生命的缔造者

在孩子生命中,第一要感谢的是父母。塑造孩子的感恩情怀,可以从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开始。妈妈可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让孩子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使孩子明白在亲情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最疼爱的人。孩子正是在父母无私的关照和奉献中长大的,长大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大部分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问父母自己生命的由来。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要逃避,不要因为可能涉及生理知识而拒绝回答。其实,这是一个教育孩子拥有感恩情怀的最佳时间。自然大方从容地告诉孩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爸爸妈妈创造的。爸爸和妈妈认识以后,开始恋爱,结婚后住进一个房子。当他们决定生一个小宝宝时,爸爸便把一颗种子种到妈妈的肚子里,那颗种子在妈妈肚子里像一棵小树一样慢慢长大,长大到妈妈的肚子放不下时就开始寻找出口,这个出口就长在妈妈身上,就是生命的通道,通过生命的通道水宝宝就从妈妈的身体里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样,能够使孩子学着懂事,理解父母的辛劳。当父母做的事情并不符合孩子的心愿时,孩子也不会强烈的反抗,他会想到父母这么做对自己是有益处的。

2.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

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

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曾经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也许,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摒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

《新民晚报》还报道过史女士的故事: 夫妻两个都是下岗工人,为了供儿子读书,没日没夜地打工。而史女士的儿子硬逼着父母掏钱为他办同学聚会,说逢年过节,班里几个要好朋友轮流做东,自己以前也吃过用过别人的,要是不搞得热闹些,以后就没面子去学校了。儿子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也读不懂父母的辛劳。被父母深深溺爱着的孩子,淡漠甚至忘却了至纯至圣的父母之恩,只是想当然地以为父母的付出不过是为了达到一种目的,以为只要自己长大成材了,就算没有辜负父母,算是大功告成了。这样荒唐的逻辑和思想,孩子自身当然不能逃脱道德的谴责,但父母的所作所为也难辞其咎。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人怀疑,父母的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他们把所有的真爱、所有的情感都灌注给了儿女,而丝毫不顾及自身的辛劳和艰辛。但有些爱本身却是一种伤害。现实生活中,为了筹集高昂的费用,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求学,为了使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

境,猝死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铤而走险者有之,苟延残喘者更是不胜枚举。可是,即便如此,依然很少有孩子感动,懂得感恩者更是寥寥无几。孩子或许还小,不十分懂得知恩图报。但历经锻造的父母,应该明白什么样的爱才是“真爱”。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要起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父母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上街,在公共汽车上父母主动给老人让座,或叫孩子给老人让座;爷爷奶奶生活有困难,父母经常去照顾,或吩咐孩子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邻里之间,有老人需要帮忙,父母毫无怨言地上前帮助等等这些小事情小行为无时无刻都在教育着孩子,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父母是那么的关心他人,尊敬老人,对也会发现,父母对自己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自己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对父母如此,对社会亦如此,知恩图报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去,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能敏锐地感受到成人的情感态度。家庭中,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关系、 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老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孩子感受最为深刻的情感关系,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决定着孩子能否对亲人产生依恋和信任感,也决定着孩子今后以怎样的情感态度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更决定着孩子今后有没有爱心、有多大程度的爱心。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三、教会孩子分享和给予

我们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不仅要求孩子孝顺父母,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忘恩负义。让孩子知道以友善之心对待任何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才更快乐。

感恩是一种交往的哲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就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父母要教育孩子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且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然要感谢生活,做个生活的主人。

人是群居性动物,无论个体多么强壮,他都不可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孩子,付出的相对要少,接受帮助的几率要高很多。所以说,作为一个孩子来讲,感恩更加的重要,感悟他人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帮助。从小培养孩子感悟他人之意,让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长大之后才能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会成为不竭动力,可以使他的天更宽地更广,可以让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习范文第4篇

内容提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所面临的第一环境,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担负着生养哺育的义务,也担负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的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孩子却越来越不爱学习,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盼望孩子快快长大,可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却往往束手无策,尤其是面对着现在的孩子,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跟孩子的关系呢?

关键词:父母、家庭教育、爱孩子

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是很多,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所面临的第一环境,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担负着生养哺育的义务,也担负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的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孩子却越来越不爱学习,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盼望孩子快快长大,可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却往往束手无策,尤其是面对着现在的孩子,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跟孩子的关系呢? 班主任作为一位管理者,是联接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的桥梁。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既要带好学生,服务于任课教师,管理好班集体,还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班主任老师有义务也很有必要指导家长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班主任只有与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富有成效的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成功性才能大大提升。我结合本班的情况和我的个人学习后心得简单谈一谈

我所带的这个班级有54个孩子,班级中除了有十位本地学生,其他四十多位孩子都是外地务工的子女,我班的学生家长有以下几种教育误区;其一是不少父母关注的焦点仅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他们很少关注孩子内心,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很多人都以自己忙为借口,太多的忽视造成孩子个性缺陷。有的家长外出打工,只把两个孩子单独放在家中,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家长的监管,过重的精神压力,过重的精神负担,孩子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重;还要自己管理、照顾自己,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其二是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家长不是把孩子作为独自的人来尊重,而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我生的孩子,要打要骂别人管不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资本,认为孩子学习不好,丢自己的面子。 其三是缺乏学习,缺乏家庭教育的氛围。家长不注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不注意借签他人经验,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要么自我,要么充满暴力倾向。家庭教育气氛紧张,少有温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与孩子缺乏正常的交流。针对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怎样指导家庭教育呢?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2011年12月昌吉市教育局举办的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化课程”学习班。本次的远程课程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市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一些优秀教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接触。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学习,进呱呱房间听视频课,完成《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化课程》远程课程等等,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冲击,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首先我在不断学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过程中,能够与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们可以面对面交流,交流班主任在育人方面的困惑,解决当前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入学后,他们的全部生活仍然与家长保持着联系,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主动与家长勾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各项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明智的班主任应该放低姿态,放平心态,经常主动地与家长一同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喜悦,交换教育的意见,听取家长的建议。因为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无论学历高低,只是缺少家庭教育科学知识。

首先告诉家长家庭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

有许多家长,可能是出于对老师的绝对信任,经常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要罚要打您做主”。这话暴露了家长基本观念上的问题,这就是没有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人,不懂得孩子有依法受保护,得到尊重的权利。不仅是口头上不尊重孩子,许多家长更是在行动上无视孩子的相对独立的家庭地位和人格,事事替孩子做主,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成年人的意志,只强调孩子听话,而很少倾听孩子的心声,只约束孩子却很少约束自己。要告诉家长孩子是独立的人、成长中的人,终将走向社会的人,尊重孩子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我班上有一位家长,有三个孩子,大的是两个女儿,小的是儿子,由于从小对儿子娇生惯养,孩子比较顽皮,相比两个女儿来说操心的多,让家长更觉得为儿子付出的多,恨铁不成钢,就经常责骂孩子,更有甚者,当着同学们的面将孩子骂得一文不值,而孩子性格内向,在日记、作文中对母亲有很多怨言。据调查显示,受尊重的孩子与未受到尊重的孩子相比较,前者易于沟通、责任心强、做事主动积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人才要有责任心、主动性、创造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成人、成才,那就从尊重孩子开始吧。

其次是告诉家长家庭教育的学习方法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的农民家庭。家长们的文化水平偏低,虽然有些家长表现出强烈的参教意识,但也只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管教孩子,不大懂得家教规律。比如,有一位家长反映孩子固执、任性,听不进去家长为他“好”的话,不明白自己的“道理”。“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家长束手无策。就比如天气冷,孩子不愿意再添衣服这样的小事,家长特意来校请教班主任。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代沟”现象。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往往表现出“双架情感”,也就是说,孩子既有独立自主,摆脱依赖父母的一面,又有未成熟而离不开父母的一面。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往往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父母的意见产生分歧也是正常的。家长与子女的代沟现象并不可怕,既不要如临大敌而恼怒,也不要漠不经心而回避。只要面对现实,诚心处理,代沟可以得到弥合。于是,我向家长说明,其实最根本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尤其是行为的发展缺乏了解。因此,不知道要有效地使孩子接受并执行家长的“好意”该怎么做。利用这个机会,我给家长推荐一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主要内容是家长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废除“家长制”的管教法,以民主态度对待。几天后,家长打来电话说,文章对他很有启发,表示今后一定要尽力按照家教规律教育孩子。因此,我认为,有些家长并不是不想管好自己的孩子,知识缺乏一定的方法,教师把握机会,刺激家长的“学习动机”,调动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帮助家庭教育步入正轨的基础。

其三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

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家长能理解,甚至还会遭到家长的反对。因此,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中,应该与时俱进,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

例如,我班上有学生想参加航模、速滑、军乐等小社团,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配合,共同完成。有许多家长就不理解, 面对这种情况,我总不能干巴巴地向家长说此项活动的意义,这样家长也不会理解的。于是,我聘请几位家长做一回“老师”,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倾听学生谈这项活动开展以来的感受。让家长认识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了解到。这次活动,使家长们开始对新的课程改革有了正确的认识。一位家长说:“过去我一直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其实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的进行有效学习,才是重要的。因为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如果没有得到锻炼,又怎么能成长为独立的人呢”。

现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过于心切,不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很多家长注重孩子学业成绩提高,而忽视身心健康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对待孩子的生活问题和成才问题上,有些家长推行的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做法,在生活上,他们尽可能满足子女提出的物质要求,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受到百般呵护、溺爱乃至惯纵的环境中;但在子女成才问题上,家长们提出的则是苛刻的要求,要子女在学习上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考试成绩要在班上排在前几之内,而且下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远没有真正体现精神关怀。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正确的家教思想,教育方法就是再好,效果也是很差的,甚至会产生很坏的后果。我班上还有这样一位家长,她以自己忙,不识字为由,天天去棋牌室搓麻将,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问,班主任更要对这样的家长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间断地与家长交流和沟通思想,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向家长提出创建学习性家庭的几点倡议:一是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家长带头读书,为孩子做出学习的表率,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二是合理安排每天一定的休闲时间,使它成为全家共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的时间;三是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亲子关系,家长应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四是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创造出适合的教育方法;五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为孩子创造适合发展的环境,让孩子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思考空间,顺应孩子的个性进行引导教育。

再者,我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不写家庭作业,家长打骂都不起作用,我在学习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对我很有启发,我指导家长先了解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不爱做作业的孩子,通常都不是故意不做,一定是在某个环节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地方不会,或者写字很慢,或者自控能力差,贪玩。这时候,最需要家长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跨过难关。通过和家长沟通,发现这个孩子写字写字很慢,再加上自控能力差,一个小螺丝钉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不能静下心来,针对这种现象,我让家长有约在先。如果孩子有不做作业的倾向,就要提前约定他作业要做多少,什么时间完成,要达到什么质量等等,然后就告诉他,如果做不完,有什么惩罚,做得好有什么奖励。当然,前提是了解孩子的爱与怕。比如,做不完作业,接下来的动画片就泡汤了等,这些措施一定是可以执行的。再者不重复惩罚。很多人大概没有意识到,批评指责本身就是一种惩罚,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暴力,要谨慎使用。批评了一通,又不让孩子看电视,就是重复惩罚了。批评指责不是什么高明的惩罚措施,且副作用明显,建议不用。不做作业的事情发生了,再说“你怎么又不做作业”已经没意义了,着眼点就要放在弥补这一次、预防下一次上面。

第三、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让他认识到,认认真真地做作业,是对他最有利的事情,不但没人打他,还有人夸他,做的过程还可以收获很多成就感,这样他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去做。第四.这时就需要老师 温和而坚决的强制。这个孩子并不是不会做,就是很难克服心中那说不清的感觉和逃避的情绪,如果有个严厉的老师在后面推一把,也就过去了。坚决不要给孩子逃避的可能。我每天第一个要检查他的作业,这样他天天完成作业,忽然发现原来做完作业,是这样坦然,不再被矛盾和自责折磨,这个感觉就成了继续完成作业的动力。

最后, 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事。家长一直是只让孩子回家后就写作业,家里什么事都不让干,所以我极力主张孩子做家务,孩子从中学习做事的方法,学会统筹安排,学会坚持,学习承担自己的责任。甚至家里的一些事情也请孩子参与意见,这样他就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人”,这种经验会迁移到学习中去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都应当对学生的家庭及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指导家教。调查包括: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家长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内容,然后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组辅导。如,对有一定文化知识,有较强家教意识的家长,班主任向他们推荐或提供一些家教文章书籍,让他们自学,学习后向其他家长交流介绍。

总之,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各个层次和不同类型家长的积极性,激发家长学习家教理论的兴趣和热情,端正家教指导思想,改进家教方法,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取长补短,拾遗补缺,协调统一,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结尾的注释

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教育,从来不是一条捷径,那是树的生长,是根的纵横,是年轮的蔓延,是逐渐的枝繁叶茂,是未来的花与果。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日子,让我们知道,教师工作是神圣的,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具体、琐碎、辛苦而平凡的,但是平凡的工作决不平庸!因为工作着是美丽的,好的教育,好的老师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孩子因而进步,因而转变,因而获得成长的开端与力量。

参考材料

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习范文第5篇

【摘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才能使孩子常怀感恩之心。

【关键词】: 感恩孩子 感恩教育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一、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1.告诉孩子父母是他生命的缔造者

在孩子生命中,第一要感谢的是父母。塑造孩子的感恩情怀,可以从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开始。妈妈可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让孩子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使孩子明白在亲情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最疼爱的人。孩子正是在父母无私的关照和奉献中长大的,长大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大部分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问父母自己生命的由来。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要逃避,不要因为可能涉及生理知识而拒绝回答。其实,这是一个教育孩子拥有感恩情怀的最佳时间。自然大方从容地告诉孩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爸爸妈妈创造的。爸爸和妈妈认识以后,开始恋爱,结婚后住进一个房子。当他们决定生一个小宝宝时,爸爸便把一颗种子种到妈妈的肚子里,那颗种子在妈妈肚子里像一棵小树一样慢慢长大,长大到妈妈的肚子放不下时就开始寻找出口,这个出口就长在妈妈身上,就是生命的通道,通过生命的通道水宝宝就从妈妈的身体里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样,能够使孩子学着懂事,理解父母的辛劳。当父母做的事情并不符合孩子的心愿时,孩子也不会强烈的反抗,他会想到父母这么做对自己是有益处的。

2.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

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

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曾经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也许,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摒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

《新民晚报》还报道过史女士的故事: 夫妻两个都是下岗工人,为了供儿子读书,没日没夜地打工。而史女士的儿子硬逼着父母掏钱为他办同学聚会,说逢年过节,班里几个要好朋友轮流做东,自己以前也吃过用过别人的,要是不搞得热闹些,以后就没面子去学校了。儿子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也读不懂父母的辛劳。被父母深深溺爱着的孩子,淡漠甚至忘却了至纯至圣的父母之恩,只是想当然地以为父母的付出不过是为了达到一种目的,以为只要自己长大成材了,就算没有辜负父母,算是大功告成了。这样荒唐的逻辑和思想,孩子自身当然不能逃脱道德的谴责,但父母的所作所为也难辞其咎。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人怀疑,父母的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他们把所有的真爱、所有的情感都灌注给了儿女,而丝毫不顾及自身的辛劳和艰辛。但有些爱本身却是一种伤害。现实生活中,为了筹集高昂的费用,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求学,为了使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

境,猝死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铤而走险者有之,苟延残喘者更是不胜枚举。可是,即便如此,依然很少有孩子感动,懂得感恩者更是寥寥无几。孩子或许还小,不十分懂得知恩图报。但历经锻造的父母,应该明白什么样的爱才是“真爱”。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要起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父母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上街,在公共汽车上父母主动给老人让座,或叫孩子给老人让座;爷爷奶奶生活有困难,父母经常去照顾,或吩咐孩子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邻里之间,有老人需要帮忙,父母毫无怨言地上前帮助等等这些小事情小行为无时无刻都在教育着孩子,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父母是那么的关心他人,尊敬老人,对也会发现,父母对自己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自己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对父母如此,对社会亦如此,知恩图报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去,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能敏锐地感受到成人的情感态度。家庭中,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关系、 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老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孩子感受最为深刻的情感关系,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决定着孩子能否对亲人产生依恋和信任感,也决定着孩子今后以怎样的情感态度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更决定着孩子今后有没有爱心、有多大程度的爱心。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三、教会孩子分享和给予

我们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不仅要求孩子孝顺父母,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忘恩负义。让孩子知道以友善之心对待任何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才更快乐。

感恩是一种交往的哲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就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父母要教育孩子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且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然要感谢生活,做个生活的主人。

人是群居性动物,无论个体多么强壮,他都不可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孩子,付出的相对要少,接受帮助的几率要高很多。所以说,作为一个孩子来讲,感恩更加的重要,感悟他人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帮助。从小培养孩子感悟他人之意,让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长大之后才能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会成为不竭动力,可以使他的天更宽地更广,可以让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习范文第6篇

教会了我们什么

2014年9月1日晚,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与广大中小学生如约相见。今年《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童话大王”郑渊洁讲述了关于“孝”的家庭小故事,引导孩子们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青年歌手容祖儿为孩子们讲述的故事从“妈妈从小就教育我,爱干净、爱整洁,就是最基本的礼仪”开始;“摇滚爸爸”秦勇讲述了与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携手克服困难、相互陪伴的故事,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充满爱的课。在节目最后,一群来自震后藏区的孤儿讲述了自己在志愿者张家振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武艺班学习武术,并在这个大集体中逐渐摆脱阴霾、自信自强起来的故事。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有哪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引导父母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

(2)有利于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3)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为什么容祖儿的妈妈教育她从小讲礼仪?

(1)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2)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3)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们顺利交往的前提。

3、“摇滚爸爸”秦勇与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携手克服困难、相互陪伴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

(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永恒的、无微不至的、不求回报的;

(2)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3)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并不可怕,我们要磨砺坚强意志,勇于战胜挫折。

4、从藏族武艺班孩子身上,你感悟到自信自强对个人的成长有哪些作用? (1)自信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2)自信自强是人生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3)只有自信自强,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和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并未实现理想努力拼搏。

5、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辛苦是无价的。作为未成年子女,我们该以哪些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关爱家庭?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1)在心理上,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2)在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上一篇:如何克服沟通的障碍范文下一篇:如何防雷电安全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