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科技论文范文

2024-07-15

人力资本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西部女性人力资源的相对落后。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西部女性人力资源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西部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

一、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th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主要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企业、政府)以一定的预期收益为目标在人才资本领域资金的投入及其运动过程。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是形成以人的高智商和高技能为基础存在的形态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加,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从而改变人力在生产配置中比例,让生产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技术函数和管理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提高资本的产出率。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经验表明,对男性的投资收益明显大于对女性投资的收益,这就导致对女性人力资本较少的投资。

二、西部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对策与建议

(1)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规划的制定。营建良好的物质资本运营环境,才能有利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如下特征:一是间接性,是通过女性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心,成为生产和企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滞后性,人力资本投资与“投资回收期”之间的间隔大大超过生产部门投资的间隔,要到全部投资完成后才能见效。其在投资后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不断创新,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其他投资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规划。(2)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环境优化。包括提供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让更多的人才流向西部地区,同时要加强人才的整合,调整人才结构,让人力资本投资能发挥着更好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让企业内部的员工发挥好自己的潜能,同时要对女性更加人性的关怀,这样能够更好地优化女性人才的环境。(3)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的明确。第一,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依附于某个个体,不可能出现所有权的让渡,只能是让渡部分使用权,因此它并不是企业所拥有,建立良好的环境,才能够让其发挥好更好的作用,另一方面,良好环境的建立也能使其对企业具有粘滞性,也即增加了其移动障碍。第二,对于女性人力资本还依附于物资资本,对于女性人力资本放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时,就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价值和效益,但是放在比较恶劣,得不到施展才能的空间中,就会消极被动,就会让女性人力资本失去自身的价值。同时女性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加强教育和科研投入。政府要以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为最高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教育的投资不仅仅是政府政自身的事情,更需要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到教育行业中来。在规范其办学宗旨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调动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鼓励采取多种合资、合作形式,形成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并通过适度竞争,使得教育资金合理利用,提高教育投资收益率。(5)女性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健全。构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和回报的合理机制,提高女性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分配制度,进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6)女性人力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女性人力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合大力宣传人力资本合理配置的关键,为了使人力资本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体系市场,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对人才资本市场进行优化,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与培训,就业信息网和职业资格证认证等服务,为人力资本资本合理配置做好支撑,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的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经济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才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分析女性人力资本投入的效益问题,让政府和企业有着更为明确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让西部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胜茹.妇女发展现状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冲突与协调[J].妇女研究论丛.2005(1):7~10

[2]甄砚.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M].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4]王春艳.湘南农村妇女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对衡阳市过水坪镇的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6)

[5]鹿立.山东农村女性教育收益实证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9):37~44

[6]李澜.潜藏的力量——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人力资本存量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计量与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人力资本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人才问题是制约西部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西部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提高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合理平衡人力资本投资项目,真正能够通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效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短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成为研究此课题的关键。

关键词:投资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

key word:Invest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赵永琴 (1983-),女,内蒙古赤峰市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期,西部地区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各级政府也都规划了企业发展之路。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却不得不面对人力资本严重匮乏的局面,尤其是高层次人力资本严重奇缺,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问题在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出有限,不可能支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所以企业若不能转变观念,各项制度没有创新,宝贵的投资也难见成效。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全面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中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西藏、广西和重庆等个省区、市。多年来,由于体制、机制、政策和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这必然会影响西部企业的发展。

1、教育情况

(1) 教育经费情况

根据《中国2007年统计年鉴》可知,在我国的整个教育经费体系中,从总量上可以看出,东部占总量的51.71%,几乎是西部占23.07%的两倍。同时,在整个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其他经费上投入最多,达到9492亿元, 其中东部的投入达到50.04%,而西部仅仅是24.78%。不难看出,教育经费的其他经费在东部、中部、西部分配上,东部地区都遥遥领先于西部地区。可见,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少之又少。

(2) 受教育程度情况

高层次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体现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程度上,目前西部地区高等院校总量相对较少,而且规模偏小,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农林、理工类院校比重不大。根据《中国2009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情况,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大专以上,东部地区都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尤其是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东部占全国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达到44.16%,而西部地区仅仅达到19.93%。这也充分说明西部地区教育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也远低于其他地区。

2、培训情况

根据《中国2008年统计年鉴》可知,在我国的职业培训机构中,培训类型分为很多种。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职业培训机构达到162049所,而且注册学生数达到50195384人,结业学生已达到57209955人,培训的数量也是相对较多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相当薄弱,尤其是西部地区,造成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短缺同时,职业教育还存在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很大程度上还遵循着义务教育的模式,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

3. 迁移情况

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的最突出,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人力资本在区内省际之间难以流动和高层次人力资本大量流向东部地区的“两极化”矛盾现象。西部地区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人力资本存量低而且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使用不当而且在不断地流失,与东部地区在“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差距拉大的同时,“人力资本缺口”也在迅速拉大,这既是西部地区落后的产物,又是以后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

二、中国西部地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诊断

1.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可知,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20.09%,相对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少22.08个百分点。据调查,国有企业约有20%员工人力资本存量低于“临界点”。30%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与人力资本处于“平衡点”附近1。可见,加大西部地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显得更为重要。

2.结构不合理,有待于完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终效果不仅取决于投资的总体规模,而且还取决于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西部地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教育培训投资的比重相对较低。除个别企业以外,医疗保健投资比例相对较高。

3.人力资本投资运营不力,投资效益欠佳

在西部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个别企业很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但在人力资本投资运营管理方面的制度却不健全,投入了大量资本之后,最后的投资效果却不明显。西部企业缺乏一套完备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保障措施。

三、中国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成因分析

造成我国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原因很多,从总体上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

(1)外部环境

1.政府人力资本投入比例较低, 投资不合理。

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就是对教育的投入。中国各级政府现在大约把国民生产总值的2.5%进行教育投资, 大约30%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物质投资。在美国这些指标分别是5.4%和17%, 在韩国分别是3.7%和30%。各国统计显示, 中国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支出远远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 每年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比率大大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2.地区劳动力分布不均衡, 劳动力素质差异大。

劳动力知识存量相对于东部地区水平低, 科研投入不足, 科技人员拥有量以及企业部门的科技投入, 都低于东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属于内陆地区,由于制度和政策的限制,导致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淡薄。而且西部地区交通不便,使得劳动力的流动率降低,不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内部环境

1.西部企业自身经济状况限制

西部企业虽早就认识到了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也强调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并时时刻刻秉持引进人才的思想。但现实的结果是,优势的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越来越缺乏,企业人才的流失却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引进优秀的人才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但西部企业规模壮大的很少,而且资金力量也不雄厚,可想而知,这些资金问题必将影响西部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投资。

2.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更多关注短期利益, 还未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特点和企业资金的限制, 使得我国西部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投资理念更多地考虑当前生产经营需要的满足, 过于注重短期效益, 而没有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职业发展。另外,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收益难以评估、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特点,使得西部企业在面对物质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的选择时, 会优先考虑物质资本投资。这种不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取向, 导致西部企业内部技术工人出现断层、知识老化、人才流失、缺乏创新动力等严重问题。因此, 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具有短期性、盲目性。

3.西部企业人力资本的储备不足。

我国西部企业为适应发展所储备的人才不足, 很多西部企业并未考虑针对未来发展的劳动力储备。西部地区商业文化稀薄,思想上保守,力求自给自足的思维模式普遍存在。受传统意识及当地经济环境的影响,西部地区对人力资本缺乏应有的重视,把人当作生产工具来使用和管理,而忽略了人的智慧,没有认识到人的创造力才是推动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这样的观念显然不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它与当今的人力资本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四、结论

就本文结论,针对中国西部地区企业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政府、西部企业应有所作为。政府作为“市场失灵”的矫正者,应用“有形的手”发挥引导作用。西部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本观念,加大投资力度,并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等方面。具体提出如下的建议:

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投资是根本,如果仅仅通过学校或者企业进行教育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只有政府资金投入加大了,西部的职业教育相对的规模就越来越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知道,仅仅靠资金投入还是不科学的,政府还应该从宏观上做好供求预测工作,目的是为了避免盲目投资,这就需要政府做好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浪费和低效现象。

2.企业要转变观念,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首先应从拓宽西部企业的资本观入手, 建立总括性资本概念。在思想上、理论上协调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其次,应充分调动西部企业各部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使得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高中层管理者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企业财务每年应保证一定的支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制度方面的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西部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

3.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西部企业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西部企业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中应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能只重视教育,忽视健康卫生方面投资等等。同理,注重健康,忽视教育培训投资。只有在保证了投资每个项目配置合理,才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大的激发员工创新的动力和后劲,促进企业的发展。

4.建立完善的薪酬和激励机制

西部企业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建立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建立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以优厚待遇广招天下英才。建立人力资本经济利益激励机制不能靠完善工资制度,而要靠实行薪酬制度。薪酬制度就是把人力资本当成真正的资本看待, 要从每个岗位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去细化考虑,包括福利补贴、职务消费、年终奖等方面的问题都应做出量化规定,以此让西部企业各层次的员工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得到相应回报。

总之,在现代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一种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生产性投资,由于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人力资本所带来的贡献率是多倍于物质资本的。只重视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西部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和抓好人力资本的投资。

参考文献:

[1]安应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2]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人力资本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过去专门研究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文献很少,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又极其重要,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文章通过研究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产出水平之间呈倒“”型结构,得出投资健康人力资本需要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解得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人力资本的最佳投入比,而后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健康投资;教育投资;经济产出水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厂房、机器等)都通过劳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力是这些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具有有创造力的生产要素,它是企业创造财富最主要的源泉,因此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人力资本投资方向有很多,包括健康、技能培训、保健、教育、旅游等,限于其数据化的难易程度,本文将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分为了在健康和教育这两部分。在中外众多文献中,虽然研究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也很多,但是专门研究健康人力资本的文献较少,然而健康因素是人力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以健康和教育投入量(投入健康或者教育的金额)这两个参数作为自变量,主要论述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企业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建议。

一、健康人力资本的概述

(一)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与发展

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就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探究和思考,他在《理想国》中虽然没有提到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其种种思想与现今的人力资本的概念不谋而合。他说,劳动者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而后的古典经济学派也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且把劳动力视作为一种资本而存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在中写到,“一个熟练地工人和一个不熟练的工人一起干同一份工作,两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效率肯定不同,而且前者肯定比后者效率高”。而工人工作的熟练程度是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的,而工人的培训和教育必须付出“代价”,即:时间和金钱(学费),这便是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

到了17世纪,《资本论》的问世,尽管马克思也没有在其著作中正式提到“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从劳动价值理论中不难看出,人类的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可以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商品,要想把简单劳动上升到复杂劳动,可以训练人的技能,提高熟练程度,这是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并且,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又将劳动分解成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他认为非生产性劳动是指劳动者受教育、保健、培训等保持劳动者生产力的一些劳动,换而言之,这就为“人力资本投资”奠定了基础。

1906年,美国的古典经济学家费雪发表的《資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同时费雪还将这一概念纳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中。迄今研究人力资本的问题仍然属于经济学的核心研究问题。

1960年,舒尔茨在上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演说,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这篇演说的中心论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回报率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投资所取得资本回报率。之后,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形成了人力资本,同时首次开展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回报率的研究。

(二)人力资本以及健康人力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一个经济学的特定名词,是指企业在从事市场经济活动中,投入生产而带来产出效应的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而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就是指人们通过资本的投资所形成的,用于对劳动者的培训、教育和保健等花费而形成的资本,而这种资本是可以在未来特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剩余价值和创造出利润的。而人力资本的投资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劳动者的教育人力资本,二是劳动者的健康人力资本。

舒尔茨认为,健康人力资本是在初始健康状态下的一种保健行为延伸,个人的健康状况是一种对未来的资本储备,即健康资本,它主要通过健康服务来发挥作用,由遗传获得的初始健康存量,随着年龄增长而折旧,同时也会随着健康投资的增加而增加。

(三)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常规的货币投资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增值之间存在交错性。劳动者为其自身进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很难在当期存在明显的人力资本增值,它会将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储存在劳动者的身体之中,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才能凸显其有意义和有价值之处。

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也伴随着风险性。所谓“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空气、食物、水、心情等。即使进行了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者还是有可能生病,只不过生病的概率会小一点。因此,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的增值是正方向增长,但是它会受到环境、心情等诸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换而言之,投资未必一定能取得回报。

3. 健康人力资本的测算具有复杂性。由于上述两种特点的存在,必然导致了健康人力资本在精算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将指标数量化时,观测哪些指标;怎样考察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如何避免干扰变量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影响;截取多长的时间维度来测算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值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二、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增值三者的微观表达

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中看出,人力资本投资还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包括培训、健康、教育、旅游等。人力资本投资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势必会造成模型建立和数学求解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本文选取了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即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本文所要研究的两个变量。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受到了既定资源的约束,对一个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者来说,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往往会形成此消彼长的现象。因此,可以类似地看做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那么,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M=PH·LH+PE·LE

上式中,M表示人力资本投资总额,这里只包括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PH、PE分别表示进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以及进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PE、LE分别代表健康人力资本投资量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量。这样就构建人力资本产投资总额和健康人力资本以及教育人力资本的投入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设一:假定在短期内,由于教育投资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将LE视作一个恒量。那么,健康人力资本投资LH和经济产出水平Q之间构成的函数图像(见图1)必然呈倒“U”型。

若教育人力资本的投入量为恒量,可以用LE表示,健康人力资本的投入量为可变量,用LH表示,那么产出水平Q与LH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Q=f(LH,LE)

那么,总产出水平TPLH=Q=f(LH,LE)。因此MPLH,不难求出,即:

MPLH=

因为,MPLH曲线为TPLH曲线的切线斜率绝对值。因此,有以下结论:

当MPLH>0时,TPLH曲线均是上升的,只不过,在B点之前是以递增的速度上升,B点达到上升速度最大值,B点之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当MPLH<0时,TPLH曲线是下降的,说明总的经济产出水平在下降;当MPLH=0时,即MPLH曲线过图3-2上的C点时,TPLH曲线达到最大值,经济产出水平实现最大化。

由此可见,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健康人力资本投资LH和产出水平Q之间构成的函数图像呈倒“U”型结构。

不妨将假设一视作短期内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它的目的在于,告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额并不是投入的越多,产出的也越多,其存在一个极大值。那么如果从长期来看,而如何确定这个极大值,使其产出水平实现最大化,就需要验证下面的假设二。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流向渠道就为两个,因此不妨引用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即:

Q=A·L ·L ,(0<α,β<1)

上式中Q表示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人力资本产出(或增量),A代表技术水平对产量Q的贡献(本文假定其不变,为常数且A>1),α、β分别表示健康资本投入和教育资本投入的相对重要性,也就是说,健康人力资本投入和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在总资本投入中的比重。

假设二:当LH:LE=α·PE:β·PH时,产量Q实现了最大产出水平。

证明:已知Q=A·L ·L 和M=PH·LH+PE·LE

对上式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得:

L(LH,LE,λ)=A·L ·L +λ(M-(PH·LH+PE·LE))

分别对拉式函数中的LH,LE,λ求一阶导数,有:

Ψ(LH) =AαL L -λPH(1)

Ψ(LE) =AβL L -λPE(2)

Ψ(λ) =M-PHLH-PELE(3)

要使LH、LE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则必须令(1)、(2)两式为零,即:

Ψ(LH) =AαL L -λPH=0(4)

Ψ(LE) =AβL L -λPE=0(5)

由(4)÷(5)可得:

= ?圯 =

将LH∶LE=α·PE∶β·PH代入(3)式,并且令(3)式为零,有:

LH=

LE=

上式即为LH和LE的投入函数。

因此,由假设二及其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当时,产量实现了最大化。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文的对健康人力资本的一些微观测量,不难看出,LH的投入量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重要性、总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投资健康人力资本的单位价格这三者有关,因此可以从这三点出发,增加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经济产出水平。

(一)提高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重要性

由LH= 可知,α= 。要想提高α的比重,若总的人力资本投资M不变,就得提高投资LH·PH的数值。因此,就得从思想上入手,矫正人们“工具理性”价值观念。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劳动力是创造价值的唯一生产要素,这里的劳动力当然指的是一个健康的劳动者。因此,健康是劳动者创造财富、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必须在思想上加以重视。而且,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劳动者应该更加注重有尊严的工作,而不是牺牲自己的健康换取相应的报酬。劳动者的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重要基础。因此,政府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并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

当然,也不能盲目的进行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毕竟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且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使得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社会经济产出水平起到阻碍作用。最好能够测量出MPLH=0时的健康人力资本投入量,此时社会总产出水平将达到最大化。

(二)增加总的人力资本投資量

1. 政府层面的职责。从政府方面,政府可以从税收优惠方面入手,鼓励企业对其员工进行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管理。政府可以将企业用于对员工进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作为企业纳税的税基计算,这可以减轻企业的赋税,让他们能更好的关心员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2. 企业层面的职责。从企业方面,对于大中型企业,通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产出水平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两者在MPLH>0时,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因此,大中型企业完全可以将此项投资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这样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因为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待遇好了,也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更能吸引优秀的员工来本企业发展;对于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很小,没有足够的资本对自己部门的员工进行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和联盟合作企业一同致力于员工的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实行人才“共享”政策。这样既可以让员工得到了完善的健康人力资本保障,还能促进产业链上中小型企业之间的深入交流,使这些企业做强做大,从而实现实现规模经济。

3. 员工层面的职责。从员工方面,员工个人应该树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清除思想中的短视思想。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职场中生存下去,才能为企业、家庭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自己或者家人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这样才能对社会和家庭做出更持久的贡献。

(三)降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价格支持政策,使得劳动者购买到低于市场均衡时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价格(见图2)。

如图2所示,如果政府不给予任何的价格支持,那么消费者(企业和个人)所获得消费者剩余就只有C部分的面积,而采取价格支持后,企业和个人只需要花费低于市场价格的金额购买到一样的健康投资产品或服务,此时,消费者剩余就为(A+B+C)这三部分的面积。显然,SC

另一方面,政府还必须鼓励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寿险险种的开发与推行。目前,商业保险市场还不健全,寿险市场上的险种种类远远少于香港、台湾、美国等发达地区或国家寿险市场险种的种类。寿险市场险种少,必然导致寿险的杠杆很低,导致寿险范围下的抗风险能力就会下降。

而如果寿险市场上险种丰富,产出水平Q增加了,那么市场出清价格P必然下降。市场均衡价格下降了,即PH的价格下降,购买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就会更加愿意投资人力资本。

四、结语

当然,由LH∶LE=α·PE∶β·PH,可以看出只有健康人力资本投入量与教育人力资本投入量的比值达到αPE/βPH时,此时的经济产出量达到最大值。因此,不光要注重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还要注意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无论哪名员工,在拥有健康的身体之后,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只有通过了教育,才能让其得到提升。

关于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产出水平的微观测量分析,本文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探索。尤其在拥有近14亿人的中国,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今,必须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对不能忽略它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本文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制约因素,并没有通过实际数据论证这个理想的函数关系式。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在40年里,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获得的企业经济产出水平增加了多少?在迈进“新时代”后,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健康人资本投资应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尹世玉,张宜民,张姗姗.人力资本理论与健康投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Mankiw N Gregory,David Romer,David Wei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mic grow[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

[5]余長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06(10).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人民出版社,2017.

[9]刘小勇.老龄化与省际经济增长倒U型关系检验[J].中国人口,2013(05).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人力资本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从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内生风险、员工素质风险和委托代理风险四个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归纳与分析,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决策法对风险指标进行评价,提高了风险指标权重确定的可靠性,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投资风险 风险评价 熵权法

一、引言

人作为一种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投资后除了收益,风险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固有特征。以前许多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时,往往是在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的,忽视了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影响。有效防范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首先就要对风险大小和分布进行评估,特别是定量地衡量风险的大小。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评价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突变综合评价法、网络分析法等方法对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决策结果。本文运用熵权决策法对风险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和综合评价,减少了主观评价带来的偏差,试图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指标

1.投资风险的识别

如今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人才的竞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在企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力资本投资同金融资本和物力资本投资一样,是为了预期收益或效用而牺牲或放弃当前收益或效用的一种投资行为。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是由于企业决策者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变化状况不能准确判断,在企业所做出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引起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2.投资风险的类别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普遍地存在于企业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主要分为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内生风险、员工素质风险和委托代理风险四大类。

3.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上面列举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建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熵权决策法评价过程

1.熵权决策模型

评价指标熵的定义:设有m个评价指标,n个评价对象,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取得多对象关于多指标的评价矩阵

(1)

对A作标准化处理得到

(2)

式中,rij称为第j个评价对象在i指标之上的值,又rij∈[0,1],且

(3)

那么第i个评价指标的熵定义为

(4)

其中,

(5)

(6)

并假设,当fij=0时,fijlnfij=0。

也可以对常数k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0≤Hi≤1,方便进行评价指标间的比较。

评价指标熵权的定义:在上述评价问题中,第i个指标的熵权ωi定义为:

(7)

2.投资风险指标熵权计算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与项目风险投资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复杂多因素不确定性的投资决策问题,因此熵权决策模型可以适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评价。本文根据建立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取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标权重打分,各项指标权重的评分等级分为5级,10分至8分表示风险权重相对极高、8分至6分表示风险权重相对较高、6分至4分表示风险权重相对一般、4分至2分表示风险权重相对较低,2分至0分表示风险权重相对极低,0分即为相对无风险。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对专家评分的一级指标进行熵权计算。首先根据公式(1),可以建立评价指标矩阵 ,

再根据指标标准化公式(2)、(3),求出标准化

矩阵 ,

通过熵权模型公式(4)~(7),可以得出一级指标熵权值ωs=(0.1707,0.1641,0.3281,0.3371)。说明委托代理风险S4作为一级指标为投资决策活动提供的信息量最大,即委托代理风险与其他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相比最应当受到重点考察。

同理,可以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熵权,再结合一级指标得出各二级指标的综合熵权,如表2。

表 2 二级指标熵权及综合熵权

四、结语

从上述熵权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价值观风险的综合熵权值最大,这并不代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中员工价值观风险性最大,因为熵权表示的不是指标在实际意义上的重要程度,而是各指标向决策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或者是在各指标在竞争意义上的相对激烈程度。熵权值最大的价值观风险表明在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指标体系中,价值观风险指标最为重要。健康安全风险、技术风险、配置风险这三项指标相对于价值观风险较难把握,但要好于其他各项风险指标。财务风险和管理制度风险综合熵权值最小,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中最难估计的风险因素。

运用熵权决策法建立的企业人力资本风险评价体系从客观地角度对风险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避免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中两两对比构造判断矩阵易于发生目标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减少了评价中人为的主观因素,但它并没有直接指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各种风险的大小。本文旨在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减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量,若想进一步度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春玲,高伟,李艳丽.基于灰色模糊优选模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188-191

[2]李洪波,杨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估——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4-88

[3]李正,吴映梅.云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识别及测度[J].商场现代化,2010(35):164-166

[4]刘泽双,张丹.基于投资过程的高科技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56-159

[5]王德江,孙剑平.网络分析法在军工研究所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10(9):84-89

[6]张文贤.人力资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7]Charlotte Christiansen, Juanna Schr·ter Joensen, Helena Skyt Nielsen. The Risk-return Trade-off i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J].Labour Economics, 2007(12): 971-986

[8]邱菀华.管理决策熵学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9]黄凤,王兆君.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企业管理型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J].学术交流,2010(2):136-138

人力资本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摘要 文章采用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Bootstrap修正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31个省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空间关联性进行验证,并使用空间收敛性测算方法对投资效率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2年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现出“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的变化趋势,技术进步是促进投资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显著,区域间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增强,极化效应逐渐减弱;人力资本投资初期效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医疗卫生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收敛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中)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空间自相关;空间收敛性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3.008

一、引言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经济、知识、科技和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不再是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其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1-2]。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对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也与这种投入相对于产出的转化率息息相关,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强弱。近年来,中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2012年全国财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三项总投资达到了39311.30亿元,是2001年3340.59亿元的11.7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5.12%。那么在人力资本投入连年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是否有效率?效率如何?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演化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空间上是呈现收敛还是发散的变化趋势?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收敛性的因素有哪些?回答以上问题对明晰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演变历程,揭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收敛机制,促进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方面。曼昆(Mankiw)、卢默(Romer)、卢卡斯(Lucas)、梅森(Mason)的研究均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3-6]。赖明勇等人、郭俊贤和杨志海、连玉君、陈仲常和马红旗、李德煌和夏恩君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7-1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关注逐渐增多。在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测算方面,骆永民和常远使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省级层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均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效率水平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12-13]。在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变化趋势的分析方面,阚大学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98-2009年中国人力资本投资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技术进步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作用远高于技术效率[14]。而白勇、马跃如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2004-2009年省级层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下降趋势明显,省区间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15]。陈晓迅、夏海勇基于卢卡斯外部效应模型对中国1997-2010年的人力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水平正向相关[16]。

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但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现有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研究仍有以下几方面可供改进:一是现有文献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评价仍主要以传统的DEA模型或是Malmquist指数为主,鲜有学者将近年来逐步发展完善的各类改进方法引入到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测算中,以修正传统方法在效率测算方面产生的偏差。二是在考察投资效率的变化趋势时,现有研究均以地区间的效率值相互独立、不存在任何空间关联性为前提,缺乏对空间因素的考虑。三是现有文献仅以效率值的差异情况作为判别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地区差异变化趋势的依据,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空间收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基于2001-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使用Bootstrap修正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测算,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空间关联性进行验证,在考虑空间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重新评估,以弥补过往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1.研究方法

(1)BootstrapMalmquist指数。传统Malmquist指数由法尔(Fre) 等提出[17],其以面板数据为基础,能够对不同时期不同决策单元的效率程度及其分解项的变化情况进行测算,弥补了DEA模型不能测算多个时期效率值的缺陷(不同时期的前沿面不同,导致多时间点的DEA效率值不具有可比性)。斯玛尔(Simar)和威尔逊(Wilson)开发了BootstrapMalmquist指数方法并修正了传统Malmquist指数测算中产生的偏差[18]。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第一步,利用重复抽样原理,从样本M中抽取N个规模相同的朴素样本Mb(Mb=xi,yi|i=1,...,n;b=1,...,B)。第二步,利用平滑Bootstrap样本对初始样本的数据进行调整。第三步,利用调整之后的数据推测出生产可能集、凸锥和相应的产出距离函数。第四步,计算出决策单元的Malmquist指数的偏差、指数修正值和估计区间。为了提升效率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选择使用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测度。

(2)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由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两部分构成,它们均属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中度量现象或事物之间空间关联的程度的重要分析方法。全局自相关指数(Global Moran指数)是一种常用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度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式(2)中,wij是空间权重,zi和zj是标准化的观测值,正的Ii表示一个高值被高值所包围或者是一个低值被低值所包围,Ii越大表明有相似变量值的空间单元在空间上呈现高高或是低低类型集聚;负的Ii表示一个低值被高值所包围或者是一个高值被低值所包围,Ii值越小表明不相似变量值的空间单元在空间上呈现低高或是高低类型集聚。本文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全局层面或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进行验证,同时也是对空间收敛性方法是否适用于本文研究进行初步检验。

(3)空间收敛性测算方法。空间β收敛性测算方法是将传统β收敛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相结合后,在考虑空间因素的情况下,对区域差异变化趋势进行测度的新方法。由于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测算,面板数据的空间β收敛性测算模型如下所示。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LM)的β收敛的估计公式为:

式(3)-(5)中,i为地区数量(i=1,2,3,…,N),t为样本时间(t=1,2,3,…,T),δ为空间自回归系数,tfpchi,t和tfpchi,t-1分别表示人力资本投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以2001年为基期)在第i个省区在第t时期和第t-1时期的观测值,xi,t为计算条件收敛时考虑的影响因素,θ为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当θ=0时,以上方程为绝对β收敛模型,当θ≠0时,以上方程为条件β收敛模型,β表示ln(tfpchi,t-1)的相应的系数,ui表示空间固定效应,λt则表示时间固定效应,wij是空间权重矩阵W中的一个元素,εit为误差项(εit~i.i.d(0,δ2)),φi,t表示空间自相关误差项,ρ表示误差项的空间自相关系数,γ表示空间滞后自变量的系数。在验证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存在空间关联性的情况下,本文将使用空间绝对β收敛模型对投资效率的收敛性进行判断,并使用空间条件β收敛模型对收敛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变量选择

(1)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在投入指标方面,骆永民选择科技活动经费、教育经费作为人力资本投入变量[12],白勇和马跃如从财政教育、医疗支出两方面定义人力资本投入[15],常远、阚大学将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财政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三个部分[13-14]。在产出指标方面,以上学者多以人均GDP、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变量作为产出指标,但普遍存在产出指标不能完全与投入指标相对应的问题(如社会保障投入方面往往缺乏产出指标与之对应)。结合上述研究,本文将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教育投资、医疗卫生投资以及社会保障和就业投资 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在2010年后取消了对职业介绍机构数量的统计,本文没有采用常远将人均拥有职业介绍机构数量独立作为衡量流动迁徙变量的方式。三个部分,并根据以上三类人力资本投入类型选择相应的产出指标 本文中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测算方式是,假定劳动力中文盲与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年、6年、9年、12年和16年,并通过对每100人所具有不同文化层次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投入和产出变量的选择及衡量方式如表1所示。

(2)收敛性影响因素的选择。由于目前鲜有学者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收敛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本文结合现有研究中对人力资本投资或人力资本增长影响因素的选择情况,将其带入到空间条件β收敛模型中,实证分析他们是否也是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收敛性的因素。张艳华、李亚群等均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19-20]。梁赟玲、贾娜认为教育和城镇化是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本的贡献最为突出[21]。陈浩和骆永民的研究证明财政医疗卫生投入是形成健康人力资本的重要影响因素[22-23]。张国强等人、代谦和别朝霞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存在互动关系[24-25]。基于此,本文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水平5个因素引入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条件β收敛模型中,以考察其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收敛性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式,影响因素的选择及衡量方式如表1所示。

3.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得性,本文选择2001-2012年作为考察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时间段,选择大陆31个省区作为分析单元。研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3)、《中国劳动年鉴》(2002-2012)、国研网数据库和CNKI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为了剔除物价变动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1990年为基期,采用GDP平减指数对财政教育投入、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和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等相关数据进行了换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10年中国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数据统计口径变化,本文2010年后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采用了新统计口径数据。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分析

将2001-2012年的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数据代入R 3.02软件中,计算出的BootstrapMalmqusit指数及其分解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变化趋势呈现出以下特征。

(1)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现出“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的变化趋势。2001-2009年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大幅上升,此间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年度全要素生产率(TFPCH)指数均显著高于1,累计增长了280.62%、288.08%、295.80%和264.32%;2009-2012年人力资本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小幅下降,此间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全要素生产率累积下降了18.74%、1.77%、25.67%和27.51%。但是,由于2001-2009年的大幅增长,在整个样本期内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幅度依然显著,分别增长了209.33%、281.26%、194.16%和164.09%。

(2)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效率在波动中无明显改善。2001-2012年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年均技术效率(EFFCH)指数分别为1.0045、1.0047、1.0032和1.0052,累积EFFCH指数分别为1.0508、1.0532、1.0358和1.0588,全国及三大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均小于1%,累积增长率均小于6%,增长幅度均较小。从EFFCH指数的分年度变化趋势来看,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分年度EFFCH指数均在1上下小范围浮动,与TFPCH指数相似的是,在2001-2009年中,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效率在波动中累积增长了15.04%、7.14%、18.64%和20.31%,但在2009-2012年期间又分别累积下降了8.65%、1.70%、12.70%和11.99%,增减相抵后仅保留小幅的增长。由此可知,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技术效率在过去10年中并无显著提升,现阶段技术效率大体维持在期初水平。

(3)技术进步是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2001-2012年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年均技术进步(TECHCH)指数分别为1.1031、1.1241、1.0995和1.0866,累积TFPCH指数分别为2.9437、3.6199、2.8400和2.4943,技术进步的增长趋势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同,东部地区的增长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次之。从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来看,2001-2012年期间,全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95.16%、94.95%、96.55%和94.45%,表明技术进步的改善是促成人力资本投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2.空间自相关分析

将2001-2012年31个省区的TFPCH指数代入到GEODA 1.5.32软件中,可以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的全局自相关指数以及局域自相关分类情况,计算结果如表3、图1至图3所示。通过分析可知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全局层面和局部地区均具有空间关联性特征并呈现出以下变化趋势。

(1)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全局空间负相关特征减弱,并逐步向空间正相关过渡。由表3可知,Global Moran指数在2001-2012年期间呈现出“先负后正”的变化趋势。其中,Moran指数在2001-2002年及2003-2005年两个时间段内为负值,在此期间Moran指数由-0.2282下降至-0.0825,显著程度明显下降,空间负相关特征逐步减弱;Moran指数在2002-2003年及2005-2012年期间均为正值,并在2002-2003年、2005-2006年和2010-2011年三个时间段内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空间正相关特征增强。由此可知,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由地区间相互竞争,高效率地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吸引邻接低效率地区人力资本,进一步拉大效率区域差异的状态,转化为高效率地区通过正向辐射、区域合作带领邻接地区的效率增长的现状。但是从Moran指数的显著性来看,这种正向的扩散作用力度有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高高类型地区向西北方向转移。由图1至图3可知,高高类型地区在2001-2002年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海南、安徽及宁夏5省,其中上海、江苏、安徽空间上相互邻接,并且凭借自身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水平和教育医疗水平构成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热点区域,海南和宁夏则分别受到来自广东、广西和甘肃的正向带动和辐射作用;2006-2007年,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增长极向南移动至浙江、福建和广东,新疆成为西部地区的新的高高类型地区;到2011-2012期间,由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大幅增长,新疆、西藏和青海形成了西北方向的高效率增长聚集区域,重庆成为西南方向的效率增长极,位于中部地区的黑龙江凭借辽宁和吉林的正向带动作用新晋为东北方向的热点地区,东部地区的高高类型地区数量减少至北京和上海2市。

(3)高低类型地区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由图1至图3可知,2001-2002年,高低类型地区分别分布在浙江、北京和广东3个东部省区,以及西藏、贵州、广西、甘肃等西部省区;2006-2007年,由于浙江和广东跃升至高高类型,贵州和甘肃下降至低低类型,高低类型地区减少至西藏、山东、河南、北京和广西5省区;2011-2012年,随着位于西北方向的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大幅提升,高低类型地区向东部集中,浙江、山东、辽宁、天津、江苏和广东等东部省区占到高低类型地区总量的60%之多。高低类型地区向东部集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并未对邻接低值省区形成有力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是由于中部地区自身的效率增长缓慢,未能与东部邻接地区构成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热点区域。

(4)低高类型地区数量减少,但仍以西部省区为主。由图1至图3可知,2001-2002年,云南、新疆、四川、陕西和青海5个西部省区的低高类型特征显著,并占到所有低高类型地区数量的一半之多,隶属于中部地区的江西和湖南以及属于东部地区的山东、天津和福建也因其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幅度落后于邻接地区从而显现出低高类型特征;2006-2007年,低高类型地区中东部省区数量占比上升,海南、安徽、上海和江苏因其效率增长放缓而由高高类型跌落至低高类型,新疆和福建跃升至高高类型地区,而陕西和湖南所属类别进一步下降至低低类型;2011-2012年,低高类型地区数量大幅减少至陕西、内蒙古、甘肃、福建和安徽5省区,西部省区仍占到总数的71.43%。低高类型地区数量在2007年以后的减少与全局Moran指数的变化相符,由于地区间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的加强,地区间的人力资本投资由竞争走向合作,对低效率地区形成了正向扩散。

(5)低低类型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并向西南方向扩张。由图1至图3可知,在2001-2002年期间,中国有9个省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呈现出低低类型特征,其中山西、吉林、湖北、黑龙江、河南5省区属于中部地区,辽宁和河北属于东部地区,内蒙古和重庆属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低低类型特征最为明显;2006-2007年,低低类型的数量上升至13个省区,数量的增长主要源于陕西、宁夏、贵州、甘肃等西部省区的加入;至2011-2012年,低低类型地区数量重新回归9个省区,其中山西、江西、湖南和河南4个中部省区仍占到近一半的比例,同时云南、贵州和广西等西南省区的低低类型特征逐步凸显。从低低类型地区的变化可知,中国仍有相当数量的中、西部省区处于人力资本投资低效率增长困境,该类地区自身及邻接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改善步伐缓慢,缺乏高效率增长地区的正向带动。

3.空间收敛性分析

(1)模型设定检验。本文根据艾豪斯特(Elhorst)提出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框架对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的面板模型设定进行检验[26]。由表4可知,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均通过了Moran检验,说明空间因素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在收敛性回归模型中如果不考虑空间因素将会造成变量缺失从而影响估计结果的准确性。绝对β收敛模型的Hausman检验和LR检验结果表明其同时存在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LM检验结果表明SEM模型更适合于绝对β收敛模型的估计。条件β收敛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其存在随机效应,LM检验结果显示SLM更适合于条件β收敛模型的估计。勒沙杰(LeSage)和佩斯(Pace)的研究表明,目前的空间数据集包含足够多的观察值支撑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尤其在存在遗漏和纳入变量相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27]。基于此,本文也引入了空间杜宾模型分别对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估计。

(2)绝对β收敛性分析。由表5中绝对β收敛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可知,ln(TFPCH)在SEM模型中β的系数估计值为-0.2371,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在考虑误差项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初期效率较低的地区拥有更高的增长速度,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绝对β收敛特征显著,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趋于减小。同时,根据勒沙杰和佩斯的研究结论[27],本文将SDM模型引入到绝对β收敛的考察中,SDM模型中系数估计值β为-0.2517,同样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印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的结论。W*ln(tfpchi,t-1)和δ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1905和0.2263,分别通过了10%和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人力资本投资初期效率较高的地区容易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接地区的效率增长,同时效率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同样对邻接地区有正向的辐射作用,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绝对β收敛存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依然凭借拥有较高的初始投资效率而获得大幅度的效率增长。

(3)条件β收敛性分析。由表5中条件β收敛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可知,ln(TFPCH)在SLM模型中β的系数估计值为-0.0702,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但较于绝对β收敛中的估计值而言,收敛的速度大幅下降。lnAGDP、Urbanization、lnHospital和δ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346、-0.0036、-0.0414和0.6590并通过了5%及其以上的显著性检验,Industry和lnUniversity的估计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时,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仍然呈现出条件β收敛的特征,效率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对其邻接地区的效率增长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地区经济发展与效率增长速度正相关,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速度越快(越慢)。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程度的扩大(缩小)会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走向发散(收敛);而地区城镇化、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与效率增长速度负相关,城镇化和医疗卫生越高(越低)的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速度越慢(越快),城镇化的推进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改善有利于促成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走向收敛。

由于SLM模型仅考虑到了因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了进一步验证条件β收敛模型中各影响因素是否对邻接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也引入了SDM模型对条件β收敛模型进行估计。由SDM模型可知,β的系数估计值为-0.1129,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收敛速度和显著程度均有提升,说明条件β收敛模型中引入的影响因素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加快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收敛速度。lnAGDP、Urbanization、Industry和δ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400、-0.0036、-0.0026和0.6610,均通过了5%及其以上的显著性检验, lnUniversity和lnHospital的影响不显著。与SLM模型的估计结果相比,SDM模型中Industry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而lnHospital的负向作用显著程度有所下降。W*ln(tfpchi,t-1)和W*Industry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0972和0.0043,均通过了10%及其以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人力资本投资初期效率水平以及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较高的地区容易对邻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形成正向扩散和辐射作用。W*lnAGDP、W*Urbanization、W*lnUniversity和W*lnHospital的系数估计值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高等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

五、结论和启示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Bootstrap Malmquist指数方法、空间自相关以及空间收敛性测算方法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收敛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效率的变化趋势来看,2001-2012年期间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现出“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的变化趋势,东部地区效率增长优于中、西部地区,且技术进步是促进投资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②从空间关联性来看,东部地区的高低类型特征增强,中部地区的低低类型特征稳固,新疆、西藏和青海形成了西北方向的高效率增长聚集区域,云南、贵州和广西等西南省区的低低类型特征逐步凸显,区域间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增强,极化效应逐渐减弱。③从空间收敛性来看,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④从空间收敛性的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程度的扩大(缩小)令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走向发散(收敛),城镇化的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改善有利于促成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走向收敛;人力资本投资初期效率水平以及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较高的地区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接地区的投资效率增长。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①在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发挥高规模效率优势的同时,应重点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水平,完善投入经费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技术效率改善。②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的动力源泉,应继续引入先进人力资本培养方式及经验以提升技术进步水平,扭转近期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下降趋势。③加快改善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低低类型困境,加强区域人力资本培养合作与交流,搭建东部地区的优秀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桥梁,提升高投资效率地区对邻接地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④以经济发展带动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提升,通过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和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收敛。

参考文献:

[1]秦元芳, 张亿钧.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经济问题探索, 2005(10):91-94.

[2] 虞佩燕.基于 DEA 的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综合评价[D].重庆大学, 2007:1.

[3] MANKIW N G, ROMER D, WEIL D N.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2,107(2):407-437.

[4] 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1002-1037.

[5] 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Econometric Society Monographs, 1998, 29:61-70.

[6] MASON A. Population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challenges met, opportunities seized[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460-498.

[7] LAI Mingyong, PENG Shuijun, BAO Qun. Technology spillover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economic growth[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6, 17(3):300-320.

[8] Kuo Chuh-chien, YANG Chih-hai. Knowledge capital and spillover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8, 19(4):594-604.

[9] 连玉君.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兼论西部人力资本积累策略的选择[J].财经科学, 2003(5):95-98.

[10]陈仲常, 马红旗.人力资本的离散度、追赶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异质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6):21-36.

[11] 李德煌, 夏恩君.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 Solow 模型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8):100-106.

[12] 骆永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11 (6):15-22.

[13] 常远.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 2012:22-38.

[14] 阚大学.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2(10):72-78.

[15] 白勇, 马跃如.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3(14):92-96.

[16] 陈晓迅, 夏海勇.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配置效率[J].人口与经济, 2013(6):86-92.

[17] Fre R, GROSSKOPF S, LINDGREN B, et al.Productivity changes in Swedish pharamacies 1980-1989: a nonparametric Malmquist approach[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isis,1992,3(1-2):85-101.

[18] SIMAR L, WILSON P W.Estimating and Bootstrapping Malmquist indic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 115(3):459-471.

[19] 张艳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21(6):54-58.

[20] 李亚群, 段万春, 孙永河,等.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析[J].软科学, 2013, 27(6):69-72.

[21] 梁赟玲, 贾娜.城镇化、老龄化、教育与人力资本——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的方法[J].人口与经济, 2013(5):63-69.

[22] 陈浩.卫生投入对中国健康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10(2):92-100.

[23] 骆永民.公共卫生支出、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南方经济, 2011(4):3-15.

[24] 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0):138-146.

[25] 代谦,别朝霞.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J].世界经济, 2006(11):70-84.

[26] ELHORST J P.Matl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 [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14,37(3):389-405.

[27] LESAGE J, PACE R K.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Boca Raton: CRC press, 2009:46-52.

人力资本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一个朴素的道理:劳力就业素质的高低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少息息相关!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劳动力供给充足,但是,经横向比较,河南省劳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就业素质相对落后。这或许成为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条件。因此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去探讨河南省人口素质提高问题,通过梳理人力资本存量及教育投资的现状,总结出河南省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提高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

一、引言

最早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在长期的经济研究中发现,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比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特别是在现代生产中,人力资本更是核心要素,它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的高低。但是,人力资本的取得是有偿的,是需要进行投资的。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才能不断积累人力资本,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二、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状况

(一)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情况

通常来说,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包括教育、培训、健康保健和劳动力流动四个方面。其中教育投资通常指在学校里获得的全面系统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教育投资水平的高低对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规模有重要作用,而教育经费的重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投资。因此,下面本文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河南省教育经费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水平、教育经费占河南省GDP比重,并将财政性经费占比和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作对比,分析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中教育投资水平。

数据显示:1.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教育经费总投入逐年递增,2014年教育经费总投入是2000年的近10倍,這表明河南省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在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是,近年来教育投入的增速明显放缓,且教育经费投入环比增长率呈现波浪状特征,特别是自2011年起教育经费环比增长率大幅下降,而且在教育经费环比增长速度下降的年份,河南省GDP环比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因此,保持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才能保证对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2.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其环比增速也呈现出波浪式变动的特点。作为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河南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达65%以上,且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12年河南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的比重达89%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这表明河南省教育经费主要是依赖政府投入,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比重还有待提高。3.河南省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偏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2015年间教育经费占比变动幅度不大,一直在3%~5%之间徘徊,从2011年开始才突破4%,截至2015年,河南省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比重仍然低于5%。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是衡量该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地区人力资本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分析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情况时有必要梳理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高等学校数量不断增多,至2010年突破100所,目前已达129所,但是却没有一所“985”院校,仅有郑州大学这一所“211”院校。与其他人口大省相比,河南省高等教育规模有待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办学水平也有待提高。由表2可以看出,2015年河南省的高校數量在人口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中位于第四位,仅高于四川省,且211、985院校数量最少,远低于其他四个省份。

从河南省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和升学率来看,河南省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小学升学率达98.4%,初中升学率也在90%以上。在高等教育方面,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0%以上,这得益于河南省近些年越来越重视发展高等教育,但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是37.5%和40%,为了提高人口素质,今后河南省应继续推进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如表3所示。

(二)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情况

人力资本存量是指每年接受不同层次教育投资的人力资本总和。目前,测算人力资本存量采用最多的方法是从人力资本投入角度衡量平均受教育年限法。本文通过将河南省就业人员按教育层次分为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五类,测算出河南省2011~2015年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其中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就业人口年龄段取15~59周岁之间。

由表4可见,河南省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到2015年仅为6.65年,且2011~2015年间变化不大,在个别年份还出现了教育年限下降的情况。这说明,虽然河南省已在逐步加大教育投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就业人口的素质偏低,高质量的人口严重不足。

具体的从河南省就业人口接受教育的层次看,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数量最多,其次是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口,而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偏低,这可能是因为就业人口中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人口仍占有较大比重,在接下来这几年,随着90后和00后加入就业大军,河南省就业人口的质量将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总之,为了提高河南省人力资本质量,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河南省高质量人口的数量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及投资水平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投资效率,提升人口素质

河南省人力资本供给水平较高,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数量逐渐增加。但是,由于河南省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不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这将制约河南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河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依赖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则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因此河南省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同时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素质人才数量

相对于河南省庞大的人口数量而言,高等学校数量存在不足,且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河南省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不足5%,每十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人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规模低于其他人口大省,这些都将制约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河南省应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投资比重,以适应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创新人力资本培养方法,改革高等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三)扩宽教育经费筹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

教育经费投入主要依赖政府投资,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比重较低。虽然河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教育经费总投入中80%以上都是依赖国家财政性投资,所以河南省教育经费在GDP环比增长速度下降的年份也呈现出增速放缓的特征。因此,为了保证教育投资的稳定性,需要增加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王荣斌,朱云.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08).

[2]王力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投资[J].财经纵横,2012(06).

[3]严全治,杨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67).

[4]王圣元,陈万明,周蔓.供给侧改革中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11).

*本文为信阳学院校级项目“人力资本视角下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分析(2016yb35)”的研究成果,受该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商学院)

上一篇:学校德育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如何写好学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