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范文

2023-09-20

畜牧业范文第1篇

休闲观光畜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融合了畜牧业与旅游业的优势,符合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旅游新需求,也为畜牧业找到了新增长点,是一种能够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挖掘畜牧业附加值的新型发展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休闲观光畜牧业并不是畜牧与旅游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包含农畜养殖、观光、科普、休闲、体验、环境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有机结构,它可以实现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对于畜牧业,不仅拓宽了畜牧业的经营领域,而且提高了畜牧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畜牧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提升了行业的影响力。通过不同的体验项目,让游客与牧民一道挤奶、放牛等,让游客在体验游中住牧家新房、品特色农畜产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牧业人口向商业服务业转移,提升畜牧业整体效益。对于旅游业,一是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品种和类型;二是为旅游者提供新的选择;三是进一步推动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通过草场培育、自然养殖和农牧生活体验,发展注重教育、培训、体验等展示功能的现代畜牧业实践园,实现旅游、度假等休闲观光功能,让游客在自然风光中实现牧羊体验、果蔬采摘、池塘垂钓、观光休闲、餐饮娱乐等一站式休闲生活。

然而,发展休闲观光畜牧业不能一味模仿和标新立异,要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摸准需求,通过发掘自身优势,对接周边城市消费群体。同时,应结合本地的产业链条、交通情况以及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规划,防止人员过度密集、游客生活污染破坏当地环境。因此,休闲观光畜牧业的有效发展,需要对畜牧“景区”有效承载量进行评估,同时对游客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进行掌控,这是休闲观光畜牧业能否實现绿色循环发展的关键。

畜牧业范文第2篇

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现实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切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根本途径,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不同的经济类型及发展条件会有不同的着力点和方法。对于转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根本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必须以现代市场经济组织运营思维调整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传统畜牧业仍然是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主体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草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比较低,畜牧业经济区域分工协作及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布局没有形成,全区草原畜牧业资源产业整合效能不足,畜牧经济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改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根本在于提升畜牧业经济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水平。而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关键要着眼草原畜牧业资源整合优势,着力草原畜牧业经济特色功能区构建,推进区域畜牧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对内蒙古畜牧业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性。

(一)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自然基础

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总面积7880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6.6%,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2%,可利用面积 6359.0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80.7O%。内蒙古草原草地类型依据区域水热条件和植被特征差异,随着地势、气候、土壤等生态因素变化,自东向西主要分为五大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形成五个地带性草地植被带。草甸草原总面积862.8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95%,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及其岭东、岭西两麓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其中以分布于岭西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和锡林郭勒高平原东端的面积最大,占80%。草甸草原自然条件优越,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草原植物种类及饲用植物比较丰富,约220种,主要建群牧草以禾草和杂草为主,适于发展马、牛等大型牲畜。内蒙古中部和南部属典型草原,总面积为2767.3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35.12%,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广泛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平原中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阴山北麓丘陵一线、鄂尔多斯高平原东部和西辽河平原东南部。典型草原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是草原带最基本的类型。该类草原是全区面积最广的优良天然牧场,饲用植物比较丰富,有258种,自东向西半灌木、灌木成分逐渐增加,绝大多数植物均可供牲畜采食,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多,适于饲养马、牛、羊等牲畜,尤其宜于养羊。荒漠草原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41.9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68%,呈狭长带状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以锡林郭勒高平原西北部,乌兰察布高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平原西部为主体。荒漠草原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饲用植物有137种,建群种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该类草地植物采食率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多,尤其是粗蛋白质高。在荒漠草原中,二等草地占75%,属于优良草地,适于羊的繁衍。草原化荒漠处于荒漠草原西侧,总面积538.6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6.84%。这类草原植被带比较集中地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平原西北角和阿拉善高平原东隅。草原化荒漠是地带性荒漠植被中干旱程度偏弱的一个类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草地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主要是豆科和藜科植物,次优势种和伴生种为荒漠草原成分,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三等草地占83.5%,主要是旱生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并混生有大量的超旱生小半灌木植物,牧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这类草地适宜发展骆驼和羊。荒漠是由超旱生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所组成的地带性草地,荒漠区域牧草稀疏且产量低,牧草具有带刺、含盐、灰分高特点,适宜发展骆驼。总面积1692.31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21.47%。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东接草原化荒漠,大致以雅布赖山的分水岭为界,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平原中西部,乌拉特中旗北部,乌拉特后旗西北部,杭锦旗西北部也有分布,年均降水量在30-100毫米。荒漠地区虽然没有生机盎然的生态植被,却拥有广阔的空间地带,空间资源。而且,这类草地的生产力虽低,但对畜牧业发展却有特色价值,是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野骆驼的重要产地。

基于内蒙古草原空间区域分布、地理气候环境、生态植被、畜群等区域特点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不仅总体面积大,草原畜牧业资源丰富,而且内蒙古草原生态和地理气候环境呈现区域多样性、差异性,形成草原区域不同生态植被,形成畜牧业不同地域种群和品质的差异性、多样性,进而形成内蒙古不同区域畜牧业资源空间特色分布优势,形成构建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及发展区域特色畜牧业产业经济的基础。着眼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资源整合优势、着力畜牧业区域特色优势打造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对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价值

首先,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潜力发挥。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原资源丰富,自东向西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等五个地带性草地植被带,区域特色明显,草原畜牧经济的互补性较强,畜牧业资源整合及区域经济协作潜力巨大。但多年来,从全自治区草原经济优化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市场经济大视野出发,积极地着力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及相关特色产业打造的意识不强,草原畜牧业资源主体功能区空间优化基本上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种情形不仅影响着畜牧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且也制约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其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有利于转变畜牧业资源利用方式。传统粗放经营的自然畜牧业经济缺乏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经济只注重畜牧业的初级产量产值,草原资源经营产业链短,草原畜牧业资源经济附加值差,经济效益低下,畜牧业资源基本处于原料性经营流通。要提升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力,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必须改变。但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需要畜牧业资源优化整合基础,这就需要对草原畜牧业功能区的关注。

再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有利于科学规划利用草原资源。推进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转变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这就要立足资源特色,转变区域经济宏观发展观念,推进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资源分类经营,打造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推进草原畜牧业资源的整合、草原畜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特色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发展区域特色畜牧业经济,推进区域牧业经济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

最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是关涉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大问题。内蒙古草原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与畜牧业经济资源及区域经济基本优势不同, 而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资源的配置与整合过程决定经济运行的结果。因此,要使我区畜牧业经济政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就要明确各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促进不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之间的分工协作,促进我区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着力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统筹,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原则

草原经济功能构建要立足内蒙古草原类型及畜牧业资源特色,促进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个目标,坚持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一),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首先,树立现代畜牧业经济组织运营理念。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转变畜牧业发展观念,以现代畜牧业经济运营理论为指导,关注有利于区域畜牧业经济分工协作,资源整合及集约化、产业化利用,在坚持以地域草原自然植被、种群等基础条件为依据的前提下,同时应该考虑畜牧业经济市场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其他基础条件、基础设施环境因素,诸如交通、信息、畜牧业科技、区域畜牧业产业基础等。其次,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涉及突出区域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及区域畜牧业资源整合和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它是区域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核心价值在于畜牧业资源的转型开发利用,而畜牧业资源又是一个复合型资源范畴。畜牧业资源包括畜群种类、草原资源类型等,地理气候因素、草原资源类型是畜牧业资源的核心基础,不同地理气候因素及草原类型其畜牧种群及生产能力不同,畜牧业经济产业发展优势不同,最终其畜牧业资源经济功能不同,相应畜牧业经济产业结构和畜牧业资源运营发展方式就不同。最后,内蒙古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应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内蒙古草原地域广阔,草原类型差异性较大,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要因地制宜,充分认识草原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功能,充分认识不同地域、不同草原生态环境及物种条件其功能不同,这就要依据草地资源的经济性能、生态功能等产业化利用特征,科学构建基于草地经济功能、草地生态功能等实施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功能分区模型,建立以区域畜牧业经济主导功能区为核心的空间格局为主的草地资源分类经营调控机制,形成草地资源在经济功能、生产系统空间结构优化,实现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与畜牧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兼顾的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保障草原草地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广袤的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东北、华北、西北,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占据着大陆北方季风主通道和东北、华北上游水源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草原所具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调节功能,其生态状况关系整个三北地区生态安全。不仅是我国畜牧业经济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因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实现草原经济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不应该纳入生态环境范畴,而应该纳入自然环境范畴,不应该将地理环境、地质环境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问题相混淆。如内蒙古的一些沙漠戈壁有其特殊的区域环境地理功能,而且某种意义而言,这些特殊的地理植被环境也是一种资源。因此,应该树立大生态、大资源的环境资源观念,科学看待和分析自然环境状况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二,由于草原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采矿、开设工厂等草原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大气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局部植被破坏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根本解决途径在于优化工业经济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资源利用科技水平,着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二是农牧业经济发展造成的问题。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造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就内蒙古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而言,根本问题是要解决草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通过转变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草畜矛盾,解决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问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总体上集约化程度比较低,草原资源效益不高,而又面对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因此,内蒙古草原经济需统筹草原工业经济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治理与工业、畜牧业产业经济空间合理布局及环境全面治理保护相结合。特别要把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放在环境保护的核心地位,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实施草原畜牧业经济主体功能区战略,通过对区域草地资源的分类运营,优化畜牧业经济主体功能区,促进草原资源产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草原产业经济空间格局,实现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三、加快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集约化运营,在于着力推进畜牧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这就要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运营观念,明确草原畜牧业经济区域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有利于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力提升为指导思想,以打造特色草原畜牧业经济产业为龙头、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为纽带、草原区域经济畜牧业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构建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特色功能区,以此为基础规划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一),以构建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为基础,优化区域畜牧业经济空间格局。目前,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仍呈现区域互补协作发展不足的状况,整体经济优势得不到发挥,而区域经济功能区是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形式。因此,立足优化区域畜牧业资源配置,综合考虑畜牧业经济发展整合效益,从区域畜牧业资源基础条件谋划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优化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和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畜牧业区域经济应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草原畜牧业资源富集区和畜牧业产业化经济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形成草原畜牧业区域经济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强化区域畜牧业协作整合草原畜牧业资源,形成新型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新格局。

(二),发展特色畜牧业产业经济园区,奠定构建畜牧业经济功能区的产业基石。构建畜牧业经济功能区要以特色畜牧业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发挥区域特色畜牧业产业规模效应。区域草原资源特色需要以产业化经济园区作为转化平台,特色畜牧业经济园区是实现草原经济产业规模化、产业集约化的组织形式,是草原畜牧业区域经济功能区的重要支撑。因此,要以特色区域草原畜牧业功能区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禀赋、区位自然生态条件差异,因地制宜打造畜牧业产业经济园区。

(三),以推进草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打造草原畜牧业经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突破单产业的边界,实现产业资源利用互补,提升资源总量效益,形成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竞争力效应。打造草原畜牧业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必须从草原畜牧业资源利用效益、畜牧业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畜牧业产业经济要素优化整合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考察,坚持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运营的指导思想进行经济园区产业集群规划设计,着力解决畜牧业产业链打造及畜牧业资源规模效益、集约效益的提升问题。

(四),培育畜牧业特色品牌龙头企业,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支柱产业。企业是产业经济园区的基本要素,特定产业由同类企业构成,园区发展能力与产业构成密切相关,而龙头企业对产业经济园区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要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目标,加快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合理统筹畜牧业产业布局和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启动企业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计划,加快畜牧业产业升级,优化畜牧业生产要素运营空间结构配置。以草原畜牧业特色经济功能区为基础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畜牧业产业品牌龙头企业,形成区域畜牧业特色支柱产业。

基金项目:中共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与产业化发展课题阶段性成果。

(执笔:徐永平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法学博士;课题组成员:向荣 呼和浩特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托娅 内蒙古党校教务处副主任科员)

畜牧业范文第3篇

【南方科技大学排名】南方科技大学特色专业-南方科技大学录取分数

线

南方科技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圳市人民政府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要求,以新的思维和机制筹建的一所新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展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将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和能力;重塑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努力建立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构建起以学术为主导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校徽介绍与校名解读校徽校徽的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象征南方科技大学的使命: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校徽背景为渐变的天青色,映衬火炬的照亮效果;此处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窑瓷釉,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崇尚的色彩。校名“南方科技大学”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亲笔题写。李政道教授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校名缩写SUSTC,字首SUST与sustainability一致,符合可持

续发展的理念,此组合SUSTC亦直接对应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

(Sout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畜牧业范文第4篇

摘要: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既要考虑区域的产业优势、资源禀赋,更要考虑到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优选出既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又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生态脆弱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利用区位商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怒江州1990—2011年农业产业结构,林业和畜牧业是怒江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较小、生态效应较好的产业,将林业和畜牧业作为怒江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位商;优化对策

收稿日期:2015-0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61070);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3F2001)。

作者简介:李益敏(1965—),女,云南昆明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E-mail:liyimin1965@163.com。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决定着资源消耗的种类和水平,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区域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2]。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3-4],不同产业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增长潜力,并最终引起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和质量增长[5]。产业结构不合理明显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6-7],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8],产业结构调整要和区域资源禀赋有机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民收入[9],是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10]。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的一项重要举措[11]。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区域资源优势[12],极大地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破坏。区位商是区域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策的主要分析方法[13-16]。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的生态化、低碳化[17-20],从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20]。怒江州作为生态脆弱区,产业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的区位商优势、资源禀赋,更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选出既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又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为怒江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辖泸水、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是一个集“山高、坡陡、谷深,边疆、民族、贫困” 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国土面积1 470 300 hm2,其中,耕地面积50 569 hm2,占国土面积的3.4%,坡度超过25°的陡坡耕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6%;林业用地面积1 224 447 hm2,占国土面积的83.3%,农业人口人均林业用地2.66 hm2;牧草地97 400 hm2,占国土面积的6.6%。怒江长期以来的陡坡垦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怒江走入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怒江州被列入《我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怒江州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地形起伏大(坡度>25°的陡坡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0.64%)、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土壤瘠薄。怒江州也被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怒江长期以来的陡坡垦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需要转变发展思路,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区域跨越发展。

人均纯收入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怒江州人均纯收入水平低,与云南省、全国的差距在扩大(表1),1990年怒江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云南省的79.48%,为全国的62.68%;至2011年,仅为云南省的50.02%、全国的33.85%,不仅说明怒江州是我国经济极度不发达地区,也说明怒江的发展没有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区域资源禀赋有机结合,产业结构尚有调整优化的空间,依托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是怒江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区位商分析

2.1区位商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又称区域规模优势指数或区域专门化率,是指一个地区某项指标(产业或产品)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指标(产业或产品)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是以全国指标(产业或产品)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衡量某一个区域指标(产业或产品)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的指标。用来衡量某产业在一个地区的规模聚集程度及其在高一层次区域中的集聚规模优势程度,在衡量区域优势产业上排除了区域规模的差异因素,能够真实的代表一个区域的优势和劣势产业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从而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评价和对策建议。

2.2怒江州农林牧渔业专门化程度评价

与全国比较,怒江州第一产业略有优势,但波动大,其中1995年、2000年、2005年区位商大于1.5,优势明显,第二、第三产业没有优势或优势不明显,但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有发展潜力。与云南省比较,怒江州各产业区位商没有优势或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发展潜力(表2)。

怒江农业产业内部,与全国比较,怒江州林业和牧业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林业的区位商大于2.46,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怒江州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怒江州农业及渔业的区位商值都小于1,不具优势,竞争力较弱,特别是渔业区位商仅0.02,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与云南省比较,林业和牧业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农业、渔业没有比较优势(表3、图1、图2)。怒江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林业产值比例小(表4),与怒江州农业人口人均林业用地面积是云南省人均平均水平的5倍的状况极不协调,怒江的林业资源长期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的状态,调整优化空间大。

2.3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

通过区位商分析,怒江州农业产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林业,具有微弱优势的是牧业,农业、渔业不具备优势。

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种植业,因此林业和畜牧业是怒江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较小、生态效应较好的产业,应该作为怒江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怒江州要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提高林业产值,调优畜牧业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把发展林业、畜牧业作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核心产业,使农民从林业、畜牧业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

3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怒江州作为生态脆弱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超前部署,抢占具有低碳生态经济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制高点,夯实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21]。

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挖掘产业优势,突出特色,从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生态环境的需求出发,将保护生物物种资源、集约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核心要素,结合退耕还林(草)等政策,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前提下的农、林、牧产业的协调互动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使农业发展从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实现由低端平面化向多层次立体化发展,推进怒江州走上特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发展农业

怒江州作为一个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地貌特殊,地质灾害多发,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受山高坡陡等地理环境约束,传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也是怒江发展的制约因素,产值低,农作物产值仅为29.25 万元/km2,而经济林产值超过46.2 万元/km2[22],长期的陡坡垦殖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怒江的粮食仅能维持区域人口温饱(表6),还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怒江不可能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扩展,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怒江州耕地面积将越来越少,需要通过耕地质量保护、农田水利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区域内的相对集中成片的主要产粮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发挥规模效益。

3.2发展特色生态林业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提升林业价值,是怒江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减小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佳途径。结合怒江州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怒江林业发展必须突出生态特色。怒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潜力在林,怒江实现区域跨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林业发展,林业发展空间大,必须把林业产业发展放在怒江州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开拓林业新的发展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怒江林业发展应结合国家还林、天保、防护林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及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六大工程,抓好特色经济林产业、生物医药和林化产业、非木材产业、竹藤与速生丰产林产业、特色森林旅游业和观赏苗木等产业。构建林产品产、供、销服务体系,提高特色林产品的质量、效益、加工增值能力及产业化水平。

3.3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

怒江州畜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从畜产品结构看,主要以猪、牛、羊为主,与全国比较,羊肉优势较突出,而奶类、禽蛋与全国差距较大(表7)。畜产品结构有待优化,大力提高奶牛和鸡的养殖量,同时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优势品种和生态品种。如大力发展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名录》的独龙牛、独龙鸡,兰坪的乌骨绵羊、绒毛鸡、高黎贡山猪等高原特色畜禽优良品种,使怒江的畜牧业发展走上优势和特色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怒江州自然环境优美,污染企业较少,土壤、水体、草场受污染少,空气洁净,为发展生态特色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基础。当地草甸资源丰富,可以优化怒江州畜禽养殖结构,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把畜牧业培育成为怒江州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化、产业化、区域化的畜产品产业基地和产业带,促进优势特色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畜牧业”,着力培植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业,倾力打造乌骨鸡、绒毛鸡等林下土鸡品牌,把山地养鸡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大草山资源的建设力度,强化天然草场建设,恢复植被,制定并执行天然草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促进天然草场保护和利用,提高草山单位面积的载畜量。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合理布局还林还草。

3.4构建具有峡谷特色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

依托怒江州丰富的林地资源,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及多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充分利用梯次时空组合不同生物种群,发展林下、林间种养殖业,实施“林药、林菜、林草、林禽、林畜” 等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通过科学合理布局,推动怒江州立体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持续、安全,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4结论

通过区位商分析,怒江州大农业产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林业,具有微弱优势的是牧业。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挖掘产业优势,结合国家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构建具有峡谷特色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推进怒江州农业高效、合理化、高级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永坤,董锁成. 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交互耦合机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117-121.

[2]何雄伟,孙育平. 环境约束下江西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选择[J]. 企业经济,2012(11):145-149.

[3]江世银.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结构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高更和,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0-63.

[5]慈斌. 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旅游业发展的视角[J]. 经济问题,2012(6):115-118.

[6]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等.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1(5):4-16,31.

[7]王展祥.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0(4):41-45.

[8]林英华.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475-477.

[9]黄茂兴,王荧.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1(63):2-13.

[10]赵彤. 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 经济师,2009(12):270-271.

[11]刘旭晔,刘战平,蔡旺,等. 基于农业发展优势的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以南宁市兴宁区为例[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3):345-348.

[12]张雄,尚爱军,姚学慧,等.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6):32-34.

[13]方鹏程. 区位商视角下的深圳优势产业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2011(9):40-41.

[14]张晓延,李学清. 基于区位商的中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1):115-120.

[15]李小玉,郭文. 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J]. 企业经济,2012(4):126-131.

[16]吴文浩,戴明辉. 基于区位商的黄山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2(19):127-129.

[17]卢萌,聂延庆. 低碳经济模式下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商业时代,2012(31):118-119.

[18]陈卫洪,漆雁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发展低碳农业的影响分析——以畜牧业与种植业为例[J]. 农村经济,2010(8):51-55.

[19]刘秀莲.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及政策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12(42):5-12.

[20]陆铭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2013(9):53-55.

[21]甘路有,曾国良. 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6):687-691.

[22]尹海红,李益敏,叶志强,等. 云南怒江峡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特色优势种植业空间布局[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707-711.续竞秦,吕艳华,陈卓,等. 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568-572.

畜牧业范文第5篇

摘 要: 建设和发展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是粮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论文立足杨凌,放眼全省,着重探讨了产业园区建设对陕西省粮油产业发展、杨凌示范区二次创业和加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从杨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设计了园区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以及园区运行机制、“三大”转移、园区规划、生态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农民培训、产业升级等运作方案;结合粮油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园区建设发展必须创新思维,强化领导;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聚集资源,加大投入;加强物流和交通运输;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加大招商力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杨凌;粮油加工业;产业园区

在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成后,粮食产业发展问题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摆在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面前。如何抢抓粮油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聚集粮油产业资源,积极共享国家粮油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努力实现粮油加工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示范区主动出击,采用园中园模式,率先启动了“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一、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从陕西省粮油资源供给和产业、企业分布看,2006年,陕西省粮食产量1 150.90万吨,油料产量44.36万吨,蔬菜产量942.76万吨,水果总产量1 053.17万吨。粮油加工企业227家,其中国有企业39家,占企业总数的17%,民营企业188家,占企业总数的83%;日处理原料200吨以下的企业200家,占总数的88%,日处理原料200吨以上的企业27家,占总数的12%;全省面粉加工企业157家,年生产能力1 023万吨,大米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能力98万吨。全年面粉产量158万吨,大米产量8万吨,食用植物油23万吨。[1]陕西粮油加工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分布不合理,产品用途单一,附加值低,缺少相对集中的精深加工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牌产品,难以在市场竞争形成强势。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陕西及全国粮油产业资源,采用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整合、集聚粮油产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粮油加工产业布局。另一方面,由于粮油资源有限,市场容量有限,各大粮油企业都不遗余力地大量吸纳资源,抢占市场,造成了区域粮油资源竞争加剧。粮油产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竞争的激烈性。在粮油产业新一轮资源重新配置和市场细分的背景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拥有资源,拥有市场。因此,园区建设是抢抓机遇、聚集资源的时效选择。

传统农业就是粮食生产,粮油加工就是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示范包括粮油精深加工示范。可以这样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粮油食品精深加工示范。因为种养科技示范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在区内很难形成强势产业,而加工示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综合体现科技示范、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示范区过去10年的建设发展,着重突出了种植和养殖示范,并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但随着示范区产业的深化,粮油食品加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粮油产业链条贯穿农业始终,同时与其他工农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示范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示范,而且反过来可以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和农业科学研究。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首先会带动粮油种植业结构调整、品种优化,产业增效,如专用小麦、变性玉米、转基因粮油种植等;其次会带动畜牧业发展,如专用饲料、复合饲料等;第三会带动果菜业的发展,如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品加工等;第四会带动生物制品业的发展,如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产品等;第五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物流业、运输业、餐饮业等。粮油食品几乎涉及所有的农产品,所以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庞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从新中国成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不管粮食体制发生什么变化,粮食安全和粮食发展始终是中央慎重考虑和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国家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制定不同的粮食工作方针和政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除了继续实行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性银行支持、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外,还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粮油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如农民种粮的补贴政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扶持政策、粮油加工业扶持政策、粮食企业技术改造政策等。就陕西而言,粮食储备由2005年的8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15亿斤,每年有5.6亿元的风险基金、2 000多万元的简易建筑费,都是用于支持粮食事业发展的。[2]同时,粮食和其他行业相比,有一个完备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能使党和国家的粮食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建立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正是基于好的粮食政策和行政管理体制。

杨凌示范区10年的建设发展实践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10年的建设发展中,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运作体制和“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模式,推行“人员公开招聘制、绩效考核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倡导“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必须一流”的理念,为企业营造了公平、公正、宽松的政府服务环境,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搞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连续几年,入区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都在96%以上,社会各界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在工作效率和响应程度、重大决策和制度安排、社会管理和公众参与、公众利益和政策创新、行为约束和公众监督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3]示范区领导高度重视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全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招商氛围和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共识。园区建设是示范区二次创业,产业强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财税收入的突破口,也是示范区形成核心产业的主导方向和亮点工程。园区建设对加快杨凌城市化进程、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示范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思路

基于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园区总体目标分三步走[4]:一是建成陕西省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列入省级“十一五”发展规划,获得省粮食主管部门的指导,享受陕西省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二是建成西北地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聚集西北地区粮油产业资源,形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粮油集散地、仓储地和加工中心。三是建成国家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获得国家粮食主管部门的指导,享受陕西省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园区运作突出五大主题:做强做大粮油加工相关产业、构筑高科技现代农业、彻底解决杨凌示范区“三农”问题、突出绿色生态环境美化、实现杨凌示范区与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的融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速度发展”五项原则。实施“产业立区、开放兴区、科技强区、生态建区”四大战略[5],最终将园区建设成以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制品产业、信息产业为支柱的国内一流的产业园、生态园、旅游园。

为了实现园区远景设想,园区运作思路应从大处着想。首先以杨凌城东物流园为建设基地,然后逐步向杨村乡18.5平方公里扩展。为此,在园区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农民、居民都在园区规划之列;所有产业、企业以及招商企业都是园区服务和发展的对象;所有基础设施、居民住宅和生态环境都是园区建设的内容。具体运作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确立园区运作机制。必须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组建高效、协调、稳健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和“粮食系统”三大有利体制作用。园区一切运作均采用市场化、企业化手段解决问题,通过公开招聘,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业绩决定用人,领导与非领导根据业绩随时变动,领导想坐稳位子,必须百倍努力,以激发园区工作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在园区起步阶段要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一切以园区实际需要和合理发展为依据,实施制度、市场、政策的突破与创新,使园区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使机制和政策成为园区聚集的核心动力。

2.实施园区三大转移。有计划、有步骤、积极慎重地实施园区三大转移,使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民向市民转移。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工业、城市、市民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让农民彻底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走入现代城市的新家园,加快杨凌城市化建设步伐。从国内外园区建设发展的经验看,实现三大转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改良的办法,即从关心农民生产生活出发,加强农村规划、投入和管理,积极带领农民自我发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二是采取彻底质变的办法,从农村赖以存在的基础——土地入手,让农民彻底离开土地,进入新的生产生活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沈阳农业开发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年内消失了五个村庄,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6]为了实现杨凌粮油食品产业加工园快速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从城中村、城郊村和入区企业相关的农村开始,通过拆迁住房建设、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民就业安置换取农民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要停止农村庄基地和旧村改造,对示范区争取来的各种资金应适当集中使用。所有杨凌区的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和行业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园区建设。如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分别对口用于园区建设。

3.精心做好园区规划和建设。在置换的土地上做两件事:一是引入“外脑”,进行精心策划和规划;二是进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这两件事情应不惜代价地做到尽善尽美,因为它是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和地价升值的经济保证。规划是园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规划重在预测和设计未来,规划科学合理不仅会使园区建设有正确的方向,也是园区顺利发展的保证。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园区建设战略上的失误,方向上的错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减速园区发展。因此,规划一定要做好。规划要充分体现园区的目的性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突出“粮油加工”、“物流仓储”、“科技示范”、“管理服务”四大功能。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布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段的自然生态条件,追求人工建设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城乡融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以入园企业为单位,突出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不同风格,形成不同类型的设施建筑和企业生态。要不遗余力地绿化建设园区所有水系、山坡、道路、居民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行政管理区。园区绿化要多树种、多林种、多花种、多草种相结合,建设一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果花草交相呼应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园区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园区建设要突出现代气息和人文氛围,达到人与自然、创新与创业、生产与生活的完美统一,充分展现21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

4.招商引资,聚集资源。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核心工作,如果招不来商,没有预期的企业和产业聚集,园区的设想将是一纸空文。招商引资的实质就是为特定的区域引进、聚集资金这一关键性稀缺资源,同时吸引、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在该区域的集中配套,从而使该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具有全员性、长期性、复杂性、突破性、系统性、不确定性和政府推动性等特点。[7]为此,园区要发挥各级政府力量、粮食系统和市场机制聚集资源;依靠硬件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客商;借助优惠政策、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吸引投资者。采用定向定点,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瞄准高端企业,突出专业团队,实施高层推进,以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百倍的信心,把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著名企业请到杨凌,请到园区。没有企业和产业的入区,就没有园区的发展。

5.服务企业,培训农民。不但要做到吸引企业来投资,更要做到安企、稳企、富企,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服务是园区留住企业的保证,为此园区必须设置专业的服务机构,为入区企业无条件地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一方面要协助企业办好入园手续和常规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诸如项目融资、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信息网络、上市运作等专业性服务。跟踪解决企业在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优质快捷的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软环境。加强农民就业培训,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如果园区土地上的农民不能转移和再就业,园区的运作实践就会遇到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此,园区必须以入区企业和社会需要为对象,依托杨凌两所大学的教育资源,加大农民培训投入,使农民真正成为入区企业需要的产业工人和杨凌劳务输出的社会力量,以缓解杨凌农民就业压力,使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6.园区产业升级。随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做强做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同时,导入与粮油食品加工紧密相关的产业,实现园区产业的升级,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园区产业的技术含量。如引入生物制品产业,延长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搭建粮油加工产业的科技文化平台;导入光电信息产业,提高园区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收益能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的政策建议

1.园区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维和强化领导。为此,建议成立高规格的园区领导小组,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园区领导小组由示范区管委会、省粮食局、财政厅、发改委、农发行等单位组成。园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杨陵区粮食局。这样组建园区领导小组是基于如下三点考虑:一是有利于发挥各级领导资源优势;二是有利于集中各种社会资源,如人力、财力、智力、政策资源;三是有利于园区组织管理体制直通车,减少中间环节。为此,建议省粮食局与示范区管委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园区建设的有关问题;由示范区管委会和省粮食局联合向省政府提出建立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的书面报告,以争取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由于粮油加工企业具有技术性、政策性和行业性特点,因此,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中国的粮食管理部门是各地方政府主管粮油收购、储备、调剂、加工、运输、销售、市场、甚至种植的技术指导和行业龙头,有着厚重的管理责任、历史使命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它不仅肩负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掌控着粮油产业快速发展的方向。通过笔者对秦皇岛、大连北粮和沈阳辉山三个粮油加工园区的考察,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为此,建议加强对园区运作的行业指导,从组织上保证示范区粮食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从目前杨凌区粮食局的实际看,无论从管理层次上,还是人员配备上,都难以与省粮食局及各地市粮食局在体制上进行对接,在园区建设管理上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为此,建议示范区为杨陵区粮食局正式加挂示范区粮食局的牌子,并从人员、经费上进行补充和加强,以利于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3.要实现园区粮油资源的聚集和粮油食品企业的集中,必须要有好的优惠政策和环境条件作诱因,必须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为此,建议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粮油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各项建设资金。把园区作为一个总项目,通过省粮食局列入陕西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粮食、加工、物流计划,争取省级重大项目扶持资金;通过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粮食、加工、物流计划,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扶持资金;通过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争取粮食风险基金、技术改造基金、仓库维修基金、贴息贷款资金等政策倾斜;通过示范区、杨陵区两级政府为园区引入各大专业银行贷款,搭建园区银行贷款平台,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通过示范区、杨陵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战略融资、股份融资和联合融资等方式,为园区建设发展募集各种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

4.由于粮油加工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因此,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物流、交通、粮油资源密不可分,特别是交通运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杨凌没有沿海港口,但陆路交通非常发达。建议园区依托横穿杨凌的陇海铁路和省际高速公路将陕西八百里秦川粮油基地及周边省区商品粮油基地联结起来,形成粮油物流运输通道和网络体系。同时建议在省政府和示范区政府的协调下,随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将园区内的477铁路专用线(产权属国家物资总局)采用先租后买或者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转为园区所有,并对其进行修复改造,扩大运力,避免因车皮短缺和调度问题,造成企业在物流运输上对园区服务满意度下降。

5.从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思路看,招商引资是园区成功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园区必须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下大力气招商引资,争取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在招商工作中,创新招商体制,完善招商机制,加强招商团队建设,强化招商保障措施,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8]紧紧围绕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以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和提升招商队伍竞争能力为支撑和保障,着力“招大商、引外资、建集群”[9],集中精力和资源,争取大项目、大企业和外企(资)落户杨凌,促进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速园区产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厅,农发行.陕西省粮油加工业发展指导意见[Z].2007-05-30.

[2] 许建才.转变工作职能,做好粮食工作[N].杨凌时讯,2007-05-30(2).

[3] 杨凌示范区办公室.杨凌概况 走进杨凌[EB/OL].[2007-04-23].杨凌示范区网站.

[4] 杨凌区粮食局.关于建设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的报告 [R].2007-08-20.

[5] 沈阳辉山农业高新区.沈北新区浦河新城投资指南 [Z].2006.

[6] 杨凌区粮食局.粮油加工产业园区考察报告 [R].2007-07-16.

[7] 姚忠臣.我国农业开发区招商引资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 杨凌示范区招商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EB/OL].[2006-12-27].杨凌示范区招商局网站.

[9] 申义,糜仲春.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75-79.

畜牧业范文第6篇

摘要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益评价实地调研,对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详细论述。结果显示:尽管奖补政策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草原奖补政策效益监管体系,包括政策监管、资金监管、效益监管,使其成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配套体系;还要建立并完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及项目补偿等配套体系,确保使牧民持续地从中受益。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果;问题;对策

A

Implementation Effect,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Xinjiang Grassland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dsmen—Taking Hej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ZHANG Jing1,ZHANG Yunling1,MAI Yinsheng2 et al(1.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Grassland Station,Urumqi, Xinjiang, 830000;2.Hejing County Grassland Station, Hejing, Xinjiang 841300)

Key words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Policy effect;Problem;Countermeasure

和靜县位于天山南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西北部,面积辽阔,水土和牧草资源丰富,巴音布鲁克草原更是以其草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牧草资源丰富,草质优良而闻名全国,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天然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新疆特别是南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供应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至今,共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8 543.85万元,惠及5 400户、1.966万人口,草原生态大环境进一步恢复、草原畜牧业产业向集约化发展、牧区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尽管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草原生态环境仍然存在整体恢复、局部恶化的现象。笔者以新疆和静县为研究对象,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方案、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和静县位于新疆中天山南麓,分别与5个地州的17个县(市)相邻,全县东西长425 km,南北宽150 km,行政区域面积396.86万hm2,草地面积为235.71万hm2,占和静县总土地面积的67.38%,其中,天然草原承包可利用面积为19.11万hm2,共14个草地类、50个草地型[2]。全县共12个乡(镇),山区7个牧业乡(镇)草地面积占全县的92%,承载着全县约95%的牲畜;农区5个乡(镇)草地净面积占全县的7.52%,承载着全县5%的牲畜,涉及牧民达5 424 户21 396人。另外,全县还有5大河流,以开都河流量最大,对该县以及流经的其他6个县的农牧业生产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数据来源

畜牧业生产数据来源于和静县畜牧局,草地资源数据来源于和静县草原站,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情况等数据来源于和静县草原监理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数据来源于入户问卷调查。

1.3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整体抽样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和德尔比勒金牧场的巴西力克村、查汗赛尔村、敖伦布鲁克村及德尔比勒金分场4个牧业村的44户牧民的生产生活调查样本。

1.4统计分析

运用ArcGIS和Microsoft 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草原补奖政策效益

2.1生态效益

从植被长势变化时空格局对比图(图1和图2)可以看出,奖补政策实施5年后和静县草原植被长势较好及以上等级的比例占73.31%;奖补政策实施7年后草原植被长势较好及以上等级的比例占75.16%。

对比2010、2015和2017年天然草原高峰期地面监测数据发现,和静县2015年鲜草总产量、综合植被盖度、理论载畜量分别较2010年增加64.74%、2.02%和4.50%,2017年鲜草总产量、综合植被盖度、理论载畜量分别较2010年增加77.39%、110.67%和34.40%;实际载畜量分别减少20.08%和14.87%。总体而言,补奖政策实施7年以来,部分草原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地遏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效果初显。

2.2经济效益

和静县自2011年以来共落实补奖资金58 336.420 5万元,涉及牧户5 400户,平均收益10.803 0万元/户,户均补贴1.54万元/年。由于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不同的补贴奖励标准,以及牧户承包的草场面积不同,牧户的收入也有着较大差距。以调查研究的4个村的禁牧补贴(表1)为例,由于这4个村被划分为水源涵养禁牧区的草场占全县水源涵养禁牧区总面积的近一半,以750元/hm2的标准给予补贴,户均补贴3.243 4万元/年,其中最高户均补贴4.656 9万元/年,最低户均补贴2.161 3万元/年,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在收入方面(图3),46%的牧民认为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48%的牧民认为家庭收入增加了,4%的牧民认为与原来生活质量差不多,2%的牧民认为家庭收入与原来差不多。在奖励补助资金使用方面(图4),36%的牧民选择用于改善生活质量,61%的牧民选择用于饲草料购置,还有3%的牧民将补奖资金用在发展畜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方面。

总体而言,补奖政策实施的直接经济效益即增加了牧民的政策性收入,大部分家庭还是把政策补助资金用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施舍饲半舍饲圈养,在饲草料丰富区域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间接经济效益是随着政策性收入的增加,部分牧民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转而投向旅游、餐饮、汽车服务等二三产业,增加了二三产业的收入。

2.3社会效益

图5数据显示,2010和2017年和静县的牧民以18~40岁的人为主力军,分别占41.38%和45.66%;其次为41~65岁的牧民,分别占35.63%和24.20%。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但2017年较2010年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明显增加。在劳动力分配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总体还是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发展其他产业的牧民占比不到20.00%,2017年继续单一从事畜牧业的牧民比例从2010年的60.00%下降至42.60%,发展旅游和就近打工的牧民比例也从2010年不到20.00%提高至50.89%。在住房方面,定居牧民的比例也由2010年不足10.00%提高至53.43%。

补奖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青年就业意愿的转变,以及牧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牧民普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牧区劳动力就业区域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转变,就近打工、发展旅游的比例逐年攀升。

3存在的问题

3.1局部草原超载过牧现象仍然存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虽然整体上遏制了草原退化的进程,但是局部仍存在天然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一方面,中小牧户为了增加收入和维持收支平衡[3],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补助奖励资金用于购买更多的牲畜以扩大养殖规模;一方面,部分联户承包的牧户在享受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的同时,抱着“利益独享,责任共担”的思想仍然在放牧[4]。越来越多的牧户通过“代牧”解放了劳动力,但无形中使局部草场的载畜压力变大。

3.2草原管护队伍力量薄弱且不稳定目前,草原管护员队伍的初步建立对强化草原管护工作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进展缓慢。和静县草原管护职责暂由乡镇畜牧部门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牧业大户、村干部来担当;补贴标准偏低使得现有部分管护员丧失了管护积极性和主动性;和静县草管员人均管护面积4.93万hm2,加之交通工具、管护设备等缺乏,很难对草场进行有效管控,仅仅通过草原管护员来维持政策的实施效益是远远不够的。

3.3政策性資金分配存在二次不平衡调查研究的这44户牧民的草场按照生态重要性[5]被划分为3种:草畜平衡区、禁牧区及水源涵养禁牧区,分别按照37.5、90.0、750.0元/hm2进行奖励补助。但受草场承包面积、生态重要性不同的影响,造成了政策性补贴收入的较大差距;由于第一轮政策补助奖励资金是根据草原承包面积发放的,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导致牧户间获得的补奖资金差异较大。和静县在第二轮补奖政策实施中及时调整了实施方案,对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发放实行“上封顶下保底”,但封顶90 000元、保底5 000元的标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牧民因草场分配不均衡导致的奖励补助资金分配的二次不平衡的现实。另外,大部分牧民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限制,对于补助奖励资金的使用,除了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和继续发展畜牧业之外,并没有很好的规划。

3.4部分牧民畜牧业代际传递意愿强烈在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牧民的年龄结构组成、受教育程度、劳动力转移方向、住房条件等[5-7]。但目前,和静县牧区从事畜牧业的中老年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仍然较强。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年龄大的牧民非牧就业能力相对较弱、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草原畜牧业的依赖感强,思想观念相对守旧,并且让子女走出去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意识不强。他们大部分还是愿意以游牧的方式从事草原畜牧业。

4对策

4.1完善监督和管护体系,提高补奖政策实效政府有必要完善草原奖补政策效益监管体系,包括政策监管、资金监管、效益监管。组织多部门联合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将禁牧与治理、放牧与舍饲、资金兑付与超载牲畜核减、绩效评价与资金发放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切实保护和巩固政策实施;要结合农村牧区精准扶贫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正确引导牧民将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以及合理的生活支出等方面,防止出现“等靠要”的现象发生;要逐步建立“管护员+牧民”的草原管护体系,以村为单位建立2~5个牧民巡查小组,协助草原管护员定期巡查,使牧民在巡查和自查中树立自觉保护草原的意识。

4.2制定更加合理的补偿标准,指导资金使用的长期规划建议根据禁牧、草畜平衡区域草地生产力、载畜能力、生态重要性等对补奖补偿标准进行重新核算;在给予牧民生态保护资金补偿的同时,建立并完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及项目补偿等配套体系。在生产技术指导、经营管理咨询、优惠政策倾斜、特定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牧民更多的支持[8]。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对牧民特别是定居牧民的文化、科技及就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牧民科技应用水平;鼓励牧民利用奖补资金大力推行和普及良种、良舍、良料、良医和良法的科学饲养模式,逐步转变传统的简单、粗放、低效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多元、规模、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使牧民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逐步寻找新的致富途径,最终达到有效遏制环境持续恶化和逐步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双赢的目的[9]。

4.3深化开展政策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教育增强就业技能建议政府继续实施如牧民定居工程、生态移民工程、15年义务教育、学前免费教育等项目持续推动牧区城镇化,通过増加就业、促进创业、鼓励就学,使一部分牧民从牧区转移出来。抢抓旅游发展机遇,利用好草原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保护、抢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积极引导牧民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加工销售、民族特色牧家乐、马匹租赁等二三产业;充分挖掘草原特色优势的绿色、有机畜产品,依托专业合作社带动,以合作、联营、产业互助、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实现搭帮互助;对有能力和意愿从事畜牧业以外工作的牧民,积极鼓励其雇工放牧并创业或外出就业;从教育环节入手,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提高牧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使更多的牧民及其下一代有意愿和能力进城创业、就业。

参考文献

[1]

买寅生,董磊,阿勒腾古丽·买买提.和静县草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J].兽医导刊,2015(10):33.

[2] 新疆和静县人民政府.和静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A].2017.

[3] 胡振通,孔德帅,靳乐山.谁是中小牧户?中小牧户的界定与产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4):93-100.

[4] 娜日苏.牧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的效果影响分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5] 胡振通.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基于内蒙古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6] 孔德帅,胡振通,靳乐山.牧民草原畜牧業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6(1):75-85.

[7] 尹晓青.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及改进建议: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为例[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7,33(3):39-45.

[8] 高婷婷.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9] 李笑春,曹叶军,刘天明,等.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核心问题探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为例[J].中国草地学报,2011,33(6):1-7.

上一篇:幼儿教师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经典粤语歌曲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