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创新论文范文

2024-07-28

循环经济发展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基于消费升级、文化强国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背景分析,文化产业依托信息、创意等战略资源带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创新,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解析经典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中产品延伸与品牌延伸互动协同演化机制,从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国际化经营、生命周期循环与创新等方面,探索产业发展趋势与关键要素,构建文化产业整体运作机理,并以广西巴马文化产业为例,通过分析提出延伸产业链条、数字化升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全产业链;广西巴马

信息高速公路将世界每一个角落融入全球化浪潮,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层面,均超越了民族国家疆域。文化产业的全球化竞争,本质上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提高文化凝聚力、创新力、竞争力、民生力、跨文化传播力,参与文化产业国际秩序制定,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屹立于世界文明,彰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资源优势,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市场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还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美国最富有的400 家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1]。迪士尼、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等实力超群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强大的政治和精神影响力。

随着信息技术融入、生产力更新、消费模式升级,文化产业作为精神产品生产的现代形态、产业升级的灵魂,正在成为民族复兴的支柱产业。在新时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文化产业成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的名片。

面对国际产业竞争激烈、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旧动能转换期间增长趋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动力偏弱等问题,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独特的发展逻辑、产业规律、价值链结构、动力特征,将有效激发新动能。
一、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一)信息时代的消费行为更新

信息革命不但促成了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带来了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更新。美国消费者协会主席艾拉·马塔拉提出:“我们现在正从过去大众化的消费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大众化消费时代即将结束。现在的消费者可以大胆地、随心所欲地下指令,以获取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服务。”[2]个性化、体验化作为消费需求的主要特征,调节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向更高阶段发展。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本需求和千篇一律的产品,而转向归属、情感、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行为已经转化为定义自我、享受文化的心灵旅行。产品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审美性、象征性的文化属性才能满足人们展现自我、追求自我的心理需求,创造更大的附加值。正如日本文化经济学者驮田井正提出的幸福公式,人们的生活丰富度=文化力×经济力。在这里,经济力特指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而文化力指将物质财富转化为幸福的能力,通过尽可能少的物质牺牲获得更大的满足[3]。可见,文化力是国民幸福的重要驱动力。

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购买不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的功能价值,而是一种附属价值和社会价值。任何一种价值都是源于顾客在事件中的全身心互动与体验,如感官体验、关联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等。体验经济还培育了社群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即以相同的兴趣体验和价值观为连接,通过跨界整合形成平台化的范围经济系统,用户生产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等新模式快速迭代,梅特卡夫法则效应显现,更新了各行各业消费者的购物心理与行为。

在精神文明崛起、大众文化蓬勃发展、数据化精准营销的现实语境下,以受众需求为根本,通过具有强烈互动性与参与感的文化渲染满足消费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共鸣,提供个性化服务带来独特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享受,形成长尾效应、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跨国、跨界、跨链、跨平台发展趋势显著,具有规模经济和马太效应。

(二)文化产业强国战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信息文明时代,国家竞争力提升进入创新驱动的高级阶段。文化产业的知识创新具有强烈的外溢效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导产业。可以预见,文化产业势必开启一片蓝海,在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同时,也将助力实现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复兴梦。

(三)供給侧结构性改革

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其一,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从传统产业逐步向数字经济延伸;其二,催生新兴产业集群;其三,跨界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依托“全产业链+数字经济”商业模式形成强大的关联效应和外溢效应,是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借助“互联网+”,文化创意、资本、消费者等要素跨界高效整合,有助于绿色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依托会展、大型综艺节目等重点项目重塑文化旅游产业链,向数字经济延伸,进入电影、音乐等领域,培育新兴增长点,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例如,与《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合作可以衍生出艺人培养、艺人经纪、商业演出、唱片发行、数字音乐、现场音乐、音乐节、手机产品、马克杯、学员写真集等庞大的音乐产业;与《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合作可以衍生出电影、图书、广告、旅游等产业;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可以为特色文旅资源构筑国际平台,开启多元价值链。

文化产业具有“集约型”发展特征。发展动漫、网游等新兴业态不仅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并对创客文化、创意经济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催生独立创意公司、节目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广告公司、市场调研公司和其他配套服务商等庞大的产业配套支撑,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以线上线下融合升级产业要素,提供精准营销等增值服务,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供给侧改革。

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产业链联动制造业、现代农业,将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在工业设计上每投入一美元,就可以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创意农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传统农业的数十倍。民族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对外销售,可以形成标志性品牌,带动电商、物流、金融、设计、食品饮料等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初步形成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从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与品牌等环节转变,并通过开发系列产品、品牌授权经营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品牌价值,拓展价值链。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思维方式、商业版图与生态环境作为创新的源泉,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推动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整合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及特质解析

(一)全产业链商业模式解析

信息时代,文化产业的最大价值动力在于独特创意的创新外溢与无限复制,产生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的完美结合。迪士尼“文化主题先行、科技手段实现”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将梦幻融入现实体验,塑造了“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迪士尼“一源多用、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也提供了经典的商业范本。

迪士尼设计了“摇钱树”商业模式,依托核心IP跨界融合,在电影、电视、广播、唱片等横向业务开发衍生产品,力求把产品核心价值发挥到极致。具体操作方法是创作或收购出色IP,通过多元传播渠道培养忠实“粉丝”,并不断分化、细化出电影、电视、广播等制作、播出、广告、娱乐衍生服务等多个节点和环节,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模块化和链条化结构。在这一价值链上,新节点或新环节的产生往往意味着新业态、新市场、新产品、新服务、新行业的产生和迂回程度的加强。产品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个经典IP品牌开拓多个市场,由此延伸出庞大的产业链。例如,《哈利·波特》从无人问津到畅销书,再到拥有万种特许经营商品,直至哈利·波特主题公园与旅游业,成为一个经济规模达2000亿美元的巨型产业链,其中衍生产品收益占到总量约70%[4],正是这一商业模式的力量。

这一商业模式的关键步骤是推动产品延伸与品牌延伸的乘数增长,创造规模与协同效应,成为构建文化产业价值链具有普遍性的现实逻辑。产品延伸(Product Extension)是指全部或部分地改变企业原有产品的市场定位,将企业现有产品品种延长的一种行动[5]。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基础上,将原品牌运用到新产品或服务以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的一种营销策略[6]。

公司品牌、产品品牌为衍生产品提供强有力的信誉保证、市场号召力和背书效应,可以降低新产品市场化的风险性。例如忠实粉丝会排队在授权专卖店购买标价1000美元的限量版米老鼠T恤,而非超市里5美元一件的米老鼠T恤。产品延伸意味着不同产品基于个性化目标客户群、价值主张、具体的盈利模式、关键业务与营销策略,提供同一内容的深度开发、营销创新与专业化服务,将更广泛的客户群吸附到产业链条上,实现更大的增值。例如苹果公司除了电脑、手机等核心产品,还有配件、外设、操作系统、网络商店、游戏、音乐等形形色色的应用软件等。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也实现了产业链条运营的整体“打包输出”。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对外形成利益共同体,公司品牌与诸多产品品牌和形象品牌共同打造完整的品牌网络,显示出强烈的马太效应。

(二)特质解析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要素具有稀缺性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随之进入下行空间。要素投入驱动一旦突破承载力还会引发明显的负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治理成本和效率损失。

信息文明时代,知识和信息作为核心要素,突破了要素稀缺性的局限。文化产业依托信息、创意等战略资源带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创新,以新业态、新產品、新渠道、新终端催生创新空间,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拉伸产业链,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积累新动能,提升要素利用效率与整体盈利水平,构建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的融合

信息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内容与格局创新,“图像时代”“数字化生存”是文化产业的现实表达。各种虚拟装置、特效技术等将产品形态、传播手段、发行渠道从有形转向无形,提升交互效果,创造出更高附加值。在数字化浪潮下,《阿凡达》的制作成本为2.58亿美元,票房则达到了27.8亿美元。

虚拟与现实融合,实现了以IP为核心整合文学、动漫、游戏、影视、音乐、戏剧等产业的业态体系,重塑产业链的现实路径。艺术活动在数字化体验环境下亦幻亦真,更通过“点击”“复制”等形式,扩大了传播范围和频次。数字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全球同步首映、电子地图等数字化传播方式降低了文化产品制作成本,个性化与泛娱乐趋势日趋明显。内容创作、融资模式、传播方式、消费模式走向协作化、生态化、精准化,促进全球思想与多元文化交汇渗透、跨界资源共享与有效整合。

(二)产品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向。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信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的全球化交流,文化产品、文化资本的自由流动与全球竞争。

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是民族文化国际化的成功典范。好莱坞塑造了众多为追求幸福和自由而奋力拼搏的人物形象和美国梦,在感动世界观众的同时也不断刷新着海外票房纪录,海外市场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华特迪士尼公司在全球共发展了40000多个拥有迪斯尼特许经营权的商家,产品范围横跨多个产业,仅特许经营业务每年收入高达10亿美元[7]。韩国影视剧由于本土消费市场的有限性,更刻意弱化了本土文化特征,重点描写东方文化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等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赢得了亚洲文化圈的集体认同,成为强势的东方文化产品输出国。在全球范围有效获取并整合资源、渠道、市场份额,是文化产业国际化运作的经营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举世瞩目,文化产业作为使者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被国人看好的中国电影《菊豆》,在美国市场却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少林热、汉语热等在全球兴起,世界各国渴望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华文化,世界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表明了文化要素的“双向”流动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中国文化产业构建优质内容形成战略核心资产,吸引海外大众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拓展产业价值链,不仅是产业繁荣的基础,更是以崭新的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将增进沿线国家相互了解和经贸合作,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三)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经济全球化时代竞争加剧,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竞争对手所知晓和模仿。信息时代,消费者思维方式、娱乐方式、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在个性化定制时代,文化产业在生产与消费等层面均表现出快速升级换代的特征。

文化产业生命周期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创新。通过创新,将已经成熟的创意剥离出去,形成产业化发展,同时新的创新点则继续回到形成阶段。在这个循环中,文化产业发挥类似于孵化器的作用,从而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永续动力。产品升级与创新循环是典型的发展趋势。迪士尼就有着“永不落幕的迪士尼”之称。乐园内的所有项目均采取连续滚动更新,其提出“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的著名口号,一直采用“三三制”原则,即每年都要淘汰1/3的旧项目,新建1/3的新概念项目,每年补充更新娱乐内容和设施,为游客带来常游常新的感觉[8]。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特征的分析,可以认为文化产业演化的动力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创意型人力资本的引进与培养是关键,依托核心资产不断开发衍生产品推进产业升级。引入信息技术以免费、福利、增值服务等方式带动用户深度参与,营造社群,丰富体验,增强黏性,带动多元业态协同,实现产业链的综合交错,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是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精髓。

(四)上升为支柱性产业

在经济萧条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光明的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当前,中国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面对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枯竭、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在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生态文明的新高点,文化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市场容量大、需求弹性高等特征,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还具有传递和谐发展正能量、塑造国家软实力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加速,并且逐渐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文化产业将成为投资热点带动经济体系的整体升级。文化产业通过整合硬件、软件、创意、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和连贯性的生态系统,带动产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实现产业链条的横向和纵向贯通,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吸引文化投资变现为文化财富,进入信息化、国际化、创新化的良性增长阶段,开启巨大的价值空间。
四、巴马文化产业分析及发展建议

在信息文明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多样化是全球文化生态保持平衡的理想格局,也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立足世界的外部环境。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巴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形成了国际文化品牌的积淀,以产业智慧化加强供给侧改革,以全域生态圈优化产业链条和时空布局,以新媒体提升民族文化传播力,将显著增强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巴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县域文化产业及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样本的意义。

(一)巴马文化资源特质分析

1.自然文化得天独厚、璀璨夺目

巴马南近东南亚,西接大西南,毗邻广东、海南、港澳,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素有“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以及“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区”之称。

巴马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保持原生态优势,具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先天优势。在国际旅游业中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号召力,奠定了其国际化旅游基础。

2.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异彩纷呈

巴马有壮、瑶、苗、水、毛南等8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长期多民族聚居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长寿健身和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社会人文环境、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都是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保障,对国际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3.长寿养生产业有基础

惟仁者寿,巴马长寿文化源远流长。2015年,巴马100周岁以上老人合计有100人,寿星比例为34.48人/10万人,位居世界五大長寿乡之首1。长寿文化主要体现在“和合”、孝德和饮食、习俗等民间特色文化。具有普遍的忠厚淳朴、仁爱笃厚、晚婚晚育、守静安泰、适欲节欲、平和素净等社会人文心理,特有补粮、送寿、祝寿、备棺等独特的民间敬老爱老习俗。每年到巴马旅游的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养生“候鸟人”10多万人次[9]。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延伸产业链

打造养生特色小镇,跨产业融合。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创建国家级广西巴马健康长寿养生胜地。在现有的养生产业链基础上发展“文化体验+时尚度假+演艺会展+休闲农业+金融服务+纪念品+衍生品”等“泛户外”经济,扩大目标消费群体,开展半程马拉松、登山、攀岩、探险、自驾游、房车露营、邮轮游艇、低空飞行、丛林探险、花海、书画园林等新兴休闲方式,加速形成全域文化旅游生态圈。

塑造民族文化品牌。巴马地区地理特征、人文风情、生活方式等构成独特的文化系统,可以衍生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民族手工业、民族歌舞、民族医学、民族服饰雕刻丝绣等艺术项目可以通过塑造品牌、演艺宣传,形成集生态资源、人文风貌、表演艺术、饮食习惯、服饰艺术等为一体的民族品牌文化产业形态,利用视频软件、社交软件、电商服务加速民族品牌文化产业的对外传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与国际化品牌开展战略联盟。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国际性赛事、时尚节庆活动,提高国际国内影响力。如文化论坛、名家书画展及现场书画笔会、各类露天表演、时尚活动、嘉年华、狂欢节活动、设计展、艺术展、讲座论坛、小剧场演出、现场音乐会、文艺晚会、发布会、沙龙活动、影视拍摄、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设计节、服装节、旅游节、国际养生论坛、探索长寿密码国际研讨会、国际美食节、国际垂钓节、国际自行车骑游大赛、国际中华医药论坛等,提升巴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2.数字化升级

全速推進文化产业的智慧化运营。随着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渗透,智慧文化旅游是升级文化消费体验的有效路径。巴马文化产业的智慧化升级包括基础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住宿、智慧交通、智慧餐饮、智慧旅行社等核心要素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改造[10],依托“智慧科技+文化创新”升级产业链。各类主管部门和企业可以利用智慧服务管理平台及智能信息终端,及时准确地掌握目标消费者的活动信息和企业的运营情况,精准修正服务策略。

利用社群类传播媒体,提升口碑。巴马文化产业机构可与微信、蚂蜂窝、携程、中青旅等大型机构合作,建立公众号、驴友日志、粉丝互动等,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众多讨论和评论,让更多潜在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达到自发性互动传播效果。在互动中提升了用户体验,塑造品牌形象,又相对节省营销推广成本,并可以利用门户的庞大流量建设线上线下365天持续性文化养生论坛,分享酒店攻略、旅途中的奇闻趣事,利用热点话题推送、搜索帮助目标消费者建立起对于巴马的情感皈依和向往,通过体验分享获得旅游体验的升华,吸引更趋精准的目标用户,推动消费者优化和变现。

建设大数据库,推动精准营销。从巴马文化产业信息搜索、产品订购到网上支付,从导航、导游、导玩、导吃到导购,从反馈、评论、投诉到旅友交流等,从政务发布、行业管理到市场监管,从宣传推广、调查统计到客流监测,实现全程智能化[11]。在积累起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信息挖掘,通过浏览、扫描等操作,获取游客的用户身份信息,确定消费来源。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用户特征,开展精准营销。
五、总结

信息化、国际化、创新化是文化产业发展主旋律,跨产业融合和全方位开放,延伸产业链条是基本的产业逻辑。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创造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不断扩大新经济范畴。巴马可立足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推动数字化升级,开展国际化战略合作,强化文化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构建增长动力持续更新的良好产业生态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逻辑的转换、创新和提升,取得多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宋朝晖.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11):67-68.

[2]汲剑磊.走向个性化营销新生代[J].中外企业文化,2008(9):7-10.

[3]向勇.文化产业融合战略一源多用与全产业价值链[J].新美术,2014(4):20-26.

[4]邹蕊,刘永坚.浅议图书衍生品及其品牌塑造[J].出版科学,2008(1):45-48.

[5]刘伟民.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决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1):70-71.

[6]罗燕.浅析品牌延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3(30):287.

[7]訾宇彤.美国Franchise模式和中国IP影视生产方式的异同[J].西部广播电视,2017(8):100.

[8]张婷.文化主题公园游客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72-173.

[9]黄璐. 巴马发展长寿养生旅游SWOT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4):56-59.

[10]金峰平,张国明,张全智.关于智慧城市发展规律研究——以齐齐哈尔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例[J].理论观察,2017(6):5-7.

[11]张力平.互联网+让旅游更精彩[J].电信快报,2016(10):48.

[责任编辑:李君安]

循环经济发展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转型期;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

文献标志码:A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之一。经济发展模式由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环保型、友好型、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的必然选择。在经济转型期,对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与实践进行研究,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科研课题。

一、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基础理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不断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就是人与自然构成的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主要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是对资源的直接取用,且其影响多在自然界本身恢复、补偿能力之内,这种经济模式属于自然经济,对应的文明就是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的加工来获取生活资料,并且利用原料的方式多是一次性的,物质要素的流动形式具有线形特征,即“资源一产品一废物”,这种经济模式称为线形经济,它对应的文明是工业文明。社会经济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自然生态相对稳定的循环链条被一次次强烈而粗暴地打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也逐步积聚起来。该阶段采取的措施是末端治理。线形经济遇到了环境要素的严重制约,使工业文明陷入窘迫的境地。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反思,人类逐渐认识到,要扬弃18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要尽可能使物质得以循环使用。能量得到尽可能充分利用,替代原料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开发,环境问题通过全过程控制得以解决,物质要素流动形式就应具有网状(立体交叉)特征,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经济模式称为循环经济,它对应的是生态文明。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经济、线形经济、循环经济,对应的文明阶段是农业、工业、生态文明,对污染治理的方式是自然净化、末端治理、全过程治理。

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善待自然。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199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标志着生态经济的模式、循环经济理念已逐步被人们接受,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线形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人类社会正处于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期,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社会文观进步的标志,逐渐成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理论特征。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6个增加到2006年的180多个。

二、循环经济与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循环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组成了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流动过程,最小化地产生污染,最大化地利用资源能源,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线形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特点和优势。

其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线形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越来越高地强调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和一次性的。

其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遵循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物质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据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的《循环经济构想》,到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新的环境保护产业创造近37万亿日元产值,提供1 400万个就业岗位。线形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人体健康造成重大损害。

其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线形经济模式是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是一种线形的生产方式。这种循环是环境危机循环,破坏的是环境,危害的是生态,环境危机将造成人类生存危机。

(二)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弊端

其一,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线形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赖资金的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这种模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二,资源缺乏、缺少核心技术。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线形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粗放,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但由于不掌握核心

技术,我们赚的只是简单的加工费。缺少核心技术就要依赖于人,必然也受制于人。

其三,环境支撑难以为继。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能耗、物耗高,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生态建设措施,但由于历史和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若继续沿袭传统线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都将难以支撑,国家环境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就无法实现。

其四,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灾难。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日益扩大。不同国家经济结构的变迁逐渐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直接后果就是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虽然这场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态环境而言是一场无法比拟的灾难。很有代表性的日本水俣病、伦敦烟雾事件等八大公害事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当人们为之兴高采烈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臭氧层耗减、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接踵而至,自然界已不堪重负,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从比较优势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最佳发展模式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关键在于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行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它一改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特征。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社会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还要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

(三)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子

必须看到,我们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代价。中国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很脆弱,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很惊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公众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导致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绝大多数都与食品、水质、空气质量的恶化有关。据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有超过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超标的环境中;全国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1500万人患支气管炎,2.3万人死于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所公布的情况,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虽然给予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仍在加剧,危害仍在加深。这种状况若得不到持久有效的遏止,将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也将给子孙后代造成难以弥补的灾难。

四、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一)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背景

在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阶段,日本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然而,作为一个主要资源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国家,日本面临着持续10多年来经济停滞状态,同时,承受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近10年来,日本一般家庭生活排放的垃圾废弃物大约增加了20%,产业废弃物大约增加了30%,因此,降低环境负荷成为日本经济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提出了“要创造出经济与环境新关系——通过大量消耗资源来支撑的经济增长已结束。今后的增长要靠资源循环利用来支持”。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解决废弃物排放问题。建立一个控制天然资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的循环型经济社会。1999年日本正式启动了循环型社会建设,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研究提出了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制定了一批法律法规,确定了实施原则,建立了相应机制。

(二)日本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主要经验

1.制定循环型社会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

2003年日本正式批准并颁布了“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基本框架包括现状与问题,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和框架,2010年计划指标和措施目标等三个部分。根据基本计划,日本把2000年作为循环型社会建设元年,提出2010年循环型社会建设目标是:资源生产率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从10%提高到14%;废弃物最终填埋处理量降低约50%。如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假设2010年GDP基本不变,资源消耗将由2000年的20亿吨左右降低到14.5亿吨左右。

2.建立和完善循环型社会建设法律体系

2000年6月,日本制定了9项循环型社会建设相关法律,经济产业省、环境省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方针》等一系列推动循环型社会建设实施的具体指导性意见,形成了以《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法》为框架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基本法,各专项子法和政令相互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涵盖了从生产、消费、使用、回收再生利用到废弃的各个阶段。

3.提出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原则和建立相应的机制

日本提出了推进循环型经济社会发展的“3R”原则:(1)通过实现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产品生命周期,控制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Reduce);(2)促使企业回收产品,实现多次循环利用(Recycle);(3)促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成资源,实施废旧回收产品的再利用(Reuse)。为促进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法律中规定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都有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义务,从而把消费者责任制

和生产者责任制结合起来。

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与实践

(一)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了中国前面,它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2000年开始,日本颁布了《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制定了如《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建筑资材循环利用法》等一系列配套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了循环经济。在中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科技保障、资金保障等,特别是加强法律保障。因此,要加快制订循环经济法和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由政府的行政环保部门负责,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上马节能环保型企业,对新建项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切实做到项目建成一个,验收一个,稳定达标排放一个。对不达标企业按照环保要求标准进行改造,无法改造的要坚决关闭。

(二)制定规划,搞好试点,由点到线面,退步推进

近年来,环保、节能、减排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的概念倍受关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环保生态意识,建设能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按照“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已经批准了辽宁省为循环经济试点省,目前山东、陕西等省市也正在进行循环经济规划,通过中长期规划,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向实践层面拓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生态企业是这个系统的“小循环”,行业是“中循环”,生态城市是“大循环”。始终要把建设生态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一方面,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管理,使污染防治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另一方面,结合培育生态工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新的生态循环项目。在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围绕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区,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设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企业和项目,努力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园区内废物的零排放,形成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在城市上风向、水源地、旅游风景区和环境脆弱地带,严禁兴建工业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要按照生态学原理,积极应用新的生态技术,发展生态产业,规划建设高科技工业园、大学科技园,将高新技术产业、大学经济、旅游经济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在农业发展上,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扩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研究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调节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清洁生产为途径,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使各企业主体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建立绿色消费环境

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消费环境。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积极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六)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技术进步

设立循环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资金,加大利用国债或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制订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集中解决制约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工艺流程,加大对相关产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特别是加大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高科技资源节约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企业资源节约技术含量和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材、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等成熟技术和工艺,推广废水“零”排放、中水回用等技术,努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技术、评价、监督、考核等保障体系。

(七)山东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通过点、线、面层次上进行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的试点,从整体上推动了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按照典型示范、扎实推进的办法,在工业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计,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草浆造纸企业的污染一直是困扰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造纸行业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山东省制定了引导性逐步加严的《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生产,主动进行污染防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山东泉林纸业集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走出了“生态造纸之路”。该企业通过制浆技术的革新,提高了麦草浆的质量和黑液提取率,使麦草浆关键指标达到桉木浆水平,吨浆耗水也由16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吨纸耗水控制在25立方米以内。通过木素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把对黑液酸析获得的木质素改性后,生产高效有机肥,产生的废水生产水玻璃,再用水玻璃生产粘结剂;经处理后的废水,一部分回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生态林及芦竹原料的灌溉用水,将—个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改造成了一个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以行业为单元,建立“线”上的中循环。根据行业的特点,在化工、煤炭、电力等行业,组织进行了行业特征的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了线上的中循环。潍坊海化集团把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有机的海洋化工“生物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废料资源化:一是“一水五用”,即用海水放养贝类、混养鱼虾等海洋产品,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吹溴,吹溴后的废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苦卤生产硫酸钾等海洋化工产品,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产业链。二是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互联网”。围绕溴系列、盐及苦卤化工系列、碱系列、精细化工系列等产业链精深加工、滚动增值,努力实现由初级原料产品向高科技终端产品的转变。产品已由4大系列、20多个品种发展到6大系列、80多个品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基本实现了废弃物的全部资源化,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以城市为单元,建立“面”上的大循环。日照市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建立体系。工业方面,通过建立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围,通过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从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方面。建设果蔬、茶叶、板栗等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在社会上,积极倡导健康环保生活方式,开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危险品分类收集,推广使用太阳能,推动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整个社会层面上,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为循环经济型社会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和扶持。行业、企业和广大公众要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始终坚持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一个硬性、约束性指标,贯彻于经济发展全过程,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傅旭东)

循环经济发展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Intemet的发展,对于HTML所构建的静态网页已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而ASP是构建功能相对简单的动态网站的首选脚本程序,由于ASP的简单性,以及使用ASP的同时,选择了操作简单的ACCESS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对于两者都是较为容易被破解或下载,所以我们在设计ASP+ACCESS构建网站时,必须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ASP 安全性 数据解密

中圖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不断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德国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给我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启示。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十分不足,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但已经有了一些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防沙治沙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为了加强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国不仅要为各行各业制定和实施专项法规,而且要尽快出台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需要尽快制定一部像德国1996年《循环经(下转第106页)(上接第103页)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那样的一部基础性的核心法律。借鉴德国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要注重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执法监督机制。否则,就会影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执法的有效性。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社会中介组织。在这方面我国应当借鉴德国的“绿点标志”系统和DSD的运作模式,引导工商企业集团、行业协会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第三方资源再利用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资源回收领域涉及到的行业众多、地区广泛、情况复杂。因此,要在一些主要领域分别组建由生产厂家、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范围的中介组织,建立起类似德国“绿点”标识的行动计划。德国的经验表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污染者付费”原则,可促进废弃物的源头消减,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创造商业机会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3.鼓励和扶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引进。政府可以在循环技术方面进行前期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基金、循环专利技术购买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通过自我革新和引进购买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改进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国家要集中力量组织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建設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应把技术攻关列为重点,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选择重点企业组织技术攻关,避免把资金用在一般的工程建设中。鼓励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通过现有行业协会或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专业协会,建立循环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专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信息支撑体系。

4.以绿色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消费促生产”是一种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消费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由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发展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必然会发生消费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如何将我国的消费变动趋势引导到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无疑是一项重大历史课题。为此,需要积极促进绿色消费,使之蔚然成风。我国不仅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而且要以垃圾分类处理和包装减少为突破口,展开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活动。可以在若干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而后全面推广。采取行政措施严厉遏制企业产品包装越来越豪华的趋势。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可以引领绿色消费发展。由于消费规模大和市场带动作用明显等特点,政府绿色采购可以成为我国建立绿色消费模式的“火车头”。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供应商为了赢得政府这个市场上的大客户,会想尽办法增强其产品的绿色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程度。

5.鼓励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在德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德国人都积极响应减少或回收废弃物的号召,并付诸实施,公民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成为推动循环经济顺利发展并取得良好功效的中坚力量。这是非常宝贵的一条成功经验。

当前,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文明意识的制约,我国公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奢侈铺张的消费行为仍有发生。为了使公众转变生活观念和培养新的生活方式,从而积极自觉地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我国需要做到:一要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推行环境友好产品标志和循环利用产品标志等方式,大张旗鼓地普及循环经济知识;二要鼓励居民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分拣,对那些没有利用价值而且危害性强的废弃物,国家可以考虑进行有偿回收或对回收行为进行奖励;三要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四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崔旭.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可借鉴性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3)

2.戴宏民.德国DSD系统和循环经济[J].中国包装,2002(6)

3.马荣.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J].中国环保产业,2005(5)

4.王均奇.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完善投资体制[J].经济师,2006(4)

5.Azbar Nuri.Upgrading an existing treatment system to adopt cleaner production principal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

6.Ashford Nicholas A.Reflections on the First Decade of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2 (10)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责编:芝荣)

循环经济发展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循环经济的模式应用到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对农业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本文从法治化的视角,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要树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对于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进行构建,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进行创新,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加强农业循环资金的合理投入,对农业生产技术模式进行变革,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

1农业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循环经济主要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推动资源产品污染的零排放和低排放,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进行转变,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项循环的发展模式,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投入,获得更高的产能,形成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模式,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据宏观层面循环经济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涉及到各个环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的利用,拓展生产链条。循环农业经济在农业中进行具体的实践,采用循环生产的模式,对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农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动态机制,加强对有害物质的严格控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循环中。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生态资源问题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态资源问题。首先,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利用率不断下降,同时,一些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会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后土壤裸露,使得土壤的肥力不足,無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缺水情况较为严重,导致生态资源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推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2产业化经营不足

在调查的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没有对农业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对废物的循环利用,甚至部分乡镇缺乏规模化的加工,企业加工的水平较低及整体管理效果较差。因此,要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3产品质量下降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部分农户对于产品安全缺乏认知,没有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提升,缺乏对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没有完善的监测体系,导致市场中的农产品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这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技术模式较为落后,在生产和种植方面采用传统的模式,导致农作物的营养缺失,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3.1从法治化角度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1.1加强对现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落实

在当前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当前的法规标准进行落实,要结合实际的发展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农业经济实践产生推动力,以循环型的立法理念作为基础,更好地推动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部分薄弱的立法进行完善,要更好地对法规政策进行综合的利用和开发,涉及到开发利用的资源以及替代资源的有效性。

3.1.2促进对缺位法规规章的有效补充

在当前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中心法规进行完善,对于明显缺位的法规规章,要集中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方面进行补充,对农业清洁生产领域进行优化,加强废弃物循环的利用。尤其针对技术创新方面的立法,要加强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为非法制化建设明确方向,更好地推动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3.1.3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政策建设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基础政策进行探讨,主要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经济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等不同类别。在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的过程中,要对循环经济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对绿色贸易政策进行优化,要对环境保护进行产权制度的完善;其次,在激励制度中,要对绿色财政税收价格制度进行制定;最后,在考核制度方面要涉及到绿色会计制度与审计制度,对于基础性政策进行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

3.1.4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

在法治化的视角下,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要构建法律保障的方案。要从农业循环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转为新的生产方式,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在缺乏农业循环经济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基层地区,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的优质产品,严禁滥用有害物品。对于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转变,逐渐明确各主体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产品的准入机制,显示性绿色农产品标识制度,进一步推动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农业生产的清洁,加强对生产者责任的延伸,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3.2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2.1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树立

在当前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对于传统经济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对资源进行利用,加强废弃物的应用,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进一步对资源消耗和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逐渐提倡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形成环保意识;最后,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人们进行教育,加强对垃圾的处理。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3.2.2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有效创新

农业循环经济更注重对传统农业经济的改变,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对农业的发展进行加强,对资源采取综合利用,对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应用,要推广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和农业资源的转化。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重点在清洁生产、生物防治、绿色栽培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循环经济人才,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然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和政府大力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支持。本文主要探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 财税政策 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对于循环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而要想延长寿命,唯一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伯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ic)。在国内,2005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资源节约几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但也指出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自认资

源———产品———再生产资源”的整体循环规律,促进物质循环流动,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效益。

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项非常技术化、社会化、经济化的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作为依托和保障,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经济宏观调控职能,从而影响企业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为循环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目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采取的相关财税政策主要可以从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财政支出政策

首先了解一下财政支出的相关分类。根据经济性质分,财政支出可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又可以划分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根据这些划分,可以概括出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财政支出政策:

(1)购买性支出财政政策。国家和政府可以加大对那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诸如大型水利工程、城市绿地建设、城市下水道铺建和公路修建等建设性工程。政府通过投资性的支出,鼓励那些承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来加快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调动企业建设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另外,政府也应加大对污染治理、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公用性事业的投入力度。在购买性支出的消费性支出方面,政府可制定相关的采购政策来促使市场鼓励再循环利用。

(2)转移性支出财政政策。转移性支出主要是财政补贴这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循环经济的财政补贴力度非常显著,对相关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都非常明显。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转移性支出财政方面可以予以大力支持。比如,对从事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企业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财政补贴;对有能力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和建设的相关单位进行财政补贴,包括企业亏损补贴、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多方面的直接间接补贴。另外,要从财政支出上加大力度淘汰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鼓励无污染的企业,对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

(二)税收政策

(1)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是基础。目前我国只对一些矿产品和盐进行征税,征税范围的狭窄使得资源税效果不突出。随着人们生活对于日益增长的资源的需要,一些非可再生资源以及稀缺资源应纳入征税范围内,这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因此,对于水资源、草场资源和森林资源进行征税也是我们需要尽快实施的步骤,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紧接着再逐步扩大其他物品的征税范围。实行累进课征制是保障。由于资源税的征收较其他税收产品而言比较特殊,是对企业滥用自然资源实行的一种惩罚性税收,这种区别征收应采用累进制原则。对于使用自然资源量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征税档次,需要消耗较多自然资源的税收则高一些,反之则征低一些。只有按照累进制原则征税,才有助于某些耗量大的企业为了减少负担,改进生产技术研发环保型产品,真正起到环保作用。第二,开征新税种。开征新材料税。由于新材料是对原生物的直接获取,这不利于生态环保,因此可加强新材料税收的征收。另外,垃圾填埋和焚烧进行征税。由于填埋和焚烧是处理垃圾最廉价的方式,对此进行征收有助于企业不得不放弃低成本的处理垃圾做法,从而更加关注环保的资源处理方法。此做法最先在美国实施,随后英法等国也开始呼应,我国也可借鉴过来国家的优秀经验。

(2)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为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对使用循环经济的企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使资源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对企业进口环保资源产品和设备,在进口关税的征收上对其进行减免。第二,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税收政策。低油耗、小排量车辆是现今较为环保的一种新型产品。我们可以对其在设计、生产、销售、消费、报废这一系列的环节上进行税收优惠或者减免政策,以便于环保产品在使用范围上的扩大,真正起到节能的作用。

三、结语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发展循环经济,更应该要以政府的财税政策作为支撑,为循环经济的更好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陈岑)

循环经济发展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该冶炼造纸节能减排循环项目应用的专利技术为:

能量梯级利用:冶炼排出余热温度1200度—排出1000度高温空气,用于制浆;排出余热温度100度高温水蒸气用于造纸;置换出的热空气,可蒸发废液。

废物循环利用:冶炼产生的废气SO2,可以用制浆废碱水NaOH中和,实现治污的目的。治污废水中含有机物(C+H)化合物,蒸发浓缩后可用作冶炼的还原剂,可节约冶炼过程添加的还原煤,实现生产工艺技术节能。

本项目与传统工艺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节能,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幅度降低重污染工业的治污成本,实现清洁生产;能吸引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上一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文件中心理论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