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备范文

2023-09-20

通风设备范文第1篇

为保障公司所使用的锅炉、行车、叉车等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6、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3、参加特种设备的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

1

况等。

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7、编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11、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2、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13、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14、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15、对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

三、生产部门及负责人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参加特种设备安全会议。

3、合理安排生产,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4、充分考虑特种设备能力,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5、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6、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

四、操作工人职责

1、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操作,做到“三不伤害”。

2、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正确操作设备,认真填写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

3、定期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

4、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5、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时,在交接班部中详细记录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

6、参加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

第二章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

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办公室及使用部门应给予支持和配合。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五、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1、新设备投产前,同主管该项目的技术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七、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

八、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人员,按公司《安全奖惩制度》予以处理。

第三章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一、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

三、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状态、安全防护装臵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2、设备运行时,按规定严格记录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

3、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4、因设备安全防护装臵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5、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第四章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一、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二、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三、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四、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五、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第五章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

一、公司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每季至少一次。也可以结合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一起进行。

二、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会议,设备、维修和使用部门的安全生 5

产责任人均应参加,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请假,并另派人员参加。

三、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

1、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

2、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

3、布臵下阶段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4、研究、协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6、组织制订、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第六章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

一、文件管理

1、职责

(1)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审核特种设备管理自编文件。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文件编制;审核操作规程;获取、辨识、对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上级文件。

(3)技术和生产部门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

2、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管理

(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可通过网上下载;书店购买;政府部门或相关方等获取。

(2)对于获取回来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识别其适用性,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

(3)对于与有关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公司各相关方的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对其施加影响的方式进行传达,确保相关方向公司提供的设施、服务、货物等符合这些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要求。

(4)当公司特种设备型号、规格、使用条件、管理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及时识别获取相关最新的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负责通知到相关部门。

3、公司制定的特种设备管理文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写,安全生产责任人审核批准。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编写。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文件发放,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

二、记录管理

1、管理职责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检验、检测单位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的整理、保存。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记录的格式设计;负责部门制定的记录的整理、保存等。

2、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可随意涂改,若因某种原因不需要或没必要填写的项目,用斜杠“/”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必须完整不允许空白。若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始数据或内容,应采用斜杠“/”划去原始数据或内容,在其旁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或内容,同时加盖或签署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第七章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

一、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

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实施应急处臵和救援。

二、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救治工作。

三、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四、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五、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六、本章具体内容,详见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安全标准化应急预案WLY/OHSR-4700-5/2013)文件。

第八章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

一、特种设备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1、爆炸事故是指锅炉、压力窗口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收发的各类爆炸事故。

2、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压力窗口和压力管道因泄漏而收起火灾,人员中毒以及压力管道遭到破坏的事故,也属严重损坏事故。

3、一般损坏事故是指锅容管特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以及压力管道发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灾害的事故。

二、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部门应迅速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 8

度》的程序和内容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公司领导、安全、技术、设备部门以及事故有关人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

五、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应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处理。

六、对造成员工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特种设备事故档案资料,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

第九章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一、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二、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按特种设备有关法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但至少应执行下列规定:

1、锅炉:每年至少一次外部检验;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2、起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3、叉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三、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四、特种设备检验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五、特种设备检验后,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

六、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组织整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实施监督并向监察和检验单位汇报整改情况。

七、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八、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九、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主要有: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障碍和事故记录。

第十章 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

1、定期检查即公司每月检查、车间每周检查和操作人员每天检查。

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

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

二、检查内容:

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2、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3、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4、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

5、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实验、检修等情况。

6、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三、隐患整改:

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应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填写《整改通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被检部门签收,一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存查。

2、整改责任人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将原因、临时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对被检部门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发现没有正当理由而又不能按时整改的,按公司《安全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附则

一、本制度由运营监督管理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通风设备范文第2篇

1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设备管理是提升生产效率重要措施, 主要研究设备在设计使用中的效率, 然后应用合理的理论方法, 进行经济、组织, 并对物质运动, 以及价值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其主要内容有规划设计、选型购置、维修保养、使用改造等等。在设备管理中, 主要的任务是提升工程设备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 使设备得到更好的发挥, 创造较高的生产收益。

2设备综合效能及特点

在设备生产中, 每个过程都存在独自的理论, 工作人员要想保证这个理论得到合理的实施, 需要防止出现干扰和质量损失。设备的综合效能, 能够表现整体的生产能力与理论产能的比例, 更好的进行独自测量。

设备管理重要基础是提高设备使用率, 控制设备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及油品费用等, 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而过去的设备管理工作一直是围绕保证设备完好, 能否达到零故障。如果设备出现故障, 要马上组织进行抢修, 然后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在设备管理中, 要合理规划计划外的停机时间, 然后减小停机的可能性。工作人员要通过设备故障管理开展工作, 在现代精细设备效率管理中, 合理控制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并降低油品费用。针对设备故障停机率的降低, 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进行工作的开展, 从而更好的延伸设备管理, 提升企业的设备综合效能。

3影响设备效率综合管理的主要因素

3.1设备维护成本费用;

3.2设备能力利用情况 (即设备使用率) ;

3.3人是影响设备效率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

3.4设备油品费用;

3.5设备材料费用。

4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实施途径

4.1 首先要提升认识程度。在设备综合效能管理工作中, 工作人员要将这部分内容归入到企业的制度考核中, 能够较好的认识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保证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固定资产的60%以上。

4.2 控制和管理设备资金投入。在基本建设中, 要重视项目和技术的改造工程, 以及使用的设备, 工作人员要明确单个设备的更新, 并对此进行补充和添加。在投入资金前, 要进行经济技术的论证, 重点关注设备的投入, 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 比较其效果, 应用最佳的方案。

4.3如何控制设备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及油品费用, 需精细制定设备材料计划, 加强维修质量。本单位通过严格的设备材料审核制度, 首先由技师和设备技术人员, 通过摸索设备配件的维修周期, 按时按量制定计划, 然后经单位领导严格审核后上报计划。设备维修期间, 技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商讨设备维修方法, 尽可能的发现利用新技术维修, 维修好后, 经领导严格验收后, 才能启用, 这样既从专业角度去创新设备故障维修方法, 又从操作方面去简单化处理了设备故障, 同时又避免了设备重复故障停机的停机频次, 这样就可使现有设备发挥更好的效能。

4.4 制定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工作人员要将日常统计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 然后按照一定规律, 对项目和产品的完成情况, 进行考核和分析, 能够较好的实现目标。工作人员要砼上年同期水平, 同行业先进水平, 同时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 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通过这种分析, 能够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合理的措施, 提升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4.5 设备效率管理和管理方法的制定, 工作人员要将经济指标, 列入到领导的任期责任中, 然后加强设备的管理, 完善管理机构, 配备必要的人员, 增加经济效益, 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要对设备的各项损失进行分析和控制, 从而提高设备效率。

5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实施效果

目前, 在本单位, 人们需要拥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在设备管理和维修中, 针对不同的工作, 进行合理的完善。在设备工作中, 需要重视设备的技术改造, 而不是恢复性的修理。工作人员要能够掌握考核与追求设备的完好率, 减少设备出现事故的几率, 并良好的控制设备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及油品费用等。在设备考核中, 工作人员明确考核的利用率, 然后建立合理的惩罚制度, 并使用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不但需要提升维修人员的素质, 还应保证操作人员的素质, 并针对不同的情况, 对设备管理的重点进行合理的调整, 能够从注重故障停机率转移到注重设备综合效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备综合效能管理仍然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 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个过程比较复杂, 虽然能够较好的体现其效果,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与创新。可以预见随着设备效率管理得到普及和推广, 我们作业区的整个老旧设备, 闲置以及在用重点设备等等, 都将得到很好的利用, 从而为摆脱企业目前的困境提供一定帮助。

摘要:本文论述了设备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基本思想、突出特点以及影响设备综合效能的主要因素, 并深入分析和阐述了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的具体实施途径, 介绍了石油行业推行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一些成效, 针对设备综合效能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风设备范文第3篇

1 设备综合效率概述

设备综合效率 (OEE,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指设备实际的生产能力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是一个很直观的管理指标它能精确的反映出设备的效率如何, 生产的具体过程中发生的损失, 并能指出可做的改善性工作。

因为制丝过程采用流水线生产, 正常生产时如果一台生产设备出现问题, 有可能造成整条流水线的停止运行, 这无疑将对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产生极大影响。如制丝过程中叶片段、烟梗段设备, 该环节中的主要设备真空回潮机、松散回潮机、洗梗机、压梗机等设备, 若设备真空回潮机或洗梗机故障停止运转, 则必然使烟叶或烟梗无法正常进入下一道工序松散回潮机或润梗机, 而后面设备也不得停止运转, 直接造成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 对于制丝生产线来说, 要求的是整条生产线的完整顺畅, 确保所有设备的良好性能。所以整条设备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好坏与否成为设备管理部门考核的对象。

结合烟草制丝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 在设备考核的过程中, 我认为, 应该采取灵活实用的考核办法, 具体有以下建议。

(1) 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车间时, 应采用设备有效工作率或综合作业率作为最终值对车间进行考核。因为对车间各项工作的综合考核, 应充分体现车间设备的使用、维护、计划调度等方面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2) 在车间内部管理中, 以设备综合效率和设备故障率为依据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以此能更有效地找出车间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并确定改善方向, 对车间设备管理上有重要意义。

(3) 生产过程注重整条设备生产线的性能, 但在考核过程中应该打破仅仅考核整条生产线的框架思维, 应逐步把每台设备的综合效率及故障停机率计入车间内部考核中, 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能力。

2 制丝设备六大损失及对策

OEE利用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一般生产中的六大损失。下面结合制丝生产实际, 分别对该六大损失进行分析。

(1) 故障损失:主要表现为一些突发性的设备故障, 如烘丝机出现内漏、切丝机砍刀、设备程序出现错误等问题。

(2) 临时停机损失:该损失主要出现在生产线断料、堵料和设备的空运转时。该故障虽易处理, 且浪费时间也较少, 但如果生产过程中多次发生该故障, 同样会对生产的综合效率产较大影响。

(3) 换装调整损失:该损失主要表现为一些需要更换刀片或需调整的设备, 如切丝机更换刀片、砂轮及金刚石的更换。

(4) 运行速度减少损失:该类损失主要由于生产设备的老化、维修保养不到位或是操作工工作时责任心缺乏, 致使设备在较低的运行速度下工作。该类损失直接造成设备综合效率的下降。

(5) 废次品返修损失:由于该类损失在制丝过程中影响并不是很大, 车间出现的不合格烟丝的几率比较低, 故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该类损失常以其他方式进行考核, 如出丝率指标。

(6) 调试生产损失:该损失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烘丝机、回潮机、切丝机的车头车尾造成的损失。该类损失除车头车尾造成的损失无法避免外, 其他的损失是可以通过有效地措施予以弥补的。

3 改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影响设备综合效率OEE的六大损失中, 几乎每种损失都同员工的责任心和基本技能素质有关。因此, 提高车间操作工和技术工的责任心、工作技能及正确的工作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规范、要求员工行为, 并激励员工的工作心态,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综合效率下降。此外, 我们还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和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施行创新管理手段, 刺激他们克服工作难题、开发新技术新手段的积极性, 为提高车间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综合利用效率贡献自己的知识力量。为此, 我们专门制定并实施以下三项管理新规: (1) 设立部门技术主管; (2) 设立流动技术主管; (3) 实行设备管理内部承包制度。为确保新管理体制的顺利执行, 车间分别对部门技术主管、流动技术主管、及设备管理承包人制定权限和职责, 并明确规定考核内容与奖罚条例, 对于能胜任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实行奖金奖励, 对于不能顺利完成工作的员工取消其资格, 对出现重大责任者可随时解除聘用关系。

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对产品优化批次大小、优化物料流程, 避免生产过程因流程对时间造成浪费;进行生产过程中对流程环节的研究分析, 制定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时间对比研究, 优化人机比例, 减少闲置工作人员的浪费;对组织结构和信息流程进行科学管理, 与同行内最高水平比较, 量化改进的空间;对产品设计保持最前端科技水平, 持续改进工艺,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4 结语

随着我国加入WTO, 全球化的经济浪潮正席卷我们的国内经济生活, 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巨大挑战。在如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合理开发及有效地利用资源成为了一个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课题, 该文针对制烟厂中制丝设备的综合效率与设备损失问题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希望对于以后的制丝设备管理和使用有一定帮助。

摘要:针对目前提高卷烟厂制丝车间设备管理能力的急切需求及目前车间设备管理的现存条件, 本文以设备综合效率分析方法为主, 结合工序能力指数 (CP) , 重点分析制丝设备的六大损失以及相应的对策, 以下分析对构建企业良好的生产运营机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制丝设备,设备管理,对策,卷烟厂

参考文献

[1] 黎明, 刘国林.烟草制丝设备操作保养标准的建立与实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7, 11.

[2] 徐平, 赵晨光, 王鹏, 等.制丝设备辅机改造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烟草科技, 2006, 11.

[3] 李金热, 杨新春.设备综合效率OEE计算及扩展[J].工业工程, 2008, 3.

通风设备范文第4篇

1 化工设备维护与改造的必要性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化工设备会出现更新换代的情况。设备的更新换代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设备的磨损, 设备封闭等问题或是设备自身的缺陷等一系列的因素。

化工设备封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通常称为端面密封。所以, 可以在介质一定压力作用下, 穿过这天间隙时会产生非常薄的液膜, 进而形成一股阻力, 避免介质外泄, 且液膜存在良好的润滑效果。这样能够起到很好地密封作用。

与此同时, 在科技的快速发展, 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 为了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 必须保证化工设备能够为现代的化工提供正常的可持续的保障。

2 化工设备维护与改造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于化工设备密封的问题, 化工设备密封的问题会受到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 因此, 通常会增加化工设备密封腔内的压力, 是非常会容易造成化工设备内部的密封性。所以, 对化工设备的维护与改造也是十分必要的。

2.1 化工设备制作材料及部件的科学选取

首先, 摩擦的副材料应该选择Pv值比较高的材料, 选择这样的材料会减少端面的摩擦, 会减少化工设备的机械磨损, 提高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选择比较靠谱的销、键等传动方式, 这是因为销、键等承载力是比较大的, 传动速度也是比较低的, 所以, 会对化工设备的密封组件的影响相对较小, 不会引发较大程度的振动。其次, 更是因为机械密封应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这样也可以下调作用到密封端面的介质压力荷载系数, 使其端面摩擦减少, 造成化工设备的性能下降, 造成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下降。

2.2 环境温度对化工设备工作的影响

温度也会对化工设备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化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 由于设备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摩擦, 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使其温度提高, 进而造成化工设备的密封性被破坏。因此, 在检修化工设备时, 常常会整个径向端面都会存在微沟或裂纹, 这是在检修化工设备中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对于出现的微沟或是裂纹, 可以采取的维护与改造的主要措施有, 密封材料要尽可能选择耐磨系数比较高的材料, 这样有利于增强机械密封的效果。其次, 应该选择性能更好的有机材料, 这样机械密封可以采用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波纹管材料, 会使化工设备的机械密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从而使得在化工设备的维护与改造更加有利。

3 建立与完善化工设备维护与改造对化工设备管理制度

3.1 定期维护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化工设备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需要定期对化工设备进行维护与改造, 这样就能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与连续。其中, 对化工设备的维护与改造对化工设备本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延长了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并且, 定期的维护还有利于保证化工设备的时时刻刻处于正常运作的状态, 满足化工设备更新换代的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化工产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3.2 采用预防措施

目前, 在国际上, 采取最为广泛的化工设备的维修与改造的形式是“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机制, 因此, 在我国, 化工设备的检修部门也是引进这种维修与改造的机制, 这样可以定期维护与改造化工设备,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需要积极预防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 根据生产的需求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预防处理, 这样会尽可能降低化工设备故障的发生, 使得化工设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化工生产, 使化工生产能够顺利可持续的有效进行, 更好地对化工设备提供有效维修与改造。保证整个化工产业顺利进行, 使得我国整个工业产业顺利持续的安全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 定期的维护与改造化工设备, 不仅有利于确保化工产品的生产的安全性, 高效性, 连续性, 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质量, 也有利于延长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满足我国现阶段, 化工产业发展的要求, 促进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化工与科技的迅速发展, 化工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并且, 各种化工产品的更新速度也是十分快速的。这种快速的更新速度, 需要对化工产品的生产设备不断完善, 性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化工设备,维护,改造,影响

参考文献

[1] 蒋鑫泉.浅析化工设备维护与改造对设备的影响[J].化工管理, 2015, 04:172.

[2] 刘畅.化工设备维护与改造对产品的内部影响[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4:219.

通风设备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资源和能源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煤矿作为一种分布范围极广的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助力良多。因此,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煤矿的安全生产。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通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科学地做好通风管理工作才能够让煤矿安全生产更好地进行。

1.研究背景

2002年7月份发生在吉林省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一共造成了39人遇难。风量不足、瓦斯无法排出和其他原因酿成了煤矿事故。2003年的山西省特大煤矿事故造成72人死亡,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了本次事故。

一次次令人震惊的煤矿事故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煤矿安全生产和通风管理。从相关数据对近几年来煤矿事故的分析可以看出,有63%的事故是由于煤矿通风管理不善造成的。此外,通风管理不善还非常容易诱发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煤矿通风管理事故显得尤为重要。

2.保证煤矿通风安全时解决的问题

(1)煤矿开采过程不合法

正因为诸多大煤矿周围都有很多小煤矿,经济的发展又会带动我国煤矿行业持续回暖。很多煤矿老板会为了牟利而不断地开采周围的小煤矿。但是,这些小煤矿多数都是没有经过审批的煤矿,因此内部蕴含诸多安全隐患。如果在开采的过程中又没有直接被合理的规划,自然也就会诱发各类事故。如果在开采小煤矿的过程中没有对内进行有效地研究,更没有专业的人员来直接熟悉地形,自然就会让生产的过程没有办法更好地进行。由于我国小煤矿的数量有很多,因此在开采这些小煤矿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诸多不合法之处。

(2)煤矿技术不达标

多数煤矿技术人员只有初中毕业,事先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所以整体没有掌握扎实的技术。多数煤矿内部只有两个人在进行相应的工作,整体水平不算高,在遇到事故时更没有充足的经验来应对,所以安全系统内部其实会存在较多的断层。此外,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不同行业的知识,真正如果遇到特别重大的问题也只能够请外面的专家来处理问题。图1为常见的煤矿回风巷通风技术,借助这样一个井下的结构,煤矿通风的过程往往能够变得更加顺利。

(3)煤矿生产缺乏安全保障

虽然我国煤矿开采工作的历史较为悠久,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后续开采的难度会不断升高。到了开采的中后期,不仅开采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大,开采的难度也会变高,因此需要让更好的技术来直接推进开采工作顺利地进行。但是,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最新的技术其实不能够和后期开采的工作相互匹配,过于落后的设备和难度过高的问题势必很难更好地匹配。

3.煤矿通风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1)全面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

只有对整个通风系统进行安全合理的管理才能够保证整个煤矿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安全。注意合理设计整个通风系统,并在第一时间排除系统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针对通风系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合适的安全管理机制,这样所有煤矿的工作人员就能够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之后,请组织所有煤矿内部的工作人员学习安全培训知识,为的是在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素质的基础上让煤矿通风管理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实践表明,也只有对通风系统内部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地管理,才能够让通风系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2)加强对通风系统的控制管理

煤矿通风系统内部的管理工作的技术会涉及到不同的行业,所以工作的过程显得非常复杂。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就会直接形成较深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伏笔。因此,在实际管理煤矿通风系统的实践中一定要先明确安全控制这个大的目标,并在之后工作的过程中分析安全风险和安全指标。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专业人员更需要在有效地分析合适的规定之后来建设合适的煤矿安全安全系统。注意凭借合适的考核机制来直接过滤掉真正不合适的人员,并将每个部分的责任都落实到不同部门头上,最终才能够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够安全进行。

(3)建立合适的矿井通风系统

几乎所有矿井内部的通风系统都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提供新鲜的空气。因此,在设计通风系统时需要先分析主扇的位置、工作方式和进回风井的重要方式。其中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是三种常见的通风系统。压入式、混合式和抽出式是三种最重要的主扇工作方式。在真正建立矿井通风系统时,需要先分析实际建设的情况,再来确定合适的矿井通风系统。图2为常见的矿井通风系统,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通风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的智能设备组成的,并在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出实际的作用。

4.常用的煤矿通风管理安全技术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系统

只有更好地完善煤矿通风系统,才可以让井下和井上的空气有效地实现交换,这更是实施煤矿通风技术的重要前提。在设计煤矿通风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先分析进风井和回风井本身的特点,并采用上文所提到的不同布局方式来有效地实现布局。在实际运作通风扇时,让压抽的设备都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整个煤矿通风系统都能够顺利运行,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保证煤矿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2)煤矿通风安全技术

正因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较为薄弱,改造的过程也会显得较为困难。如果又正好有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没有采用合适的通风技术,自然就不能够让回风巷道更好地进行工作,最终其实会诱发煤矿通风事故。其次,专业人员需要注意调整煤矿风量,实际阻力监测技术、控制质量监测技术和阻力调节技术都是非常常用的技术。因为井下通风面积和空气阻力等原因,更多的人会对煤矿通风技术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最终其实很容易诱发煤矿安全事故。

5.实际案例分析

早在2015年,阳泉煤业集团就在矿南一盘区挖掘进风顺槽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起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为223吨,瓦斯量为6900立方米,此次事故造成3人死亡。在经过查明之后发现正是因为通风系统发生了故障所以诱发煤矿事故。正是因为该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节省自身的成本而没有及时更新通风技术,最后才诱发了煤矿通风事故。为此,之后在煤矿内部有效地融入了风量调节技术和煤矿阻力调节技术,这样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控煤矿井内的通风情况,今后自然也就不会诱发煤矿安全事故。图3为存在于煤矿内部的风量监测系统。

正是在煤矿内部存在了风量监测系统,所以才可以随时监测煤矿内部的通风情况,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内部产生通风事故。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管理往往能够保证煤矿生产正常进行,煤矿通风管理更属于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点。相关生产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更好地提升相关矿井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并通过制定合理的风险事故防范机制来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而在真正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应通过融入各类煤矿通风技术来让煤矿安全生产更加顺利地进行。

摘要:安全生产也是煤矿企业管理的核心。实践表明,每年因为矿井通风管理问题而导致的瓦斯爆炸事故占据总煤矿事故的65%。为此,只有不断地加大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力度才能够更好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最终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结合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来寻找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防范措施,探究措施

参考文献

[1] 高俊奇.试析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2] 康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7):376.

[3] 展华南.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民营科技,2017(5):90.

通风设备范文第6篇

电子设备的运行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来释放热量, 空气中的尘埃和水滴势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民用飞机上电子设备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果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 那么电子设备舱就是飞机的大脑, 民用飞机对电子设备舱的环境要求也很严格, 某型飞机电子设备舱通风过滤器项目对我们提出了挑战。

2 技术要求

表1 所列为某型飞机电子设备舱通风过滤器主要性能指标。

3 设计方案[1,2]

通过对表1用户指标经验分析可知, 这是一个初效过滤器, 但须同时兼顾除水, 阻燃性是一个新的指标, 重量和外形尺寸是两项很苛刻的指标, 设计了三套方案, 通过对比分析来选择最优方案。见表2。

4滤材的选择和性能试验

4.1 滤材选择[2,4]

由于滤材种类繁多, 凭借多年的设计经验反复讨论汇总了四条选择原则:

4.1.1 具有抗水性, 亲水性滤材吸收水分后阻力会大幅增加, 原本应该具备容尘能力的粘连性和滤材缝隙由于水分存在而失去容尘能力, 会加速滤材堵塞;

4.1.2 由于是初效空气滤材, 所以应具备基本的除尘、容尘能力;

4.1.3 初祖力要低、重量要轻;

4.1.4 本身具备阻燃性或通过后续处理可提高阻燃能力。

通过与国内外滤材厂家反复沟通, 选定六种滤材进行滤材试验, 选取国内厂家的2种国外厂家的4种, 我们分别标记为内1、内2、外1、外2、外3和外4 (进口) , 其中外4直接从国外进口。

4.2 滤材试验[5,6]

滤材检测在国内某大学滤料检测中心进行, 样件均选取0.5m2滤料, 采用相关标准进行试验, 但为了突出除水试验和对比描述, 对试验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

4.2.1 除水计数效率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3)

结论:“内2”和“外2”滤材的平均效率满足除水性要求。

4.2.2 除尘计数效率试验 (数据见图1)

结论:两种滤材都满足除尘效率要求, 同时“内2”滤材还稍稍优于“外2”。

4.2.3 荷尘试验 (数据见图2)

测试条件:额定风速2.52m/s, 发尘浓度1g/m3, 粉尘D50=6.9μm。

结论:在同样的过滤面积和终阻力下, “外2”滤材的寿命是“内2”滤材寿命的近3倍。

净阻力试验 (数据见图) 2

结论:“外2”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4.3 选材结论:根据试验结论, 选择“外2”滤材进行样件试制。

5 样件试制

5.1 样件结构形式

产品的除水效率和除尘效率是由滤材决定的, 所以在滤材选定后, 应考虑产品结构阻力、外形尺寸、重量要求, 同时由于“外2”材料密度为200g/m2, 所以基本不用考虑滤材重量的影响。

空气过滤器的结构形式一般为板框式和圆筒式, 由于“外2”滤材是由弹性聚烯烃纤维经热粘工艺形成的高性能无纺布, 采用渐进式结构, 纤维层密度沿进气方向逐级递增, 具有较高的外形稳定性, 无法通过打褶的方式来增加过滤面积, 如果选用板框式, 只能平铺滤材而不能打褶和叠加, 过滤面积只有0.16m2, 显然板框式的过滤面积很有限;而圆筒式外形, 中空布局, 采用缠绕的方式布局滤材, 空气流向为外进里出的方式, 过滤面积可以达到0.36m2。

结论:为了增大过滤面积增加荷尘量延长使用寿命, 结构形式选用圆筒式。

5.2 样件试验[5,6]

经过对各个结构布局和配合优化后, 按期制造完成样件并通过了各项性能试验 (对滤材补做了阻燃性试验) 。滤材阻燃性试验在中国民航局测试中心进行。

6 客户使用情况

目前用户有海航、川航、南航等客户, 已累积销售2000 余台, 不同客户规定有不同的更换间隔, 这是客户提供的部分到寿数据见表4。目前客户使用良好。

摘要:针对某型飞机电子设备舱通风过滤器的技术要求, 通过前期的广泛调研和突破常规的设计思路进行广泛选材、开展各种对比试验以及缠绕式的滤材布局结构形式, 设计出符合各项技术要求的产品, 并对设计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设备通风,选材,除水,除尘,缠绕式

参考文献

[1] 蔡杰、空气过滤ABC[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49.

[2] HG/T21618-1998, 丝网除沫器[S].

[3] 李志生, 《技术复合化开发出高性能的非织造布过滤材料》[J], 产业用纺织品, 1991, (02) :28-30.

[4] M.L.Gulrajani, 李燕, 《高性能无纺布过滤技术》[J], 纺织服装周刊, 2005, (20) :15-15.

[5] GB/T12218-1989,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S].

上一篇:端午节经典短信范文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