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论文范文

2023-09-17

畜牧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分析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生态环境、政策支持、生产经营、草地资源、畜种资源、品牌资源优势,针对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缺少有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草场退化制约有机畜牧业发展、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知识的问题,提出符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效发展有机畜牧业,提升牧民收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有机畜牧业;优势;对策;青海省

Key words Sanjiangyuan Region; Organic animal husbandry; Advantage; Countermeasure; Qinghai Province

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就是生态安全的有机畜牧业,有机畜牧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畜牧业要求在畜禽生产过程中,在饲料中禁用化学添加剂、抗生素[1]和激素,在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时尽可能不使用具有残留性的药物,从而保障人体安全,但这仅是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外在要求和目的。有机畜牧业的真正内涵是在提供有机畜产品的同时,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促进畜牧业在农业生产内部的物质良性循环,延长能量流动的生态链,生产合格的畜禽产品,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2]。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首要条件就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环境[3]。

青藏高原基本上保持着无公害、无污染的原始半原始的生态环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作为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生态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青海省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天然草地2 133.3万hm2[4]。因此,笔者结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针对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

1.1 生态环境优势

三江源地区地处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基本接近自然状态,工业化程度极低,在草原建设中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大气、水源、土壤、草地、畜种等没有工业污染和化学污染。从三江源地区已通过认证的河南县、兴海县河卡镇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检测情况看,该地区完全符合有机畜产品生产要求。因此,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不仅有利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遏制草场退化,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牧民收入,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 政策支持优势

三江源地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机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政策导向;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青海省委、省政府有关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益的政策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发展有机畜牧业有利于争取青海藏区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

1.3 生产经营优势

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一直是传统的天然草场放养,牲畜放养方式符合有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牲畜的饲草是天然的有机饲草,畜产品经过认证程序就可以转化为标准有机畜产品,转化成本低。因此,在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生产投资少,见效快。

1.4 草地资源优势

三江源地区包括青海4州16县1市70个乡镇,总面积36.31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 952.70万hm2[4],大部分是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属于优良的天然草场,特别适宜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发展有机畜牧业可大力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以草定畜,有效遏制三江源地区草场牲畜严重超载、草地生态日益恶化的现象,使三江源地区畜牧业向着草畜平衡的方向发展。

1.5 畜种资源优势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三江源地区人口相对稀少,草原面积较大,主要拥有白藏羊、欧拉羊、黑牦牛、河曲马等10余种适应于高寒牧区的优良畜种,年存栏牲畜820万头只[5],而且这些畜种都是青藏高原独特的种质资源。所以,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具备相对的空间和优势。

1.6 品牌资源优势

国家划定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响亮的品牌。三江源地区的白藏羊、欧拉羊、黑牦牛等畜种品牌已初具知名度,两者相互结合,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实力。

2 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有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有机畜产品属较高端消费市场,强势“龙头”企业是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依托和载体。从青海省已通过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的兴海县河卡镇和河南县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国内新品牌加工企业的参与和带动,产品仍以活牛、活羊等初级产品为主,不能体现有机食品的价值和实现农牧民增收。

2.2 草场退化制约有机畜牧业发展

三江源地区草场面积虽然很大,但有9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目前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1 246.7万hm2,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8%,黑土滩面积已达282.9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占全省黑土滩面积的80%,全区17%的草场鼠害较为严重,草场退化、沙化、碱化的面积占全区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0%[5],这与发展有机畜牧业要有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2.3 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三江源牧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加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致使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难度很大,制约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2.4 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有机畜牧业的实质是利用已取得的畜牧科技成果,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改造,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生产和规范性操作所形成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由于目前对青海省牧民缺乏从事有机畜牧业生产所必须的相关技术、技能培训和配套服务,从而为实现有机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困难。

3 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三江源地区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

有机畜牧业在三江源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生产模式和工作经验可循。因此,三江源地区在发展有机畜牧业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确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同时还要建立包括有机畜产品认证、市场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的政策体系和综合技术服务体系,促使三江源区的传统畜牧业尽快向有机畜牧业方向转变。

3.2 引进或扶持有机食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关键因素。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投融资、补贴、税收、用地等方面实行优惠和鼓励政策,引进国内外有实力、有影响的著名企业,或扶持壮大省内相关企业,并建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行业发展。

3.3 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三江源地区的有机畜牧业

三江源地区具有广阔的草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相对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如能将资源优势合理区划并加以保护和利用,使之进入良好的生态循环,增加畜产品附加值,则能够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

通过积极组织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到基层宣传,发放藏、汉双语《有机畜牧业基本常识》宣传册,以及举办科技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机畜牧业知识,使畜牧业生产者自觉转向有机畜牧业生产。

3.5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有机畜牧业需协调处理好三大关系

3.5.1 必须处理好与传统草原畜牧业之间的关系。

有机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目标,与传统草原畜牧业有很大差距。发展有机畜牧业,不是丢弃传统畜牧业,而是传统畜牧业在草原基础设施、牲畜饲养管理、畜产品安全措施等方面要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5.2 必须处理好与转换期内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

结合三江源地区畜牧业实际,传统畜牧业向现代有机畜牧业过渡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转换期。在此期间,全部裁减现有草场中的牲畜超载部分,实行以草定畜,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发展有机畜牧业与牧民群众增收之间的矛盾。

3.5.3 必须处理好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

国家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旨在保护和恢复源区的生态,这必将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畜牧业可以适当降低牲畜头数,减少过度放牧,防治草地退化,也有助于解决现代畜牧业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改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楚维斌,史彬林,红雷,等.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危害及科学使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19):128-130.

[2]施晨璐,孙永明,孟凡乔,等.论有机畜牧业之发展[J].家畜生态,2004,25(4):1-4.

[3]郭映义.加快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青海草业,2005,14(2):32-34.

[4]青海省统计局.2008年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和相关立法问题研究”课题组.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和相关立法问题研究报告[EB/OL].(2008-07-14)[2016-01-05].http://www.qhei.gov.cn/xbkf/kflt/t20080714_277140.shtml.

畜牧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畜牧业方向;生态畜牧业;新时期

人类每年都面临着全球问题,如自然资源匮乏、人口增长和环境恶化。资源和环境是我们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了防止资源的开发和浪费等不可预见的事态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还将199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际领域的全球优先事项。之所以发展畜牧生态工程,是因为考虑到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联系,农业是农业经济发展议程的一部分。

一、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肉禽产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地位,畜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之一,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生态畜牧业是当前畜牧工作的基本目标,畜牧业的最终发展必须是发展科学地结合了畜牧、植物和微生物的畜牧业,形成一种清洁生产模式,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率达到和谐[1]。生态畜牧业可以增加其畜牧业的数量和质量。畜牧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使得畜牧业增加了牲畜产品的产量。生态畜牧业可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单位使用产量,生态畜牧业有助于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畜牧业的扩张,这导致了战略调整,生态畜牧业还可以促进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过渡,畜牧业可以取得快速、定性、快速和行政性进展。

生态畜牧业的特点:第一,重点是畜牧业的科学方法和最佳利用农业的遗传方法,畜牧方法与饲料生产方法相结合的畜牧方法、牲畜的环境控制和牲畜疾病的控制。第二,强调可持续和积极投资的必要性。第三,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第四,通过畜牧业生态规划,生态和畜牧业生产利用传统技术,以实现畜牧业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五,绿色生产。通过改善牲畜健康,通过免疫接种减少药物的过度使用,通过使牲畜饲料多样化,减少添加剂的大量使用,第六,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高效的使用和废水处理系统。第七,促进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加强养殖牲畜的培训、科学研究和财政资源的提供,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效率,重视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农牧业[2]。

二、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环境与生态破坏

畜牧业污染包括粪便、废水、恶臭、灰尘、病原体、嘈杂但主要是粪便和废水以及处理不良的土壤污染。在缺乏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的情况下,大型废物收集场中的粪便会对农场牲畜和环境造成污染。过度生长的毒草场、过度拥挤的毒草地现象频发,环境因此遭到严重破坏。养牛场的环境污染程度正在增加。

2.2缺乏食物,缺乏水资源

用于屠宰的肉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为畜牧业在问题清单的首位,近年来从我国进口的食品导致了额外食品的短缺。缺水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畜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现在是联合国十三个水问题国家之一,由于浪费和低效利用,水的供应和需求都在增加。

2.3畜禽疫病病情加重

全国牲畜疾病调查显示我国涵盖了数百种对畜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数量和传播,进一步加重了生产和社会负担。

2.4食品安全极为令人担心

其他物质、化学品、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物负荷也是牲畜产品卫生质量的严重负担,我国畜产品出口也频频遭遇国外的绿色壁垒,包括从国外出口原材料,来自我国的家禽、农药残留、药品和微生物作为食品已经被欧盟多次禁止。

2.5小型个体规模行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小型生产与世界市场之间的不均衡日益明显。分散、不称职和经济脆弱的小型饲养者阻碍了单一经营单位的发展,难以进入市场,并导致了市场波动。牧业的增加导致了近年来的普遍增加,这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增加、产品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破坏,近年来畜牧业盛行,并表现出巨大的比例。畜牧业不仅破坏其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处理畜牧业和生态上完美的畜牧业系统,创造和谐的环境和资源,畜牧业环境以及人类和自然生活,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是现在急需要做的。因此,发展生态畜牧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三、生态畜牧业创建和发展的方向

3.1发展农牧业的新思路

生态畜牧业必须走在前列,必须采取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这关乎到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它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关,与野生牲畜的发展有关,并受技术进步的推动,可以呢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2资金的合理使用

生态畜牧的生产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观点——长期发展畜牧业的目光。一旦我们体验并发展了农、林、牧、矿产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项目开发的某一天将产生重大影响。

3.3.加强草地的建设

草原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草被农场牲畜吃掉。应完善和大力改变该地区的天然草地,加强防雨,及时种植优质牧草,改善草地景观,更好地发展生态环境。同时,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土地和,让生态建设与农牧业同步进行。

3.4加速牲畜物种的覆盖率

生态畜牧业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有助于从国外推广有价值的畜牧,推进国外优质的家畜良种的推广工作。

3.5優化牲畜的种类和饲养方式

首先,开发秸秆青贮氨化技术,青贮、氨化、微贮饲料,这是牛羊的最佳饲料补充方式,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实施牲畜舍饲圈养,减少了穿过牧场的表面,确保了草地的安全,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3]。最后,建立集约化农业,使人和牲畜分离,有计划地完善天然牧场,确保了生态平衡。

3.6生态畜牧业的技术涵养

首先要清除畜牧和粪便,减少牲畜疾病,发展其他绿色畜牧业。除其他外,它加强了优质作物的选择和管理,加快了优质农业用地的建设,改善了自然栽培,促进了牲畜健康、产品开发技术等。最后,提高生态畜牧业经济效益,可以让畜牧业快速发展。

四、结语

简言之,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学中的规则和法律,这些规则和法律是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和牲畜的生物特性决定的,都取决于时间、地点和环境。在实践中学到很多,比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通过进一步发展、推动创新和引进新模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牧业。

参考文献:

[1]孟凡东.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D].青岛大学,2012.

[2]王力.雁北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战略思考[D].太原科技大学,2011.

[3]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黄树平,1965.9,男,汉族,四川眉山人,本科 ,畜牧专业教授 ,研究方向:动物养殖及饲料加工。

畜牧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既要考虑区域的产业优势、资源禀赋,更要考虑到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优选出既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又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生态脆弱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利用区位商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怒江州1990—2011年农业产业结构,林业和畜牧业是怒江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较小、生态效应较好的产业,将林业和畜牧业作为怒江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位商;优化对策

收稿日期:2015-0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61070);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3F2001)。

作者简介:李益敏(1965—),女,云南昆明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E-mail:liyimin1965@163.com。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决定着资源消耗的种类和水平,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区域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2]。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3-4],不同产业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增长潜力,并最终引起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和质量增长[5]。产业结构不合理明显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6-7],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8],产业结构调整要和区域资源禀赋有机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民收入[9],是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10]。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的一项重要举措[11]。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区域资源优势[12],极大地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破坏。区位商是区域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策的主要分析方法[13-16]。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的生态化、低碳化[17-20],从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20]。怒江州作为生态脆弱区,产业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的区位商优势、资源禀赋,更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选出既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又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为怒江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辖泸水、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是一个集“山高、坡陡、谷深,边疆、民族、贫困” 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国土面积1 470 300 hm2,其中,耕地面积50 569 hm2,占国土面积的3.4%,坡度超过25°的陡坡耕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6%;林业用地面积1 224 447 hm2,占国土面积的83.3%,农业人口人均林业用地2.66 hm2;牧草地97 400 hm2,占国土面积的6.6%。怒江长期以来的陡坡垦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怒江走入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怒江州被列入《我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怒江州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地形起伏大(坡度>25°的陡坡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0.64%)、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土壤瘠薄。怒江州也被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怒江长期以来的陡坡垦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需要转变发展思路,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区域跨越发展。

人均纯收入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怒江州人均纯收入水平低,与云南省、全国的差距在扩大(表1),1990年怒江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云南省的79.48%,为全国的62.68%;至2011年,仅为云南省的50.02%、全国的33.85%,不仅说明怒江州是我国经济极度不发达地区,也说明怒江的发展没有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区域资源禀赋有机结合,产业结构尚有调整优化的空间,依托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是怒江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区位商分析

2.1区位商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又称区域规模优势指数或区域专门化率,是指一个地区某项指标(产业或产品)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指标(产业或产品)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是以全国指标(产业或产品)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衡量某一个区域指标(产业或产品)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的指标。用来衡量某产业在一个地区的规模聚集程度及其在高一层次区域中的集聚规模优势程度,在衡量区域优势产业上排除了区域规模的差异因素,能够真实的代表一个区域的优势和劣势产业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从而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评价和对策建议。

2.2怒江州农林牧渔业专门化程度评价

与全国比较,怒江州第一产业略有优势,但波动大,其中1995年、2000年、2005年区位商大于1.5,优势明显,第二、第三产业没有优势或优势不明显,但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有发展潜力。与云南省比较,怒江州各产业区位商没有优势或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发展潜力(表2)。

怒江农业产业内部,与全国比较,怒江州林业和牧业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林业的区位商大于2.46,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怒江州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怒江州农业及渔业的区位商值都小于1,不具优势,竞争力较弱,特别是渔业区位商仅0.02,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与云南省比较,林业和牧业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农业、渔业没有比较优势(表3、图1、图2)。怒江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林业产值比例小(表4),与怒江州农业人口人均林业用地面积是云南省人均平均水平的5倍的状况极不协调,怒江的林业资源长期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的状态,调整优化空间大。

2.3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

通过区位商分析,怒江州农业产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林业,具有微弱优势的是牧业,农业、渔业不具备优势。

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种植业,因此林业和畜牧业是怒江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较小、生态效应较好的产业,应该作为怒江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怒江州要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提高林业产值,调优畜牧业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把发展林业、畜牧业作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核心产业,使农民从林业、畜牧业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

3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怒江州作为生态脆弱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超前部署,抢占具有低碳生态经济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制高点,夯实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21]。

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挖掘产业优势,突出特色,从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生态环境的需求出发,将保护生物物种资源、集约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核心要素,结合退耕还林(草)等政策,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前提下的农、林、牧产业的协调互动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使农业发展从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实现由低端平面化向多层次立体化发展,推进怒江州走上特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发展农业

怒江州作为一个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地貌特殊,地质灾害多发,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受山高坡陡等地理环境约束,传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也是怒江发展的制约因素,产值低,农作物产值仅为29.25 万元/km2,而经济林产值超过46.2 万元/km2[22],长期的陡坡垦殖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怒江的粮食仅能维持区域人口温饱(表6),还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怒江不可能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扩展,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怒江州耕地面积将越来越少,需要通过耕地质量保护、农田水利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区域内的相对集中成片的主要产粮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发挥规模效益。

3.2发展特色生态林业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提升林业价值,是怒江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减小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佳途径。结合怒江州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怒江林业发展必须突出生态特色。怒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潜力在林,怒江实现区域跨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林业发展,林业发展空间大,必须把林业产业发展放在怒江州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开拓林业新的发展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怒江林业发展应结合国家还林、天保、防护林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及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六大工程,抓好特色经济林产业、生物医药和林化产业、非木材产业、竹藤与速生丰产林产业、特色森林旅游业和观赏苗木等产业。构建林产品产、供、销服务体系,提高特色林产品的质量、效益、加工增值能力及产业化水平。

3.3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

怒江州畜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从畜产品结构看,主要以猪、牛、羊为主,与全国比较,羊肉优势较突出,而奶类、禽蛋与全国差距较大(表7)。畜产品结构有待优化,大力提高奶牛和鸡的养殖量,同时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优势品种和生态品种。如大力发展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名录》的独龙牛、独龙鸡,兰坪的乌骨绵羊、绒毛鸡、高黎贡山猪等高原特色畜禽优良品种,使怒江的畜牧业发展走上优势和特色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怒江州自然环境优美,污染企业较少,土壤、水体、草场受污染少,空气洁净,为发展生态特色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基础。当地草甸资源丰富,可以优化怒江州畜禽养殖结构,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把畜牧业培育成为怒江州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化、产业化、区域化的畜产品产业基地和产业带,促进优势特色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畜牧业”,着力培植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业,倾力打造乌骨鸡、绒毛鸡等林下土鸡品牌,把山地养鸡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大草山资源的建设力度,强化天然草场建设,恢复植被,制定并执行天然草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促进天然草场保护和利用,提高草山单位面积的载畜量。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合理布局还林还草。

3.4构建具有峡谷特色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

依托怒江州丰富的林地资源,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及多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充分利用梯次时空组合不同生物种群,发展林下、林间种养殖业,实施“林药、林菜、林草、林禽、林畜” 等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通过科学合理布局,推动怒江州立体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持续、安全,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4结论

通过区位商分析,怒江州大农业产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林业,具有微弱优势的是牧业。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挖掘产业优势,结合国家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构建具有峡谷特色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推进怒江州农业高效、合理化、高级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永坤,董锁成. 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交互耦合机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117-121.

[2]何雄伟,孙育平. 环境约束下江西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选择[J]. 企业经济,2012(11):145-149.

[3]江世银.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结构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高更和,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0-63.

[5]慈斌. 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旅游业发展的视角[J]. 经济问题,2012(6):115-118.

[6]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等.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1(5):4-16,31.

[7]王展祥.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0(4):41-45.

[8]林英华.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475-477.

[9]黄茂兴,王荧.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1(63):2-13.

[10]赵彤. 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 经济师,2009(12):270-271.

[11]刘旭晔,刘战平,蔡旺,等. 基于农业发展优势的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以南宁市兴宁区为例[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3):345-348.

[12]张雄,尚爱军,姚学慧,等.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6):32-34.

[13]方鹏程. 区位商视角下的深圳优势产业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2011(9):40-41.

[14]张晓延,李学清. 基于区位商的中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1):115-120.

[15]李小玉,郭文. 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J]. 企业经济,2012(4):126-131.

[16]吴文浩,戴明辉. 基于区位商的黄山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2(19):127-129.

[17]卢萌,聂延庆. 低碳经济模式下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商业时代,2012(31):118-119.

[18]陈卫洪,漆雁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发展低碳农业的影响分析——以畜牧业与种植业为例[J]. 农村经济,2010(8):51-55.

[19]刘秀莲.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及政策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12(42):5-12.

[20]陆铭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2013(9):53-55.

[21]甘路有,曾国良. 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6):687-691.

[22]尹海红,李益敏,叶志强,等. 云南怒江峡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特色优势种植业空间布局[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707-711.续竞秦,吕艳华,陈卓,等. 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568-572.

畜牧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建设和发展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是粮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论文立足杨凌,放眼全省,着重探讨了产业园区建设对陕西省粮油产业发展、杨凌示范区二次创业和加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从杨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设计了园区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以及园区运行机制、“三大”转移、园区规划、生态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农民培训、产业升级等运作方案;结合粮油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园区建设发展必须创新思维,强化领导;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聚集资源,加大投入;加强物流和交通运输;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加大招商力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杨凌;粮油加工业;产业园区

在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成后,粮食产业发展问题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摆在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面前。如何抢抓粮油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聚集粮油产业资源,积极共享国家粮油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努力实现粮油加工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示范区主动出击,采用园中园模式,率先启动了“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一、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从陕西省粮油资源供给和产业、企业分布看,2006年,陕西省粮食产量1 150.90万吨,油料产量44.36万吨,蔬菜产量942.76万吨,水果总产量1 053.17万吨。粮油加工企业227家,其中国有企业39家,占企业总数的17%,民营企业188家,占企业总数的83%;日处理原料200吨以下的企业200家,占总数的88%,日处理原料200吨以上的企业27家,占总数的12%;全省面粉加工企业157家,年生产能力1 023万吨,大米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能力98万吨。全年面粉产量158万吨,大米产量8万吨,食用植物油23万吨。[1]陕西粮油加工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分布不合理,产品用途单一,附加值低,缺少相对集中的精深加工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牌产品,难以在市场竞争形成强势。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陕西及全国粮油产业资源,采用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整合、集聚粮油产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粮油加工产业布局。另一方面,由于粮油资源有限,市场容量有限,各大粮油企业都不遗余力地大量吸纳资源,抢占市场,造成了区域粮油资源竞争加剧。粮油产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竞争的激烈性。在粮油产业新一轮资源重新配置和市场细分的背景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拥有资源,拥有市场。因此,园区建设是抢抓机遇、聚集资源的时效选择。

传统农业就是粮食生产,粮油加工就是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示范包括粮油精深加工示范。可以这样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粮油食品精深加工示范。因为种养科技示范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在区内很难形成强势产业,而加工示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综合体现科技示范、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示范区过去10年的建设发展,着重突出了种植和养殖示范,并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但随着示范区产业的深化,粮油食品加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粮油产业链条贯穿农业始终,同时与其他工农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示范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示范,而且反过来可以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和农业科学研究。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首先会带动粮油种植业结构调整、品种优化,产业增效,如专用小麦、变性玉米、转基因粮油种植等;其次会带动畜牧业发展,如专用饲料、复合饲料等;第三会带动果菜业的发展,如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品加工等;第四会带动生物制品业的发展,如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产品等;第五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物流业、运输业、餐饮业等。粮油食品几乎涉及所有的农产品,所以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庞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从新中国成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不管粮食体制发生什么变化,粮食安全和粮食发展始终是中央慎重考虑和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国家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制定不同的粮食工作方针和政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除了继续实行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性银行支持、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外,还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粮油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如农民种粮的补贴政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扶持政策、粮油加工业扶持政策、粮食企业技术改造政策等。就陕西而言,粮食储备由2005年的8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15亿斤,每年有5.6亿元的风险基金、2 000多万元的简易建筑费,都是用于支持粮食事业发展的。[2]同时,粮食和其他行业相比,有一个完备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能使党和国家的粮食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建立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正是基于好的粮食政策和行政管理体制。

杨凌示范区10年的建设发展实践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10年的建设发展中,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运作体制和“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模式,推行“人员公开招聘制、绩效考核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倡导“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必须一流”的理念,为企业营造了公平、公正、宽松的政府服务环境,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搞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连续几年,入区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都在96%以上,社会各界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在工作效率和响应程度、重大决策和制度安排、社会管理和公众参与、公众利益和政策创新、行为约束和公众监督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3]示范区领导高度重视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全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招商氛围和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共识。园区建设是示范区二次创业,产业强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财税收入的突破口,也是示范区形成核心产业的主导方向和亮点工程。园区建设对加快杨凌城市化进程、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示范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思路

基于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园区总体目标分三步走[4]:一是建成陕西省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列入省级“十一五”发展规划,获得省粮食主管部门的指导,享受陕西省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二是建成西北地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聚集西北地区粮油产业资源,形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粮油集散地、仓储地和加工中心。三是建成国家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获得国家粮食主管部门的指导,享受陕西省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园区运作突出五大主题:做强做大粮油加工相关产业、构筑高科技现代农业、彻底解决杨凌示范区“三农”问题、突出绿色生态环境美化、实现杨凌示范区与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的融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速度发展”五项原则。实施“产业立区、开放兴区、科技强区、生态建区”四大战略[5],最终将园区建设成以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制品产业、信息产业为支柱的国内一流的产业园、生态园、旅游园。

为了实现园区远景设想,园区运作思路应从大处着想。首先以杨凌城东物流园为建设基地,然后逐步向杨村乡18.5平方公里扩展。为此,在园区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农民、居民都在园区规划之列;所有产业、企业以及招商企业都是园区服务和发展的对象;所有基础设施、居民住宅和生态环境都是园区建设的内容。具体运作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确立园区运作机制。必须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组建高效、协调、稳健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和“粮食系统”三大有利体制作用。园区一切运作均采用市场化、企业化手段解决问题,通过公开招聘,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业绩决定用人,领导与非领导根据业绩随时变动,领导想坐稳位子,必须百倍努力,以激发园区工作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在园区起步阶段要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一切以园区实际需要和合理发展为依据,实施制度、市场、政策的突破与创新,使园区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使机制和政策成为园区聚集的核心动力。

2.实施园区三大转移。有计划、有步骤、积极慎重地实施园区三大转移,使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民向市民转移。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工业、城市、市民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让农民彻底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走入现代城市的新家园,加快杨凌城市化建设步伐。从国内外园区建设发展的经验看,实现三大转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改良的办法,即从关心农民生产生活出发,加强农村规划、投入和管理,积极带领农民自我发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二是采取彻底质变的办法,从农村赖以存在的基础——土地入手,让农民彻底离开土地,进入新的生产生活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沈阳农业开发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年内消失了五个村庄,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6]为了实现杨凌粮油食品产业加工园快速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从城中村、城郊村和入区企业相关的农村开始,通过拆迁住房建设、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民就业安置换取农民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要停止农村庄基地和旧村改造,对示范区争取来的各种资金应适当集中使用。所有杨凌区的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和行业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园区建设。如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分别对口用于园区建设。

3.精心做好园区规划和建设。在置换的土地上做两件事:一是引入“外脑”,进行精心策划和规划;二是进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这两件事情应不惜代价地做到尽善尽美,因为它是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和地价升值的经济保证。规划是园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规划重在预测和设计未来,规划科学合理不仅会使园区建设有正确的方向,也是园区顺利发展的保证。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园区建设战略上的失误,方向上的错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减速园区发展。因此,规划一定要做好。规划要充分体现园区的目的性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突出“粮油加工”、“物流仓储”、“科技示范”、“管理服务”四大功能。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布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段的自然生态条件,追求人工建设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城乡融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以入园企业为单位,突出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不同风格,形成不同类型的设施建筑和企业生态。要不遗余力地绿化建设园区所有水系、山坡、道路、居民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行政管理区。园区绿化要多树种、多林种、多花种、多草种相结合,建设一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果花草交相呼应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园区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园区建设要突出现代气息和人文氛围,达到人与自然、创新与创业、生产与生活的完美统一,充分展现21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

4.招商引资,聚集资源。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核心工作,如果招不来商,没有预期的企业和产业聚集,园区的设想将是一纸空文。招商引资的实质就是为特定的区域引进、聚集资金这一关键性稀缺资源,同时吸引、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在该区域的集中配套,从而使该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具有全员性、长期性、复杂性、突破性、系统性、不确定性和政府推动性等特点。[7]为此,园区要发挥各级政府力量、粮食系统和市场机制聚集资源;依靠硬件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客商;借助优惠政策、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吸引投资者。采用定向定点,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瞄准高端企业,突出专业团队,实施高层推进,以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百倍的信心,把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著名企业请到杨凌,请到园区。没有企业和产业的入区,就没有园区的发展。

5.服务企业,培训农民。不但要做到吸引企业来投资,更要做到安企、稳企、富企,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服务是园区留住企业的保证,为此园区必须设置专业的服务机构,为入区企业无条件地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一方面要协助企业办好入园手续和常规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诸如项目融资、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信息网络、上市运作等专业性服务。跟踪解决企业在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优质快捷的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软环境。加强农民就业培训,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如果园区土地上的农民不能转移和再就业,园区的运作实践就会遇到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此,园区必须以入区企业和社会需要为对象,依托杨凌两所大学的教育资源,加大农民培训投入,使农民真正成为入区企业需要的产业工人和杨凌劳务输出的社会力量,以缓解杨凌农民就业压力,使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6.园区产业升级。随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做强做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同时,导入与粮油食品加工紧密相关的产业,实现园区产业的升级,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园区产业的技术含量。如引入生物制品产业,延长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搭建粮油加工产业的科技文化平台;导入光电信息产业,提高园区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收益能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的政策建议

1.园区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维和强化领导。为此,建议成立高规格的园区领导小组,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园区领导小组由示范区管委会、省粮食局、财政厅、发改委、农发行等单位组成。园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杨陵区粮食局。这样组建园区领导小组是基于如下三点考虑:一是有利于发挥各级领导资源优势;二是有利于集中各种社会资源,如人力、财力、智力、政策资源;三是有利于园区组织管理体制直通车,减少中间环节。为此,建议省粮食局与示范区管委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园区建设的有关问题;由示范区管委会和省粮食局联合向省政府提出建立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的书面报告,以争取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由于粮油加工企业具有技术性、政策性和行业性特点,因此,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中国的粮食管理部门是各地方政府主管粮油收购、储备、调剂、加工、运输、销售、市场、甚至种植的技术指导和行业龙头,有着厚重的管理责任、历史使命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它不仅肩负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掌控着粮油产业快速发展的方向。通过笔者对秦皇岛、大连北粮和沈阳辉山三个粮油加工园区的考察,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为此,建议加强对园区运作的行业指导,从组织上保证示范区粮食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从目前杨凌区粮食局的实际看,无论从管理层次上,还是人员配备上,都难以与省粮食局及各地市粮食局在体制上进行对接,在园区建设管理上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为此,建议示范区为杨陵区粮食局正式加挂示范区粮食局的牌子,并从人员、经费上进行补充和加强,以利于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3.要实现园区粮油资源的聚集和粮油食品企业的集中,必须要有好的优惠政策和环境条件作诱因,必须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为此,建议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粮油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各项建设资金。把园区作为一个总项目,通过省粮食局列入陕西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粮食、加工、物流计划,争取省级重大项目扶持资金;通过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粮食、加工、物流计划,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扶持资金;通过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争取粮食风险基金、技术改造基金、仓库维修基金、贴息贷款资金等政策倾斜;通过示范区、杨陵区两级政府为园区引入各大专业银行贷款,搭建园区银行贷款平台,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通过示范区、杨陵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战略融资、股份融资和联合融资等方式,为园区建设发展募集各种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

4.由于粮油加工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因此,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物流、交通、粮油资源密不可分,特别是交通运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杨凌没有沿海港口,但陆路交通非常发达。建议园区依托横穿杨凌的陇海铁路和省际高速公路将陕西八百里秦川粮油基地及周边省区商品粮油基地联结起来,形成粮油物流运输通道和网络体系。同时建议在省政府和示范区政府的协调下,随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将园区内的477铁路专用线(产权属国家物资总局)采用先租后买或者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转为园区所有,并对其进行修复改造,扩大运力,避免因车皮短缺和调度问题,造成企业在物流运输上对园区服务满意度下降。

5.从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思路看,招商引资是园区成功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园区必须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下大力气招商引资,争取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在招商工作中,创新招商体制,完善招商机制,加强招商团队建设,强化招商保障措施,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8]紧紧围绕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以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和提升招商队伍竞争能力为支撑和保障,着力“招大商、引外资、建集群”[9],集中精力和资源,争取大项目、大企业和外企(资)落户杨凌,促进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速园区产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厅,农发行.陕西省粮油加工业发展指导意见[Z].2007-05-30.

[2] 许建才.转变工作职能,做好粮食工作[N].杨凌时讯,2007-05-30(2).

[3] 杨凌示范区办公室.杨凌概况 走进杨凌[EB/OL].[2007-04-23].杨凌示范区网站.

[4] 杨凌区粮食局.关于建设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的报告 [R].2007-08-20.

[5] 沈阳辉山农业高新区.沈北新区浦河新城投资指南 [Z].2006.

[6] 杨凌区粮食局.粮油加工产业园区考察报告 [R].2007-07-16.

[7] 姚忠臣.我国农业开发区招商引资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 杨凌示范区招商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EB/OL].[2006-12-27].杨凌示范区招商局网站.

[9] 申义,糜仲春.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75-79.

畜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益评价实地调研,对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详细论述。结果显示:尽管奖补政策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草原奖补政策效益监管体系,包括政策监管、资金监管、效益监管,使其成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配套体系;还要建立并完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及项目补偿等配套体系,确保使牧民持续地从中受益。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果;问题;对策

A

Implementation Effect,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Xinjiang Grassland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dsmen—Taking Hej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ZHANG Jing1,ZHANG Yunling1,MAI Yinsheng2 et al(1.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Grassland Station,Urumqi, Xinjiang, 830000;2.Hejing County Grassland Station, Hejing, Xinjiang 841300)

Key words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Policy effect;Problem;Countermeasure

和靜县位于天山南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西北部,面积辽阔,水土和牧草资源丰富,巴音布鲁克草原更是以其草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牧草资源丰富,草质优良而闻名全国,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天然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新疆特别是南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供应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至今,共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8 543.85万元,惠及5 400户、1.966万人口,草原生态大环境进一步恢复、草原畜牧业产业向集约化发展、牧区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尽管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草原生态环境仍然存在整体恢复、局部恶化的现象。笔者以新疆和静县为研究对象,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方案、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和静县位于新疆中天山南麓,分别与5个地州的17个县(市)相邻,全县东西长425 km,南北宽150 km,行政区域面积396.86万hm2,草地面积为235.71万hm2,占和静县总土地面积的67.38%,其中,天然草原承包可利用面积为19.11万hm2,共14个草地类、50个草地型[2]。全县共12个乡(镇),山区7个牧业乡(镇)草地面积占全县的92%,承载着全县约95%的牲畜;农区5个乡(镇)草地净面积占全县的7.52%,承载着全县5%的牲畜,涉及牧民达5 424 户21 396人。另外,全县还有5大河流,以开都河流量最大,对该县以及流经的其他6个县的农牧业生产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数据来源

畜牧业生产数据来源于和静县畜牧局,草地资源数据来源于和静县草原站,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情况等数据来源于和静县草原监理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数据来源于入户问卷调查。

1.3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整体抽样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和德尔比勒金牧场的巴西力克村、查汗赛尔村、敖伦布鲁克村及德尔比勒金分场4个牧业村的44户牧民的生产生活调查样本。

1.4统计分析

运用ArcGIS和Microsoft 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草原补奖政策效益

2.1生态效益

从植被长势变化时空格局对比图(图1和图2)可以看出,奖补政策实施5年后和静县草原植被长势较好及以上等级的比例占73.31%;奖补政策实施7年后草原植被长势较好及以上等级的比例占75.16%。

对比2010、2015和2017年天然草原高峰期地面监测数据发现,和静县2015年鲜草总产量、综合植被盖度、理论载畜量分别较2010年增加64.74%、2.02%和4.50%,2017年鲜草总产量、综合植被盖度、理论载畜量分别较2010年增加77.39%、110.67%和34.40%;实际载畜量分别减少20.08%和14.87%。总体而言,补奖政策实施7年以来,部分草原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地遏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效果初显。

2.2经济效益

和静县自2011年以来共落实补奖资金58 336.420 5万元,涉及牧户5 400户,平均收益10.803 0万元/户,户均补贴1.54万元/年。由于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不同的补贴奖励标准,以及牧户承包的草场面积不同,牧户的收入也有着较大差距。以调查研究的4个村的禁牧补贴(表1)为例,由于这4个村被划分为水源涵养禁牧区的草场占全县水源涵养禁牧区总面积的近一半,以750元/hm2的标准给予补贴,户均补贴3.243 4万元/年,其中最高户均补贴4.656 9万元/年,最低户均补贴2.161 3万元/年,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在收入方面(图3),46%的牧民认为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48%的牧民认为家庭收入增加了,4%的牧民认为与原来生活质量差不多,2%的牧民认为家庭收入与原来差不多。在奖励补助资金使用方面(图4),36%的牧民选择用于改善生活质量,61%的牧民选择用于饲草料购置,还有3%的牧民将补奖资金用在发展畜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方面。

总体而言,补奖政策实施的直接经济效益即增加了牧民的政策性收入,大部分家庭还是把政策补助资金用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施舍饲半舍饲圈养,在饲草料丰富区域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间接经济效益是随着政策性收入的增加,部分牧民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转而投向旅游、餐饮、汽车服务等二三产业,增加了二三产业的收入。

2.3社会效益

图5数据显示,2010和2017年和静县的牧民以18~40岁的人为主力军,分别占41.38%和45.66%;其次为41~65岁的牧民,分别占35.63%和24.20%。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但2017年较2010年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明显增加。在劳动力分配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总体还是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发展其他产业的牧民占比不到20.00%,2017年继续单一从事畜牧业的牧民比例从2010年的60.00%下降至42.60%,发展旅游和就近打工的牧民比例也从2010年不到20.00%提高至50.89%。在住房方面,定居牧民的比例也由2010年不足10.00%提高至53.43%。

补奖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青年就业意愿的转变,以及牧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牧民普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牧区劳动力就业区域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转变,就近打工、发展旅游的比例逐年攀升。

3存在的问题

3.1局部草原超载过牧现象仍然存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虽然整体上遏制了草原退化的进程,但是局部仍存在天然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一方面,中小牧户为了增加收入和维持收支平衡[3],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补助奖励资金用于购买更多的牲畜以扩大养殖规模;一方面,部分联户承包的牧户在享受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的同时,抱着“利益独享,责任共担”的思想仍然在放牧[4]。越来越多的牧户通过“代牧”解放了劳动力,但无形中使局部草场的载畜压力变大。

3.2草原管护队伍力量薄弱且不稳定目前,草原管护员队伍的初步建立对强化草原管护工作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进展缓慢。和静县草原管护职责暂由乡镇畜牧部门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牧业大户、村干部来担当;补贴标准偏低使得现有部分管护员丧失了管护积极性和主动性;和静县草管员人均管护面积4.93万hm2,加之交通工具、管护设备等缺乏,很难对草场进行有效管控,仅仅通过草原管护员来维持政策的实施效益是远远不够的。

3.3政策性資金分配存在二次不平衡调查研究的这44户牧民的草场按照生态重要性[5]被划分为3种:草畜平衡区、禁牧区及水源涵养禁牧区,分别按照37.5、90.0、750.0元/hm2进行奖励补助。但受草场承包面积、生态重要性不同的影响,造成了政策性补贴收入的较大差距;由于第一轮政策补助奖励资金是根据草原承包面积发放的,草场承包面积的差异导致牧户间获得的补奖资金差异较大。和静县在第二轮补奖政策实施中及时调整了实施方案,对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发放实行“上封顶下保底”,但封顶90 000元、保底5 000元的标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牧民因草场分配不均衡导致的奖励补助资金分配的二次不平衡的现实。另外,大部分牧民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限制,对于补助奖励资金的使用,除了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和继续发展畜牧业之外,并没有很好的规划。

3.4部分牧民畜牧业代际传递意愿强烈在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牧民的年龄结构组成、受教育程度、劳动力转移方向、住房条件等[5-7]。但目前,和静县牧区从事畜牧业的中老年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仍然较强。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年龄大的牧民非牧就业能力相对较弱、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草原畜牧业的依赖感强,思想观念相对守旧,并且让子女走出去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意识不强。他们大部分还是愿意以游牧的方式从事草原畜牧业。

4对策

4.1完善监督和管护体系,提高补奖政策实效政府有必要完善草原奖补政策效益监管体系,包括政策监管、资金监管、效益监管。组织多部门联合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将禁牧与治理、放牧与舍饲、资金兑付与超载牲畜核减、绩效评价与资金发放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切实保护和巩固政策实施;要结合农村牧区精准扶贫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正确引导牧民将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以及合理的生活支出等方面,防止出现“等靠要”的现象发生;要逐步建立“管护员+牧民”的草原管护体系,以村为单位建立2~5个牧民巡查小组,协助草原管护员定期巡查,使牧民在巡查和自查中树立自觉保护草原的意识。

4.2制定更加合理的补偿标准,指导资金使用的长期规划建议根据禁牧、草畜平衡区域草地生产力、载畜能力、生态重要性等对补奖补偿标准进行重新核算;在给予牧民生态保护资金补偿的同时,建立并完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及项目补偿等配套体系。在生产技术指导、经营管理咨询、优惠政策倾斜、特定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牧民更多的支持[8]。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对牧民特别是定居牧民的文化、科技及就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牧民科技应用水平;鼓励牧民利用奖补资金大力推行和普及良种、良舍、良料、良医和良法的科学饲养模式,逐步转变传统的简单、粗放、低效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多元、规模、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使牧民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逐步寻找新的致富途径,最终达到有效遏制环境持续恶化和逐步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双赢的目的[9]。

4.3深化开展政策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教育增强就业技能建议政府继续实施如牧民定居工程、生态移民工程、15年义务教育、学前免费教育等项目持续推动牧区城镇化,通过増加就业、促进创业、鼓励就学,使一部分牧民从牧区转移出来。抢抓旅游发展机遇,利用好草原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保护、抢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积极引导牧民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加工销售、民族特色牧家乐、马匹租赁等二三产业;充分挖掘草原特色优势的绿色、有机畜产品,依托专业合作社带动,以合作、联营、产业互助、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实现搭帮互助;对有能力和意愿从事畜牧业以外工作的牧民,积极鼓励其雇工放牧并创业或外出就业;从教育环节入手,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提高牧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使更多的牧民及其下一代有意愿和能力进城创业、就业。

参考文献

[1]

买寅生,董磊,阿勒腾古丽·买买提.和静县草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J].兽医导刊,2015(10):33.

[2] 新疆和静县人民政府.和静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A].2017.

[3] 胡振通,孔德帅,靳乐山.谁是中小牧户?中小牧户的界定与产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4):93-100.

[4] 娜日苏.牧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的效果影响分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5] 胡振通.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基于内蒙古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6] 孔德帅,胡振通,靳乐山.牧民草原畜牧業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6(1):75-85.

[7] 尹晓青.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及改进建议: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为例[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7,33(3):39-45.

[8] 高婷婷.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9] 李笑春,曹叶军,刘天明,等.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核心问题探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为例[J].中国草地学报,2011,33(6):1-7.

畜牧业论文范文第6篇



10万年人类繁衍史、2300多年建置史、1700多年城市发展史、412年都城史,曾为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又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这就是大同。

基于如此雄厚的历史文化,滋生孕育出了大同餐饮兼容并包、欣欣向荣、别具一格的产业特点,现代大同菜的口味“酸而不尖、辣而香柔、咸而甘鲜、甜而不腻”,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吸收又有改进,既有质量又有特色,正是多民族多流派加以融合升华的最终结果。大同美食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升的见证,也快速成长为扩内需、促销费、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
大同美食产业发展概况

大同市拥有各类餐饮企业6400多家,从业人员19.2万人,其中厨师队伍9万人,服务人员9万人。2016年至2020年,餐饮业营业额实现259.8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7%。 2021年1-9月全市餐饮业营业额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40%;1-9月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61.4%。

大同餐饮行业市场化程度高

从美食分类上来讲,面食杂粮美食有肉臊子刀削面、百花烧麦、抿豆面、大头麻叶、玻璃饺子、髓油糕、黄花面墩墩、莜面面块垒、广灵豆干、浑源凉粉等;特色晋菜有黄花什锦火锅、黄焖丸子、盐煎羊肉、扒肉条、凤还巢、大同羊杂、香辣兔头等;传统宴席北魏全鹿宴、北魏家宴、广灵豆腐宴;还有利用当地优质食材黄花、黄芪研发创新的黄花宴、鸡茸黄花、黄花饺子、黄芪煨羊肉等。

从区域分布上来讲,大同市迎宾美食一条街是上世纪末自然形成的,以大同宾馆、贵宾楼、云冈建国、云冈美高、弘雅饭店、北魏田原粗粮馆等形成的美食街区,承担着全市70%以上的宴席和接待任务;近年古城改造,规划了鼓楼周边以花园饭店、凤临阁、龙聚祥、紫泥369粗粮季、老大同火锅、木兰小馆为代表的古城美食圈,成为了新的美食打卡胜地;大同各家餐饮名店分别在御东新区增设分店,形成了御东美食街,极大地满足居民对生活品质和美食的需求。

目前,大同餐饮市场不乏正餐、火锅、快餐、团餐、休闲等多种业态,在大同既可以品尝到韩式烤肉、日式料理、法式铁板烧等西式餐飲,又可以吃到羊杂、刀削面、凉粉等传统地方特色美食,满足了商务、宴请、旅游、聚会、家庭、个人等多种需求。

大同餐饮产业支柱得天独厚

大同位于北纬40度左右,属温带气候,水源优质,火山灰土壤肥沃,含多种有利于康养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当地土壤富含硅、钙、铁、磷、铜、锌、硒等元素,极有利于莜麦、土豆、谷米和黍米以及荞麦等粮食作物和黄花、黄芪、胡麻等经济作物的生长,以猪、牛、羊、鸡为主的畜牧业养殖条件良好,形成了一大批标志性“地理产品”。

在大同有一大批功底深厚、厨艺高超的餐饮服务领军人物。国家级、省级烹饪面点大师名师有115人,服务大师、名师39人,为发展大同美食事业起到了先导作用。大同市还有餐饮专业职业院校3所,全日制在校生有1100多人,为发展储备了雄厚的烹饪服务高技能人才。大同市获山西省文旅厅评审的省级非遗美食有3个,山西省烹协认定的特色美食19个、特色名宴2个。

大同是区域美食核心城市

大同饭菜味美价低质高,有口皆碑,“吃在大同”名声远扬。今天的大同已经融入北京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一小时商圈”,融入陕西省、天津市“两小时商圈”。大同的盛夏,舒爽宜人,不仅是绝佳的避暑城市,也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因为美食,大同扩充了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与辐射力。大同市出台了《大同市防疫情保增长攻坚行动方案》,提前做好各项工作预案,借力高铁开通后人流量快速提升,大同餐饮在短暂的挫折之后迅速恢复,甚至实现了加速反超,这对周边城市的吸附消费力功不可没。
大同饮食文化三个阶段

大同号称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历史上属于鲜卑、契丹、匈奴、蒙古、汉、满、回等多民族繁衍发展的区域。从北魏王朝建都至今的1700多年中,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一次次战争碰撞交融中发展,形成了大同饮食文化的三个历史巅峰。

北魏游牧豪放时期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大同),在北魏王朝近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开启了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游牧民族追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享受美食美味、大快朵颐的生活,成就了大同饮食文化的第一个巅峰。古大同雁门关外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代表区域,今日大同百姓喜爱美食享受的习性有其历史基因。

明代王侯奢华时期

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在大同建“代王府”,其子孙世藩大同250多年,代王府邸蔚为壮观,王室宴饮极尽奢华,取材东西,味兼南北,丰富多样,深厚精致,支撑起北方地域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征,形成中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繁荣的第二个巅峰,带动了大同民间餐饮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融合时期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同市饮食公司统计,全市的餐馆仅约50余家,从业者2000多人。目前,大同餐饮企业6400余家,从业人员19.2万人,天时、地利、人和,迎来第三个饮食文化繁荣的巅峰。2017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住宿餐饮业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推动市、县开展‘五名’战略,发展名店、培育名厨、推出名品、打造名节、创建名街,带动住宿餐饮业多元化发展。”大同市以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名店、培育名厨、推出名品、打造名节、创建名街”的“五名”战略为指导,走在省内前列,加强行业协会引领作用,组织“名店、名师、名厨”评选,评选出大同名店110家,大同名师130名,大同名菜120余道,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与方法,推进大同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同餐饮产业存在的问题

餐饮品牌附加值不高

大同当地餐饮产品附加值不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客单价”不高。大多数餐饮企业并没有意识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這种附加值是原料、餐具、宴席形式、服务、服装、文学、历史、民俗等复合而成的产物。在消费理论的各个层次中,满足顾客的潜在需要是最高层次的产品,它指的是借助消费产品激发出消费者深层心理期望或情感价值观等,然而在商务系统中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餐饮企业虽然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是对品牌的理解停留在菜品本身的质量上,没有形成多种因素合力的效能。

缺乏龙头企业带头效应

大同餐饮相对“弱、小、散、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孵化能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大,与国内一些龙头餐饮品牌相比,大同真正有影响力的餐饮品牌凤毛麟角,真正在全国叫得响的餐饮品牌也是极少。大同系列品牌走出去到外地的成功案例也不多,缺少以龙头品牌来牵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格局。就如在面食品牌发展上,大同刀削面消费者能数出来的品牌数量远远少于兰州牛肉拉面。大同民间杂粮小吃丰富多样,但走出大同有品牌效应的很少,大同面食包括刀削面在内,也是缺乏品牌化发展和龙头化引领。
大同美食产业发展的路径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餐饮行业承载弘扬传承中华文化、拉动消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大责任,大同市也一直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要内涵,不断培育大同品牌,推动大同经济发展。针对大同市的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孵化一批品牌与特色餐饮企业,培育5-8家龙头餐饮品牌进入全国前列。

建设“面食博物馆”,勾画经济新增长

面食博物馆建设符合大同打造“博物馆之城”的远景目标,又是全面展示大同饮食文化、世界面食技艺的绝好平台,也是提升大同在全国的知名度的绝好机会,同时为大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机,是大同面食与文体旅游的绝佳结合点,为大同下一步发展壮大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完善大同古城经济业态链。加快古城活力复兴,通过面食博物馆建设,促进古城内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植入新业态,以博物馆的形态综合体现面食产业文化,是对现有古城业态的良好补充。博物馆要集结全球面食文化的相关元素,包括原料、工具、器皿、成品、历史资产、相关遗存等展现,以声光电等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互动,带动刀削面、百花烧麦、抿豆面等一大批当地特色面食进驻博物馆。同时,进行相关产业升级体验,支撑培育面食博物馆成为面食产业发展峰会的永久会址。

二是擦亮大同美食的金字招牌。大同由能源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休闲度假型城市转变过程中,美食必然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在食、宿、行、游、购、乐中,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要通过面食博物馆向全国、向全球展示大同美食及传承文化,介绍大同当地以面食、以最有名的大同刀削面为主的系列美食。同时,以博物馆背书的标准化面食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让消费者不光看得见而且带得走,通过以文化旅游、体验消费的形式让面食博物馆形成一个产业特色龙头。

三是以体验促进高质量发展。面食博物馆建设也是全面提升大同餐饮文化营商环境,全面促进大同美食多元化发展,以新的体验式、场景式运营,把体验作为参观者愿意为之投入的因素,如在博物馆内采取前店后馆的模式,吸引客人在参观的同时进行现场制作。通过博物馆的创建还可以引进或者培育一些面食相关赛事餐饮产业,释放赛事餐饮产业发展机会,举起面食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标杆旗帜。以面为源,以面食为起点,面食博物馆是描绘大同美食供应链的龙头。

讲好大同故事,扩大美食影响力

大同不缺故事。从北魏时孝文帝推行“三长制、均田法、班禄制”,建立了农业大国的雏型至迁都洛阳、花木兰归来见天子坐明堂、北宋年间杨家一门忠烈保家卫国,白登之围、昭君出塞,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都发生在大同。历史已经给了大同深厚的积淀。

大同不缺美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三教合一的北岳恒山与悬空寺、唯一的宫殿式寺庙建筑华严寺、代王府、善化寺、大同城墙、火山群、文瀛湖等景观都会让大家流连忘返。2008年大同城市建设改造营造了今天美丽的区域、良好的环境、舒适的状态和强大的软硬件设施。

如何吸引客人在大同作更多的停留,对美食的追求通常会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满足游客在外出旅行时对于文化了解的要求,使抽象的事情变具象,以美食的味蕾加深对整体文旅活动的体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讲好大同故事,这是大同美食走出山西的情感支撑,也是大同美食走向未来的底蕴源泉,是美食让大同鲜活起来。

创新产业模式,推进饮食繁荣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模式的创新也很重要。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州区黄花种植基地时的嘱咐,“把小黄花做成大产业”,推进企业研创黄花菜单。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非常重视大同地域特色美食,在“黄花丰收活动月”现场讲道,“黄花行不行,全靠你们能做出好菜来,做出好味道来。”2021年,由大同市组织的21家餐饮企业在“黄花丰收活动月”中呈现了一桌桌赋予了使命的黄花宴,充分体现了大同特色,这也是对习总书记关心黄花产业的最好回答。今天,黄花众多菜品就充分体现了大同执着的创新精神,大同美食的创新之路已经开了个好头。

拥抱新科技,倡导智慧餐饮

新的移动信息技术对行业的冲击与改变起到了重大影响,信息化、自助化、智能化消费新体验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90后、00后群体不断崛起,年轻人更依赖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如短视频、网红等对消费选择做出决策。虽深居内地,大同的餐饮企业一定也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同部分知名餐饮企业也在利用外卖平台和移动支付技术打通原来倚重的堂食场景,利用成品、半成品、外卖产品贯穿居家就餐、居家自制、户外便携等场景,很大程度上弥补疫情期间企业的损失。同样当移动支付与实时地图技术更新出现以后,外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技术的引进功不可没。

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餐饮业量身打造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智能化手段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条件,进一步精简餐厅员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管理绩效,为餐饮行业带来新的发展路径。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智慧餐厅,构建良好的消费场景,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用餐体验的需求。同时,依托数字技术进行直播带货或者社群营销,不少餐饮企业抓住时机,将自身销售与直播结合起来,实现客流导入,利用直播宣传餐厅的服务、菜品等内容,观众能直观地感受到餐厅的服务氛围和饮食文化。智慧餐饮的来临使得企业无论身处何地,都需主动或被动考虑出路。

回溯历史,《魏书·列传第二十三·崔浩》中《食经》记载平城即如今大同,评价为“书满天下,味美中华”;《齐民要术》也对大同市相关食材及烹饪方法有详细记载;大量出土的与餐饮相关的器皿,更是说明餐饮在大同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良好的营商环境,必将促进大同美食产业向特色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为弘扬大同美食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上一篇:水电项目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体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