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采访主题:大一学生对大学期末考试的看法 采访对象:大一学生(1—2名) 采访方式:校园现场采访

采访背景:临近期末考试,大一学生对大学的考试方式看法不一 设计问题:

1、与高中考试相比,大一学生更喜欢哪种考试方式,理由。

2、两种考试模式有何不同,其优缺点。

3、学校实行的绩点制度因老师标准不一,会不会有损公平。

4、如果绩点导致的不公平发生在受采访者本人身上,他(她)作何感想。

5、绩点不公对学生的影响。

6、如何正确对待绩点可能导致的不公等。 整理采访资料:完成写作 工作人员安排:

记者:XX

采访提纲:XX

采访记录:XX

道具师:XX

采访记录

记者:同学你好,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同学甲:好,行。

记者:现在临近期末考试,同我们以前的考试相比,大学考试有它自己的特点,那么你是喜欢以前的考试模式还是喜欢现在的呢?

同学甲: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现在的考试模式。 记者:能具体谈一谈为什么吗?

同学甲:因为现在考试和以前相比,它少了很多压力,没什么期中考试和月考,就一个期末考试。你只要最后努努力,就行了。 记者:那你就是说“临阵磨枪”也管用是吗?那么这样的知识你认为是牢固的吗?

同学甲:首先我得声明一下,这也不是你说的什么“临阵磨枪”,它还有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最后是一个冲刺阶段,需要抓紧复习。这样的考试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相比较高中而言,知识可能没那时记得牢固。但是我觉得,大学重要的是能力培养,知识都是次要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的。 记者:对大一新生而言,我们学校的绩点制度是一个新事物。那么你认为绩点制度会不会有损公平呢? 同学甲:我觉得有点。 记者:为什么?

同学甲:因为有学长就说,你拿到的分数、绩点是看你选什么老师。比如说,同样的一门课,你选的老师不一样,可能有的老师给的分高,有的老师给的分低,老师存在不公平。他给大三的学长学姐分高,给我们大一的分就比较低。我有的同学选那个管理之类的课,那老师给的分都比较低。

记者:如果这种不公平发生在你身上,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同学甲:说实话,肯定会有点打击我的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我会觉得白付出了,有点不公平。

记者:那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不公平的呢?

同学甲: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只要你付出了,回报肯定还是会有的。当然这个绩点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呼吁一下,对绩点制度做一些改革。让学校在培养我们能力的同时,也考虑一下我们学生的公平。最好不要让我们心里感到不平衡。

记者:谢谢你的建议,好的,谢谢。

记者:同学你好,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同学乙:好的。

记者:据我们了解,你平时还是挺努力的,也并不缺课,而你的选修课得分却比较低,那么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同学乙:我觉得这个整个的大学教学体制有点不公平,主要是这个绩点制度,它完全由老师决定。那些平时和老师走的近的学生、交流比较多的学生,老师就可能给他们的分比较高。而一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学生得分就比较低。老师看不见他们的努力。这样就会造成不公平,打击像我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记者: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善,那么你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努力吗?

同学乙:这个看以后的情况吧。在搞学习的同时,我应该多注意和老师同学交流这一块。

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为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试能力,2012年3月18日下午五点,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系于JA209展开心理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比赛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了解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此次考试能够使同学们在自我领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活动的举办进一步的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加强心理健康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2017年7月, 网上一则有关格斗孤儿的纪录片引起了广泛争议, 纪录片中, 一群来自四川凉山贫困山区的孤儿, 他们在家乡无依无靠、贫穷、辍学, 却被成都的恩波格斗俱乐部所收留并派去参加格斗比赛。

在背景信息不明的情况下, 网友和媒体大多以“心酸”、“残忍”等词来表达情绪。随后四川成都警方介入, 调查俱乐部对孤儿们收养的合法性和是否有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比赛。之后凉山的教育部门要求孤儿们回到老家, 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央视新闻、新浪微博、腾讯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开始对这一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最终经过多方调查和取证, 孤儿们参加的格斗训练是正规、安全的MMA, 加入俱乐部的孤儿, 是在地方政府提供贫困、失学相关证明。然而, 在真相显露之前, 媒体为了将热点放大, 早已经将这家俱乐部塑造成一个残忍、冷血的地方。他们声称该俱乐部逼迫孩子们进入格斗场进行格斗, 以此来牟利。殊不知, 是因为这些俱乐部, 可怜的孩子们才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但因为媒体舆论的影响, 外界却对该俱乐部声讨笔伐, 实属悲哀。

(一) 舆论博弈, 众说纷纭

此事一出现在公众平台之后, 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波动。一时之间大凉山的格斗孤儿盘踞了各大网站的热点榜首。一群不知真相的群众开始对这件事大肆讨论。这些舆论压力无论是理性且富有建设性的谏言, 还是片面且煽情的段子式的批评, 都只能沦为一堆冰冷的舆论数据。如此观之, 今日芸芸众生的忧患意识, 显然不能只是通过做大舆论来实现。若没有可供操作的舆论问责机制, 若机制不能真正成为推动问责的发动机, 当事人简单地“把事情搞大”, 乃至颇为沉重的“身体维权”, 都只能吸引一时的舆论目光。

(二) 核实调查, 新闻“烂尾”

在媒体转载和引发舆论热潮的同时, 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比如当地政府是否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拳击场是否建有防护设施?究竟是谁把孩子送到这些拳击场?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核实调查, 在对拳击场的运营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后后, 便以“警方正在协调各方部门进行调查, 将会尽快给出答复”作为此事件最终的回应。

然而, 随着新闻热度的不断降低, 很少人再去关注这件事, 再加之新的热点事件的出现, 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已被其他新鲜事件所吸引, 这一当初的舆论热点事件最终成为被压在“箱底”的“烂尾新闻”, 得不到妥善地关注与解决。

二、受众关注格斗孤儿事件的心理分析

(一) 共鸣心理需求

对媒体报道的事件, 当受众感知与自己经历相似时, 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格斗孤儿事件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女性人士的共鸣, 她们认为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尤其是对于以为母亲来说, 他们知道怀孕的过程实属不易, 更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拳击场, 因此他们在同情的同时也在呼吁全社会应尊重孩子们的尊严和感受。这不仅让无数的女性网友产生心理上的感知与共鸣, 更引发万千网友的同情心理。

(二) 猎奇心理需求

信息发布的无门槛化、即时性使得新闻专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各类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的新闻信息充斥在网络世界中, 而新奇、怪异、匪夷所思的事件成为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 很多媒体人不在严格的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 将未经证实的、能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的信息发布到网上。甚至还出现夸大、扭曲、捏造新闻事件以博得受众关注、满足其好奇心的现象。

格斗孤儿的责任认定并未得到完全证实, 但在事件持续发酵的这段时间, 不同议题一个接一个的被抛在大众面前, 一些网友发布的针对性、偏袒性言论被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开来, 促使事件状态的进一步扩大, 甚至偏误。之所以未经证实的信息会大规模的传播, 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 愈发激烈的热点事件足够让这些人高潮, 足够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 他们对孩子被送进拳击场的原因及责任认定产生好奇心理。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 使得受众难以对信息的真假进行分辨, 往往会被一些偏颇的言论所左右, 而受众又渴望知道事件的背后真相, 他们为了满足各自的好奇心理而对信息进行选择、传播。

(三) 社交心理需求

人们对网络上热点事件进行关注, 并站在多数人的一方对事件进行评论, 这是一种基于归属感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人们通过使用媒介, 来获得群体的归属感。格斗孤儿事件从发生之始便成为社会焦点事件, 不少主流媒体、明星、网民等纷纷以“拳击孤儿”为关键词进行发帖评论, 我们相信有一部分大众是站在正义的角度, 出于对孩子的同情与关怀, 积极主动的去关注事件的进展结果, 为事件还原真相群策群力。但也有一部分大众为了迎合社会群体的需要, 为了使自己看上去“随波逐流”而故作热心、消极被动的去关注事件, 他们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加入到讨论的热潮, 满足自己的社交心理需求, 这并不能给事件的传播解决注入积极的能量, 反而在事件沉寂后, 他们的关注度会骤减, 事件最终只能回归“无声”。

三、烂尾现象的受众心理变化

(一) 需求得以满足的心理

人们接触媒介通常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 一旦此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不再对这一事件进行过度的关注与评论, 转身投入到另一热点事件的谈论中去, 加之媒体报道的减弱, 热点新闻烂尾现象便成了常态。人们也许并不是真的关注于事件本身, 情感得到共鸣, 好奇心得以满足后, 人们便继续讨论着最新的热点新闻来达到新的社交目的, 之前那件被网友高度关注与讨论的事件便随着关注度与报道量的下降而淡出人们的视线, 成为历史上的又一烂尾新闻。

(二) “求新、求趣、求同、求异”的心理

在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已实现从被动的、盲目的接受信息向主动的、有选择的、有特定需求的接受信息的转变。一个又一个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涌现满足了受众“求新、求趣、求同、求异”的心理,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 受众不断地投身于新的热点事件中, 紧跟社会大潮。

因此某个热点事件出现后, 人们在“求新、求趣、求同、求异”心理的推动下, 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对事件的细节、进展都会投以巨大的关注度, 并且积极的在网络中发表个人的看法, 追求共鸣。

(三) 受众认知的不协调和心理的不适感

人们对所感知的事物总是避免残缺、凌乱、混杂、破损, 力求整齐、规范、统一、完好。烂尾新闻通常在一开始声势浩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 便不了了之, 往往会给受众造成一种不完整的残缺心理, 这不仅会引发受众认知的不协调与心理上的不适, 还会影响受众对媒体的主观印象。在下一次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的时候, 上一次的使用体验, 便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今后对媒体的认知。一次次烂尾的体验, 造成心理的不适, 使得受众不再过度的去关注事件的结果。

四、热点新闻烂尾的治理策略

(一) 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在这个新时代, 受众一改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态势, 变得更具有主动性, 今天的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 他们基于自己的主观需求去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信息。但是, 尽管如此, 也不可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而发布不实、虚假的新闻信息。作为媒介, 积极引导受众的价值取向, 在尽可能满足受众好奇心的前提下, 提供量多质好的信息内容。

美国学者伯纳德·科恩说过:“在多数时间, 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 却是惊人地成功。”因此, 媒介应正确引导受众的价值取向, 提供正面的、积极的内容, 不能一味的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迎合受众而发布虚假、恶俗、低趣味的内容。

(二) 深度挖掘事实

《重庆商报》总编辑张宪民说过:“整个报道不能给读者留下困惑和疑虑, 力求把新闻做完整、做透彻、做深刻, 做出积极的社会效应。”媒体的核心能力是挖掘事实, 逼近真相, 对自己报道的内容负责。而受众“求真”的心理需求恰好折射出当今社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焦虑状态。

我们正处在一个事事皆疑的时代。每天都处在高度警惕的状态, 对接触到的信息都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怀疑态度。因此, 媒体应秉承新闻真实的客观原则, 通过挖掘报道新闻的真实内涵, 向受众还原事情的本相, 通过真实、有效、有力的报道促使事态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 让新闻彻底摆脱“烂尾”的现象与结局。

(三) 监督持续发力

一些媒体只对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感兴趣, 一味的博受众眼球, 并不关心问题是否真正解决, 使得新闻报道不能真正的带来社会反思, 解决人们切身利益。

媒体作为人们的发言人, 应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为人民发声, 对媒体而言, 报道速度不应是其追求目标, 报道质量与持续度才是其价值所在。

媒体的职责不仅是对新鲜事件进行报道, 更为关键的是要将脱离受众视线的“旧闻”重新拉回, 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入报道, 重新引燃受众对“旧闻”的关注。通过推动舆论监督持续发力, 力求呈现全部事实和真相, 让媒介真正成为社会公器, 避免半途而废的“烂尾新闻”出现, 促进问题得以真正解决, 还当事人以公道。

摘要:网络热点事件在引发舆论热潮后, 常常会被其他新鲜事件所掩盖, 进而造成“烂尾”新闻的出现。本文以“大凉山的格斗孤儿”为例, 来分析热点新闻中受众心理需求的转变, 并为如何走出烂尾困境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心理需求,热点新闻,烂尾现象

参考文献

[1] 陆高峰.烂尾新闻与蛇尾新闻[J].青年记者, 2010 (15) :10.

[2]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在社会各领域内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新闻是传播时事的有效手段,而以往的新闻制作与传播所耗费的资源较多,成本投入与实际收益存在较大差距,在制作与传播方式上也较为单一,这就导致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不足,新闻制作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对新闻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数字媒体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使得新闻制作与传播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新闻制作水平不断提升,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新闻信息的传播更为精确、高效。基于此,有必要对数字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制作与传播中的應用提升新闻制作与传播工作的效率,为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数字媒体;新闻制作;新闻传播;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媒体不再局限于互联网行业,而能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许多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对社会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在新闻行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够实现新闻制作与传播方式的优化,增强传播内容的精确度,提升新闻传播效率,促进新闻制作与传播方面的改革,为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这也说明,当下数字媒体与新闻行业的融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力。因此,有必要强化对数字媒体相关概念的认识,深入理解数字媒体的含义,并结合新闻制作与传播的实际要求,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将数字媒体融入到新闻素材的采集、节目的制作、节目的设计包装及精确播出中。通过数字媒体的高效应用使传播质量得到保障,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能够实现新闻制作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促进新闻制作水平和传播效率的提升,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1. 数字媒体的含义

数字媒体指的是以二进制方式对图形、文字、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记录与传播的媒介方式,是获取媒体信息的一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形、文字、声音等信息资源以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实现抽象信息的具体表达,使抽象的感观变为具体的、能够进行管理的数字信息。这种优势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各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对许多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数字媒体对新闻行业的影响尤为明显,数字媒体与新闻事业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新闻制作与传播方式的变革,改变传统新闻行业发展的困境,还能够以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增强观感体验,确保新闻的高效传播。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可以确保从新闻采集、制作到节目包装设计、播出等一系列流程都实现数字化,这就使得新闻传播更为准确、及时,提升新闻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增强新闻效果。数字媒体的多样化特征是新闻制作与传播的强大助力,这一优势使得新闻内容的呈现更为生动丰富,也充分体现了数字媒体技术指导下新闻制作的水平和新闻传播的精确性。可见,数字媒体对新闻事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与传播中的有效应用是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保障。

2. 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

2.1 数字媒体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

从前,新闻素材的采集工作中都是用录像带来存储信息,首先是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到现场去对事件进行摄影、录像,采访相关人物,完成录像后再进行录像的整理、修改和播放。而所采集的录像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说,当次所采集的新闻素材录像进行了一次整理、修改,被使用之后就不能再经二次修改和利用。这就导致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所采集到的新闻素材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共享,浪费了来之不易的新闻资源,对新闻的制作和传播效率产生了严重影响。而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来之不易的新闻素材得到更为高效的利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将现场采访的新闻信息录像及时准确地传送到新闻网络中心平台上,再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管理系统的优势,完成录像的整理,将其存储到相应网站。这就便于新闻编辑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节目的特性与实际需要,在网站上选择相应的素材资料进行编辑、修改后播出,真正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数字媒体在新闻资料采集中的应用除了能够满足不同媒体单位对新闻素材的实际需求,也能够对以往存储在磁带、录像带中的新闻实施数字化转换,存储至光盘、硬盘中,在新闻节目中,这些历史新闻资料就可以随时应用,不用再花费时间去采集,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和人力,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数字媒体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新闻制作的成本,增加新闻资源的利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确保新闻素材的完整性,为新闻节目的高效制作和精确传播提供保障。

2.2 数字媒体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新闻节目主要通过电视新闻、视频新闻等方式来呈现,这其中包含声音、图像等多种元素。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一般需要经过现场采访、录像、镜头安排、整体剪辑、写解说词、录影配音等操作流程。在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新闻采访、摄影、书面文字的编写及影像编辑等工作需要记者与摄影师共同完成,编辑人员负责对采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数字化编辑、整理完善,完成新闻节目的制作。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新闻的编辑并不仅仅局限于排版、修改,更为重要的是在不脱离事实的情况下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对新闻素材进行艺术化处理,使新闻事件更为具体、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数字媒体技术与新闻节目制作的结合需要专业的视频设备和技术作为支撑,对新闻相关文件、存储介质等进行专门处理,以高效的编辑加工方式打造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能够对数字媒体的内容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新闻素材能够以不同形式集中到平台上,并根据不同需求用相应的编辑方法进行编辑加工,使素材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体现。已经制作完成的节目也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多种各式转换,媒体单位可以将准备好播放的新闻节目存入光盘或硬盘中,即使临时改变播放计划也只需要在电脑上简单操作修改,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流程,这就便于节目的二次制作。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节目制作的效率,实现高水平的新闻节目制作。

3. 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3.1新闻节目的包装设计

新闻节目的包装设计是增强节目效果的重要环节,数字化技术能够使新闻报道更为生动形象,更具现场感。以往的新闻报道多采用口头述说的形式,但由于工作人员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即使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主播人員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在节目中的应变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与观众对新闻节目的期待仍然有些差距。何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观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趋向于多样化,只有创新新闻媒体,强化节目的包装设计,才能给予观众良好的视听感受,促进新闻事业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多样化优势,将数字媒体技术与新闻节目的包装结合起来,使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电视新闻可以听,也可以看,因此,可以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利用动态图片、虚拟场景或动态连线等数字技术使新闻事件更为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灵活多样的新闻节目报道形式吸引观众,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3.2 新闻节目的精确播出

数字媒体在新闻节目传播中的应用使新闻播出的形式更为多样化,观众可以通过视听两方面来了解和感受新闻事件,获得事件的更多信息,观众获得了良好的视听体验,也就增添了一份对新闻节目的认同感,这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不只是作为一项科学技术而存在的,更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数字媒体技术指导下,新闻传播有了更高品质的内容,在传播的精确性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以往的新闻报道总是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传播效率不高,传播质量也不够精确。而在数字媒体时代,社交软件和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与传播更为便捷、及时、精确,几乎已经实现了发生与播出的同步。而且这种传播也不再是单向的,并不局限于电视新闻形式的传播,甚至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制作新闻,这既促成了多途径传播、多渠道接收的全新局面,扩大了传播范围,也充分体现了新闻传播的精确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闻的制作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只有深入了解数字媒体的含义,才能进一步优化新闻传播内容,提升新闻传播效率。本文解析了数字媒体的含义,然后深入分析了数字媒体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媒体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应用,探讨了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包含新闻节目的包装设计以及新闻节目的精确播出。实践证实,数字媒体与新闻行业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新闻传播质量得到提升和保障的重要途径,希望数字媒体与新闻事业的融合能够进一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秋.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0):135-136.

[2]师静.传媒转型背景下的美国创新创业型新媒体人才培养[J].传媒,2016(07):55-58.

[3]王倩,陈媛.数字媒体视阈下新闻舆论传播路径探讨[J].采写编,2018(05):33-34.

[4]栾轶玫,何雅妍.融合技能智能素养价值坚守——多元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变革[J].新闻与写作,2019(07):34-42.

[5]史莉.网络背景下数字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博弈初探[J].科技传播,2019,11(15):155-156.

[6]刘霞非.信息化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大众化传播途径[J].新闻战线,2018(04):45-46.

作者简介:吴小明 江西南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充满了波折,好不容易从政党报刊中突围,现在又有迷失在商业化浪潮中的迹象。涉及到国内传播时由于种种因素的约束,基本还是有章可循的,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却常表现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陆晔和潘忠党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含: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①

而国际传播的基本内容为:一是对本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关于国际事务的政策、立场、观点、主张等的传播;二是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内政外交各个方面的传播。国际传播的根本目标可概括为:塑造国际形象,维护国家利益。②

将以上新闻专业主义与国际传播的内涵作比较,即可发现两者天然的冲突。新闻专业主义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它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自觉地脱离政治权力、意识形态以及经济等因素的束缚,免于政治和市场的控制,以公正客观为其职业道德理想,以服务公众为其最高目标。而国际传播由于和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和政治、经济等因素不可能完全切割,媒体站在国家利益或是政府政党利益层面,很有可能操纵事实,与新闻专业主义报道事实为公众服务的目标相悖。

国际传播偏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因素

国际传播偏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因素有多种,有主观故意的,也有无意或客观因素造成的。由于政治博弈的需要,事实经常被操纵。国际传播中,记者的成长环境、价值观和被报道国家往往大不相同,导致文化差异,形成偏见,也会造成报道偏差。有些国家国内矛盾重重,为转移国内视线,就会将矛头对准中国,是中国过度的需求导致某些物品价格暴涨,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廉价鞋帽、纺织品使得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崗位流失;以及日本新加坡公园里小区内健身设施丢了,也臆断被盗卖到中国了,因为中国对铁的需求量大。

在国际报道中容易流露情绪化倾向,偏离新闻专业主义。这常常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国内对跨国公司的报道常有这种倾向。

国际传播偏离新闻专业主义的方式

进行议程设置,造成为己所用的拟态环境。人们倾向于关注大众媒介报道的问题,并依据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而确立自己看待事物的优先顺序。比如前阵美日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炒作,让人觉得“中国制造”统统不行了,其实据统计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的合格率达到99%,在日本中国产品不合格比例甚至小于美国产品。但由于政治需要,中国产品的质量安全就这样被推上“风口浪尖”,其实美国日本存在比这重要得多的议题。

国际传播媒体惯于采用框架内报道的方式对受众施加影响。受众不可能亲身经历、亲眼看见所有的事情,新闻媒介提供的信息就成为形成认知的主要途径,而媒介对于信息的选取和编辑就形成了一个提供给受众的框架,就好比摄影师的取景镜头,在一片风景中确定自己的角度、光线与构图,呈现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思想与过去。③在框架内报道,带着有色眼镜,凡是涉及对象国的报道都套入既有框架内。

在实践操作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性法则也被操纵。这种操纵方式采用编辑手法,媒体记者通篇采用事实,似乎很客观,找不到一处虚构的事实,但在写作中巧妙组合事实就流露出记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看一下法新社对俄国女记者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娅遇害的报道,消息开头介绍记者遇害事实,中间为相关背景,最后说该记者由于对车臣的报道引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普京扶植的车臣政府的猜忌,波里科夫斯卡娅还是普京的反对者。结果读者就给引导得出一个结论,普京很可能是记者遇害的幕后主使者。普京上任后,调整俄罗斯的内政外交,渐渐脱离西方的掌控。西方也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样一份报道的出台也可以想象。

渐渐兴起的全球化传播或可部分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

国际传播和新闻专业主义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但全球化传播或者可以缓解两者的冲突。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与发展,相比较有以下特点:全球传播更立足于全球性,而非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性;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政府间国际机构,而在全球传播当中,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包括跨国活动团体、跨国企业和众多个人;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和平和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是全球传播中的世界性议题。④

如此看来,由于全球传播以上特点的存在,或许使得传播更能接近于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在全球传播中,人们关心的对象与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本国和本民族,而是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而思考和行动,这样国际传播或者能从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以大部分民众的利益为念。关于美越战争的报道就是成功的案例,媒体最终摆脱了政府立场,选择报道真相,从而促进了战争的结束,成功地实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

但不可忽视的是,全球传播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是否能在国际关系和新闻专业主义之间保持较理想的平衡,仍是个疑问。

注释:

①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7期

②④刘继南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页

③李希光 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63页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上一篇:质量监督论文范文下一篇:外资并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