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范文

2023-09-18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范文第1篇

一堆石头没有“组织”只能是一堆乱石,经过一定的“组织”就可以成为著名的建筑,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建筑。“怎样组织”是一门管理科学,不同的管理就会产生不同的组织形态与性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催生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是能真正产生新思维、新策略的创新型组织的管理;活力管理是能给组织带来蓬勃活力及无穷创造力的管理;特色管理是通过特色创建的过程形成组织文化的管理。新时期学校建设需要以这些新的管理理念来促进学校变革,引领教育发展。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提出的新观念,它是针对知识的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等因素而实行的管理。信息时代,信息随时更新,知识管理不可能只是对原有知识或信息作简单的记忆及整理,它需要对繁杂的知识作出选择。知识管理还要求知识创新,它预示着对未来知识进行管理,它会产生与创造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产生新思维、新策略。知识管理对学校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使学校从本质上来理解新课程。

新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知识经济的产物。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知识不断扩展、裂变、更新,以记忆及反复训练为主的知识学习方式,已很难适应新情况。学生从书本、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在其知识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从同伴、网络、社会上学到的东西将更多。面对不断变革及转型期的学生及不断丰富的课程内容,再用原有的包括课程管理在内的学校管理制度已难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了。所以,实施新的格局下的新课程,需要借助“知识管理”理念来推动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变革。知识管理,将更关注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知识的传播与学习的变革,将更关注信息时代学生知识结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爱好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新课程实施后面临几大问题:教师不熟悉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师备课时间较紧,工作压力大,教师需花更多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处理;与新课程配套的课程资源没跟上———教材是新的,但教辅还是旧的,课后的习题是旧的;新课程强调的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学习方法、评价方式、学校管理等产生冲突,活动课开设后教学任务完成不了,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学校和教师。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及学校在知识管理中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例如,教师对于教科书与课程资源的认识问题;教师课程开发问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问题等。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依托知识管理的理念,促成教师对旧知识进行筛选与加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需要提高教师的知识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们的课程意识,形成新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所以,知识管理促使学校从本质上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新课程仅仅是开设了几门活动课”,或“对学生多了一些表扬”等。

2.要求学校从管理的视角来认识教育技术。

“知识管理”的诞生源于知识经济的到来,本义是对日益膨胀的知识运用一定的技术(主要是IT技术)进行管理,使之“简单”与“适应”。所以,知识管理是需要技术支持的。知识管理对技术的要求可以这样概括:便于管理,便于学习,便于共享。

技术服务于学习,应是知识管理的一个目标。知识管理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特别是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与建设课程资源库,方便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学校应依靠广大教师的力量与优势,建立一个能让教师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加强对知识的管理,提高教师的知识收集与管理的能力。

这一点也是教师们所希望的。一位新教师在谈到教研组建设时说:“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没有时间去听课,天天都忙着备课,而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难免质量不高。要是教研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就好了!”有一个教研组采用电子教案共同备课的方式,先由组内老师搜集资料,然后,由大家讨论共同决定教学内容,制订初步的教学方案,再由各教师根据各班级情况及教师个人特点进行调整,最后进行教学。

管理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对有限资源的调配,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并非技术越先进越好,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知识管理要求教育技术(包括教学方法)达到最优,最优的标准是最利于学生学习,而不是技术本身的新与旧。

3.学校要建立以“知识共享”为特征的教师学习方式与组织。

知识管理对于技术的真正意义是要建立知识能够共享的平台,使之更方便教师学习。知识管理也要求学校建立以学习为中心,以“知识共享”为特征的学校学习文化。

知识的获得、重组、变革、更新需要学习,新体系的构建,新思维、新策略的产生都需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适应未来世界。

“知识共享”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特征,不能共享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共享知识的组织是死的组织。学校建设也一样,需要这样一种共享的文化。不可想象,如果学校中每个教师的想法与经验都封闭起来,彼此不进行交流,只有讲话没有对话,那将是怎样一种状况呢?纵然每个人都有“独门秘诀”,这样的学校也是一盘散沙。

案例学习,是教师进行知识学习与共享的好方式,也是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好载体。教学案例,是能体现一定教育教学现象,能揭示一定教育教学规律的实例,它具有典型性,也是知识管理的典型事例。学校重视案例学习,可以缩短教师教学探索的时间,为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参照。案例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如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讨,对一般教师或名师的课堂或课堂片断、实录进行分析等。

案例的收集与编写是较高级的知识管理。案例的收集与编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加工与管理,学校如能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实践,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的科研管理应把教师的案例研究及总结作为他们重要的科研成果或形式加以重视和推广。

知识管理与共享需要一个平台,而学校教研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教研组应通过自身的变革与努力,使之成为教师获取知识、智慧,相互交流、提高的平台。

总之,学校需要提高自己知识管理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学校和教师进行知識管理的机制,促使教师对已有知识进行有序、有效管理,并能不断更新知识,为教师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及平台,促进知识共享。

活力管理

“活力,一个全新的管理挑战。”这是新时期管理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同样也适用于学校管理。

一个组织,是否有前途与希望,就看它是否有活力。组织是有生命的,组织的生命来自于自身的活力。活力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能有效激发组织活力的管理,组织管理把有效激发组织内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视为成功管理中的一个“法宝”。活力管理对学校管理意义同样重大。

1.学校管理者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团队。

活力管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掘自己团队的优势上。让团队充满活力,也需要吸收优秀的人才加盟自己的团队。但这些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要基于原有的基础,发掘团队自身的优势,让每个员工都能觉得自己在这个团队中很重要,并能意识到这样的团队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相信自己的团队,要从相信自己的员工开始。

相信自己的团队,要求在学校慎用“末位淘汰制”。一些学校的“末位淘汰”是把企业或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照搬到学校的管理中,而没有考虑到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有着不同的特性,需要不同的管理理念。一个组织的发展,其竞争是必需的,但其外部竞争的意义要大于内部竞争的意义,即组织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过度的竞争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会抑制教师的合作与对话,会危及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最终也会削弱组织的竞争力。对竞争者来讲,其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一个人的成功是以另一人的失败为代价。其最终结果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趋于紧张,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组织就有可能成为一盘散沙。

相信自己的团队,要让团队内的教师具有一种共同承担的责任意识。如果组织内的人员能建立一种同舟共济的关系,那将是一个强大的团体。1970年,美国经济衰退,社会失业率高涨,而惠普公司没有裁员一个人,而是实行“全体人员一律减薪20%,工时相应减少2%”的策略,从而保持了全员就业,顺利度过衰退期。惠普的用人之道就是:信任员工,尊重个人,持久雇佣。

2.活力管理要求营造一种积极的组织文化。

与“活力管理”相悖的还有“平庸文化”。文化是组织的DNA,它浸润在每个教职员工的言行中,融化在不同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中。一个组织表层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而其深层的竞争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

不同组织对应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也决定了组织的不同命运。“平庸文化”带来的是平庸的组织。在“平庸文化”主导下,教师们不关心学校的发展,不关心自己的成长,更不关心别人的成长,教研活动中不肯当面表露自己的意见,而背后却喜欢指指点点。“平庸文化”很难给教师带来工作热情与职业自豪感,教师们往往靠牌艺、麻将、游戏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对于学校而言,一个人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组织的平庸。

“活力管理”则不同,它给教师们带来的是一种进步的、积极的文化,教师们可以敞开心扉,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们常常在书籍与思考中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活力管理”倡导的是“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不同教法的交流甚至冲突被视为一种尤为可贵的资源。

特色管理

个体讲个性,组织讲特色。

学校发展应该有个着力点或抓手,学校的特色建设无疑是一个极好的着力点和抓手。特色管理即学校依托特色建设来管理学校,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与活力,激发教师的学习与工作热情,促进教师发展。特色是学校的管理目标,也是发展目标。特色管理与一般管理的不同,在于通过特色创建带动全体教师的发展,特色创建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

⒈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学校发展。

名噪一时的学校有的是,但名垂青史的学校却不多。名噪一时的学校大多以追求名利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而名垂青史的学校则把培养健全的人格与着眼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作为己任。真正的特色也应是符合社会发展及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的,是能反映人类正确的价值观的。

价值观决定着学校的特色。比如,有两所学校同样是讲到教师备课的问题。一学校为了强化教学质量,要求同一年级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不但统一教学内容与进度,而且统一讲稿,教师的备课笔记需要经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签字后才能进课堂;另一学校则主张个性化备课,它也统一进度及内容,但不统一备课,它强调的是资源共享,要求把所有教师的备课笔记及备课资源在网上公开,让教师们依据个人特点与班级特点设计自己的讲稿。前一所学校更关注所谓“教学质量”,其实主要是学生的成绩;后者更看重教师的发展,以教师发展带动学生发展。前一个确立的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发展目标;而后一个确立的是长期的、追寻教育及教师发展本身规律的发展目标。因其目标不同,显示了两所学校不同的发展方向。

⒉要有“人有我精”的管理品质。

学校的特色建设是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管理者具有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一所学校要正常运转,只需要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事务就可以了;但要有所成就,那它就一定要有特色或亮点,应该有些区别于他人的东西。一个卓有成效的组织必定会有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做到“人有我精”。

不同学校的职能部门与制度框架大致相同,但特色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差异,就在于这些人人都有的职能部门与制度的有效定位及高效管理。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无疑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让学校创造了“奇迹”。“复习资料的优选重组”,哪个学校在会上没有强调过?但学生作业还是越做越多。而栟茶高级中学严格要求教师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百里挑一”,保证发下去的都是针对性强的好题。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和试卷实行“精选、精编、精讲、精练和有发必收、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四精四必”规范。栟茶高级中学这种“把事情做精”的制度,成为了学校管理中的一个典范。

⒊要选好带动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特色,是学校的一面旗帜,特色管理重在价值的引领。

学校特色管理可从几个层面思考和探索:教师发展,如上海市北郊学校,把“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重视教师对自身精神性方面的关注与追求;课程建设,如江苏省锡山高中的校本课程;学生发展,如美国的斯凯威尔初中,提出了“脱颖而出”方案,要求年级内每一位学生发展一个智能长项,勉励学生“在你身处的社团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让世界变得不同’”;课堂教学,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等。学校发展中,选择一个既能体现优势,又能引領学校发展、化解学校问题的工作点,这是学校特色建设和特色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羊尖高级中学)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范文第2篇

景虎小学 胡孝平

为了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标、驾驭教材、改革课堂。我有幸于2013年3月15日参加了由孝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教材教法培训暨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做了一节平面图形的复习“引路”课、如何上好复习课的精彩报告和王玉凤老师做了关于教材教法考试指点。深为这俩位教研员的深钻细研、文笔资深我感到倍加欣慰,我认为我们有这样的教研员、改革的领路人,我们孝义的教改会有希望的。她们以课标为导航、以教材为范本、以学生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独领风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期间我听了张孝萍老师的这节观摩课,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掌控多变的数学课堂的能力,才会使数学课上的有声有色。课堂中老师完全将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特别是在这节平面图形复习课上张孝萍老师先让学生小组酝酿、商量分工,分工交流课前整理的知识。既省时又省力。这样小组人员就人人有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同学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接着让学生用转化思想把图形用网络图窜起来,小组合作交流后进行展评,充分显示了学生的能力,展示后教师用课件展示较美观的网络图展现给学生,并用一棵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来预示着学生的成长。这样既直观又形象。另外张孝平老师在课堂训练上不是干巴巴的练习,而是出示有思维技能技巧的题多方位进行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知识 能力的训练。这样就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改革的真正含义,让学生经历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何上好复习课。张孝平老师讲的非常好,建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将知识罗列、梳理、延伸。变通是把知识领会与窜通。精炼是让学生学学习的知识强化、形成技能。以达到复习的预期效果。

三、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更深层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更加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范文第3篇

面对各种各样的装置和零件, 学生们首先应该知道它是什么, 它属于哪一类, 亦即不仅要从内涵上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而且要从外延上把握它的确定范围。教学中, 要使学生掌握分类, 关键的不是记忆而是理解, 亦即理解那个以特定属性作为分类标准的根据。只有深刻领会分类的根据才能谈得上对分类的把握。以下就教材中比较常见的分类根据总结如下:

以工作原理为根据。如机械传动可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其根据是传力方式的不同, 这一在传动原理上的不同之处, 正是两类传动本质区别。一个是依靠传动件接触处的直接推力 (或拉力) 传动。一个是依靠传动件接触处的摩擦力传动。结合实例, 认真细致地讲解这两种传力方式的区别, 不仅可以认识个别对象的工作原理, 而且可以对同类对象的工作原理有一个统一的理解。无疑, 这可以为以后的原理讲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以载荷形式为根据。如将轴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 把轴承分为向心、推力和向心推力轴承等。它们或以载荷作用方式或以作用方向不同作为根据。在讲解中, 结合轴和轴承支承零件这一功用, 通过受力分析讲清本质区别, 无疑对掌握分类是十分重要的。

以用途功用为根据。如螺纹分为传动螺纹和联接螺纹, 基本回路分为方向、压力、速度、顺序动作回路, 以及轴系零件分为联接零件和支承零件等。在讲解中, 如能根据对象的相同或相近的功用, 层层解剖, 对比理解, 既能把握分类, 又能对功用加以深刻的理解。

以结构组成为根据。如凸轮分为盘形、板状和圆柱凸轮, 离合器分为摩擦、侧齿离合器, 平键分A、B、C三种, 液压泵分齿轮、叶片、柱塞泵等。这种分类对机械装置来说最为常见。讲解时, 应注意从结构组成的不同上来把握有相同功用的装置或零件。但对较复杂的结构, 就应该认真剖析, 详细讲解, 以使学生理解同类对象为何在原理、性能以及应用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除以上比较重要和常见的根据以外, 教材中还有许多由实践需要决定的根据。总之, 教学一定要重视及其根据的讲解, 使学生掌握对象之间的种属关系, 培养学生从个别见一般, 以一般见个别的思考方法, 从而达到互相联系, 对比理解, 全面掌握的目的。

2 认清本质, 理解功用

机器中的装置和零件都有特定的功用, 只有理解了对象的功用, 才能解决好如何用和怎么用的问题。讲解功用时, 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结合实例, 详解功用概念。教材中比较重要的功用有:传动、联接、定位、支承、控制流量、方向、压力等。讲解时, 应结合实例, 把功用的表现和结果解释清楚。使学生们加深对功用的理解, 并通过相同的功用来把握不同的装置。

把功用相同或相近的对象放在一起对比理解。例如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常用结构, 为什么相同的功用却用三种不同的装置来完成呢?这是因为因为它们用于传动的中介及原理不一样。通过对其区别的理解, 学生将会对一类对象的功用及其区别产生较深刻的认识。

3 分清产生原因, 掌握工作原理

要使学生做到“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就要讲好工作原理。

归结于物理学原理。例如摩擦传动, 可以用摩擦力定律加以解释, 流量控制阀可以用薄壁小孔量来解释, 尤其象液压传动原理, 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更需要流体力学的原理加以解释。比如静压传递原理, 液流连续性原理等, 始终贯穿着液压传动的原理解释, 其次比较重要的是以受力分析, 以及运动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工作原理。

归结到几何学的基本原理。比如齿轮保持恒定的传动比, 啮合特性, 齿轮的根切、变位, 齿轮的间歇原理等。用几何原理推导出工作原理, 使学生通过逻辑的推论, 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产生的原因。

在讲解原理及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时, 要注意分清其物理、化学以及几何方面的原因, 只有这样有的放矢, 才能使学生把握其工作原理。

4 详解参数性质, 把握参数意义

所谓参数, 是表明现象、机构、装置的某一种性质的数量值。它具有可度量, 可比较的性质, 对于理解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解参数时应注意参数在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对理解工作原理的意义。比如凸轮的压力角, 它表明了凸轮与从动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情况, 压力角增大, 意味着有害分力的增大, 从动杆会出现卡死现象。尤其是压力和流量这两个参数, 是贯穿整个液压传动当中的基本参数, 对理解液压传动原理及元件工作原理,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几何尺寸组成上的意义。如模数这一参数, 虽然只是齿距与π的简单比值, 但它却是齿轮每个几何尺寸中不可缺少的量。讲解时, 只有讲清模数的本质特征, 才能把握齿轮几何尺寸的本质联系, 做到全面完整地理解尺寸的意义。

总之, 以全局的整体的观点把握教材内容, 对其知识要点有更科学更准确的认识, 抓住本质, 掌握规律, 使学生做到对知识的全面完整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摘要:机械基础课以机器为研究对象, 目的是向学生讲解机器中的常用装置以及常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针对教材知识要点的本质特征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以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教材,教法

参考文献

[1] 葛中民.机械设计基础[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范文第4篇

电子工艺课程是我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用性强和工程性强等几大特点。

教育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训, 培养出在具体生产工作岗位上能够指导电子产品现场生产、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骨干。

2 依据岗位职能和生产流程选定教材内容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劳动者。结合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选取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岗位情况, 使学生清楚所学知识在今后工作的作用, 消除课程陌生感。

电子产品整机制造过程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从设计开始, 试验、焊接、装配、调整、检验、维修、等方面的工艺过程;二是各种电子材料及电子元器件, 从使用的角度讨论它们的外部特性及其选择和检验。

电子产品工艺生产和管理岗位的要求:在开发阶段:根据产品设计文件要求, 编制生产工艺流程、工时定额和工位作业指导书;指导现场生产人员完成工艺操作和产品质量控制。会对产品元器件筛选、有原理图能进行PCB电路板设计在生产阶段:要求对新产品的试制、试生产, 负责技术上的准备和协调, 现场组织解决有关技术和工艺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实施生产现场工艺规范和工艺纪律管理, 培训和指导工人的生产操作, 解决生产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控制和改进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 协同研发、检验、采购等相关部门进行生产过程质量分析, 改进并提高产品质量。

在产品的发展阶段:研讨、分析和引进新工艺、新设备, 参与重大工艺问题和质量问题的处理提高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据此选定教材内容:从工艺的角度认识器件和材料;整机装配、焊接工艺;电子产品的检测及工艺;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protel99se的应用等几部分。每部分内容贴近生产、贴近实用。比如从工艺的角度认识器件和材料这一章, 以使用为目的介绍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电气性能参数、使用环境、机械结构参数、焊接性能、寿命。这些参数反应一个元器件的特征,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拉近抽象的理论符号与真实元器件、材料和产品之间的距离。达到学会使用的目的。

3 采用分层次教学和考核

课程内容确定以后, 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由于生源的限制我校目前电类各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 特别是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 学生的掌握程度深浅不一, 这使得课堂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言觉得价值不同。部分学生对实习动手的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电子工艺实习仅仅是简单的劳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 分层对待,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成就感。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依具教学目标, 分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 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第一层是专业基础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是中等水平的学生, 第三层是基础及动手能力较困难的学生。对第三层次的学生采用降低要求, 单项训练, 培养对电子知识兴趣。第二层次采用多练习、抓反馈提高专业知识学习能力, 掌握工艺和操作方法的应用,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第一层次在理解、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基础上, 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方法灵活运用, 以及实做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工艺课实训教学, 要求在一周内做一部电话机。具体步骤集体讲授、演示, 分层讲授, 分层练习, 辅导, 集体总结。

内容分为原理讲解;识别、检测元器件;焊接;整机检测;作图;写实验报告;总结几部分内容。

第一层次学生一般一天半左右完成品焊接。要求读懂原理图, 要求了解重要元件内部结构;能够独立识别检测元件、焊接美观无虚焊漏焊点、利用测试点检测整机, 解决简单故障、绘制原理图、pcb图, 写实验报告, 鼓励横向拓宽和创新。

第二学生层次一般在两天完成产品焊接。要求要求读懂原理图, 重要元件要求了解管脚作用;能够独立识别检测元件, 焊接无虚焊漏焊点, 利用测试点检测整机。绘制原理图, 分组做pcb图, 写实验报告。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层次学生在两天办到三天完成成品焊接。在老师和第一二层同学帮助下求读懂原理图框图, 重要元件要求了解作用能够识别元件, 焊接无虚焊漏焊点, 检测整机。绘制原理图, 写实验报告。培养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自尊感, 成绩评定非常重要。否则分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针对本课程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特点, 在课程的考核中采用分层考核和项目成果检验+过程检验的相结合方法进行终结考核, 学习上的成就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东西, 因为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功的标志, 而对另一个学生3分就是很大进步。把学生实训过程, 动手能力的高低作为评定的一部分, 是因为有时学生独立分析遇到的故障, 需反复拆装试验, 排除了故障, 但线践板的美观降低了影响了成绩, 通过分层和过程考核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

4 结语

电子产品工艺课程通过依据岗位职能、生产流程选定教材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中紧密结合企业生产, 增加一线体验, 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采用分层次教学和考核, 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学习, 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电子工艺课程是近年来高职高专电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高职课程向实用性转变的成果。本人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 依据我校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 在课程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关键词:教材,分成次教学,分层次评价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 陈栗, 王伟平, 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B.A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3] 李文方, 李伟.应用型高校电子工艺课程改革探索, 黄河科技学院[J].科技信息高校理科研究, 2010, 28.

[4] 林明勇, 刘华姿.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实践教学组织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24.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范文第5篇

备好课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基础,这要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的认真钻研与解读上。现在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我们的老师平时很多时间都用在批改学生作业上,如果有几套本子没有改,他肯定是认为自己的严重失职,但是本来要花一个小时钻研教材的,他因为批改作业只用了半小时、甚至更少,他却没有觉得什么,心安理得。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本末倒置的现象。打个比方:备课的过程就是烧粥的过程,批作业是揭开锅盖的过程,我们的老师都乐衷于做揭锅盖的事情,对粥怎样烧?烧的怎么样、糊了还是怎么的却不闻不问。备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你的上课的质量,决定着作业的质量。所有我们的老师应该好好重视备课工作。

现行语文课标只是列述了课程目标,即必须达成的最终结果,对教学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并没有具体规定应该教什么,这也带来了为什么说“数学明明白白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说法,名师高手或可信手拈来,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所以研读文本、认真备课尤为重要。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教材分析总的要求

要深入理解和钻研教学大纲,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篇、章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准确精练地写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方框图)、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的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原则,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优化处理教材,如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明确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教材分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讲练结合,让阅读教学走向充实

“讲练结合”往往会被认为是数学课教学要求,在语文的教学,除了语文书之外我们还要完成课堂练习册、补充习题等练习,很多老师都习惯于让学生在课外去完成作业,然后再进行批改反馈订正。其实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在语文课上,我们也应该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促讲。

每篇课文之后都有练习,它是针对课文特点、重难点设置的,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前沿阵地。在教学中,我们要打破课后练习课后完成的成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比如四上的《珍珠鸟》课后练习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个问题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是统领整全文的灵魂问题。让学生抓住这个问题进行预习思考,课上再围绕这个问题讨论归纳,就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有作业设计的意識,不能只局限于用现成的练习,落实精心设计练习或者是练笔,。提倡运用作业本。设计作业其实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上课都是挂小黑板,那时老师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都是高度认真的。原因在于那是老师自己花精力设计出来的作业,那是学生自己抄下来的题目,所以从态度上都是认真的。但是现在的练习来的太随意,大搞题海战术,造成一个教育的怪圈。使用作业本在语文上意义还在于可以培养学生行款布局的能力,提升学习品质。所以本学期开始我们学校要坚决恢复语文课堂作业本的使用。同时将课堂练习册作为教师的选做练习。我们重视了课堂练习本的发挥,又做到了准确“诊断”和及时“反馈”,我们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不至于造成“教什么”和“练什么、考什么”的脱节。让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得以提高,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但是,不能就教材分析教材,而应该站在教学大纲的高度去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因此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因此,钻研教学大纲、领会其实质,是进行教材分析的首要步骤。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还应当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研究,才能结合大纲真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对教材的内容和编写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有深入的认识。教师备课教课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停留于对教材的钻研,必须研究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思维障碍,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广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只有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去组织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克服难点,这个过程包括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自我意识、自我转化和创造性构思的过程。否则教材教法的分析和研究就可能无的放矢或流于形式。

另外,教材在编写中注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精美的插图,这不但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理解,使图与文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注意设计有趣的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活动中学会学习。

注重引导发现,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在引导、指导学生学习上,有个性鲜明的系统设计:借助单元前的“导语”导向,凭借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的“泡泡”导思,利用课后题目导学、导练,凭借“语文园地”引导发现。

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加强导学、导思、导练。一方面根据需要,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步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如三年级下册在《亡羊补牢》的课题旁有这样的提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一课在叙写李四光围绕大石头向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时,旁边有“李四光真会提问题”的提示。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后有:“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和大家讨论。看,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加呢?”另一方面,用举例的方式提倡和引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如一年级上册,在《美丽的小路》一课后,设计了三个小伙伴之间的对话———伙伴一:“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伙伴二:“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伙伴三:“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只有以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为依据,参考必要的教学资料,才能达到教材分析的目的,教学中做到紧扣教材又不照本宣科,有的放矢地把教材内容用活讲活。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范文第6篇

原因分析:课改之后有些邯郸学步,无所适从;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解,对“双基”和“素养”的对立理解。

原因弄清了,是不是该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把语文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我认为重要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师一定要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

我不想对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过高的要求,那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在文本解读方面教师也是有较大差异的)。因为教材的文本类型各种各样,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表现手法多样,想要每个文本都能解读得很深,每句话都理解得很到位,每个概念都能准确阐释,这无疑是对老师的苛求,也是不现实的。当然在这里我不是帮助咱们语文老师推脱责任,而在于我们今天讨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这个话题时,要取一种更实际的态度,以探求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我今天和大家讨论问题的一个基本立场。 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探究“解读文本”的有关问题。

何谓“文本”?

例如,俄罗斯的伟大作家高尔基回忆,他在10岁左右寄居外祖父家里的时候,有一天,独自一个人躲在一间堆放杂物的小房的屋顶上,看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一颗纯朴的心》。作品的内容与高尔基当时周围人们的生活相类似,他看得很入迷。但是,他突然生出一种奇特的感觉:这篇描写一个极为平凡的女仆的平淡生活的小说,为什么会对他产生如此之大的魅力,把他紧紧吸引住呢?他觉得,这里面可能有某种魔法。于是,他打开一页书,对着太阳光细细察看,想找出隐藏在里面的秘密。年幼的高尔基当然什么秘密也没有找到,因为秘密在语文文本里,而书籍的纸张、纸上用油墨印刷的文字符号都不是语文文本,只是语文文本的物质载体。

语文文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载体。中国古代曾经把文字写在竹简或白绢上,还有铸在钟鼎上的、刻在石碑上的,现在,又有电子文本。不管是什么载体,都只是语文文本的物质外壳,不是语文文本本身。换一个说法,各种各样记录了文学符码的载体,可以叫作第一文本;而第一文本的意思,即被阅读者所掌握的内容,也就是阅读中的意义整体,相应地可以叫作第二文本。

第二文本才是我们要研究的真正的语文文本。

有位哲学家曾说,贝多芬的四重奏的乐谱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没有人阅读的话),和地窖里的土豆没有什么两样。的确,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车厢里,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所关注的其实是第二文本,是由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整体意蕴与思想感情等等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

目前教师解读文本的现状分析

一、弊端呈现:

在文本解读上我们教师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需要正视的。

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浮”在文本的文字层面,不能深入到文本的内在意义。) 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游离于文本的语境,注重语文知识技能的指导,缺失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作用 )

偏:旁敲侧击,舍本逐末(偏离语文教学目标,重人文,轻工具)。

繁:添枝加叶,画蛇添足(课堂容量过多,教学情境过分晃动,课堂表面上繁荣,背后是实质深处的萧条)

难:脱离实际,避实就虚(挖掘过深,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二、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们备课时是不是草草地读两遍课文,然后就对照教学参考书进行课文解读。 讲公开课备课时是不是只注重形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不研究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管学生的实际状况,刻舟求剑,以不变应万变。

是不是想方设法挖掘教材外的资源,把十八般武艺样样搬出,使得课堂的容量过多,而忽略了品词析句?

更有甚之,是不是只读教参,根本没有独立解读文本的习惯,“教参是鸦片” (叶圣陶),从而形成了思维的惰性,对文本缺乏独立有深度的思考? 以下调查问卷反映了语文教师独立解读文本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培训调查统计一

1.您认为以下是一般意义上的备课流程吗?请选择(可以选择多项):

(1)独立解读教材;(2)比较其他解读丰富自己的认识;(3)确定教学目标;(4)写教学预案。

A 我基本上是这样备课的。(36%)

B 我有时是这样备课的。(16%)

C 我从来不是这样备课的。

D 我认为这是许多老师的一般备课过程。(24%)

E 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备课过程。(40%)

F 我认为这种表述反映了一种基本合理的备课过程,但是有些地方要调整,比如:……(有24%填写)

(二)教师培训调查统计二

2.身边的教师是否按以下流程备课?请选择(可以选择多项):

(1)阅读教参和各种教案(包括电子教案,并尽可能多的阅读到多个电子教案,借助电子教案,熟悉并解读文本),有时看一些录像课,看一些帮助解读文本的材料。

(2)结合阅读文本,在电子教案中选择一些自己认可的教学流程(借助文本,结合自己的认识,确定可以使用的教学流程。

(3)执教并反思。

A.我以为这种备课方式很普遍。(60%)

B.我以为这种备课方式合理,我经常这样备课。(56%)

C.我认为这样备课不好,我从来不这样备课。(16%)

D.其他 :(请填写)…… (20%)(其中1 人:执教初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备课,经历一段时间后必须摒弃。)

如何解读文本

一、解读文本——视角多维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始终要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名言。然而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只想到了我们是一名语文教师,是一名教者,该如何把你理解到的知识点教给学生?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从多个视角出发。

1、读者视角,陌生阅读,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首先我们要将自己视为一个读者,要沉下心来细读文本,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形象、想进去、走出来、细品味,通过品析词句,让文章荡涤我们的心灵。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文本,首先要先问自己喜不喜欢,我们一定要用语文教师的敏感捕捉课文中的语言魅力。

2、作者视角,智慧阅读,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蕴的载体。这种意蕴可以是一种情绪、情感、情操,也可以是一种理解、理念、理论;可以是一种直白,也可以是一种婉曲;可以是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可以是一己有限的心得,也可以是济世博大的胸怀…… “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答案在哪里?一定在文本的本身。教参,只能是“参阅”。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来解读教材文本来自作者的规定性。

3、教者视角,立体阅读,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

教师在进入教学之前,必须充分、细致地阅读教材文本,每个教师的个性都成为解读文本的一种别样体悟。教师对教材文本其实在进行着再创造。 在这个意义上,“超越教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但教师的解读规定,一定只能由文本所包含的意蕴生成,而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持之有据,这个“据”,就是文本意蕴的本来、本源、本质。

4、学生视角,个性阅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师不仅要考虑把教材文本教给儿童,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教材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遵循教学最基本的规律。 低年级识字课教学,有的老师备课时(尤其是公开课)煞费苦心琢磨出来的方法新颖别致,可却根本不适合孩子们,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延续始终。没有遵循规律的教学一定是低效的。

二、解读文本——细读是关键

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观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专家观点:对教材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神之所在,教师操作是课堂教学形之所在,神形兼备方乃成功。 所以,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生成。一句话:只有文本解读得好,课堂教学才会落实得好。 解读文本的过程恰似佛家入境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有经历了这种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那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细读文本。

(一)何谓“细读”

“细读”的字面意义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古今中外,一切负责的、敬业的文章批评家都会赞同并实践细读;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文学教师,都要求学生细读。因为关于课文的一切独到的见解、高深的理论或教学的看似神奇的预设,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基于文本的细读与深入的理解。如果说,一般的人,非中文专业的人阅读文本,可以是随便翻翻,可以是大致浏览,人们很难也不会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那么对语文教师就不能这样,而是语文教师需要细读。

细读,是无数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的共同经验。撰写《三国志》的晋代学者陈寿和,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先后都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圣杜甫有“读书破万卷”的名句,大文学家苏轼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又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美国的麦肯迪说:“读几十遍后,味道才漫漫跑出来。”

所以,所有细读的前提都是慢读、多读和认真读。细读之后,一定要留下形象、留下语言、留下情感,落实语文教学本体目标。

(二)涵咏文本,捕捉信息,感悟语文魅力

“涵咏”指“沉浸”,指把文本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玩索,拈量比较,浇灌心田。 解读文本就是要“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文”就是文本表现或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成文法则,表达规律。 就一篇作品而言,我们必须从文入手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用了怎样的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由此我们不难悟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价值。

1、沉入词句,关注细节,品味语言艺术。

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1)抓住关键词句,找准教学切入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尤其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

例如《将相和》一文中,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就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文中的三个故事来看,蔺相如确实有一张厉害的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请您为赵王击缶。”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如果教学时抓住了蔺相如的这些语言,就可以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

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四年上册的《白鹅》,课文是围绕一个关键词来写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高傲”,如果我们在解读时抓住这个“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上就可以引导学生纷纷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来交流体会白鹅的高傲。 比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全篇课文。从下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解读一个“笑”字的魅力。

师: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这里有个提示语“笑着说”。你读读这话,想想诸葛亮在笑谁? 生:笑曹操。

师:你从哪里体会出的?

生:从“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看出的。师:是啊,诸葛亮知道曹操的性格,知道曹操多疑,就把曹操玩于手掌之中,这是轻蔑之笑,讽刺之笑。谁能把这种味道读出来。 指名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还认为在笑谁?

生:在笑鲁肃,我是从“鲁肃吃惊地说”中体会出来的。

师:他看鲁肃这么担心,是在笑鲁肃还没明白自己的意图,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大家试着把这种味道读出来,让鲁肃放心。

生试读——指名读(生读时,师是以鲁肃的身份来点评的,如:“我的心没放下”,“我的心放下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放下,怎么办?”,“你以为嗓门高,效果就越好吗?我刚放下一半的心有提起来了” “我的心总算放下了”) 师:还在笑谁?

生:在笑自己。因为他心里很有把握。

师:这是一种自信的笑,胸有成竹的笑。大家自己读,读出这种感觉来。指名读 师:再想想,还笑谁? 生:在笑周瑜。 师:从哪里看出?

生联系第二自然段说理由。

师:这叫胜利的笑,自豪的笑。读出诸葛亮的这种感觉来。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你怎么体会的,就怎么读。生齐读。

好的文章语言明晰,绝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如:《倔强的小红军》,原来的题目是“马背上的小红军”,“马背上”让人琢磨不透,是小红军骑在马背上,生病了,走不动,还是让人抱在马背上,令人费解,显然表意不明。“倔强”,做到了“意明”(题意明确),“眼明”(题眼清楚),“情明”赞颂了小红军倔强的性格。

《画杨桃》: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为什么看似废话爸爸要如此叮嘱?起初这对读者是一种期待,而通过文章的具体描述我们领悟到它对作者一生受用,那爸爸、老师只是在叮嘱这样画画吗?还在叮嘱什么?你看抓住“叮嘱”一词就把文章读活了。)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结尾段:“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教导“我”的,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父亲的教导给了“我”怎样的启示和帮助?这样由“一个结语”入手牵出“一个场景”“两件事”,在学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这种表达方法,引领学生体会作者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用心另辟蹊径的可贵精神,还有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动笔的勤奋品质。接下来再延展文本:经历作者所为,联系自身实际想想父亲的教导有没有给你怎样的启示?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抓住关键句从读到悟到联想再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三年上册《秋天的雨》,有位教师是这样抓中心句的。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有位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这样安排,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学生接着读后面的内容,然后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三年级的学生在降低难度后很快找出每段的第一句话,即“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就是每段的中心句,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的设计很高明,符合三年级学情。训练是初步的,带有过渡性质,因此要求不能过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2)揣摩细节词句,细读品析,品味语言特色

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教师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突出重点,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将其言若出吾口,将其意若出吾心”。最终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精华都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或是结构特色方面的,或是表达方法方面的,或是语言风格方面的,教师应该走进细节,遵循课标要求,、细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将相和》是一篇老课文,如果我们重新细读,就会对文本蕴含的人文内涵理解更深。如廉颇主动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文中的叙述是:“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我们常常以“负荆”来说明廉颇请罪的诚意,而忽略了“脱下战袍”这一细节。针对这一细节我们可以这样想: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驰骋沙场,杀敌无数;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细细咀嚼“脱下战袍”这一细节,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更准确把握文本的人文内涵。

生动的语言往往并不华丽,但它却能通过细微处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内涵,使人产生联想。如《燕子》一课:“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这里的“痕”用得好,刚下过雨,电线细而高,天空淡蓝,“痕”显得那么朦胧淡远,若有若无。如用几“根”,则显得坐实,缺少韵味。

六年上册《唯一的听众》第二自然段“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悠悠的小令”听起来感觉慢慢的、舒缓的如果把“沙沙”改成“沙沙沙”或“登登”还像“悠悠的小令”吗?把句子放在段里读还只是写景吗?是不是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感情?所谓景语皆情语。

《凡卡》)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教师对作品的解读外围化、繁琐化,却不得要领,抓不住要害,是较普遍现象。比如教学《凡卡》,教师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找出有哪些修辞方法,概括凡卡的痛苦生活,全是一些跟作品内涵没有多少关系的东西。实际上这篇小说是借小男孩凡卡的不幸遭遇来揭示人生的一种无可求告的悲剧性。凡卡在绝境之中写信向他唯一的亲人——乡下爷爷——求救,但他却不知道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的地址。故事的悲剧性集中在这个细节上。或者说,这个细节是全篇的“文眼”。教师的解读如果只在信的内容上大做文章,这等于是把作品最精华的东西给扔掉了。鉴赏这篇小说,也要抓住小说的结尾这个细节,“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睡得越安心,读者越是感到悲哀。小说的艺术震撼力在小说的结尾表现得最为强烈。 《慈母情深》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为什么把“我的母亲”放在后面?读时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像看电影一样,看到了佝偻的、疲惫的、困倦的背影。 “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为什么一连用了几个“立刻”?你是不是体会妈妈“动作特别迅速,特别抓紧时间”,读后你的心是不是悬了起来?。

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妇孺皆知,诗虽小,却妙,却好。大部分文学作品不及《静夜思》这样朴素单纯,可为何这样单纯的一首小诗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细究起来,缘自诗人捕捉到了几个近乎常态的朴素细节:从月光洒地到秋霜的联想,由皓月悬空到思乡情结。而这些细节恰恰是谁都可能有过亲身体验的。找到这些细节,走进作品的境界,自由体验,从而就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并与作家产生心灵的共鸣。

六年级下册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写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枝小小的蜡烛!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我们的心就能跟作者慢慢融合,就可以真切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一定要从语言人手,揣摩语言,品词析句,咬文嚼字,通过富于表现力的词句来感悟文本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

2、把握文章结构,揣摩表达规律,品味精妙构思

文本细读,脉络结构和语言组织结构是不容小觑的“点”,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从语言入手发现关键处,从而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进而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 (1)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结构。 先以记叙文为例,咱们大概梳理一下常见的结构顺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纵式顺序: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如:《草船借箭》《将相和》《七颗钻石》等,这种结构好处是情节完整,脉络分明,故事性强,便于突出人物性格。;(2)横式结构:按照地点、人物或材料性质安排材料,正所谓“花开数枝,话分几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以“方位”的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写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再如《翠鸟》从外形、捕鱼和住处三方面安排材料。再如《再见了,亲人》按人物变换安排,(3)综括式结构:A:按思想感情把所表述的内容综合概括起来安排材料,如:六年上册《老人与海鸥》,四上的《母鸡》就是典型的按感情的变化由“讨厌”到“赞美”来写的,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B:横纵结构交错运用,既从横的方面剖析人物或事物的各个特点,又从纵的方面表现这些特点的连贯性或变化发展过程.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事件不同来安排材料,而每件事情又按发展过程来描述。

说明文也有它独特的结构。如:《新型玻璃》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课文前5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

引导学生感悟一些文本的结构特色,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如常见的总分结构,六年上的《林海》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作者采用总起(第一自然段)分述(后六个自然段)的结构形式,先写对大兴安岭的总的印象,接着从“岭、林、花联想到木材,联想到„兴安‟”这五个要点具体地分述,条理分明地记叙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如前后呼应结构,四下的《麦哨》,课文两次写了麦哨,“„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采用前后呼应的结构编排,构成形式上的美。所以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采用前后呼应形式,既让学生体会到文本形式美,同时又在对麦哨声的反复吟读中体会到麦哨本身所具有的暗喻意义:表达的是孩子们的欢快,表达的是孩子们童年美好的生活。

如五年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曲转”式脉络可谓独具匠心:一个场景、两件事、一个结语。很好地运用了“转”的技巧,开头描述了父亲领我到广场玩的情景,突出父亲的一句话,接着笔峰一转,开始写自己设计服装,开服装店、办服装展的两件事,跟广场毫无相关,最后又一转,回到父亲的话,转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给人一种自然,耐人寻味,文章处处皆生活之感悟。

(2)深度研究语言组织结构。

每个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尽相同,或风趣幽默,或恬淡明丽,或清新隽永,或凝练含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揣摩作者精妙的构思,而且要力求系统的归纳。解读文本时,需要教师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能力,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有感动,教师首先要感动。这样你才能品悟到文章的精髓,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耳濡目染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学习和领悟作者的写法,迁移运用。 十二册教材《匆匆》一文,朱自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而且大多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而轻灵,“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在教学时,我们是不是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朗读中体会朱自清先生自然流畅、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 五年级上册首篇《窃读记》语言非常有特点:①自语式独白,留驻真态细节。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让读者体验到作者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②抓住细致动作,精写动情一瞬。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运用修辞表达方式的语言。《课标》要求,教师不必系统地讲授修辞知识,但一定要引导随文学习一些常见的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表达方式,四下的《桂林山水》排比的表达方法,如应让学生体会排比的表达方法,再进行仿写排比句这样的小练笔。 再如说明文中一些常见的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如四上的精读课文《长城》让学生体会用熟知的事物做比照的表达方法,“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鲸》语言组织上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颐和园》让学生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在单元习作中学习采用这些表达方法。五年级下册《桥》的“设悬”式结构,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面前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当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尊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到这里,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震撼。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讲明,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先设置悬念后揭开谜底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凡卡》的“断续”式结构,《鸟的天堂》的“动静”式结构,《落花生》《母鸡》的“抑扬”式结构,《静夜思》的“白描”手法(鲁迅的文章善用此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疏密”式结构等。

上一篇:安装工程计价实训总结范文下一篇:风险投资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