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论文范文

2024-07-22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当今,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席卷全球,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现代艺术设计的前途充满未知,“该走向何方”成为了新一代设计人的重要课题。北欧风格——这个发展了一百多年的设计体系——则是当代艺术设计最好的榜样,同时北欧设计也在以其深入的设计理念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的态度。

关键词:北欧风格;艺术设计;人本主义;生活

引 言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北欧,设计师们并不是崇尚华丽高贵的艺术家,他们更像是你的一位挚友,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从家具的每个微小尺度,都体贴周到地让你感受生活中的美妙。没有名利的驱使,没有现代社会的浮躁,北欧设计理念始终坚持着“为日常生活的美”,这是北欧设计发展至今仍受民众喜爱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当今设计发展的主流方向。

1 北欧风格的崛起

1.1 北欧风格产生的条件和背景

北欧各国(除冰岛以外的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四国)由于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体系,因此有很多相似的设计理念。他们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北欧地区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拥有健全的福利保障制度,人民安居乐业。相邻的地缘和相同的自然环境,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使北欧国家的设计有一定程度上共同性。

1.1.1 北欧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征

北欧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挪威暖流和西来气旋的影响,北欧的夏季温和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这样的气候条件让人们多居于室内,使得当地的人们对家的依赖感变强,也更加重视对他们居所的设计。他们重视生活体验,讲究生活的品质,设计产品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备受民众的推崇。

北欧的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木材使用历史悠久,木制手工艺品技术也相当发达。北欧人民懂得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从建筑、室内装饰到家居产品,大部分使用了木材。这不仅是北欧追求自然主义的理念,也是对当地民族性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1.1.2 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性的传承

早在一千多年前,北欧法制崇高而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北欧社会早期维护自由和平等原则的社会风尚,这也是北欧最古老的民主制的渊源。其次在文化方面,北欧的现代设计是建立在北欧各国深厚的传统工艺渊源基础之上。在早期工业化的进程中,北欧没有出现机械化与传统手工艺激烈对峙的局面,他们小心翼翼地对自己的手工艺传统加以保护,在积极吸收现代设计思想的同时,努力使自己不被世界潮流所淹没,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体现出简洁灵巧的现代精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风格。

1.2 近现代北欧风格的发展和结晶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革新。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突破。二战后,北欧各国已跻身于世界经济文化发达之列,这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北欧设计的发展趋势和设计风格的取向。文化上,北欧诸国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并意识到自己以及他人的需求。20世纪中叶的北欧各国也没有在现代主义运动中失去自我,它们吸收了现代主义中积极的因素,同时又传承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2 北欧风格的设计理念

北欧各国的设计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属于人本主义设计的范畴。北欧人道主义的设计特点,在于以使用者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尊重不同使用者的差异性和特殊需求。与此同时,北欧的设计师们在探索功能主义的实践中,尊重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将本地天然的材料运用在自己的设计中。

2.1 亲近自然

北欧人的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其根植于自然的态度是形成北欧建筑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北欧建筑师喜爱运用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追求其真实性,营造或温馨亲切或原始的气氛。

自然不仅给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图景,而且其发展规律也给北欧建筑师以启示。在建筑的发展中寻求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似乎是北欧建筑师的一种本能。以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为代表,自然化倾向是现代主义一个重要分支,对当代的建筑设计存在着深厚影响。阿尔托正是正确地把握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才使他的建筑成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建筑和大自然构成了一个美妙的乐章。

2.2 具有人情味儿的功能主义

北欧设计中由于对人机原理的充分研究和对人机工程学的合理应用,从而使得北欧现代设计的产品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产品的各个部件都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但在功能主义风行世界之时,北欧的设计师们则不动声色地加以修正,揉进自己的设计理念,以折中、改良、渐进的方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功能主义。

阿尔瓦·阿尔托,是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他的作品体现的是对使用者人情的关怀,他主张非人性的技术与亲近人性的自然相融合。其设计宗旨就是要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环境,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必须要适应人们的精神要求。

2.3 为大众服务的设计

“为大众服务”是北欧设计中最根本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内涵。在这种民主思想指导下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折射出一种精致与节制的生活态度,即无奢华炫耀,又无粗陋呆板,在世界设计史上独树一帜。

北欧设计可以说就是这种高度民主化社会生活在艺术上的反映,为公众提供大众化的美的产品是其设计的基本理念,正是这一理念形成了北欧设计的主要特征。瑞典的家居设计及制造商“宜家”被公认为是民主设计的典范。长期以来,“宜家”始终坚持着这一民主的设计观念,并将其理想——“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通过质优价廉的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3 影响全球的北欧风格

3.1 北欧风格深受人喜爱的原因

在中国,北欧风格的设计很有市场,更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北欧风格的室内设计推崇备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如今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居住环境大多为小户型,有限的室内空间与以简约的线条、明快的色彩为主的北欧风格的室内设计相得益彰;北欧室内设计的一大特点是自然材料的使用,木材、石材以及舒适的棉麻织物,并结合适当的玻璃和金属材料。这也是北欧风格自然化倾向的体现,温馨、环保又不失个性;北欧“亲民”的家居产品,除了其功能的实用便利和造型的简约美观,价格的低廉是备受亲睐的最主要原因,低廉的价格并不影响其实用价值。

北欧风格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提示是,生活的品味和财富的多少未必成正比,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普通的生活也可以过得更具质感。

3.2 北欧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融合

随现代人思想多元化的发展,北欧室内设计风格也更加迎合新的趋势,逐步改变和完善。首先是更多的强调人本思想。在北欧简约的设计风格前提下,寻求一种舒适温馨的家居。其次是雅俗结合,雅致源于材料的细节处理。通过对北欧室内设计风格中单调的木材进行涂饰和抛光以及加入柔软的织物,让整个居室氛围充满温馨、惬意,让人们居住变得更加轻松、舒适。

4 北欧风格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人性化、民主化、自然化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北欧设计的显著特点。也为我们探寻“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设计?”找到了启示。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精神,并不代表我们应该盲从于潮流。我们要做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冷静的思维,分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哪些还尚不完善有待提高。同时关注设计的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在科技产品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展和振兴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本土化设计。

4.1 对我国当今艺术设计现状的思考

设计为谁而服务,这是我国与北欧设计现状最本质的区别。对于当今的中国设计界,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功利思想,摆脱单纯为“功能”而设计,而真正将人置于设计主旨的首位。即要特别关注人的存在意义、生命过程及其终极价值。可以說对艺术设计的探求活动,具体到设计师的创作活动上来说,对人的终极关怀才是最终的目标。

4.2 北欧设计给予我们的启示

在21世纪世界设计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北欧设计仍以其独特的风格享誉全球,为我们研究和借鉴其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①通过对北欧传统设计和现代新型设计的了解,北欧的设计师们不但注重设计语言的区域性表达,还反映了希望通过设计对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强烈意愿。这种意愿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了使用者优先的原则。②北欧设计在经历了本土浪漫的民族文化和欧洲贵族文化的熏陶之后,逐渐走向注重功能性和使用性的现代主义阶段,并且在现代化的调整和转变过程中,将传统经过深入的挖掘提炼并体现在设计理念当中。③北欧风格在重视功能主义之外讲究简约之美,使设计更大众化、普及化,却又不失个性化和朴实美,做到更实用更实惠的高性价比设计,是真正“亲民”的设计。上述三个特点,需要引起国内设计界和设计师们的思考和重视。

5 结 语

北欧设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世界的现代设计树立了榜样。我们学习北欧设计的经验,应该学习其成功的内在规律,而不是采取拿来主义。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创作源泉,我们有必要把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同时分析自己国家自然环境的现实,再借鉴他国好的经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和谐持续地发展。让人们体会到生活之美,为生活而设计的设计,才是最利于民的设计,是最伟大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董卫.专注于此时此地——关于北欧当代建筑中的地方主义[J].武汉:新建筑,1997(03).

[2]王勇刚.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带来的思索[J].淮北: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3).

[3]陈显安.设计北欧[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03.

[4](日)山本由香.北欧瑞典的幸福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8.

[5]唐济川.现代艺术设计思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01月.

[6]谢曙光.北欧五国·丹、瑞、挪、冰、芬——福利社会的典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易晓.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M].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论;有机论;自然;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是滥觞于19世纪80年代、以欧陆妇女解放为其内涵的文化思潮。它的第一次浪潮以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为其时段,以争取妇女的权利为其目标;而第二次浪潮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反对性别歧视为其内涵;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以与其它各种文化理论交流对话为其特点,衍生出后结构主义女性理论、精神分析女性理论、后殖民女性理论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等等,成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理论。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者奥波尼(Franoised Eaubonne)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目的是将女性运动与生态运动相结合,推动两者的深入发展。198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教授卡洛林•麦茜特(Carolyn Merchant)博士出版《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以下简称为《自然之死》)一书,试图从妇女与生态的双重视角来评介科学革命,成为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

一、有机论与自然作为母亲

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内涵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男权中心主义。在这里,男权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是紧密相连的,男权中心主义可以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派生物。它们的哲学基础都是以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身与心、感性与理性二分对立为其特点的机械论哲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僵化的思维方式。而与之相反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女性主义则是以消解以上各种二分的有机论为其哲学基础。因此,有机论就是生态女性主义的最基本的理论根基。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非常集中地论述了有机论哲学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包括人类早期朦胧的有机论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血肉相连、启蒙主义时期有机论的失落以及在当代的回归等等,其最基本的就是有机论所必然导致“自然作为人类母亲”的观点。

首先,麦茜特认为,人类早期为了生存一直生活在与自然秩序的直接的有机关联中。

人类来自自然并与自然紧密相连,这是最基本的事实,因此有机论是人与自然最本真的现实关系。麦茜特说,“从我们这个物种的朦胧起源时代开始,人类为了生存,就一直生活在与自然秩序的日常的、直接的有机关联中”①。麦茜特记述了西方古代许多哲人对有机论的相关论述。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赋予整个世界以生命,并将这个世界比作一个动物,认为“神构造了一个看得见的动物,它包罗了具有相似本性的所有其它动物”。亚里斯多德也是以有机理论为基础强调自然的内在生长和发育的首要性。他在《形而上学》中将自然定义为“自然物体运动的源泉,或者潜存于这些物体之中,或者在一个整体的实在之中”。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则是综合了基督教哲学与柏拉图主义,将女性灵魂划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其中较高级的部分由神的思想所形成,较低级的部分[自然]则产生现象世界。②

其次,自然作为女性与母亲。

事实证明,有机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将自然比喻为女性与母亲,因为,有机论总是与自然所具有的诞育万物与哺育人类的特点相伴。正如麦茜特所说,“有机理论的核心是将自然,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相等同:她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女性,在一个设计好了的有序宇宙中提供人类所需的一切” ③。麦茜特举了一系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来加以说明。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乔叟等作家的笔下,“自然是母性供养者形象,是把预定秩序赋予世界的上帝的化身”;在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中李尔王的女儿柯黛里亚“代表着乌托邦的自然,也代表着作为对立面的理想统一的自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代表着作为女性的另一类形象,即对过去时代母亲般仁慈怀抱的向往”;在德国画家卢卡斯•克拉那赫所作的绘画《春天女神》中则有“代表着女性地球的女神躺在花床上,象征着和平的鸽子正在附近的涓涓溪流边吃食,小鹿在它远处的岸边饮水”。④麦茜特还举了著名的拉夫洛克将地球比喻为“该亚”的例子。她说,人类对自然的污染扰乱了地球母亲该亚的生活、破坏了她的身体。⑤

“该亚假说”是1970年由泽尔(Timothy Zell)首次提出,并由大气化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E.lovelock)于1972年加以完善并进行深入阐述的。主要将地球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该亚”——她不仅诞育了大地以其乳汁哺育万物而且是活的有生命的。这是一种形象而崭新的生态观念,成为当代生态理论特别是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资源,后来也有人将其称为“该亚定则”。“该亚定则”有力地说明了大地与自然的母性品格,特别是其内在的有机性与生命力。

最后是召唤一种新的有机生态世界观的产生并力图使该亚将被治愈。

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有力地批判了机械论世界观所造成的严重生态破坏与自然之死,同时也预见了一种新的有机论的生态世界观的产生。她认为,相对论、量子论、过程物理学、新热力学以及混沌理论都是对机械论的挑战与突破,并预示着一种新的有机世界观的产生。她说,“支配着西方文化过去300年的机械形象,看起来正在被某种新的东西所替代。有些人称这种转型为一个‘新范式’;另一些人称它做‘深生态学’;还有一些人召唤一个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 ⑥。这个新的生态世界观是“一个非机械的科学和一个生态伦理学”,也是一种经受过新时代科技革命洗礼的有机世界观。这个新的有机世界观既保留了前现代时期有机世界观中人与自然血肉联系的价值内涵,同时又充实了现代科学技术内容,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价值,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麦茜特认为,它“必定支持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个新秩序建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之上,这个生态系统将满足基本的人类物理和精神需要。也许,该亚将被治愈” ⑦。

二、机械论与自然之死

17世纪中期以降,有机论世界观逐步让位于机械论世界观,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自然之死”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正是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一书中的重点论述之处。诚如她在书中所说,“而且‘科学革命’的新概念框架——机械主义——也一起引起了不同于有机论准则的新准则” ⑧。新的机械主义的秩序,以及与它相联系的权力和控制的价值,将把自然交给死亡。

首先,她认为在16、17世纪之际,一个以有生命的、女性的大地作为其中心的有机宇宙形象,让位于一个机械的世界观。⑨

众所周知,16、17世纪之际,欧洲发生了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而其重要标志就是传统的有机论世界观让位于机械论世界观。这是哲学与思想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其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的培根、霍布斯与法国的笛卡尔等人。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详细地论述了他们的机械论哲学观念。她称培根是公认的现代研究所概念的首倡者、工业科学与皇家学会内在精神的哲学家以及归纳方法的奠基人。⑩培根在当时的英国皇室具有重要地位,先后担任法律顾问、总检查官、枢密官、掌玺大臣、大法官与维鲁兰公爵等。他将科学方法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工具”,也就是一种立足于主客二分的、以具体的科学实验为主的机械论方法。培根认为自然处于自由、错误与束缚三种状态,其中第三种“束缚”的状态就是“被置于限制、制作和塑造中,被技艺和人手做成新东西,像人工制品所表现出的那样”B11。在这里,自然成为被人限制、制作和塑造的完全被动之物。培根的机械论世界观集中地体现在他于1624年所写的乌托邦著作《新大西岛》之中。他在这个乌托邦社会中虚构了一个“本森岛”,一个“等级化的、家长制的,仿照现代早期父权制家庭的模式”建构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这个乌托邦社会的最高统治机构是叫做“所罗门宫”的科研机构,掌管所罗门宫的科学家成为统治者,推行一种“支持对自然的进攻态度,鼓吹‘掌握’和‘管理’大地”的培根式纲领。按照这个纲领,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破坏。麦茜特指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期技术统治主义运动中肇始的现代设计环境(planned environments)的思想,其起源还是在《新大西岛》中,在那里可以看到由人且为人而产生的完全人工的环境。这类环境一直不断地被机械主义的问题解决方式所产生,此种方式以基本不考虑人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生态系统为特征。机械主义作为整体论思想的对立面忽视化工合成产品的环境后果,忽视人工环境对人的后果”B12。麦茜特对这个本森岛模式进行了自己的分析。她说,“培根机械主义的乌托邦完全与在17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哲学相协调。机械主义把自然分成原子粒子,它就像本森岛的居民一样是被动的、惰性的。运动与变化由外部来推动:在自然中,最终的动因是上帝,17世纪的神圣天父、钟表匠和工程师;在本森岛,它就是家长下的所罗门宫的科学机构”B13。在法国,机械论哲学的推动者则是著名哲学家笛卡尔,他提出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将理性与感性加以两分对立。他在自己的《方法谈》中表示自己要“掌握和拥有自然”。他在1622年的《论人》中把人体明确地描述为机器,而在1644年的《哲学原理》中则把宇宙重构为一个机械的装置,“这个装置依靠把运动通过有效的因果过程连续地从一个部分传到另一个部分,使惰性粒子移位”B14。另一位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则将这种机械论哲学运用到社会领域,认为“政治实体由平等的原子式的存在所组成,它根据由共同的担忧而成的契约而统一到一起,并被来自上面的有力的君主所控制”B15。总之,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为我们勾画了16、17世纪以来,机械论哲学观的大体面貌及其内在的僵化与荒谬。

其次,麦茜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机械论哲学观所造成的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及其对地球母亲健康的严重威胁。

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主义的观点,那就是一切的观念都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中形成的,包括自然与妇女的概念。她说,“自然的概念和妇女的概念都是历史和社会的建构”B16。这是非常重要而有价值的理论观点,说明一切的理论观念都是生存于一定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背景之上,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这些观念的内涵。这恰恰说明麦茜特女性主义生态观的科学性,她正是从这样的视角来确立自己的生态观与女性观的。她认为,正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机械论哲学观的经济文化背景下自然才沦为人类的奴隶并遭到蹂躏,因为市场经济打着进步的旗号,通过剥夺和改变自然,使更多的财富集中于商人、服装商、企业冒险家和自耕农场主手里,倾向于扩大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鸿沟,最后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她说,“今天,一个超出了70年代环境危机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整个星球的健康。臭氧的消耗、二氧化碳的增多、氯氟烃的排放和酸雨,扰乱了地球母亲的呼吸,阻塞了她的毛孔和肺。大气化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将这位母亲命名为‘该亚’。有毒的废弃物、杀虫剂和除草剂,渗透到地下水、沼泽地、港湾和海洋里,污染着该亚的循环系统。伐木者修剪该亚的头发,于是热带雨林和北部古老的原始森林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植物和动物的物种每天都在灭绝。人类与地球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伙伴关系”B17。她从多个层面揭示了人类蹂躏地球母亲的现实。从农业的角度,她说“虽然农业改良原本有益于土地,但一旦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运行之中,成为其积累和膨胀的加速器,久而久之,作为自然和人类资源基础的环境和村庄公社便成了其牺牲品”B18。化肥和农药造成难以遇见的副作用;单一的耕作导致病虫害的肆虐;新处女地的不断开垦破坏了整个的生态平衡。从沼泽的角度,她揭示了因为草场沼泽而被抽干,因为疾病而被诅咒,因为有野鸟而受剥削,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下不可挽回地改变了英法等国的沼泽地。从森林的角度,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森林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纯粹的人口压力所产生的影响”B19。总之,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向我们全面地展示了一幅地球母亲残遭蹂躏的画面。

另外,麦茜特还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压榨自然的同时也拼命地压榨妇女,力主妇女应该驯服并老老实实地待在被驱使的位置上。

事实证明,机械论所导致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同时导致了男权中心主义,资本主义在压榨自然的同时也压榨妇女。她说,“与难以驾奴的自然相联系的象征是妇女的阴暗面。虽然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式的情人体现真、善、美,贞女玛丽被崇拜为救世之母,但妇女也被看作更接近自然、在社会等级中从属于男人的阶级、有着强得多的性欲。……和混沌的荒蛮自然一样,妇女需要驯服以便使之呆在她们的位置上”B20。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与思想观念中也充斥着将女性妖魔化的内容。在艺术作品中,当时的许多作品将妇女描写成任性傲慢、殴打欺骗丈夫、酗酒淫荡之人。医生约翰•韦尔在《争论论题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女人心智和精神脆弱,很容易被负担她们头脑的黑胆汁恶化她们的理性。当时的人类学家则认为,自然和妇女都处于比文化低的层次。苏格兰新教改革家约翰•诺克斯则认为,既然肉体服从于精神,那么妇女的地位就在男人之下,自然规律决定男人应命令女人。当时的医学专家甚至荒唐地认为,在生殖中女人只提供质料,而运动的本原则来自男性的精子,灵魂通过男性系统传递等等。麦茜特在总结资本主义时代的以机械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所导致的妇女的被压迫时写道,“对妇女来说,‘科学革命’的这一方面并没有带来人们以为会带来的精神启蒙、客观性,也没有从古代的假定中解放出来,倒是与之在传统上是一致的”B21。

三、生态社会建设的理想——自然权利与妇女权利的同时实现

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压榨自然与妇女的深刻批判,而且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建设自然权利与妇女权利同时实现的生态理想社会的构想。

她首先在很大的程度上肯定了17世纪早期产生的两个生态乌托邦社会形态及其留给我们的有关思想财富。

这两个社会形态她将其命名为“有机乌托邦”。这两个乌托邦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康帕内拉的《太阳城》(Tommaso Campanella’s City of the Sun,1602)和安德烈的《基督徒城》(Johann Valentin Andrea’s Christianopoli’s,1619)。他们两人都曾试图将这种乌托邦理想国付诸现实,康帕内拉曾经组织过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起义,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太阳城》即是他在狱中的作品。而安德烈则组织过这种乌托邦计划的实施,当然最后也失败了。但这种生态乌托邦理想及其实践却为人类今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智慧与启示。这两个乌托邦都力倡有机论思想。麦茜特认为都“表达了一种公社共享的哲学,反映了工匠和穷人基于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要求更平等地分配财富的利益”B22,也就是说这两个乌托邦社会都继承原始的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有机论思想,以之为社会建设的指导。而且,这两个乌托邦的“建造者”又是文艺复兴时期自然主义哲学的追随者,在其信仰里,上帝存在于万物之中,因此任何物质都有生命。

正是在有机论的指导下,这两个乌托邦都坚持整体论,而这种整体论实际上也是有机论的具体表现。麦茜特在论述这种整体论时指出,“它成长于农民经验和村庄文化,以差异性层次为基础,却强调共同体的首位性、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内部同意与自我管理的理想。这里,公共整体仍然大于和更重要于部分之和,但部分之间没有或几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B23。这个与有机论紧密相关的整体论生态观成为当代生态哲学与美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正如麦茜特所说,“今天已经认识到,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生存的关键是系统各部分的有机统一性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维持生态多样性”B24。由此说明,生态的有机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性。再一个就是妇女的解放及其权利的实现。麦茜特认为,“乌托邦共同体是以男女之间、工匠与主人之间的更加平等为出发点的”B25。并说,“在基督徒城和太阳城里,妇女的解放程度高于现实中的16世纪社会”B26。

她还介绍了当代其他生态理论家提出的生态乌托邦构想。

她认为前述17世纪早期的两个生态乌托邦仅仅代表了“社会革命的前工业形式”,也就是说还是未经过工业革命的思想成果。于是,在面对当代严重的生态危机时,一些生态理论家提出了自己的生态乌托邦。这种生态乌托邦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一个是试图将“是”与“应该”即道德与科学加以统一;再就是试图将继续享受现代科技与人同环境的和谐相处加以统一。她提到卡伦巴赫的《生态乌托邦》,这个当代的生态乌托邦描写了美国的北加州、俄勒冈和华盛顿于1980年脱离联邦政府后所构成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社会。在这个静止的生态乌托邦中,社会以自然生态哲学为基础与指导,妇女成为社会的领导与主要党派的领袖,废除了私有制,人们生活在小型的乡村共同体或微型城市里,现代生活与生态保护高度一致。但麦茜特认为这还只不过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极端理想主义的愿望”B27。

最后,麦茜特认为面对愈来愈加严重的生态危机,惟有对主流价值观进行逆转,对经济优先进行革命,才有可能最后恢复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必须再次倒转”B28。

麦茜特认为,在当代社会自然生态的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特别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哈里斯堡附近的三里岛核反应堆事件,更加说明由放射性废料、杀虫剂、塑料、光化学烟雾和碳氟化合物所导致的地球疾病,乃至自然之死。但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机械论世界观已经占据压倒地位,在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与妇女被压榨的情形根本无法改变。她说,“由17世纪自然哲学家发展出来的机械自然观,基于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西方数学传统,至今仍然在科学中占据支配地位”B29。又说,“关于自然的机械论假定,迫使我们日益增长地走向人工环境,对人类生活的越来越多的方面施行机械控制,而且丢失了生命本身的质量”B30。更为重要的是现行的资本主义体系限制了自然与妇女的解放。麦茜特是历史论者,力主一切的观念都是历史与社会的建构,因此,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下自然与妇女的解放都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自然保护和生态运动争取妇女权利和自由的结合,已经走到了相反的方向,“既是对自然也是对妇女的压制”B31。为此,这个“世界必须再次倒转”不仅对主流价值观进行逆转,而且要“改革在消耗自然和劳动人民中创造利润的资本主义体系”,建立“适应性的新的社会模式”。B32这就将社会革命的问题提到了生态运动与生态女权运动面前,具有相当的革命色彩,正是麦茜特《自然之死》一书及其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特色所在。

在生态女性主义之后,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996年,美国生态批评家格洛特•费尔蒂在她主编的第一本《生态批评读本》的导言中概括了女性生态批评发展的三阶段:第一阶段,发掘女性主义文学的主题与作品;第二阶段,追溯女性主义文学传统,发掘其内涵;第三阶段,考察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生态女性文学的内在结构。B33

当代生态女性文学批评内涵丰富,目前看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首先应该将生态女性主义的诸多观点,如上所说的对有机论与自然母亲观点以及生态理想社会建设的倡导,对机械论与自然之死的批判等等运用于文学艺术的批评之中。同时还有如下一些内容:

第一,借鉴生态文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有力地批判了男性中心主义。恰如鲁克尔特在分析艾德里安•里奇的《潜入残骸》一文时所说:“男性对待与摧毁女性的方法与男性对待与摧毁自然的方法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B34

第二,发掘文学作品与其它作品中有关大地母亲形象的丰富内容。例如英国科学家接任洛克对于大地母亲该亚的发掘与阐释,发展出十分重要的生态定律——《该亚定则》。

第三,对妇女特有的生存场所的描写与阐释。例如威廉•霍沃斯在《生态批评的一些原则》中所说:“今天,生态文学批评在女权主义批评家与性别批评家当中找到了最有力的支持者,因为他们关注位置观念(the idea of place),这种位置观念起到了界定社会地位的作用。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观念是‘一个女性的位置’(a woman’s place),这个位置通常被描述成阁楼或储物间,在个体寻找到合适的环境之前,这个位置就是容纳并且扶养这些个体的地方。”B35

第四,对女性文学与女性作家的重新评价。这也有价值重建的性质,因为在文学史上,女性文学与女性作家很容易被忽视与曲解,需要站到正确的女性立场上来给予重评。

第五,鼓励广大女性积极参与生态女性文学创作,参与其它生态运动,真正成为保护女性权益、保护地球、保护孩子的主力。生态女性批评家们认为,由于女性天然地与自然的接近,由于她们是哺育子女的母亲,所以,可以说,她们具有关爱地球,关爱自然,关爱人类未来的天性。

(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美]卡洛琳•麦茜特(著),吴国盛等(译)《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 同①,第11-15页。

③ 同①,第2页。

④ 同①,第6-10页。

⑤ [美]卡洛琳•麦茜特(著),吴国盛等(译)《自然之死》(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⑥ 同⑤,第3页。

⑦ 同⑤,第5页。

⑧ 同①,第210页。

⑨ 同⑤,第3页。

⑩ 同①,第181页。

B11同①,第188页。

B12同①,第205页。

B13同①,第204页。

B14同①,第224页。

B15同①,第229-230页。

B16同⑤,第3页。

B17同⑤,第1页。

B18同①,第60页。

B19同①,第70页。

B20同①,第146页。

B21同①,第180页。

B22同①,第89页。

B26同①,第85页。

B24同①,第93页。

B25同①,第89页。

B26同①,第101页。

B27同①,第109页。

B28同①,第327页。

B29同①,第322页。

B30同①,第323页。

B31同①,第326页。

B32同①,第327页。

B33[美]切瑞尔•格罗费尔蒂(著)《前言:环境危机时代的文学研究》,《生态批评读本》,美国乔治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页。

B34[美]威廉•鲁克特(著)《文学与生态学:一项生态批评的实验》,《生态批评读本》,美国乔治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B35[美]威廉•霍沃斯(著)《生态批评的一些原则》,《生态批评读本》,美国乔治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Ecological Feminism and Ecological Feminist Criticism

ZENG Fan-ren

(The Center for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一、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的,是某种哲学思潮在艺术上的表现。现代主义是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其哲学的艺术表达。就艺术思想而言,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但这种不满和否定是对社会和人类前途的危机意识和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

二、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渊源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并深受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及弗洛伊德、莱格心理学的影响。在艺术观上强调自我,强调主观。强调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因此,现代主义往往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

三、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简介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手法以表达其“全新”的观念。柏格森认为只有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显示瞬间的印象和幻觉。他提出“心理时间”的概念,启发写作方法。弗洛伊德说:“艺术即做梦”。引导超现实主义有表现梦幻的潜意识。

从这三个层次来认识,我们便可发现:对整个现代主义艺术来讲,我们不能移植、不能照搬。因为作为哲学这样一种上乘建筑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西方的情况截然相异。尼采、柏格森、萨特的哲学在我国并无存在的土壤,充其量只是在知识界的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已。从根本上讲,现代主义在中国不可能生根,无论我们是否欢迎它。因此,对现代主义无论照搬模仿的态度还是深恶痛绝的态度都改变不了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正是这一规律决定了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那么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又从何而来呢?

在艺术界,尤以一部分青年画家,受西方现代哲学,尤其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欣赏现代主义的人无例外是受其表现思潮和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的吸引,并非仅仅倾心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再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艺术功利性强调过分公式化、概念化、图解说教的倾向使人们感到厌烦,从而向往与之相反的艺术,有人称之为逆反心理:在我们没有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时,现代主义似是最现成的替代品。

最后一个原因毋庸讳言,现代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承认这一点,有些事实便无法解释。

现代主义关于艺术想象、直觉及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其立论失之偏颇,但有合理因素。追求主观和认识的真实增加了艺术的动人程度。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当然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但艺术手法本身并无阶级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现代主义早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如果我们把传统广义地理解为今天以前的全是传统,那么现代主义便已是传统的一部分了。我们当然可以像对待其他传统那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学习艺术,应当对所有的流派都有所了解,我们应当把所有艺术创作的能力、认识生活的能力、发现题材的能力、驾驭形式因素的能力……都看作基本功。对绘画而言,基本功远不仅是素描,艺术青年在学习和寻找自己风格的摸索中,可能在一定的阶段,尝试某种现代主义手法。这原不足怪,我们所要反对的是对于颓废消极、厌世情绪的欣赏和模仿,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现代的或是传统的都为艺术表现增加了新的语汇。模仿他人是没出息的,借鉴是为了创造,我们需要创造我们自己的新的艺术。只要我们有新的内容表现,我们就会创造出新的艺术,如果暂时没有,我们也不反对走别人的路,在借鉴别人之处的同时创造出符合我国民族审美习惯的新的形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海庆中学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自由主义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 表现形态 话语特征 人文精神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现当代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已开始起步并取得了醒目的成就。香港学者司马长风在1979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中,把闻一多、沈从文称为自由派,与人生派、浪漫派并列。唐先生在其20世纪80年代初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中,把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作家、民主主义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并称。1982年,苏光文发表《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及其消长》一文,该文把现代评论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自由主义的文艺派别放在一起,分析了它们随着中国自由资产阶级的升沉而消长的轨迹,并评价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及其文学史地位,20世纪80年代像该文那样从整体上论述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文章可谓寥寥无几。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思想界的进一步开放,出现了自由主义研究的热潮。再加上国外对中国自由主义作家研究成果的介绍引入(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自由主义作家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以及自由主义文学理论家朱光潜、梁实秋等被重新挖掘,使人们不禁惊叹于原来中国现代文学史几乎只能说是半部文学史,没有自由主义作家参与建构的文学史毕竟是不完整的文学历史。有关自由主义文学的论著主要有刘川鄂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该著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以及中国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心态、创作成就、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命运及历史经验作了开创性的阐述。沈卫威的《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主要以政治文化入手,概括了从《新青年》到《自由中国》的自由主义文人群体的散落过程,描述了胡适派文人作为自由主义者在中国特殊的历史现实情形下“无地自由”的困境。倪邦文的《自由者梦寻——“现代评论派”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对现代评论派的团体构成、西式文化精神、文化心态以及其文艺思想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阐释。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虽不是有关自由主义文学的专著,但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是个人主义的。从对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的了解,我们也可认识到自由主义、个性主义文学的另一方面。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由主义文学作家的历史处境,从中我们可以真实地触摸到他们的隐忧、惶惑心理。吕若涵《“论语派”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以文化批判视角分析了“论语派”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生态的互动关系,同时从文学审美立场揭示了“论语派”的价值系统、符号系统、感情系统的内在构成及联系。上述著作对自由主义文学某一个派别及自由主义文人群体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有关自由主义文学的论文主要有:马俊山在《现代自由主义作家与新文学人文合法性》(《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论述了自由主义文学的独特贡献在于它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证明了传统的人文精神经过时代的筛选和洗礼,可以作为新文学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王毅在《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四前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支克坚《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上、下)(《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9、10期)主要阐述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历史根据及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主张的特点及其与时代的关系,它的代表人物的文学观念与鲁迅文学观念的比较。这些研究成果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创作实绩相比,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总之,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创作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绕过的文学史研究题目,它等待着我们去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文化机缘及其创作、理论的成败得失。

自由主义运动是欧洲中世纪末期以来,以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发端进行的新文化运动,自由主义在西方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和社会运动。“自由主义之于西方,是一个悠久的传统;之于中国,只是中国社会力争汇入世界历史、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新过程的显示。”{1}近代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力介西方自由学说,他们更多的是拿自由主义作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自由的真正价值在近代因中国现实历史及文化的诸多原因被淹没在其实是一种救国救种的民族主义思潮中(可以把1895年严复从事西方学术翻译到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这段时间看作西方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冲撞时期,形成以中国的民族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实用概念)。新文化运动真正掀起了人本主义、个性解放的大潮。在一个饱经内战以及主权受到威胁的中国,自由主义是无根的。虽然政治自由主义始终处于边缘状态,但并不表示文化自由主义的传播及自由主义的写作也是处于边缘状态。对于刚打开国门处于世界性背景中的现代中国人来说,人的解放、个性自由这种人类的最高价值理想无疑会在他们的精神中留下梦想和追索的痕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产生是和五四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传播同步的。1919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方针,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健全的个人主义”的提倡,周作人“人的文学”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自由人”“自由文艺”的出现,40年代朱光潜明确提出“我在文艺的领域内维护自由主义”以及一大批遵循着自由创作宗旨的优秀作家的涌现,表明了自由主义文学作为与左翼——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大众通俗文学、右翼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史现象的存在的不可忽视性,甚至它经过时间检视愈益显出审美价值的文学成就更值得我们去反思文学的个体精神创造的本质意义。而自由主义作家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却成为一段被封存的历史,直到80年代才浮出历史地表,沈从文、张爱玲、梁实秋、朱光潜等自由主义作家和理论家又重新得到了人们的了解和肯定。

作为一种政治思潮,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三大政治思潮,作为一种文化思潮,自由主义又与保守主义、激进主义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三大思想潮流。目前学术界于单个的自由主义作家作品有较深入的研究,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整体研究却很不足。对于这样一个20世纪上半叶与左翼文学思潮、保守主义文学思潮并列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突出成绩的社会文化、文学思潮的总体研究,却一直未能成为学术界的焦点。洪子诚曾说:“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也相当复杂,虽然对其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但主要停留于‘拨乱反正’的层面上,尚未从学理上或实践上充分而深入地展开。”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其创作的探讨应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可以挖掘的空间。

就像别尔嘉耶夫所说:“如果没有恶和由恶产生的苦难,那么也就不会有解放的需要。”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这一称谓与西方无自由主义文学、中国历来无自由的文学以及文学在救亡压倒审美的时代文学的本体功能的被遮蔽有关(与古代文学相比,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不同处表现为与政治使命的直接关联。应该说,政治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著,反而应该看作是一种世纪性的特异现象)。20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作家参与着中国现代文学史格局和世界文学格局的构建。对于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调整。当前最重要的是逐渐形成深厚的、有独立性的文学传统,一个与政治脱离的文学传统。我们需要的既不是从批判激进主义而走向拥抱保守主义,也不是摒弃掉保守主义走向激进主义,而是要同时超越激进和保守。

如何把自由主义与作者的具体写作以及作品的表现形态联系在一起,这是本文所关注的。自由主义文学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存在,它的名称所赋予的时代意义只有在追溯自由主义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中才能得以把握。自由主义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它所依赖的语言形态与别的文学话语的关系怎样?它对于文学独立意义的追求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体现在创作和论争中的?因选题的时间定位在1898-1937年的文学,鉴于选题的覆盖范围之大,具体到某个作家作品已有较深入研究,本专著的思路是只有把它们放入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框架和链条中才能赋予所要研究对象的特殊意义。

本专著在内容结构上的安排主要是从总体的理论和具体的作家、作品着手,以群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前三章着重于从理论的提炼和概括方式来探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兴起、发生及其话语建构;后四章着重于从具体、典型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社团来阐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具体表现形态和个人话语性质。论文的脉络是从选取梁启超(萌芽期)——鲁迅(发生期)——新月派、京派沈从文(发展期)来阐述,从中带出并呈现本专著所要关注的一系列问题和思考。这与本专著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分为四种类型又是大体相对应的。这四种自由主义话语类型同时对应为启蒙自由主义立场、亲近世俗生活或历史文化的民间立场和隐士立场这三种自由主义文学话语形态。其中选取这三个作家和一个团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按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选取其中的三个较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文学团体来阐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萌芽、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话语构成;第二,根据本专著所界定的四种自由主义话语形态,在每一个表现形态中找到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家或文学社团,在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阐释中表现出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特征的思考。这样安排的依据,一是按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发展历程,其次是为了阐释本专著所界定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四种表现形态。关于隐士立场的自由主义作家,如周作人,本专著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发生论》文章中已有相当的阐述,而像废名等隐士型的自由主义作家,他们的文学价值并不主要在其隐士的立场上,故本专著关于这种自由主义文学表现形态未作专章论述。另外,本专著除了阐释四种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表现形态外,还结合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的考虑。像废名这样不怎么参与社会活动的作家,如果按照有的学者从公共视域和社会批判立场来理解自由主义者,似乎并不应划为自由主义者之列。{2}当然这里只是提出作为思考,本专著并不赞成这样的分法。鲁迅既是五四自由启蒙话语的代表,又是属于本专著界定的自由启蒙话语之列,对应为启蒙自由主义立场;沈从文和新月派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在时代的发展历程中走向更纯粹个人话语的一环,他们同时对应为亲近历史文化或世俗生活的民间立场;梁启超的自由主义及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萌芽期,无论在思想和文学上,都是对五四自由民主思想和“为人生”的文学起着过渡作用的人物。此外,本专著基于中国现当代人文主义话语分为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人文主义三种话语的考虑,选择沈从文作为自由主义人文主义话语的代表,认为其作品中透露出的关于生存意义的思考是深层的最富有审美意义的文学人文精神建构。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过渡时代之巨子,他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文化的影响,这自然会表现在梁启超的思想、文论和创作实践中。梁启超的政治文学观和其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心骨之间的悖论关系构成了20世纪中国两大文学思潮的一个双重的发展起源背景。不能忽视的是五四的个人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下的“人的文学”的发生,本专著选取了鲁迅作为一个研究的视角。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学是在其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但不能忽视的是,鲁迅的启蒙话语虽有一个大的启蒙主题,但它的形成方式是个人性的,是由个人思想和经历的独特体验交织而成。个人主义是鲁迅启蒙思想的基石,同时,鲁迅对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接受和排斥的双重性,决定了其思想的复杂性。鲁迅的自由启蒙话语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话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并且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中国对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是立足于求富图强的民族主义之上的,启蒙和个人自由主义看似很矛盾,其实也是统一的。新月派是典型的自由主义文化文学社团,是本专著不能绕过的题目。鉴于对“现代评论派”“语丝社”“京派” “新月诗派”目前已有系统的专著研究,把新月派作为一个文学整体特别是从整体上来关注它的个体贵族文学话语性质还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这可能与新月的政治立场自由而文学作者又都相对处于一个松散状态有关。无论是从新月派的自由主义文学社团性质,还是出于对整体“新月”话语的尝试阐述,或是考虑到目前还未有自由主义诗歌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新月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作为京派的沈从文的作品是非常有价值的自由主义文学话语表现形态的一种。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触摸使沈从文作品非常符合理想中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话语的主要模式。沈从文作品关于人的生存、存在意义上的思考是最富有审美意义的文学人文精神建构。只有把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精神文化和历史考虑进去,并运用一种“自我”的叙述方式,才能让中国文学的魅力耀眼于世界。

本专著力图用一种相对的手法,希望能产生对于问题的多个触角,避免对问题的思考成为一个绝对的平面,力让一个问题置于多个参照物中来呈现思考的多元性和材料本身意义的复杂性。把作为自由主义基础和核心的价值多元论和文化多元论的视野作为一种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将会改变受西方启蒙和现代性的主流思想影响的价值一元论和文化一元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这也给予本专著的写作思路一些启发。从描述中理清思路,宏观观点中用微观细节(在对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梳理甄别基础上)充实,少作判断和绝对的定性、界说。尽量用多元的思路和观点让复杂的现象并存,在返回历史现场的现象呈现中得到多面的、差异的、较多可能性的对历史的认识和判断。研究方法上运用跨学科多向度多层次的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力图在一个宏观的视野上深入挖掘事物现象后面的本质。

论著的创新之处:

第一,第一次从整体上来探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兴起、发生、发展及其表现形态和话语特征,并从对个案的分析阐释中表现出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原理、表现形态、话语建构、文学纷争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解。

第二,“文化自由主义”这个概念已见于多种著作,表明了文化自由主义作为自由主义内涵之一种的相对独立存在已得到学界的承认,但多只是顺带提及,没有作深入的探讨。本专著对中国特色的“文化自由主义”做出定义,指出作为一种体系的自由主义在中国主要以文化自由主义的传播为主,也以文化自由主义成效最大。并较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前期中国文化自由主义的发展轨迹,文化自由主义的发生机制以及对文化自由主义的失败做出反思。

第三,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概念作了较详细的辨析,并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同时从同质同构关系和继承的超越两方面对文化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关系作了总结梳理。

第四,第一次试图从白话、文学独立意义、批评空间的开创三方面阐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之建构,并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分为四种表现形态。

第五,第一次从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思想方面来探讨梁的激进和保守与其自由主义思想的关系,并尝试从梁启超文章的过渡时代性质(主要是从其作为一个政治家对文学的选择所带来的其政治家身份和创作的距离、其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的距离、其文学观及创作和读者理解的距离三方面)来探讨梁氏与五四新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关系。

第六,提出作为“文化自由主义者的鲁迅”这一说法。本文着重阐述鲁迅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启蒙主义和其自由启蒙话语的个人话语性质,力图对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自由主义者与其启蒙思想的关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探讨。

第七,本专著主要从新月派的“个体贵族文学意识”来试图探析新月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提出“个体贵族文学意识”这个概念术语。其和以绅士风情论新月派不同之处在于绅士风情是新月的情趣精神态度,而其个体贵族文学意识却重在指新月派的文学观和创作风貌,并且与新月派的社会地位、绅士风度也是比较契合的。个体贵族文学意识既包含新月派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态度,又包含从个体贵族精神立场来审视文学的独立、审美意识,所以说是比较合适的。论文主要从贵族与平民的、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纠缠、新月派格律诗:普遍的自由与形式的完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新月的自由话语策略和无产阶级文学集体话语的差异。而从整体宏观上论述新月派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其个体贵族文学话语和文学纷争的关系的论文目前还未见。

第八,本专著从沈从文作品是以“思”为前提的文学哲理性探索和其作品关于生命、偶然、悲剧等一系列人生意义的探讨两方面来阐释沈从文作品与其“民族道德重建理想”的复杂关系。并且着重从沈从文作品透露出的关于生存意义的思考来阐释沈从文作品的人文意义。关于沈从文作品的人文意义,目下都是从人性、生命、民族品德精神重建方面来讨论,很少有人把这种对于人文精神的建构提高到人的生存意义上来探讨。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一方面表现为对民族道德建构的探寻,这是显性意义上的,不是“为人生而艺术”一派,也不是属于“为艺术而艺术”一派,他的民族道德建构的理想是来自于他独有的湘西背景文化下的人事变故和浪漫传说;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于人的生存、存在意义上的思考,这是深层的最富有审美意义的文学人文精神建构,也即沈从文在谈到民族道德建构之外的“重造文运”“重造经典”意识。把沈从文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其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般研究者多是顺带提及),并以沈从文创作为例阐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之人文精神建构,目前还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有它产生的历史、时代、文化机缘,只有从它与别的文学现象和观点的区别和互渗中才能对其有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考察。从五四文学本体、文学功能、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转变来说,只有被称之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品才真正地实现着追求文学本质功能的任务。群体意志在仍是载革命之道的左翼文学中与传统仍是一脉相承。因自由主义文学的泛功利超功利性以及对文学本体审美的追求,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才变得复杂多样,才可以说真正和别类型的文学一起完成着中国现代文学转型和建构的重任。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每一个阶段,会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文学思潮,就是在同一思潮内部也会有不同的话语表现形态。本专著选取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三个典型作家和一个文学派别,这并不表示能概括整个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在每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全部面貌。此外,因选题的需要,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抽离出来作研究,不可避免地会对与此无关的问题有所忽略。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以及其他的各种文学思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互相渗透的关系,它们并没有决然的对立,更多只是一种倾向的不同。

{1} 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 参看雷池月:《主义之不存,遑论乎传统》,《书屋》1999年第4期。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课题“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研究”(13C05)

作 者:胡梅仙,文学博士、博士后,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ar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Pablo Picasso is known for co-founding the Cubist movement and for the wide variety of styles that he helped develop and explore. Among his most famous works, the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1907) is the first artwork in the world that featured with cubism. Picasso demonstrated extraordinary artistic talents in his early years and was hailed as a painting genius throughout history.

說起立体主义,便不得不说毕加索。作为西方现代绘画史上最声名卓著的艺术家,毕加索几乎家喻户晓。他的艺术生命非常之长,作品数量也惊人之多,作品风格更是经过了多次变迁,但立体主义始终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不仅是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即便在他其他风格的创作中,也常常带有立体主义的基因特点。更何况,美术史上第一幅被认为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亚威农少女》正是出自毕加索之手。

《亚威农少女》创作于1907年,被视为是毕加索与此前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一幅作品。他把这五个人物不同侧面的部位,都凝聚在单一的一个平面中,把不同角度的人物进行了结构上的组合。画面上呈现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个人的身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几何形体和灵活多变、层次分明的色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行了组合,形成了人体、空间、背景一切要表达的东西。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得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极强的视角冲击力。自此,毕加索进入对立体主义的探索中。

当然,毕加索并不是一个安分和专一的人,他的艺术就像他的生活一样,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正是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创造性,使他成为现代艺术领域不朽的画家。他曾说:“我要按照我的想像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所看到的。”

从早期蓝色时期的忧郁,到玫瑰时期的亮色,直到结识立体主义,毕加索似乎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受到塞尚理论的影响,并与马蒂斯、德兰、布拉克等人交好,现代艺术的思想理念逐渐在他脑中成型。

毕加索对立体主义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分析立体主义和后期的综合立体主义。早期的立体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全新的绘画流派,不如说是一次试图重新定义“艺术”与“现实”的尝试,依然是与现实世界血脉相连的半抽象艺术。艺术家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在同一个绘画平面上的方法。然而,他们发现这样的“分析”往往使画面越来越失去本来的形态,而陷入一种抽象的形,因此他们进入了更加激进的综合立体主义阶段。综合立体主义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也就是立体主义的拼贴艺术。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创作非常自由,虽然按照艺术阶段划分,他的立体主义探索在1916年前后已接近尾声,此后他又转向自然主义、新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领域,但立体主义的影子却始终随性,渗透进他的艺术理念中。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

《格尔尼卡》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毕加索作品,这件被选入教科书的作品,从题材上来讲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从艺术角度分析也堪称杰作。作品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当时德军持续3小时的狂轰滥炸,使这座小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毕加索在无尽的愤慨中创作了这件作品,以表达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毕加索综合运用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从中也可以看到综合立体主义剪贴的艺术语言。综观整幅作品,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也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

毕加索是整个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才能在于,他能够在各种变异风格中始终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关于艺术在西方历史上最全面的沉思,一部杰出的“艺术史百科全书”。根据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为依据,追溯了西方建筑的三个重要发展。论述了建筑艺术从象征型、古典型到浪漫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并揭示了出现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西方建筑美学观的变化。

关键词:黑格尔;西方建筑;艺术哲学

1 艺术的研究: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巨匠,在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通过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将理念主宰一切并推动艺术的各个环节,并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 黑格尔对于建筑美学的精神释义

黑格尔对建筑的定义:“建筑的任务在于对外在无机自然加工,使它与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1]在建筑的初始阶段,人们还未找到合适的形式与材料来表现其精神内涵,只能根据重量规则创造物质。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它的形式是外在自然的形体结构,有规律地和平衡对称地结合在一起,来形成精神的一种纯然外在的反映和一件艺术作品的整体。[2]建筑的首要目的是供人、神居住的场所,并且与艺术无关,表现实用性。直到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政治仪式的出现需要某种具体的建筑形式得到满足,并在此出现一种动机——“艺术形象”,这时作为艺术的建筑才出现。因此,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建筑都是象征型艺术的代表。通过象征性内容的出发点,建筑不仅作为实际应用的遮蔽物,同时它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表现。所以,建筑虽然主体上属于象征型,但自身又受到三种艺术思潮的影响,经历象征、古典、浪漫三个发展阶段。

2.1 独立型、象征型的建筑

象征型建筑的特点是像人们暗示形体、结构等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思想:它不是为人的家庭生活和政治仪式以及宗教信仰而服务的,也不是单纯的功能使用范畴,它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象征。建筑本身通过启发性的思考唤起人们的普遍观念,通过象征型的手段和方式,以幻想和主观随意性的自由独立发挥为主。例如埃及金字塔建筑群。

2.2 古典型建筑

依黑格尔来看,古典建筑体现的象征性意义即原来的独立意义被建筑的应用性所局部取代,建筑本身不再完全是某种精神象征了,而转变成替代那种普通法则或神邸等精神性东西进行服务的工具,建筑与神邸本身分离了,建筑有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应用性。此时,建筑是奉献给神的需要,并非为人所用,从而把精神性的需求提高到目的性的“美学”。例如,在希腊建筑中我们看到了充满比例关系与几何构成较为严密的建筑学原理。

2.3 浪漫型建筑

浪漫型建筑在形体结构、内部尺度和精神需求方面都符合基督教信仰和解脱的目的性,同时还满足人类的实用性要求。建筑本身象征着上帝的精神,其根本目的和内容就是希望能从有限之中摆脱出来而到达无限,其迫切程度和寻求超脱的决心,完全超过了象征型建筑甚至是古典建筑。[3]浪漫型建筑将应用性转化为高尚的精神功能和独立性;将完全无机的物质性东西彻底转化为有机的精神性事物;将个体与整体彻底的融合,同时又使得个体与整体两方面的个性都更加突出,而且正是利用个体和整体个性的矛盾性和强烈对比来强调他们各自的特点,并显现由它们相互融合而带来的巨大效果;知性的力学原理和应用性在浪漫型建筑中被推向了极限,甚至走向了超知性。在黑格尔看来,哥特式教堂是建筑领域发展的高峰期。

浪漫型建筑的目的和内容是上帝精神,它似乎要接近最高理性及终极目的,但它仍没有达到审视目的判断力层次,它只是达到了审美判断力的最高层次,即美的极端形式——崇高和伟大。为了表达人类对神学的崇拜和解脱愿望,建筑的形式被不断的演绎到夸张与无形的程度,崇高伟大静穆被扩大到无限量,从而造成想象力与知解力的极端不和谐,强制人们在先验和超验的理性观念中寻求对应物,必须一直追索到无限空间才可以满足需求。

3 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思考

19世纪以后,西方建筑进入现代主义时期,西方建筑艺术流派纷繁复杂,如“机器美学”、“装饰就是罪恶”、“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等主张,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根据功能需求论述“功能主义的技术美”。认为功能是建筑美学的基础,通过新材料进行表现,不追求过多繁复的装饰效果,而是以基本单元进行重新编排与组合,创造出简洁明朗、富有生动韵律的“乐章”,这就是所谓的“形式追随功能”。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观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第一,强调建筑与经济、时代、文化相结合,同当时的工业时代息息相关。第二,号召建筑师注重实用功能,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并且在关注建筑实用的同时关心社会经济问题。第三,发挥现代材料、结构和新技术的特质。第四,按照今日的建筑逻辑,灵活自由地进行创造设计。[4]工业革命之后,欧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涌现,人们追求的是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效益与生产效率。

新技术、新时代、新产品、新生活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观念,甚至两千多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了严重的批判与遗弃。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美学中,科学技术是主流,它试图改变和影响人们的传统习俗和审美观念,与黑格尔的建筑美学所提出的理论要求有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仿佛这更是建筑美学领域的新风潮。建筑被推举为时代的代表,要摆脱任何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创造新形式的建筑,即要割断历史,割断文脉,走向新建筑。[5]然而,在深层次的本质内涵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审美观念与审美标准仍然是追求艺术的普遍性、明晰性与和谐性。

4 现代建筑美学的走向

黑格尔对建筑美学的独特见解,自印象派以来的现代艺术到以包豪斯为标志的现代主义,基本上体现了黑格尔的哲学范畴。现代建筑扎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中现状之中,它运用新的艺术语言,扮演者新的艺术角色。因此,我们不能仅从古典美学中去探究它的内涵与意蕴,而需要站在现代人的视界之上,通过独有的艺术语言形式去阅读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王轩.建筑灵魂缔造[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4] 吴焕加.论现代西方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王受之.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上一篇:汽车音响产品开发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医学科评估数据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