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

2023-09-21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从中论述了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从中工程实例针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了提升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以满足现代人们居住的需要。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方法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在满足居住要求的同时也在追求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因而人们对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能更好地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具有提高民生水平、整合调节城市功能、促进和谐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是设计师不懈的追求。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和总结,主要探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以期望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知道意义。

1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人性化的原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人本效益,在外部空间景 观设计中,只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户外行为活动规律,才能使设计有的放矢,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居住区的主体是人,设计的空间尺度应该是符合人的尺度,各种设施与构件应安全可靠。以人为核心是 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居住环境对人们心理及行为活动 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2 生态、低碳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利用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在设计中,首先对小区及四周进行分析,做出最适合这个小区的景观、植物本土化、依山就势、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等原则,才能真正做到设计低碳的经济景观,营造和谐的自然景观环境。

1.3 经济性原则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及生态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因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意味着成本越高越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同样能做出非常好的环境景观。所以,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建设环境景观的投入成本,还要考虑后期管理和维护成本。

1.4 弘扬历史文化,打造生活品味的环境原则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发展趋势,人们在满足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追求有生活品味和归属意愿的家园。在设计时,软硬景观应充分注重美学风格的统一 ,具有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可启迪人们向上而不是低级庸俗的。这是在物质环境基础上引发出的精神文化需求。

2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2.1 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园林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系统,并需满足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结合住宅的类型及平面特点、建筑形式、宅前道路等因素进行规划与布局,区分公共与私人空间领域,尽量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建设富有观賞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小区绿化景观。

2.2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植物

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要最大限度利用原地形地貌,少动土方,适当保留原有树种。在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居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2.3 小区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

小区园林景观是区内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场所,因此,小区园林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如儿童活动区树种树型要丰富,色彩要明快,比例要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的树种。而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

2.4 植物配置上注意层次性、协调性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木、地被混合配置出高、 中、低、地被层 4个层次(特殊项目可做到6个层次),在进行这 种层次的搭配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为宜,草皮面积不高于绿化面积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要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2.5 突出主景,避免主次不分

每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主景。对于居住区绿化设计来说,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协调就是好。园林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3.1 项目概况

洛阳塞纳春天,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开发新区,北临关林路,南临大新渠。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08591平方米,其中景观设计面积约45207平方米。总平面规划见图1。

3.2 设计理念

居住区在园林景观风格设计上采用经典几何式布局的法式园林风格,营造出一座远离现代都市喧嚣和混乱的花园式宫殿;手法上采用景观轴线和组团更好的延续建筑理念。同时尊重自然,不破坏该小区原来地形,为此鉴于该小区的地形高差,拟采用台地式景观融入自然,更好的挖掘山地景观特色。

3.3 园林景观设计

“塞纳春天”以“凡尔赛花园”为基点,采用放射状布局方式进行整体规划,南北两端均建造独立组团空间。且提炼与法国凡尔赛宫方位相对应的功能厅含义为其命名,其东北角“大力神海格力”花园;西北角“爱神维纳斯花园”;西南角“战神马尔斯花园”;东南角“月神狄安娜花园”。整体的园林景观运用水池、喷泉、花坛、模纹植栽、路网、亭台等设计元素,构成了一座风格独特的 “ 法兰西式 ” 花园,步行其间所看、所感均是法式田园的清新与恬静,使人们更好的体会到法式园林的独特,并带给人们一种放松身心而与自然相切合之感。小区总体规划规整、紧凑、浑然一体。

其中居住区中心组团--“凡尔赛花园”通过高差的变化区分不同空间的功能分隔,把小溪、台地、健康步道整合成整体区域。台地运用了修剪规整的模纹植物元素,具有非常好的法式园林景观效果。环绕在该组团外围的小溪在大多数时候,不仅只是可以供人们亲水,景观采用了0.3米的适合的深度,做到有水的时候是水景,无水则为下沉步道,可让人进入活动嬉戏,从而增强了景观的人性化以及参与性。不仅如此,该小溪池底设计选取的是表面经防滑处理的花岗岩材料,保证无水状态下安全防滑,更贴近人文关怀。通过这种设计手法,可有效地使得小溪在居住区园林景观整体构图中宛如一条彩带,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4 结束语

居民区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的好差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综上所述,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追求居住区整体环境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为居民创造出和谐、温馨、适合居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卉.感悟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之精髓[J].绿色科技,2011(03).

[2] 陈湘宜.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D].导师:于晓英.湖南农业大学,2010.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第2篇

[摘 要]农耕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解析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概念,通过城市居民区生活现象探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农耕文化的融合,提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农耕花园实现“融景还耕”的新设想,初步探索农耕花园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及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居住区;农耕文化;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融合

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居住区建设面貌趋于标准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方向和理念比较单一。面对城市居住区居民生活存在的具体问题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回归设计初衷,并非只有山石、水、观赏植物构成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这种套路,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构成农耕花园景观。

一、 农耕文化与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概述

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在物质层面,农耕文化又派生出农具、粮食加工工具、农产品等。在精神层面,中国农耕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无形之中锤炼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独特的农耕文化。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观念促使自给自足的社会稳步发展,虽然现代种植技术的成熟使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农业依然是历史发展的根脉,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基。从农业造就的农耕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灿烂中华文明来看,在当代农耕文化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茹毛饮血到吃粟谷,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再到今天的科技种田,农耕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而文化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国农耕文化分别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发展起来,从神农氏开创的原始农业到科技发达的现代农业,农业离不开种植,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是以耕种为主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包涵各种耕作技术和科学发明,并且派生出多元的文化产物,如与中国农业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颇具智慧的传统农业耕种工具与粮食加工工具。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农耕花园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融合景观小品设计的产物,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结合的特点。从农耕花园实用的角度看,自身的特点决定设计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表现在农耕活动,通过农耕活动获得农耕果实,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的互动的结果。从审美的角度看,农耕植物的色彩、形态令人赏心悦目,表现回归田园的乡村意境美。

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城市居住区的融合

从现存的城市居住区人的种植行为来看多数人天生具有喜爱种植的爱好。如在《舌尖上的中国》其中的一集节目展示居民在自家楼顶种植瓜果蔬菜,描述从辛勤种植护理到了秋季丰富的收获,并和街坊邻居一起制作美食,生活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再如成都一处居住区用屋顶空间作为花园、菜园实现城市农耕,楼顶均被居民开辟成农田,每小块土地旁边都立着小木牌,标识着各自的门牌号。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融入城市居住区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人在参与种植活动中会增强居民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自然深入互动,培养居民对农耕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然的自觉爱护。

早在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发表的《明日: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认为应该建设一条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1〕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农耕花园实现“融景还耕”这一观点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理想城市不谋而合。城市居住区作为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从空间方面划分为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的研究对象,与城市人口密集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对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让居民体验农夫的快乐,使城市居住区增加接地气的生活趣味因素,特别是对老人调节心情和对儿童认知自然有帮助。与目前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更加能与人互动,这种互动表现在农作物需要人种植培养,而人从农作物种植过程获取精神快乐与物质收获。因此,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排斥而是可以融合。

三、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区域是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的内容是绿地布局形式、景观分析、功能分区、道路分析、植物分析等。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以植物造景、休憩、观赏为主要功能,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以种植为主要功能,附带提供休憩、观赏的功能,将景观小品点缀其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要点与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内容基本相同,但侧重有所不同,前者侧重农耕种植,后者侧重造景。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有助于营造适合人居的人性化的居住区生活空间环境。以下是对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3.1 农耕种植

农耕种植面积应占总体居住区绿地面积的大部分,种植浇灌可采用植物滴灌技术或喷洒技术。农耕种植是经济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花卉等,在审美方面应符合景观设计美学,如种植高矮、大小、丛植相结合,遵循形式美法则。种植应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特点,种植较为耐旱的粮食类的农作物芝麻、落花生等;种植易于打理、观赏价值强的农作物,如棉花、红薯等。种植蔬菜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农作物,如上海青、油麦菜、生菜等。种植果树类的农作物,如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石榴树等。种植可以观赏、食用花卉类的农作物,如菊花、玫瑰、油菜花、忘忧草等。

3.2 景观小品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在种植区域中间点缀景观小品能使居住区环境锦上添花。景观小品常以景观石、雕塑、垃圾箱、灯具、指示牌等组织景观小品,景观小品虽体量不大,却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活跃了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2〕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设计应注重审美功能,景观小品设计细节一旦粗制滥造会造成丧失美感,给人劣质的感觉,而考究的设计细节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高度。景观小品设计采用废旧物品进行重新设计是目前提倡的一些做法,它会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和启迪智慧。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保留旧厂房和机器设备作为城市珍贵的城市记忆元素,用崇敬态度将这些元素重新赋予新生命力,这些景观小品怀旧却不失精致。

3.3 道路规划

农耕花园耕地规划种植应结合景观设计功能区域划分,不必与农村方形田地形态相同。在平面分布图中,耕种面积可呈现不规则形状,具体分布应根据景观设计规划需要划分,在种植区域合理规划和住宅楼入口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道路使道路畅通无阻,并且避免过多交叉。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使用水稻、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为景观的基底,道路规划设计突出便捷的直线形成路网体系。而在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的道路规划设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通过道路规划增加空间的丰富,这点并不违背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

四、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农业观光旅游风靡中国,许多城市游客来到农村体验乡土人情和品尝农家小菜。〔3〕这证明城市人对农村自家菜园的向往,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引入农耕花园的设计理念会产生生态、节约、教育等现实意义,并丰富城市居民生活和促进建立良好的居住区邻里关系。

4.1 生态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景观绿化范畴,在生态功能与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作用相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作用从根本上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传统居住区绿地是以植物为主体,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建筑环境的小气候。〔4〕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种植绿植,因此同样起到积极的生态意义。

4.2 节约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传统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能合理地利用土地进行小规模农产品生产,在种植的过程居民体会农产品从种植到养护到收获果实的复杂过程,从而培养居民粮食节约意识。此外,从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的材料运用方面,可采用废旧物品再设计或可再生材料来制作景观小品。如美国芝加哥的盖瑞康摩尔青少年中心屋顶花园设计开发一个包括花卉和蔬菜园的屋顶花园,花园小径由回收牛奶容器制作而成的塑料木板组成。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景观设计同样具有节约意识,如采用废旧轮胎做景观小品。

4.3 教育意义

在居住区融入农耕花园能使城市儿童少年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从参与农产品的种植娱乐的过程中扩展孩子的视野,普及农业知识,在娱乐中教会孩子知识世界和帮助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儿童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迫切,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索这些概念的客观物体则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5〕居住区农耕花园无疑是激发儿童对自然认知学习的良好场所。城市居民通过种植农作物可纠正对农产品的错误认识,使人们了解自然生长下的农产品的形态和绿色种植下农产品的样子,不会盲目地用大与好看的标准来衡量农产品的质量。

结语

东晋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呈现的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是人们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可见,从古到今人们追求的是安全、惬意的生活环境,然而对比现代人民的居住方式和古代存在较大差异,现代人们期待更健康、更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城市居住区的生活环境设计要求更高。农耕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折射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农耕文化一直伴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进步,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农耕文化是从高雅景观设计走向亲民景观设计,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不仅使城市居住环境产生积极意义,而且使农耕文化发挥新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陈柳钦.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03):21-23.

〔2〕陈丽昀.张建华.城市景观小品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J〕.上海商业,2011,(23):14-15.

〔3〕季晓达.浅议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结合〔J〕.中华民居,2011,(07):7-8.

〔4〕李和平.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54-254.

〔5〕〔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2.

〔责任编辑:陈玉荣〕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第3篇

一、居住环境生态系统概述

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 环境和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叫做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在这个整体内, 环境与生物相互影响和制约。人类的居住环境也是一个生态系统, 是人类这个大的生态系统的子集, 也就是说, 生物群落与环境是一体的, 谁也离不开谁。在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中, 生态设计的核心是居住和生态共存。因为是由人类来决定绿化建设的,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物多样性相比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会比较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等问题。而且容易遭到破坏。因为在居民生态环境中, 人类会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来控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并且打造易被人们接受的景观, 所以居住环境生态系统不仅仅有自然生态的特征, 也存在着人类文化的成分。根据自然生态系统来考虑, 人类只有将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学科理论作为指导, 并付诸实践, 才能使居住环境与自然系统相融合。

二、景观生态设计特点

1、生态美学的应用

生态美学由美学和生态学两大部分组成, 其主要是以生态的视觉来审视美学问题, 并把生态学的重要观点融进美学中, 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学理论形态。从广义上讲, 生态美学主要包含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一味地开采滥用资源, 让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必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3、整体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思考某一景观元素, 还要需要全面考虑人类整体生态系统。城市居住区景观不应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而应该是综合了多种元素的整体。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整体优化的目标, 就需要在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下, 尽力不去违背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态秩序。除此之外, 景观设计也可以算在艺术范畴内,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给人所带来的审美享受是不言而喻的。而一个设计缺失了任何一个部分, 就可以说这个设计存在缺陷, 是不完美的。这样的作品是无法达到可持续等最初的目的, 更别说带来的审美价值了。并且景观生态设计不能说只是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个物设计, 而是为多个目标设计的, 人类、动植物和审美都无法与之分开。

三、城市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必然性

1、景观生态设计符合人类生存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 由于各种工业的迅速发展, 各种工厂林立, 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居住区环境与社会、生态、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城市居民能否在一个城市安居乐业,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的居住生态环境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然而, 现代化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自然环境的毁坏, 所以人们将选择居住地的目光移向了那些带有景观生态系统的地区。

2、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 乡村风貌在发展中逐渐被淘汰, 生态系统也逐渐的向一边倾倒。在城市中, 人们不得不随着社会的节奏走, 生活、工作这些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同时带来的是异己事物、巨大工作压力以及一成不变的生活内容, 这些都让人们感到了因心灵远离自然而带来的空虚感, 为了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让心灵得到放松, 人们开始期待着能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让他们的心灵贴近大自然。由此除了考虑住宅内配套设施的完善, 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能有个更为宽广的外部生活空间也成为人们所关心的。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而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以一种祥和的姿态去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 从而努力达到生态可持续和经济发张可持续的目的。“人类社区可持续发展”被《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l世纪人与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部分, 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所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严格遵守, 是不可或缺的规则, 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责任, 是景观生态设计所必须考虑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城市居住区生态景现设计具有传统性, 创新性, 进化、延续性和丰富性, 其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体现出景观中的社会公平, 用最小的代价来实现居住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居住区生态景观环境设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做好生态景观环境设计, 造福子孙后代。

摘要:当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环境景观的生态设计, 发现它的交错性、局部性、综合性、连续性, 以及由于人为干预产生的影响时, 居住环境设计生态系统在这时便具有了各种人类文化的特征和自然生态的基本属性。文章对居住环境生态系统进行了简单概述, 分析了景观生态设计特点, 探讨了城市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必然性。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生态景观,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1] 修瑞.浅谈城市居住区的人性化景观设计[J].中国包装, 2015 (03) .

[2] 边颖主编.城市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 高蕾.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5.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第4篇

1、地质分析

天津地质构造复杂, 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 北部有低山丘陵, 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滩涂等。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盐土等7类。植被大致可分为,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2、气候分析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 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 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 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 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气候特征是, 四季分明, 春季多风, 干旱少雨;夏季炎热, 雨水集中;秋季气爽, 冷暖适中;冬季寒冷, 干燥少雪, 因此, 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

天津年平均气温在12.0-14.5°C, 市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4.2°C。1月最冷, 平均气温在-2°C;7月最热, 平均气温在28°C。天津季风盛行, 冬、春季风速最大, 夏、秋季风速最小。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 多为东南风。天津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 最长无霜期为267天, 最短无霜期为171天。在四季中, 夏季和冬季大约在120-150天, 春季和秋季大约在40-65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 降水日数为63~70天。在地区分布上, 山地多于平原, 沿海多于内地。在季节分布上, 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时间较长, 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3、水文分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滨海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全年平均气温13.0℃, 高温极值40.9℃, 低温极值-18.3℃。年平均降水量566.0毫米, 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 冬、春季少, 夏季集中。全年大风日数较多, 8级以上大风日数57天。冬季多雾、夏季8-9月份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大雾、暴雨、风暴潮、扬沙暴等。

4、植被分析

植被大致可分为,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二、平面设计分析

平面上, 入口主轴线上采用了严谨的几何画布局形式, 加上中间的水景, 以达到轴线的连贯和统一;在儿童活动公园与成长乐园处, 则采用了水母的形态, 通过自由的曲线, 把场地做到自由的划分与切割, 铺装上也可以做到丰富的变化, 色彩上也可以达到炫丽的效果。

场地和园路大都曲路, 这样在宅前出户后, 可通过自由的游览路线到达各个活动场地。

在老年活动场地出, 更多的运用了圆形, 通过相切, 相交等于其他图形的分割, 使其产生变化的多样性, 但总体还取其自身的圆形场地, 使老年人可感受到整齐划一的完美感受。

整个社区, 入口空间、活动场地、社区路网连贯统一, 不单调。同样, 在整个社区平面基础上, 色彩的多样性也同样重要, 儿童活动场地色彩丰富, 体现出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 蓝色的深邃又表现出大海的宽广与变幻莫测;老年活动场地则大多运用沉稳的颜色;入口空间与其他节点则采用了庄严的色彩, 使其在整个社区中中心轴线明确, 场地自由, 路网和谐。

三、空间景观分析

人与景观空间的互动参与性, 舒适的景观空间是一个有机体和多重环境要素的组合体。

居住区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 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 层次多样。美国学者奥斯卡·纽曼提出的空间概念认为, 人的各种活动都要求相适应的领域范围, 他把居住区环境归结为由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四个层次组成的空间体系。从居住心理出发, 给居民规划出舒适的合理空间层次。

一个好的居住区室外景观绿地设计必须能为人们提供悠闲舒适的居家生活。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空间以及半私密空间的设计与中国传统“家”的观念吻合, 以其独有的私密性为居民提供一块舒适的景观空间, 增强景观的院落感和归属感, 是家的延伸。私密性及半私密性空间从精神层面继承了传统的院落布局的精髓, 并结合、穿插其他空间布局形式, 形成合理, 舒适的室外环境空间。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 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 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 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 都是通用的。同时, 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 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 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摘要:海港城项目位于天津港航运服务区内滨海新区核心区泰达时尚广场的东北侧, 距离轻轨会展中心与万科金域蓝湾项目仅有一路之隔。生活圈包括开发区第三大街商圈, 管委会, 金融街, 图书馆等功能区, 包括多类餐饮, 休闲, 娱乐, 购物场所, 区位优势明显。滨海新区, 是中国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 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 人口248万人, 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

关键词:人文,滨海,生态,地域性

参考文献

[1] 孙筱祥, 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 尼古拉斯·T·丹尼斯, 凯尔·D·布朗, 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M], 刘玉杰, 吉庆萍, 俞孔坚,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第5篇

1.1 孤独感

城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心理不像年轻人那样斗志昂扬凡事都充满激情。特别是遇上老人丧偶事件的发生会对老人的心理构成更大的心理创伤。这就迫切需要老年人从室内走向室外。在户外空间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和同龄人多进行交流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

1.2 恐惧感

人到老年往往会更加注意生与死的问题, 比如身体上有些什么毛病就会想到死亡等一些不好的事情。没有一个好的户外场所而是一个人静静的呆在室内会加重内心的恐惧感。所以多与其他人交流会让老年人的心理更健康。

1.3 固执心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经常表现为性格倔犟, 脾气暴躁、有病不去看医生、和子女关系不和等问题。因此多于同龄的老年人交流可能会得到一些感同身受。因此需要打造一个优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吸引住宅中的老年人走向室外、互相交流。

2 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景观设计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一般体弱多病, 比年轻人更加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因此, 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应该尽最大可能的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2.2 功能性原则

居住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设计应该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比如设计桌椅满足老年人休息的需求。可以在老年人活动中心设计一些紧急救助设施。

2.3 趣味性原则

老年人最害怕的是孤独, 因此在设计上趣味性原则也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地方。所以可以设计一些运动场地。比如打羽毛球, 跳舞、练太极的场所, 景观观赏的场地。与人交谈的静景等等一些场地设计。

2.4 创新性原则

设计都需要创新, 一个没有创新的设计就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老年人活动中心设计如果有创新性的加入就意味着它的独特和与其他场所不一样的特征, 因而会更加吸引老年人在此处娱乐休闲的时间。

3 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景观设计方法

3.1 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植物造景设计

同时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也像是一种标识设计一样。同时运用灌木的设计围合成私密半私密的空间供老年人休息娱乐。植物设计上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设计, 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增加色彩。

3.2 景观总体方案的设计

可知在老年人说动中心的景观设计时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整体性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上应该采取整体的原则, 设计不能松散让人觉得没有归属感与空间尺度感, 同时再整体的设计上应该注意重点的突出, 比如文化氛围的设计就可做为一个重点设计, 让人们在此处集中, 一般是设计一个雕塑或者喷泉或者参天大树的设计法则, 这样整体中有侧重点设计才产生了韵律与节奏。其二, 局部设计, 在整体的基调把握之后, 应该深化设计, 这时候就是局部与细节的设计。

结束语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应该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优质的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的设计会推动老年人心理更加健康的发展。老年人的内心比其他年龄人群更为敏感。因此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设计应该更加注意细节设计。同时把握设计的整体基调。使设计又不会显得杂乱无章!这是我们设计师以后还要继续深入讨论的问题。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 老年人一般拥有很多的闲暇时光。因此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老年人活动娱乐的身影。居住区一般会设置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的活动中心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消除内心的孤独感, 你经常可以看见老年人结伴而行, 集体性的活动越来越多。因此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来探讨老年活动中心的景观设计。从老年人心理特征、老年人景观活动中心设计原则、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设计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设计提出一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活动中心,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朱延斌.兼顾老年人社会活动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研究[J].中央美术学院, 2014.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第6篇

A、20以下 B、20-30 C、30-40 D、40-50E、50以上

2、您家有( )口人

3、您的家庭年总收入月多少

A 、2万以下B、 2万到3万C、 3到5万D 、5万以上

4、收入主要来源()(多项选择)

A、小麦 玉米等庄稼收入B、家禽 动物产值C、外出打工

D、家庭环境特产收入(如苹果、梨、枣等收入) E、其他()

5、您的受教育情况是

A、小学及小学以下 B、初中 C、高中 D、高中以上

6、农村与城市的主要区别是

A 、交通状况B、生活物资购买C、子女教育D、自然环境E、娱乐方式

7、更喜欢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

A 城市B农村

8、你觉得农村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

A、子女教育环境B、生活物资购买C、日常生活娱乐D、其他

9、居住在城市的决定因素( )

上一篇:八月桂花范文下一篇:整改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