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的主要做法范文

2024-07-03

发展党员的主要做法范文第1篇

1.1 水平井概况

2007年以来, 滨南采油厂加大了水平井开发应用力度, 投产油田主要包括尚林油田、单家寺油田和王庄油田。投产区块主要以边底水、低渗、薄层、超稠油等17个低品位区块为主, 至2015年底在共投产水平井288口, 累产油165.5万吨, 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随着水平井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 水平井配套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 通过不断地完善, 逐步形成了7项完井、防砂、注汽配套工艺:裸眼筛管完井、水平井酸洗、筛管外充填、分段挤压充填、均匀注汽技术、HDCS技术、分段注汽分段采油技术。

1.2 存在问题

1.2.1 随着生产时间延长, 低液、出砂水平井逐渐增多

近年来, 由于筛管堵塞、破损导致低液、出砂水平井逐渐增多, 统计2010年至今共发现该类水平井42口 (治理37口) , 占水平井总数的14.5%。

1.2.2 注汽压力高、干度低, 部分水平井注汽质量差

注汽质量差是导致稠油水平井低效的主要原因, 目前滨南采油厂稠油水平井区块有11个, 其中由于注汽质量差导致水平井低效的有6个区块, 分析原因主要是油层薄、物性差、原油粘度高等。

1.2.3 受边底水及汽窜的影响, 水平井含水逐年升高

目前滨南采油厂稠油热采水平井191口, 综合含水77.3%。其中综合含水大于95%的有29井次, 占总井数的15%, 主要原因是由于边底水以及汽窜等原因。

2 低效水平井治理主要工作

针对低效水平井逐年增多的情况,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在低效水平井治理工作的研究, 工艺对策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2015年主要从出砂水平井治理、提高水平井注汽质量、高含水水平井治理等方面入手, 加强低效水平井的治理, 强化低效井利用率, 提升存量的动用率。

2.1 出砂水平井治理

2.1.1 原因分析

水平井出砂导致停产已成为影响水平井低效的重要原因, 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

内在因素:筛管质量问题;井深轨迹影响, 筛管弯曲;底部洗井阀关闭不严。

外在因素:热应力变化、地应力变化

2.1.2 技术对策及现场应用

针对不同开采方式的出砂水平井采用了不同配套工艺技术, 即解决出砂问题, 同时又改善近井地带物性, 延长滤砂管使用寿命。

常规稠油冷采:部分井段射孔+悬挂滤砂管+底部充填防砂

热采吞吐注汽:悬挂滤砂管

同时针对油井出砂严重, 冲砂难度大, 管柱下入过程中遇阻导致工具下放不到位的情况, 配套采用一趟管柱边冲边下底部充填工具。

2015年治理出砂水平井5井次, 其中冷采2口, 通过射孔、充填等地层改造实现增油1454吨;热采3口, 措施后对出砂情况进行治理, 恢复油井产能。

2.2 注汽质量差水平井治理

2.2.1 原因分析

由于注汽质量差影响水平井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两类:油层薄、物性差;油泥砂运移造成近井地带堵塞。强化地质分析, 加强地质、工艺结合, 准确落实低效原因, 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工艺是治理该类井的有效手段。

2.2.2 技术对策及现场应用

(1) 实施保干降粘一体化, 降低全程热量损失

针对常温常压、中低渗、薄层超稠油油藏, 如何在注汽、下泵、举升等环节减少热损失, 提高产出液温度, 是保证原油顺利举升的关键。为此采取了“少注汽多轮次”的开采方式, 实施过程中提出“注采一体化管柱+全程隔热管+降粘剂+环空注氮隔热”四配套的保干降粘理念。

施工过程:下入新隔热管+注汽节能封隔器+注采泵;油套环空注氮气3000方, 替换环空内液体, 保证环空无液体;平均单井注汽前正挤稠油降粘剂10.0t;平均单井注蒸汽2800t。

2015年采用该技术配套实施6口井, 目前结束周期2口, 与上周对比增油426吨, 油汽比提高0.1。

(2) 配套ANS解堵, 解除筛管堵塞

针对因防砂管、近井地带堵塞导致产能下降的问题, 创新实施ANS解堵工艺, 通过酸液+氮气+蒸汽复合作用, 解除堵塞、降低注汽压力, 提高注汽质量。

2.3 高含水水平井治理

2.3.1 原因分析

水平井高含水是造成水平井低效的主要原因, 严重影响了我厂水平井生产效果。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我厂水平井高含水主要分为2类:汽窜造成水平井高含水;边底水的影响。

2.3.2 技术对策及现场应用

(1) 优化开发层段, 实现水平井控水增油

针对分防分注工艺投产的水平井采用密封插杆, 封下部水平段, 单注单采上部水平段。

措施开井后峰值液量59.2t/d, 峰值日油14.3t/d, 目前日液53.1t, 日油13.4t, 含水75%, 累计生产158天, 累计产油1660吨;措施后生产规律明显与上周不同, 总体呈现出高液量, 含水稳步下降的趋势, 措施效果逐步显现, 与上周对比已增油1200余吨。

(2) 多段塞、大剂量堵水施工, 为底水油藏高含水治理指引方向

针对构造因边底水突进导致水平井低效的情况, 采用交联时间可调、交联强度大的HB复合凝胶堵剂堵水实验, 并且优化施工管柱及施工参数, 延长了措施的有效时间。

主要措施优化:

A精确找水测试优化施工管柱:采用存储式聚能声波微温差组合测试仪测试, 找准主要的出水井段, 将堵水管柱下至出水部位, 提高措施针对性

B降低施工排量、控制施工压力:采取分段塞注入的方式, 使堵剂能够充分交联。同时降低施工排量 (15m3/h) , 将施工压力控制在10Mpa内, 防止对非目的层伤害。

开井后为防止水体突进, 初期日液控制20方/天。措施后生产238天, 累计增油952吨, 平均单井日增油4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展党员的主要做法范文第2篇

就业是民生之本,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这种状况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除了我国正处在转型阶段、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失衡、就业机制不完善、就业人口多带来的就业竞争压力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等外在因素, 还与大学生自身素质低下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主要表现在: (1) 就业期望值过高, 不少大学生只希望到经济收入高、地理位置好、社会名气响的单位; (2) 自身技能不足, 有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差或动手能力不强; (3) 择业“盲人骑瞎马”, 对自己未来的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意向, 不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及时找工作, 而一味地追求个人意愿或是盲目地与别的同学的选择进行比较, 往往错过了很多适合自己的机会; (4) 道德素质低, 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和教养, 导致面试成功率低; (5) 自信心缺乏, 有些大学生择业时自信心不足, 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不敢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 (6) 独立能力不够、依赖性强, 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这些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眼下的就业, 还会像瘟疫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蔓延, 使低年级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 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了。

2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大, 社会大众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效益。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 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也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 它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并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目前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可以说外部条件正在改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其核心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所谓就业能力, 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是个体发展的可能条件和保证, 也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影响因素。具体而言, 它既包括专业能力, 即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 如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又包括非专业能力, 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 如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探索冒险能力、判断选择能力等。就业过程中, 专业能力区分度并没有想象中明显, 但它却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 而现实中, 一些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则成为判断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 成为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必要条件。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往往将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态度、合作技能、基本性格等非专业能力列入其面试考核范畴。然而, 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看, 非专业能力恰恰是毕业生就业的“软肋”。因此, 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迫在眉睫。

3 转变观念, 强化意识, 拓展素质, 促进就业

3.1 转变观念, 强化意识, 从早做起

由于长期以来受师长和一些影视作品的误导, 相当一部分新生是带着对大学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大学的。在他们眼中, 大学是梦想的“自由天堂”。进入大学后, 他们当中很多人目标缺失, 一味追求大学的自由精神, 甚至违规违纪。因此,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新生的管理, 强化新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角色意识, 促使大学生转变观念, 引导新生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其次, 要介绍大学教学特点及专业学习的特殊要求, 帮助新生基本形成与大学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帮助了解所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发展前景、课程设置, 使其对本专业有大致的认识。第三, 树立就业意识, 并将它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大学新生入学前始终处于“应试教育”阶段, 没有机会认识职业世界, 也无暇思考“考上大学以后的人生”, 甚至有相当部分学生到了大三、大四才意识到就业的紧迫性。因此, 在入学之初就应该树立他们的就业意识, 无论是利用主题班会, 还是在其他形式的班会上, 要理论联系实际, 多讲一些当前社会上企业对用工的需求和分析社会就业形势, 向学生说明部分企业用工条件的苛刻性和竞争性。讲清楚国家目前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发展方向, 让他们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引发新生对自身的发展、职业的选择进行积极思考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初步拟订个人发展规划。第四, 鼓励大学新生参加校、院系各种社团组织, 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推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3.2 围绕就业, 构建平台, 提升技能

(1)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除了充分保证机构、就业指导人员、经费“三到位”, 更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建立一了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 收集需求信息, 积极拓宽就业市场, 同时严格进行毕业生在校期间各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的复核工作和学生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 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较详细的毕业生信息, 保证“双向选择”活动的正常开展。完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化水平, 保证信息传递渠道地畅通, 消除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差。

(2) 扩大专业宣传力度。

印制部分实物宣传品、专业介绍品, 如茶具、记事本、便用签等有使用价值的办公用具, 主动向用人单位宣传介绍本院的专业和毕业生。

(3) 建立健全校内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且能有效弥补用人单位所认为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因此要统筹规划, 建立健全校内实践体系。

(1) 明确社会实践层次。按年级制订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和方案。大一以勤工助学为主, 鼓励学生在假期就近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大二以社会调查为主, 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三以学生科研立项研究为主, 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大四以见习就业为主,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 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五以毕业实习为主, 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2) 规范社会实践程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的可行性、意义进行缜密的思考, 做到计划周密、实施有效、总结及时。同时要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 总结实践成果, 交流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3)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服务社会、传播文明、锻炼自我的重要场所, 可以起到聚集人才、优化资源、示范辐射的作用, 建立足够数量而又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既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奉献智慧, 锻炼成才, 又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

3.3 构建基地, 辐射全体, 浓厚氛围

(1) 构建生涯教育和辅导中心。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 使其作为必修课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同时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长期的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队伍。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生涯规划能力。

(2) 加强校企联系, 提高学生就业意识。与企业合作, 为学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

(3) 加强与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的合作, 为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接受职前培训提供服务。

(4) 宣传就业创业典型, 营造就业创业氛围。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校友企业家等来校做有关创业风险、投资、创业项目选择、创业技巧的讲座, 介绍他们成功的创业经验, 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振奋学生的创业精神。

(5) 充分依托勤工俭学中心, 开展家教、广告策划、复印、设计、宣传等内容的创业实践, 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 创立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 培养大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 如网店等。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 并阐述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 (3) .

发展党员的主要做法范文第3篇

1 创业带动就业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1) 笔者所在的学院于2008年开始创业基础课的普及教育, 旨在引导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同时带动、激发同学们对于就业方式的思索。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时代的要求, 是高职院在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求发展必须攻克的课题。

(2) 在普及型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 对于有强烈的创业意愿的学生给予专业的培训, 学院的做法是开设SYB课程, 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助性的指导。学院有成功创业的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大力的宣传, 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和榜样力量, 当然不能盲目的跟风, 帮助学生理性的分析, 需要培训导师以专业的标准做兼职的事情。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是学院对于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

(3) 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院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 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 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 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创业实验基地建设排除万难, 建立了创业园基地, 但是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创业项目无法开展实践, 如果能够寻求相关的政策支持将社会企业的资源合理利用, 校企联合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专业的扶持孵化, 那么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必将有所提高, 长此以往, 良性循环。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会有质的飞跃。

2 切实推进校企联合

我们关注到, 今年就业工作中存在一个问题:一方面学生就业难,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招聘难, 招不到合适、对口的大学生。究其原因, 还是学校与企业脱钩。不少学校的教学材料陈旧, 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与当前的企业人才需求脱节, 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到了企业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 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往往不愿意给大学生长时间学习的机会, 所以就会从社会招聘有经验的人员, 这就造成了待业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

解决校企脱钩问题最实效的办法就是校企联合, 共同推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工作。学校可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为学校的教学提供真实的现场环境, 利用企业专业的技能、知识作为辅助, 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培养专业人才, 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适应社会企业要求, 可以直接到岗, 避免了部分大学生盲目找工作的局面, 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学院各个系部都有校企联合的项目, 因为是初期所以涉及的面比较窄, 都是大规模选拔, 最终是精英式培养, 立足于高职院自身的现状, 笔者认为校企联合的力度要加强, 要深入, 深入的越早范围越大, 毕业生因为零经验而被拒门外的比例就越低, 辐射的面要加宽, 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实惠。

3 深度落实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是必要的, 据笔者调查很多大一甚至大二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 更不知道毕业之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相关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1) 高职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普及开设也就是2009年才开始的, 设在大三上学期, 但是单纯的依靠就业指导课程来完成就业工作显然是不全面的, 就业指导应该从学生兼职、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前的定岗实习各个环节逐一落实, 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都应该有相应的就业指导的能力。

(2) 对就业的时间节点问题的错误认识也是影响高职院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要因素, 很多学生都觉得要先毕业再就业殊不知挤占了顶岗实习的岗位就是抢占了就业资源、就业先机, 就业从实习开始, 实习的机会和就业的机会是同等的重要, 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3) 信息对等的问题, 学生知之甚少, 通过课堂的讲授和课后的个别交流能够给予毕业生们充分的接触就业相关信息的机会, 事实证明对于促进就业是有实效的。

(4) 统一思想, 全员参与、全员重视。注重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就业专职人员的就业工作认识水平, 学生的就业是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大事, 也是社会检验学校办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尺, 学院深知这点, 对于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具体做法是:签约日报平台时时关注, 系部就业动态数据周周上报, 每月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部就业工作检查。学院从上到下力求做到师生总动员, 专业课老师自发的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为所授课的班级的毕业生提供实习甚至是就业的机会, 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4 充分发挥学生家庭的社会资源

笔者认为, 在当今社会, 就业形式如此严峻的大背景下, 结合自身的家庭情况, 家长合理利用其社会资源为即将毕业的子女找寻合适的工作岗位的做法应该提倡。特别是针对于高职院校, 现仍有部分家长将就业完全当成是学校的责任, 不闻不问, 思想停留在自己的落后的认知水平上, 这种想法会耳濡目染的影响其子女在就业的问题上被动不前, 最终延误毕业生就业。

以上几点是笔者对就业工作的思考, 能力所限, 提出一些拙见, 期望通过与各高校间, 尤其是高职院互通有无, 不断的学习、交流, 通过参与培训, 完善自己的就业指导知识体系, 将拓宽就业门路行之有效的方法落到实处, 尽职尽责帮助高校的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众所周知的社会现状, 作为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 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积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试论, 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岗位, 从一名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就业人员的视角审视拓宽就业门路的问题。

发展党员的主要做法范文第4篇

1、责任重于泰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本着对职工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当作事关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抓紧抓实。

2、构建安全网络。厂长(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职能部门和各级安全员组成了权责明确、 组织严密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行政负责人,是所任职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人,并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管理有序、奖惩有据。企业每个员工都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对自己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做到事先告知、心中有数,强调每个员工都要做到“三不伤害”。

二、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夯实安全基础

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和构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企业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文化及理念。

㈠ 有计划地组织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发展党员的主要做法范文第5篇

公司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指部门之间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以提高公司整体效率的运作过程,它是公司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管理高度复杂化,不少公司事务确需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发挥合力,即使部门分工明确、边界清晰,也需要相互间有效的衔接以保障整个公司系统的协调运转。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对于理顺部门关系,实现公司协调运转,提高公司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健全购物中心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建议

健全公司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我国经济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坚持以整体利益消解部门利益的指导原则,大力推进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的内容体系,努力构建和谐购物中心。

(一)充分认识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重要性

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在新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履行公司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工作联系,仍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以推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从购物中心的实际来看,在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处置等方面的各项事务中,都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过去往往由于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工作业务未能衔接配合,甚至发生互相扯皮现象,难以真正形成整体合力,影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效能,也损害了购物中心形象。因此,购物中心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实现公司协调运转,提高公司管理效能的责任感,推动购物中心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促进购物中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合理界定公司部门间职能分工和权限

合理界定公司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公司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和科学配置,并明确各职能部门应承担的履行职能所应负的责任。通过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配置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公司管理机构,加强公司管理,为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奠定基础。

(三)努力提高政府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能力

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理顺部门关系,实现公司协调运转,提高公司效能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部门间协调配合是几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其强制性、约束力较低,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购物中心在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中,应当注重提高部门间整体协调配合的能力。

1.增强部门协调配合的意识。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制度,目的是加强部门间互相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因此,各部门必须树立购物中心工作“一盘棋”思想,首先认真依照公司规章制度行使职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同时要围绕大局齐抓共管,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矛盾和问题,认真按照协调意见分工落实。

2.规范部门间协调配合管理。公司应当对部门间协调配合承担牵头和配合部门应当履行职能的权责事项进行梳理并作出明确规定,统一制定协调配合制度的文本格式;规范协调配合制度的设立、组织形式、职能范围、工作内容、运行规则和纪律规定等,为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打好基础。

4.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各部门在制定有关规定和处理问题时,如涉及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公司主管领导牵头主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认真协商,积极配合。牵头部门主持召开协调会议,可邀请协办部门参加,协办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出席,共同协商解决有关事项。经部门间认真研究、充分协商仍

达不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在报请总经理裁决时,必须明确列举有关部门不同意见的理据,以便公司领导进行科学决策。

(四)建议制定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有关规定

发展党员的主要做法范文第6篇

一、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

1.建立完善以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安全保卫校领导为副组长,各系书记及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初制定全年安全工作计划,年终进行总结,每季度召开学院安全保卫工作专项会议,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2.各系、各处室把安全维稳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专项会议,分析安全形势,总结安全问题,完善安全制度,制定应急措施,查改隐患漏洞,消除事故苗头。

3.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学院与各系书记和各处室负责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营建出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群防氛围。

4.设立覆盖全院的安全体系,学院各部门至少设立一名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本部门所属部位日常安全管理,协助保卫处开展隐患查改、宣传教育等工作。

5.严格执行学院领导总带班、行政部门人员轮流双室双岗值班、保卫和后勤等职能部门专项值勤的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24小时在班在岗、联系畅通,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臵。

6.学院制定大型群体活动、社会实践、校门出入管理、

宿舍管理、消防管理、疾病控制、饮食卫生和食堂管理、交通及车辆、安全检查、危险品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种灾害、事故应急处臵预案,并与公安等上级职能部门和学生家长建立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周边整治活动,按时接受上级安全信息,对安全动态做到反应迅速、上报及时、通讯顺畅。

二、治安和消防安全工作

1.门卫认真实行凭证出入制度、会客登记制度、机动车换证检查制度、携带物品出门检查制度、夜间出门登记制度、学生出入管控制度,确保校内无流动商贩、推销和社会闲杂人员,严防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品、管制刀具、动物和其他危及安全物品进入校园。

2.实行保卫干部带队的24小时校内治安巡查。发现可疑车辆、可疑人员及时盘查、合理处臵,巡查记录做到连续、详实,严防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

3.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管理。有关部门及时对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临时工作人员摸清底数,实行动态化微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辖区公安部门,确保无失控、漏控现象。

4.后勤每月开展学生食堂饭菜质量和价格访查监控,确保食堂低价饭菜不低于总数量50%,发现饭菜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联合相关部门管控到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在查验“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基础上,规范食品采购、储藏、烹饪、消毒和留样环节,重点强化餐具消毒监督检查,确保无食物中毒事件和传染性疾病发生。

5.保卫处规范实行日巡周检月查制度,每日巡查校园安全状况,重点要害部位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其他部位每月检查一次,每学期末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安全检查存记录、建

档案。发现隐患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员,按时整治到位。

6.保卫处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专业人员,对我院师生员工开展形式多样、涉及面广的集中安全教育和模拟演习活动。教育活动内容涉及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伤害、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网络陷阱、防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以上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

7.保卫处设专人24小时值守视频监控系统,认真做好设备管控、值守记录、信息保存和协助校发案件侦查工作。

8.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确保消防控制室、消防设施、应急照明设备运行良好,消防标志明显,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水源和消防通道畅通,重点要害部位消防设施齐全,“八个档案盒”充实规范。

9.规范实行校内文体娱乐活动审批制度,各类赞助、营销、招聘以及师生举办100人以上文体活动,由主管安全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开展。组织方、保卫处根据活动实际制定安全保卫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卫措施,必要时申请公安机关协助,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10.网络管理服务处加强校园网及互联网涉校信息监控,使用技术设备,采取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封堵和删除涉校有害信息,对师生进行正确的舆情引导,严防涉校有害信息的渗透和毒害。

三、学生安保工作

1.完善以学管人员为主体,以安全教育为导向,以信息掌控为手段,以矛盾排解为重点的学生安全管理体系。各班级指定1—2名学生安全员,经保卫处培训后负责信息搜集汇报、初步隐患查改、日常沟通联络和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

2.各系将安全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涉及自我防范、灾害应急、国家安全、校园维稳等多个方面,以上课程每月不少于6课时;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爱党爱校、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艰苦奋斗、积跬致远的择业观教育;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地震、火灾等模拟演习活动;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3.学生处每月定期开展师生矛盾、学生纠纷排查化解,加强对贫困学生关爱帮扶和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矛盾纠纷确保发现及时、反馈迅速、处臵得当。

4.公寓管理部门细化日常安全管理,宿管值班员24小时在岗在位,认真执行学生出入、外人探访登记制度,楼内保持干净整洁,消除校外人员留宿、乱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电器、存放危险品和管制刀具、学生饮酒滋事、损毁公共设施等现象。

5.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安全管理中的优势作用。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日常接触,密切关注其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预防和处臵不安全事件中发挥“思想引路者”和“安全看护人”重要作用。

四、周边综合治理

上一篇:防汛新一年工作报告范文下一篇:父与子课外阅读指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