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文

2023-09-16

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经济社会推动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中职教学过程中革新教学模式,应用新媒体技术完成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任务,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创新方向应遵循全面发展理念,将学生核心素养强化落实到中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完成新时代中职计算机课的创新建设之路。以此为背景,本文深刻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对于中职计算机学科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创新;策略总结;

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的变革,催生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新型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融合研究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现实诉求。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师紧跟时代步伐,重视应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教学路径,完成新时代的中职教育事业的改革,保证计算机课堂创新模式的构建,提升中职学生创新意识,不动摇中职计算机教学意义的核心内容,完成新时代的中职计算机课教学任务。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创新的意义

对意义的总结是为保证策略探究的可实践价值,基于此,下述文字侧重三点重点对其进行剖析。第一,以教学创新落实学生全面发展,学生青年群体的创新思维关系到民族未来发展,为保证我国伟大复兴事业的进行,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工作应担负起职责,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完成新时代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渗透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到计算机课堂,坚定不移的保持立德树人教学核心地位不变,重视学生创新思维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突显科学技术应用在计算机课堂的价值,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正蓬勃发展,科技时代学生可拓展知识面,帮助自身建立更强的自我认知度,教师做出教学创新,推动教学路径的改革,可突显科学技术应用在计算机课堂的价值。第三,提升教学质量,探索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付出努力,中职学生担负着科教兴国重要使命,计算机教师担负着树德立人重要使命,研究教学的创新,教师应深刻解读全面发展理念的内涵与特点,以此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教学计划,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综合上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与创新的时代,中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拓展学生眼界,帮助学生建立并强化综合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全面发展视域下的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工作应创新,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过程应保证创新方向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核心任务一致,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创新路径与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相符合,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学科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为保证策略总结的更科学,下述内容侧重两点进行总结。第一,转变教学理念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为教学就是育人的过程,促进教学创新,应先关注学生对传统计算机课堂的意见与看法,以此确定未来计算机学科创新的计划。第二,教师确立创新的教学理念,完成教学理念到教学实际应用的过渡。教师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机会与时间,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影响下实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应正视互联网技术在计算机课堂的应用价值,完成新时代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内容

完成全面发展视域下计算机教学创新应优化教学内容,应利用云教育平台落实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计算机教师可提升自身教学质量,基于此,下述内容侧重两点进行总结。第一,中职计算机教师积极研究“互联网+教学内容”的过程,实现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优化,将计算机教学内容围绕学生主体地位进行优化。如日常计算机课堂教学素材,可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搜索,引发学生共鸣。第二,网络技术教学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与热点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以生活实例认真思考计算机课的教育意义。计算机课堂不再是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找到现实依据,实现学生能力的强化。

(三)革新教学模式

全面发展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创新,应总结传统计算机课课堂教学模式弊端,传统计算机课堂多数情况是理论灌输的过程,教师只负责讲解知识,空泛的理论知识不能引起学生共鸣,严重影响计算机课的教育意义。创新计算机课教学模式,应在计算机课堂应用互联网技术,拓展计算机课的教育深度,教师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点,以此为教学模式创新重点,完成新时代的全新计算机课堂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应重视互动性,尤其是课堂互动环节,利用平台优势搭建互动桥梁,利用线上沟通完成计算机课堂的实时交流,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同时给予指导,强化育人的作用。

(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提升计算机教师的思想意识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以目前形势来看,科技不断进步,教师应实时进行知识更新,对于创新科学技术的产物,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尤其是在中职计算机课堂运用云教育平台,完成全新形式的创新道路,教师应先进行自我提升,完成自我提升加强我国中职教师团队的建设。同时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考评,保证教师积极探索互联网+新媒体全新环境下的教学创新道路,将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做到切实可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教育理念不發生动摇。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创新改革的过程,教师应重视改革策略的探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重视教学顶层设计、完善考评机制、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每一个环节都是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必经之路。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与创新的时代,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完成计算机课的教学任务应重视应用互联网技术,利用云教育平台拓展学生眼界,提升中职计算机课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式与路径的革新,新时代为中职计算机课带来挑战,通过此次机会完成教学方式的革新,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安军.“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创新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1):55-56.

[2]张雅莉.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探索——以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J].中小学校长,2021(10):64-67.

[3]邴霞.核心素养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07-208.

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文第2篇

一、朗读吟诵入境,与美共鸣

用字凝练传神的诗歌,句式优美多样的散文,对话富有个性的小说,都需要士师并茂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美感。朗读吟诵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然于心,它可以使枯燥干巴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声情并茂的朗读吟诵,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从而更好的理解和体验佳作的内容和意境。教室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随文情的起伏,语调的变化,可以读出名篇佳作的感情基调和韵味之美,读活那些传神的字眼和诗眼,领会到许多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韵。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专家吟诵的录音磁带,其和谐的音韵,音美的旋律,铿锵的声调,烘托出浓郁的美的氛围,学生会在这美的氛围的感染下,情不自禁的进入美的意境。

二、引导学生联想美,扩展美域

在初中的语文课上,教师们需要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美,更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内容美。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借助电影、动画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柔和生动的形象语言,真正的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从心灵深处感受与领悟美。比如说,“不同的文学大家对春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闻名全国的于漪老师在讲解《春》时,他是这样理解的,春就是春光明媚,和风细雨,绿色盎然;谈到春,我们都能够想象到万物复苏的情景,是令人心情非常愉悦的。那么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又是怎样讲述春的呢?”通过老师轻声细语的朗读,希望把大家带入优美的画面中,从内心深处体会作者的难绘之景、难摹之声、难描之形、难传之神,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还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引导学生品味美,挖掘美感

欣赏美是指人们在感受美好事物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品鉴。学生如何学会欣赏美,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认真引导,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的鉴赏能力。欣赏文学作品就是将文学作品的审美对象进行分析。而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对象,或许是真实的人物,或美丽的大自然景色,或质朴的语言,或精致的结构等等。作为语文老师,要懂得运用审美对象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比如说,朱自清的《背影》一文,首先要学会欣赏文章的结构美,在开头部分设置悬念,引出文章主题背影;中间部分叙事,刻画背影;结尾部分抒情,深化背影。其次,欣赏特定角度所表现的独特美。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就是父亲对于儿子的爱护之情以及儿子对于父亲的敬爱之情,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作为特定的角度。将父亲对儿子的爱真真切切的表达出来,非常令人感动;最后欣赏文章的内容美。通过朴实的内容的描述,让大家感受到充满爱意的父子之情。文章运用这样简单清晰的文字,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还学会了欣赏。

四、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创造美

创造美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用心去感受美以及欣赏美为基础,并且采用不同的修饰方法,自然的将事物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针对学生开展创造美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扩展审美教育范围。那么对学生进行创造美的培养该如何展开呢?第一,通过语文课程内容去培养。以魏巍《我的老师》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就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护之情以及学生对于老师的敬爱之情,这样的情感比较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通过这一节课,学生们从内心深处能够感受到美好,那么,在他们的习作中将会非常自然的表达美好的事物。第二,通过社会实践去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校园课堂,也要注重课外实践,要让学生尝试课外實践,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内心深处能够感受到美好,自然的用语言来表达美好。

美育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很有意义的,它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能够帮助他们发现美好的人事物。因此,我们要发展美育教育,让他们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使得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文第3篇

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是否教授得精彩来衡量,而是以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和提高能力来衡量。因此,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

一、有效备课

备课,范指为教学而做的一切准备活动。备课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备课标。因为课标是备课的依据,应该改变只看教材不看课标的习惯。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第二,备教材。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第三,备学生。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给他们创造成功的种种机会。

第四,备课程资源。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摘要平台,特别是新课程倡导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应该有更充足的课程资源,方便学生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

第五,备教师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个好教师要有精湛的学术造诣和魅力人格,所以不断提高自己是最重要的。

备课时教师结合这五方面的内容,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实况,确定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合理运用恰当的手段,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案。

二.有效讲授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而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有效提问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教师可以相应的引导。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

四、有效设计练习题

(1)练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我利用空余时间,网上寻找习题,经过筛选,自己编辑了一课一练,重在基础知识的训练。课前准备好预习的学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解决一些基础知识。

(2)练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关注测查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作业布置分层结合,视学生实际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数量及难度,具体包括巩固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例如:在设计《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课练习时,整体水平较弱的学生,主要完成血液、心脏、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血液循环的组成等基础题,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信心;整体水平较好的学生完成提高题,如:静脉输液时,舌尖为什么感觉甜的,葡萄糖是经过怎样的途径到达舌尖的?以加强对知识的强化,少做一些重复性机械题,同时要多布置一些拓展性、发散性题目。

总之,学生要学有所获,教师要教有所成,与教师心态及所付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要备好每一节课,用生动的、充实的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学好学活,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生 化学 科学素质 培养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

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新教材在編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厂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习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厂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人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义方面,注意调动学生士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人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化学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牛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计会卞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浪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牛,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目的。

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文第5篇

初中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理论,并且让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具有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

1. 英语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容

就语言本身来讲,初中英语的基本技能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题内容。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只让学生学习单词语法是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需要通过学生对英语基础技能与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情境对话练习、英语演讲比赛等方面,让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中不断的累计英语知识,并且通过实践让理论知识得到良好的运用,不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行素质教育。

2. 当前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陈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输,甚至一堂课的时间内,教师不断的书写板书、讲解,学生不断的记课堂笔记。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时间越长,课堂中学生消化知识、自主学习、课后练习的时间就越少,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出于被动学习,教师将解完理论知识后,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巩固与练习,由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过多,在课外自主学习时掌握不了知识的重点内容,导致学习质量日益下降。

2.2教学设施落后

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来学习英语,甚至少数学校连录音机都无法使用,不仅无法正确锻炼学生听与读的能力,而且每堂课都是由教师的讲解,再通过课堂笔记课下学习,很难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性。

2.3不重视引导学习

部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够灵活,授课方式较为呆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实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通过口述、板书等方式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教学效果低下,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4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任务量巨大,教师不得不加快课时进度,导致学生经常需要对知识重难点进行死记硬背。当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时,学生遇到困难之后,无法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从而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抵触英语学习,降低英语的学习积极性。

3. 素质教育的特点

3.1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时,会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下降,形成懒惰厌学的课堂氛围,使原本逻辑性较强的英语学科更加复杂、难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英语教学井然有序展开的最基本要点,时刻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通过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有关于行为的英语时,教师说:stand up,然后以自身为教学模板,表演单词表达的动作,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创设英语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境的良好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教学语境,来充分学习其中所包含的英语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授课前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简笔画等方式,以图像的方式反映给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容与所绘图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图中所表达的情境来进行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

3.3融洽师生关系

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当学生对教师持否定态度时,便会影响相应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首先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能只将培养重点放在优等生上,同时要注重中等生与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帮助。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愉快的学习。

4. 结语

素质教育的推行是新课改理念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密切注意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促使素质教育能够有序展开。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高龙初级中学)

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因此可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初中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初中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优势,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本文首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必要性;培养策略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结合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语文学科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素质教育理念也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满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

语文本身就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并结合教师创设的人文环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具有丰厚人文素养的人一般都会兴趣广泛、心理健康、豁达自信、对生活和工作的品味有着较高的追求。因此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其人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转变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另外教师还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蹲下来”与学生进行对话,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效的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种人文性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人文素养的教育,进而加强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教材,挖掘人文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中内容丰富,收录的文章也是文质兼美、富含人文气息。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深刻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并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契机,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文中蕴含的浓厚情感,并鼓励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进行表达,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还包括课外的阅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一些人文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阅读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在认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或结合课内阅读的内容进行课外的延伸阅读,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4)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升华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情感、人文素养外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利用写作教学的过程,引领学生积极表达,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升华。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题材的选择,指导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真实的情感,使自己的逐渐积累的人文素养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与自然、社会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使学生通过眼睛、心灵、身体去感受、去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通过写作得到情感的升华。

(5)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应用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既包括对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应用,也包括学生人文素养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或实践活动,如,到孤儿院、养老机构送温暖、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到农村进行体验劳动等,都能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的熏陶,并促使学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带给别人温暖。

3.结语

总之,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的,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的、通过点点滴滴的人文熏陶,来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逍.高中语文问题链设计的方法浅析[J].语文教学之友,2019(01)

[2]俞英.以想象为基点提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之友,2018(12)

[3]周紅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07)

上一篇:音乐教学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信息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