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

2023-09-16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第1篇

来源:华图 2010-11-24 18:26:0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点评。

【背景材料】

非改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题目】

请联系给定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2)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范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让传统文化星耀历史长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

文章在深入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后,列举一系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最后在篇末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的中心论点。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结构来进行写作。文章整体结构完整规范,论述具体,逻辑严密。申论考试中策论文格式方便考生把握,使用的人数很多,能在普通的结构中推陈出新,不仅能引起阅卷人员的兴趣,更是提高自己申论考试分数的重要手段。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第2篇

(新乡学院 历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下了确切的定义,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仅供各级政府在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 贵的文化遗产,既有有形的文化遗产,如各个朝代众类繁多的文物、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着特定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曾经指出:“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见。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1](P14)。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是人类保护自己精神家园的一项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同样对我们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of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的范围。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该《公约》对此定义还做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5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并规定了具体的评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标准:

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2、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4、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6、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l、非物质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也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又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是以一定的非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比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艺术表演、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等等。总之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形式内容各异,但它们都是不同时代的人们自发地进行创造活动,并以传承的动态方式延续、累积这种特定创造过程的结果。

2、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民族传统文化,以活的形态出现的,与人密不可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表述、表演者和传统工艺技能的操作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创造的主体,最具有能动性,处于“活态”文化的核心地位。

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及数量

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省有22项名列推荐的名单中,占全国的3.8%。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6项。[3]我省几乎拥有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戏曲(豫剧、越调、四平调、大弦戏等)、音乐、舞蹈、武术、杂技、唢呐艺术、河洛大鼓、少林功夫、太极拳、年画、剪纸、泥雕,等等。据相关资料显示,其中民间文学(18项),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多种类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民间美术(15项),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县);民间音乐(19项),如板头曲(南阳市);民间舞蹈(15项),如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民间戏剧(22项),如豫剧和曲剧;曲艺(8项),如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平顶山市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0项),如少林功夫;岁时节令(1项),如“重阳节”民俗(上蔡县);民间信仰(10项),如伏羲太吴陵祭典(淮阳县)等。这反映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其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除了形态的多样性,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很高。河南的少林功夫、太极拳、马街书会、朱仙镇木版年画、太昊陵人祖庙会、老子生日庙会、地坑院、重阳节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河南神话保存之完整、流传之广泛,被著名学者钟敬文称为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河南的板头曲被称为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被喻为民族音乐的“活化石”。河南宛梆为全国仅有的一种地方戏。河南的马街书会被称为中国曲艺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河南大弦戏,历史悠久,比号称“戏曲之祖”的昆曲还要早四五百年。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被称为史前图腾。河南禹州钧瓷享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较高的价值性。博大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当今河南进行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一)、保护措施不力,造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

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得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如戏剧,从明代万历十年算起,相继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有80多个,四百多年来几经兴衰,几多蜕变,目前仅剩约37个剧种,其余均已消亡或退出河南。还有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处于苦苦支撑的局面,这些文化要么被人为地过滥开发,如唐三彩、汴绣、钧瓷,要么就是市场萎缩,惨淡经营,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①

(二)、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 2003年,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2004年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对省内300位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南非物质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64岁,年龄最大的已经109岁。一方面是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对年轻一代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据洛阳市文化部门的统计,目前曾经从事过河洛大鼓演出并能登台表演的民间艺人已不足lO人,尽管如此,年轻人也不愿学,已到了无人可传、几近消亡的窘境。许多专家说,现在农村不仅剪纸没有了,就连日常的生活用品也被塑料制品取代了,连习俗也都淡化了。这样下去,河南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三)、规划开发未进行整合,开发模式单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遗产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遗产地居民的极大热情往往会导致对科学规划工作的干扰。如忽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缺乏可行性论证,致使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贪多求大,项目雷同。在开发模式问题上重视不够,表现为急功近利和盲目性,不注意运用科学理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博物馆等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甚至内容上还有重复。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造景观泛滥,导致其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仅发挥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反而会使遗产地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融资困难,资金投入不够,开发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据一些地方报告,早年收集的档案材料有些已经开始发黄霉变,录音、录像带有一些也已经报废,有些单位原计划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等,都因为没有经费而无法实施。此外,增设地方各种文化艺术档案馆、博物馆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各级政府设法加大各项投入刻不容缓。这些基金的投入量特别大,对于各级地方财政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保护初期的特点决定了现在属于大量投入期。如果没有投入,没有基金保障和各项物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势必寸步难行。

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普查,加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认定工作。 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建立分级保护制度、保护体系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各个门类与领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首要的就是全面掌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并运用录音、文字等各种方式包括现代技术手段加以真实、全面的记录,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工作,建立相关档案资料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然后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研究与认定,逐步建立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以及相应的保护制度,这样才有利于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保存与传承。2010年9月,我省正式出台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在该意见中,对建立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申报范围、申报标准、申报主体、申报程序和评审办法、管理和监督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应当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应按照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建立代表作名录体系等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建立河南省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对于一些不符合现实生存条件的古老民族文化形式与内容,应尽量利用录音、录像等手段保存起来,留待将来研究。对那些已近夕阳的艺术形式的传承人,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加强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的培养,花大气力解决诸多问题。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数据库,因地制宜制定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规划等。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另外,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三)、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工程,加强其开发利用 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必须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工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选准突破口,办出具有浓郁河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品牌。如进一步办好“梨园春”和“武林风”名牌节目,挖掘整理河南其他的稀有剧种,继续抓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浚县庙会、宝丰马街书会、太昊陵庙会、新郑祭祖大典等重点民族民间艺术交流展示活动。其次,要把开发利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河南各地在开发利用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上,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努力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旅游景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旅游区块。最后,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开发。要找出找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即争取开发出特色的文化产业。要用现代科技延展其实用功能,用历史标准规范其传统工艺。坚持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相结合,以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理念,设计非物质文化旅游纪念品。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感

我们要转变观念,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河南省发展以及带动中原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河南省的旅游相关部门要大量出版中、英文刊物、光碟,并通过互联网专线宣传介绍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游客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认知面,增加其旅游兴趣。要善于利用媒体在报纸杂志上做宣传,联合电视台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的纪录片、宣传片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或编拍成影视作品,供全国观众观看,激发人们旅游兴趣。逢年过节可以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和民间文艺巡游、展播、汇演、庙会等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强群众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五)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其可持续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具稀缺性的资源,几乎没有替代品,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计划控制与市场化机制运作相结合,可以从设置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在《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负责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仅有此笔者认为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最终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运行机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笔者相信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一定会越来越好! 注释:

①夏挽群,陈江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及抢救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35—3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http:///a/falvfagui/guojitiaoyue/2009/1112/376.html [3] 陈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我省22个项目入选[N].河南日报,2006—06-03(01). 作者简介:王明有(1963—),男,河南焦作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史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637)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na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ANG

Ming--you (Institute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Xinxiang,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UNESCO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government have made a precise definition, Henan Province has a r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oth variety and quantity are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country, b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province,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measures, only for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Key words:

development; use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第3篇

校园活动方案

全校各单位: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商丘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我校决定与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展演、展览等活动。

一、活动目的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商丘本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题和口号

、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口号: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

四、主办单位

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团学活动发展中心

五、活动内容、时间及场地安排

、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间:6月12日-14日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2、传统美术类—剪纸展览

征集我市省、市、县传统美术类-剪纸项目作品,充分展现我市剪纸艺人所表现的民间民俗情趣、艺术特色以及剪纸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间:6月12日-14日

点:勤政苑一楼展厅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3、泥塑、剪纸、面塑、玉雕、刘腾龙毛笔传统制作技艺、冷谷红葡萄酒传统酿造技艺等部分非遗项目现场技艺展示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间:6月12日上午9:00-12:00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4、豫东坠子展演

现场演唱,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我市传统文化的魅力。

间:6月12日下午3:00-6:00

点:明德讲堂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5、皮影戏展演

呈现商丘独具特色的皮影艺术,增强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间:6月12日晚上7:30-9:00

点:大学生生活区广场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六、活动要求

、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文化遗产日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感知、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平台,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XX年6月2日

商丘工学院办公室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第4篇

“扬弃”是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发展的一个重要哲学观点,即对旧事物要“辩证的否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的储存和再现,是各少数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延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采用“扬弃”的态度,亦即批判其落后的东西 ,继承其积极的东西并加 以改造和发扬 ,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对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和现实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考察从前、服务现在、着眼未来”,希望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瑶族传统体育

瑶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关于瑶族来源说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原始居地在长沙、武陵两郡 ,即现在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早在秦汉时期,瑶族先民就活动在了这一带。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了躲避统治阶层的剥削,寻找美好的家园,瑶族人民曾经过着频繁的游耕生活,大部分瑶胞经过漫长的迁徙后,散居在海拔 lO00m以上的高山和密林中,集散在广西、广东与湖南接壤的五岭南北地区,因此,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大分散、小集中”是瑶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瑶族总人口为 263.74万人。广西壮族 自治区是最主要的聚居地,共有 147.19万人,占瑶族总人口的 55.81%。在广西的 87个县市中,有 69个县市都有瑶人居住,其中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是瑶族自治县。1988年 1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南岭地区,提出了建立南岭瑶族地区经济开发区的构想,开发区范围共包含了湖南的江华、江永,广西的富川、恭城、贺州市 8步区、钟山,广东的连山、连南、连州、乳源,一共3省(区)1O县(市)。

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呈现多元化,但多数瑶胞崇尚祖先“盘瓠”,各地瑶族均有过“盘王节”,“还盘王愿”等习俗,“盘王节”是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盘王节 中最 主要的活动就是“跳盘王”、“打长鼓”及“唱盘王歌”。其中“打长鼓”是瑶族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有语称“瑶不离鼓,以鼓认宗”,打长鼓渊远流长,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就有记载:“绕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 以皮鞔植 于地,坐拊之。”

悠久的历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摇篮,瑶族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就是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与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且沿袭今 日仍能看到古时的影子。

2 瑶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瑶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了瑶族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主要体现在:

2.1 民族性

不少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瑶族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反映着瑶族的祖先图腾崇拜、宗族祭祀、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非常强的本民族文化特色。如盘瑶的“打长鼓”,就是极具瑶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而关于打长鼓的来历,就和盘瑶祭祀祖先盘瓠密切相关,前文所说“瑶不离鼓,以鼓认宗”讲的就是这层意思,“打长鼓”是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最活跃的文化因子,是瑶族的文化名片;另有布努瑶的“打铜鼓”,是祭礼和庆丰收中的重要活动,表达了思念祖先密洛陀和对亲人的深厚情意,打铜鼓的动作古朴粗犷,格调高昂感情充沛,运动量大,非常能表现出瑶族人民勇敢刚毅的性格。这些有代表性的瑶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都有很深的瑶族文化底蕴,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性。

2.2 艺术性

有句话叫“壮族的歌、瑶族的舞”,瑶族不少传统体育项目有文艺元素植入,载歌载舞的,艺术表现力特别强,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如“打长鼓”时,锣鼓喧天,瑶族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腰挎长鼓,在“嘀嘀打”“嘀打嘀打”地唢呐吹奏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中,热烈而欢跃地跳长鼓舞进场祭祀。挎母鼓者双手掩着鼓面,时而左右摇晃轻舞场,跳跃跨步前奔,时而弯腰拱背,碎步踏踏后退。拿公鼓者,翻花绕身飞旅,击打出噼啪乒乓之声,而姑娘们唱起优美的长鼓歌;在布努瑶祖先密洛陀生日5月 29日(农历)生 日那天,人们也会打起铜鼓,跳动铜鼓舞以纪念祖先和庆祝丰收。在跳打铜鼓的同时,一群瑶族少女身着民族盛装,手持飘带(绣有花纹的长腰带),花圈或花月伞,转绕着铜鼓,按鼓点节拍翩起舞。非常看,周围的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欢歌漫舞起来,整个场地上片欢腾 。

2.3 节庆性

瑶族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众多的节日多源于祖先崇和劳动,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瑶族传统的大节有盘王节、达努节、社王节,前者集体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后者集体祭祀社王商议生产,制定生产规约。

其中每年农历 10月 16的“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人民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节日,也是瑶胞最盛大的节日,“打长鼓”,“跳盘王”等就是“盘王节”中必不可少内容;而达努节则是布努瑶最隆重的传统节 日,除打铜鼓外 ,人们还要进行射弩、斗牛、摔跤等体育活动。可以说,最具有代表性的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都和节日庆典密不可分,有非常强的节庆文化特色。

2.4 健身、娱乐性

不少瑶族传统体育活动带有游戏性,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里经常参与的项目,有很强的健身、娱乐功能。如打泥脚是龙胜瑶族和苗族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据说有 400多年历史,风格独特,饶有风趣,苗、瑶同胞不仅在本寨打,还经常到村外打,开展村与村、寨与寨之间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 ,还能给山寨增添欢乐,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掷石头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群众十分喜爱也十分擅长的活动,投掷爱好者们不但掷得远,而且掷得准。瑶族酷爱掷石头风俗,与他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密切相关,瑶族大都居住在高寒山区,他们在放牧时,如牛羊走散了或吃庄稼,人在上面可用石头指挥它们 ,将它们赶走或起拢免得上下奔跑,既省力又省事。瑶族人劳动之余的掷石头比赛,逃离了劳动的束缚,已经演变为一种消闲娱乐的活动。

3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瑶族传统体育具有多重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了新的价值(引,主要表现在:

3.1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长期和丰富效益的产业。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如开发得当,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如在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举行的“2007年第 9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就是粤、湘、桂 3省 11市区的瑶族同胞的重大节日,节日期间,举行了盛大的盘王祭祀仪式及传统的文体表演,其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打长鼓”是表演中的重头戏。儿 月 25日开幕式 ,来 自各地的瑶族代表,都携带着大小不一的长鼓入场,面向主席台时做打长鼓表演。姑娘、小伙身着节日盛装 ,载歌载舞,表演着各地风格不同的打长鼓 ,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 ,烘托出了热闹和喜庆的气氛,引来八方游客的阵阵喝彩。同时,这次“盘王节”和“月柿节”搭配举行,也显示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优势,吸引到了大批的游客、果商,举办的非常成功。恭城瑶族自治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 ,在第 9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暨第 5届月柿节举办期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比都有较大增长。

3.2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作用

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是和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对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节 13里,人们期望的是“国泰民安”,“和睦、祥和”的氛围是通过节 13文化活动所展现出来的,而节 13里的体育活动就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剂。

瑶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节庆特色,不少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体育项目是类似的,互有交叉,比如,舞狮、舞龙、抢花炮等就是壮、瑶、苗、侗、仫佬等民族在盛大的节 日中共同喜爱的体育项目。这就为民族之间产生共同语言,提供了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的好机会,直接密切了民族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起到了“文化纽带”的作用。

3.3 瑶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健身、娱乐价值

不管是“打长鼓”、“跳盘王”,还是“打泥脚”、“掷石头”,或“瑶拳”、“摔跤”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有着很广泛的参与性。在参与的过程中,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无形中就促进了体能的发展、增强了体质 ,另外,瑶族传统体育中蕴含有丰富的游戏性和艺术性等人文价值,也符合当代的休闲娱乐观念,如果加以正确的改造和推广,是一种最健康的娱人和自娱的休闲娱乐方式。

3.4 瑶族传统体育是瑶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少瑶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最古老的瑶族文化,一直到今天都是瑶族传统文化构成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瑶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具有深刻的瑶族文化内涵,如“打长鼓”、“跳盘王”、“打铜鼓”、“瑶拳”等等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说,通过了解这些体育项目,人们可以了解到瑶族的历史 ,了解到瑶族人的生产、生活习俗。因此,这些瑶族传统体育代代相传的不只是一个具象的活动形式,还承载着瑶族 自身的历史文化,对其文化传承起着非常有效的作用。

4 结语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既提供了文化的发展观,同时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论,唯有辩证的否定才能保持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先进性,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更加健康、稳定的传承下去。虽然今天经济全球化给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但终不可能替代文化的多样化。在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指导下,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文化积极性因素的关照,尤其是民族性、艺术性、节庆性和健身娱乐性的重点挖掘,使其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出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3

[2]杨元英,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4

(3]瑶族简史编写组.瑶族简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4]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5]胡起望,覃光广.桂海虞衡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66

[6]陈惠娜.瑶族传统体育文化探微(J].体育文化导刊,2008(8):117

[7]彭业仁.桂林恭城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3):26

[8]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6O

[9]陈惠娜.广西少数民族节庆体育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9(2):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舞蹈几乎全是群众性、广场性的,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长鼓、花鼓、牛角、阳伞等,构成本民族的风格,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流传。因此,在节日、婚事、宗教、丧葬等各种场合,有歌有舞,热闹非常。

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

三、六月

六、八月十

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非物质文化遺产教育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专业课课程思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内涵包括立德树人的本质,协同育人的理念,立体多元的结构,显隐结合的方法,科学创新的思维。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面临着认知度较低、教学团队不健全及教育体系不完善三个困境。由此,应当从强化师生意识、打造优质团队、完善教育体系三个路径培育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

[关键词]课程思政;非物质文化遗产;立德树人;文化传承

引言

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课程思政”概念,随后在部分高校进行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成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对此,2018年6月,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指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次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3

作为人类伟大的精神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其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具有丰实厚重的文化内涵。4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指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非遗”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非遗”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可以说,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既符合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相统一,又对高校“非遗”教学、提升学生“非遗”保护传承意识与能力发挥作用。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内涵

高校“非遗”课程思政立足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非遗”课程有机融合,在“非遗”教学中着力培育既有高知识素养的专业人才,又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爱国、励志、求真、力学的新时代青年。探析高校“非遗”课程的丰富内涵,应从其本质、理念、结构、方法与思维五个维度准确把握。

(一)立德树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本质

古语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1寓意人无德则不立,立德在育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就“立德树人”作出重要论述,无论是“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等,均是强调高校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密切关系。“非遗”课程思政旨在“非遗”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助力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究其根本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非遗”课程思政在教学设计前期,应当明确回答“非遗”教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在教学目标、内容开发、方法选择、管理评价等方面切实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充分挖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优良品德,培养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二)协同育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理念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非遗”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必须聚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2首先,“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主体应当协同整合,注重“非遗”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鼓励其与思想政治课教师交流合作,提高“非遗”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其次,“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周期应当协同整合,既要遵循“非遗”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要与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当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实施层次性教学,使“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最后,“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平台应当协同整合,积极把握“非遗”线上教学资源,打造“非遗”线上精品课程;扩展校内外“非遗”实践基地,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全方位育人模式。

(三)立体多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结构

“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对这三者重新统一的一种回归。”3显然,“非遗”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非遗”课程,打破“非遗”传统教育结构,从“非遗”知识传授、“非遗”价值塑造和“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重构“非遗”教学三位一体。“非遗”课程思政基于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在了解、体验“非遗”的过程中,发现“非遗”之美,揭示文化之真,探究信仰之善,从“非遗”中感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的价值理念,并以实际行动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添砖加瓦。同时,关注不同类型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心理动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学生遇到的身心困惑进行及时回应,尝试从“非遗”课堂“入”日常生活,完成单一的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的多元转变。

(四)显隐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形态,从特点上看,前者直接外显,后者浅隐无形,二者虽形式各异但目标一致。众所周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显性课程,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产生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落实到“非遗”课程思政上,即深入挖掘“非遗”课程与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此应当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非遗’课程思政——‘非遗’课程”在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上的区别与联系,推进“非遗”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显隐互补之余,增强“非遗”教学的思政育人力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富有高度思政育人功能的“非遗”课程思政的双重育人模式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旗帜鲜明,又润物细无声。

(五)科学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思维

“非遗”课程思政重视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首先,“非遗”课程思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发现并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文化自信”写入党章,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观念还是行为上看,对其开展保护传承工作都是坚持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因此,“非遗”课程思政应当积极挖掘文化要素中的思政元素,从理论学习到参与实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文化,克服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心理,增强文化自信。其次,“非遗”课程思政要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尤其是“非遗”教学设计初期,如何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与当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相适应,如何创新“非遗”教学理念、方法与形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善于从“非遗”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均是“非遗”课程思政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但仍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只有认清现状,查摆问题,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一)非物質文化遗产课程思政认知度较低

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自上而下有序进行,“非遗”课程思政也在部分高校研究试行,但推进效果却未尽如人意。例如,部分高校的“非遗”教学仅立足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的“非遗”知识,侧重知识的“求真”,却对“非遗”的“思政”内涵挖掘不足,忽略了与“非遗”内涵“真善美”的融合统一,极大地影响了“非遗”教学发挥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积极功能,也未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创新示范精神,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究其根本是观念意识问题,即部分高校对“非遗”课程思政重要性与意义的认知度较低,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难以有机融合,未能有效承担起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责任。一是未及时细化本校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意见。部分高校未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省(市、区)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学校内部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则,高校各部门的工作时间进程与具体责任分工尚不明确。二是未妥善制定本校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评估体系。部分高校的校、院两级未将学校部门、学院教师是否准确认识并认真开展课程思政相关工作与其年终考评等切身利益工作相结合,直接导致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三是未准确认识课程思政的主体协同作用。建设高校课程思政主力军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当前,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协同育人意识较弱,两支队伍的教育教学仿佛是两条互无交集的“平行线”。前者完成传授专业课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较少,后者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了解不足,缺乏专业课教学储备及经验,因此,二者缺少交流合作,在推进高校“非遗”课程思政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协同育人程度低。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不健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作为“非遗”课程思政的关键主体,应当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保障“非遗”课程思政寓德于课,立德树人。可以说,“非遗”课程思政能否真正实现“非遗”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统一,能否在“非遗”教学中把握“人才培养辩证法”的核心要义,完成对学生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的重任,“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部分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存在着人员结构单一、团队内部协作性差等问题。

其一,部分高校“非遗”教学师资匮乏,尤其是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未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即便已形成专业教学团队的,其成员却仅为本学院专业课教师。诚然,“非遗”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非遗”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但这绝不仅仅只是“非遗”课程和专业课教师的事情,学校各单位部门、“非遗”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均负有责任与义务。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仍未全面动员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积极参与“非遗”课程思政,未协同推进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资源共享、同心同向。其二,教学团队由多名任课教师组成,本应当根据教学课程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得以系统连贯地学习知识技能。但由于部分“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内部交流较少,出现团队同上一门课,每位教师“自说自话”,教学内容交集不大甚至毫无关联的现象。尽管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多名教师的团队授课,但若团队教师授课内容差异过大,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便难以准确、深入地掌握专业内涵,得到积极、持续的价值引领,实则“事倍功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

“非遗”作为特定地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绝大部分仍处于衰落甚至濒危的境地,面临着传承危机。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应当主动承担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责任,但由于部分高校“非遗”教育滞后,现有的“非遗”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学广度与深度亟待提高,未能有效承担起宣传、教育、传播、传承、保护“非遗”的责任,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对“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参与度与认同度偏低,无法积极投身“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之中。可见,高校“非遗”教育并非仅仅针对某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专业知识教育,要想把“非遗”的精神标识提炼并展示出来,把人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凝练并弘扬出去,就要使“非遗”教育尽可能覆盖高校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世界“非遗”,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国“非遗”的内蕴及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因此,探析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可从“非遗”专业课和通识课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方面,“非遗”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方法体系与教学体系单一。首先,部分高校仍未充分挖掘“非遗”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未能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发挥“非遗”教学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非遗”专业课未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完整、持续的学生培养方案,未明确具体课程的思政教学目的及重点。其次,部分“非遗”专业课价值引领过于生硬、死板,未能形象生动地寓德于课,以贴近学生的话语方式进行价值引导,使部分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最后,部分高校教学体系不完善,未为“非遗”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条件。另一方面,“非遗”通识课存在普及度低、敷衍式教学等问题。以广西某高校为例,现有通识选修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但一周仅有一次课,且课程限选名额不足百人,未开发线上课程资源,无法满足“非遗”课程覆盖全体学生的需求。另外,部分教学团队未明晰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区别与联系,未根据受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授课目标及重点,在“非遗”通识教育上出现“过度专业化”现象,使非专业学生对“非遗”专业化学习一知半解,既无法掌握全面、系统的“非遗”专业性知识,又缺少对“非遗”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的感悟吸收,造成“非遗”通识教育成效不佳。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培育路径

(一)强化高校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意识

从教育的主客体上看,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学生作为被教育者、被领导者、被组织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对象,因此,推动高校“非遗”课程思政工作有序进行,需要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协同配合,首当其冲的是强化意识。

其一,作为高校教育主体,学校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及任课教师,应当自觉加强对“非遗”课程思政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深刻理解,既要看到“非遗”教学的学术与现实意义,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使“非遗”课程思政真正发挥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广西民族大学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全面推进广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公开征集《广西民族大学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实施方案》《广西民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评选与奖励办法》和《广西民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意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为深入推进“非遗”课程思政工作“保驾护航”。

其二,作为高校受教育主体,学生有责任配合教师完成相关教学活动。全体学生应当充分意识到青年学子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与使命,勇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的“弄潮儿”。尤其是“非遗”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应当积极发挥“非遗”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非遗”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坚持将“非遗”蕴含的精神内涵对照自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领悟“非遗”这一活态文化的精神价值。

(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优质教学团队

为深入推进高校“非遗”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应积极打造一支具有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非遗”优质教学团队,共同探讨“非遗”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的德育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要求,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非遗”教学团队要育人,首先要做好“自育”工作。不仅要加强“非遗”专业领域的自我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的有效教授,还要持续加强自身的德育意识,自觉加强思想政治觉悟,担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表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言传身教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是提升教学团队的思政技能。“非遗”课程思政需要教学团队深入挖掘“非遗”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其思政元素本身是极其丰富的。“挖什么”“怎么挖”“挖多少”成为教学团队在实际操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学团队的思政技能便显得十分关键。广西民族大学选派教师参加“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暨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研讨会”“打造示范专业课课程思政策略研修班”等培训会,通过聆听重点高校的优秀实践经验,研讨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过程中的重、难点,加强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使其思政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丰富教学团队的人员构成。上文提到,“非遗”课程思政绝不仅仅只是“非遗”课程和“非遗”专业课教师的事情,所以,“非遗”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也不应当只由“非遗”专业课教师构成,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非遗”领域优秀人才,聘请校外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授课,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德才兼备、理实一体的教学团队。

(三)完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高校“非遗”课程思政要努力實现学校、学生全覆盖,就要将“非遗”教学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非遗”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第一阶段,夯实“非遗”教学“第一课堂”主战场。“非遗”专业课应当紧密结合课程性质和授课教师的实际能力,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与之相应的思政教学特点与亮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尽可能摆脱“灌输式”教育。“非遗”通识课应当根据高校实际特点,在校、院两级强化教学师资队伍,提高课程排课量,扩大课程普及面,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非遗”学习当中。同时,任课教师要明确通识教育的课程定位,把握好通识教育中知识传授与精神引领的相应比重,使“非遗”通识教育成为“非遗”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阶段,打造“非遗”教学“第二课堂”新模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精力,参加与之相关的“非遗”“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广西民族大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非遗’学堂”系列讲座、“非遗”技艺进课堂之“壹心遗艺”民族工艺实验室成果汇报展、“创艺街圩”暨“艺市集”创新创业联合项目活动等。同时,学校重视实践、强化创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非遗”实践机会。例如,学校连续多年承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在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返校交流暨成果展示会”上,学生们不仅可以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聆听传承人群对代表作品的详细解读,还能够现场学习、体验“非遗”制作技艺,收获“第二课堂”的知识感悟。此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师生合作参与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非遗”创新精神。

第三阶段,推动“非遗”教学“双课堂”协同发展。高校应当明确“非遗”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双课堂”的内在特征与独特优势,整合校内外“非遗”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锻炼成才。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第6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承担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主权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淮安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入京孔道、九省通衢”的美誉,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淮安的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交流的频繁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淮安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少丰富而又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外界文化相交流、融会,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文化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经过了多代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有金湖秧歌、淮海戏、南闸民歌、博里农 1

民画、蛋雕、草编等。

下面,我主要汇报一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一点建议。

一、积极探索,逐步实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

1、对全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从2004年开始,经过细致的普查摸底,初步建立了保护名录,如“金湖秧歌”、“淮海戏”、“南闸民歌”、“十番锣鼓”、“车桥剪纸”、“博里农民画”等。

2、制定规划。在搞好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县两级“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3、抓好试点。建立市、县两级专业保护试点。通过我们的努力,“金湖秧歌”已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试点项目,同时,我们加大对“南闸民歌”、“十番锣鼓”和“博里农民画”的征集、收藏、改编和推介力度,争取省级试点。2005年,我市又委派专业人员改编了3首“南闸民歌”,对“十番锣鼓”的曲谱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整理,购置乐器,使它们能重新登上舞台。在全市群众文艺调演中,有几个南闸民歌、金湖秧歌改编的节目在评比中获奖,进一步扩大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力。我市还派专业人员对“博里农民画”的题材扩展及包装、推介进行指导,并由市文化局出资进行采购,作为对外交流的礼品,以此加大对“博里农民画”的保护和推介力度。

4、开展教育培训。我市在积极参加上级举办各类培训的同时,还邀请专家来淮对市、县两级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5、注重宣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及时通过媒体对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宣传,从今年三月起,我们的《淮安日报》连续登载了季云华的瓷雕、顾瑾的结艺等专题报道。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是要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保护工程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协调运转工作。继续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了解,建立档案资料。

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争取加大投入,为我市“保护工程”提供必要的经费。

三是要组织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专业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保护工程”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实施“保护工程”的意义、方法和知识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和展示“保护工程”的成果,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程”。加强对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工作,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突出重点,全面带动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持久的奋斗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点面结合,相互链接,结构合理,纵横交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我市的金湖秧歌被列为首批省级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要对淮海戏的生存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脉络进行深入挖掘,并加大包装和推介力度,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淮海戏、认识淮海戏、喜爱淮海戏,为淮海戏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力争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点建议:能否将饮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中国的饮食世界一流,在饮食制作工艺方面,博大精深,早就形成了淮扬菜、川菜、鲁菜、粤菜四大菜系,现在支系又层出不穷。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参照这个表述,根据《江苏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第二条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体包括:

上一篇:所在学校考核鉴定意见范文下一篇:水政水资源科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