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民族档案是反映本民族历史面貌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建设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好各民族档案,并促使民族档案管理工作和民族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张家界民族档案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价值实现途径。

关键词: 张家界;民族档案;民族文化;旅游

张家界市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历史悠久,民族特点显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并产生了卷帙浩繁的民族档案。今天,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成熟及信息社会的发展,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环境发生了全新的变化,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而,应通过加大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此情况下,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其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张家界的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张家界开发了老院子、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大庸府城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军声画院、绿色大地生态园、袁家寨子、茅岩河平湖游、土家古镇苦竹寨和江垭古城等10多家规模较大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全市10多家旅游演艺场所表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节目,每年门票收入超过2亿元。宝峰湖推出了湖南省第一台实景演出节目《梯玛神歌》。民族特色鲜明的节目《烟雨张家界》向世人演绎神秘的民族风情。《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列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2011年3月,首部以土家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大型舞剧《西兰卡普》在张家界民族大剧院首开演。民族文化旅游是指以追求、体验新奇、深层次的异族(域)文化为目的的旅游形式。时下,乘着世界文化旅游蓬勃向前的势头,不少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此引起的民族文化弱化、异化乃至消亡,民族旅游地族群认同困惑,民族文化传播的弱势化及旅游发展失范而导致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的破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给民族地区社会机制和民族心理的稳定造成了巨大震荡和威胁,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民族文化旅游地与外来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并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做出合理协调,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价值体现

民族档案作为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有关少数民族事务的历史记录,以其载体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真实、客观地反映和呈现着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虽然不可能全部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历史遗产和文化物象,其中部分特色突出、具有特殊旅游价值的民族档案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注。

1、旅游文化价值

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内涵广泛,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实践来看,不少民族档案即为社会文化名人亲自撰写或制作而成,其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很能吸引世人的眼光,激发人们的游兴。因此,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了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形式。张家界民族档案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依存于一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客观地记录了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以及各族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光辉文明,反映出张家界少数民族在特定时代的艺术、科技、文化成就,也反映出其丰富的社会生活、政治斗争、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思想等。正是因为有了民族档案,旅游者才能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认识到各民族人民开疆拓土的艰苦历程和奋斗足迹,才能在旅游过程中更为深刻地认识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的科学价值和深刻内涵。

2、旅游研究价值

文化旅游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中“善”和“美”的欣赏,也往往带有“真”的追求,这里的“真”即是相关的科学知识。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涉及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也包含大量的生产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科学哲理。包含于民族饮食(服饰)制作、艺术品加工、金属冶炼等方面的技术,显示了张家界少数民族先进的生产水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对其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研究、学习具有很好的科研价值。不仅如此,许多历史遗迹、古城建筑等,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不但有有关的文字记载,甚至还有内容翔实、形象生动的图像、图片及图表,他们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规划保护,以及在民族文化景观的意境构造、结构复原和内涵发掘方面有重要的科学指导和参考借鉴价值,其丰富的知识,能吸引不少科研旅游者。

3、旅游认同价值

从民族旅游地自身来讲,民族文化旅游带来了经济要素、信息要素及文化要素的大流动,旅游地在与外来文化接触、碰撞的过程中,在借鉴吸收有益成分,实现自身文化优化、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民族地区民众对自我文化产生了心理自卑和精神焦虑,进而演化成对自我文化的消极否定,导致民族旅游地的文化认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充分开发利用民族档案中的文化信息,可以借此穿越时空,突破时代的限制,让旅游地民众充分接触、认识并学习当地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消除其面对外来文化时产生的自卑和困惑,提高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族群内部形成并保持长效的内心合力,促进对自我民族精神和价值体系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守护。

三、实现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旅游价值的途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对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独特的作用,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使其价值尽快得到实现并真正发挥效益。

1.强化收集力度,丰富档案馆藏

民族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与开发必须以丰富的馆藏为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类历史、文化档案。首先要扩大收集范围。不仅收集文物、图书、博物馆等部门的档案,也要深入民间寻找散落在个人手中的档案,尽量扩展档案收集的地域空间,确保民族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其次要突出收藏重点。通过方法创新,重点收集反映张家界少数民族生产成就、民俗风情、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珍贵文物及历史遗迹的各种档案,重点收集各类年鉴、方志、名人家谱以及有价值的照片、影片、图片、口述等档案,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馆藏,满足旅游业多样性的需求。

2.转变价值观念,深化档案服务

要突破传统观念,充分重视档案在旅游中的文化价值和信息价值,积极实现民族档案的进一步开放,加强与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合作与互动,加大宣传力度,让档案真正走向群众、“亲近”群众,树立档案事业开放、亲和的形象。要积极主动为旅游部门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检索、咨询、决策等服务,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展览、文化沙龙、艺术讲座,使旅游者不仅认识到民族档案对文化旅游的价值,并鱼在情感上接受并喜爱它们,让民族档案事业成为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深入开发信息,重构旅游景观

近年来,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旅游开发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效用。档案部门要紧密结合旅游需要,重点加速民族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使之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反映张家界地区的文化底蕴。要进一步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研发新路径,着力提高编研水平,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使之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起到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打动游客心灵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积极实现理论成果的转化,加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借助档案信息及编研成果,利用其独特的内涵,重构具有张家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旅游景观,增强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竞争能力。

4.加快民族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重点推进民族档案中传统纸质、金石、竹简等档案的数宇化建设,通过现代扫描技术、缩徼复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其数字化转化,然后借助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其次要加速民族档案管理的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民族文化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快速、广泛传播,为旅游者通过民族档案了解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快捷、方便的途径。

四、结语

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民族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繁荣的需要,也是民族档案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应通过各种方法,加大开发力度,使张家界少数民族档案在张家界旅游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慧.湖南少数民族档案述略[J].档案时空.2009(10)

[2]康蠡.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云南档案.2008(2)

[3]康蠡,王曼艳,论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协调作用[J].山西档案.2009(6)

[4]巩君慧.西藏档案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价值初探[J].兰台世界.2013(26)

作者简介:

江波(1972-),女,苗族,本科,馆员(职称),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局工作。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特别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很久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中就出现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等相关内容,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发达,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音乐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达到了比较成熟完善的程度,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入之下,使两者互相促进,不断融合,进而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传统文化 关系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1.028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也正是来自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所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着重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此为基准,牢牢把握这样的抓手,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实现创新的发展,使两者能够不断地创新和融合,并且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和创新效果。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主要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具体来说,宫廷音乐主要指的是某些比较典制化的音乐,例如各地不同的祭祀乐、凯歌乐、朝会乐等相关内容;另外一部分是娱乐性的音乐形式,例如,筵宴乐、行幸乐。这两种音乐类型,充分表明宫廷贵族文化的相关侧面,主要体现在皇权之上的自我形象塑造,另外一种就是贵族阶层的一种精神享乐需求。

文人音乐主要指的是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等。它与书、绘画、诗词等相关形式形成了我国传统画中特有的文人文化,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琴,然后是棋、书、画。古琴音乐这种类型所崇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更加关注超凡脱俗,有着比较典型的浪漫色彩,呈现的是一种“清、幽、淡、远”。这种音乐类型与封建社会的中庸思想是十分吻合的,因此在古人的思想追求中也成为修身养性、对人格进行塑造的重要手段。

宗教音乐所呈现出的是我国宗教信仰中的多元化丰富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萨满教等相关类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宗教音乐呈现出独具特点的个性化特色。随着外来宗教的影响和外来音乐以及乐器的进一步融合,使本土音乐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特色,与之前比较浓厚的民间风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宗教音乐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越来越呈现出仪式化的特点。

民间音乐涉及的内容众多,以综合艺术为主要内容,涉及多种类型的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特别独特的存在。它以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在题材、形式、内容、风格等相关方面,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和传统文化共同发展、互相联系,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共创辉煌。例如,我国的古诗词中就含有特别优美且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在平仄的交错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音乐韵韵律之美。不同诗词之间所呈现出的长短句组合,通过相关格律的运用也有着音乐节奏之美。在我国的书法作品中,这种类型的书法形式都体现出一种十分强劲的且有不同韵味的律动感,而这些律动也正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深入地观察和探究,也可以看出它所体现的是一种音乐的灵感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清晰的线条、造型,清淡的色调意境,呈现出的也是音乐的流动美感和韵律的美妙。另外,在中国的舞蹈、戏剧等方面和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相关内容和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形成综合性的艺术体验,是一种让人更加耳目一新,而且系统完整的艺术类型。

通过剖析能够明确,在艺术性、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呈现出显著的特色。同时也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和影子,它所折射出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和内在底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所以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和创新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就需要充分把握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内在底蕴,对其深刻内涵有充分的认知,并对其进行不断继承弘扬和发展,这样才能使两者实现更加有效的融合,体现出全新的韵味。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独一无二的作用和价值。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同时针对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也充分尊重,在中国民族音乐的产生之初,正是来源于人心对于大自然的感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记》)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音乐不仅是人们对于大千世界有相对应的感悟而生成。同时,它也能够针对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心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和完善,使人的情绪能够得到安抚,这样能够确保人与自然人与这个世界或者人与人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保持世界的安定和和谐。“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欧阳文忠全集》)更加关注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儒家文化通过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对理想的人格进行塑造,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倡导儒家学说中的仁的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就认为人的修养完善过程中需要音乐的融合,只有通过民族音乐的有效协调和融合,这样才能确保人的身心健康茁壮的发展,对于这个世界有相应的贡献,从而协调内心,使人与这个世界能够实现协调一致。孔子对《关雎》就特别赞赏,认为其中包含着和平寧静的美感,体现的是一种悠远的意境。孔子曰:“《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而对激烈抗争的郑国民间音乐却持着强烈的反对的声音。孔子曰:“放郑声,郑声淫。”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的建筑艺术也是特别典型的代表,在其中传统建筑艺术有着十分显著的音乐线条造型,因此也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融合音乐的元素是相关的内容,能够得到有效协调,不断的融合完善,这样能够形成一种和谐协调之美。中国古代戏曲家王骥德在其《曲律》中曾经形象地把音乐作曲和建筑物的构造进行相对应的联系,体现两者的相似性,通过建筑艺术和音乐的共同特点进行提取和描述,这样能够呈现出两者的和谐统一的效果。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对不同地区的建筑和不同的民族特色而言,所呈现出的建筑风格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中,所涉及的各类方言和音乐特色的应用也形成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由此能够明显看出,在传统文化中,音乐艺术和建筑艺术都是其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艺术性的重要缩影。

三、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看出,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传统文化中,中国民族音乐是其中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有众多内容都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深刻内涵。因此,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体现其特色和深刻内涵,进而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使两者能够实现更加深层次融合,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使其呈现出创新的效果。中国民族音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也注入全新的血液,使其更具备音乐的线条和韵律。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把音乐当作一种技能性、技巧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欣赏的眼光使其具备全新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內涵。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进一步看出,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要针对两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通过中国民族音乐来深刻理解中国的艺术精神,并且把握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理解文化精神,两者能够互相促进,进而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文《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之我见》,《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3] 蓝善管、建华钱《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以普洱学院为例,从民族身份的认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个方面对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民族文化认同 调查与分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8%,云南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而且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处边疆的普洱市是典型的民族地区,民族成分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全市人口将近25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将近150万,占全区人口的60%,包括汉族在内有25个世居民族。其中人口超过十万的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5个民族。超过一万的有布朗族、回族、白族,其余人口在万人以下,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之大,在省内和国内都是罕见的。普洱学院位于云南西南部边疆城市普洱市,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省内的民族地区,当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和理想来到学校时,也带来了他们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及其文化和发展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和沖突中不迷失自我,懂得呵护、珍惜自己的传统,弘扬优秀文化,同时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族他人的文化,尊重他族的民族传统,形成多民族学生和谐共处、团结友爱的局面,本文试以普洱学院为例,从民族身份的认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个方面对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我们借鉴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编制了《普洱学院少数民族同学民族认同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成不定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归属感和民族态度,而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同时还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搜集原始资料。

在普洱学院就读的大学生来自云南各县市及部分省外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涵盖了23个以上的民族,2008年为1109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5%,2010年为675人,2011年为656人,都占到全校总人数的34%。2012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2012年为1109人,占全校总人数的比例高达57%;2013年为1025人,占37%,2014年为1037人,占36%。因此,普洱学院可以说是个典型的边疆民族高校,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状况的调研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在校的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纳入调查范围,目的是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我们共发放问卷890份,回收718份,回收率达到80%,回收有效率为100%。这里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州较有代表性的彝族(255份)、哈尼族(105份)、佤族(21份)、拉祜族(38份)、傣族(47份)作为考察分析对象。

二、数据分析

在对原问卷进行整理后,抽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考察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族身份的认同

表1 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吗?

备选

答案 彝

(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20 0.47 56 0.53 13 0.62 17 0.44 27 0.57

B.否 41 0.16 18 0.17 2 0.1 7 0.18 4 0.09

C.有时 92 0.36 31 0.30 6 0.29 14 0.37 16 0.34

表2 你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骄傲 205 0.8 83 0.79 18 0.86 32 0.84 42 0.89

B.自卑 — — 1 0.01 — — — — — —

C.无所谓 49 0.19 21 0.2 3 0.14 6 0.16 5 0.11

表3 你在陌生人面前会隐藏你的民族身份吗?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12 0.04 8 0.08 — — 3 0.08 5 0.11

B.不会 243 0.95 97 0.92 21 1.0 35 0.92 42 0.89

表4 如果有人的言语和行为冒犯了你的民族,你会认为: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可以

容忍 95 0.37 29 0.28 7 0.33 12 0.32 13 0.28

B.不可以

容忍 153 0.6 70 0.67 14 0.67 24 0.63 31 0.66

C.无所谓 7 0.02 5 0.05 — — — — 2 0.04

表5 在你所属的民族和其他民族发生矛盾时,您的态度?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族

(人) 比例

(%)

A. 57 0.22 25 0.24 7 0.33 8 0.21 11 0.23

B. 196 0.77 77 0.73 13 0.62 28 0.74 34 0.72

C. 1 — 3 0.03 1 0.05 2 0.05 2 0.04

注:A为挺身而出,为本民族兄弟帮忙;B为谁有理帮谁;C为与我无关,谁也不帮。

表6 有时你希望你是汉族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7 0.07 17 0.16 1 0.05 4 0.11 7 0.15

B.不 238 0.93 88 0.84 20 0.95 34 0.89 39 0.83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生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傣族回答“是”的占到总人数的53%,佤族高达62%,而“有时”意识到的选项也占到全部人数的三成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很快地标定自己的民族,在潜意识里记住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且80%以上的学生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骄傲,90%以上的学生在陌生人面前不会隐藏自己的民族身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在此项问题中只有一个哈尼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卑”,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与该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有关。他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的聚居区,村寨中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语言是本民族语言,一直以来几乎没有和外界交流的机会。直到上学后才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开始学说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由于其发音不准常被同学笑话,因此给他带来很长时间的困扰,使他从心底觉得是自己的民族闭塞落后,处于边缘位置,这实际上内心里升腾的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与改变民族落后状况的迫切感。

对民族身份感到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在20%以下,这部分同学的家庭住址基本上都在城镇,父亲和母亲也大多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处于远离民族聚集区,所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相对较少,因此如果不是刻意提醒或被询问,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对于“是”与“不是”没有太多的感觉,因此也谈不上民族归属感。超过60%的学生不能容忍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冒犯自己的民族,民族自尊心较强,对民族的尊重感较重,有时甚至出现对抗语言或行为。

超过70%的学生,没有表现出狭隘的民族心理,表现在当自己的民族与其他民族发生矛盾时,他们能比较理智地看待和处理,认为“谁有理帮准”。但也有同学出于民族义气、弟兄情感,不管青红皂白、不分是非对错,只要自己的民族弟兄有难,一律出手相助。在一些民族中,民族情感、弟兄情谊是很深厚的,他们或许曾经相约过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即使没有约定,也是从民族本身的利益出发而义气地站在民族兄弟之列。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民族及其文化的态度,80%以上的学生不希望自己是汉族,佤族学生的比例甚至高达95%,彝族也达到93%,民族自身文化认同感很强。在综合题中,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有意义,但这与认同汉文化没有矛盾,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一样历史久远,各有长处,应共同发展。确实,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五十六个民族休戚与共,荣辱相依。在现今社会,他们认识到要不断地努力适应主流文化——汉文化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尤其是从小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学生,他们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影响较小,在稍大进入学校时深感适应的困难,特别是语言方面,哈尼族和拉祜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稍觉吃力,以致在他们的小学阶段,教师的课堂用语除普通话外,还须说汉语方言,甚至还须熟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

(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

表7 你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91 0.36 44 0.42 10 0.48 7 0.18 29 0.62

B.不会 90 0.35 34 0.32 4 0.19 13 0.34 7 0.19

C.会一点 73 0.29 27 0.26 7 0.33 18 0.47 10 0.21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目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会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比例不均,最高的是傣族,达62%,依次是佤族48%,哈尼族42%,彝族36%,拉祜族最低18%,“不会使用”的人数也不少,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达到30%以上。一般来说,生活于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会讲本民族语言,生活于杂居地或城镇当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会讲。但也有例外,并不是生活于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讲本民族的语言,这与我们的设想不相符。其个中原因或是由于该地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经济、生活、语言等多方面都已同化于汉族,或是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语言,而是刻意地教他们说汉语方言,因为他们觉得,唯有如此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流和在学校受教育时才没有障碍,将来走向社会发展的空间也更大。但实际上,语言是一个民族外在的表征和文化的载体,许多民族文化就体现语言、词汇上,同时语言在人们年幼时就通过心理机制、习俗规约、文化氛围等传递存入大脑,如果不掌握本民族的语言,就不会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很难说个体对本民族的文化能有多少了解。

(三)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8 你对本民族的历史了解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40 0.16 11 0.1 4 0.19 9 0.24 7 0.19

B.不了解 31 0.12 17 0.16 1 0.05 6 0.18 3 0.06

C.知道一些 183 0.72 77 0.73 16 0.76 23 0.61 36 0.77

表9 你从什么途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147 0.58 70 0.67 18 0.86 24 0.63 23 0.49

B. 6 0.02 2 0.02 — — 2 0.05 — —

C. 41 0.16 11 0.1 2 0.1 2 0.05 — —

D. — — 12 0.11 1 0.05 3 0.08 — —

AC. 9 0.04 — — — — 1 0.03 — —

AD. 10 0.04 — — — — 3 0.08 — —

注:A为家中长辈的教诲;B为学校教育;C为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D为通过书本知识的阅读。

表10 你对本民族的习俗了解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99 0.39 23 0.23 9 0.43 14 0.37 27 0.57

B.不了解 7 0.03 12 0.11 — — 3 0.08 1 0.02

C.知道一些 149 0.58 70 0.67 12 0.57 21 0.55 19 0.4

表11 村里人经常会主动地把本民族的传统知识告诉给您吗?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149 0.58 59 0.56 15 0.71 22 0.58 28 0.6

B.不会 106 0.42 46 0.44 6 0.29 16 0.42 19 0.4

表12 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75 0.29 20 0.19 12 0.57 9 0.24 15 0.32

B. 53 0.21 24 0.23 3 0.14 11 0.29 11 0.23

C. 124 0.49 60 0.57 6 0.29 18 0.47 21 0.45

注:A为非常丰富也非常有价值;B为比较丰富也比较有价值;C为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一定价值;D为历史文化资源不够丰富,价值也不大。

表13 你对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很赞成 242 0.95 89 0.85 21 1.0 35 0.92 41 0.87

B.说不清 11 0.04 13 0.12 — — 2 0.05 3 0.06

C.不太赞成 1 — 3 0.03 — — — — 2 0.04

D.不赞成 — — — — — — — — 1 0.02

对历史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反映—个个体对本民族的关切程度和亲近程度。在该项研究中,大约70%的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知道一些”,各民族学生“了解”与“不了解”的比例不均衡,拉祜族有24%的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佤族和傣族也达到19%。哈尼族“不了解”的比例较大,达到16%,佤族最小,仅占5%。虽然有部分学生不了解,但“了解”和“知道一些”的总比例较高,总计都达到80%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关心本民族的过去,重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本身即是文化,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习俗比较了解,比例在40%-50%不等,加上“知道一些”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彝族和傣族甚至高达97%。他们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途径一般是“家中长辈的教诲”,这个选项的比例哈尼族、佤族和拉祜族达到60%以上,佤族甚至高达86%,说明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学生的长辈依然本着尊重民族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自觉地承担教育下一代的使命。遺憾的是,在今天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流失,国家大力倡导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相当少,比例仅为2%,他们只能通过传媒和书本来了解,这说明学校教育主要是以汉文化传授为主,课程设置极度偏向于主流文化,作为学生有效了解民族文化的课程几乎没有,甚至过去已开设的课程现在已被取消。因此,在所回收的问卷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他们为自己处在多民族地区却对其他民族甚至本民族的文化缺乏相应的了解而感到悲哀,希望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和活动,达到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能更好地相互理解与尊重,进而也能使民族文化更好地长久地传承下去。目前全国高校中只有不多的院校开设有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而且多数是选修课,由于课程设置及选修人数限制等因素,也使学生很难选到自己理想的课程,因此,高校教育不应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应该把学生也纳入文化传承人的行列中来,在高校中培养其科研兴趣及科研精神。

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总体评价都较高,认为“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比例,佤族最高达57%,最低的傣族也有19%,认为“有一定价值”的比例也不低,都在20%左右。因此94%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相当积极,85%以上的学生“很赞成”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佤族甚至是100%赞成,彝族比例也高达95%。在现代条件下,汉族主流文化日益渗入少数民族地区,其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很大变化,许多民族文化渐趋消失,处在这样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到保存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迫切性,渴望本民族的文化个性能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长期共存。

三、结论与建议

民族认同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它也是一种具有文化普适性的心理现象。在云南普洱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存在多个民族共居一县一乡的情况,各民族之间由于山水相连,相互之间常常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甚至打亲联姻,因此,民族认同往往具有多元性。在我们所回收的问卷中,就有好几个同学对自己的身份同时填写了两个民族,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属于不同的民族身份,而他们对两种民族文化都有所了解和认同,因此对于文化的多元性他们并不排斥,而是持一种认同的态度。而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比例最高,其原因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比较而言,佤族主要聚集在云南普洱和临沧的两个边境县,我们通常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阿佤山,由于地理原因,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较之其他民族相对少一些,自身的传统文化也保留得比较完整。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考虑和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和习俗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学生不喜欢个别老师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师说过不尊重他们的话,甚至由于老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不太恰当或表述不当而引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反感。在同学的相处中,有时同学关系不够融洽,也是因为某些同学的出口伤人,歧视民族学生、贬低民族文化,不尊重他人他族的文化传统造成的。

从调查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的关系,一般能理性地认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意义与价值,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希望能在文化传承上尽一分微薄之力,对自己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一些消极方面也能客观分析对待。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他们中的多数人从小接受学校教育,甚至寄宿在学校,因此,他们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与现实文化状况存在着一定偏差,对很多深层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他们在认同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的同时,也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祖国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母体,同样为他们提供智慧源泉、情感慰藉和精神家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有很多学生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他们背负着家乡父老的期望来到学校,渴望通过学习文化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在文化冲突和碰撞中也不乏困惑和迷惘,但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亲人内在的情感依恋却没有减弱,面对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冲击而日益流失的現状,他们认识到了在文化传承、弘扬和保护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丁捷.文化认同,和谐边疆建设之魂[J].群众,2007(9)

【作者简介】潘雪玲(1980- ),女,广西南宁人,普洱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民间文学;薛敬梅(1968- ),女,云南思茅人,普洱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

(责编 何田田)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民族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应当更加重视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积极探索更加图片的高校体育教育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站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视域下,就如何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方法创新,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步入更加科学化轨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 民族体育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创新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緊密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十分价值,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应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方向和趋势。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使高校体育教育步入更加科学化和创新化的发展方向。这既需要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重要价值的认识,而且也要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系统、全面的体育教育方法,努力使高校体育教学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1 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价值

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从其本身的特点上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横向继承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由于它本身具有较普遍的竞技、娱乐和健身功能,比如武术、气功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等等,都属于民族体育文化。在现阶段,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积极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运动”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大背景下,通过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通过传承民族体育文化,能够将体育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步入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比如通过将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大力开展拓展教育,可以极大的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使高校体育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能够使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取得更好的成效。

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由于民族体育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除了可以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之外,至关重要的就是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由于民族体育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团结意识以及文化素养,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前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通过卓有成效的融合与创新,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某高校将武术作为重要的体育教育项目,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中华武术的文化体系,而且也使学生通过学习形相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体育精神,而且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教育方法

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特别是要从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要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更好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除了要给予高度重视之外,还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是完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方面狠下功夫,使其更具有文化传承性。这就需要高校除了要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系统的整合之外,要对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能够在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当中占有一定的份量。这就需要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有针对性的开设民族体育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从运动性、娱乐性、趣味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武术、太极、气功等民族体育项目,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对项目本身进行教育之外,还要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传播,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

二是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从其本身的特点上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横向继承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着发于更好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积极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努力使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取得更好的成效。比如在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提高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性,除了要开展专门化的民族体育项目教学,还应当将视频教学、网络教学、互动教学等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领略民族体育文化的风采,培养学生对民族体育文化的浓厚兴趣;再比如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还应当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开发,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并使其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等等,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高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丰富学生的阅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民族体育文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三是壮大高校体育教育师资。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必须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更多的民族体育文化内容。要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更多民族体育文化,在具体的体育教育过程中,能够将民族体育文化有效的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进而使其更具有实效性。高校广大体育教师也要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战略高度,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切实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并且积极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使民族体育文化能够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由于民族体育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应当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着眼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融合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在完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壮大高校体育教育师资等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民族体育文化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关树标.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及高校体育教育方法探究[J].戏剧之家,2017(7):239.

[2] 买佳.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与经验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 路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大学课程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为视角,分析中华民族文化在当今所面临的困境和安全威胁,同时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为基础,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安全发展。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突破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促进 民族文化安全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在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脾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信息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在这一背景下,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与国的竞争将演变为“文化力的竞争”[1]。同时,在《国家安全法》中也提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因此,加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并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意义

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文化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对其的生存与发展是无可替代的。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在形成一股强势的霸权文化席卷全球,导致全球文化正在趋同化,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亡。体育,作为全世界文化无障碍交流的工具,我们可以借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突破口,向世界宣传、普及我们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参与全球文化的对话和博弈中,在保持自身的生存性、民族性、特殊性、自主性等方面具有与其他民族同等的空间性和话语权[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不同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通过体育形式共同存在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象征着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和谐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如果有一天这些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被消失或被其它文化所取代时,一方面将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消失,另一方面将导致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弱化。所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和发展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要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建立民族文化防御阵地,以此抵抗强大的外来干扰。

二、现代体育高速发展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安全威胁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应该是最为人熟知喜爱并接受和传播面最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例如:赛龙舟、放风筝、举重、舞龙舞狮、赛马、武术等。但是,在现代体育的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为其生存环境不断地变化或恶化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亡。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动摇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地位,它以独特魅力不可抵挡的走入了中华民族的心灵。我们在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同时还效仿奥林匹克运动改变着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近年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对我国传统体育的冲击和蚕食已经显而易见,以各球类、田径运动为内容的运动会基本占据了我们体育事业的主战场。由于我们的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撞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劣根性,新的教育形式下(废科举、兴学校)的学校教育,较快地接受教育、包括西方体育的内容;体育竞赛的项目选择和组织形式开始完全追求西方体育化。就连魂系民族命运的“国术”也采用了西方体育的竞赛模式。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安全的发展战略

(一)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产业化的过程,产业化发展是当前传统文化形态利用及发展的一种较可行的途径。在全国经济转型期,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和市场的培育,加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形成规范、优良的民族体育市场运作环境。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化涉及了例如政治、文化、地域等一系列因素。所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是一项民族发展的事业。我国西部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紧靠“一带一路”发展,立足根本,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化效应是民族传统体育确保民族文化安全的基本出路。

(二)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结合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为极强的健身性、群众性、娱乐性,讲求动静结合,身心合一,修养身心。西方体育文化追求竞争,讲究个性,认为人可以通过无休止的锻炼能突破身体极限,但忽视了竞争中的道德教育。

现代体育着重于“标”,而传统体育则是“本”。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必将是和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相结合,但在相互融合过程中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性、传统性、民俗性、地域性。

四、结语

文化全球化其实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共享和融合的冲突的过程,这也就导致强势文化吞噬弱小文化的现象产生。出于弱势文化必将被强势文化说通化泯灭。所以我们应该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突破口,发掘和保护并宣传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文化安全的壁垒,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保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 郭玲玲.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从奥林匹克全球化的研究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途径,应加强文化交流、创新与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奥林匹克;全球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民族凝聚、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和价值。舞狮、蹴鞠、太极拳等民族传统体育已被列为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证明它对人类文化传承、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奥林匹克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奥林匹克运动抹上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东方传统体育正处于被拒置奥林匹克运动大门之外的尴尬境地。从《奥—林匹克宪章》颁布的初衷来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为公平竞争的多文化交融提供舞台,使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向辩证统一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单一化的西方文化充斥整个奥林匹克运动。在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人类的生存资源、知识存库的呼吁声中,代表东方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融势必得到加强。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沿袭下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体育文化特质和体育文化模式,是整个民族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积极,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远的部分[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农业文化的产物,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含蓄深邃、朴质内向、天人合一的理念,它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共有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价值观。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累计多达997项,犹如一个浩瀚的文化宝库。

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1)彰显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和谐。纵观五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每当遭遇外敌入侵,人们奋起保家卫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彰显爱国主义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1840年以来,中国前所未有的遭受着外国列强蚕食之时,无数中华儿女揭竿而起,积极加入抗击外强侵略的队伍中。如清末八卦掌名家程延华因不满德国士兵种种罪行,力抗外国侵略者,最后英勇牺牲;为了雪耻“东亚病夫”的侮辱,霍元甲、叶问等武术名家带头奋起迎战,多次获得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传统武术的近代化过程处于一个激烈的民族矛盾背景,历史上,每当受到外强入侵或外来文化冲击时,人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到民族传统中寻找思想武器 [2]。特别是以传统武术为代表的反对列强的爱国运动背后,中华民族表现出强烈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团结精神。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情感表达中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使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2)独特的健身与养生价值。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独特的健身与健心形式是民族传统体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如今太极拳、风筝、毽球、龙舟、舞龙舞狮等一些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项目已经迈向世界,丰富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受到普遍欢迎。这些民族体育运动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当喜庆的日子到来时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与民族舞蹈、音乐相联系起来,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3]。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面对的社会关系愈加复杂,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受压抑的心理得不到有效缓解,受压抑情绪不能及时发泄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参与传统体育运动,可有效地愉悦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增强体质。健身气功、八段锦等独具养生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3)规范当前失衡的社会道德秩序。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善,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市场交易中,出现了投机倒把、欺骗等缺乏诚信的现象,这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道德秩序。同时,西方人建立在个人享受之上的以追求利益、物质财富的价值观不断腐化人们思想,人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建立一个有序的道德体系,和谐的社会,是文明时代人们的普遍要求。规范社会道德秩序,我们可以在传统体育文化中找到答案,如以导引、气功和武术为主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修身养性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被放在首要地位,龙舟、舞龙舞狮、那达慕盛会等,它们都强调对身与心的修炼,注重在礼节、和睦、谦让的环境下对人道德的培养。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涵的谦让、守信、尊师重长的文化内涵,对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道德体育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西方化色彩

回顾现代奥运会的历届举办城市可知,到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为止,除停办的三届外,其中有十五届在欧洲举行,六届在美洲举行,二届在澳洲举行,在亚洲仅举办过三届。说明奥运会极少在非西方文化传统的都市举办,这有悖于其发展的初衷。从奥运会的组织程式看,包括火炬传递、开幕式、竞赛程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当前各类竞技比赛都套用这种模式,东方非主流文化传统逐渐被取代或同化。在夏季奥运会28个大项300个小项中,除了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两个新加入的项目外,其余项目都源于西方现代体育,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却绐终被拒奥林匹克大门之外。从各国或各大洲排除的参赛队员来看,多数发展中国家因经济落后,科技投入不够,竞技水平低下,仅在开幕式上有亮相的机会。在注册的10 960名运动员中,实际参赛的人数为10 651,欧洲5 275人,美洲2 009人,亚洲1 864人,非洲869人,大洋洲814人,其中近一半,49.6%的运动员来自欧洲 [4]。西方文化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充斥,东方非主流传统体育文化遭到抵制,奥林匹克文化无形中抹上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逐步走向单一化。

三、奥林匹克全球化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1.探寻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对话语境

体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东西方体育文化间的冲击、碰撞与异化表现得更加激烈。探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之间的对话语境,对实现人类文化多样性,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锻炼意志和教育这一点上,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发展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对身与心的修炼,注重在礼节、和睦、谦让的环境下对个人道德和品格的培养。可见,两者在个人道德培养这一点上,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具有一致性。因此,适应时代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改变自身轻竞技化,重表演、观赏的特点,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拓展生存空间。

2.保护和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资源

从文化的变迁来看,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取决于他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以及他所能利用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挑战,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被边缘化,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即将失传 [5]。要保护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首先应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后工业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途径、推广策略、现代化转型。报刊、影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媒介应承担起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使人们觉得民族传统体育就活跃在自己的身边,加强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就于2007年5月将22个少数民族的207人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的民间文化类别就涵盖了民族传统体育,该举措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具有推动作用。

3.加强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加强与不同文化形态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有学者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应该是多元文化互补、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奥林匹克运动才能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6]。不可否认,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纳和融合了东方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东西文化交流中,奥林匹克运动为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平台,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主流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带来了良好契机。东方传统体育倡导“和谐”运动观念,追求礼仪的表达,注重调心、调身的内在修炼,将为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追求迥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可有效地弥补两种文化形态间的不足。提倡人文关怀、性命双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需要吸纳和补充的新鲜元素。

4.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性的文化教育。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所孔子学院,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汉语热,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迎来了良好契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应利用这一契机,依托学校来完成,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阵地。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条规律,即现代流行的西方体育及东方的柔道、跆拳道都首先在其国内大、中小学校得到普及,再进一步推向世界的 [7]。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保护与传承,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还是将其纳入各级学校体育教学,让学生参与到传统体育中,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保证其长远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好的健身与娱乐功效,将其纳入全民健身体系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当前主要依靠节日庆典、宗教仪式、村寨间竞赛等活动获取传统文化观念和知识的人们而言,无疑使这种知识习得渠道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刘远航,任作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89-92.

[2]周伟良.近代武术史中思维方式的嬗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4):26-29.

[3]李凤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农业考古,2009,(6):220-222.

[4]悉尼奥运会各大洲参赛人数.国际奥委会,Highlights week 6,5-11 February 2001.

[5]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6]周立华.论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7):23-24.

[7]易建取.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及发展契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36.[责任编辑 王晓艳]

上一篇: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农业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