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论文范文

2024-07-21

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水闸工程具备水资源调控、防洪保安效果,可以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与稳定。为了规范水闸安全监测,全面掌握水闸运行状态,科学评估施工质量,必须编制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同时研究关键要点和要素。联合水闸缺陷处理实力,提出水闸安全监测的关键要素、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等,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水闸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关键要点

水闸工程在我国的修建时间比较长,随着水闸引水的发展,开始出现较多新型建闸技术和建筑材料,水闸建设工程数量也日益增加。多数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小,且多应用在灌溉引水上,很少应用到防洪、分洪处理中。然而为了确保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供水安全,开始建设大量水闸工程,且每年都有新建水闸工程。水闸在水利工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设施,能够有效作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具备发电功能、蓄水功能、防洪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各地区主管部门开始关注到水闸安全问题,且开展大规模除险加固工程。为了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明确水闸运行状态,在设计施工期间需要设置安全监测仪器,全面维护水闸运行的安全性。

1、水闸安全监测概述

现阶段,我国水闸安全监测技术及规范已经比较完善,但在水闸工程设计及施工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監测项目、测点布设、设备选型无法满足水闸安全运行需求。且安装工艺和资料整理不明确,从而降低检测仪器的使用效率,极易影响工程设计与施工,还会增加工程管理难度,无法起到水闸安全监测作用。为了确保水闸设计的科学性,维护工程建设质量,必须确保水闸安全监测系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我国水利部门在2015年下发安全监测技术编制任务,组织人员调查水闸安全监测现状,同时研究关键技术要素,为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2、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应用中的问题

为了对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解,项目组对多个地区的水闸安全监测资料进行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文件,并且与水闸运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分析梳理现有工程资料,因此水闸安全监测现状如下:

第一,大部分中小型水闸缺乏安全监测设施,只有少数水闸具有水位监测,导致该项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行业规范不到位,设计管理人员认为水闸规模比较小,及时发生安全事故,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导致水闸设计与加固改造时缺乏安全监测项目。比如A水闸为大型水闸,初步设计只是设置了水位监测、沉降监测项目。通过调研可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砂纸粉土覆盖层比较厚。虽然在设计阶段提出基础加固措施,然而还是出现液化、沉降、渗透变形等问题。在后期检验中发现,水闸底板出现裂缝。由于安全监测设施缺乏,因此不能及时了解水闸状态,导致工程运行盲目。

第二,水闸初步设计时设置安全监测设施,然而由于人为因素、管理体制因素,导致具体实施期间,将监测体系划入到土建工程中,从而没有按照标准标定监测仪器,直接埋设到地下。监理单位不注重工程监理,导致仪器性能差,无法发挥出安全监测效果。

第三,尽管部分水闸安装安全监测设施,并且应用自动化遥测技术。然而由于不注重日常检修与维护,监测设施存在严重损坏问题,无法应用到安全监测中。此外,水闸管理机构的技术能力低下,不注重监测数据的整编,导致水闸工程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联合上述工程调研,大部分水闸工程缺乏安全监测系统,没有及时整编监测资料。为了全面了解水闸运行情况、评估施工质量,必须编制详细的技术规范,以此确保水闸安全监测的有序开展。

3、水闸病害特征与监测要点

3.1水闸常见病害

通过对多个地区水闸工程进行安全普查,了解到水闸存在的病险种类,危害水闸结构安全的病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闸室和翼墙稳定性差。该类问题多表现在闸室和翼墙的抗浮、抗倾、抗滑等安全系数中,且基底应力不满足标准要求。导致该类病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缺陷所致,存在严重结构破损问题,且工程沉降超标,从而导致整体承载力不足,极易引发工程破坏。

第二,消能防冲设施毁坏。该类病害主要是为闸下消能防冲设施严重损毁,无法满足过闸流量要求;闸下位置没有设置消能防冲设施,主体工程安全的危害影响非常大。导致该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例如结构严重破损、基础软弱、运行管理不到位、人为破坏等。

第三,闸基和两岸渗流破坏。导致该类病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渗透所致渗透变形问题,严重破坏涵闸。渗透破坏形式多产生于管涌、基础掏空、流土等破坏问题。在水闸工程建设期间,没有彻底处理闸基础,闸上游河道存在严重淤积,导致原有设计条件发生变化,影响边墩与岸墙后侧填土渗透的稳固性。此外,由于闸基晨间不均匀,出现结构贯穿裂缝、止水破坏等问题。在后期运行期间,反滤失效、止水老化、地基土缺陷等,都会导致渗流破坏问题,对涵闸安全性造成危害。同时,渗流破坏与闸室沉降不均匀、止水失效会产生影响作用,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3.2监测项目和测点布设

(1)监测项目:按照水闸特性与病害特征,水闸检测项目涉及到闸墩和翼墙变形、闸墩倾斜、基础沉降、闸基扬压力、上下游水位、水流冲刷等。

(2)分析测点布设的合理性:为了全面了解水闸的运行状态,应当设置多个监测测点,然而测点设置数量过多,也会引发较多问题。既会增加工程投资,还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加大监测与分析任务量,增加不同监测数据的协调难度。所以,水闸安全监测规范要求,在布设监测设备和仪器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工程四级情况,全面反映出工程运行状态,突出重点监测部位。水闸工程安全监测必须遵循上述原则。由于水闸具备特殊属性,因此在布置监测点时也会存在不同。相比于土石坝、混凝土坝来说,水闸安全监测的差异如下:

第一,大部分水闸设置在土基上,在布设不均匀沉降测点时,应当选择闸室结构块体四角位置、水闸两岸结合位置、顶部结构分缝两侧位置。

第二,对于建设在河口位置的挡潮闸,则需要采用双向挡水形式,垂直水流与顺水流方向的监测断面,均采用双向布置方式。

第三,对水闸工程的地基条件比较差,则必须做好基础处理。设置地基反力监测。将监测点沿着闸室结构的垂直水流与顺水流方向,分别设置监测断面。此外,基反力监测必须联合扬压力监测设置。

第四,如果翼墙背部存在高填土水闸,则应当将土压力计设置在翼墙与填土的结合面,同时在翼墙和填土结合面的中下部位置,布置监测点,沿着高度方向选择布置部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按照水闸运行特点与受力特点,梳理相关技术资料,对水闸安全监测实施调研,深入分析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问题,比较分析土石坝、混凝土坝、水闸的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差异性,严格按照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对水闸安全监测内容与方法进行规范,维护水闸工程运行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巍,张方坤,余金煌.沂沭泗水系水闸运行安全管理状况调查研究及分析建议[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40(01):70-74.

[2]王俊.对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设计的一些思考——以湖南省湘阴县白水江水闸为例[J].湖南水利水电,2019,25(06):5-7.

[3]何金平,曹旭梅,李绍文,陈克振.基于安全监测的水闸健康诊断体系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8,12(05):1-7.

[4]毕军芳,程肖雪,刘大伟.围堤及水闸工程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构建[J].现代测绘,2016,39(05):37-39+45.

[5]连玲玲.惠安县板屿排涝闸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对策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6,35(08):69-71.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浙江  杭州   310002)

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由此带来的便是人们对于建筑设计和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排水系统是排水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关键内容,在设计这一项内容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得到大家广泛的重视,所以为了提高和保证整个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必须要把整个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还要重视其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措施

引言

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包括很多内容,如管道、阀门、地漏、仪表等,在设计过程中要遵照施工便利性、外表美观性等基本原则来进行。不但要实现基本的给排水功能,同时也要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性,这对于给排水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按照具体情况及建筑的实际特点进行综合设计。

1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1)从相应参考资料中可知,建筑给排水设计时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就是水压问题,因此对于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考虑增压、稳压、减压设计。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其和地面垂直高度而产生的水静压力大的问题,防止高层给排水失效。(2)需采取上给下行的输水方式,以此来确保楼层最低位置卫生间器具静水压力能有效控制在0.35MPa之内。(3)随着建筑居住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用水量也不断增多,瞬时排水量上升会对输水管道造成非常大的压力,所以要有效控制管道的合理性,避免发生阻塞及管道断裂等问题,防止输水事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4)要加强管线设计及布局的合理性,防止压力及装修等对管线的破坏。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给水与排水管道的设计非常重要,若是设计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就会影响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实用性。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用水,需要增加给水的供水压力,而且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升高,其压力也要随之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低层用户的供水管道则会因为承受的压力过大,而产生振动噪声;高层住户也会因为水管线较为狭窄,导致其在用水高峰期出现水量较少的问题。

2.2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存在问题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不仅要对生活的给排水予以重视,还要考虑到雨水对建筑排水系统的影响。在整个建筑中,顶层的住户受雨水的影响相对比较大,因此,在对建筑屋面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既要考虑到屋面的防水施工,也要注意建筑屋面排水系统的科学设计。只有保证建筑屋面的雨水能够有效排出,才能够减少雨水对建筑顶层用户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2.3建筑给排水设计在节水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资源的短缺,节能环保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水资源作为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受到更多的关注。节水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倡导的重要理念,建筑给排水的设计需要遵循节水的理念,才能够节约水资源。但是,部分建筑企业过于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缺乏节能环保意识,以致忽视了环境效益的重要性,在设计建筑给排水时,也没有将节水理念融入其中。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而且排水管道所排除的污水也没有经过科学的处理就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致使周边的环境受到污染。

3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重点

3.1合理进行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给水管道很高,整体管道压力较大。为提高给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对给排水管道进行科学的管道分区。设计人员在对系统竖向管网进行分区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小区城镇给水系统管网进行分区供水。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者必须考虑到高层建筑水压过高而影响正常给水的现象,应对给水管道的长度和水泵的压力进行仔细的计算分析,以提高对高层用户给水的质量和安全,满足用户需求。另外,科学分区也有利于降低总体的能源消耗,既能保证供水的稳定,也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效率。

3.2卫生间排水设计

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主要是实现水气两相流动,因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密集、排水量大,为减少卫生间排水管道内的气压和温度变化,防止卫生器具的水封被有害气体破坏,确保卫生间水流通畅,高层建筑内部卫生间的生活污水处理应该预先设置通气排水立管。为了保证给排水管道与建筑整体的协调美观,需要设计人员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确认,将给排水系统与建筑风格结合起来,预留出给排水管道的空位,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的同时保证美观协调。

3.3合理选择给排水管材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管道静水压力较大,很容易出现管道泄漏的现象,不仅对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影响,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设计人员在对整栋建筑的工程設计有了合理的方案后,需要科学选择给排水管道的材质以及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避免因住宅管道整体承压能力不足及管体连接方式问题而造成住宅管道漏水现象。目前,市场上高层建筑给排水管材的种类较多,在选择给排水管材时,既要符合系统的整体承压能力要求,还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要求及其舒适度,同时,还应该注意兼顾系统的成本控制问题。

3.4合理进行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关系着整栋建筑居民的安全和健康,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重中之重。因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影响因素较多,火灾的危险性较大,所以难以从外部进行火灾扑救,只能依靠高层建筑内部给排水工程的消防能力。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涉及因素很多,其中,消防给排水的复杂性是设计人员应该主要考虑的。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特点,保证建筑内部各层管道设计的合理性,提升消防用水的储备量,在整个消防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消防用水的相关参数和指标,结合建筑内部设施特点,进行烟雾预警、自动喷水以及消防栓等设备的设计安放。

3.5合理的进行地漏的设计

我国对于建筑设计是有非常严格地规定的,在整个地漏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的特点以及相应需要需要采取不同的地漏设计方式。简单的来说就是地漏的设计深度应该要超过5cm,并且在整个地漏设计的选材过程当中,应该需用采取那些蒸发难度比较大,并且不容易受损的材料和类型。一般而言,在卫生间、厨房等需要排水系统的房间的中是需要安装地漏的,而对于那些排水需求量不是很大的房间则可以考虑不进行地漏的设计和安排,避免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地漏的使用过程当中,如果发现地漏产生了损伤,应当及时的进行更换或维修,避免整个地漏的损坏对于地面的排水系统产生不良的后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的有效设计能够将节能环保的理念有效落到实处,同时也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基于此,相关建筑企业应该提高对给排水设计的重视程度,意识到给排水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遵循相应的设计理念,坚持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进行给排水的合理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解决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保障给排水设计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7(12):54-57.

[2]陈碧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19):76-77.

[3]陈金潘.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1):86-87.

[4]苏奎然.关于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7):115.

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如何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注重实践环节”的原则来优化设计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中国高校急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大学本科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相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环境科学 课程设置 本科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仅靠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建设和改革,难以保证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只有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整体构思和优化组合,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环境科學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较全面的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事业及有关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人才。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设计课程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过程中相关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1 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由于环境问题涉及面广、性质复杂,其解决需要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也就需要同时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要求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技术手段。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注重实践环”的指导原则来设置课程,力求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保护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1.1 拓宽专业口径

指的是专业知识课(包括一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安排不局限于本专业某一狭小的方面,凡属本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都应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科学的全貌,具有从事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控制等多个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

1.2 加强基础教育

指的是基础性课程(包括基础知识课和相关学科课)的内容要丰富,涉及面要宽广,课时要有保证,根据需要合理安排通识素质课程,要修读一定的法律和管理等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充分体现“文理渗透”,使学生具有深厚的基本功底,便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使学生站在政治、经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环境问题,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

1.3 优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

指的是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要进行改革和整合,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课程内容的安排注重宏观思想与微观操作的合理安排,注重传统内容讲授的同时,还注重现代技术和创新知识的传授。

1.4 注重实践环节

指的是主要专业课应保证实验学时数量,较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应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实习时间,把大学课程零散的实习时间集中起来,转为就业体验式实习,通过就业体验式实习来完善和充实教育内容。该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也是实现培养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应用性十分重要的环节和手段。

2 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考虑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形势相当严峻,而且这种情况仍将持续下去,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这种形势,能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由此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具有控制污染、治理污染环境的能力,同时也要有环境监测评价、规划管理的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紧扣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整体优化环境科学本科的课程体系。在吸收国内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外高校课程的优点,构建一套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环境科学课程体系。可按知识体系的功能和作用设置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类课程。其基本构建方案如表1所示。

2.1 理论基础课

环境科学专业就其定位来看是属于理科范畴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深厚的数学、化学和生物等理论知识根基。通过理论基础课,为学生在将来的专业学习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便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这些课程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流体力学和普通生物学等。此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理科的思维和理论知识,是学习专业课程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从安排上应在专业课学习之前。

2.2 专业基础课

前面的理论基础课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共性来设置的。而专业基础课则是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专门设置的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向其它知识领域扩展提供基础。专业基础课具体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专业英语、环境法学等。这些课程是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测试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以及环境治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2.3 专业必修

专业必修是环境科学专业中的主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污染治理、环境评价和保护中的专业技能。这些课程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必需用到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专业必修课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此外,环境科学是一个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专业必修课中还应该包括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通过实习、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可以充分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

2.4 专业选修课

这类课程主要学习本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所面对的复杂多变的环境,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根据生态的、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等因素做出关于环境可改变的方法和被传达的决策。因此,在拓展专业知识面的专业选修课应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等课程,着力提供学生在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借鉴国外的经验应增加一些环境道德和环境政策方面的课程。环境地学、环境信息系统和环境卫生学等课程的设置可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使学生适应多种相关学科的就业需求。

3 发挥各校优势,体现办学特色

中国举办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各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和择业的范围不尽相同,这些决定了各校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除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内容统一外,在其他许多内容上各院校可以依据社会需求和师资力量各有侧重。这里对国内部分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些调研,其基本情况列于表2(公共基础课不包含在内)。

综合性大学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开设的课程侧重于科学类。除了普通专业课程如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外,还设置了环境法学、环境管理、生态毒理学、环境政策等课程,体现了文理渗透,课程全面的特点,而工程技术类课程如固体废物、水体、大气、土壤等的污染治理工程的课程却较少。这与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生源素质高,适合通才教育的课程设置,突出通用型、外向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有关。

而理工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开设的环境课程的重点则不同。理工大学类(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除开设较多的涉及工程学的专业基础课外,所开设的环境科学课程侧重于工程技术学类。除普通专业课程如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质量评价外,主要侧重于污染控制工程学方面的内容,如固体废物控制工程、大气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等。这也充分体现了,理工类大学工程基础较强,着重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特色。

此外国内不少农业大学(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也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他们除开设了普通专业课程如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之外,也设置了环境与农业相交叉的课程。这也体现了农业大学生物和土壤化学的传统优势。

总之各校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突出自己特点的专业课程来体现各校办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各校的优势,满足社会对多方面人才的不同需求。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单一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还应该开设大量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课程,尽量拓宽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学生的知识在专业化基础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要。进而,在课程设置面较广的基础上,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目标,在某一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调整,以突出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点。

4 结论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体现着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应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注重实践环”的指导原则进行设置。

根据知识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将环境科学的课程按照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类进行设置。课程的设置应该做到扎实基础,突出专业重点,适当拓宽专业面,注重综合素质,从实际出发,从严、从高要求,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由于我国高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招生和择业的范围各不相同,各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构建一套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环境科学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出各校的优势,满足社会对多方面人才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甲耀,杨智宽,熊治庭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90(增刊):59~62.

[2] 曾宝强,成文华.华南与香港地区高校环境科学课程设置的比较[J].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101~105.

[3] 袁斌.對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48~50.

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个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环节非常重要。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一旦完成,工程进入施工环节,那么就决定了工程造价和工程本质。而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冶金项目设计阶段的划分,并提出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一个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环节非常重要。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一旦完成,工程进入施工环节,那么就决定了工程造价和工程本质。通常情况下,要看一个项目在造价上是否具有合理性,在设计阶段已经基本上就定型。根据经验数据显示,设计费一般只占到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但正是这1%的设计费用,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是造价控制的源头,故在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冶金项目设计阶段的划分及造价控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般的冶金项目可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称为“两阶段设计”,对于技术复杂,有设计难度的工程,根据项目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可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称为“三阶段设计”,造价工作人员都要根据每个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完成本阶段工程造价。

初步设计阶段。这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也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形成的阶段。通过初步设计可以进一步明确拟建工程在指定地点和规定期限内进行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冶金项目初步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三部分。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及图纸的设计深度,造价人员运用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和类似工程概算法等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初步设计概算一经批准,将作为控制拟建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

目前,我国冶金项目也走向国际化趋势,国际通行的EPC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设计院凭借自身设计及管理优势成为大型冶金工程的EPC总承包的主体。设计概算成为签订建设工程EPC总承包合同和贷款合同的依据,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的具体化,也是各种技术问题的定案阶段。技术设计的详细程度应满足确定技术设计方案中重大技术问题和设备选择等方面的要求。如果技术设计对初步设计中确定的方案有所更改,针对更改部分应编制修正概算书。这一阶段往往是针对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比较大的项目而设立的。

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它是设计工作与施工工作的桥梁。施工图的深度应能满足设备、材料的选择和确定,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与加工制作、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和安装的要求。造价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

我国国内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还是设计与施工分别招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工程施工以施工图为基础,以中标单位的施工图预算作为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的依据,同时施工图预算也成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初步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

冶金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应用限额设计对设计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我国目前传统的设计、施工分别招标的管理体制下,冶金项目执行过程中,一些设计单位只负责工艺技术,不重视投资控制,没有强调限额设计,造成片面追求高标准、高要求,使工程投资超资严重。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要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限额设计的限额,就是投标时的初步设计总概算。那就要求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投标时分配的投資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不是只考虑节约投资,而是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和保证设计科学性的前提下,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为了保证限额设计能落到实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就要经常检查已设计完成图纸的工程费用,切实作好控制造价工作。在设计的同时由造价人员介入,计算已设计完成图纸的工程造价,并与投标时的设计概算相对比,如果图纸的工程造价超过投标时的初步设计概算,与设计人员沟通,看看有没有优化设计的可能,并需要设计人及时调整施工图纸。这里的说的是工程造价,由于通常情况下,项目的清单综合单价是固定的,实际工程中工程造价控制转变成为工程量的控制。限额设计通过层层分解,实现了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

我单位中标的某钢铁有限公司2×230m2烧结机项目的EPC总承包工作中,配料室钢结构漏斗壁厚最初的设计厚度为20mm,按此计算工程量为480吨,超过投标时的工程量;造价人员在与设计人员沟通沟,建议设计人调整壁厚。设计人员通过计算后,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有些漏斗壁厚调整为16mm或14mm,按此计算工程量为290吨,钢结构工程量一下减少近200吨。同样是配料室的钢篦子,最初设计为型钢及钢板,后经由设计人调整为型钢和钢筋,工程量又减少近50吨。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要采集、归类工程技术资料,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系统。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各项经济指标,合理选用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和结构形式。另一方面,优化各项技术指标,如含钢量、混凝土强度等级等,用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来控制设计,从而控制工程造价。以某钢铁有限公司2#230m2烧结机项目为例,转运站结构形式采取钢结构还是混凝土结构;配料室料仓壁采用混凝土还是钢结构根据平时积累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的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对节约投资采用奖励措施。设计单位在自己单位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与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

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设计招标。实行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是我国建筑市场趋向法制化、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进而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目前,我国招标投标主要应用在工程施工阶段,而在设计阶段进行招标投标相对较少。设计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设计转包、设计挂靠等违法行为是多年的顽疾,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更不用说控制工程造价。推行设计招投标,有利于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自身设计水平,有利于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有利于加大控制工程造价的力度,将投资落实在设计阶段。在招标的过程中,对不同设计单位的工艺流程、规模、设备选型、功能方案进行的分析和把握,不但要考虑设计单位的优势,还要考虑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设计单位要树立良好的经济意识,重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用最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参加投标。而建设单位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既能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同等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提高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文章指出,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各阶段工作中,通过引入“难度系数”、采用双向选题、开发网上选题系统、制定注意事项、召开动员大会、开展自查与互查、规范教师评语与成绩评定,设计人性化计时软件、拟定秘书工作细则、设计签字情况核对一览表等措施,有利于保障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自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后新设置的专业,长江大学于2001年开设此专业,并稳步发展至今。毕业设计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质量密切关系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而加强毕业设计的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1]。通俗地说,毕业设计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专注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每项工作,关注细节,精准要求,力求工作的具体化、明确化、规范化、标准化[2]。

1.征题工作

在毕业设计征题阶段,要求指导教师拟定的题目在三年内不能重复,且保证一人一题,题目数量比学生数量多出10%。对历届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多倾向于选择常规题目,从未接触过的新题或具有创新意义的题目少人问津。究其原因,对常见机器或设备的常规设计而言,可以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甚至可以借鉴全套图纸,难度较低,易于完成。曾有学生选择参考资料颇少的难题,但完成情况不理想,毕业设计成绩较差。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常规题目更简单、更保险、更易得高分。长此以往,不仅会减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而且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整体滑坡。为避免上述局面的发生,在毕业设计征题工作中,引入“难度系数”的概念,经全体教师投票决定每个题目的难度系数,毕业设计最终成绩与难度系数挂钩,以此鼓励学生选择新题和难题。

2.选题工作

往届毕业设计选题时,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根据绩点的高低排序,依次在打印出的选题一览表中手动勾选题目,选题后学生与相应指导教师进行有关题目内容的沟通并互留联系方式。这种选题模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由于选题时要求所有指导教师均在场,因此选题时间不能与教师上课时间相冲突,选题时间的确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第二,由于篇幅限制,选题一览表中只显示题目和对应的指导教师,信息过于简单,学生对题目的认识不充分,使学生的选题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在选题过程中,学生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占据主动权,而教师却是无条件地被动接受学生的选择。这种单向选题模式无形之中向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即使前期课程不用功,也有机会进行毕业设计,助长了不学厌学气焰。为了节省选题时间,提高选题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笔者自行开发了毕业设计网上选题系统,选题系统包括题目、选题背景、难度系数、工作量、参考资料、完成条件及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等信息,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在充分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学生也可以从该系统自行下载审核表和任务书等资料。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指示精神,选题系统秉承双向选题的理念,对于学习态度恶劣的学生,教师有权拒绝该生的选题。该系统大大提高选题效率,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好地保障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

3.动员工作

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保障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毕业设计前期,召开学生毕业设计思想动员大会,第一端正态度,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不及格的后果,引起学生足够重视,并以历届湖北省优秀毕业设计作为激励,让学生认真对待;第二,强调纪律,集中学习毕业设计期间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过程考核制度,无故不与指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将取消毕业设计资格;第三,力求规范,讲解毕业设计注意事项,解读毕业设计学生工作手册,介绍毕业设计经验,指出毕业设计中易犯错误,旨在让学生少走弯路。历届毕业设计中,均存在排版等低级错误,为了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毕业设计注意事项。事项中涵盖文档编辑、文档排版、图纸打印等诸多细节问题。系主任亲自操作演示在word中使用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和格式”选项,以提高文档编辑质量和排版效率。对开题报告、论文正文和中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进行毕业设计。随着图纸无法打印等问题的频繁发生,机房老师们拟定出图说明,从图层数目、图层类型、图层颜色等方面详细阐述图层的设置技巧和常见误区。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为学生着想,提醒学生资料随时备份,以防止文件的丢失,给学生提前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自查工作

在学校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之前,为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万无一失,系里提前开展自查工作。采用各指导教师自查,指导教师间互查的方法,检查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和学生工作手册的填写情况,包括外文翻译是否准确地道、开题报告是否专业及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等质量问题。

5.审阅工作

毕业设计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审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项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因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在审阅工作中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和评语的书写要做到统一化和规范化,要求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标准模板,并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对评审意见和评语均提出字数要求,安排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学习评审意见和评语的规范写法。将平时考勤、论文、外文翻译、图纸等内容均纳入成绩评定指标中,并进行量化处理,规定各项指标所占比例,力求成绩准确。

6.答辩工作

在毕业设计答辩时,要求学生制作PPT并宣讲三至五分钟,再接受评委提问。宣讲阶段学生超时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整个答辩过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以往均采用手动计时人为干预的方法,不仅计时效率低,而且会干扰答辩进程,影响答辩效果。秉承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设计人性化计时软件,一旦超时会自动退出PPT,严格控制答辩时间,确保答辩工作按时进行。

7.秘书工作

毕业设计秘书在毕业设计后期答辩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对秘书工作未作统一要求,不同答辩小组的秘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标准不统一,甚至相矛盾的情况。为了规范秘书工作,拟定毕业设计秘书工作细则,包括在答辩记录本中分条摘要列举答辩小组提问并评判学生回答情况,在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中填写答辩记录摘要和答辩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检查毕业设计内容是否完整,核对毕业设计签字情况及盖章归档等。为答辩成绩的给定、答辩评语的撰写及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评定提供详尽的参考依据。

8.归档工作

资料归档是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繁琐最容易遗漏出错的地方,往届漏签、缺页甚至丢失档案的情况均有发生。为确保归档工作的准确无误,笔者设计了毕业设计签字情况核对一览表(如下表所示),要求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系主任、答辩小组组长、秘书、答辩委员会主任等有关人员分别在档案袋封面、论文封面、审核表、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外文翻译、学生工作手册、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等相关资料上签字或盖章,规定外文翻译封面上的课题名称统一写英文原文标题而不是毕业设计的题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签字除了图纸、外文翻译和学生工作手册外,一律不允许出现红色笔迹,要求秘书对照表中各项指标逐一检查内容是否完整,归档后最终由学生签字确认。

“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各阶段的工作中,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更好地保障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孙菡芳.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0,22:61.

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根据发展改革委及财政评审等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投资控制问题严重,投资效率低,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因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市政工程在有限的投资范围内发挥最大作用,不仅是对工程项目的优化,也是对国家反对浪费、厉行节约政策的响应。

关键词:市政工程;投资控制;工程造价

市政工程是指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道路绿化、路灯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市政建设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1市政工程的性质和特点

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市政工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多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投资效益很难用经济价值衡量,只能在使用过程中显现;正是由于市政工程的这些特点,奠定了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实现政府目标、交通控制、服务市民的要求,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2市政工程的资金来源

市政工程建设资金基本上是以政府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投资主体、投资方式、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投资主体由单一的政府投入转变为国有、集体、个人、外商等多元化投入,资金来源由靠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转变为投资单位自筹、银行贷款、财政拨款和利用外资等各种渠道。

3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国内外实践证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至施工图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而从施工开始,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1]。

3.1市政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

1)市政项目要得到财政资金关键在于取得项目立项。因此,某些项目的建设方在申报项目时对建设项目进行“瘦身”,减小建设范围或规模,以压缩投资计划,增加项目获批的可能性。一旦批准立项,又扩大项目建设范围或提高建设等级,通过设计变更追加投资,从而导致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三超”问题严重。

2)由于地质资料不足,勘察测量深度不够,勘察设计精度不高,导致设计错、漏项现象,容易造成大量变更,使后期投资增加;另外,由于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对可施工性研究不足,容易发生设计与施工脱离,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不高,某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与项目整体不匹配,使成本增加,投资失控[2]。

3)工程估算、概算缺乏约束。由于投资编制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工程定额、信息价具有动态性,所以往往在设计深度不够需要采用概算指标时,选用的指标不够准确,导致估算或设计概算不准确。

3.2加强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方法

3.2.1实行设计招标

设计招标主要体现在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

1)平等性:招标方为所有投标者提供同等条件,让投标方展开公平竞争。

2)竞争性:招投标的核心是竞争,投标者之间以各自的实力、信誉、服务、报价等优势进行角逐,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原则。

3)开放性。正规的招投标活动,必须在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或者网络上上刊登招标公告。这一举动就打破行业、部门、地区、甚至国家的界限,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让所有符合条件的投标者前来投标,进行自由的竞争。

3.2.2进行设计方案比选

以天津大道-外环南路立交改造工程为例,在确定建设规模时应充分考虑地区的整体情况,充分做好该地区的交通量预测分析,以确定道路、立交主线、匝道的规模及形态,使道路桥梁的通行能力满足要求,合理安排资金应用,指导建设实施计划;市政工程作为城镇配套工程,其建设地区往往配合规划部门选址已经确定,因此细化建设地点往往作为方案比较的重点,所以,在选择建设地点时应注意节约土地,少占耕地,以降低土地补偿费用,减少拆迁移民数量,并应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技术方案应本着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与项目规模相匹配,不能盲目追求过高的先进技术,否则会造成获取技术的成本过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工程造价支出浪费;在工艺设计方案确定后,应根据提供服务的规模与工艺过程的要求选择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设备与技术必须匹配,互为支撑;设计阶段应对施工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适用的施工措施不仅能满足工程质量、工期要求,也能节省工程费用,优化建设投资。设计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工程投资、工程使用功能、工程规模三者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实行限额设计,就是要在限定的投资额度内,使项目的使用功能和建设规模达到最大化,因此推行限额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3]。

限额设计需要技术与经济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在审批市政工程项目投资时,主要依据是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可研报告一旦批复,就作为以后阶段设计的依据,下一阶段的工程设计都应在批复的投资内完成,因此,应在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后确定方案,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度确定合理的限额设计目标。4结语

近年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项目作为主要由国家投资的项目,近年来的项目数量、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特别是项目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进行深化研究论证,是对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严玲,尹贻林. 工程估价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尹琳琳. 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天津大学,2010.

[3]刘伊生主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上一篇:支渠防渗改建工程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水库大坝加固工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