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27

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个性化心理护理属于现阶段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通过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乳腺癌手术期的患者来说,其因为疾病、身体等所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为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特征、疾病情况等进行针对性护理,真正的实现因人施护,提高护理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乳腺癌;手术期;患者;影响;

引言

乳腺癌疾病女性群体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临床中对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个性化心理护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护理学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结合,形成个性化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障碍,改善护患关系,尤其是对于乳腺癌手术期患者,因为其缺乏对疾病的充分认识,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感与焦虑感,而且因为手术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以,应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以此来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的信心,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1.乳腺癌手术治疗概述

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历史,乳腺癌手术治疗已经从传统的经典根治术发展至今,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其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19世纪末的Halsted根治术、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根治术、60年代的改良根治术、80年代的保乳手术,直至如今,乳腺癌手术依然是临床的重点研究内容。

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与乳腺外科相关的新观念、新理论以及新技术,从而使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朝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医疗条件的限制下,选择乳腺癌手术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因为能够将后续治疗跟上,已经完全使用单穿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同时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方式也比较常用。

2.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概述

2.1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含义

对于个性化心理护理而言,其主要指的就是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每一名患者的心理特点、性格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护理途径与护理方式,以此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获得最为舒适的身心状态。对于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来说,其会因为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而且手术也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导致患者心理情绪非常焦虑,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医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而使心理护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具有非常强实践性的应用性学科,并普遍得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认可。在现代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应将其贯穿到整个互利过程中,做好细节化护理,帮助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加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时应社会环境,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2.2乳腺癌手术期患者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意义

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来说,其在生病后,社会角色也会发生改变,患者在生病后,无论是人际关系還是生活环境都会发生变化,一时之间患者很难接受,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年轻患者特别是未婚女性十分担心治疗后形体的改变影响社交和婚姻,感到生存无价值及难以面对未来,对她们来说,既有迫切的手术治疗意愿来拯救生命,又因手术切除乳房使躯体功能的完整性丧失,使患者作为女人的感觉和自尊心收到威胁,在这时,就应该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增加护患交流,帮助患者调教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通过为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也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3.乳腺癌手术期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

3.1心理分析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经过观察,入院后,患者有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大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都会因为担心术后复发,担心因乳腺切除而影响夫妻感情和生活,加快衰老,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怀疑、否认、愤怒、悲观、绝望、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障碍,导致患者出现沉默寡言、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心率大幅度波动等临床症状。同时,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并且对先关的预后知识也不够了解,面对陌生的手术,很有可能会对手术的安全性、医生的技术水平以及预后等相关问题存在疑问,非常有可能出现不放心、不信任,甚至将所有问题都向最坏的方向考虑,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问题,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则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阻碍患者的康复。

3.2语言开导

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采用耐心的态度与温柔的语言对待患者,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利用语言呵护与关心患者,如果患者表现出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的对患者进行开导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与病魔做斗争。同时,护理人员应合理的利用语言的魅力,诱导与鼓励患者,从而刺激患者的情感,强化患者的耐受性,使患者的脏腑功能能够相互协调,以此促进患者的康复。

3.3交流想法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一对一谈心的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接触,以“拉家常”、“闲谈”的方式,了解对患者产生影响的原因和其他心理因素,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同时也要对患者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以及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想法进行全面的了解。此外,应了解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或者存在的其他的实际性困难,帮助患者做好思想工作,使患者能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3.4移情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组织患者开展小活动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使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达到促动精气、通畅情志、营和气血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祛邪能力,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用一种情志代替另一种情志方法帮助患者消除或淡化不良情绪的影响,使患者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情志治疗方法,比如,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有意识的为患者将一些愉快的事情或笑话,也可以告诉患者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或者为患者播放喜剧,从而抑制患者内心忧伤情志的流出,使患者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

乳腺癌在45~55岁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于采用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尽管其可降低患者复发率,但手术需要进行大范围切除,常使患者产生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如担心婚姻状况、身体残缺、未来生活等,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术后日常生活。多项临床研究表明 ,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并促进其很好地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生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在诊疗、康复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同时期表现也不同。而且在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患者有着明显的差别。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期治疗中,患者通常会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负面情绪与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护理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即为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则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去除其心理障碍,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其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癌症的发展,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郭燕.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5):150-152.

[2]张凌云,李娜,张会敏,王素红.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5):184.

[3]刘捷.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6):304-305.

[4]李嘉瑜.康复护理措施对乳腺癌患者上肢水肿及生命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國农村卫生,2020,12(03):62-63.

[5]杨玉珍.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0,41(01):111-112.

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12月住院的所有患儿中随机选择其中145例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住院的患儿2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

1.2 实施方法

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的患儿及家长, 在其住院期间, 按照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要求, 根据医院科室所制定的相应健康教育内容, 由其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工作, 必要时出院后进行随访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在住院期间除严格按以上要求进行健康教育外, 另外又根据每位患儿及家长的各自特点, 同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书:由责任护士仔细全面评估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病因, 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 以及所观察到的患儿和家长的一些日常行为表现, 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书; (2) 及时评估反馈:在病人入院第2天, 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内容的反馈评估, 了解病人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及时对未掌握者进行病床边的强化健康教育; (3) 细心观察及时评估:在后续的日常护理工作中, 要求责任护士细心观察并及时评估教育对象的行为转化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1.3 资料收集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长, 在其出院时进行教育对象的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评价;及家长对科室责任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宣教的满意度评价。共发放有效问卷355份, 回收有效问卷355份, 回收率100%。

1.4 数据处理

所收集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结果<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注:χ2=5.8670, P=0.0154

注:χ2=5.7504, P=0.0165

2 结果

2.1 2组健康教育对象对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比较

经过对2组患儿及家长在健康教育后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的调查比较, 显示观察组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表1) 。

2.2 2组患儿及家长对责任护士健康教育工作服务满意度比较

在健康教育后,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的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 经统计分析, 可见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 。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反馈、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日常生活方式。在儿科日常护理工作中,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一方面可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治疗中来, 掌握相关防病治病的知识, 具备一些促进患儿康复的技能, 从而形成护士-患儿-家属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 使患儿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而在一般的儿科常规健康教育工作中, 责任护士往往仅是按照科室所制定的现成健康教育规范去进行操作, 执行过程中一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且另一方面往往易导致其流于形式, 健康教育过程变成走过场, 难于起到其应用的作用及意义。同时由于健康教育内容的程序化, 当面对不同病情及特征的患儿和家长时, 其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及个性化, 工作形式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加之因为缺乏相关的规定及要求, 责任护士未能做到及时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效果、行为转变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估, 以致过程评价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缺失, 使健康教育工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 完全可以克服常规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各项缺陷, 做到健康教育内容个性化, 教育过程中有反馈、有评价, 促进护患沟通, 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效果, 和谐医患关系, 明显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儿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8~12月在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共355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对照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程序进行;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 采取反馈及评价手段以辅助进行个性化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儿和家长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90.3%) 及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94.5%)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82.9%和86.7%) 。结论 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 可以克服常规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缺陷, 促进护患沟通, 加强健康教育效果, 明显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儿科

参考文献

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医院护理方法需求越发提高,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人性化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护理在肿瘤晚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可知人性化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应用于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可改善患者消极负面情绪,克服对癌症的恐惧,降低患者病痛,提升患者治疗的顺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晚期;人性化护理;临终关怀护理;应用价值

基于晚期肿瘤患者在临终期间,除了身体上的折磨与痛苦之外,更为恐惧与害怕的是面对死亡,这也造成晚期肿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于远超于肉体的折磨。由此,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在控制机体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的一同,更应该重视患者临终心理关怀。

一、人性化护理与临终关怀护理概述

(一)临终关怀护理理念

临终关怀是专注于在患者临近逝世前几周或几个月时间里,为减轻患者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速度的一种医疗护理方法。其目的是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维护其尊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尽可能的让患者舒适、祥和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二)人性化护理理念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于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力,其工作重点不仅局限于基础的护理操作,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心理感受。且既往研究指出,在人性化护理基础上联合临终关怀能够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二、人性化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应用方法

(一)病房环境护理:

医院护理人员应为患者供给一个病房干净、整洁,维持温度26℃左右,湿度50%~60%,保持空气流通,不强硬限定与约束患者物品摆放位置,创建优良舒适的治疗环境,促使患者能够在温馨环境中度过余下的生命时光,提升其睡眠质量。并且,准许家属陪伴,为患者与家属供给一个优良的沟通场地,以降低患者焦虑感、失落感。

(二)健康宣教

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的相关知识宣教,如疾病发生发展及恶化的原因、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告知患者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

(三)疼痛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常伴有疼痛发作,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差别止痛方式。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可根据三级止痛疗法实行按时送药,应遵守医生嘱附经过口服、肌内注射止痛药物或者硬脊膜外腔安置阵痛泵等,从而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疼痛。针对疼痛轻者可通过音乐、触摸、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

(四)营养支持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多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及高热量食物,如瘦肉、鱼类、豆腐、新鲜瓜果蔬菜等。对于无法进食者予以静脉营养补充。

(五)心理疏导

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开导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内心正当需求,对于心理状态较好,能够接受病情现状者应将病情、治疗方法及初步预估预后情况告知患者,对于心理状态较差者,应告知家属,并让家属做好思想准备,让家属多陪伴患者,让其得到关心、照顾,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应加强社会支持力度,成立癌症公益机构,为患者提供医保支持,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三、人性化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应用价值

晚期肿瘤一旦确诊,绝大多数患者已失去了手术治疗良机,主要通过化疗药物维持,而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患者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尤其是当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症状时,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负面情绪,甚至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轻生行为。因此,在晚期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优质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护理工作就与人道主义精神、关爱生命、维系健康及救死扶伤等崇高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紧密相连。且目前人性化护理服务也已在临床各个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并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及赞誉。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需求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其不主张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或者無意义的临床治疗,但要求控制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剩余生命中的生活质量,主要通过消除或减轻患者病痛及其他不舒适症状,排解患者心理焦虑、恐惧、厌世等消极情绪,让患者能够内心平静的直面死亡。临终关怀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控制疼痛、缓解心理负担、家庭护理,提高生活质量等,因此,临终关怀需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家属、心理医生、营养师及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经实验表明将人性化护理与临终关怀结合用于晚期肿瘤护理工作中,已获得了显著效果。由于晚期肿瘤患者大多存在负性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心理活动,并评估患者对死亡的接受能力,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在精神和感情上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和疏导,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降低其对死亡的恐惧;另外,人性化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应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体谅患者住院期间在生活上的不便和经济困难等情况,设身处地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为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能够让其了解疾病的同时,明白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继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一步说明人性化护理结合临终关怀对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正面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护理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治疗顺从性以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痛疼程度,提高患者面临死亡的接纳接受程度,且能够提升家属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人性化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具备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慧.老年癌症晚期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与临终关怀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2):39-40.

[2]张慧贤.护理程序在肿瘤晚期病人临终关怀中的实施[J].人人健康,2017(14):213.

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灌注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1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均给予顺气导滞中药灌肠治疗,且采取结肠灌注方式;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疗效比较。结果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15例患者中未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结肠灌注;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

目前为止,针对神经源性直肠的分类国际上还没有提出统一标准。国内陈仲强教授等[1]推崇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损伤的部位进行分类。

按照损伤的部位可以将神经源性直肠分为: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与下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是指骶髓节段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这种类型的功能障碍在C1-T10脊髓损伤的患者中最常见,特征为排便的低级反射弧和肠肌丛保持完整,胃结肠反射、结肠反射正常,能缓慢的推进大便,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增强,闭合正常,但不能随意控制,盆底肌痉挛,造成大便潴留。下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是指涉及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的脊髓损伤引起一种无反射肠道功能障碍,特征为肠肌丛保留完整,能连续的缓慢的推进大便,而阴部神经、骨盆神经等中断,排便的低级反射弧被破坏,肛门外括约肌、盆底肌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大便失禁。

本科针对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采用结肠灌注治疗联合优质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1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在中医证治分类中属于实秘中的气秘,主要是肝脾气滞,腑气不通。其中,男10例,女5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15±62)岁。

12症状气秘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肋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13诊断标准诊断标准[2]:(1)排便不畅、费力,想排又排不出,大便干硬或成干球状,排便不尽,病程≥6个月;(2)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量少,每天排便小于35 g,或者有四分之一以上时间排便费力;(3)结肠或者全胃肠道传输时间有延长情况。

14治疗方法给予15例患者顺气导滞中药灌肠进行治疗:药方为六磨汤加减,本方有调肝理脾,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之便秘。具体药方:木香、大黄、乌药、槟榔、沉香、枳实,若腹部胀痛者,可加厚朴、柴胡、莱菔子以助理气;若便秘腹痛者,舌红苔黄,气郁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扑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灌肠具体方法:患者取左侧位,抬高臀部,选用一次性胃管代替传统肛管进行保留灌肠,药煎取150~200 mL灌肠液,在灌肠液中加入5 g冰片,温度控制在38~40℃[3],将肛管插入患者肛门20~25 cm深,直接将药液灌注在结肠内,灌肠速度以25~160滴/min,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宜。保留灌肠1次/日,1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4个疗程。

15护理方法

151心理护理灌肠前需要让患者了解保留灌肠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心理的焦急和紧张,提升患者信心,保持良好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

152操作前护理在灌肠前应将便盆、卫生纸等用品准备好,床上铺一次性无菌垫单,防止灌肠液外溅。同时可在操作中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提高患者舒适度。

153操作中护理严格按照正规步骤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插管深度。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导入药液时要缓慢,减少对肠腔黏膜的刺激,患者无便意感;耐心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卧位,以确保药液可顺利进入结肠。灌肠结束后为达到更好的效果,须叮嘱患者最大限度耐受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对肛周及皮肤及时护理,使患者感到清洁和舒适。

154灌肠后护理灌肠结束后,护理人员拔肛管要轻柔,拔管后用卫生纸或者纱布将肛门按住以防药液流出,并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尽量延长药液在肠内的留存时间,留存8~10 h为宜,患者排出药液时,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等不良反应。

16症状评分根据Bristd粪便分型标准对便秘进行粪便性状分析及评分[4]:(1)Ⅰ型,大便成坚果状;Ⅱ型:腊肠样,硬结状;Ⅲ型:表面有裂缝的腊肠样;Ⅳ型:腊肠样,柔软光滑;Ⅴ型:团状,柔软;Ⅵ型:糊状;Ⅶ型:大便成水样状;Ⅰ型计3分,Ⅱ型计2分,Ⅲ型计1分,Ⅳ~Ⅶ型计0分。(2)排便费力、困难评分标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3)排便时间评分:25 min以上计3分,15~25 min计2分,10~15 min计1分,10 min以内计0分。(4)有胀感、下坠、不尽评分标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5)排便频率评分:每天5次以上计3分,每天4~5次计2分,每天3次计1分,每天1~2次计0分。(6)腹胀评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

17疗效评价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痊愈:主要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8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x±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治疗前症状评分为(1731±544),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评分为(1231±427),第二疗程后为(930±377),第三个疗程后为(692±322),第四个疗程后症状评分降为(317±159),由此可见采用此护理方法,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22疗效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可见,采用此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23不良反应15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给予患者结肠灌注能有效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3讨论

目前认为[5~6]直肠功能障碍比膀胱及性功能障碍更加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1%的患者认为排便功能障碍是中等或严重影响其生命的问题[7]。排便功能障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也是评价康复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排便障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便秘时,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会加重或引起肛裂、直肠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患;较硬的粪便压迫肠腔阻碍结肠扩张,易形成溃疡甚至肠穿孔;便秘会导致粪便滞留,大量有害物质会被吸收,易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嗳气、口苦、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表现;粪便中含有致癌物,若长时间不能排除可增加结肠癌几率。便秘会导致患者屏气用力排便,极易引发心绞痛、脑出血、心肌梗死发作、中风猝死等心、脑疾病发作;粪便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如氨、甲烷、酚等扩散入中枢神经干扰大脑,造成思维迟钝,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便秘可导致患者性生活障碍、妇女尿路感染、痛经等。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分为虚实2大类。实证有热结、气滞和寒积3种,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4种,但总的原因是大肠传导失职导致。其病位虽然在大肠,但常与脾、胃、肺、肾、肝等脏器有关。虚证患者应给予滋补,实证患者给予通泄。

本文选择实证中的气滞患者,该病主要以行气导滞为主。笔者给予治疗组患者六磨汤加减,其药方中的木香调气,沉香降气,乌药顺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每日取150~200 mL药液进行保留灌肠,本科选择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行保留灌肠,再使用输液器连接导管,不仅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还可控制灌肠速度并延长药液保留时间,降低了患者灌肠费用,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灌肠液的温度应在38~40℃[2],温度太低会减弱肠蠕动,不利于药效吸收,温度太高又会刺激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合适的温度能使患者感到舒适,而使效果提高。直肠长度为15-20 cm,传统灌肠是将肛管插入肛门

10~15 cm,正好在直肠处,易对直肠产生刺激而引起便意;本科将肛管插入肛门20~25 cm,将药液灌注于结肠内,避免直肠刺激,且延长了药液保留时间,减少患者不适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便秘情况,在灌肠治疗过程中给予结肠灌注护理。在进行灌肠治疗前,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还需嘱咐患者将个人卫生做好,及时排空大小便,保持外阴干净,有助于增强灌肠的治疗效果;在灌肠中,一定要控制好药量、温度及插管深度,而导入药液时一定要缓慢轻柔,患者无不适感且有助于药液的有效吸收;灌肠后指导患者加强腹肌锻炼,并在每天同一时间如厕,养成定时排便,每天至少排便1次,但不要过度人为控制排便时间,有便意应及时如厕排便;排便时间应快,不宜在厕所内看书、看报或抽烟等。早上起床后可出现结肠运动,患者可采取此时间段如厕排便。注意饮食习惯,多喝白开水,助于软化大便,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高纤维素食物,多吃豆类、甘薯、粗粮等含B族维生素食物,帮助肠蠕动,患者应忌刺激性食物,少吃或不吃荤腥味厚食品,如浓茶、咖啡、烈酒、辣椒、蒜、韭菜等。现代社会因工作、学业等激烈的竞争,给人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这也是引起便秘的突出因素,因此要合理放松自己,劳逸结合,舒缓压力,自我调节。本文研究显示,采取结肠灌注,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

综上,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并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仲强,周谋望,刘楠,等脊髓损伤康复速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52-5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9):619-622

[3]闫桂玲中药灌肠与盆腔炎治疗仪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2(28):689~690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

[5]Martens F,denHollander P,Snoek G,Koldewijn E,van Kerrebroeck P,and Heesakkers JQuality of life in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a Brindley bladder stimulator compared to a matched control group[J].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2011,30(4):551-555

[6]Furlan J,Urbach D,and Fehlings MGOptimal treatment for severe 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a decision analysis[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7,94(9):1139-1150

[7]Stiens SA,Bergman SB,Goetz LL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jnjury:clinical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ve management[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7,78(Suppl 3):S86~99

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手术室患者8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的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程度,并且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手术室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又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佳最舒适的状态,缩短或者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識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士给予患者人性化管理和关怀至关重要。而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现将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手术室的患者82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12-67岁,平均年龄(45.19±2.61),其中骨科手术的患者30例,外科手术的患者20例,妇产科手术的患者32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舒适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人性化制度人性化护理服务需要制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达到细节化护理。将优质服务变为持久性工作,将个体自发行为变为全体自觉行为[2]。自订各项规章制度如《护理质量标准》、《护理管理手册》、《护理人员管理规定》、《规范化服务流程》等,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1.2.2术前人性化护理术前1天对手术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不论手术大小,严重与否,对于患者来说都会产生一种压力,越是接近手术时间,患者的越是出现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术前1天由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访视时,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以及手术前的各种检查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手术室的相应护理计划。护士应微笑并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微笑是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以微笑的方式及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的对术前准备、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麻醉体位、术前用药等向患者细心地讲解,并告知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到手术的安全性,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1.2.3术中人性化护理在手术中巡回护士全程陪伴在患者身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渗液,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保证手术所需要的各种无菌物品充分供应,各医疗仪器的运行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术中注意保持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定时观察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每2-3h给予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防止发生压疮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肢体要保持功能位,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术中对患者的肩颈部、输液肢体及暴露的部位增加遮盖,防止患者着凉。静脉输注液体保持在37℃-38℃,体腔冲洗液温度保持在42℃左右。

1.2.4术后随访巡回护士于术后2-3d到病房进行随访工作,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及营养状态,了解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情况。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手术全过程,对患者术中的配合给予高度的认可,并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和帮助,使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当中,感觉到生理和心理的舒适[3]。认真询问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仔细做好详细记录,做好进一步完善舒适式护理模式的工作流程。

1.3考核标准由科室的检查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满分100分;一项为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工作调查,调查护理质量,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使原来机械配合手术的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深入与患者交流沟通的主动工作模式;由单纯的术中护理发展为手术全过程护理的过程。舒适式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扩大了护理服务范畴,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术中使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都达到了最舒适状态。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感、安全感以及舒适感,安全度过围术期。

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对医生手术的成功进行、对病人生命安危来讲,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可以用100-1=0来进行比喻[4]。作为一位医疗工作从事者,工作能力与方法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杨雅婷,马向阳.手术室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08(1):27.

[2]武卫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2(7):61.

[3]高静.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0(6):72.

[4]王庆东.人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应用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10,7(7):276.

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产科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诊治疗的200例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100例实验组与100例参照组,比较两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为25.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可采用并推广。

【关键词】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

本次选择我院产科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诊治疗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产科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诊治疗的200例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100例实验组与100例参照组,参照组产妇平均孕周为37~41周;最大年龄为36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26.5±1.5)岁;20例经产妇,80例初产妇;实验组产妇平均孕周为36~41周;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28.5±1.5)岁;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中未出现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

产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在产妇入院后向其介绍产科情况,针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缓解产妇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向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增加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对分娩有正确的认识;协同产妇家属对其开展关心及心理疏导工作,提高产妇配合度。

产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适度及光线,助产士全程陪伴产妇,对产妇予以握手、拍肩等措施支持及鼓励产妇分娩;分娩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待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需将宝宝健康状态告知产妇,并予以产妇与新生儿短暂的接触。

产后护理干预。针对缺乏产后护理经验的初产妇需开展手把手示范演示,以此有效强化产妇护理水平;另外护理人员需独立设置专项咨询台及咨询电话,当产妇遇到问题可及时为其解答;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显示,绝大多数产妇在分娩后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且会存在一定时间,被称为产后抑郁期。因此,护理人员需增加与产妇有效沟通的次数及时间,以正确的方式疏导产妇心理障碍及负性情绪,保持热情的态度,针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及时处理产妇存在的问题,取得产妇信任,使得产妇感受到温暖;密切关注产妇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收缩情况,避免产后出血发生,同时护理人员需正确摆放产妇体位,并定时更换体位,防止产妇出现褥疮。

1.3 评定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12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妇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产妇视力提高率,t检验,以 形式展开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两组产妇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

实验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为25.00%,由此可见,实验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更符合医疗改革方向,体现高效、创新性、个体化、整体化的护理模式,满足产妇生理、心理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同时人性化护理严格遵循缓则和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实施护理干预,充分体现医院对产妇人文照顾及关怀,使得产妇感受到温暖,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密,改善产妇疼痛情况[1-5]。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产科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诊治疗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3级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可采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芳圆,彭文娟,姜琳娜.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8(1):217.

[2]朱丽.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质量、产妇心理状况和舒适度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7(23):216-217.

[3]毛琦琦.优质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和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中國高等医学教育,2017(9):144,146.

[4]张文秀.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高危孕产妇中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11):119-121.

[5]张梅.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89-190.

上一篇:艺术创造力幼儿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票据法案例教学方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