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节方案范文

2024-05-10

武术文化节方案范文第1篇

摘 要: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勃兴使人们开始了视觉文化转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当代社会中国武术发展的实际,指出竞技武术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产物。研究认为,大众文化的视觉审美特征使竞技武术一开始就走向了表演性的审美趋向;大众文化的勃兴使武术出现了 “类像”现象,大众文化审美化生存中的武术发展也造成了人文思考缺失。

关键词:武术;审美;大众文化;视觉文化

中国武术延传千年的文化传统逐渐衍生出新的形式,其中以竞技武术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新形式肇始了适应大众文化审美生存环境的审美转向历程。

1 大众文化勃兴与竞技武术迅速发展

在中国,20个世纪80年代确立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风向使中国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后革命时代,市场经济成为社会格局的主导,在这一时代变革背景下,孕育已久的中国大众文化在市场逻辑的笼罩下和现行体制的默许下突飞猛进。在世纪之交的全球化浪潮中,大众文化逐渐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支配的审美趣味,并在科技革新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取得了当代文化的最大市场份额,以视觉和快感美学趣味影响着广大社会群众。

中国大众文化的勃兴是文化受到长期禁锢之后获得解放的结果,是对大一统文化格局的颠覆,代表了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潮流。20世纪70年代,受到 “文革”的影响,中国武术成为样板武术, “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武术不准谈技击、劲力和功法方法,而 ‘语录拳’ ‘忠字拳’等则被大量传播。”改革开放使竞技武术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并迅速走向发展的快车道。这一时期,规定套路、自选套路、指定动作、创新难度动作成为竞技武术的关键词,是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一展风姿的主要动作元素。毋庸讳言,竞技武术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审美趋势的转向使竞技武术成为人们张扬个性的一个新的文化领地。

2 视觉文化转向对中国武术审美化生存的导引作用

大众文化勃兴使大众的审美趋向成为社会主流不容忽视的力量,大众对即时性的快感追求使视觉文化得以迅猛发展。丹尼尔?贝尔指出: “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当代社会中影视、广告、图像的泛化对大众的生活重重包围,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 “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至上观念投射出的视觉文化及其传播成为了我们生活空间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3 中国武术审美化生存过程中 “类像”现象

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文化倾向于表演崇拜,而视觉文化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表演性,运动员走上赛场更加注重自己的表演带给观众的视觉体验,随着竞技武术向表演性的逐步靠近,“类像”就出现了。 “类像” 是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 用以分析后现代社会、生 活和 文化的一个 关键 性术语。简单地说,“类像”是指后现代社会大量复制、极度真实而又没有客观本源、没有任何所指的图像、形象或符号。在鲍德里亚看来,类像以自由想象、大量复制和科技传媒的方式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真实,甚至是比真实更加真实的 “超真实”。进而,类像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真实观念,使后现代文化整体上处于一种虚拟现实和 “仿真”逻辑中。突出视觉审美的竞技武术逐渐远离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的大量出现和任意改造改变了武术在人们心中的原有形象。

4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产品随着全球化浪潮蜂拥而至,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国武术在大众文化浪潮中已然前行了很久。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在大众文化审美化生存背景下做出的反应。竞技武术的出现必然会使中国武术的存在发生重构,这一过程中衍生出众多文化现象,如技术动作的 “类像”以及人文思考的缺席等。

对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逻辑分析应当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竞技武术的悖论性问题必须放置在历史逻辑和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从当前消费社会日益发展的大众文化勃兴视角来看,持有大众审美意蕴的竞技武术存在是合理的,大众文化新技术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崭新的想象力给竞技武术带来的身体解放和对经典传统武术的通俗化普及使中国武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们认为,中国武术当前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在消费社会,中国武术如何呈现在大众文化勃兴时期的当代艺术生活中,或者说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如何从传统武术中博采文化底蕴以适应现代武术。

参考文献

1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何志钧,王咏梅,范美俊,等.文化与文艺:生产、消费、开发[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杜和)

武术文化节方案范文第2篇

1.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学会提取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

3.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明确21世纪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

[重点]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差别

[难点]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2008奥运会会徽图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3年8月3日晚一方由晶莹剔透的和田玉精雕而成的中国“印章”,饱蘸红色的印泥,在中国宣纸上郑重地盖下印记。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舞动的北京”第一次出现在评委眼前时,就有人说:即使一点都不懂中文,也一定知道它来自中国。看着这样一方“中国印”,同学们能找到哪些中国元素呢?

传统书法 传统中国红 传统中国印章 诚信(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

这一方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进一步认识传统。

二、理清思路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并且让大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划出关键语句,写一篇短小的内容提要,我们请一位同学把内容提要读一读。

在这篇文章中传统是一个总题,文化是核心,传统和文化又有两种表现形态: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者在对这两个问题分别论述之后,又合起来谈传统的两重性。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三、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分别论述,那么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呢?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差别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具体分析。

抽象的概念我们都找到了,你们能结合形象的例子来谈谈你们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吗?

分别举例:(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选一两个例子具体介绍)

传统文化: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传统:爱国精神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战国时期的屈原、汉代的苏武、北宋的岳飞、南宋的陆游、文天祥,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中日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等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成了对祖国深厚的情感。这正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定义。请同学们再次把这个定义来读一下。这种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支配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情感抒发。正因为这样,当日寇侵华的时候全国人民会浴血奋战;当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时,海内外同胞会谴责抗议;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华夏儿女会义愤填膺。越是外敌入侵,民族面临威胁的紧急关头,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传统除了具有这种惰性之外,还有渐变性。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就是忠君,而新时期的爱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随着时代的变化,爱国精神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

四、问题探讨

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如何对待传统?

看到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些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我们不禁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感到骄傲和自豪, 时代不断在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又该怎样来看待传统呢?

作者在文章第四部分形象地谈到传统的双重性,他认为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个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18小段,以讨论小组为单位用提取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来理解这个问题。

请讨论组派代表回答找到了哪些关键语句,又是怎么来理解的。

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拨补充。

我们可以通过对下面一组图片的比较来进一步认识传统的两重性。

(展示图片:传统祭祀模式与现代时尚祭祀形式)

自古中国人就有在清明节奠祀先人,以寄托对逝者悼念之情的传统,这应是不忘列祖,感恩先人的人之常情,也是华夏儿女的一种敬孝礼拜的美德。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借传统节日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环境,有的甚至还造成火患,这无疑给社会安宁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本是财富的传统一下子变成了包袱。而鲜花祭祀和网络祭祀减少了乱撒、焚烧纸钱等陋习,引导了文明新风。

总结学生的理解:

传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它确实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当然得承认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但我们也不能躺在传统上睡大觉,一味迷恋传统,那么传统就必然会钳制我们的思想,束缚我们的行为,这时传统就成了包袱。相反,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传统,吸取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那么传统就成了财富。

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该如何来对待传统呢?

文革时期有人提出将过去彻底砸烂,上个世纪90年代又有人提出要“回归传统”,孰是孰非?今天我们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探讨,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待传统不仅要批判继承,更要有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更加充实,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

然而今天又有许多人担忧,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穿着西装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一部《大长今》让韩国人惊叹于本国的饮食、服饰、医学传统的博大精深。相比韩日,我们又继承和保护了多少传统呢?同学们,也许我们很少有机会能走出校园弘扬传统,那么今天你们愿意在课堂上为保护传统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吗?

近年全国人大会上有代表提提案,要把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又据报载,韩国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节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于是打算把我国的所有传统节日捆绑申报。我国的诸多传统节日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将下面几个节日,分别用一句话表现出其特色,注意必须要能反映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有内涵,为我们的这些节日作一个语言精妙的广告。

示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总结

1.这堂课上我们运用了整体感知、深入探究以及融会贯通的阅读方法来探讨关于传统的话题,这种方法就是梁启超先生所提出的三步读书法,我们在研究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一回传统。

2.中华民族是一个大舞台,幕启幕谢之间,走过了秦皇汉武,走过了唐宗宋祖,走进了今天的辉煌。历史的沧桑,印证了华夏儿女自强的力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荣耀着炎黄子孙心中的梦想。人类求索的脚步必然穿越时空的界限,来到世界这个恢宏的殿堂。文明之间的对话也必然让世人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聆听黄河古老的歌唱,请记住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炎黄,让我们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让这个不朽的国度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羊琳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武术文化节方案范文第3篇

在我国悠久历史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多民族休戚与共的生活经历,使得56个民族之间,始终进行着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盛行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武术,早就与苗族传统武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苗族传统武术”,是指那些源于苗族祖先原创;或虽然明显是从汉族武术中引入,但这种外源性武术,在引入后已经与苗族武术、苗族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具备了鲜明的苗族传统文化特征武术运动方式。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流行较为普遍,安顺、紫云、镇宁、兴义、贞丰、望谟、安龙、威宁、平坝、松桃、思南、铜仁、都匀、凯里、镇远、黎平、榕江、从江等广大苗族居住区,大都有开展。尤其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坪块乡麻旦村,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青曼乡青冈林,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安顺市七眼桥镇小关口和凉水井及三股水苗族乡,普定县补郎区以及台江县五里河乡等,都是开展得较好的地方。

1984年,笔者在参加贵州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及多年来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中,接触和了解、认识了苗族传统武术,发现这种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同风格和结构的苗族拳种套路有100余种,如:苗族拳、四门拳、杨家拳、张家拳、花拳、矮拳、猴儿拳、猫儿拳、犟子拳、八门拳、六合拳、小令、五虎闯优僧、八步赶蝉、八门擒打、八路连环、娃崽拳、养身拳等等;器械套路有苗族棍、牛尾棍、四门棍、三步棍、八方棍、排棍、桥棍、苗刀、苗族双刀、环首刀、双环刀、环钩刀、竹刀、苗族镋钯、三解阴叉、苗族刀矛、苗族双锤、竹条镖、烟杆、棒棒烟、苗族刺、苗族斧、苗族鞭、苗族戈等等。

不论是拳术套路还是器械套路,总体上说来,苗族传统武术的主要风格如下:

一是动作小巧多变,注重实战和交手,动作艺术化处理和夸张程度相对于现代武术说来不强,多数套路精短;手法多讲究短手短打,追求寸劲,手法和器械使用方法多而腿法相对较少;步法注重闪躲多变,游走四方捕捉战机,讲究一攻、二防、三变、四合。从运动量、套路结构与内容上看,有动作较多、内容更为丰富、难度较大的武术套路,又有内容相对较少、难度也不大的武术套路运动。这一特征决定了苗族传统武术也具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的人练习的广泛的适应性特征。

二是此类武术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十分鲜明。无论是拳术套路还是器械套路,较少有大跑大跳的动作,行进的路线多直来直往,完成套路所需场地面积远远小于汉族武术。这显然与贵州苗族长期生存于山地的自然环境有关,使苗族传统武术比汉族武术更容易在贵州农村开展。在所用的武术器材上,除常见的枪、棍、铛钯等与汉族武术所用的器械结构相似外,还有形似日本战刀的“苗刀”、用于生产劳动的“弯刀”,柄长6~7尺、顶端为小镰刀的“钩钩刀”等。这些在苗族武术活动中常见的器械,却在汉族武术中极为鲜见,甚而几乎不见。

苗族历史上不乏有名的武林高手,如柳邓、杨岳斌、张秀眉等。近年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苗族武术人才。安顺市民宗局的王华,其表演的苗拳,曾在1982年贵州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优秀项目表演奖”;1985年参加全省为做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而组织的武术比赛,获“三献二等奖”;1986年参加为做好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而在徐州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国家体委颁发的“雄狮奖”。(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

武术文化节方案范文第4篇

摘 要:黄河中医药文化与黄河文化同根同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分支。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通过设立古籍特藏部、建设仲景文献阅览室、成立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多措并举,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在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黄河文化;中医药文化;黄河中医药文化;仲景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1 黄河文化概述

1.1 黄河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黄河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在黄河水事及其相关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和黄河水利工作者所具有的精神诉求、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及行为方式的总合,主要包括精神、理念、价值观、制度等文化现象。黄河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到夏商周文化,再到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存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黄河文化完整的文化体系。黄河文化是展示中华文明的万花筒,如史前文化、神龙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科技文化、农业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丰富多彩,光辉灿烂,处处闪耀着华夏文明之光。

1.2 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在中原

我国最繁荣的史前文化,如新密李家沟文化遗址、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渑池仰韶文化遗址等都在河南。伏羲画卦、河图洛书、神农尝草、仓颉造字、愚公移山、禹通三门等神话传说均发生在河南。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汉魏隋唐洛阳城、龙门石窟、大运河遗址、商丘华商始祖王亥故里、火祖燧人氏陵及火神台、少林寺及北宋东京城等珍贵文化遗迹,均是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自三皇五帝时代开始,河南多地被定为国都,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黄帝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颛顼建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喾建都于亳(今河南郑州)。三代之居,皆在河洛。夏商周三代定都于河南,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齐、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几个朝代建都于洛阳,我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占其之四。河南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及医学家等,如:儒家孔子祖籍是河南夏邑、道家老子是鹿邑人、墨家墨翟是鲁山人、法家商鞅是濮阳人、兵家吴起是濮阳人、纵横家鬼谷子是淇县人、医圣张仲景是邓州人等,这些人的思想和著作是黄河文化的源头。以医圣张仲景为例,其是中医辨证理论奠基人,提出的“表里上下、虚实寒热”辨证八纲,至今仍被中医界遵从,编撰的《伤寒杂病论》16卷,一直被奉为中医经典。

2 黄河文化的重要分支——黄河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与黄河文化同根同源。随着黄河文明的发展,中医药文化在中原文明的沃土上生根、壮大,从华夏传承的根脉及黄河文明的多个领域吸取营养,不断充实完善,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分支。

2.1 黄河中医药文化与黄河文化同根同源

中医药文化之根在中原。从火祖燧人氏点燃华夏文明之火到酒圣杜康发明酿酒,从殷墟甲骨文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伏羲制九针、岐黄论医道、伊尹创汤液到道圣老子修身养性、庄子倡导养生、神医华佗妙用麻沸散、医圣张仲景论六经辨证而创经方,从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到禅宗祖庭少林寺融禅、武、医于一体而形成的禅医文化及温县太极拳等武术文化,这些都植根于中原大地。中原文化造就了张仲景、褚澄、孟诜、司马承祯、王怀隐、孙兆、孙奇、郭雍、张子和、朱橚及李濂等一大批杰出的医学家,他们的医疗实践及其留下的宝贵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褚氏遗书》《食疗本草》《天隐子养生书》《太平圣惠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补亡论》《儒门事亲》《医史》等,构建了中医药文化的大厦。例如,《医史》是我国首次以“医史”命名的医学史专著,是中医药文化历史中发光的明珠。

2.2 黄河中医药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分支

源于中原的易学文化对中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易学源头的河图洛书,其阐发的天人相因相应模式、象数思维模式及气运法则,对中医学的天人思想、藏象学说、脏气升降学说都有深刻影响。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中医学阐明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机制,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二者同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故称“医易同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论断“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进一步强调了医易关系的重要性。

在扎根于中原的先秦诸子文化中,道家和杂家催生了中医养生学。崇尚自然,顺乎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杂家的代表著作《吕氏春秋》保留了大量的醫学内容,其中有多篇专论养生,如《尽数》《本生》《重己》《贵生》《情欲》等。儒家提出仁者长寿的观点,倡导饮食卫生,注意身体养护。孔子强调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以及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此外,在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墨家代表人物墨翟等的著作中,均有与养生相关的内容,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黄河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首先,河南作为中医药文化大省,得到开发保护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仅在少数,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缺乏有效的发掘、整理和考证,一些极有价值的遗迹与文物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著名的药都禹州十三帮会馆已破败不堪,渐渐被人们遗忘。其次,中医药文化典籍卷帙浩繁,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在各地区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中医药文化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严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医药文化典籍保护工作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尤其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整理人员极度缺乏,面临失传的危险;大量珍贵古籍流失海外。因此,有关收藏单位应充分认识到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

3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之黄河中医药文化的思路

河南中医药大学历来重视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设立古籍特藏部,建设仲景文献阅览室,成立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多措并举,在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1 中医药文化典籍的收藏与整理

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古籍特藏部,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典籍的收藏与整理工作,2011年被授予第一批“河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书库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中医院校建成较早、规模较大的中医药古籍书库之一,也是中原地区中医药类古籍主要收藏单位,收藏有中医药类古籍文献、影印出版物及明清时期日本、朝鲜等国刊印的中医药类古籍文献。近年来,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第一辑)”“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古代卷(第一辑、第二辑)”的整理出版工作。

3.2 中医药文献的收藏与整理

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中医药类古籍,总量居河南之首,其中善本古籍200多种、2,000余册,如: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刻本《急救良方》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刻本《急救良方》、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明隆庆六年(1572)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其顺堂刻本《伤寒大白》、明万历十七年(1589)刻本《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刻本《济人自济经验诸方》、明万历金陵富春堂刻本《申斗垣校正外科启玄》、稿本《秘授眼科》、清康熙四年(1665)刻本《济阴纲目》、明崇祯刻本《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赵文炳刻本《针灸大成》等11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此外,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还收藏了我国公开发行的所有中文医药学期刊,采取复本制度保证了专业期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3 张仲景医学特色文化资源的建设

为了传承仲景学术、弘扬仲景文化、促进中医药创新,河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该中心下设仲景中医药研究院、仲景学院、仲景养生发展中心、仲景制药厂、仲景医院、仲景医药杂志、仲景博物院等机构。仲景中医药研究院主要进行仲景学说医史文献研究、仲景经方临床经验的传承研究、仲景经方优势病种的示范研究、仲景方新药开发研究等,以培养仲景传承领军人物,构建国际仲景学术研究的合作平台。仲景学院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以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社会医疗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保障。仲景养生发展中心将仲景养生打造成河南中医药养生的名片和品牌,通过实施政府指导支持、大学主导支撑、企业推广运营、民众应用收益的运作模式,着力推动立足全省、面向大众的全民健康养生系统工程。仲景制药厂将突出仲景用药特色,将仲景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打造仲景经方中成药、经方中药制剂、经方中药饮片品牌。仲景医院将继承和发扬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加强仲景理、法、方、药的医疗实践,以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高水准的中医诊疗服务。《仲景医药》杂志要促进对仲景学说的深入研究,扩大仲景方(经方)的应用,充分展现《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现代研究成果。仲景博物院将建成全国中医药文化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全国中医药文物基地,全国仲景文化的研究基地,成为河南省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4 结语

黃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和故事。因此,图书馆人应积极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的职责和使命。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保护黄河文化之黄河中医药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高校图书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许敬生.中医药文化寻源: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考察记[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5.

[2] 董广辉,刘峰文,杨谊时,等.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空间扩张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杂志,2016(4):248-252.

[3] 彭岚嘉,王兴文.黄河文化的脉络结构和开发利用:以甘肃黄河文化开发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2):92-99.

[4] 朱如虎,林长春,马元柱.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09-113.

[5] 姚伟钧,刘朴兵.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史论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5):92-96.

[6] 于希贤,陈梧桐.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31-43,128.

[7] 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物: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J].农业考古,1982(2):55-61.

[8] 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J].考古,1979(1):45-50.

(编校:孙新梅)

武术文化节方案范文第5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品味中国成语,传承中华文化

从小到大,逡巡在书本、报纸、信息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词语,它们一点儿也不要冗长,有着古典的音韵——将中华浩荡灿烂的几千年文化,一一拨弄,奏响„„

它叫成语,我从未重视过它。

原先我一直认为,像成语一类的中华文化都是晦涩难懂而不愿展卷一读的。

单拿成语而言,我自小就计不喜欢成语,总觉得那四个字四个字都读着生硬又别扭。孩提时,我常常问父母:“这些词明明可以当作一个句子来读,为啥要把它‘压缩’成四个字呢?很不好记诶!”妈妈就会告诉我,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就会沉醉其中;爸爸则陪我一起“学”成语,告诉我成语的绮丽。但幼小的我从不领情,爸爸一说成语是,我就不干了,大声哭闹着不要听不要看,任凭父母如何哄都无济于事,他们只好作罢。

然而,当我长大了,随着学习的需要而翻起《新华成语词典》时,我却对成语产生了热爱——它们,是有其魅力所在。成语在我身旁留着古韵,衣香鬓影地应和千年曲调。

特别是在XX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每到周末,节目播出前,我一定早已将笔和本子拿出,等待节目开播。在节目里,选手们比拼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常常令我折服;听着导师们博古通今的讲解,手中的笔运动地更快了。一眨眼的功夫,本子的一页已记得密密麻麻,我越发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蒙曼教授说过:“成语是前辈们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我们的生活是可以用成语来表达的。”

是的,于成语相伴很快乐。成语背后蕴含的每一个如青花瓷般盛开着清浅釉彩的故事,都在充翼着我的阅历,助我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晚上,进入梦乡,我常梦到喷薄欲出的朝阳,坐在江南的渔船上,听着游鱼的呢喃„„

成语,内含的精华太多太多,它们常常为我喃着那些天籁般的纯真,吟着天籁般的曲调,诉着前辈们的经历。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对照前人来反躬自省,这样才无愧于人生旅程。

狼烟烽火里,成语开成笔墨丹青,明日黄花,酣畅淋漓地挥洒着红瓦绿墙里的一笔一画。即便这成语再美也不能“望文生义”哟!举个例子,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出自于《礼记•檀弓下》,我们后人用它来形容房室高大华美而众多。但是,现在却又不少人用它来形容风景,这么做可就叫人笑话了。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这种低级错误不可去犯;而我们处在豆蔻年华中,这样的青春时光不可浪费,我们可以去也应该去传承这中华文化。因为这是——

武术文化节方案范文第6篇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 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上一篇:雾霾天气吃什么范文下一篇:卫生院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