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班训练计划范文

2024-04-24

武术班训练计划范文第1篇

2014年9月

武术队训练计划

武术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爱好与兴趣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激活教育为指导思想,培养孩子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热爱武术,树立正确的武术观;激活孩子的潜质,落实素质教育,使他们在武术学习中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丰富生活,增进友谊,进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坚持健康第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传承文化、自强不息 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体能训练,目前学生整体素质差,双差生较多,肥胖生较多,新生也比较多。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基本动作练习,完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力争全体学生参加,并且对训练的内容能够积极的完成,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技能训练: 在基本训练方面,从拳法、腿法、收身、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训练,在训练中不能够达到要求的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训练,并且对其减慢了学习进度。在组合训练方面,加强基本练习,提高组合训练,力争在本学期实现大部分学生基本动作过关,一部分学生掌握组合动作。

四、教学目的与任务:

1.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同学明确学习目的,确立方向,由浅入深的学习武术。

2.在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灵活多变、丰富生动的教学方法,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创造自觉学习的条件,鼓励学生互助互学、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3.加强对学生技能、技法的培养,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了解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教师以“习武先习德”的教育思想贯彻教学始终,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武术文化内涵与自身修养,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

5.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6.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 7.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8.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现代武术的发展状况。 9.使学生比较规范的掌握武术基本技术,熟练掌握所学套路,了解其健身价值。

10.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11.培养学生尚武崇德的良好道德情操以及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12.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现代武术的发展状况。 13.使学生比较规范的掌握武术基本技术,熟练掌握所学套路,了解其健身价值。

14.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

15.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多观察,多探索,力求开拓创新。同时在授课中严格遵守我培训班的纪律,确保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教学内容:

(基础阶段)培养武术兴趣,初步了解武术,扎实基本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眼神和压腿等动作方法,体验其中乐趣,提高体能,培养勇敢果断不怕苦、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

教学过程:

1.武术的起源发展,特征及价值。 2.拳、掌、勾、冲拳、推掌、亮掌、架拳

3.柔韧素质的提高。 4.五步拳、少年拳的学习。 基础班教学内容:

一、基本手型:拳、掌、勾。

二、基本步型:弓、马、仆、虚、歇步。

三、1.复习基本手型、步型 。 2.武术基本功:冲拳、亮掌、正踢腿 。

四、1.武术基本功:侧踢腿、里合、外摆、弹腿。 2..武术。

五、1.复习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弹腿。2.学习单拍脚,腾空飞脚。 3.武术。

六、1.基本功。2.五步拳起式及1-4动。

七、1.基本功术: 4.学习五步拳5-7动及收式 。

八、1.基本功: 2.复习五步拳

九、1.基本功: 2.五步拳总复习。

武术班训练计划范文第2篇

为了实现教学创新与改革,丰富校园文化,从锻炼同学的自身素质出发,培养学生的武德和双基能力,为同学们的身体体能着想,主要以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技能训练,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团体荣誉感,力争达到心理过硬,思想过硬,动作准确。

二、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体能训练,目前学生整体素质差,双差生较多,肥胖生较多,新生也比较多。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基本动作练习,完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力争全体学生参加,并且对训练的内容能够积极的完成,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技能训练:

在基本训练方面,从拳法、腿法、收身、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训练,在训练中不能够达到要求的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训练,并且对其减慢了学习进度。

在组合训练方面,加强基本练习,提高组合训练,力争在本学期实现大部分学生基本动作过关,一部分学生掌握组合动作。

本学期我们要因材施教,注意对肥胖学生的训练.争取把武术操做的更加有生机、更加有活力.我们会弥补以往的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同创造一个属于我们新蕾学生自己的明天。

训练内容具体如下

一武术操的精神主要是内在和外在的气质,要从眼神中迸发出他们体内精神信息,并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二武术操的动作,全套的动作要求流畅有力,听音乐要由节奏感,动作要由连贯性。

三动作训练原则上三周完成, 两周配音,两周锻炼队列与队形的配合。

武术班训练计划范文第3篇

1~8周:务必学完整套少年规定拳,并能熟练打出来。以后每次训练之前都要打一遍,

可以当做基础训练,不必练太多基础动作,练此套拳过程中哪里比较弱就加强练哪里,直到完整演练少年规定拳。

9~12周:重抓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力量和抗击能力;同时进行冲拳踢靶训

练,学习各种手法腿法,提高攻击能力(也可以说是散打训练)。注意,必须先进行体能训练再进行踢靶训练,以免肌肉损伤或韧带拉伤。

13~15周:学习对练和擒拿,进一步加强实际作战能力。

16周:武术队集体训练结束,自由训练。

16周之后,停止一切训练,全心投入复习。

大二训练内容:

1~3周:为大一1~8周训练内容

4~7周:为大一9~12周训练内容

8~11周:为大一13~15周训练内容

12周:复习并熟练之前的训练

13周以后:教导大一

表演性活动不必经常参加,以免耽误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大一中有人提前完成了任务,可以调到大二里面训练。 基础训练内容可从少年规定拳里截取片段来进行训练,以更好地掌握本套拳。

基础训练内容:

武术基本功:

肩臂练习:压肩、绕环、抡臂等

腿部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横拉胯、竖叉、横叉

腰部练习:下腰、叉步翻腰、乌龙盘打、后撩、左右弓步活腰转体

踢腿:

直摆性腿法: 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 、侧踢腿、单拍脚、双拍脚

屈伸性腿法:弹腿冲拳、蹬腿推掌、侧踹腿、前扫退、后扫退

手型手法:

手型:拳、掌、勾

手法:冲拳、架掌、推掌、亮掌、劈掌

步型步法:

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

步法:击步、弧形步

跳跃:腾空飞脚、旋风脚、外摆莲、旋子、侧空翻、后空翻、抢背

平衡:提膝平衡、扣腿平衡、燕式平衡、侧身平衡、望月平衡

其他动作:鲤鱼打挺、乌龙绞柱、震脚砸拳、

武术套路:五步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少年规定拳

身体素质训练(有六点):速度、力量、耐力、弹跳、灵敏、柔韧、协调。

灵敏训练:对练、反应速度、

协调训练:左右旋转跳、倒立、平衡(如燕式平衡)

速度训练:在规定时间内做动作,例如十秒内正踢十次、乌龙盘打、快速提膝、抱膝跳等,

或队员之间进行比赛(如100米竞跑)

力量训练:两种俯卧撑(可以十指撑和拳头撑)、两种仰卧起坐、背肌、侧腰肌、 弹跳训练:原地纵跳、立定跳远、抱膝跳、弓步跳、挺身跳、

柔韧训练:腿功(正压、侧压、后压、仆步压腿、左右劈叉、横叉、正搬腿、侧搬腿)

腰功(前俯腰,甩腰,涮腰,下腰)

肩功(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两臂交叉绕环)

耐力训练:长跑、扎马步、练套路、蛙跳、

综合训练:左里合腿加右外摆腿、正踢外摆里合腿(左右交换练)、左右竖叉横叉跳加旋转跳、

下雨天时训练内容:可以有震脚砸拳、平衡、柔韧、乌龙盘打、前扫退、后扫退、力量训练、

此次训练计划还未完善,在平时训练中再进行修剪或补充。

训练流程:5:10集队考勤,热身运动,跑步,压肩,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左右劈叉,横叉,压脚尖,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侧踢腿,侧踹腿,弹腿冲拳、蹬腿推掌、单拍脚加翻腰拍地、马步变弓步冲拳加弹腿冲拳变马步冲拳、左右提膝穿掌,后撩腿,砸拳加燕式平衡,左右乌龙盘打,前扫退,后扫退,腾空飞脚,旋子,外摆莲,旋风脚,套路训练 以上训练内容的编排必须是每个动作都基本掌握的,如果还没有掌握的动作,则必须先学会才能进行此套训练流程,否则会影响整个流程的进度,拖累更多时间。

星期一训练流程:5:10集队考勤,热身运动,跑步,压肩,正压腿,侧压腿,左右劈叉,横叉,压脚尖,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侧踢腿,单拍脚、侧踹腿,弹腿冲拳、蹬腿推掌、马步变弓步冲拳,后撩腿,左右乌龙盘打,旋风脚,检查五步拳。

学习新动作:左右提膝穿掌,单拍脚加翻腰拍地,后扫退,前扫退。

星期三训练流程:5:10集队考勤,热身运动,跑步,压肩,正压腿,侧压腿,左右劈叉,横叉,压脚尖,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侧踢腿,侧踹腿,弹腿冲拳、蹬腿推掌、单拍脚加翻腰拍地、马步变弓步冲拳加弹腿冲拳变马步冲拳、左右提膝穿掌,后撩腿,左右乌龙盘打,前扫退,后扫退,旋风脚,5:40学习少年规定拳。

学习新动作:砸拳加燕式平衡,腾空飞脚,外摆莲。

星期五训练流程:身体素质训练

热身运动,100米竞跑,原地纵跳、立定跳远、挺身跳、弓步跳,肩功(两种压肩、两种双臂绕环),腿功(正压、侧压、后压、仆步压腿、左右劈叉、横叉、正搬腿、侧搬腿),腰功(前俯腰,甩腰,涮腰,下腰),快速乌龙盘打,平衡(燕式平衡),左右旋转跳、倒立,力量训练(两种俯卧撑(可以十指撑和拳头撑)、两种仰卧起坐、背肌、侧腰肌),鲤鱼打挺,耐力训练(5分钟扎马步、1500米长跑),结束。

少年规定拳动作名称:

预备式

第一段

左弓步十字推掌

并步抱拳

震脚砸拳

正踢腿

后插步双摆掌

翻腰左弓步撩拳

左虚步亮掌

提膝双插掌

并步对拳

提膝双劈拳

震脚马步架栽拳

仆步楼手左弓步架打

提膝亮掌大跃步前穿

仆腿楼手左弓步冲拳

弹踢冲拳

回身歇步平冲拳

提膝穿掌

仆步穿掌

上步腾空飞脚

提膝勾手亮掌

第二段

转身歇步穿手亮掌

右侧踹腿

左弓步压肘

提膝翻扣

震脚左弓步双推掌

后扫腿

提膝穿掌

仆腿上步弹踢

提膝架打

转身勾手抄掌

行步腾空摆莲

乌龙盘打

右弓步上冲拳

第三段

弧形步推掌

里合腿弓步推掌

弓步三冲拳

弓步贯拳(右脚起跳并弹踢、左插掌)(两掌拍脚面)仆步抡拍(弧行五步)

并步推掌

旋风脚马步架冲拳

跳转身仆步切掌

上步单拍脚

弓步顶肘

击步撩掌

蹬腿推掌

扣腿架冲拳

抡臂砸拳

燕式平衡

跳转身提膝推掌

侧空翻插步双摆掌

弓步推掌

第四段

外摆腿仆步亮掌

并步勾手

弓步冲拳

抡臂砸拳

虚步架冲拳

收势

少年规定拳对青少年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影响,表现为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趋势,肺活量增大。有利于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少年规定拳练习需要静力性力量。武术的桩功是武术基本功的内容之一,而且在传统习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桩功被视为武术的入门之技。在少年规定拳套路中,有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等步型,并要有明显的停顿时间,套路中还有燕势平衡、望月平衡动作也需要运动员有相当好的静力性力量才能在正确的姿势下维持身体平衡。

武术班训练计划范文第4篇

9:20---10:00第二节文化课

10:10—10:50组织看电视

下午组织洗澡

18:00---20:00

周日

8:30---10:30

13:00—15:00

15:10---16:50

武术班训练计划范文第5篇

以四年级学生为主体,组成100人的表演方队。

二、训练时间的安排:

(一)第一阶段:9月14日——9月20日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武术操的动作基本掌握并选择表演人员。

训练时间:每天的课间操时间。

训练措施:由体育老师统一讲解要领,由老师做示范动作。基本达到学生在没有老师领操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

(二)第二阶段:9月21日——10月9日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武术操动作的规范和细化,使学生通过本阶段的练习,能把武术的基本要义:精、气、神表现出来。达到武术操表演的基本要求。

训练时间:每天的课间操时间,方法同第一阶段。以及每天下午的大课间活动时间。

训练措施:由校长室、体育组全体教师负责组织学生,以体育老师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共同指导学生练习。

(三)第三阶段:10月9日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逐步细化每个动作,规范动作,基本做到动作的统一规格以及入场、表演、退场的队形变换。

训练时间:每天的课间操时间,方法同前阶段。以及每天下午的大课间活动时间。

训练措施:由校长和体育组全体教师负责组织学生,以体育老师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共同指导学生练习。

三、领导小组:

组长:魏新军

副组长:法先智、田红霞

武术班训练计划范文第6篇

姓名:张雨

学号:2006013456

摘 要: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相对于其它体育项目在小学生中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不断加强的小学生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在小学生武术训练中,由于其生理、心理等种种原因,经常会出现错误动作。如:技术概念模糊;情绪变化影响;训练手段不当;技术环节缺乏联系等,是武术训练中错误动作产生的主要原因。小学生武术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的工作。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在实践中,错误动作的出现是必然的。通过对错误动作的观察、辨别,对产生原因的分析,采取一定的办法、手段进行预防和纠正,使其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为了更准确,更有效地指导武术训练,本文针对小学生武术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动作的产生原因、预防及纠正方法也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通过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在小学生生理、心理、教学、训练、恢复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在武术训练中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关键词:小学生 武术教学; 武术训练; 注意问题;错误动作; 预防纠正

1 1 前言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是一个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养成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它表现的形式美、动态美、造型美、节奏美更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倍受学生的喜欢。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注意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掌握不好其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以及武术基本功法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各年龄段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敏感期训练内容的合理搭配,长远规划,制约了他们的武术的教学与训练。通过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逐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有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初中部、石家庄市石府小区小学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阅读学校体育、竟技体育、体育训练学、武术运动训练等书籍;在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体育教研组、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专业训练处和河北省武术协会等收集整理了相关的论文和文献。 2.2.2 实验法 2.2.2.1 实验安排

总的时间为4周,受试者分为2组,每组9名学生。第1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和训练方法,第2组采用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切合中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系统的科学训练方法。例如:在一分钟内的正踢腿,第1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第2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进行比较。 2.2.2.2 实验结果

第2组的训练效果比第1组好。通过4周的实验证明:第2组采用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在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武术基本功法,武术套路训练等方面效果都好于第1组。

2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据中小学生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少年儿童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因此在小学生武术的教学与训练中也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有利于中小学生武术的成长。

3.1.1 小学生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小学生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小学生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小学生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小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因此,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但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的物质代谢旺盛,疲劳恢复得快。

3.1.2 小学生运动员的培养 根据第一点的这些特殊生理特点,对小学生运动员的武术训练应当确立专门的目标。

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早期培养。对运动员进行早期培养是为体育界所重视的。例如,美国游泳选手从婴儿起就放在水中泡;西德培养足球运动员从儿童抓起。西德青少年足球规划为:8岁以前为习惯阶段,8-12岁为打基础阶段,12-16为竞技阶段,16岁以后为最高竞技阶段。法国的田径规划为:11-12岁为培养兴趣、增进健康、促进发育阶段,12-15岁为全面发展阶段,15-17岁为确定发展专项阶段。而我国的运动员发现得晚,练得迟,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础技术的早期开发重视不够,是影响我国成人运动员继续提高成绩的一个主要障碍。

3.1.3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不同项目和不同年龄阶段要有所区别,应根据少年儿童生长规律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 3.1.4 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小学生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小学生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小学生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小学生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小学生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 3 时,由于小学生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小学生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小学生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做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

3.1.5 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3.1.6 间歇训练法是提高小学生武术运动员专项的好方法。主要采用“大组合”、“分段”和少量的“整套”技术训练。为适应比赛和表演时的强度要求,每一组合训练结束时脉搏的跳动在160-170次/min之间,一般以3min为间隔时间,在脉搏跳动恢复到110-120次/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分段练习的间歇时间最好是4min30s,整套练习的间歇时间是5min30s。

3.2 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 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小学生优点给 4 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小学生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小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3.2.2 小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小学生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一分钟的正踢腿,一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而另一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测验结果表明后一组的效果好于前一组。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3.2.3 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小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小学生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小学生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3.3 小学生武术教学和训练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3.3.1 在小学生武术教学和训练中必须注意的五个区别对待。

一是不同身体条件的区别对待;二是不同性格特点的区别对待;三是不同时间条件的区别对待;四是不同技术水平的区别对待;五是不同年龄、性别、组别的区别对待。 5 例如,根据不同年龄组别来掌握,6-9岁,以协调训练为主,10-13岁,侧重于速度力量。根据不同性别来掌握,在动作规格上,男同学注意加强全面素质,女同学注意身体平衡发展。根据技术水平来掌握,对尖子要求要严而且难度要大,而对一般水平的同学则要求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3.3.2 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小学生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小学生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3.3.3 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小学生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中小学生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3.3.4 基本功法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在身体素质增长的过程中,各种素质发展的情况也不一样。基础功法教材的选择与安排也应抓住某种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样可以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至三年级(7到9岁)素质敏感期——柔韧——基础功法内容:正压腿 侧压腿 直摆性

腿法 下腰 下叉 压肩。

四至六年级(10到12岁)素质敏感期—速度——基础功法内容:定量计时或定时计量的各

种手法、腿法、步法练习

3.3.4.1 柔韧素质敏感期

儿童少年在10岁以前,体重轻、关节的柔韧性好,是发展柔韧素质的良好时期。因此,小学1-3年级应选择能拉长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各种压腿、踢腿等为主要练习内容。武术动作的大开大合、吞吐伸缩、高低起伏、翻转折叠的技术要求,决定了柔韧素质的重要性。腰、腿、肩柔韧不好,就难以完成各种动作的学习、练习。 3.3.4.2 速度素质敏感期

10-12岁,神经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肌肉在骨上的附着点距关节较近,是发展 6 速度的有利时期。速度是完成武术技术动作的核心。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定时计量或定量计时的各种手法、腿法、步法练习,可以发展速度素质,达到武术“动如脱兔”、“快如风”的要求。

3.3.4.3 力量素质敏感期

12-13岁,性成熟开始,骨骼、肌肉的增长加速,力量素质的发展较快。此阶段是发展力量素质、提高弹跳力的最佳时期。武术动作刚劲有力,发力饱满,窜蹦跳跃,上下翻腾的技术特点,都要求以力量为基础。教学中可选择一些较简单的跳跃、倒立、桩功等练习来发展力量素质。在选择“桩功”练习时应注意:“桩功”结束后应马上进行快速的弹跳或加速跑练习,以提高动作的速率,发展爆发力,以免把肌肉练“僵”。 3.3.4.4. 耐力素质敏感期

14-15岁力量进一步增长,内脏器官功能提高,神经过程逐渐趋于平衡,耐力素质有较大的发展。耐力是武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习武者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要完成由几十个蹿蹦、跳跃、翻腾、平衡、起伏转折动作组成的套路,耐力是必须的保证。

3.3.5 教学训练练与想结合

武术教材以套路动作为主,不仅动作数量较多,而且在动作的方向、路线、节奏及身体姿势等技术要素方面变化复杂,与学生日常活动及其它体育教材的动作结构区别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重的教学任务,必须提高武术教学的效果才行。练与想结合,是提高武术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动作技能的形成,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直观教学,采用动作示范、应用教学挂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运动表象。初期,学生以模仿练习为主,动作表象不清晰,所以影响了教学进度。前苏联学者阿普里斯卡娅指出:“一面清晰地意识到动作表象,一面练习能提高效率。”在武术教学中要重视动作练习与表象练习的结合。表象练习是在头脑中演练动作技术(主要指动作的速度、力量、方向、路线、节奏、时空等多维因素在大脑中的再现),有利于学生记住所学的武术动作,增加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贮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当练习者在头脑里重复演练动作表象过程中,其相应的肌肉群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变化,这种肌肉电流信号和实际完成动作时的肌肉电流信号相似,对于加快掌握和提高武术动作技术是非常有益的。在武术教学中将动作练习和表象练习相结合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先进行动作练习,后进行表象练习;二是先进行表象练习,再进行动作练习。前者一般在武术教学前期运用,后者则主要在武术教学的后期运用。

练与想相结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每教一个动作或套路,我都有意识地采用讲解、提问、评价及语言强化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记住所学动作的名称、要领、连接方法及动作节奏等。学生一旦将动作表象与一定的词语联系后,对运动表象的回忆、 7 加工、理解、修正与重现就处在语言的指令制约下,对运动表象的形成与概念的完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3.6 课内与课外结合

课上的武术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听、想、练几个途径,学习与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由于教学的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采用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在每次课结束时,都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一类是记忆性的,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将课上所学的武术教材的名称、动作要领及各部分的连接等,在头脑中重复演练几次,形成比较清晰的运动表象;另一类是练习性的,根据教学进度,有时布置课外练习基本功、单个动作或套路动作。有布置就要有检查,在课上检查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鼓励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3.7 注意套路的教学步骤

要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动作和套路,就必须讲究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步骤。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步骤。第一步:要让学生弄清楚动作的方向、路线。基本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慢速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初步弄清楚和掌握动作方向、路线。第二步:要掌握动作势式步型的准确和完整。其基本任务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动作势式步型的准确与完整,教师的示范要从慢速过渡为正常速度,手、眼、身、法、步必须准确完整。主要是在分解中间去解决动作过程的准确与完整。第三步:要使动作贯串流畅,这步的任务是加强学生掌握动作的连续性。教师的示范,领作须是快速、正确、连贯、完整的。第四步:分析动作的发力、节奏、精神、眼法等技巧。这一步的任务是使学生领会武术动作的特点,了解武术神行兼备的要求,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各种技法。 3.8“动述口令”的运用

在练习中用口令式语言讲解,在学生学习动作时,教师喊口令的过程中,用简练的文字,按正常口令的节奏,在教师和学生的动作均不停止的情况下,用语言把动作的要领、动作要求、动作方法、动作方向、方位等讲学生。学生边看、边听、边炼,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教学效果甚好。动述口令是教学口令与教学示范、讲解的巧妙结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法。 3.3.8.1 运用动述口令的时机

(1)学生集体练习时,如拳、操、舞、队列等。(2)需要强调动作要求时,如初中生学习少年拳第二套中“跃步冲拳”这个动作较难掌握,动作要求跃的要高远、仆步要大低、搂冲要准狠。教学中教师把这个动作安排三步完成,一边示范一边用动述口令喊:“高远、低仆、搂冲”。学生通过几次有提示的练习,很快就掌握了这个难度较大的动作。(3)需要纠正错误时,如少年拳第二套第一节“抡臂砸拳”,动作过程是转体、绕环、抡 8 臂,动作要求协调一致,砸拳与震脚要同时。学生们做的时候总是分解、不协调,不流畅。这时教师设计的动述口令应是:转——抡——砸震,还原——转——抡——砸震„„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动作技能,解决了停止动作后再示范讲解的矛盾. 3.3.8.2 运用动述口令的注意事项

(1)语言简明、概括、通俗易懂、上口、流畅。 (2)发音应清楚,或短促顿挫、或悠扬绵长。 (3)拍节应准确,口令词适合做动作。 (4)时机掌握应恰到好处,不可滥用。

动述口令是教学中的语言技巧。看似不难,实则不易,要能很好地运用动述口令,需要教师做到教材娴熟,观察力强,反应迅速,备课细致。经常使用,熟能生巧。 3.3.9 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中小学生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中小学生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中小学生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4 错误动作产生原因

小学生武术训练的内容大多是“双基”的训练,即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但由于武术套路运动,结构复杂,方向、路线变化多,动作技术要素多样。另外,武术运动不仅注重于“手眼身法步”的外部形态,更强调其“精气神力功”的内在要求。所以,“形神兼备”是中国武术运动区别于其他竞技项目的一大特点。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因素的。为了便于分析,下面将其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 4.1产生错误动作的主观原因 4.1.1 技术概念不清

小学生武术训练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主要途径是通过观看教练员和同伴的演练进行动作模仿,同时在教练员的讲解下而获得。由于小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过程不够均衡,往往兴奋占优势,灵活性高。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不够完善,抽象思维能力差,仅靠模仿来接受新内容,势必产生技术概念不清或动作错觉,一致形成错误动作。如:腿法中的蹬腿和弹腿,就易发生混淆。有的学生为了加快速度,而忽略了技术细节,错误地判断技术要领,弹和蹬不分造成动作力点不准确,从而形成错误动作。

4.1.2 练习中自我控制力较差

在小学生武术训练中,经常讲的东西反而经常出错,如手型、步型等基本的技术, 9 也时常出错。追其原因,就是小学生生理特点造成的。小学生的本体感觉差,神经系统精密分化能力差,经常模仿动作姿势不到位,动作不舒展,达不到要求。特别是在无支撑状态下进行动作的自我控制就更具有相当的难度了。如果不能有意识地自我控制自己的动作,就会因动作失控而出现各种失误,甚至出现运动损伤。 4.1.3 练习中的情绪影响

小学生武术训练中,学生情绪变化对训练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又有于其生理因素,心理变化快,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还不够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大,过度兴奋或抑制,都会破坏正确动作技术的形成,这种情绪变化会导致错误动作的产生。有时他们的心情愉快,练习的积极性就高,同时效果也较显著;相反,精神涣散,情绪低落,就会注意力不集中,练习积极性低,取得的效果难免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和练习技术,很多都会出现错误动作。 4.2 产生错误动作的客观原因 4.2.1 训练手段运用不当

在中小学生武术训练中,训练手段是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教练员的示范和讲解、训练手段的选择与运用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小学生武术运动员的成材。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教学手段的运用,科学的选择训练方法就尤为重要。如讲解时态度要严肃而不粗暴,积极而不急躁等。语言教学时,讥讽、挖苦等都会挫伤中小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学习和练习的消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他们不仅不能纠正错误动作,还会产生新的错误动作。小学生武术训练,处于打基础阶段,武术的基本功、基本技术训练是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简单地采用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等,显然单调枯燥,势必影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技术变形,产生错误动作定型。 4.2.2 训练中技术环节缺乏联系

小学生武术训练中,多采用示范教学,然而很多教练员不重视技术环节的衔接,缺乏联系。在进行完整技术教学时,技术细节的划分有助于动作的分析。但在技术教学中,单个技术动作会出现较大的重复。并由此产生错误认识。相反,若忽视技术的细节分析,也会出现“照猫画虎”的情况。从而形成错误动作。

武术动作各技术环节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技术动作正确与否不仅仅影响本阶段,同时对前后技术阶段都会产生影响。比如武术动作中的前扫腿,由于左腿屈膝角度不够,扫腿时重心太高,身体重心不稳,左右倾倒,使人体在离心作用下扫转腿还没有做完身体就倒向一边。所以,扫转腿错误并不完全是屈膝角度不够所造成的错误动作,,而是扫转重心太高。因此,错误动作的产生,其原因不只在于该技术动作的本身,很有可能是在于前一个技 10 术动作的错误。各技术阶段、技术环节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且有因果联系的。 5 错误动作的预防和纠正 5.1预防措施

在小学生武术训练中,教练员传授动作技术时,不仅要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到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如何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武术的完整技术动作是由若干单个动作构成的,所有这些动作和环节只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方能构成完整技术。但最佳的单个动作组合,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完整技术。由于动作的衔接改变了原来单个动作的条件和环境,也就破坏了原有的动作定型,产生了新条件下的错误动作表现。比如腾空摆莲,在单个动作练习时起跳、拧腰、转体、里合左腿与外摆右腿等动作都紧密协调,可在完整练习时就出现转体不够90゜,击响不准,右腿外摆幅度小,左腿不能里合收扣。很多类似事例在实践中屡见不鲜。因此,在抓住关键技术的同时强化衔接技术,是预防错误动作产生的主要方法之一。 5.2 改进武术技术教学

在小学生武术训练中,大多教练员采用直观式教学,并从单个技术入手,再学习单个动作,再衔接,再学习单个技术。这样的循环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病是相互孤立了各单个技术动作,忽视了单个技术与完整技术动作之间相互联系。小学生接受动作技术,主要是靠模仿并记忆。若只练单个技术,再衔接就会出现技术间脱节的错误。 所以,改进武术技术教学,不断摸索训练方法,是提高其运动水平的途径之一。为避免出现动作脱节可利用组合动作的训练法:首先可将动作划分成若干个组合,例如到静止的动作为一组合,这样会避免在演练中出现动作脱节。多练习组合动作是防止动作脱节的有效方法。若某一动作组合出现错误,也不会影响其他动作组合,也可以尽快纠正错误动作组合,若利用现代科技媒体进行难度动作演示,提高技术水平,同时也是防止错误动作形成的有效方法。 5.3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

在小学生武术训练中,由于他们形成错误动作的原因很多,教练员要区别对待,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对症下药。在实践中,教练员应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错误动作、不同错误原因和不同学生,区别对待。

5.3.1 将学习技术动作的练习,按动作顺序编成一套小组和,学会一个组合再学习下一个。如果出现错误动作,就回到该动作的组合,纠正后再继续学习下一组合,循序渐进,逐步掌握,最后形成完整的技术组合或套路。如学习长拳竞赛套路,动作多,技术含量高,路线变化多,个别动作难度大。对小学生来说,完整记忆并要求节奏、劲力等,有很大难度。但若将其划分为若干动作组合,再将这些动作组合按难度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最后只将顺序重排就可以完成整套动作。在训练中,加大对动作组合 11 的练习,纠正组合动作的错误,武术套路自然轻松完成。

5.3.2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辨别某些动作的旋转技术的能力尚未形成,不能正确掌握变换方向后的动作路线,教练员采用两手的助力和阻力,使其通过触觉感受外力作用,从而完成正确的运动过程。如插步翻腰时手臂的转动不成立圆,或抡臂与插步不协调,翻腰时上身抬起等,教练员应用手辅助其完成动作。又如在旋子的技术学习时,有些学生旋转用力的方向错误,导致身体向外倾倒。这时教练员应该左手抓住学生左手,右手在学生蹬地摆腿时托起学生腹部, 助其腾空,感觉旋转的方向和用力。 5.3.3 在武术训练中,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动作,才能使技术规范准确。有些小学生的肌肉本体感觉差,在学习新动作时,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控制动作,就会因动作失控而出现各种失物,产生错误动作。教练员应采用控腿等方法增强小学生的控制能力。有时还应改变动作技术来加强中小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如前、后扫转腿,就应该有意识地控制用力和方向。只有不断地加强自我控制,体验并强化动作感觉,才能使动作逐渐地修正、巩固,最后达到完善和熟练。

5.3.4 在做练习时,没有熟练掌握完成某些动作的方法,在作高难度动作时,害怕运动中出危险,导致动作不到位,肌肉工作迟缓,产生错误动作。教练员应该多鼓励,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加强防护措施,并给予保护和帮助,让他们安全的完成动作。这样,他们就会大胆的去做动作,多次练习体会肌肉感觉,使他们较好地控制动作,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如在做侧空翻练习时,教练员应首先做好防护措施,如在沙坑、棉垫等地方练习。在左腿摆起时,托住小学生的双肩,让其顺利完成动作。 6 结论与建议

6.1 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在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6.2 小学生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在进行小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6.3错误动作的产生是多形式、多因素、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两种。主观原因是指小学生自身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指表现在教练员的训练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6.4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是小学生武术训练中,不同的两种教学和训练思想,它们是相互不同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有效的预防和科学的纠正是武术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5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许多错误动作主要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造成。教练员应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训练,有效的技术训练,加强全方面练习。

12 6.6小学生身体各方面都是学习某项技术的关键。注重学生身体条件的培养,加大细节动作的标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提高武术人才的广泛,为传统体育项目做贡献。

13 参考资料

[1] 石天敬.李德祥.《武术学习指南》[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2] 《全武术训练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3]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 《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 张高顺. 《武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专修教材《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

[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7]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版。

上一篇:西餐的用餐礼仪范文下一篇:学本式教学语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