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3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现行教育观念和体制下, 农村初级中学出现的问题

1.1 家庭教育滞后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年龄大约在1 4周岁至1 6周岁之间, 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 他 (她) 们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关心和教育。为人处世的态度, 对社会的认识, 人生的价值观等在初步形成之前, 除接受学校教育外, 更多的需要家长耐心的正确应到和监督。但9 8%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 没有空闲时间照顾和关心子女的教育及思想变化。留在家对子女监护的大多数是母亲。一方面, 农村受旧思想的限制, 这年龄段的农村家庭主妇自身受文化教育低, 不能全面关心子女的教育, 只能照顾子女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 农村家务琐事缠身, 人也没有跟过的精力去关心子女的教育, 还有一部分作为临时监护人的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更谈不上对子女的教育。所以, 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处有限的课堂教育外, 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在人生的起点教育中是一大缺憾。

1.2 学校教育浮浅

从学校来说,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教育专项经费投资力度大, 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改善, 建立了寄宿制独立初中, 解决了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对学生带来的不便, 并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大大减轻了家庭和学生经济负担, 但由于学校受事业经费费和人员编制的限制, 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变化, 就不能像家长那样细致和及时。而且在现行的教育大纲要求下, 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 更谈不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品德教育与表现在课堂教育之外, 完全取决于自我管理。

1.3 市场经济的冲击

就学生自身而言, 长期在农村教育环境中成长, 对外面的世界只能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一些肤浅的表面现象, 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而且受家庭教育环境及父母的影响, 面对这些年来非义务教育学费的增加, 特别是高等教育昂贵的费用和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刻苦学习的前景处于迷惑状态。以前那种“鲤鱼跃龙门”的理想似乎又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横在他们的面前。那些看似很懂事、很孝顺的学生已从思想上对刻苦学习, 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念开始动摇。其次这几年国家非义务教育结构的调整, 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他们误认为职业学校随便上, 反正一不考试, 二不收费, 还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在学习上没有一个竞争力, 一天心想着怎样离开农村, 多给家里挣钱。一旦他们真正走进新的生活环境, 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么作为一名默默无闻的苦工, 要么很容易走上歧途, 甚至犯罪的道路, 成为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

2 现阶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1 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变化、学生及家长从思想上对教育的态度变化, 以前单一的智育教育, 已再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 学校在完成义务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增加对学生自我生活及管理方面的培养教育, 增加法律常识方面的教育, 使他们在无父母的监督下, 尽快的适应自我管理, 自我爱护的素质教育。学校除配备班主任之外, 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增加生活指导老师和心理健康老师, 真正从身心健康方面全面地进行教育。

2.2 建立家长学校, 拓展学生教育渠道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努力积极配合村委会等基层组织, 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相对集中时, 召开家长会, 使学校、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 不能按学校的工作日程表安排家长会, 通过这种直接方式, 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 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城, 开阔视野, 也可以亲眼目睹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 从内心激励学生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

2.3 搭建网络平台, 使学生接受视频教育

由于教育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通过一两次活动也不能完全体现其教育效果, 为了更好的教育和管理这些“留守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学校可以利用现代运程教育必备的条件, 在班主任或生活老师的组织和监督下, 利用远程视频手段, 使学生在校期间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了解、沟通。使学生仍然感到自己还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关心下, 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 农村义务教育中,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初级中学的教育中类似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虽然人们现在只考虑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但这些生理上已成熟, 生活基本自理的“留守儿童”, 他们更需要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心理、关爱和教育, 一旦这些问题不及时预防, 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很容易走上歧途, 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 也会给社会造成新的不稳定隐患, 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有关教育部门不引起高度重视, 立即进行解决, 将严重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学生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之手, 我们相信这些突出的问题, 正在或者已经得到解决, 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会迎来基础教育的春天。

摘要:我国农村初级中学, 随着义务教育的大力普及和“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 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建立, 初中的入学率和办学规模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 许多初中学生失去了父母有效的关爱和教育。传统的“学校—学生—家长”式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 因此探索适应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管理手段, 加强青少年的心身健康教育将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学生,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法.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4>8号) .

[3] 陈海东, 宋军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适用的农村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 2004 (3) .

[4]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M].高教出版社出版, 2007.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在中央文件中已经多次提出, 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高速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在加大农村经济投入, 而在经济投入的同时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提出根植于当地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之上的合理化个性化文化建设方案, 是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棘手的问题, 处理好这个问题, 对于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自新农村建设设提出以来, 新农村文化建设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备受关注的点, 各地区相继组织新农村文化建设论坛以探索新型发展道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指引下, 一些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甚至有些地区早早地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排在“中国十大古镇水乡”之首的“周庄”。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 昆山的西南处, 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不断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和传承, 积极探索文化旅游, 全力塑造“民俗周庄、生活周庄、文化周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 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 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更是受到了中外游客的青睐, 每年吸引了超过250万人次的游人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全社会旅游收入达8亿元。周庄的这种模式, 其本质是充分抓住发掘地区优势与传统文化, 以此打造旅游项目, 并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业、饮食、戏剧文化等等融于其中, 通过文化输出带动经济发展, 而后用经济的发展与雄厚来滋养发展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它的成果模式, 并非个例, 在全国许多乡镇、农村利用这种模式为自身带来了经济收入。例如与周庄合称为中国十大水乡古镇的“西塘”“同里”“乌镇”“甪直”等;山西“皇城相府”“平遥古城”、晋商三蒂莲”乔家大院、李家大院、王家大院;福建培田古村、安徽宏村、江西婺源等等。这是成功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真正做到文明与物质双丰收的例子。

但是在全国的其他地方并非全是这样, 比如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河北承德滦平县, 有一个地方叫大甸子, 这里的民间“抡花表演”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但缺乏资金和科学的合理规划, 再加上本村对于抡花这项民间艺术表演特色挖掘的并不深, 导致这项表演虽然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和关注, 但并未给该村带来任何可观的经济收入, 更未形成文化产业。这一本能已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色正充分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乡村, 同样是山区, 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 这个多年的贫困县却利用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 开展红色旅游, 人文生态旅游, 为本县的许多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如赤岸村的129师司令部,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驻扎五年之久, 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战役, 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地政府利用这一资源,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除了申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 还通过各种宣传吸引很多影视导演把这里作为拍摄场地, 曾在央视播出的《太行山上》就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这些不仅为该村带来了名气, 也为该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文化名人, 对于新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助力。

当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与文化特色, 并非所有的农村都可以发展古镇文化, 但是却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进行深度挖掘, 合理规划开发, 发展文化产业, 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富起来后加大社区文化建设投资力度, 以文化养文化。这种思路对于新农村社区文化的构建却是行之有效的。对于, 如何发掘本地特色资源与传统文化并将其与旅游业结合起来, 今年来我国兴起的“乡村旅游”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具体思路。“乡村旅游”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国外, 2003年我国首次正式提出这一概念, 各地也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尝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旅游日,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他强调, 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 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 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另外, 对现代文化资源的普及利用力度不够, 有的地区社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失衡, 没能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长此以往将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 减缓社会的发展步伐。

三、结语

发展特色文化, 继承和发扬本民族和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加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专门人才的培养, 使社区文化建设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组织化的轨道针对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主要社会特点和要求, 培养一批专门的社区工作者,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 对不同社区进行适合本社区自身特点的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创建专门的社区文化建设组织部门, 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 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创中国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人才完备、特色鲜明、组织领导到位的新局面。

摘要:我国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中央多次在一号文件中提出这个问题并予以指引。本文主要在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重点阐述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时, 要重视并抓住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项目的构建, 达到“以文化带动经济, 用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目的。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如何面向未来当前林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已超出了部门或行业的狭隘界限,具有了全民性质,而且成了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第12次世界林业大会,确立的主题是“森林——生命之源”。它提出了在新世纪如何保护大地生命之源——地球的森林,如何实现人类和森林的和谐相处,达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盈双利。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即中央9号文件,不仅为林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赋予了林业以极其重大的任务。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地认识林业,把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便是非常重要的了。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而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而以后者为基础的,并以三大效益集于森林资源一体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而现代林业必须与现代技术与装备水。

一、创新经济管理是林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1.企业创新是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要求

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而管理则是创新的基础,是企业创新的根本保证,管理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林业企业大多是集木材采运、木材加工、营林生产、多种经营、基本建设、生活服务、文教卫生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第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第二产业分布过于分散,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规模。林业企业不同的生产内容和经营项目在生产工具和经营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别,既有现代化、集中化的大生產,又有简单原始和分散的手工操作,存在着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林业要持续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和企业创新,也就是要在发展原有林业产业基础上,发展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进行企业创新。目前,大兴安岭林区的多数林业企业还是在原有的木材原料和林木资源的初级加工上徘徊,而当今社会技术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高科技、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兴起的时代。例如,原木生产一个立方米只有几百元或上千元的销售收入,而加工成复合地板或单板层积材就有一个立方米上万元、乃至几万元的销售收入,利润也是成倍的增长。企业的创新力已成为林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管理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超快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信息化是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对森林资源、环境、森林灾害监测和林业辅助决策等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管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林业工程和森林资源建设、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专题数据库,进而建立起管理网络系统,实现林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和现代化。现代企业只有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形式,适时作出管理变革、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管理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要提高经济效益,林业要从传统的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的现代林业,即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这些转变又表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是生产技术从“高耗型”(能源、原材料消耗高)向“节约型”转变;二是生产方式从“分散性、单向性、传统性”向“规模化、多元化、标准化”转变。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化机制来实现,而深化改革进一步要求和更加激活管理创新。

4.管理创新是实施人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人本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人本管理不同于“以人为本”,企业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林产工业缺乏竞争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人才的开发利用落后。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目前状况呢?应该从怎样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角度入手。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的管理,即通过对人力资源计划、人事、培训、评估和奖酬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对劳动用工制度、激励制度、教育培训体系的调整与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终身雇佣制、职工持股、股票期权制、民主决策管理制度都是激励制度的创新,实践证明都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因此,要树立现代人才观,从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脱颖而出入手,用好的企业文化留住人才的角度,多给每一个人发展的空间,多为企业的人本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创新经济管理是林区经济的主体

管理创新的现实表现形式有多种,但是,对林业企业创新来讲,最重要的有三种形式:

1.文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

企业文化的建立不仅要能体现企业独特的个性,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企业文化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体现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我们林业企业的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做大、做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使企业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的历程。林业企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制定可行的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实行流程管理,理顺内部管理程序,以薪酬管理实现有效激励,以制度实现有效制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2.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宏观基础,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微观运行

林业企业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完善产权制度,进行产权创新。林业企业肩负营林、提供林产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根据具体任务,运用现代化企业制度,对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组,经济成份上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转化。这完全是和人才的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创造思维的引进是同步进行和同步实施的。

3.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现实基础,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

在高新技术激烈竞争的今天,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品的更新,企业就难以发展。对林业企业而言,尤为重要。林业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林业技术创新是在特定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林业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要有体制、管理两个方面的保障,通过创新培育林业企业的核心能力,使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林区职工的生活水平。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从社会需求入手,深入调查研究潜心琢磨人的应用习惯和使用要求,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创新功能的新产品,打开市场引导消费,并为自己赢得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提高。

三、总结

总之,以创新经济管理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适合林区的接续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林业企业生存活力,是实现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良好和谐统一的关键。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濟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我国当前已将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医院的图书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和改革,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医院图书管理的收藏和整理功能,还要重视有效利用图书资源。因此,本文针对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新模式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旨在为网络信息环境下有效利用医院图书资源奠定基础。

关键词:网络信息视域;医院;图书管理;创新

引言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其中包括医疗行业。网络信息技术在为医院带来广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受互联网的影响和冲击,医院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在传统管理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阅读服务。向信息化建设发展,从而提高医院图书管理整体效率,同时提高服务水平,为医院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特点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因此,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趋势迈进是未来必然发展方向,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图书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图书管理人员整合和管理图书,另外,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全面了解图书。方面管理人员合理布置和调整图书的位置以及种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图书资源有效利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阅读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人们通过电子书、云阅读等形式能够实现随时随地阅读图书的目标,医院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这一优势,通过网络分享图书,从而提高图书的阅读率。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医院图书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过于被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不利于医院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中,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管理方式更加简洁灵活,读者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选择图书,也可以通过管理人员分享进行阅读,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还能够促进图书资源有效利用。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能够创新管理模式。

3.建立网络图书管理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建立医院网络图书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平台,一方面能够突出医院图书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够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便利,图书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只需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和净化平台工作,就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图书管理效率。与传统图书管理工作相比更具灵活性和便捷性。由此可见,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能够通过建立网络平台促进医院图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医院图书管理向信息化趋势发展的重要性

1.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医院图书馆中馆藏资源丰富,能够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医护人员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源可以提高专业能力。传统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中纸质文献相对较多,因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即使医院给予了大量的投入,但是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没有明显效果。另外,由于缺乏管理意识,图书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设备等方面都缺少一定重视。因此阻碍了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图书馆管理也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创新和改革向现代化和信息化趋势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地位也极其重要,具体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图书馆实施信息化改革有利于医护人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医院图书馆实施信息化改革能够为医院的所有科室提供信息化服务,医护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查阅相关资料,不需要亲自去图书馆翻找书架,由此可见,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趋势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促进图书馆业务向多样化趋势发展

医院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丰富馆藏组员,图书种类也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杂志、报纸、书刊等等,随着图书种类的增多,图书馆的业务领域也会相应拓展,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另外,传统医院图书管理过程中,纸质文献资料较多,由于翻阅次数较多,会导致纸质文献破损或毁坏为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医院在图书管理过程中,会相对减少纸质文献的订阅次数,这一现象也会为读者带来不便,不利于充分发挥医院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利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的目标,不仅能够简化翻阅文献的流程,还能够为摘抄、复印等工作提供便利。并且通过互联网的交互性,能够丰富医院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医护人员通过电子设备能够获得广泛的信息资源和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医疗专业水平,对医院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三、网络信息视域下医院图书管理新创新措施

结合上文提到的信息化医院图书管理的优势和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从而促进医院图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管理人员需要创新服务理念

结合当前网络信息对医院图书管理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来看,想要提高医院图书管理效率,首先需要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服务意识。管理人员作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只有正确树立创新理念,才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责任心,在管理工作中积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一切以服务读者为基础,从而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定文献资源检索方案,有利于读者快速查找和翻阅图书。图书管理人员通过检索方案能够及时为读者提供图书咨询等服务。从而在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

2.适当增加電子图书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电子书、云阅读等大量阅读平台逐渐涌入人们的生活。读者可以通过闲散时间利用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打破了传统中图书馆时间、空间等限制问题。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前读者参与阅读最广泛的形式之一。因此,医院在图书管理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助互联网技术适当增加电子图书资源,并实时网络化管理。并结合医院图书馆网络平台推广和宣传图书资源,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强化医院图书工作的管理效率。对医院图书馆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3.建立网络平台

当前,广大群众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形成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医院图书管理工作想要创新和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社会大众意识层面这一要素,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图书共享平台,结合当前社会形势以及读者的兴趣爱好借助平台能积极宣传和推广图书资源,在尊重读者个性意识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查找书籍,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另外,读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友好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可以对医院图书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有利于医院图书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通过创建网络图书共享平台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医院的图书管理长远发展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为了能够在网络信息领域下有序进行,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信息化趋势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图书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淑娟.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才智,2019(13):227.

[2]毕建悦.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6:37.

[3]庞余良.网络数字信息视域里的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1):190.

[4]罗 莹.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7(30):236.

[5]麦小鸥.浅析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5): 151-152.

[6]毕建悦.浅谈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档案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6:37.

[7]麦小鸥.浅析网络信息环境下医院图书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卫生产业,2018,v.15;No.340(05):157-158.

[8]刘 群.简析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及创新服务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4,(19):109.

[9]武智慧.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及创新服务探索[J].医学信息,2015,(28):34-34.

[10]孙 奇.浅论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市场,2016,(14):67-68.

[11]王 蕾.基于信息化的医院图书管理问题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3):151-152.

作者简介:张伟(1970-),女,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工作单位:临沂市中医医院。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经济管理即管理者为了完成预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对经济活动开展的一系列管理。经济管理整合各个生产力要素并形成现实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各方需求。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经济管理关系到其生存和未来发展,因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策略,由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此,文章则从加强单位固有资产管理、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引入经济管理信息建设等分析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途径,以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市场经济;途径

经济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事业单位未来发展。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还采取传统模式,以致出现各种问题。因而需要加快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创新与改革,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1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公有制经主体为基础,集多种所有制为主的发展制度。国有经济在整体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比例,尤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也是迎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由于事业单位不同于普通企业,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单位,其特点为非营利,因为经济管理模式也存有不同,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普通企业采取的经济管理方式在于增强经济收益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而事业单位采取经济管理目的在于创造出比以往更高的经济社会价值,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②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因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而得到不断健全完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高效的社会经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事业单位运营经费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过于依赖国家。随着市场经济持续进步发展,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和以往相比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而强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拓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渠道,为提高社会服务效率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市场经济下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途径

2.1 加强单位固有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固有资产是国有资产不可缺少的组成,更是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基础。一般固定资产资金多来自财政资金,因而需要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更好地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安全。但目前事业单位因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其固定资产存在使用不合理以及效率低等情况,无疑影响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大部分事业单位很少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对固定资产实施监管,以致出现浪费固定资产资源现象。通过分析相关制度得知,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职责不明问题,造成资产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正是因为上述情况才降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因而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正确认识。事业单位领导负责人应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并在体制影响下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还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从思想理念层面培养基层员工认真使用固定资产,爱惜固定资产,从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②改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式。国家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必要时可以促使事业单位借鉴普通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固定资产方法,按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取消固定基金项目,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可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健全完善固定资产总账、台账和明细账,重视固定资产明细核算的同时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卡相符。③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质量和水平。相关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中应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制定的制度可行性较高。一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采购、保管、验收、报废等主要环节。除此之外,还需制定资产移交制度,目的在于促使事业单位负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出现退休和离任状态时避免发生固定资产私有化现象。

2.2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国家逐渐增大对医疗卫生、三农、科教等领域资金投入,然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其活动也呈现复杂化趋势,经费进出量和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凸显内部控制问题。例如,部分事业单位潜意识认为,单位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预算资金,因而按照是编制预算获得资金以及按预算使用,缺乏具体且科学合理的资金进出管理程序,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阻碍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所以需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①构建和谐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制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是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事业单位领导者应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内部控制意识,或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必要时还可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参与内控管理积极性,各个部门明确分工,按照岗位和职责共同承担相应的内控责任,从而在事业单位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②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各个事业单位应明确各个部门在监督体制中职责权限以及规定监督程序,做到万事有理可依。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并给予该部门相应的权限,保证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可以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积极加强审计、税务、财务等部门沟通交流,定期公开各项政务,增大资金使用透明度和公开化,利用普通职工力量监督内控,提高内控效率。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府部门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力度,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制度的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全面落实,保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顺利开展。此外,事业单位还需及时调整经济管理激励制度,给予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引入经济管理信息建设

事业单位在快速经济发展背景下也越来越激烈,尤其不断加快的社会发展节奏对财务信息获取和处理也增添了准确和快速等要求,因而需要事业单位建立涵盖财务情况分析、预算编制与处理以及各项情况分析等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由此在未来工作中便能精准获取和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即使我国事业单位已具备信息化建设思想意识且付诸实践,然而在信息化建设中运用的技术软件较为落后,或过于顺应时代发展而运用脱离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技术软件。因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应建立在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必要时可借鉴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技术和软件,或和其他企业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软件实现共赢。还可和高校相关专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研发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财务软件,一方面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将技术和人才优势相结合,实现双赢。此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还应善于将知识管理、价值链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新思维相结合,如此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3 结 论

总之,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深入改革背景下应不断加强经济管理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趋势制订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案,全面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体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价值的同时为其后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邢建华.基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3):122-123.

[2]张勇.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17(6):48-49.

[3]佚名.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纳税, 2018(6):33.

[4]张春芳.关于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

[5]张秀华.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J].中国市场, 2018(6):192.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反假货币宣传是新时期反假货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和净化货币流通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基层央行通过积极开展人民币反假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反假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受巨大利益的驱使,铤而走险的假币贩卖、使用等犯罪现象依然层出不穷,并且假币仿真度和识别难度也不断加大,人民币反假工作依然形势严峻。笔者认为从人民币反假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来看,我们人民银行的反假工作还不能懈怠,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继续深入推进反假宣传工作。

一、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反假货币宣传为反假货币工作营造舆论氛围

反假货币宣传是通过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来推进反假货币工作的开展,只有通过大力宣传反假货币工作在维护人民币信誉、稳定金融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让社会各界对反假货币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支持,为反假货币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反假货币宣传是开创反假货币工作新格局的内在要求

新时期反假货币工作是以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护社会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通过强化宣传工作,能够有利于普及反假货币的政策法规和基本常识,全面提升公众反假的思想意识和防范能力,从而有效遏制假币犯罪活动的滋生蔓延;通过强化宣传工作,能够有利于推动反假货币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的反假货币工作新格局。

二、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各地基层央行在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中的做法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但是大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宣传主体一般是由人民银行牵头,金融机构参与。二是宣传场所一般为设在公共场所的流动宣传点和设在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柜台等场所的固定宣传点。三是宣传方式一般是提供咨询讲解和发放宣传画册。四是宣传内容一般侧重假币的鉴定方法。五是宣传载体一般是横幅、宣传栏等。六是宣传时点一般选在重要的节假日或特定的活动日。

这些宣传工作的基本做法,在一定时期内为推动基层央行的反假货币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假货币工作任务愈加艰巨,传统的宣传工作也渐渐暴露了许多不足:一是宣传区域不够平衡。在城市搞的多,农村搞的少,特别是边远山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限制了覆盖面的扩大;二是宣传机制不够长效。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走过场,不能深入持久,难以形成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三是宣传形式不够丰富。每年的反假宣传仅限于挂横幅、发传单、设摊点等形式,古板单调,缺乏群众喜闻乐见、带有趣味性的宣传方式,难以调动起群众热学、爱学的兴趣。四是宣传载体不够多样。对手机、网络、视频等新型宣传媒介利用不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群众普及反假知识的需要。五是宣传内容不够全面。对人民币宣传的多,对外币宣传的少。对甄别真假币的基本常识宣传多,对使用和爱护货币的法律规章宣传较少。

三、加强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反假货币宣传,是基层央行货币金银部门开展反假货币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因地制宜开展反假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正确掌握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和假币的辨认常识,充分认识假币的危害,对于维护和净化货币流通市场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传统宣传模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基层央行货币金银部门应加快推进反假宣传创新步伐,从纵深的层面上发挥反假宣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反假货币知识深入到千家万户。

(二)制定方案,形成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长效性

新时期反假货币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条主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制定反假货币宣传方案,明确宣传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各个时期的宣传重点、宣传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做到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级级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努力实现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反假货币宣传工作长期稳定深入开展。

(三)围绕中心,确保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科学化

反假货币宣传要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来做好宣传,体现反假货币工作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所作的努力。与此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及时总结反假宣传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总结各地在推进新形势下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中创造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做法,不断提高反假宣传工作的绩效水平。

(四)借助媒体,增强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现代信息传播媒介自身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基层央行货币金银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开展宣传活动,这是加强同群众沟通联系,拓宽宣传渠道,树立央行形象的重要举措。做好新形势下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不仅要注重加强本单位内部宣传以推动工作深入开展,而且要重视与媒体联合搞好对社会的宣传,这对宣传工作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推动新时期反假货币宣传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层央行货币金银部门要主动与有关新闻单位加强沟通和联系,提供新闻素材,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健全网络,扩大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普及面

要在加强对基层央行反假货币队伍的培养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形势下反假货币工作领域,不断补充其他有生力量到在反假货币宣传队伍中来,有效构筑全社会参与的反假货币宣传网络,提升辖区反假货币工作整体水平。一是在基层央行配齐配强反假货币宣传人员,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在社会上聘请和培养一批热心反假币工作的城乡群众成为业务反假币宣传员,依靠他们地域、职业等有利条件,增强反假货币宣传的渗透力。三是加强与公安、工商、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协调联合他们共同参与,增强宣传的合力,彰显宣传的社会效果。

上一篇:养老保险监管完善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医生物化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