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文

2023-09-21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文第1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夕 照 李 颖

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

透过窗子向下看,是一排整齐的红砖瓦房。砖瓦房后面立着一排挺拔的钻天杨。每临近黄昏时,太阳顺着这排杨树缓缓滑落下去,便出现了如诗的夕照。

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

这样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便又向下溜了一截。

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不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了。

一会儿,那张可爱的脸渐渐变红,变红,最终一只熟透了的“大石榴”出现在树杈当中。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天空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几乎要把太阳包住了。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将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月光下的蛙鸣 查一路

一直以来,我坚信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

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在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

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为了给我增加营养,那段时间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几只仔鸡,想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然而,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我房间的后窗正对着一方池塘,燥热的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紧紧缠住我一双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将我惊醒。

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了,每夜都有香甜的梦。但是,母亲却变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悄悄跟我说,你母亲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我将信将疑。但是,第二天夜里,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见了我的母亲。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绕着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着,一遍遍用竹竿仔细地敲打着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又虔诚。有时她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月光把她的白发漂得很白。“母亲!母亲!!”我大声喊。母亲听不见。她全神贯注于手中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

这一年高考,我被高分录取了。

很多年已经过去,蛙声也一点点远逝。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我的枕边。一声声,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诲。给我许多的人生激励。

溪 流 贾平凹

我常常觉得,我的生命,就是那山中的溪流。虽然在莽莽的山里,它只是那么柔细的一股儿水流。

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 在庄严的 大山下,永远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它、黄风刮不跑它。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的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脱了一丛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

空山鸟语 郭 枫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听鸟叫。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心上引进阳光,在你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在奔放的欢乐里。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秋阳敛起耀眼的光彩,温柔地照进幽谷深林里。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听着这美妙的清音,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鸟是树的花朵

吴 忌

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 看吧,这就冬天了!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得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冰 心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眼 睛 姜

妈妈,我即使走遍了世界各个地方,见过了各式各样的目光,我最依恋的仍是您那双温柔、迷人的眼睛。

我是您放入大海的一只小船,您的眼睛是我最安全的码头。

我是您放飞蓝天的一只风筝,您的眼睛是线绳,把我牢牢牵在手中。

当您用温情脉脉的眼睛凝视我的时候,我的心里涨满了爱潮,涌起了情的激浪。

当您用湖水般平静安详的眼睛凝视我的时候,在我的视野里顿时出现一片柔和的光,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

在那动荡的上岁月里,妈妈,您的眼睛里充满了忧伤,当您悲哀地望着我的时候,我感到世界像大漠般的荒凉。

当您的眼睛重新闪现了希望的火花,当大地在融融的春风里萌发出绿色的希望,妈妈,您的眼睛宛如催我出征的号角,让我的双臂变成腾飞的翅膀。

燕 子 郑振铎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黄 昏 季羡林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

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的时候,他们醒转来,开始去走一天的路。他们走着,走着,走到正午,路陡然转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知道:夜来了。

窗 外 马 德

自然,把一方山水镶嵌在窗外。山柔情,水妩媚,绿是沁绿的,凉是浅凉的,在眉峰上横亘,在手腕里温润,在心窝里波光潋滟,招惹着人。

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其实,窗子逗引进来的,何止是风和太阳啊!星辉,雾岚,暮鼓,晨钟,朗月载来的皎洁,庭树摇碎的细影,夜歌的恣意与悠扬,都从窗外来。软软的,酥酥的,细细的,像初生羔羊的蹄印,又像淡春的润雨,落在你的心鼓上。

而这一切,仿佛又能给人以极大的解脱,痛苦、忧伤、落寞一样一样地卸下来,让你浑身没有了挂碍,变得轻松惬意起来。

自由的生命,都在窗外。一只悠闲独步的蚂蚁,电线上晾翅的一只鸟,塘里的一粒蝌蚪,泥土下一条蚯蚓,活得无牵无挂无拘无束无论是茅屋的草牖,还是高楼大厦的玻璃幕窗,作为窗户本身,从来没有阻隔过谁,也没有拒绝过谁。你推开窗户,看看天的高远与蔚蓝,听听鸟的鸣叫和飞翔,闻闻青草的芳香,就感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温馨和爱。

这是窗外的意趣,也是人生的意趣。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眼前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孩子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提醒幸福 毕淑敏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文第2篇

2、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3、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缺憾与建议

4、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古诗文教学效能

5、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大情境创设探索

6、浅谈传统文化教育视角下小学古诗文教学

7、浅谈小学古诗文教学三读法

8、小学古诗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初探

9、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探讨

10、试论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11、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三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12、弘扬传统吟诵,中小学古诗文教学应重拾吟诵教学法

13、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尝试与体验

14、互文性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15、信息化环境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浅谈

16、浅析诵读教学法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17、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方法研究

18、基于学情的小学古诗文教学

19、吟诵法在民族地区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1、情境教学观指导下小学古诗文“1+x”教学模式初探

22、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应注重抒情传统

2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24、在诗情画意的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25、浅谈活用多媒体提高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26、如何实施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27、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优化的实践

28、灯谜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29、论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实施方法

30、教师“转变”让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活起来

31、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探讨

32、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33、悟古习文,小学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34、小学古诗文的教学策略初探

35、提升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6、浅析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37、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和建议

38、谈小学古诗文教学中高阶思维发展的策略

39、初探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40、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

41、素读·感悟·趣味一一小学古诗文“六步走”教学模式探究

42、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探讨

43、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词义理解的策略探究

44、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45、小学古诗文教学情境创设“四部曲”

46、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研究

47、浅析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48、“三味”进阶:统编教材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探讨

49、新课改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文第3篇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明璀璨的明珠, 是汉语水平发展的精华之作。古代诗词的特点是朗朗上口, 适合于小学生阅读和背诵的诗词很多。鉴于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 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也极其浅薄因此,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好奇心强, 模式记忆力较强, 语言学习能力突出, 模仿能力强等等。小学生同样具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弱点, 心理方面的接受能力受到小学生身体发育的影响, 尚远远不能达到成人的心理水平。因此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比较直观, 缺乏自我分析的能力。

古诗词的传授过程中, 老师要对诗词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这个一定程度指的是在小学生可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讲解。过于高深的讲解对于小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刻含义意义不是很大。从我们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 儿时的一些诗词仍然可以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无法抹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增多,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也越来越具有自己的观点。从这一点上来看, 一首好诗对一个人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时空, 它的影响甚至是一辈子的。因此, 让学生首先掌握一首诗, 也就是着手让学生首先背下这首诗。

在记住一首诗后, 学生往往会在几天之后进行第二次背诵, 第二次的背诵非常重要, 对于加深这首诗的印象, 对于以后对这首诗是否真的有兴趣都很关键。

2 古代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有些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显得会比较吃力, 这并不是说这些学生在智力上有什么问题。就一般学生而言, 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 智力因素相差的不会很多。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教学中产生的难点都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得以彻底的消化解决。而少部分同学从一开始也许就对语文的兴趣远远没有对自然的兴趣那么大。因此, 这部分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如果一个学生实在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 那么就要从其他方面进行一下调查了, 是否有其他更为关键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因此, 古诗词在这个时候就是派上用场的时候。研究表明, 儿歌的产生与儿童的语言的超速发展有关, 有些儿歌、童谣会不经意的快速传播, 这与儿童天生喜欢表现有关, 他们在掌握母语的技巧和程度上都是令人极其惊讶的。古诗词与儿歌、童谣具有很多的相似性, 而古诗词的艺术性则从儿歌、童谣等民间顺口溜式的语言特点上上升了一大步。古诗词在小学阶段, 尤其是小学的低年级阶段,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掌握语文其他方面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3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的古诗词

从个别几首诗词, 到全面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小学生由于接触的书籍比较少, 因此好多学生只是掌握了书本的那几首诗。然而, 对于文学艺术长廊中的诗词, 可以说浩如烟海。为了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体验诗词的巨大魅力, 以便更好的学习语文这门课程。需要引导学生有所挑选的多学习一些诗词。由于低年级同学掌握的汉字有限, 应该以简单易懂的诗词为入手, 不选择生僻的诗词, 也不选择含有生僻汉字或者古代汉字的诗词。多选择景色优美, 歌颂祖国河山, 歌颂大自然的诗词。不选择凄婉的词, 不选择格调低下, 难以上口的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当学生读者这样的诗句, 会为诗中所描写的意境而感染, 在其幼小的年纪中留下美好的记忆。留下祖国文学艺术的最初的震撼力。

大量的古诗词的记忆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有些学生会在这方面显出超常的记忆力。脱口而出, 上百首诗词能够记忆了然于心。对于学生今后的文学素养将起到良好的铺垫。为培养民族文化栋梁人才打下了基础。

4 诗词熏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诗词尤其是绝句, 读来简单易懂, 容易记住, 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这样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语文学习需要付出较多的功力, 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体系。而诗词由于其字数较少, 掌握起来简单, 但是其意境与含义却深远, 这恐怕是其他文学形式。譬如小说所无法比拟的。正式由于诗词的这些特点, 加之我国古代诗词数量庞大, 因此, 诗词在造就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和背诵诗词, 会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状态。

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不断深入, 我国需要的大量人才不可或缺。关于人才的培养, 近些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和尝试的做法就可以看出, 我国是一个人才极其缺乏的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拓展, 人的素质文明不断的被提上日程。西方的理论在科学界需要我国大量的借鉴, 技术层面也好, 知识体系方面也好, 不得不承认, 我们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大的趋势, 大量的知识不可能都从课堂上得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课外学习能力日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 另一方面, 独立学习能力将伴随着学生一生, 将为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升一个层次, 上一个台阶做出巨大贡献。

5 创造性的发挥古诗词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制度的革新, 需要一线的语文老师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将创新型的教育思维纳入教学管理中去, 把创新始终作为一个根本来对待。固守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显然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古代诗词, 在对待如何学习古代诗词的问题上, 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出大胆的想象, 简单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已然不是办法了, 学生也会因此感到厌烦。

如果不能创造的学习的话, 那学生读古诗词就会像念三字经一样, 读完就忘, 亦不知读的是什么东西。这样的教育方式必须改掉, 通过创新式的教学引发学生的思维跳动, 为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乃至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

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不是拘泥于时下, 也不是拘泥于中, 在灵活中求稳、求变。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学生和老师的共鸣。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的目的。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 古代诗词的作用不可小视。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担任传承汉语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引导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汉语语文这门独特的学科, 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教养, 了解学生的动向, 伺机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本文亦是着重就古代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汉语,小学阶段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著.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 李福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10.

[3] 周一贯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录[M].1998年3月第1版.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文第4篇

五年级2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 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时间: 2017年5月27日

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来自辽宁、临沂、河南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 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文第5篇

五年级2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 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时间: 2017年5月27日

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来自辽宁、临沂、河南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 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文第6篇

强调经典古诗文诵读的作用, 并不是把它和语文学科教学对立起来, 甚至忽视语文学科教学。相反, 经典古诗文诵读要紧紧围绕语文教学进行, 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 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良性互动。从时间上看, 经典古诗文诵读可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时时刻刻。如语文课上的课前2分钟、下课铃响之时、语文课外活动之中、语文阅读课上、语文自习课中……都是学生听读、诵读、交流、探讨经典古诗文的时间。从内容上看, 经典古诗文诵读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用经典古诗文名句导入新课, 以经典古诗文内容拓展教学, 以经典古诗文作课堂小结, 以经典古诗文语句给学生作文写评语, 以名言警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等。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经典, 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教育的链接, 使琅琅的经典古诗文诵读声经常回荡在语文课堂之上。如,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巧用经典名句, 以经典的语言, 抒写经典的年华, 让经典诗文成为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有效载体。作文评语中的经典名句蕴藉着教师对学生的由衷欣赏, 让学生感受经典妙用的同时, 感受老师内心的真诚, 感觉老师是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 使有经典相伴的语文教学成为师生一种心灵放飞与乐在其中的精神享受。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 体验经典诗文的魅力, 感受语文学习的幸福。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就语文教学而言,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学内容巩固的试验场。如, 经典古诗文读本一般都有汉语拼音注音, 一年级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 他们诵读经典时, 就可以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来自己指读经典, 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加快经典古诗文的诵读记忆速度,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同时, 语文教学对经典学习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诵读对经典古诗文中的某些语句会产生顿悟之感, 会帮助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会提高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因此, 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同时, 也能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奠定扎实、牢固的语文基础。就人文教育而言,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人文教育的良好平台。经典古诗文诵读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记忆的黄金期、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陶冶其优雅的性情, 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塑造其优良的人格。总之, 将经典古诗文诵读融入语文教学, 有利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有利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2 教师的要求

2.1 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教育心态

教师的文化底蕴对经典古诗词的诵读质量和积累数量有直接影响。教师应尽可能理解经典的涵义, 不断体验、感悟经典的文化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 要深情投入、热情洋溢, 要厚积薄发、高屋建瓴,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学生会受到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 才能灵活地解读教材、驾驭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建构一个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语文课堂, 才能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意味无穷。教师在不懈的文化追求中, 积淀文化底蕴, 建构人格魅力, 提高文化素养, 逐渐以文化智慧、文化视野来支撑起语文的灵性;以文化情怀、文化精神建构起语文的诗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永恒, 体味人类文化的浓郁芬芳。最终, 以经典文化建构师生的精神大厦, 以经典诗魂铸造师生的经典人生。

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从根本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是民族文化之根, 经典古诗文诵读固然是要把根留住。但是, 经典古诗文诵读中教师一定要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 以濡染学生具有宽广的文化心灵。为此, 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经典诵读虽以经典古诗文为主, 但并不排斥阅读其他书籍, 反而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开启广泛阅读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 经典古诗文诵读虽以中国文化为主, 但并不排斥西方文化。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师应将经典古诗文诵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提倡经典阅读的同时, 还要提倡阅读一些能够体现时代特点和当代意识的优秀作品。只有将经典与时代有机结合, 才能使学生成长既有经典文化的滋养, 又有时尚文化的哺育。不仅学生会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发展, 经典也会与时俱进, 日久弥新, 永葆青春。

2.2 教师要善于期待

语文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 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经典诵读中, 不求学生对经典的理解, 只求能诵能背即可。学生对经典的理解需要一个成长、领悟的过程, 不是一次阅读、一次体验、一次对话就能完成的。经典的点滴内化、潜移默化需要学生反复诵读, 常读常新。每一次阅读都是下一次阅读的起点, 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会慢慢体悟经典的深刻内涵。但是, “现在学生书读得很少, 就读那么几篇课文, 你就非问他得到了什么, 有什么启发, 什么收获, 非得说出个一二三不可。好像读过一篇文章就会立竿见影, 给他什么教益。实际上, 有些东西读过之后, 要在肚子里慢慢‘发酵’, 慢慢地‘悟’, 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什么。”另外,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学生的实际, 精心设计学习计划。总之, 经典诵读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在期待中坚持不懈。正是“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正是在学生生机勃勃、诗意盎然的春天里播下一粒饱满的种子。让学生长期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中, 便会收获缕缕花香和累累硕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达到良好的效果, 除了把握好经典古诗文诵读的价值取向、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实施方式等环节外, 还应注意很多环节, 本文主要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吕建福.经典文化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婚礼音乐范文下一篇:房地产内部审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