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的影评范文

2024-07-12

大话西游的影评范文第1篇

——他的样子好像一条狗

中文摘要: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草一木皆是生灵,每一个生命都该有选择自己

生活的权利。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拥有这项权利?丢了爱、丢了梦想、丢了个性的人,

活得像条狗。可是我们没有月光宝盒回到过去。当职责和爱情对立起来,当你会怎么选?

我会怎么选?

关键词:大话西游 无厘头 爱情 社会角色 后现代主义

不知道看了几遍大话西游了。小时候跟着哥哥看,觉得他们的对白好搞笑,朱茵好漂亮。从小学到大学,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再看大话西游,怎么都觉得这部剧不再是简单的无厘头喜剧。我觉得《大话西游》应该是部让人笑到哭的悲喜剧。

《大话西游》这部诞生在1994年12月21日的香港无厘头搞笑片,在当时票房不佳,却在21世纪成为经典。

从爱情角度分析。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白晶晶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大话西游》的一条主线。类似于当前流行的穿越剧,至尊宝为救白晶晶,借助月光宝盒无意中穿越到五百年前,在水帘洞前遇到了那个在自己心里留下一滴泪的紫霞仙子。紫霞为救孙悟空挨了牛魔王一叉,至尊宝一句“我靠!”是他变成孙悟空后肯第一次面对自己的真心。当他抱着紫霞时,紫霞仙子说出了感动广大观众的一句话:“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只猜中了前头,可是我却猜不中这结局„„”。越勒越紧扥紧箍让孙悟空松开了紫霞,紫霞飞入火海。

记住“我猜得到这开头,猜不着这结局”吧,既然已经有了开头,既然猜不到结局,那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现在,享受过程呢?爱无须掩饰无须矫做无须患得患失,只要像紫霞一样说:“让我们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先亲我一下。” 看到这里,总是羡慕紫霞的勇敢,或许爱本质就是这样,简单,让人变得勇敢。只是现代人给爱情列了太多的条框,有房有车有权有钱才有资格说“爱”,爱变得复杂,遥不可及。爱是身不由己,珍惜眼前人才是最幸福的!记得西洋武士跟紫霞仙子伫立墙头三天三夜,武士说相逢恨晚,造物弄人不就是指至尊宝回到五百年前遇到紫霞时,心里已有白晶晶的憾事吗?附身完成自己为人时的遗憾也不失一种完美的结局。“我这辈子都不会走,爱你。”正是至尊宝的真心话。“他好像一条狗啊。”是一种为神的悲哀。因为是神便没有资格说爱,和狗没有什么区别,《大话》在这个层面上把爱情提到了一个至高的层次——只羡鸳鸯不羡仙。

犹记悟空盛怒狂扁牛魔王,月光宝盒带着师徒众人回到水帘洞,开始天竺之旅。三番两次的穿越,出了菩提洞眼前呈现的景象令悟空吃惊,孙悟空成为唯一一个记得五百年前后的

事情的人,不知道这算是悲哀还是欣喜的地方。如果是我,我会难过。

从《大话西游》的故事发展来看。月光宝盒开篇便为观音、唐僧、孙悟空三人对话经典场景。这一场景在大圣娶亲中也多次出现。如此经典的场景设置不禁让人思考,孙悟空、唐僧、观音各代表什么社会角色。

至尊宝,五岳山斧头帮帮主,和一群兄弟住在沙漠里,当他开心的做着“山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时,他的生活无忧无虑,中了七伤拳也不过是把目光集中在一个点上看待世界,无聊时还会去打劫一下脚底板。但“三颗痣”的宿命打破了他生活的平静,虽然他并不清楚五百年前的情感恩怨,可还是做出与白晶晶成亲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他回到了五百年前。然而重回五百年前只是让结局更加扑朔迷离,一段真挚爱情摆在了他的面前,因为五百年后的那个的承诺,他没有好好珍惜。等他明白过来,准备好好珍惜,并愿意加上一个“一万年”的期限的时候,更大的责任却让他只能忘掉这份情感——他要去化解“人世间大到五百年都不能化解的恩怨”,因为他是齐天大圣。纵然有盖世的才华,浑身的个性,也自有翻不过的五指山来压。最后不得不戴上金箍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他只能去做一个莫名其妙的没有情欲的佛,别无选择。紧箍咒,圈住了昔日的梦想和爱情,圈住棱角分明的个性。他不愿意取经,但却必须取经,因为——他承担着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重任以及解救众生的责任,他懂得承担责任。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至尊宝,至尊宝的无奈正如我们不想长大,却必须长大的无奈。我们拽着青春的尾巴不想松手,却必须松手。在这个本是张扬个性的年龄,却有太多的紧箍咒禁锢着我们,这些紧箍咒,教会我们必须学会一个人去面对各种挫折,各种羁绊。虽然很难,但我们必须咬牙坚持,因为我们承担着一种责任——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唐僧,罗里罗唆的唐僧,始终在用他一本正经而又万分搞笑的说教在指导着每一个人,让所有听到他说教的人崩溃。直到最后,至尊宝戴上金箍咒,变成孙悟空,踏上取经的正途,他才变得异常简练。

“喂喂喂!大家不要生气,生气会犯嗔戒的。、悟空你也太调皮了,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你怎么又„„你看,我还没说完你就把棍子给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它扔掉会污染环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师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简练了?”至尊宝觉得很奇怪。

“师傅一直这样啊。”师弟们这样回答

他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前辈。哪一个孩子没有经历她们的谆谆教导,又有哪一个人没有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当每一个人成熟起来,都会由衷地感谢他们的教诲,或者后悔没有听他们的话——也许唐僧的罗嗦是身不由己,是言不由衷。原本他们是简练的,只是为了孩子,不得不重复那些听起来严肃到搞笑的话。直到孩子长大,走上正途,他们才会回归自我,这是他们自己的牺牲。而直到每一个孩子有一天自己成为父母,才会发现,当年父母的罗嗦和搞笑,自己也会重复。

观音,她是这个世界上一切世俗的条规和法则,当我们的父母拿我们也没办法时,自然会有社会的法则来约束我们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永远不可能做到肆无忌惮!

紫霞仙子,她在电影中是那种令每一个男孩子都会倾心,都会在瞬间爱上她的女性,但在最后却神魂俱灭。或许现实中它代表着一种美好的事物,比如梦想,有些东西我们确实很希望得到,却总是因为种种原因错过,它或者离我们太远,或者得到过却太容易失去,况且越是得到的东西,也越不甘失去,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壮志豪情,却早已被现实打击的片甲不留。儿时的梦想,心中的那份坚持还在吗?面对无情的现实是不是该放弃呢?

看《大话》,大约有1/4是在看周星驰。这跟看周星驰其他的电影不太一样,我看周星驰其他的电影,比如《国产凌凌漆》,比如《唐伯虎点秋香》,至少有一半以上甚至90%都是在看周星驰,看他特有的表演,特有的草根幽默。但是《大话》不一样。我只看1/4的周

星驰,剩下的却都是在看剧本和情节,看台词和情感,看其他人的优秀的喜剧表演。《大话西游》是周星驰电影的一个里程碑,里面的精彩对白更是被传得妇孺皆知。不断的重看这部电影,每每都被再次打动。最喜欢的两段是大圣重生和紫霞牺牲。至尊宝戴上紧箍咒化身齐天大圣前的最后那段话是影史上的经典。“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刺下去吧,不用在犹豫了!)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哪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话他之前说过一次,但两次的心境截然不同。第一次他是当着紫霞的面说的,为的是骗取信任,巧舌如簧,心口不一。第二次他恍悟紫霞才是自己最爱的人,然而解救她的唯一办法却也将她永远逐出自己的生活,此时的至尊宝黯然神伤,追悔莫及。曾经的谎话变成了此刻的肺腑之言,讽刺之中不禁感慨天意弄人。紫霞临死前用自己的手链拆穿了至尊宝善意的谎言,击溃了他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和佯装出的刚强。在紫霞飞向太阳,命在旦夕之时,至尊宝终于情难自禁,奋力相救,却无奈自己早已在职责和爱情中作了选择。紧箍咒的收紧让他不得不放手自己的恋人,眼睁睁看着她飞入一片火海。头痛,心更痛!

这么至诚至真的爱情,在如今显得分外珍贵,这大概是《大话》在21世纪走红的主要原因吧。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人们便向虚拟中索取。

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看。《大话》被称为无厘头喜剧。 “无厘头”电影往往关注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透过小人物来讽刺社会中的种种问题。通过一连串的意象意境拼贴,刻画出当代人面对社会及人生问题矛盾的心理。它与后现代主义的精髓——颠覆,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无厘头”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后现代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见于西班牙人F·D·翁尼斯(F·D·Onis)1934年编撰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尼亚加诗选》一书。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的主要理论家查尔斯·奥尔(Charles·Olsom)经常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于是,后现代主义渐渐成为一个在文学、艺术、哲学等研究领域内被广泛运用的时髦的概念。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思潮滥觞于二十世纪60年代并发展至今。然而对于后现代主义则很难下个定义。有人曾说后现代主义:“不说不错,一说就错”。它犹如庄子的道:“道不可闻,闻者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但也有不少学者试图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比较“理想”的定义。例如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幻想》(The Illusion of Postmoderni)一书的中译本中,在其序言中,向中国读者解释过“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同时是一种文化,一种理论,一种普遍敏感性和一个历史时期。从文化上说,它远比现代主义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和大众消费的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它代表了在一个发达的和变形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一般文化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最终结合„„”

后现代主义作品反叛性的极致在于不仅一切经典和权威的东西,甚至反叛者自身也成了嘲笑和破坏的对象。《大话西游》通过至尊宝这个形象,将传统的伦理道德全部颠覆了。作为唐僧的徒弟,他理应与师父齐心协力,取回真经。但孙悟空不仅拒绝取经,还殴打唐僧,甚至与牛魔王合谋吃掉唐僧。他勾引大嫂,四处留情,将人们心目中的齐天大圣这个形象全部摧毁掉了。在片尾,至尊宝的来世夕阳武士,望着孙悟空远去的背影,嘲笑了一句:“他好象一条狗。”一个“狗”字就体现了电影对道德、责任的破坏和抛弃,乃至自身的消解。 《大话西游》抛弃了内与外,本质与现象,真实与非真实,表层与深层,中心弥散,主体消解,一切都是边缘。虚无战胜了理想,灵魂失去了宁静的精神栖居和归依之所。由于“它们自我质疑,又相互反诘,于是呈现语言文化以及意识的种种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也就使得电影的主旨什么都有,什么都是,它却又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大话西游》的另一个后现代主义特征——多元性。电影里面有爱情、道德、义气、责任等,然而电影却把这些

全部消解掉,但又不建造什么。至尊宝为爱情而自愿向上,为了爱情而又成为了毫无尘恋的齐天大圣。我们到底是以道德义务为重,还是爱情享乐为先,电影没有告诉我们。至尊宝与菩提老祖讨论“爱一个人是否需要理由”,但讨论的结果却被一句“何必那么认真呢”给带过。这种答非所问、扭曲逻辑的对话将行为背后的沉重轻易的消解掉了。片中没有给我们任何答案,答案也只能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找了,而这种开放性也就必然导致电影的多元性。 此外,电影试图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但它常常出现现代的俚语,如“I服了you”、“不信?Look”等等,它不同于力求真实感的现实主义电影。似乎在告诉观众这只不过是一部喜剧而已,这使得人们更加无法把握电影的主旨。同时,电影的情节也是不确定的,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封闭性。因此,用一种充满错位式的开放情节取而代之。电影利用月光宝盒这个宝物,将现实时间、历史时间和未来时间随意颠倒,将现实空间不断的分割,使得电影的情节出现多种,故事出现无限可能。这种不确定性与当代人在信仰、道德和日常生活准则的危机是不可分的。另外,他们在精神分析学说和佛教禅宗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精神活动的非理性、潜意识活动,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社会、道德、人类的未来统统漠不关心,陷入了虚无主义,认为生活乃至生存都没有任何目的或意义。 作为一部商业片,《大话西游》直到开拍都还没有详细的剧本,许多构思是边拍边想的。故事的框架源于《西游记》,让人哭笑不得的扑灭裆中火的创意来自于《小鬼当家》。孙悟空放完屁后的迪斯动作来自金·凯瑞。那段滥情的“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我面前„„”是对《重庆森林》的矫情进行反讽。特别是在那段长时间定格的镜头中,紫霞仙子忍不住搔了搔手指,使之含有深藏的动机和讽刺力量。爱情固然是本片的一大看点,但至尊宝与白晶晶,二当家于春十三娘,沙僧与牛香香的爱情都成为了笑料这是电影对矫作的爱情片的绝妙反讽。

出于对《大话》的喜爱,看了《越光宝盒》。满怀希望,满满失望。只想说《越光宝盒》什么玩意!完全是部闹剧!片名起的是《越光宝盒》,里面也有紫霞仙子、紫青宝剑,有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有菩提老祖„„还硬说是和《大话西游》系列没有任何关系。自从《大话西游》之后,刘镇伟就已经对这种“宿命爱情”+“最后的悔悟”干上了,从《天下无双》到《机器侠》,刘镇伟一直在这样复制再复制,只不过是大环境不同,人物不同而已。追其根源,他仍然是想重塑造《大话西游》的辉煌。可是当初那部《大话西游》也是时隔多年在内地被大学生以“后现代结构主义”而被捧为经典,刘镇伟那时候拍摄的时候哪想到这么多,他当时的状态和电影也是完全碰巧造就了这么一部影片,现在硬是去拍一部“纯后现代结构主义”的影片是拍不出来了,反倒是一部比一部烂,这种电影是不能模仿的来的。

《越光宝盒》的缺点和诟病太多了,此片倘若和《机器侠》一同比较的话,《机器侠》都能算是上品中的上品。《越光宝盒》学着某献礼大片,一样也“见过”了一群“大爷”,一个个的大爷再加上几个“好傻好天真”的姑娘就如行云流水般说着天花乱坠的台词。不仅如此,表演生硬,情节刻意,请来这么多明星也难以掩盖他电影中的不足。这次恶搞的范围广野心大水平差(包括《赤壁》《功夫》《十面埋伏》《泰坦尼克号》和奥运会、三鹿奶粉等等),这些多元化的恶搞对象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一部国产烂片《熊猫大侠》,一旦这种恶搞的对象变得庞大起来就没有焦点了,也就沦为了俗不可耐的山寨产品,刘镇伟这位无厘头宗师,这次亲手埋葬了无厘头文化。

“哎,那个金刚圈尺寸太差,前重后轻,左宽右窄,他戴上去很不舒服。”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的无厘头电影,无论是《越光宝盒》还是《情癫大圣》,台词烂、情节烂、构思烂。“尺寸差,带上去很不舒服。”注定只能是沾着经典的光的闹剧。

注释:

①无厘头: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指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里有一些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

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

②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

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③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43-),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批评家。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萨尔福一个工人阶级家庭,1961年进入剑桥大学,在这所充满贵族气息的大学,出身工人阶级的伊格尔顿倍感孤独,于是投身于学校文化圈外的政治运动中。在校学习期间,伊格尔顿深受老师威廉斯的影响,阅读和钻研了马克思本人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西马)理论家的著作,并逐渐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

参考文献:

大话西游的影评范文第2篇

大话西游最经典的台词

1) 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 《大话西游》

2) 我很仰慕你。 -仰慕我? -岂止是仰慕?简直是害怕失去你。 《大话西游》

3)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周星驰 《大话西游》

4)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我以为只有我睡不着觉, 原来晶晶姑娘你也睡不着。 《大话西游》

5)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驾着七彩祥云来迎娶我,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紫霞仙子 《大话西游》

6) 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 ,和我的驴一样,给你盖个章。 --紫霞 《大话西游》

7) 骗就骗吧,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会受伤,还是要扑到火上,飞蛾就这么傻。 《大话西游》

8) 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 上天既然安排他拔出我的紫青宝剑, 他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 错不了!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 身披金甲圣衣, 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 --紫霞仙子 《大话西游》

9)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 《大话西游》

10) 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 苦海中泛起爱恨,难逃此世间命运。 ----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

延伸阅读:电影经典台词经典版精选

1) 真相是一种美丽又可怕的东西,需要格外谨慎地对待。——《哈里波特》

2) 二十多年都睡在一张床上,确实有些审美疲劳。——《手机》

3) 对真心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冬日恋歌》

4) 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玻璃樽》

5) 你不能因为一点点缺陷就抛弃一个完整的生命。——《奔腾年代》

6) 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英雄本色》

7) 每个人都在忙,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只有这两种选择。——《肖申克的救赎》

8) 不要忘记你的名字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千与千寻》

9)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罗拉快跑》

10)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花样年华》

大话西游的影评范文第3篇

常见的影评文章的复合式标题多是主题+副题。主题以简洁话语交代文章主要观点,或向读者传达最主要的东西。副题居于主题之后,用来标明主题的指向、事实。

由表意程度划分,标题可有实题与虚题二种。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影评内容,虚题则是虚化、抽象的标题。

常见的标题大抵有下述种类:

1、赞誉题。如《大兵电影?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3、论战题。如《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问题》《清算刘呐鸥的观点》。

4、批评题。如《何时梦醒?写在〈粉红色的梦〉后》《〈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白障了的“生意眼”》。

5、比较题。如《从东西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张艺谋的“点金式”――〈菊豆〉与〈末代皇帝〉之比较》、《电影艺术中的几泡尿》。

6、设问题。如《扩张?传播?交流?——从文化角度感受〈泰坦尼克号〉》《恶耶?善耶?喜耶?悲耶?――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端盘子”的出路在哪儿?》。

7、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劲与雅气》。

8、转折题。如《一个太阳,两种感受》《〈皆大欢喜〉看后皆不欢喜》《“西瓜地”不如“裤料”》。

9、浅议题。如《浅论〈红高粱〉中的颠轿》《对〈幽谷恋歌〉的一点看法》《小议〈陌生的朋友〉》《“艺术情趣”小议》。

10、杂感题。如《“老演少”可以休矣!――看〈第二次握手〉有感》《从一场戏谈起》《银幕拾零(六则)》《是否过分了点――影片〈锅碗瓢盆交响曲〉观后随感》。

11、推介题。如《推荐两部教科书》《该看一看〈活着〉》。

12、新闻题。如《〈南郭先生〉有新意》《〈红色恋人〉的路子非常新鲜》。

13、综合题。如《当代影坛四大时弊》《说当代纪录电影》《怎样拍电影?!――“电影拍摄公式”小辑》。

14、拟人题。如《生活在叹息》《道具的抗议》。

15、比喻题。如《硬吞香蕉皮》《家:苦海方舟――〈红西服〉印象》。

16、哲理题。如《美,是性格和表现》《立异方能出新――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反色彩效果》。

17、反问题。如《请教》《两个想不通》。

18、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19、格言题。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怎样看待影片〈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略谈〈大桥下面〉的含蓄美》。

20、评书题。如《话说〈红高粱〉》《话说“做”电影》。

21、“关于”题。如《关于〈拯救大兵瑞恩〉的话》《关于影片〈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关于〈红色恋人〉的定位》。

22、介绍题。如《卡赞的〈欲望号街车〉》《有什么话好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

大话西游的影评范文第4篇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最大问题是无标准可依,审查人员、政策变动、官方意志,甚至领导一句话都会影响一部电影的命运,这是中国电影人长期面对的困境。审查固有问题,电影创作者的能力又是另一个问题,偷机者大把,没底线者大把,两个问题展示着产业环境现实生态,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这是我在看《王的盛宴》之前所发微博。

很明显,《王的盛宴》与另外那部饭局就是产业环境现实生态:2011年11月1日,陆川在微博上写道:终于杀青了。2012年4月初送去电影局审查,两月后得到的是15条修改意见。

上海电影节前夕,覃宏发了微博:《王的盛宴》因“非商业原因”推迟。7月国产保护月,毫无对手的《画皮2》狂揽7亿……直到11月29日,遭遇干涉的《王的盛宴》终于要上映了,而留着哥萨克发型和泡面头的樊哙项羽、汉军穿着中世纪英格兰铠甲、楚军插着日本指物军旗的另外一部饭局已经上映一周年。

《王的盛宴》是部真正严肃而且富有野心的创作,从表演,到剧情,台词到背景音乐,处处精妙,很用心的一部戏。陆川不但展示了开国伟人和元勋们极端与夸张的一面,更是完美表现了战胜之后如何分享革命果实的时候,初始的冲动、草莽,到成熟后精明、深刻、残酷与血腥,这种深刻与残酷从来没有在中国任何导演的作品出现过。然而在国内电影千篇一律用“生动、雄浑的英雄史诗”表现的开国伟人,却被刘烨以撒泼无赖的方式诠释。

《王的盛宴》不是浅显层面的“商业、战争、类型”所束缚的影视作品,或可说其试图在商业框架能进行这艺术探索。“很多真相永远会隐藏在黑暗里”是影片主旨,影片从刘邦、项羽、韩信、吕后、萧何等人的角度怀疑“历史是谁来书写”。这种创作初衷很胆大,虽说此手法非独创(网上随便都能找出口口声声拿《罗生门》装B范的人才),但在华语电影里对人性与戏剧的深刻理解,展现的细腻、复杂和多元,算是十分令人惊喜。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应该是更胆大、直接、犀利,这种遗憾,当然是审查后遗症造成的。

陆川在该片中体现在自己对历史阴暗面非凡的洞察力,历史包容着各种奇妙的对应,《王的盛宴》环境背景本身便可以形成一道比喻(甚至说直接是明喻,因为刘烨演完这部片,就不用再演中老年毛润之了)。开国伟人和元勋们很清楚,欲望这种神秘的力量,驱使着自己成为野兽乃至魔鬼,任何事业都必须付出代价,会做出或者遇到一些不光彩的举动,即便他们自己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有人告诉我原本该片用的是三段顺序式结构,现今公映版是时空交错式的结构,说陆川小聪明也罢,大智慧也罢,他巧妙地用这种结构促使观众更多的参与到影片的再创作中,让人感觉更像是作者而非观众本身那么单一,同一故事三种不同的多义性解读,跳进跳出的抽离感始终伴随,最终让人在虚拟世界里体味现实世界,或者说虚拟历史里体味现实历史,抛出一个更开放的结局(起码我感受到了)。

《王的盛宴》中汉结束秦统治,但演戏统一理念,但是历史如何书写是新时代开始时必须经历的混乱,因此我们看到为某种政治目的裁剪、虚构历史,或者直接为个人崇拜服务……如此种种做法的结果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有人创造历史,其他人只能跟随;历史与普通人无关;历史只需要记忆,不需要思考;历史有规律可循,且这个规律掌握在“大人物”手中……然后再看片的过程与之后思索:今天与过去相比,价值判断在信息开放的时代变得更加多元。曾经奉为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大厦正在倒塌,曾经被看成是真实可靠的历史也已经千苍百孔。于是,另一种声音迅速传播:历史无所谓真,也无所谓假,谁都可以任意言说。仅这一点来说,陆川做到了以前电影人没有也不敢触及的“历史问题”。

就像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很多真相永远会隐藏在黑暗里。历史只是用来创作的政治和政治的创作,中国电影同样如此:《鬼子来了》“基本立意严重偏差”、《霸王别姬》“严酷描写文革与同性恋,极端灰暗”、《蓝风筝》“违规参赛”、《色戒》“床戏”、《十三棵泡桐》“因暴力性关系删”、《无人区》“多负面人物”……就连《天下无贼》“贼做好事没动机”、《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不能勃起”,如今《白鹿原》“情色革命”与《王的盛宴》“15条修改意见”(意见我就不说了,上映后人人看的明白)。对于一群群被删或被禁的电影,我倒不想说审查制度利弊如何,我只想说长期以往这种的干涉,只会让严肃认真的创作越来越罕见,直到彻底消失。

大话西游的影评范文第5篇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一

这是一部绝对值回票价也绝对值回先前期待的电影。先聊聊电影的剧情,主线清晰情节简单,这样的电影能做到没有尿点很是不容易,全场数次爆笑也是对包袱的认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国电影越来越像生活靠近,电影里大陆和大勋看见同学家长小心翼翼的样子,对待兄弟那种近乎幼稚却又纯粹的情谊,都很好的反应了两个字,真实。再说说演员,大陆的演技中规中矩,稍稍有点用力过猛但也不错,大勋简直本色出演毫无违和感,至于彭彭,在看这个电影之前,对彭彭的喜爱只停留在综艺,无关演技,这次他把一个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的青少年演绎的可以说完美。那种淡淡的绝望和摆烂充斥在整部电影,但是年轻人的好奇和热情又不经意间从彭彭眼中流出,那句“你们可不要这么早死”瞬间让人泪崩。讲述人生的道理从来都不是一些大话和鸡汤,把真实的生活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自己体会,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二

死亡是什么,有人说是去了另一个世界,这是给自己的一个安慰吧,不敢承认死亡是消失,是因为对这个世界有太多不舍吧,他肯定还有好多事没有做,还有很多遗憾没有完成,我又能帮他做点什么呢?一个关于成长的小小愿望,或许成长对每个人来说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不想在还没长大的时候就失去宝贵的生命,不想看着生命最后的时刻,是自己的好兄弟和家人愁眉苦脸的陪在病床前。一部很赞的电影,或许我们应该相信年轻演员们一直在成长,虽然那种青涩仍然没有褪去,但却是恰到好处的,青春的大海,允许他们一直进步和成长,为你们点一个赞!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三

本身题材是个好题材,可惜剧本没改好,导演也没拍好。最大的问题是浮于表面的笑点和煽情,缺少了深度,让整个片显得很low。不是说不能喜剧,是喜剧的太低级。好似在看一大堆搞笑片段夹杂几个感人肺腑的煽情被强行穿插在一起,然后给你看告诉你这是一部电影。

其实看预告片都觉得还挺期待的,电影为何会这么失望呢。

魏大勋和王大陆整体缺失了一些少年感,还是有点太像大人了,所以显得不够真实。

整部电影唯一触动我,使我共情一段的就是彭昱畅在病床上的那场哭戏。从笑到哭再到笑,每一个神情变化拿捏的都非常好。

可惜我仍然不能和高远这个角色共情,因为戏份的限制,更因为剧本没有能够塑造好一个深刻的角色,没有挖掘到角色的内心。还是那句话,剧本故事拍摄手法都太流于表面。

挺可惜的吧。

打两星吧,不给电影,只给好的演员。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四

因为某些原因,电影被改的有些奇怪,不过遵从永远觉得别人比自己聪明的原则,我相信这是片方经历了无数次努力和妥协之后出来的结果。这方面虽然是本片最遗憾的一处,但也着实要归属到不可抗力的一部分去。

接下来谈到影片部分,叙事上我觉得除了上述不可抗力造成的莫名的古怪感外没什么大问题。不过主要还是由于相较于原作,着实没有做什么太大的改动。

三个演员都是熟悉的,之前的风波也有所耳闻。在同一部电影里出现,演技的比较就十分明显。表现最好的应该还是彭昱畅,虽然脖子以下都不能动,但是声音眼神表情都做到位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对的舒服的。王大陆和魏大勋都有点出戏,王大陆说的台词总是让我出戏,感觉不对。到 你可以站着为什么躺着 的部分时,虽然的确可以感觉得到他的用心用力,但是给我直观的感受还是略微尴尬,特别是配上功底不够扎实的台词,气氛不太对。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五

第一,魏大勋说的普通话。作为一个特别喜欢看综艺的人,魏大勋的综艺看的很多,习惯了他的东北腔,但是普通话,恕我直言,我跳戏了。所以在某些场合,我觉得非常尴尬。

第二,一些片段的删除与重组,要让我觉得这部剧偏离了真正的主旨而在讲兄弟情,一场下来总觉得这故事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在隐晦什么。并且,作为“前”男主的彭昱畅,像是打酱油一般的存在。

第三,个人认为有一点非常遗憾,都说张正阳是东北人,为什么不让他全程说东北话,我认为这部剧加上东北话,会更好笑一些。

大话西游的影评范文第6篇

——电视纪录片《西藏的诱惑》评析

纪录片源自现实生活,对于很多人重复选择过的题材再去拍摄就更需要将其加以提炼,挖掘出更深层次或者与众不同的东西。《西藏的诱惑》之所以能再众多记录和描绘西藏题材的专题片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创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深入开掘,他不再是简单地再现西藏的自然美貌之美和民风民俗的独特,而是站在了更高的视点,在展现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表现化并将其深化,挖掘出了蕴含在西藏生活中的三个层次,即宗教信仰的朝圣精神、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芸芸众生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思辨意识,深刻表达了创作者对西藏的深刻情感,同时揭示出了具有人类某种本质意义的朝圣精神,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情理交融。在片子开头与结尾处,几位藏民背负行囊,跋涉千里,一步一磕头,一直磕向他们心中的圣地,这画面中注有创作者浓厚的情感,同时也留给我们无限回味和思考的空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由题材提炼而来,因此,它也应作为一条线索将题材内容组合在一起,《西藏的诱惑》一片创作者在开头便直抒胸臆的将其揭示的哲理展现在歌曲《朝圣的路》中,即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只怕是半心半意的人。之后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纪录了三代僧侣的朝圣之路和四位去西藏寻求艺术感悟的艺术家,但却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线索将它们串在一起,即他们都是心怀真神,一心一意追求艺术与人生境界的人。由此也将“西藏是一种境界”加以深化,这样也使该片达到了内容与结构的统一。

主题的确定为作品的拍摄奠定了基础,但其表现却还需要创作者进行艺术的再加工,该片就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和造型手段。就色彩来说,在介绍龚巧明的时候,是一幅黑白色的照片,显得肃穆而凝重,但当说道她为西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时候,还是那幅照片,却被创作者染成了红色,表现了对她崇敬和歌颂的情感。还是这一段落,从影调语言来讲同样可圈可点,在讲述她的事迹的时候,画面展现的是青山绿水红花以及五彩的巾幡,均取亮色,在她逝世以后,画面却又变成了暗草乌云暮色黄昏,均为暗色,这一明一暗的对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而且用画面语言就完成了对龚巧明功绩的赞扬和对她牺牲的惋惜之情。在表现西藏少女沐浴的那个段落中,创作者运用了一种象征性的造型语言,他并不是简单的将少女沐浴在现在屏幕上,而是做了一种艺术化的处理,河水荡漾着涟漪,不断的变化着颜色,时而红,时而蓝,时而黄;在一篇蒙蒙雾气的笼罩下,叠化身披轻纱的少女,宛如翩翩起舞一般,其实这也是对龚巧明一种凤凰式的升华。此外,创作者还运用了象征性的造型语言,少女沐浴时,歌声中唱到:忏悔是心灵的洗浴,河水河水泛起了黄色,当歌声唱为:省悟是血肉的再生时,河水又泛起了蓝色,这样,黄色成为忏悔的象征,蓝色成为省悟的象征。纪录片都追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西藏的诱惑》具有丰盈的内容,同时,它的形式美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即解说词的语言特色。该作品的解说词和歌词均为导演刘郎所做,刘郎在拍纪录片之前,曾从事文学创作十几年之久,举凡唐诗、宋词、元杂剧、明传奇均有所研涉,而且他兴趣广泛,绘画、摄影、书法、音乐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些都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基础。就《西藏的诱惑》来讲,文辞奔放、意境深远,文学性很强,而且整部作品的连接均由解说词来完成,而非蒙太奇,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导演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该片能够获得最佳撰稿奖是无可后非得。

综上所述,《西藏的诱惑》在主题的把握、内容与结构的统

上一篇:杜甫诗歌的风格范文下一篇:道德大讲堂励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