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表达能力培训范文

2023-09-19

口才表达能力培训范文第1篇

1 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书面表达的意义认识不够

学生在某方面的能力强弱, 与教师的引导及教师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可能认为中国人学英语主要是为了能看懂英语的书面材料, 而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很少, 口头交流主要限于那些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 (这样的人员我国真正需要多少呢?) 至于能写英语文章,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更无用武之地了, 所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就只重视语法、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了。

1.2 学生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及评分标准了解不多

学生普遍认为, 只要按所给材料把那些所要求的内容要点用英语写出来, 按所要求的词数写一篇相当长度的文章就行了。他们对句子中的错误, 上下句的逻辑关系, 文章的可读性考虑不够。教师要看懂学生所写的一篇英语文章的真正含义往往要反复推敲每个句子, 甚至每个词。这样作文得分的档次就会降低。现在的书面表达已经对所使用的词汇、句型、篇章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强调切中题意, 语言准确, 条理清楚, 又要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1.3 主题、篇章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围绕主题写作, 东拉西扯, 有的学生甚至操一些毫无关系的句子或短文。不能覆盖所要求写的语言点, 部分学生只能写出一、二个要点。

(2) 语法错误较多, 如时态错误、主谓不一致等。不能使用结构较为复杂的语法和句法, 句子结构单一, 行文不够流畅, 不能兼顾首尾, 缺乏行文逻辑关系。

(3) 用词缺乏准确性和多样性。许多词在使用中搭配有误, 且词汇量较少, 许多内容想表达而无法表达, 文章长度达不到规定的词汇量。

(4) 考生在写作中常犯的语法错误:比如:谓语动词的漏用或误用、动词时态的错误、语态的误用和主谓不一致等。

英语中的谓语必须和主语的人称和数保持一致, 而汉语中没有此规则, 因此, 易误用。

为何会犯这些错误呢?主要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特别是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的语言现象, 学生往往易忽略。

2 提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1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书面表达的重要性

书面作文也是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生活中, 看懂别人所写的文章还不够, 还应该能够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对方, 特别是用书面的形式传播给对方, 那么传播的距离、范围就会大得多, 而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来交流, 就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因此我们可以说书面表达的作用胜过口头表达。我们不但要学习外国的文化、科技、生活信息, 还要把中国的很多信息告诉外国人, 这样书面表达就可以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了。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2.2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我们经常讲, 在学习中要五官并用, 可事实上学生动手写作的机会却很少。要给学生更多的大胆写作的机会。开始写作时, 可从单个的句子入手, 慢慢地扩展到两句、三句, 直至一段、一篇文章。并且开始时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出了错误不要紧, 可以指导他们自己或请别的同学帮助查找错误之所在。教师不应急于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句子, 如果急于求成, 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写作的素材要尽量广一些, 且越贴近生活越好, 这样他们才会有内容可写。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限定写作的题目, 可让他们自由表达,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他们把想写的内容都基本写完之后, 再给他们一些写作的素材, 这样他们的写作范围就会得到扩大。

2.3 训练各种体裁的写作

书面表达的形式有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看图叙事、应用文 (书信、便条、通知、海报) 等。各种文体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书信要求把写信人的地址、写信的时间写在右上角。发言稿要分口头发言稿, 还是书面发言稿, 口头的就不要用很多从句、倒装句。要不反而会“画蛇添足”。看图写话一定要注意细节, 情节要连贯、合理。平时教师讲解过的好文章记住, 一是可以提醒自己注意哪些要点, 二是多记些好文章可以培养语感。

2.4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我们做任何事情, 首先要想到会有差错, 其次应有出了差错再想办法纠正之的意识。这一点在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敢写、“会”写之后, 就肯定会犯语言毛病, 这时, 教师要有耐心、要正确地对待之, 应先给学生指出错误之所在。当然有些错误只要告诉他们改正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改就行了。这样印象就可能会深一些, 只有印象深了, 以后才会尽量避免类似的错误。错误越来越少了, 离成功的距离也就更加接近了。

2.5 从遣词造句入手, 循序渐进, 培养能力

听、说、读、写、译都离不开句子, 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必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 除了掌握基本的句法, 词法以外, 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多练, 在练中熟悉词汇的用法, 掌握句型。

2.6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尽量克服中文式的句子

考生在书面表达中, 最常见的毛病是“中文式英语”。因为学生写作时常常用汉语思维, 把用汉语想好的句子逐一翻译成英语, 因此, 较易产生“中文式的英语”。这些句子中国人读起来较容易理解, 但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2.7 加强审题与书写步骤的训练

书写步骤一般按以下顺序进行。

(1) 审阅题目 (包括图画、图表、提纲的内容) 、了解要求、确定形式、写出提纲。

(2) 写出各句的主要单词和短语。通过单词和短语构成句子。

(3) 使用适当的连词, 连句成文。

(4) 审查修改。修改中特别要注意。

(5) 内容是否符合题意。

(6) 语法是否有错, 如时态、语态等。

(7) 书写工整, 大小写、标点符号等要做到准确无误。

(8) 字数是否达到或接近要求。

综上所述,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了解影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因素, 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 注重书面表达的培养和训练, 先易后难, 先简后繁, 坚持有目的, 有计划, 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

摘要:书面表达一直以来是教师和学生的一块心病, 即使是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 更何况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呢?但是, 我认为英语中的书面表达这是整个试卷中最简单的。为什么呢?因为英语中的书面表达教学不同于语文中的作文, 考查一些修辞、言语的优美、遣词造句等等。它只是要求我们句子无误、通顺以及有因有果就可以了。

关键词:英语教学,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 徐士珍.英汉语比较语法[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5.

[3] 丁往道, 吴冰, 等.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口才表达能力培训范文第2篇

1学生物理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理是靠两条腿走路的,一条腿是理论,一条腿是实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质疑的. “没有实验的一堂课是不可想象的.”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实验,目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随着师生对实验的重视,实验室的改造以及实验技能测试的开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从近年来初四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物理实验的表达能力较差. 每次测试,实验探究题往往是丢分最多的题目.对于自己亲身做过的实验,学生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却总是差强人意,有些时候是知识不会,但更多的时候是表达不准确或不会表达,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用词不当.如在探究惯性的实验时,有些学生说成“物体受到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而应该说物体“由于惯性”.学生在这里的用词不当,实际是对于物理概念的不理解;二是层次不清、语不达意,表达缺乏逻辑性.如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探究结论简单说成:“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流和电阻成反比”,而没有用控制变量法叙述;三是表达不全或以偏概全,答非所问等.如伏安法测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很多学生得出结论: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的导体都是这样的,应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学生物理实验表达能力欠缺问题分析

现在在文科中教师经常强调表达能力,而在理科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会造成词不达意,不会用物理术语表达解释.究其原因,主要是:

(1)教师方面:一是教师语言不规范.由于农村物理教师师资缺乏,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有些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欠缺,经验不足,平时上课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太过随便,只在公开课或是评优课上才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反复训练学生,以便达到理想效果,学生耳濡目染,表达也不够严密准确;二是教师要求不到位.设计的问题缺乏实效性,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太少.对于平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强调到位;三是学情了解不够.把学生估计太高,没有关注细节,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够.

(2)学生方面:一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做题过程中,对于一些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稍有疑问就会空着不做,等着课堂上老师订正答案,学生不爱动脑,也不善动脑,长此以往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二是对于有关实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走进实验室,学生就感到兴奋,对于实验操作,只是走马观花,看热闹,或者只是忙着动手实验操作,实验完毕没有真正的评估讨论,久而久之,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三是缺乏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物理实验的表达能力,并不是要求语言如何精美,多么妙笔生花,而是强调语言的表达准确、到位.如:探究物体的颜色时,问:绿色植物喜欢什么颜色的光?生答:除绿色以外的.实际学生明白有关知识,但表达不严谨,应该是“除绿光以外的光”.

3“123”复习法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可见,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课和外语课的任务,在物理教学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初四毕业班的关键时期,我提出了“123”实验复习法.

3.1“说”

实验课上让学生说实验目的,说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互相纠正,互相帮助,回忆起有关的知识.习题课上让学生说思路,说方法,在交流讨论中说出疑惑,说出问题,共同解决.

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叫人发现真理”. 实验教学中,老师不应过早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交流分析,自己归纳得出结论.

3.2“做”

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让学生重新动手操作.

对于一部分效果不明显、可见度不够的实验,让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改进,重新设计,从而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总结出注意事项等.

对于一些类似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对比,抓住本质,找出不同.

3.3“点”

教师点思路、点关键、点知识点,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理解相关的知识.教师运用设疑引路、点拨深化的方法激发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理论知识,用准确的语言去阐明物理实验原理,在不断示范、纠错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表达时做到“准、简”二字.

4具体措施

4.1创设有效的环境

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表达能力就必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环境,创设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在课堂上,通过设置的问题,让学生多“说”,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老师适时引导、指导,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对有异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了思维顺序和表达顺序的排列方法,增强了表达的有序性、逻辑性和针对性.

4.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单一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疲倦,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穿插使用,保持学生的兴奋性,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的疑问,准确表达学到的知识.

4.3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炼的语言可以节约学生很多时间.”教师用精湛的语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有效的问题,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于说.

“树立自信是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新的教学思想走进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有效的方法训练是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实验课也并非只做不说,而应该是说做结合,让学生做实验课的主人.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既有益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也有助于物理实验目标的落实.作为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口才表达能力培训范文第3篇

1家长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1.1 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

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环境, 因为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及父母对幼儿教育的兴趣等,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和孩子说普通话、规范话、文明话,说话完整流畅,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不说粗话脏话等,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家长应尽量做到: 一是和孩子说话时要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避免用严厉的声调对孩子说话, 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去做事等。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 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影响孩子。成人说话时要发音准确、语言清晰以加快孩子的学话进程。 三是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规范、优美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父母应尽量将语言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其他人交谈,使其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让幼儿在接受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能喜欢上语言教育活动,并主动去学习语言。

1.2 家长要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指导孩子看图书讲述、续编故事等来激发孩子想说的欲望。如让孩子 在观察那些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画时,家长可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比如,可问图画中有什么?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在什么地方? 发生了什么事? 这样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 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双休日家长也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有时,也让孩子与小动物们、植物谈话。这样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内 心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 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此外, 家长还可以通过睡前讲故事来引导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讲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 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 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 此时家长可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多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孩子为了让大家明白就会很努力把话说清楚,这样又能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

2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1 创设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的口语能力在交往中得到发展

看图说话的课堂是语言交流环境的一个重要情境。看图说话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 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 (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 、生动的语言讲述 ,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美术课堂也是语言交流环境的一个特定情境。它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2 做幼儿语言学习的榜样,让幼儿的口语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 到发展

幼儿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家长和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尽量有良好的言语习惯,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教师平时说话时应发音正确,用词恰当,语句要符合语法规范,声调要自然而流畅,态度也要大方,这样会对幼儿的口语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在平时与幼儿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同时在与他人说话时也应注意语言的规范。

口才表达能力培训范文第4篇

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粗心只是其中原因之一,仅占一小部分。而其中大部分错误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实,计算失误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能力的欠缺,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比如运算法则、性质、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或者不能够合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即使孩子在计算中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

同时,“粗心、马虎”也不能完全和“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划等号。有时即使孩子在计算中很细心很认真,但还是会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粗心马虎,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爱马虎;有的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容易马虎;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马虎;有的是认识问题,没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其实,小学生粗心马虎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也是很正常的。粗心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点有关,与学生的阅历和生活习惯有关,与个人的学习能力也有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表明:学生在计算中暴露出的这种“粗心、马虎”是一种合乎认知规律的正常心理现象。

因此,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不应一味地责怪、怀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我要做的是引导、帮助你对计算错误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细致的防范措施和规则,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扫清计算上的障碍,为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做好基础工作。

小学生计算失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思维定势。《教育心理学》指出: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小学生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干扰新法则,而产生“积累性错误”。如整数加法的法则是“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学生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却将末位对齐,如,或是在计算420÷42=

10、630÷63=10这些口算题后,接着计算440-44时,由于思维定势学生往往会把减法错算成除法,即440÷44=10。

2、感知粗略。小学生进行计算,必须首先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加上计算本身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比如,把十看成÷,把96看成69,把109看成169等等。

3、记忆错漏。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

4、情绪不稳。小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不同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计算过程,学生都希望算得又对又快,由于动机过强、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算式简单则麻痹轻视;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比如:4×25÷4×25一眼看到这题觉得非常简单,许多同学会算成产生了4×25÷4×25=1运算顺序方面的错误。

口才表达能力培训范文第5篇

一、充分利用教材, 训练孩子能力

在我们小学课本中, 每一个单元的积累运用里都有一项训练内容, 就是“口语交际”。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之所以安排这一重要内容, 其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规范孩子的口头语言, 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在教学时, 应积极地创设情境, 为孩子提供说话的素材。比如:四年级上册二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待客与做客》。首先, 让孩子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交流, 当主人怎么接待, 怎么说;当客人:怎么做, 怎么说。说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听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让孩子针对这一话题畅所欲言。最后小组内选出一名孩子进行全班交流, 让孩子学会说, 学会倾听。最后, 教师在小结时, 只要孩子的语言表述明确, 流畅, 有一定的条理性, 教师便予以肯定和鼓励, 可以是精神上的, 比如“你真棒!”“你的观点不错!”等等, 也可以是“物质”上的, 比如发一个笑脸,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以便更积极地发言。在紧张和兴奋中, 孩子们敢于开口“说”了, 并渐渐地品味到成功的味道。

二、充分利用晨读, 培养孩子的勇气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是一天当中最好的读书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 让孩子大声地进行朗读。但不一定是背课文, 我校本学期提出了“诵读经典”这一活动, 就是让孩子们利用早晨的时间读经典, 诵经典。除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 还可以读一些文学性、艺术性比较强的篇目, 孩子在朗读时, 口、眼、耳、脑并用, 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美, 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受到文学和美的熏陶。对于一些“口懒”的学生, 我觉得应指导他们大声地读出声来, 达到忘我的境界, 即“旁若无人”, 口齿清楚地用普通话读课文。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 教师应指导孩子采用不同的语速、音调朗读。这样做, 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更能锻炼孩子们的胆量, 让孩子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 敢于说, 敢于大声地说。

三、利用与课间与课堂, 进行对话训练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 无论在家里或学校里, 只要有他们存在的地方, 就会显得非常热闹。如何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说话欲望、培养说话能力呢?1.经常组织讲谜语、讲故事活动;2.定期组织演讲比赛、举行专题辩论会;3.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讨论, 让学生七嘴八舌, 畅所欲言, 等等。通过有趣的辩论、演讲、讲故事等, 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 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 所以,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 要求学生在交谈中对每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地说准确, 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 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 从而进行对话训练。在交谈中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如:在请教同学时用上“你好、请”, 讲完说“谢谢”, 说错话用上“对不起”等等, 良好的语言与和谐的肢体动作, 如春风一般沐浴学生的心灵, 加强学心灵之间的交流, 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 提高说话质量。

四、让学生在活动后进行说话训练, 启发孩子说话的兴趣

“爱说”是小学生的天性, 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爱说的特点, 启发和培养他们爱说的兴趣。在教学中, 如何启发和培养他们“爱说”、“敢说”呢?首先, 启发、培养他们“爱说”, 指导他们认真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如看到天气变化时、看到我们高阳小学的变化时、看到运动会、六一活动热闹的场面时, 都可以向老师或自己的同伴说一说。学生往往在活动之后, 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 余兴未尽, 在这种时候, 每位孩子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我们就可以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最深刻的一刹那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 这样, 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 而且有话可说。其次, 鼓励学生要“敢说”, 每次的课堂提问或者“口语交际”教学时, 我都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对说得生动、通顺、连贯的同学, 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对说得不够理想的同学, 不要马上批评他们, 以免影响他们说的兴趣。总之, 一切都以启发、培养学生说话兴趣为宗旨, 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爱说、敢说的情境, 使他们保持着爱说、敢说的天性。

总之,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 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 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 及时组织学生, 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对学生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他们成为会说、会做的人, 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摘要:当今社会,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 现代社会也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互相交流, 相互交流就需要说话。以前的“不善言辞”、“老实人”将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充分挖掘课本,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

关键词:学生,口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口才表达能力培训范文第6篇

1会听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那么学生必定会由“会听”转变到“会说”。

例如,在教4+2+1=? 时,师生通过一起探讨,由老师先小结算理:先算4+2=6,再算6+1=7,所以4+2+1=7;接着让全班孩子跟着老师 一起说一 遍 ;最后由学 生自己说 ,在学生能 讲清楚4+2+1这道题算理的基础上 , 笔者再出示类似的两道连加题让学生试讲, 以达到巩固算理的目的。这样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模仿,使学生掌握了连加的算理,为接下来学习连减与加减混合作了铺垫。正是由于学生的连加算理掌握得很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以怎么样”几乎成了孩子们在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时的“口头禅”,因而孩子们在学习连减及加减混合时便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所以,要使学生会说,首先要让学生会听,只有听清楚老师的讲解,才会模仿老师把算理说正确,从而把知识学到手。

2愿说

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都有想说话的愿望。教师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比如,说图意、说算理、说操作过程等。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如在进行9加几的学习时,笔者刚出示例题,有的学生就叫起来:9+4=13,9+5=14……此时,你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们都会了因为知道答案的都是在幼儿园或家里学过的学生, 而那些没学过的学生则一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于是笔者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9+4=13的,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他们不得不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9加几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9加几的学生, 笔者则引导:“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加法算式,你们可不能甘拜下风,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笔者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数学课上,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只要学生讲清楚、有条理,不重复,都要予以肯定、赞美,这样就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一个比一个说得好,一个比一个愿意说,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只有这样经过低年级到高年级长期的训练, 才能使学生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3会说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其实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 因此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规范化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回答“怎么列式”“是多少”,还要让学生有顺序地说、说完整,大家都会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学科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这和自然语言不同。教师首先必须规范自身的数学语言,才能有目的地发展学生说数学的能力,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快捷有效的讲解和交流。

例如,在教学看图列式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用三句话说出图意,也就是图中告诉我们的是哪两个条件,要求的是什么,然后讲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这样做,最后再列式解答。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掐, 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整个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是否规范, 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只有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规程化的训练,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 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上一篇:初中数学研修总结范文下一篇:月考数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