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2024-07-14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发展

文献标识码:B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县域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大议题。生态农业的提出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农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更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宁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与方式,总结归纳其发展生态农村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其他地区县域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之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县域;农村经济

宁乡县作为湖南省的一个特色的县级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宁乡县借助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优势,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其中农业作为基础产业获得较大的发展。2013年,宁乡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9.76亿元,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8.40亿元。全县的粮食、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宁乡政府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宁乡县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打造宁乡县农业样本,截至2017年6月,宁乡县政府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创新农业生产平台与方式,建立湘都生态农业园、金太阳神龙养生园、凤凰山生态农业园、沙龙畜牧原生态养殖等多个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不断的提升宁乡县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一、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参与生态农业的意识不高,土地流转不足

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持,生态农业与传统的农业种植存在较大的区别,生态农业的种植生产上需要坚持以科技为促动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要农户积极的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但是,目前从宁乡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上看,虽然宁乡县的生态农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是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主导力量是政府或者是企业,宁乡县的农户中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不足,许多农户依然保持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种植,对于绿色生态、有机生态农业的认识度不足,而且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存在不足。

2.基层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户习惯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科技的支持,导致在农业种植上缺乏规划性,多数是凭借农户的传统经验进行种植,在农药、化肥等污染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上缺乏规划与科学性,导致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的县域农村中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大制约因素就是科技体系不健全,农村的科技发展水平低,特别是网络化程度低,对于外界信息的掌握程度弱,导致生态农业的推广速度慢。在生态农业的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上存在不足,生态农业服务推广队伍存在待遇低、服务的功能不齐全的现象,导致县域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经营规范化不足,组织规模小的弱点。

3.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峻,阻碍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其强调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县域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的“三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影响日益加重,导致农村地区的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现象加剧,一定程度上阻碍县域农村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在县域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村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地功能的退化,特别是农田的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一些农业种植地区的重金属存在超标的现象,这些地区的土地污染严重,难以发展生态农业,环境污染的严重导致农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等都遭受到破坏,对于要求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来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问题。

二、县域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的完善对策

1.加强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户积极参与,要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农户意识到生态农业对于自身、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环境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广泛的宣传与推广,强化农户的生涯農业的发展意识,培养农户的生态伦理知识,让农户认识到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要将农户从家庭的小农业以及零散的农业生产模式圈子中解放出来,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帮助农户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在土地流转上,要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作用,通过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如出租、转租、入股等方式,让农户参与到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区的建设中,通过提升农户的生态农业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提升农户参与热情度,让农户自身积极主动的投入生态农业生产建设。

2.完善基层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对于县域农村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上依然需要发展政府以及企业组织的领头作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上需要政府的优惠政策,而生态农业的综合项目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打造当地的龙头企业进行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基层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服务生态农业建设,在一些生态农业的基础项目、示范基地的建设上需要有新的科技的支持,通过科学的产业结构的规划,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对于种植、养殖等规划进行科学的安排,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综合治理与保护农村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在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要加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通过开展农村生态的恢复与生态培育的工作,对于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农村的环境,要按照循环与再生的原则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在生态农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合理的使用农药与化肥,而且对于农田的排水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实现无公害的生态生产。

参考文献:

[1]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5,(09):63-67.

[2]杨晓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社会化小农的调查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5,(01):50-56.

作者简介:

谭振(1988—),女,汉,湖南宁乡,大学本科,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湖南宁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零售业务部,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初级会计师。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已经过去的2016,世界经济在波诡云谲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经历了几多跌宕起伏。新国家保守主义崛起,催生了英国脱欧,美国也迎来新总统特朗普。于中国而言,是“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五大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人民币入篮让经济更加坚实,“一带一路”带领着中国经济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中国制造2025”稳步推进,创业创新广泛开展,精准扶贫进入攻城拔寨期。

于县域而言,行进的步伐显得沉稳有力:现代农业,已迈向规模化、生态化、文旅化;特色产业,正融合进县域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乡村旅游,正让乡村变得越来越美,让农村居民荷包鼓起来;特色城镇,正聚集县域发展新的动能……

2016已逝,回望并梳理这段历程,倍感县域步伐的坚实有力。让我们循着“十三五”规划的宏图,展望2017县域新的希冀,县域奋进,永不止息。

现代农业,县域核心石

这一年,县域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已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田园文旅式农业过渡,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越来越深入。浙江衢江区廿里镇,垦造富里万亩水田,打造“远可望、近可看、居可游”的现代田园特色小镇,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江苏泰州,建成现代农业生态走廊,着力形成现代农业、城市生态和旅游的叠加效益。

西部内陆,传统农业也在蜕变。四川省西充县与法国、以色列等国家紧密合作,并积极引进台湾地区农业种养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发展理念,在凤鸣、中岭等乡镇建立生态农业园,全面复制台湾现代农业;12月1日,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举行,以色列滴灌及大棚技术、新加坡养殖监控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带来一场农业科技的盛宴;陕西西咸新区占地9万余亩的20多个都市农业项目组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从东部到西部,现代农业已成潮流,必将遍及山乡田野。

不是吗,我国已经在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这些现代农业庄园,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旅游业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是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的重要内容。这与本刊一直关注并倡导的现代田园牧歌式农业是同一向望。

这一年的10月17日,《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发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优产能调结构协调兼顾、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同推进、坚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等“七个坚持”成为基本原则,将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十三五规划要点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2017点击 现代农业的示范建设将继续推进,并在探索出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优的会更优,比如建设成现代农业庄园这一新型模式。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仍是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发展方式将变换,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亦将持续进行。这一年,也许会出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特色产业,县域增长极

这一年,县域特色产业方兴未艾。

县域是中国最为广袤的地域,从平原、丘陵到山区,县域有着最为丰富的地形地貌与自然环境,风物人情各异,而其物产,自然也各具特色与魅力。

特色产业,正是县域在各自的风物之下独具的天材地宝所孕育而成,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从而形成地域色彩浓厚,且具有独特优势的核心增长业态。

北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359.75万亩,特色养殖541.4万羽(头口只),特色产业基地年产值达到41.98亿元,年效益27.62亿元,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的农户达11.5万户;南方,广东茂名特色水果荔枝、龙眼、香蕉、三华李、黄榄等,水果生产形成了东部荔枝带、西部龙眼带、中部香蕉集中生产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东部,山东岳普湖县本地产红枣、干果、棉花等特色农副产品,借助互联网销往四川、上海、北京等地;西部,四川广元各县优质粮油、生态畜禽水产、高山绿色果蔬、特色山珍、富硒富锌茶叶、道地中药材等卖进东部城市。

“重点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等农产品加工业”,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开展创业创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成为重点发展的方向,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县域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

十三五规划要点 培育发展充满活力、特色化、专业化的县域经济。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

2017点击 特色产业,是县域的根和魂。少了特色,就没了独特性与吸引力、竞争力,唯有特色,才有持续的生命力,与做大做强的持久动力。可以预见,新的一年仍是县域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年,没有特色,就找准特色;有了特色,就壮大特色。而特色还需要向生态与绿色方向发展,淘汰低端,做强中端,冲刺高端,从而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际市场发展。

乡村旅游,县域兴奋剂

这一年,县域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春之花海,夏之荷莲,秋之果实,冬之雪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城市到乡村,县域到处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农业体验游、农村生态游、文化休闲游、乡村古镇游……尝农家菜,赏农家景,喝农家水,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机勃勃,风物迷人。

四川省仁寿县以乡村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农增收,乡村旅游风生水起:依托眉山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打造花卉、粮油、果蔬三大山水田园主题景区,响水六坊、蝶彩花卉争创国家3A级风景区;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变农业生产园为旅游观光园、变闲置农房为休闲宾馆、变乡村公路为商贸购物区;在黑龙滩风景区、天府花海等景点举办展销,多元化推销本地特色旅游商品。

甘肃省庄浪县将“大农业”和“大旅游”结合,依托境内百万亩梯田、关山大景区拓展和延伸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空间,全县呈现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

乡村旅游,给县域注入一剂兴奋剂,吹起清新之风,幸福美丽新农村的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提高了农村居住质量,还促进农家致富增收。

十三五规划要点 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

2017点击 年年花海与人海,年年笑语与欢声,一年复一年,一年胜一年……全国各省各市各县都卯足了劲打造幸福美丽新村,成千上万的美丽山乡次第点亮,县域大地的新农村建设结出一个又一个的硕果。新一年的花会更美,结出的果会更大,幸福的日子会更甜。

特色城镇,县域动力源

这一年,县域特色城镇竞相绽放。

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县域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在这一年形成一个小高潮。

先是江浙城镇,挟先行之势,资金之利,区位之优趁势而起,优美小镇纷至沓来,浙江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江苏宜兴市丁蜀镇、徐州碾庄镇、苏州甪直镇、盐城安丰镇;上海金山枫泾镇、松江车墩镇……

西部四川也不落后。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四川郫县德源镇、大邑县安仁镇、盐边县红格镇、西充县多扶镇等7个小镇上榜,与山东并列居全国第二位。

特色小镇,在这一年精彩绽放。内陆偏远的四川,经三年时间,摸索出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其分类发展、协调并进的模式,与四川的经验密不可分。

镇是县域的细胞,镇域的发展与千千万万的人的个体密切相关;县域将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转向镇域,扩权强镇,是县域“精细化”发展的需要。而特色小镇,正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独有成果。

在浙江杭州召开的全国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在于“新”,核心在于“特”,根本在于“改”,这成了与会专家的共识。

镇强,则县强,则省兴。在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浪潮下,县域正由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方向转变。

十三五规划要点 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完善设市设区标准,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可有序改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7点击 新型城镇化将继续推进,更多的特色小城镇将出现。强镇将进一步扩权,甚至进化为城市。大城市周边的小镇进一步聚居人口,成为卫星城。偏远的小镇不甘落后,进一步往特色化方向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做大产业,做优环境,做美人文。镇是县的根基与动力源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精准扶贫,县域幸福花

这一年,县域精准扶贫推向纵深。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全国5575万农村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下。而承载5575万农村人口的正是广大县域。全国近200万人参与建档立卡“回头看”,剔除识别不准的贫困人口929万人,补录807万人;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派出驻村干部54万;各部委101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32个牵头部门和77个参与部门,出台93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涵盖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多方面政策措施……

这一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局之年,对扶贫大省四川而言更是脱贫攻坚的冲刺期。四川四大连片特困地区88个贫困县,380万农村贫困人口,2016年要确保5县、2568个村、105万老乡脱贫“摘帽”。2016年前三季度,四川仅旅游扶贫,“四大片区”就实现旅游总收入2927.75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省旅游经济总量的47.5%。

年初,甘肃省创新性地用“财政全额贴息+银行免担保+政府主导贷款使用和回收”的方式,定点投放有资金需求的精准扶贫户,整合扶贫资金、激活金融活力,创造了“特惠金融”模式。

贵州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至2016年10月,1772家民营企业、148家商会参与结对帮扶2014个贫困村,实施项目447个,带动近4万贫困人口就业。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一张扶贫大网已经铺开,各地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也已基本编制完成,农业扶贫、林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医疗扶贫……“1+N”的产业扶贫格局正在形成,并在县域更大范围内展开。

十三五规划要点 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持续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增强造血能力。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各类扶贫模式及其考评体系。

2017点击 扶贫路在延伸,更多扶贫规划将实施,更多的扶贫力量将投入,更多的贫困老乡将脱贫。但,时间越来越紧迫,任务依然艰巨,攻城拔寨仍是主旋律。东西协作扶贫机制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东部发达县一对一帮扶西部落后县实现脱贫会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力度会更大。西部贫困地区,需要国家倾注更大的扶贫力量,需要东部更大的支持与更多的关注。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过分拔高旅游业的地位和过度忽视旅游业的贡献都是不可取的。笔者在系统分析全国县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后,结合开江县的战略定位个案,从产业融合、景区建设和形象统领3个层面对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县域旅游;旅游业发展战略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层面、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层面和地级(地、市、州)层面对旅游业的重视,旅游业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先导产业[1]。县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2个关键要素,即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注:本文所指的县域包括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等各种形态)。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县域旅游的发展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在全球旅游浪潮的席卷之下,这些县域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与旅游业“结缘”,似乎不重点、优先发展旅游业,县域经济便没有话语权。在此背景下,不少县域纷纷聘请知名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投入巨资,遍地开花地进行旅游景区或景点建设。然而,不少景区、景点虽然达到了相应的建设等级标准,却仍然面临“门可罗雀”的冷清局面。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引导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发展走向,是笔者将要重点探讨的话题。

1 全国县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发展概况

按照省、地、县、镇(乡)四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划分,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 856个(2010年),其中市辖区853个、县级市370个、县1 461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1]。从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全国90%以上的旅游资源都分布在各县级行政区域内。部分旅游资源品位较高或区位较好的县域(如九寨沟县),旅游资源开发较早,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县域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引导、促进县域旅游的发展,全国各级政府都对旅游业给予了最大支持和重视。以最近十年出台的文件或政策为例,国家旅游局在2003年颁布了《创建旅游强县工作指导意见》和《创建旅游强县工作导则》两个文件,并在随后的2007年又颁布了《中国旅游强县评定标准》[2],力求体现县域旅游的特定要求,并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有机衔接(注:中国旅游强县的申创范围为我国境内的行政县,含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不包括县级市、市辖区。旅游强县的考核范围以县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重点为中心城区,以及分布在农村区域的旅游景区、自然生态区、特色旅游乡镇村等)。旅游是破解县域经济三农问题的一大途径,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其中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2010年7月28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育1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300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此外,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国发[41]号),第一次把旅游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战略目标。

上述政策或措施,为县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动力机制。2007年1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江西婺源县、山东长岛县、广西阳朔县、重庆巫山县、四川九寨沟县等17个“中国旅游强县”试点县名单。此后,部分省市也开始试着推行省级旅游强县的创建活动,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省、湖南省、四川省和广东省等。其中,山东省目前已完成3个批次省级旅游强县的创建活动。此外,从2011年开始,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活动到目前为止已联系开展3届,由国际文化旅游促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协会、中国旅游经济网联合举办的“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县”评选和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国际休闲经济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评选以及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盛世唐人旅游规划设计院举办的“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区)”评选活动也大大激发了县域旅游的热情。

与此同时,现代交通与现代通讯则为县域旅游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一大批旅游后起之秀的县域应运而生。部分拥有良好旅游资源的县域,凭借对旅游资源的大手笔打造和准确的旅游品牌定位,迅速成为国内旅游新县和旅游名县,如重庆市的武隆县。同时,一大批旅游区位较好的县域,比如四川省的郫县、北京市的昌平等,也抓住乡村旅游的机会,凭借独特的乡村景观,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强县。

1.2 问题分析

在全球旅游浪潮的冲击下,各县域纷纷表现出对旅游业的重点关注,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发展旅游经济,似乎不提旅游、不抓旅游,县域就很没有面子。为此,部分县域开始投巨资打造县域内的旅游景区,有的县域还出台了一系列的考核奖惩办法,并调动当地民众参与,形成“全民抓旅游、全县办旅游、办大旅游”的大格局[2]。然而,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不是全国2 800多个县都应发展旅游,是不是每一个县都应走旅游强县、旅游大县、旅游名县的路子,是不是每一个县都有相应的旅游客源做支撑,县域旅游到底该采取怎样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发展模式?

我们知道,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与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自然、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各县域旅游资源的分布可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任何县域,既有资源又有市场确实是好事,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其他问题都可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解决;即使有资源无市场,也可以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解决;或者有市场无资源,还可以通过创造市场需求(人造景观)来解决。当然,既无资源又无市场,这种情况在县域中几乎不可能见到。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县域,目前这类县域面临两难处境:论资源,一般都有一些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旅游景区或景点,但这些资源一旦与周边地区横向比较,便不具有任何优势;论市场,这类县域由于远离中心城市,不具备稳定的外来旅游消费做支撑,所以旅游经济往往呈现出半死不活的状态。笔者认为,这类县域不是不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客源市场的开拓,而是在战略方向上就进入了发展误区。

2 国内县域旅游相关研究评价

2.1 文献综述

由于体制、国情不同,国外并没有完全与我国相同的县域,相关研究并不具有典型意义。因此,在评价县域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时,笔者重点关注的是国内的研究情况。考虑到县域旅游和县域经济的密切关系,笔者尝试用“县域旅游”、“区域旅游”和“县域经济”3个关键词,并以篇名的方式在中国期刊数据全文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测(时间截至2014年6月11日),得到的结果是“县域旅游”的相关文献有775篇,“区域旅游”的相关文献有2 598篇,“县域经济”的相关文献则多达33 731篇。根据研究需要,笔者精选了100篇左右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县域旅游产业、县域旅游规划和县域旅游营销是3个相对热门的研究领域。

在县域旅游产业领域,相关研究主要是伴随着旅游产业逐渐转向县域层面而展开的,县域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研究的重点。学术界对于发展县域旅游的重大意义基本达成了共识,比较知名的研究者主要有唐代剑[3]、高舜礼[4]等,他们都结合自己所熟悉的县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郭鲁芳[5]从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和创新发展思路;龚绍方[6]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索了县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吴晨等[7]结合后发优势理论,对安徽省休宁县的旅游后发优势进行了分析;孙兆明[8]则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制约因素、发展路径和策略。

在县域旅游规划领域,石朝平[9-10]较早对县域旅游规划的完善途径进行了专门探讨,并形成了后来的个人专著《县域旅游开发》;张朝枝[11]从技术路径的角度,以湖南资兴市为个案,对县域旅游规划的系统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肖玲[12]同样是结合个案,对县域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发展目标、空间结构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此外,王群等[13]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了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影响因素;杨瑞霞[14]对我国县域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总结;张述林等[15]探讨了耗散理论在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问题;陈涛等[16]则以四川省仪陇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总结出适合我国县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思路。

在县域旅游营销领域,双流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17]在对双流县旅游市场调研分析之后,重点分析了县域旅游市场发展中的营销导向问题;金运成[18]从旅游软实力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县域旅游品牌的问题。此外,也有部分文献是从旅游形象的角度研究县域旅游营销的,比较典型的有:徐静[19]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形象的设计问题;陈运涛等[20]则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讨论了县域旅游形象策划的原则、方式和形象塑造问题。

2.2 研究评价

上述研究现状表明,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仍然滞后于县域旅游的实际发展。现有研究成果较少涉及县域旅游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视野比较窄、散、乱。对于旅游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位置问题,不少研究成果及社会媒体夸大了旅游业最为单一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开发、旅游营销的后天作用,导致不少县域忽视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基础条件,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先导产业。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旅游业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过分拔高旅游业的地位和过度忽视旅游业的贡献都是不可取的。从理论层面探讨该类县域的旅游业战略定位及战略走向问题,现有研究成果明显不足。

3 研究案例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构想

3.1 开江旅游综合竞争力分析

3.1.1 开江县域概况 开江县所处地理位置在四川省最东边,偏北,是达州和重庆万州两个地区的连接和过渡带,与重庆市的万州区、开县、梁平县和达州市的达县、宣汉县接壤。

开江是达州各区县中人口和面积最小的一个县。在人口基数上,开江现有人口总数59.37万人,人口流动量较小,而周边的达县、宣汉和重庆市开县、梁平几乎都是百万人口大县;在面积上,开江县仅是邻县宣汉的四分之一、达县的近三分之一。

开江在达州也是一个经济总量最小、经济实力最弱的县。在历年的四川省各县市经济(GDP)排名中,开江在达州各区县排名最后,甚至排在贫困山区县万源市的后面。县级地方财政同样远远低于周边区县。

3.1.2 旅游资源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开江县旅游资源共包括8个主类、19个亚类、43种基本类型。全县共有旅游景点上百处,笔者将代表性旅游资源和相邻区县进行了横向比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宝石湖水库尽管有上亿的库容量,但由于属于水源保护地,加之其水面并不开阔,因而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金山寺虽有千年历史,但其地位难与峨眉山、青城山、达州真佛山等宗教名胜相提并论;类似明月湖的小型水库相邻区县更是比比皆是;峨城山既不险要,也不俊秀,其品位远低于巴中的光雾山、广安的华蓥山等周边景区。这些开江人引为自豪的旅游资源况且如此,其他旅游资源更不用多说。

3.1.3 客源市场分析 开江远离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开江成了四川东边最“边缘”的一个县。地处川东一隅,与相邻县域相比,开江区位交通条件不占优势,并不能得到全国、全省“老”、“少”、“边”、“穷”政策照顾。开江与相邻县域区位交通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与相邻县域相比,开江缺少区位优势,既不是通衢大道的必经之地,如梁平、宣汉,又不是物流的集散地,如达县。另外,开江虽已开通高速公路,但如果自驾车到中心城市成都仍然有5 h车程,到重庆仍然有4 h车程。根据旅游学上的距离衰减原理[21],旅游目的地到旅游客源地如果超过3.5 h自驾车车程,目的地很难吸引客源地的自驾旅游者。此外,开江虽有过境铁路,但由于只在距县城40 km之外的任市镇设有三级货站“开江”车站,并且只停留3 min,所以铁路交通仍然显得相对滞后。

3.2 开江县域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

3.2.1 战略定位 旅游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旅游业不可能成为开江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但通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及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旅游业可以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3.2.2 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旅游业是一个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泛产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严格意义上讲,一个县的旅游业能否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发展,应该符合这样的判断标准:旅游企业数量和它们产出的财务价值必须在数量上大到具有统计意义的主体规模。对于资源和市场普通型县域而言,旅游业无疑会处于次要的产业地位。

3.3 开江县域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

3.3.1 通过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打造县域全新产业链 在“泛产业”的框架下,产业融合本身并未动摇传统产业的地位,相反更加符合开江县情。

一方面,开江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开江县的经济总量位居达州市最后一位,全省第90位以后,远远低于邻近的重庆市梁平县和开县,人均水平不及达州及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偏小、财政实力偏弱是导致开江竞争力较弱的重要原因。所以开江绝不能走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县模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农业的根基。

另一方面,开江工业经济基础差,没有支撑县域经济的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落后,难以形成高附加值产品,难以形成著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从矿产资源来看,品种较多,但与周边地区比开发优势并不明显。开江水资源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没有强力的资金投入,没有大型企业入驻,在节能减耗的今天想走一般的工业强县的道路,必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开江必须依托传统农业的历史基础,发展与之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及加工业,构建自然生态农产品的研究、生产、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作为开江生态观光农业极佳样本的开江麻鸭(与崇州怀远麻鸭、美国绿头野鸭有一比)和开江油橄榄,可以借旅游的引擎动力形成板鸭、橄榄油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具有极强地域特色的开江特产“山胡椒”、柏树枝丫烘烤烟熏腊肉、开江菜心咸菜、开江豆笋、“绿豆皮”等也可随着旅游走出乡村,走向世界。

3.3.2 通过旅游景区及景点的建设,提高县域居民的生活质量 开江地处四川的最东端,远离大中城市辐射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拉动乏力,境内无铁路、水路和航空,通达能力较弱。同时由于政策因素,享受国家和省市的扶持相对有限。区位劣势使开江缺乏县域发展的先天性有利条件。

开江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但在达州及周边区域并无竞争力,县域内旅游资源分布较散,无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在自然气候上,每年的旅游旺季期间,恰逢川东气候炎热,避暑度假旅游需求极大,但开江县境内缺乏良好的避暑度假旅游地。第三产业比重整体偏低,成为开江区域竞争力的“短板”。

开江不能走一般的旅游强县之路。但是,旅游可以成为撬动开江县域经济的杠杆。目前,开江已经完成县城及主要景区的基础建设。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再在县域旅游上投入巨资,而应根据市场现状,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满足开江及周边区县乃至达州市等基础市场的休闲旅游需要,将旅游作为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同时,应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充分发挥旅游的引擎作用。

3.3.3 通过旅游形象统领,提升县域经济软实力,促进招商引资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旅游形象统领。笔者在过去的旅游规划实践中,曾对开江地脉和文脉做过深入分析,并得出了“巴山平原,毓秀水乡”这一旅游形象定位语。该定位语既点明了开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川东大巴山地区)和地形地貌(平原),又描绘了开江的平原美景、水乡风光和人才辈出的环境(毓,“养育”的意思)。水文化是开江的核心文化,也是开江的地方文脉。在开江,“水”文化的内涵积淀了千百年,丰厚而独特,是开江县人与自然和谐沟通的经典性文本。

笔者认为,开江的旅游开发应坚定不移地紧扣“盼水-治水-亲水”特色水文化主线,形成以两河“毓秀水乡主题公园”为形象统领,飞云温泉特品级资源开发为产业核心支撑,宝石湖、明月湖、金山寺、峨城山等具备优良品位或较大规模体量的景区为两翼策应,固化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与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活文化交相辉映,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互为依托,相互交融、共同繁荣的旅游发展格局。这就是以“毓秀水乡”为品牌核心的开江旅游发展基本蓝图。

旅游不仅可以提升开江的县域形象,提高开江的整体知名度,还可以增强县域服务功能,促进县域招商引资。开江旅游资源整体品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要做好开江旅游这篇大文章,实物景观与活文化的结合是必由之路。由水而产生的诸如传统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抢鸭子,每年一度的宝石湖放水奇观等与水相关的文化活动,拗棒、薅秧歌、彩亭、彩龙等开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民俗文化项目则是水文化所孕育的农耕文明的结晶。这些活文化符号与实物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机融合,才能立体、鲜活地展现开江毓秀水乡的文化品牌,才能弥补开江实物旅游资源整体品位不高的弱点,使开江旅游业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4 结 语

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是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旅游业发展的两大瓶颈。笔者以开江县为例,旨在阐明“先天不足”是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客观实际,这一类县域的旅游业发展切忌好高骛远。限于篇幅,笔者仅仅从宏观战略层面做了初步探讨,至于在战略定位下的具体实施策略,则应根据县情的不同而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这也是笔者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福刚.县域统筹与统筹县域——中国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2] 王兴波.打造中国县域旅游新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9-03-08.

[3] 唐代剑.论县域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产业发展——以浙江宁海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76-79.

[4] 高舜礼.对西部县域旅游经济快速崛起的思考——以云南省保山隆阳为例[J].旅游研究,2009,1(2):4-7.

[5] 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2):22-25.

[6] 龚绍方.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6):61-65.

[7] 吴晨,李东和,等.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8):764-766.

[8] 孙兆明.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路径与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18-23.

[9] 石朝平.完善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途径[J].旅游科学,2000(4):13-15.

[10] 石朝平.县域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1] 张朝枝.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系统思维方法与技术途径——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1.

[12] 肖玲.对于县域旅游规划重点问题的探讨——以饶平县旅游规划为例[J].热带地理,2002,22(2):138-141.

[13] 王群,章锦河,等.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88-92.

[14] 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6(9):178-181.

[15] 张述林,姜辽,等.耗散结构理论在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2):83-87.

[16] 陈涛,徐瑶.西部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仪陇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软科学,2013,23(8):141-144.

[17] 双流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县域旅游市场发展的营销导向——成都市双流县域旅游市场发展调查分析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341-345.

[18] 金运成.基于旅游软实力的县域旅游品牌构建——以浙江衢江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90-93.

[19] 徐静.县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3):55-60.

[20] 陈运涛,陈刚,等.县域旅游形象策划研究——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4):78-79.

[21] 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既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简述当前我国县域发展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全面系统的县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

一、县域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的现状

人才是生产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就目前我国县域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状况而言,其本身还存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第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比重偏低。

人才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虽然我国各县域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才总量在不断增长,但依然存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人才比重偏低的问题。

以湖南省某县为例,近年来该县人才队伍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在数量上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就人才总量而言,还存在严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方面,人才总量的短缺成了制约该县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到2009年底,该县每万人中拥有人才220人,人才资源仅占全县人力资源总量的

2.2%。此外,该县二三产业人才、乡镇人才占人才总量还很低,虽然农业人才占人才总量有一定比例,但农业人才的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学历的人员还比较少,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

2.4%。

第二,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县域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结构的不合理,县域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人才分布不合理。一方面是指城乡人才分布的不合理,即城区集中了城乡的绝大多数人才,乡镇特别是偏远落后的乡镇,人才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指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人才分布的不合理,即经济发达的县域地区人才比较集中,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才相当匮乏,以湖南省为例,仅长株潭三市就集中了全省人才总数的1/3,而湘西地区人才总量不足全省的1/8。其次,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高级人才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稀少,人才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发展后劲不足。最后,行业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集中在事业单位,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很小一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收到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就县域地区而言,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自主培养、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能力不强,更缺乏科研成果。县域地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普通的一般人才较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中高级人才稀少,因此,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仍然需要更大力度的引进和留用;另一方面,我国县域地区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传统型人才多,而技术创新型人才和产业化人才缺乏,这与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第四,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县域流失的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工作经验,能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多为具有中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外流的方式主要有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人才流失导致县域在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更大压力。湖南省某县,仅2008年至2009年底,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流出就有200多人。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一批工程技术适用性人才纷纷走出企业外出打工,人才大量外流。

二、县域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的人才观念尚未建立。

一方面,县域地区人才观念淡薄,一些地方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对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能力认识不到位。县域地区对于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够,尚未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科学的人才观念还没有确立。淡薄的人才观念,不仅不利于县域地区现有人才发挥作用和健康成长,更加不利于引进和吸收外来人才。

另一方面,县域地区人才观念落后,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后思想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还有相当的市场,大多数人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创新意识缺乏,忽视了创新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发。

第二,职业培训水平低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对人才进行再培训是进行知识更新的重要渠道。资金投入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县域地区人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大部分县域地区财力拮据,再加上县域地区对人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县域地区对人才培养往往不够深入,短期强化式培训是主要的培训方式,系统学习的培养方式很少,缺乏对实用技术的培训,这就导致了培训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深度不够,业务水平也难有提高。此外,县域地区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投入也不足,大大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就业环境不优,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县域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企业不景气,对人才的吸引和容纳力不够,再加上县域地区与周边城市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深造、发展机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县域地区很难满足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大批年轻的具有高水平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纷纷背井离乡,在经济发达城市谋求生计。

另一方面,县域地区的分配激励机制并不健全,在人才的激励上,并没有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尤其对创新型人才以及他们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重视程度不够,对创新型人才做出的突出贡献缺乏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奖励,大大挫伤了各类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政策不完善,人才机制不健全。

政策的不完善是指人才培养、引进、选拔、流动等地方政策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人才培训资金投入政策的不合理,即人才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不通畅,行业间、城乡间存在政策壁垒,例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间有编制限制,引进人才时仍有户籍管理的限制。

人才机制不健全主要指缺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有效机制,人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限制和影响了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导致了县域地区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三、构建全面系统的县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县域的发展尤其离不开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县域人才开发问题,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对于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早日进入创新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县域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既要注意培养本地现有人才,又要注意吸收和引进外地人才;二是既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又要满足各类专门人才需求;三是既要做到用事业吸引人才,又要做到用待遇留住人才。具体应在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树立正确的意识。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至上的全新观念。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对实施人才战略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其次,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根据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有关人才政策,积极推进人才流动、使用以及分配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要加快县域创新型人才开发步伐,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充分认识创新型人才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尊重人才的价值,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机制,努力做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

第二,调整人才队伍的结构。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搞好人才结构的调整,逐步改善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县域地区可以以招商引资为契机,通过引进的项目课题来吸引人才,促进人才的流动,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鼓励、引导并扶持各类人才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经济落后的县域地区以及偏远农村就业;建立健全非国有企业和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为各类人才到非国有企业和农村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加大力度选派城市专业人才到县域地区进行支农、支教等,同时根据县域地区的发展需要以及人才的自我价值提升需求,选拔县乡各类人才到大中城市学习和培训,为县乡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实际问题。

第三,健全人才留住机制。

人才流失使得县域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的严重问题,在留住人才方面,县域地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在人才的使用上,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价值观念,形成重能力、重业务、重职业信誉的新型人才评价观念,通过改革,尽快建立新型人才使用机制。

(2)创新分配激励机制。一个好的分配激励机制,应该既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要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还应该有利于鼓励人才进行创新创造活动。因此,要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就必须建立岗位成效工资制,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潜能充分释放,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3)完善福利保障制度,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对长期在县域地区工作的人员,要尽量为他们提供最大的福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在县域工作的优越性。同时要尽可能的改善人才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做到以适当的待遇留人,营造良好的政策与用人环境,把凝聚人才的吸引力更高地定位在使人才成就事业的机会与发展前景上,实现以事业留人。

第四,拓宽人才培养措施。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改进人才培养内容和方法,努力做到培养和需求相适应。具体说来,对于县域领导干部,应着重于加强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则应着重于增强技术开发、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多渠道的人才培训机制。强化培训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县域地区应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利用各种途径扩大培训投入不断加强对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科技人才的培训,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网络,举办知识讲座和高级研修班等形式,全面落实人才培训计划。

第五,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引进优秀人才是改善县域地区现有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重要手段,县域地区需引入市场机制,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具体来说,县域地区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建立网上人才市场,使人才流、知识流、信息流等方面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利用网上优势形成向外吸引人才的窗口。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特别注意引进县域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

四、结语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述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区域金融;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发现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其金融核心作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概念有别于自然环境。其一,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其二,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

对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定义,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生态环境的内涵,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20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有利于建立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2、邓炜.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3、孟凡杰,张扬.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7(2).

4、龙岩.改进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J].金融纵论,2005(12).

(作者单位:恒丰银行授信管理部。作者为副总经理、经济师)

上一篇:信号监测有线电视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游戏体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