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2

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班级无疑是除开家庭环境之外停留时间最多的区域,并且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重视班级管理的质量十分关键,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班级管理和德育的融合,这也是小学语文班主任承担的重要教育职责之一,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而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班主任,就需要积极思考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融合;策略

之所以强调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心智并未成熟,难以对各种事件进行准确的判断,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在缺乏德育教育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个人观,价值观出现偏颇,从而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另外一方面,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承担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行为习惯的重要职责,而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赋予了新的意义,要求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为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班主任就需要意识到,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有目的性的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不断寻找促进二者融合的有效教育管理办法。

一、以身作则,用行动做出表率

作为小学语文班主任而言,是除开任课教师之外,和小学生处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并且班主任承担着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德育渗透,无疑也属于小学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之内,并且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其对于周边人的模仿能力和依赖性较强,因此班主任对于小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地位。也就意味着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接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个人习惯以及道德素养的成长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班主任想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关注自身榜样作用的良好发挥,在小学生心中树立威严的形象,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举止,才能够更好地为小学生群体作出表率作用,在树立班主任微信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班主任和学生群体之间心理距离的拉近,通过良好的心理互动的方式,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关怀和信任。因此,当小学语文班主任刚和学生进行接触时,就需要第一时间掌握所有学生的情况,在一开班就树立自身的班主任形象,为后续班级管理以及德育渗透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德育教育的要点之一在于表现出对学生足够的耐心,并且多采用表扬替代批评。这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建设以及个人独立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通过表扬的方式替代批评能够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成长信心,助力小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切实或学校学生的需求,听从小学生的建议。尤其是当小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应当选择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而非采用一味的批评进行应对。例如小学生的纪律意识较差,因此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遵守纪律的情况,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乱哄哄,此时班主任的正确处理措施不应当是指明道姓的点名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应当采取课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意识到不遵守纪律的坏处,并在课堂上公开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以此来激发其他学生共同遵守课堂纪律,从而改变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可以发现,通过这种表扬替代批评的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除了班主任和其接触最多之外,在家庭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群体,因此想要保证德育教育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渗透效果,就需要取得家长的认可和帮助。这是因为全面的德育教育,除了覆盖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也需要覆盖学生的家庭生活阶段。大多数家长对于面向学生的德育教育认知并不全面,许多小学生虽然在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但是一旦回归家庭就变得肆無忌惮,忘记了许多已经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德育品质。此时就需要小学语文班主任通过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告知德育教育的内涵以及注意事项,配合小学语文班主任共同实施德育教育,保证德育教育的全面性。例如针对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或者是道德品质上的缺点进行及时发现和指正。并和班主任进行及时沟通,共同协商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纠正。

四、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是良好品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积极地把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李永鹏.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价值及策略[J].散文百家,2019(03):17-46.

[2] 唐映琼.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J].电子乐园,2018(07):85-15.

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把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更应结合中专生的思想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确定好德育教学目标,是实现德育任务的重要前提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把传统的德育教育诠释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而我们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内容都比较单一而狭隘,致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以《项链》一课为例,阅读提示中只强调要学生认识虚荣心的危害,并通过小资产阶级妇女玛蒂尔德的人生经历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却不肯定女主人公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她克服困难的勇气。而这一点对于学生,尤其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才是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备课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把这一点作为德育目标确定下来,授课中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自己领悟这一审美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教育。这样,德育就不仅不是一种外在的,需要教师来灌输的东西,而且也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要意义。

二、按文章内容分类,体现德育教学目标要求,是语文教学实现德育任务的有效途径

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雄阔壮美的锦绣河山,了解华夏儿女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等等,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情操教育,审美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实现德育教育的要求。

各类散文、游记、访问记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教材。《雨中登泰山》、《内蒙访古》等篇目,教师可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前者教学中,引导学生随作者一路走去,去欣赏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体会“独得之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内蒙访古》教学中则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去感受塞外的广阔原野、丰茂的物产和少数民族风情。

古今中外的各类诗歌及散文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旷达的人生态度。如《兰亭集序》、《藤王阁序》等,尤其是《至大海》,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情感上的共鸣。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中专生纯洁、自由的个性。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论文文、杂文等,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灵活的思维方式,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像《拿来主义》这篇文章,论点论据鲜明,论证思路清晰,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谈“送去”的危害和“拿来”的必要。谈今天的改革开放与“拿来”、“送去”的关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国际社会各国间的复杂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在处理与别国和他人关系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小说、戏剧作品以特定的时空把学生带入到对社会、人生的思索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讲授《项链》一课时,让学生认识在必然与偶然因素作用下生活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状态,我们必需勇敢地面对。在学习《茶馆》时,文中描绘的的众生相,使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和小人物生存的无奈。学习《屈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三、作文教学是实现德育任务的重要环节

“文如其人”、“文学即人学”都在讲“文”与“人”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如果学生缺乏应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势必写不出好文章。所以,一方面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强调写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使学生对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日常讲读课文时从创作角度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特色。

为使所学课文与写作实践不脱节,同时也为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思维成果,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启示并联系现实进行作文。如学过《项链》一课后,我们对主人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和肯定,她毅然决然用自己10年的痛苦生活承担了一次“责任”,就连她自己也为此感动自豪,这是多么可贵的人性。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结合现实得出一个认识,那就是现实中总有一个时刻是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去承担某种责任和义务的,只不过代价有多有少,责任和义务的源起有所不同罢了。

“语文的人文内涵不只是体现在课文中,更体现在学生作为交际主体的接受与表达过程中”,作文教学很好地实现了这一语文教育理念。但联系课文内容练笔远远不够,因为教材中贴近学生内心感受和生活经验的内容实在太少,硬要使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虚幻的成人世界和思想情感,只见文字不见性情,只见训练不见交际,在作文训练中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可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和网上资源,寻找中专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组织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平时不易窥见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状况,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较客观较灵活地分析和认识事物,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个性和智慧的机会。

关于语文课教学的德育途径,最后要补充一点,就是:教师的仪表行为也是实施德育的关键,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行动胜过言语。一名优秀的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他体现在外的优雅气质乃至人格魅力可以胜过无数说教。学生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受到教师良好风范的感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现代教育极为注重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强调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应加入德育教育内容,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品德意识教育的目的。而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课程,自然也是德育教育内容开展的途径之一。本文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以及德育教育开展途径展开全面论述,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希望能够为高中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方式

品德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没有品德,人就无法养成健全人格。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深刻的感受到现代高中教师极为注重对我们德育教育的培养,同时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对德育教育渗透的力度。然而,如何成功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并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开展质量?我仅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向各位语文老师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以教材内容为导向展开德育教育

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因此老师在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时,必须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与导向,来确保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质量。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的学习为例,学习过程中老师向我们问到:“同学们你们平时和家长都是怎么表达爱的呢?”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自己并没有向家长表达过自己的爱意,很多时候也无法和父母进行像朋友间的沟通,羞于向父母表达爱意,也并不清楚如何与父母进行深层沟通。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因为生活阅历以及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父母与孩子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难免会存在分歧,而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会因此产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双方之间没有真正进行理解与沟通,而这一点正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老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对我们进行德育教育,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多去体谅父母、理解父母,逐渐减少我们自身的固执以及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落实质量。

二、利用课外实践展开德育教育

虽然语文课程以汉语基础教学为主,但由于德育教育最终还是应运用在实践之中,所以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还是应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对教育进行辅助。老师应注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德育意识内化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水平为目标,来对活动流程以及活动内容进行设计。

三、通过作文教学开展德育教育

作文属于语文教学重要内容,自然也是德育教育应该渗透的对象,所以在我们学习作文时,老师也可以适当地对我们进行德育意识的渗透。就本质而言,写作教学属于学生认知观的直接呈现,是帮助学生对生活进行感悟的重要途径。而在作文教学中对學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并可以对学生生活认知进行扩充,保证学生阅历的丰富性。因此,在我们学习作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我们周边的生活入手,利用我们的生活经历来帮助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本质,确保我们思想水平的稳定提升。同时还应利用优秀文学作品,为我们创建出更加理想的教学环境,使我们能够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成立学习小组的方式,使我们能够相互进行交流并以此获得更多的感悟,从而将德育教育与作文写作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通过吟诵感悟开展德育教育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让我们以吟诵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对文章内涵以及所含蕴意进行感悟,从而达到让我们对知识点进行内化的目的。以《滕王阁序》一课的学习为例。王勃的这篇序不仅拥有较高的吟诵性,而且整体音调较为和谐,较为适合读诵。老师便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读诵来帮助我们对序的内涵进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视频播放功能或者音乐播放功能,来对吟诵教学进行辅助,使我们能够真正融入到滕王阁壮美的意境之中,从而真切感受到作者“无路请缨”的心情,并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到我们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进而对时代、对社会充满热爱之情,并能够对祖国更加热爱,发自内心想要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立德树人”是当下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担负的责任。为了担负起这份责任,不仅需要各位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思考可行方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同时还要求各位语文老师应当按照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设计,从而为高中生德育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祝高波.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现代交际,2016,16:170-171.

[2]廖城市.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J]. 中华少年,2016,17:75.

[3]张会兰.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优势与策略[J]. 中华少年,2016,35.

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如今,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以德树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养的四有青年,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且在义务教学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教育资源都是国家提供的。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学的时候,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样样出色的好学生。在进行这些培育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为社会教导出一个有抱负、心理健康、乐观的好少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发展;爱国精神;民族自信;乐观心态

德育与小学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当今教学内容的明文规定的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不仅是知识,还是怎么做人。即使是一个成绩十分优异的人,若是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即使他再聪明,走上了歪路也是社会的毒瘤。因此,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走上正道是需要教师和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引导。本文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学生,对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源流长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也是把中华民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民族的孩子,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信仰的加持,学习才显得更加具有目的性。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更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怀。促进学生心智思想的成熟,做一个有民族意识、有国家意识的学生。

例如,在学习《完璧归赵》这篇课文时。在讲解之前,我就问学生一个问题:“主人公是靠着什么精神支撑,使自己在身处险境时,依然能够沉着冷静思考对策,为自己的国家拿回自己的镇城之宝。”我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是蔺相如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始至终支撑着他突破重重危险,拿回和氏璧。学生会带着崇敬的心情继续读这篇课文,也会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课文阅读时对这一精神更加敏感。教师需要着重强调课文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学习的时候,始终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二、激发民族自信

民族自信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立足世界之林的能力和发展的前途具有的信心,民族自信是一个民族肯定的、积极的对于自我的积极认识和肯定评价。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不会倒戈,民族自信是基本支撑。对于祖国未来的花朵和祖国的建设者——学生来说,必须在学生学习伊始,便构建他们的这种自信。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把民族自信与教學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能够正确地唤醒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更自豪地去面对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龙的传人》这篇课文时,我会引领学生去查阅,龙在我国的历史上和人们的观念里是有什么象征意义的?在古代龙被看成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而皇帝也自称是“真龙天子”。然而,在寻常老百姓的眼中,龙又是代表着自由欢腾,所以不管是古代中身份高贵还是平民眼中,龙都是吉祥的象征,而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自信,这与西方所持有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也要再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知道龙的传人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凝聚着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赞扬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民族自信以文化为支撑,文化中又蕴含着民族自信。因此,教师要在授课的时候,学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更好的学习。

三、培养乐观心态

乐观的心态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在学习时候的精神支撑。持有乐观的心态去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比以沮丧的心态去学习,要吸收的快得多,也理解的快得多。乐观的心态也是和人交流的基础,孩子们都喜欢和乐观的人做朋友,而在学校中有伙伴,有朋友才有欢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事情。

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我会让学生总结晏子的外貌形象特点。学生们在预习完的课文之后会给我回答: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然后我便会问同学们:那既然他身材矮小,样子也不好看,他为什么能够在外交要与楚国联盟时,能够镇定自若并泰然处之,最后完成了齐王交给他的任务?学生们在阅读完课文之后,能够在文章中体会出,晏子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在对外出使中十分灵活,又具有原则性,从不以自己的外貌所自卑,这便是晏子的乐观精神。教师要在教授课文时,着重指出乐观的精神对一个人的巨大作用,指导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被任何事打破了自己的乐观态度。。。。。。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尤其是语文这一门与培养精神息息相关的科目,教师要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和乐观精神冗杂在一起一同教授给学生。新时代要求学生的发展是健康的,只有知识没有信仰的人,不一定会走得更远,只有知识和民族精神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正直、正义、友爱的人。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聪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

[2]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

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持续推进,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教师不但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综合素养提升,还需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与道德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情操教育,因此文章主要分析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课堂中的问题,并结合语文教学特点与学生能力提出提高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以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推动语文课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德育素养;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是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的科目,对于义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道德水平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内容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堂应注重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德育水平的培养工作,养成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因此,德育教育应该作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在语文课堂中无形的渗透德育教育,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德育水平的综合提高。

1.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课堂中的问题

1.1家长与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参考依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升学的压力,而升学的选择权则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的,语文科目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多数家长与教师对语文科目的认知和理解较为片面,忽略了语文活动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看重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只注重学生对语文基本内容的掌握和运用,刻板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高频率的学习语文学科内容导致德育内容在语文课堂中的占比极低,使得学生的德育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1.2未正确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是通过国家考试的结果进行选择自己的学习机会的,由于改革开放之至今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德育教育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德育教育一直很难开展,对于学生而言,自身对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了解和认知都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因为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德育活动基本属于缺失的状态,即使在主要学习科目中教师也不会过多的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德育教育资源则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了迈出校门的很多学生虽然已经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技能,但是因为自身存在诸多的问题,很难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文进步,主要是因为自身道德修养不高,渐渐地俨然成为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恶性循环,所以不管是对于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都应该及早的发现这一现象,认识到事情发展的严重性,积极并主动的去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利用阅读理解,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

语文课文中時都会有大量精美的文章出现,这对于开展德育教育十分有利,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阅读文章树立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好的情感表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寻找发现文章中蕴藏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积极去思考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有限,这需要教师积极地去引导,帮助学生设立自己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阅读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语文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学习知识与经验,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水平与德育素养。

2.2提高教师品德素养与教学能力

教育的本身就是不断的学习和传授,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的魅力,更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要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贯穿学生的一日生活,以便在今后的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此时此刻的德育教育变得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较好德育教育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持续不断的走向好的趋势,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此的基础上教师的品德更为重要。比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犯下的错误行为习惯,只是一味的责罚,肯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性,让学生失去自信心,这样的教育只会是愈演愈烈变为恶性循环,如果在同样的事情上,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对与错,帮助学生积极地去改正,将德育教育一点一滴的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必定会事半功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发现自己的过错,反思自身的行为并积极改正,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品德素养与教学能力极为重要。

2.3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语文活动中不仅有励志故事也有较多的优美文章,作为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设计安排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此与学生共同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各项学习中往往会出现极大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就可以在活动中穿插关于德育教育的互动或者游戏,引起学生对德育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利用学生课外读物将德育教育进行相结合,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且缓慢的教育,因此教师就要一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言谈举止行为,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才能够为学生建设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世界观。

2.4利用多种语文教育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利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提高思想品质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和直接的形式去发现在身边对与错的事情,感受德育教育对自己的重要性,例如在开展关于红色爱国故事的语文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人民解放军的部队,感受解放军的辛苦,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怀,活动过后鼓励学生运用写作记录的多种方式,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春联、剪窗花等多种活动,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与综合能力。

结束语

德育素养是学生在社会工作与立足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培养工作。在语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巧妙运用教学设计和资源,将德育教育活动与语文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晋韶娟.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000(010):57-58.

[2]赵晓莉.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 赤子,2014,000(004):135-135.

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不但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还会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明白自己生活学习的价值和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期间教师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是与学生互动沟通和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初中语文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对德育进行更好的工作方法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该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工作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初中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贪玩心比较重,没有定性,更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也不会对德育发展有任何概念,在各方面都没有形成比较好的习惯。所以,首先教师应该明白立德树人对学生的重要性,然后进行关于这方面充足的教育,明白教师并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递,更要的是教育学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得心应手的发展。现今学生学习已经不是唯一的努力目标,要做到针对每个学生使用相对应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德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1学生发展的重要要求

德育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随着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已经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敏感阶段,有很多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逆反状态,他们对外界环境缺乏正确地判断。因此,在这个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对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约束,从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语文本身特有的优势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拥有主题鲜明的文学基调,其中蕴含有大量的情感教育内容,是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优质素材,因此,语文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本身特有的优势,虽然作品的题材和风格不尽相同,但是蕴含的思想内容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同时生动的语言和文字表述一方面能够给学生传达文学之美,另一方面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可以得到情感的升华以及熏陶。

二、初中语文开展德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2.1通过阅读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阅读是语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阅读材料中包含形式多样的文学题材,从古代诗词到现代散文,从外国小说到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虽然类型多样,但是在字里行间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思想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恰当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不同情感的教育。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一文的学习中,从“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诵读,让学生深刻感受并体会作者对春天蓬勃的生机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2利用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写作是以文字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同样可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写作训练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写作的过程分为审题、立意、选材、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写作等几个步骤,语文教师要以这个过程为契机,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到达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指导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主题进行重点分析,即写出人物的精神,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使学生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有目的地描写,在搜集素材时,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

2.3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教师要学会在语文教学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不断地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有代入感。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学生自身的情况對他们进行教育,不能以偏概全,这样的效果可能并不会达到理想效果。并且在学校或者班级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校内或者校外进行合理的课外实践活动,而不是只局限在教室里学习语文,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教授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朱自清的《背影》这篇短文,你们合理地幻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想一下作者看着自己父亲的背影的心情和画面。或者你们把作者想象成自己,想一下你们望着父母背影的样子。你们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在各个方面都对自己有无微不至的照顾,然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就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或者在课余时间帮助环卫工人进行市区街道清扫,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或者对贫困山区的孩子给予自己不需要的衣物或者图书。这样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完善,也同样可以在完成课堂进度的同时也可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完成德育教育的贯彻落实。

结语

德育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对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内容。而语文学科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中有价值的信息,从阅读、写作以及生活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从而有效实现学生思想和道德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卢耀东.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41-43.

[2]袁伟锦.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C]..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505-507.

[3]韩志荣.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51-52.

[4]汪进东.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38-39.

[5]吴蕊.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34.

上一篇:印迹创新设计视觉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论文范文